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去印度開廠去哪裡

去印度開廠去哪裡

發布時間:2025-02-25 16:31:07

⑴ 印度對中國的優勢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印度在人口、耕地、科技、信仰等方面都比中國占優勢,印度有很多比中國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在科技軟體服務方面,印度顯然有更多優勢。因為印度人英文比較好,同西方國家的溝通比較通暢一點。特別是印度班加羅爾這個地方,它的軟體工業是非常發達的,全世界75家頂尖的軟體公司有30家落戶在班加羅爾。在印度,有4500家高科技企業,班加羅爾集中了印度軟體人才的35%,它創造的IT產值也佔了印度的三分之一,它已經形成了科技軟體服務中心。
第二,有數據表明,幾年後印度的人口會超過中國,變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第三,印度的土地面積只等於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要比中國大一倍。也就是說,它的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但可耕地比中國多,所以到現在為止,中國糧食需要進口,印度是再窮也不愁糧食。
第四,根據統計,印度人80%信印度教。所以印度人比較重視精神生活。印度這種信仰對於社會穩定有好處,所以印度盡管會出現大亂,但像甘地,他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時都是提倡「不抵抗主義」。印度的歷屆政府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不會亂得很厲害。中國的漢人是比較相信物質生活的,這一點與印度有所不同,在這方面印度還是有它的優勢。
其次,印度的「私營企業家文化」值得中國學習 。
在經濟方面,印度的優勢有兩個:第一個是服務業,他們的服務業早就超過了50%。同時莫迪還提出一個口號「Make in India」。意思是「請大家到印度來生產」,是個祈使句,就是說你們把資本拿到這里來開廠,讓大家都到他那兒去生產。可見印度認為光靠服務也不行,製造業也要趕。第二個是印度的外貿靠內需拉動的比例比較大,這個既是缺點,也是優點,是把雙刃劍。
還要提到一點,就是印度的「企業家精神」。尤其在私營企業家裡面,我覺得印度私營企業家的文化遠遠好於中國。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有「富二代」什麼的,經常是不能堅持下去。但印度幾個有名的家族企業,像塔塔集團,有一百多年了,已經有三代以上,但是依然長盛不衰。我參觀過他們的廠區,像工業園一樣,搞得非常好,而且福利非常好。他們開玩笑說,工人只要生一個孩子,我保你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老闆出錢,但你超生了,就不管了。他們還分房子,工人都有房子,工程師住好一點,工人差一點,但都分房子。在印度,私人老闆搞這些真的不容易,這就是企業家精神,值得中國學習。
另外,印度的銀行業是比較成功的,監管也比較好。中國股票解放以後中斷了,到改革開放才重新啟動,但孟買的股票市場一百多年一直延續下來,沒中斷。他們的股票市場也出現過重大詐騙,但壞的例子好象沒有那麼多。另外,印度銀行的呆帳比我們少,這是印度使館的人說的。
在信息技術方面,比爾.蓋茨曾經說「下一個軟體超級大國就是印度」,這個評價應該說相當高了。班加羅爾有很多這方面的大公司,我也去參觀過,那裡的管理等方面確實很好。另外,他們的英語好,因此外包業務也很強。
評價印度的教育,同中國相比,可以說印度是「高等教育好,基礎教育差」。美國有個MIT,印度也有個理工學院,培養出的一些IT產業專家,軟體工程師,水平都相當不錯。在國際組織裡面,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等等,恐怕中國人還沒有印度人多,他們當中很多都是高技術人才,英文也好。
印度軟實力方面的優勢也是看得見的。寶萊塢的電影在國際上還是相當有影響的,它的產量甚至超過好萊塢了。在南亞國家、非洲等地,印度電影市場非常好。還有印度瑜珈,現在中國也很盛行。莫迪九月份參加聯大時還提出,要聯合國通過一項「國際瑜珈日」的決議,並獲得通過。
最後再說一句,經常有人問印度的社會治安怎麼樣。不能說印度社會治安比中國好,但你到富人居住的地方去看,沒有多少人裝防盜門的。富人區除了賣珠寶,賣黃金首飾的要裝鐵柵欄,老百姓,很有錢的資本家,都沒有裝防盜門的。

⑵ 蘋果重返印度生產iPhone 13

蘋果重返印度生產iPhone 13

蘋果重返印度生產iPhone 13,iPhone13在印度的生產,對南亞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增加了當地的就業,另一方面培育了手機產業鏈,蘋果重返印度生產iPhone 13。

蘋果重返印度生產iPhone 131

蘋果公司在當地時間周一(4月11日)表示,已經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13智能手機。蘋果目前在印度生產一些最先進的iPhone機型,包括iPhone 11、iPhone 12和現在的iPhone 13。

蘋果在聲明中說:「我們很高興開始在印度為我們的本地客戶製造iPhone 13,它的設計精美、先進的拍照系統,可拍攝令人驚嘆的照片和視頻,並具備A15 仿生晶元的出色性能。」

蘋果還表示,將在印度為當地客戶生產iPhone 13,這意味著印度生產的iPhone 13暫時不太可能出口到其他市場。

蘋果於2017年首次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即iPhone SE。目前,部分iPhone由富士康在當地的工廠組裝,另一部分則由緯創資通的工廠組裝。

據報道,富士康位於清奈近郊的Sriperumbur廠區,原本計劃今年1月就要開始生產iPhone 13,但蘋果以廠區有勞動糾紛為由暫停運作,終於在2月重啟生產線,預計4月可以開始生產iPhone 13。

這一轉變預計有助於深化蘋果在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力,並可能推升市佔率至紀錄高點。據悉,蘋果還計劃在印度組裝iPad平板電腦。

在印度當地市場,最暢銷的iPhone是舊款的iPhone 11以及iPhone 12。而最新的iPhone 13大約僅佔印度iPhone銷售量的20%。

蘋果還證實,其在印度的許多製造商現在都在使用太陽能和風能。該公司補充稱:「所有在印度建立的iPhone最終組裝供應商都不會產生任何被送到垃圾填埋場的垃圾,並獲得了UL頒發的廢棄物零填埋認證。」

蘋果重返印度生產iPhone 132

作為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之一的蘋果公司,在周一宣布已經在印度地區生產最暢銷的iPhone13智能手機。對於南亞地區而言,印度能接到蘋果公司的訂單,並生產iPhone13,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今年第一季度,CyberMedia Research預測蘋果公司的iPhone出貨量會增長20%,其中iPhone13系列占據17%的市場份。蘋果手機代工訂單向印度轉移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周邊配套設施。他們有一部分從區域外國家進口零部件,但是技術含量不高,對人工成本敏感的組件,它們將會在當地尋找供應商。

曾經的日本、韓國、西歐以及台灣地區,他們發展的早期,承接了大量來自美國的市場訂單以及產業轉移。蘋果手機製造向南亞地區的挺近,看重當地的市場,但是也會帶來智能手機產業的完善,打造一個新的南亞地區手機供應鏈體系。

iPhone13在印度的生產,對南亞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增加了當地的就業,另一方面培育了手機產業鏈,如果向美國出口手機,還能帶來貿易順差,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蘋果重返印度生產iPhone 133

我國作為蘋果手機最大的代工廠,使用的蘋果手機的有90%,而蘋果代工廠「富士康」公司也是我國知名企業。但是,4月11號消息,蘋果公司宣布將在印度繼續生產iPhone13手機,並將蘋果在我國的部分業務轉移到印度,蘋果為什麼這樣做,他的想法是什麼?

蘋果曾在印度開廠引發矛盾

早在2017年,蘋果公司就在印度建立工廠,距離印度班加羅爾市60公里,主要負責生產iPhoneSE產品。好景不長,印度蘋果代工廠卻發生了混亂,工廠員工居然大肆破壞,將生產機器和生產材料打碎燒毀,偷走了大量蘋果手機。

此次事件讓蘋果遭受巨大損失,也給蘋果公司在印度發展帶來重創,讓蘋果減少了在印度的投入。發生這件事的原因是什麼,僅僅是普通的員工偷盜嗎?顯然不是。

如此大規模的破壞,看似突然,實則是積壓已久的'矛盾爆發。結合消息分析,可以看出蘋果公司在印度工廠生產過程中進行了壓榨。公司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賺錢才是公司發展的前提。

賺錢除了靠商品盈利,減少成本也可以極大提高利潤。因此蘋果開始了對員工增加工時的操作。據印度蘋果工廠員工稱,蘋果公司把他們的工作時間多加了幾個小時,讓本來就辛苦工作的員工繼續高強度加班來增加手機產量。

沒日沒夜的加班工作,本就讓員工心存不滿。蘋果反而變本加厲的採用了降薪的方法,直接點起了員工的怒火,爆發了矛盾。蘋果工廠員工說,自己本來崗位的工資是2.1萬,結果到手工資只有1萬。

不僅自己如此,其他員工也被降薪,有的員工只有500元。如此情況讓員工不再隱忍,起身反抗,在工廠大肆破壞來宣洩自己的委屈。蘋果事後為了減輕負面影響,把原因歸咎到印度治安混亂問題。

這次事件,也讓印度人民對蘋果公司的印象大打折扣。

我國失去蘋果部分業務的原因

我國之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後,主要靠製造業生存。社會發展緩慢,加上人口眾多,導致社會勞動力成本較低。蘋果公司選擇我國做為代工廠,也是出於節約成本考慮。

畢竟我國社會治安穩定,給企業安全發展提供了環境保障,大量的低成本勞動力,還可以滿足蘋果公司大量供貨其他國家的要求,這也使得蘋果長期穩定的選擇我國作為最大的代工廠國家。

但是,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我國在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開始從落後走向進步,從大量的傳統人工製造,發展到了高科技的自動化製造。產業結構的轉變導致了我國的製造成本增加,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青睞工廠工作,這就導致了工廠用人成本增加,增加工資才會有吸引力。

這一情況的轉變,顯然不是蘋果公司願意看到的。加上我國技術進步,「華為」等公司的興起也給蘋果帶來了壓力。這些因素,導致了蘋果公司開始逐步轉移部分業務到他國生產。

資本是時刻圍繞利益出發的,蘋果想獲得更多的利潤與同行競爭,就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持。我國的進步,極大的減少了蘋果的利潤,錢賺不到了,競爭對手卻變多變強了,蘋果怎能不做出改變。轉移工廠,尋找一個低成本高利潤代工廠,才是蘋果的首要事情。

蘋果CEO庫克是做商業的,分析市場環境也是他具備的能力。庫克也看到了印度的潛力,印度不僅勞動力成本低,還是人口大國。人口多意味著在印度銷售手機的市場是巨大的,而且在印度生產可以做到節省人力成本,減少出國銷售所要繳納的商品稅和運輸費。

印度的法律政策也為蘋果提供了條件,印度在零部件進口的政策十分寬松,蘋果的手機零件在進入印度市場更加方便。同時,印度也限制本國居民購買他國的手機產品。這就讓印度居民想用手機,只能在本國購買。而在印度生產製造的蘋果則更具優勢。

利益才是這一切的根源

蘋果放棄我國的部分市場,也是感受到了我國發展帶來的威脅。為了不損害自身利益才選擇讓印度代工,獲得利益最大化。此舉或許會給我國帶來就業等沖擊,但是隨著我國的發展轉型,也會減少影響。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蘋果為了利益可以改變布局。我國會改進產業技術,讓民族企業更加進步。

⑶ 出逃中國,將工廠搬到越南,結果雙輸,耐克與阿迪忘了搬走什麼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阿迪達斯和耐克想要通過將工廠搬到越南,以此來提高利潤,卻沒想到適得其反。

隨著這次全球性的疫情爆發,各國的市場經濟都有一定的損失,耐克和阿迪達斯工廠生產的產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緩解這種壓力,耐克和阿迪達斯將製造工廠搬到了越南。

這種壯士斷臂的舉措,有些人有贊同,有些人會不解,其實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場註定虧本的買賣。

中國製造也不是吹的

的確由於各種成本、市場、銷售渠道等因素,品牌商將大部分的生產訂單交由越南進行批量生產,這是一種分擔風險的智慧。

但實際上中國的某些工藝是越南無法復制的,他們雖然將訂單搬到了越南,設計圖紙拿到了越南進行生產,而內在細節的生產技藝是越南無法學習到的。

從2008年經濟危機開始,美國的各大服裝品牌就已經逐漸地將服裝生產由中國轉移到了越南,中國現在佔比是30%~50%,越南佔比在逐步的提高,現在處在11%~30%左右。

許多人都預測越南會讓更多的服裝品牌後悔,他們放棄了中國,選擇了越南。換一個角度,這一現象更加可以說明中國這么多年的經濟發展是有效果的。

國外的服裝製造品牌,考慮到經濟的因素,將大部分的製造商轉移到了勞動力相對便宜的越南,而中國由之前製造大國正逐步向創造大國邁進,各大服裝品牌的搬遷也正是體現了中國這么多年努力的結果。

中國勞動力的價格逐漸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得到改善,人們不再只是僅僅滿足於製造大國,更加傾向於成為一個創造強國。

各大服裝品牌出逃越南更主要體現的是中國已經不適宜作為他們低價進行批量生產的國家了,從這方面來說這對中國並非是壞事。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凡事都是禍福相依的,有好事,當然壞事也需要分析到位,我們自以為中國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中國的科學技術以及經濟水平達到了全球前列,阿迪達斯以及耐克在中國的製造商佔比逐漸縮小,體現了中國的經濟水平的上升。

但是服裝品牌願意將更多的製造佔比放到越南以及其他海外國家,也說明其他國家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正如印度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印度手機的出口增長非常的迅猛,基本上已經趕超了中國的出口,光是印度的出口量就已經達到了中國出口量的10%。

近些年像印度這些進步很快的東南亞國家,他們雖然在人口素質以及經濟水平上還達不到中國現在的狀態,但也正在緊追慢趕趕上全球的潮流。

這不僅是一種鞭策,更是一種激勵,中國是一個不怕挑戰的國家,任何的苦難都是成長路上的墊腳石。

球鞋壞了,11億丟了

現在網上會爆發各種流言,說中國的工業是越南模仿不來的,這是為什麼呢?

就好像NBA比賽上,除了賽場上的球員的表現之外,最令球迷感興趣的就是他們的冠名商,球服,球鞋,是哪個品牌贊助,「我也要和我的偶像穿一個品牌的衣服,」這同時是這些服裝品牌打廣告最佳的方式。

卻沒有想到北京時間12月21日,一場球賽剛開場33秒讓作為冠名商的耐克,市值下降了1.1%,相當於直接損失了11個億。

耐克球鞋在比賽當中被球員一腳踩成了兩半,直接變成了一個垃圾,鞋底和鞋面變成了一體,品牌商解釋球員錫安·威廉姆森噸位有些重,但是更多的人看到了耐克球鞋質量有問題。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難道真的就是離開了中國,連球鞋都叛變了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但是有些時候「打臉」來的就是如此的迅速,此次耐克球鞋出現如此大的烏龍,讓人不得不聯想到近期越南總理在一次記者發布會上,他說道「勢必在這幾年將越南打造成世界最大生產基地」,同時對越南生產基地有了非常宏偉的計劃,但實際上偏向於理想主義。

從科學的方面來說,越南成為世界級別的生產基地是有一定的優勢的,越南的勞動力便宜程度將近是中國的60%,而越南總人口70%都是主要勞動力。

他們可以將大部分的人力投入生產,各大服裝品牌的生產基地放在越南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越南的耐克生產量已經達到了全球的50%,中國僅佔20%。

優衣庫,三星,奧林巴斯、英特爾等都大部分已經實現了生產基地的搬遷,三星更是直接撤巨資800億在越南製造代工廠。

越南總理有自信說出這樣的話,最主要的就在於越南這些年進行的經濟改革,根據世界銀行對越南經濟數據的統計,由國外直接投資匯入越南的金額,在過去20年間直接趕超中國,在越南原有的基礎上翻了60倍。

同時在1986年,越南仿效中國制定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這一政策的發布,全國經濟逐漸發展,專利的申請也是逐年提高,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但是越南想要真正的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級的製造大國,實際上還是任重而道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一項數據說明越南距離製造大國還是有差距的,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基地,中國服裝品牌佔全球製造出口17%,而亞洲其他國家的總和是14%,可想而知越南在其中所佔的比例並不理想,而這3%差距不容易追趕,所以中國製造這一名稱可能還會長時間保持。

眾所周知越南的基礎建設有些許的落後,他們人口基數大,但是人口素質偏低,一旦讓他們進一些技藝性較高的生產活動,可能就會存在一定的質量差距。

一旦產品達不到質量要求,可能就會產生後續的許多客戶反饋,商品下架等問題,如果在每一道工序的製造質量都會與理想中的質量產生微小的差距,那麼到最後的成品可能就是一個殘次品,這一點不僅僅是生產商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賣家著重需要思考的問題。

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眾所周知,每天都有無數的小企業倒閉,也有無數的小企業上市,各大企業市值忽高忽低,這種事情在中國市場屢見不鮮。而各大品牌如果選擇退出中國市場,其實想重回中國,將會是非常困難的。

小結:

中國製造大國向創造大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各大品牌的搬遷也刺激著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為了緩解大量市場的丟失,中國的市場經濟自發的調節,可以滋生更多的產業生產。

雖然現在大部分的生產基地向越南靠近是眾望所趨,但是最後的結局如何,還需靜靜等待。

⑷ 做外貿的一般都是做什麼具體工作啊

外貿的工作很多,和客戶談業務,制單,報檢,報關等等。平時就發發郵件和客戶聯系,打打電話慰問一下,訂單來了,就安排生產,聯系貨代什麼的,程序好多的。學的還是很快的,最重要的是英語要過關。

市場上對外貿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入此行,不僅要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有一定年限的實務操作經驗,同時還須持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

如果說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外貿人員的敲門磚,那麼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是職業發展的推動力。有效發揮自己的溝通技巧,才可以從容談判接單,留住老客戶,發展新客戶,不斷開辟商品購銷新渠道,擴大進出口貿易數額。

(4)去印度開廠去哪裡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已進入了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對電子商務需求迫切。這也就對外貿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計算機能力及敏銳的信息發現利用能力。從業人員需要利用計算機和網路通訊技術,創建一條暢通的信息流,鏈接顧客、銷售商和供應商,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回應市場,開展有利於企業的商務活動。

英語流利也是進入外貿行業的前提。尤其在上海,大多外貿針對歐美,因此流利的英語能力必不可少。同時,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外貿合作的加強,懂得俄語、西班牙語、日語、義大利語、德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的外貿人才也將有更強的競爭力。當然,在外貿活動中,也要了解不同國家客戶談判的風格,這樣才能推動外貿業務的順利進行。

⑸ 富士康在印度建廠,為什麼的印度人加班就離職

最主要是印度人他們非常的懶惰,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努力的工作,才會導致印度人一加班就會選擇離職。這主要是因為印度人的天性就非常的懶散,使得他們根本不會拚命努力的工作來改變自己困難的生活局面。而且印度地區十分的炎熱,根本是很多人沒有心情工作,再加上由於印度的種姓制度的影響,使得很多人都變得聽天由命,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命運是早已經被註定好了。

所以說富士康在印度選擇建廠,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選擇,因為印度並沒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來讓富士康進行大規模的建廠,而且印度的一些基礎設施也並不完善,使得富士康的成本在逐漸的增加。

⑹ 為什麼印度可以「隨意」製造美國的葯物

因為根據當時的專利法,如果想要繼續申請,必須重新走一遍新校開發的流程。這個過程不僅花時間,而且還有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出台了一個名叫哈茲·沃克曼的法案。該法案規定,只要研發出來的新葯物和原葯物的主要化學成分相同,葯效相似,就可以規避專利權,正常研發使用。

其實說白了,這種方式研製出來的葯物,只能算作是原專利權葯物的衍生葯物。當然了,衍生葯物並不是假葯,衍生葯物更多的叫法應該是仿製葯。

不過雖然上面的沃克曼法案是由美國提出來的,但是真正的受益者則是印度。尤其是隨著《我不是葯神》的熱播,讓人們再一次了解到了印度仿製葯的神奇。

那麼印度的仿製葯為什麼這么好呢?原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印度的制葯市場絕大部分都被外國的跨國制葯企業壟斷。因此印度人想買葯,必須付出高昂的醫葯費。

如果說這些錢都交給了印度政府還好,關鍵這些錢都進了外國葯商的口袋裡面。有感於百姓困難的印度政府,在1970年的時候頒布了專利法,從此之後,印度的制葯企業迎來了新的春天。

那麼這個專利法是干什麼的呢?通俗點來講,專利法規定,印度政府只對食品和葯品的加工工藝受有專利權,但是對產品並沒有專利保護。如何理解呢?

也就是說你葯品製造的工藝我可以保護,但是我不保護你製造產品的成分。恰恰是這一點給了仿製葯的空子可鑽。

正是在這樣的法令下,制葯企業只需要不使用原葯加工工藝的前提下,稍微用某種葯物代替原葯物,就可以研發新葯,並且順利上市。

閱讀全文

與去印度開廠去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黑酸枝床怎麼裝 瀏覽:372
1百能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408
中國戰機到底有多少架 瀏覽:53
西班牙vs伊朗賠率多少 瀏覽:535
中國給塞爾維亞捐贈多少 瀏覽:334
義大利語法語哪個更難 瀏覽:676
伊朗總統卡扎菲是什麼黨 瀏覽:947
英國為什麼不能被忽悠 瀏覽:136
印度椰子皮有什麼用 瀏覽:297
伊朗人留鬍子有什麼講究嗎 瀏覽:766
印尼有什麼天然石頭 瀏覽:432
中世紀晚期中國處於哪個朝代 瀏覽:686
中國粉絲交易平台有哪些 瀏覽:350
伊朗8000萬是什麼梗 瀏覽:894
印尼穆斯林節日有哪些多少天 瀏覽:236
印尼盾100條叫什麼 瀏覽:893
越南和泰國醬油哪個好吃 瀏覽:348
印尼盾去哪裡換比較好 瀏覽:258
外國如何評價中國成就 瀏覽:696
伊朗被制裁用什麼手機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