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椰子皮有什麼用

印度椰子皮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2025-02-25 18:32:01

A. 椰子水很難喝,是不是直接喝,用不用加什麼東西

1、可以直接飲用。

2、因為新鮮的椰汁沒有加工過,裡面含糖量低,而且木禹加其他成分,口感會差一點,但是比較營養。新鮮的透明,也不怎麼甜。椰樹果汁裡面肯定憂精之類的。新鮮的椰子汁裡面加點糖,或者蜂蜜,就蠻好的。

3、椰子汁是將椰子肉榨汁而成的天然飲品,含有大量植物蛋白以及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鋅、鈣、鐵等微量元素,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天然飲品。其所含的維生素E能保持女性青春活力,豐富的鋅可促進少女發育,鎂可改善老年人的循環系統。

(1)印度椰子皮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椰汁有很好的清涼消暑、生津止渴的功效。椰汁還有強心、利尿、驅蟲、止嘔止瀉的功效。椰汁還有生津、利水等功效。 椰奶營養很豐富,是養生、美容的佳品。


椰奶是由椰汁和使研磨加工的成熟椰肉而成,其主要成分為澱粉和飽和性脂肪酸,低蛋白無纖維。

參考資料:網路-椰奶

B. 印度椰子皇要去皮嗎 印度椰子皇是否要去皮

1、印度椰凳運戚子皇不需要去皮,這部分的椰子肉是可以直接吃的,椰子皇其實就是產自於印度的椰子。

2、椰子皇其實就是產自於印度的椰子,把印度的椰子去掉一些棕櫚,剩下的就是椰肉幹了,這部分椰肉乾就是椰子皇,這部分的椰子肉是可以直接吃的,並廣泛用於加工椰蓉、椰絲、椰奶、悄缺椰油。

3、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腸經;果肉具有補虛強壯,益氣祛風,消疳殺蟲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潤澤,益人氣力及耐受飢餓,治小兒滌蟲、薑片蟲病;椰水具有滋補、清暑解渴的功效,主治暑熱類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殼油治癬,棗陵療楊梅瘡。

C. 椰子又叫做什麼它的汁、肉、殼、皮、毛有什麼利用價值呢

中文名稱: 椰子
外文名稱: Coconut
別稱: 胥余、越王頭、椰瓢、大椰
食療價值
1、椰肉
椰子的胚乳。又稱椰子瓤。取用椰子漿後,剝開內果皮即得。用鮮品。 性味甘平。能補益脾胃,驅絛蟲。用於「消疳積,白蟲,小兒青瘦,合蜜食。」(《本草求原》)亦可單用本品嚼食,每次1個,每日早晨空腹一次服。亦可先飲椰子漿,後服本品。 椰子雞湯 材料:新鮮椰子肉半個,雞一隻(選肥一點的) 製作:椰子肉切成小塊,雞斬件,不要斬得太小 先將雞熬一個鍾頭,再放入椰子肉,再熬一個半鍾,加入少許鹽調味既可 如果想椰子味濃點可多放些椰子,這個湯很清甜,很好喝!! ================================ 椰子糯米蒸雞飯 【原料】椰子肉糯米雞肉各適量 【製作】將椰子肉切成小塊,加糯米、雞肉適量,置有蓋的瓦盅內,隔水蒸至熟。 【用法】當飯吃,每日1次。 【功效】補脾益心攝精。適用於早泄、陽痿、四肢乏力、食慾不振。 椰子雞肉湯 用料:香菇1兩、雞肉半斤、 瘦肉3兩 、椰子肉1個、火腿少許 燕窩少許 製法:(1)把燕窩浸水去細毛,冬菇發水。 (2)把燕窩、椰子肉、香菇、雞肉、瘦肉、火腿和浸冬菇水 放入煲內,加入適量的清水,煲至3小時便可以進食,食時加 少許酒,味道更香甜。 功效:清暑解熱。 靈芝三果益發湯 靈芝6克,石榴2個,椰子肉一個,龍眼肉10克,冰糖8克。滋養補血,烏黑頭發,治脫發,早生白發,能生津解渴。 椰肉蝦仁豬骨湯 這道菜取材於三亞最常見的椰子、蝦仁,做法簡單而風味獨特,很值得你一試。 原料:椰子肉150克,蝦仁150克,豬脊骨300克,薑汁20克。 作法:1、將椰肉洗凈,切塊;蝦仁 洗凈;豬脊骨洗凈,剁小塊。 2、鍋內放水,上火燒開,放入椰子肉、豬脊骨、蝦仁,燒開,撇去浮沫,待溢出蝦味後放薑汁,即可飲用。 特點:益氣生津,潤澤面色。 椰肉燜雞塊 原料:雞一隻(約1250克)、椰肉300克,蔥頭100克,杏仁5克 調料:食油75克,蒜瓣10克,香菜10克,辣椒10克,香菜籽粉、小茴香粉各5 克,椰汁、精鹽各適量。 烹飪方法:將雞洗凈去頭腳剁成方塊,放入沸水煮至5成熟撈出控干,椰肉切絲;蔥頭 、蒜瓣洗凈切片,辣椒去蒂籽與杏仁一起搗泥;備用。 把鍋燒熱後倒入食油,待油溫5成熱時,放入蔥頭片、蒜片、椰絲炒金黃色,盛入燜鍋 ,放入雞塊,辣椒、杏仁泥、香菜籽粉,小茴香籽粉、椰汁拌勻煮沸後,改用溫火燜至熟軟 湯濃時,加精鹽調好口味,撒上香菜末即可。 特點:郁香味濃 緬式糯糊 是緬甸「搭敏呢擺」(糯糊節)所食用一種年節食品。 原料: 糯米500克椰子肉100克姜絲25克蒜末50克精鹽10克熟花生仁50克熟芝麻25克花生油50克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漂淘洗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椰肉用刀切成3厘米長的薄片。 2.將鍋加花生油置於旺火上燒至八成熟,放入姜絲和蒜末煸炒,然後倒入糯米和清水(水沒米3厘米為宜)煮沸,待水分快乾時,放入椰肉片、芝麻和花生仁翻攪拌勻,用文水略煮片刻即熟。成品應為稠糊狀,煮時若干,可再加些溫水。 產品特點:鮮香油酥,營養豐富,製作方便。
2、椰子漿
棕櫚科喬木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漿液。又稱椰酒、椰中酒、樹頭酒、椰汁。椰子,分布於我國廣東、福建、雲南、台灣等地。夏季果實成熟時採收。用刀從果實上端戳向內果皮,使其芽眼薄膜破開,傾出漿液,鮮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生津止渴,利尿消腫。 [參考]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C、鐵、磷、鈣、鈉和多量的鉀、鎂等成分。 [用途]用於胃陰不足,咽干口渴,或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現代又配合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 [用法]直接飲用。 [注意]宜臨時取鮮品用,不宜取鮮汁後停放過久,久則變味。
編輯本段食用價值
椰子(3張)椰子作為飼料主要是椰肉榨油後剩下的椰子油餅。一般每個椰子能生產0.18kg椰干,可榨油0.11kg,同時可以獲得0.055kg椰子油餅。利用椰子油餅飼喂家畜,需逐漸添加於其日糧中,家畜習慣後十分喜食。奶牛的飼用量為每天1.5-2.0kg,飼喂椰子油餅,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含量。在豬日糧中,以添加25%最好,此外,椰子樹葉和椰干也為家畜喜食,但一般不做飼料利用。新鮮椰子水可以作為家畜人工授精稀釋精液的一種成分。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以果肉汁和果殼入葯。果實成熟時採集,隨時取肉汁及果殼供用。 椰子性味甘,平。 功能與主治:果肉汁補虛,生津,利尿,殺蟲,用於心臟病水腫,口乾煩渴,薑片蟲;果殼祛風,利濕,止癢,外用治體癬,腳癬。 用法與用量:椰汁或椰肉適量;外用椰殼放爐上燒,用碗覆蓋收集其蒸氣,冷凝得餾油,加30%酒精混合後塗患處。 備註:生長9個月的椰子,曾取汁試用於臨床,緊急時作為靜脈輸液的代用品。 中葯化學成分: 椰子含油35%-45%。油中含游離脂肪酸20%、羊油酸(caproic acid)2%、棕櫚酸(palmitic acid)、羊脂酸(caprylic acid)9%、羊蠟酸(capric acid)、油酸(oleic acid)2%、月桂酸(lauric acid);還含豆甾三烯醇(stignastatrienol)、豆甾醇(stig-masterol)、岩藻甾醇(fucoster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甾醇(sterol)。碳水化合物約15%,主要有水蘇糖(stachyose)、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蛋白質不到5%,其中包括清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醇溶蛋白(proamine)等。含維生素B1 173μg%、B5 103μg%、B2微量、α-生育酚(α-toco-pherol)700μg%、γ-生育酚γ-tocopherol)250μg%。維生素C的含量以未成熟果中較高。果核含甘露聚糖(mannan)。
編輯本段椰子的應用
椰殼製作成的工藝品
樹木本身是優良的園林樹木,可作為行道樹、風景樹木以及反映熱帶亞熱帶風光的庭院樹木等。 椰子纖維:擁有多種用途,如可作襯墊填料、掃帚、毛刷及海上纜繩等。特別在園藝、絕緣、腐蝕控制和農業方面。由於它吸水能力超強,在防腐方面比塑料和鐵絲更為有效,而且還能為蔬菜和樹木提供生長環境,已經被美國、德國、日本和歐洲用於覆蓋堤岸。 椰木:質地堅硬,花紋美觀可做傢具和建築材料。 椰葉:可用於編織,製作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日常燃料。 椰花苞:可割取椰花汁釀制椰花酒,或提煉椰汁糖等。 椰殼:質地堅硬,冷熱不變形,可制優質活性炭,或加工成椰雕、樂器等工藝品。 椰肉:可製成椰干、椰奶粉、椰蛋白、椰子汁、椰蓉及無色椰子油等。 椰子水:含有維生素B和C、激素、糖等成分,是天然的清涼飲料,也可用於加工其它食品。 椰油:主要是工業用油,為制皂的優質原料,發泡力強可制高級香皂、牙膏。 椰子的養生功效 椰子的用途廣泛,素有「生命樹」、「寶樹」之稱,其味甘性寒,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C、鈣、鉀等。椰子的汁液多,營養豐富,可解渴祛暑、生津利尿、主治熱病,其果肉有益氣、祛風、驅毒、潤顏的功效。成熟的椰果肉富含蛋白質、脂肪,常被製成罐頭、椰乾等。椰子汁雖含鉀量高,但含鎂量也高,可增加機體對鉀的耐受性。用來治療胃腸炎脫水均有效。 椰子的營養價值 椰子是棕櫚科植物椰子樹的果實,它的樹為重要的熱帶木本油料作物。椰子,原產於亞洲東南部、中美洲,目前全球有80多個熱帶國家有種植,菲律賓、印度、馬來西亞及斯里蘭卡更是椰子的主要產區。我國南方的很多省份也有栽培,其中以海南省的椰子最為著名,椰子已成為海南的象徵,海南島更被譽為「椰島」。 椰子長在其樹葉的根部,一棵椰子樹一般可以結十幾串椰子,每串可掛果一、二十個。椰子果為核果,一般為橢圓形或卵狀,有的呈三棱。未成熟的椰子為青綠色,成熟後呈暗褐棕色,一個成熟的中等大小的椰子果有1500———2000克。椰子外皮厚滑且軟,可保護果實落地時不至於破碎,又可以防止水分的侵入。在吃椰子時,要先剝掉外皮,落出硬殼,硬殼上有幾個白點,將其捅開,用吸管吸椰汁,之後再用刀刮取內側的白色果肉,冷凍後吃味道更佳。而且食用椰子的學問也很多,如椰汁離開椰殼味道則變;上午倒出的椰汁較甜,下午較淡。新鮮的椰汁「清如水甜如蜜」,飲後清涼、甘甜、可口,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是解暑的最佳飲品。椰肉芳香滑脆,它除可作為水果食用以外,還可以做成菜餚或蜜餞:海南人常用海南優質糯米、天然椰肉及椰汁製成「椰子飯」,也稱做「椰子船」。另外用椰子做成的菜餚還有:椰子燉雞,瓊州椰子盅等。 椰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我國的中醫認為,椰肉味甘,性平,具有補益脾胃、殺蟲消疳的功效;椰汁味甘,性溫,有生津、利水等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椰肉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椰油中含有糖份、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C等;椰汁含有的營養成分更多,如果糖、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 B、維生素 C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由此可以看出椰子是葯食兩用的佳品。當脾胃倦怠、食慾不振、四肢乏力、身體虛弱時,將椰肉切碎,並加入適量的雞肉和糯米,蒸熟後飲食,效力更佳,因為雞肉、糯米及椰肉三者皆滋補,用燉湯的方式處理,補益功效更加顯著;椰子中加入冬瓜子可瀉肺火;加性涼的雪肉或清補的黃耳可中和椰子的溫燥;患寒咳時,也不妨吃些椰肉,能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體內熱盛的人不宜吃椰子;如果您長期夜睡,愛吃煎炸食物,容易發脾氣,口乾舌燥的話,也要切記請勿多吃椰子。 椰子除了其果實有很大的作用外,其它部分的功用也不小:椰殼可以燒制活性炭或加工椰雕、樂器;椰干可加工成椰油;椰木質地堅硬,花紋美觀,可做傢具或建築材料。椰子綜合利用產品達360多種,在國外有「寶樹」、「生命木」之稱.
編輯本段文獻記載
《海葯本草》:「主消渴、吐血、水腫,去風熱。」 《本草求原》:「治夾陰風寒邪熱。」 《本草綱目》:「椰子瓤,甘,平,無毒,益氣,治風,食之不飢,令人面澤。椰子漿,甘,溫,無毒,止消渴,塗頭,益發令黑,治吐血水腫,去風熱。」 《全國中草葯匯編》:『「補虛,生津,利尿,殺蟲。主治心臟性水腫,口乾煩渴,薑片。」 宋·秦觀。《醉鄉春》:「社瓮釀微笑,闐缺椰瓢共舀。」 宋·黃庭堅。《椰子》:「漿成乳酒醺人醉,肉載鵝肪上客盤。」 民間傳說:相傳林邑王與越王有怨,使刺客乘其醉,取其首,懸於樹,化為椰子,其核猶有兩眼,故俗謂之越王頭,而其漿猶如酒也。
編輯本段後記
椰子
椰子是熱帶地方之寶,脂肪和蛋白質含量特多。隨手摘來樹上熟的椰子,已能提供一份好的營養餐。人們對椰子最大的誤會,莫過於以為它清潤。其實椰肉性溫,能補陽火,且能強身健體,最適合身體虛弱、四肢乏力、容易倦怠的人享用,尤其是椰子糯米燉雞,效力特佳,因為椰肉、糯米和雞肉皆滋補,以燉湯方式處理,補益功效更加顯著。 不過,依然是老話一句,體內熱盛的人不宜常吃椰子。如果你長期夜睡,愛吃香口煎炸食物,容易發脾氣、口乾舌燥的話,就要切記勿多吃椰子。另外,一向被譽為清熱清潤的海底椰,其實一樣性溫帶補。 要是你真愛椰香,可選清涼消暑的椰青水,或者弄椰子甜品時,加入其它配料來平衡,例如用沙參、百合、石斛,可清熱養陰;加冬瓜子可瀉肺火;加性涼的雪耳或清補的黃耳又可中和椰子的溫燥。 前人相信椰子能驅蟲,特別是薑片蟲。不過,今時今日,這種天然殺蟲劑相信沒有多大市場,反而是患寒咳時,不妨吃些椰肉,能止咳化痰補火。如果你不曉得分辨何謂寒咳,忽略了本身體虛、喉癢、無痰等征狀,碰巧又喝了白菜湯而寒上加寒、咳個不停的話,椰肉或椰子燉雞可以有效地舒緩這些症狀。
編輯本段椰子如何剝殼
如果你買的是青椰子,一般是只喝椰子汁不吃椰肉,因為椰肉太嫩,吃起來口感不好。 椰子那層厚厚的殼,要用大刀(劈柴刀或大菜刀),順著纖維一刀一刀砍下來,見著椰子上面有三個小孔,有兩個長相一樣的,有一個不一樣的,把不一樣的小孔表面用刀刮一下,然後拿吸管一插就行了,那水你就盡情喝吧。 如果你不想浪費椰肉,把椰子放在砧板上,拿刀背在椰子的硬殼上敲幾下,裂開了,就用小刀起肉,不過一般椰子汁好喝的椰子肉就不好吃,椰子肉好吃的椰子汁就不好喝。 把外層的椰棕剝開,看見上面有品字形的地方,然後用筷子或小刀在其中兩個位置戳穿,將裡面的水倒清,這是極品,不要浪費;再用錘子敲開,或乾脆將椰子敲在地上,直至裂開為止,用小刀小心的將椰子肉剝下來,就可以吃到美味的椰子肉了

D. 椰子這種水果,沒有椰汁的「印度椰子」,那要怎麼吃呢

椰子這類新鮮水果,有著非常鮮明特性。它機殼硬實,汁液超過果實。反而是是最密集的汁液,全部椰子鞋等同於一個小器皿,核心盛裝著清爽美味可口的椰青水。在椰子鞋外殼和內腔中間,有一層很薄的果實。

削去表皮的椰子,看上去就像一顆潔白的球體,真就認不出這也是椰子鞋了。現如今街頭特別流行一種椰子鞋蛋的吃法,便是把整個椰子鞋削皮取果實,新鮮果實粒也有濃濃的椰子汁呢,既能喝下去椰子汁,又能吃到椰子果肉,十分有趣便捷,你吃過嗎?

E. 人海之間|海島奇珍:椰子的妙用

楊斌

椰樹之島

我們已經知道,阿拉伯的「無釘之船」「不使釘灰」,船隻的建造沒有鐵釘,沒有榫卯結構,而是依靠椰繩將有孔的船板(一些就是椰樹樹干製成的木板)捆縛起來。這不禁令人發問,難道椰繩不怕海水浸泡腐蝕么?

還真不怕!在海洋亞洲的世界裡,位於印度半島南端海面上的馬爾地夫群島,便是椰繩這種造船和航海必需品的集中產地。

椰樹是馬爾地夫的特產,遍布各個島嶼,很早就為人所知。中世紀時外人登臨此地,滿目便是蔥蘢的椰林,印象極其深刻。七世紀的玄奘游學印度後,在其《大唐西域記》中說,在僧伽羅國(斯里蘭卡)「南浮海數千里,至那羅稽羅洲。洲人卑小,長餘三尺,人身鳥喙。既無谷稼,唯食椰子」。那羅稽羅,梵文為nārikela,即椰子之義;那羅稽羅洲,按其方向,即為馬爾地夫,則馬爾地夫有「椰樹之島」的名稱。玄奘本人沒有到過馬爾地夫,他不過是聽說這個椰樹之島而已。

馬爾地夫椰子樹

馬爾地夫群島坐落在離斯里蘭卡西南方1000多公里的海域上,其島嶼數量多達二千個。時人注意到,「每一百個或不到一百個便簇擁成了戒指形狀;這個戒指只有一個入口,彷彿城門;船隻只有通過這個城門才能進入島嶼,別無它路。當外來船隻抵達馬爾地夫海域時,必須需要一個當地人領航才能進入。各個島嶼如此緊密簇集,當你離開某個島時,另一個島的椰子樹頂歷歷可見。如果船隻迷失了航道,它便無法進入馬爾地夫,而被海風吹往科羅曼德海岸(the Coromandel coast)或者錫蘭(Ceylon)」。

椰樹是一種常綠喬木,樹身可高達30米,自然壽命可達一百多年。馬爾地夫島上茂密的椰子林,便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而外來者最為矚目者,便是馬爾地夫生產的椰繩。它和魚干、海貝並列,是馬爾地夫從中古時期到近代一千多年來的三大著名出口商品,為海洋亞洲的繁華做出了獨特的、不可或缺的貢獻。

馬爾地夫盛產的椰繩是用椰子外殼的纖維——椰綜——製造的。椰綜強韌耐腐蝕,是航海繩索的理想材料。用椰綜製作椰繩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常常需要幾個月之久,極其考驗人的技術和耐心。首先,把椰子的外殼埋在潟湖或者沼澤的泥潭裡,讓海水充分浸泡;幾個月後,再把海水濡透的椰殼挖出來,把外面的硬殼去掉;而後擢取稍微有些露出來的纖維的一端,將椰子放在堅硬的木板上,用木槌使勁敲打椰殼,這樣逐漸可以把纖維從椰瓤和外皮中分離出來;再用海水清洗分離出來的纖維,而後曬干;等到纖維完全乾透之後,便可以紡織成椰繩、椰席、或者椰帚。馬爾地夫的椰繩,由於其拉力、韌性出眾,經得住海水的長久浸泡,馳名內外,不僅用來建造「無釘之船」,同時也在船上作為纜繩使用,深受外國水手的歡迎,是外來船隻的必購之物。

「地產椰子索」

1330年冬,元代江西商人汪大淵從斯里蘭卡抵達了馬爾地夫,在這里過了一個冬天。汪大淵很自然地就注意到了用椰子殼纖維製作的馬爾地夫特產。他說,馬爾地夫「地產椰子索」,可他並沒有提到椰子索(椰繩)的用處。直到他談到波斯灣的馬船時,他才明確解釋說,馬船「不使釘灰,用椰繩板成片」,這就清晰地指出了椰繩的功能。鄭和寶船的通事(翻譯)馬歡則提供了更多的細節。他說,馬爾地夫的椰繩,「堆積成屋,各處番船上人亦來收買,販往別國,賣與造船等用。其造番船皆不用釘,其鎖孔皆以索縛,加以木楔,然後以番瀝青塗之」,而印度西海岸「古里國」(今卡利卡特),用椰子「外包穰打索造船」。鄭和寶船中的鞏珍大致復述了馬歡的描述,不再贅述。

十六世紀的黃省曾雖然未曾游歷海外,但在提到古里時也注意到了椰子。他說:「其利椒、椰。椰子之種也,富家千樹,以為恆業。其資用也,漿為酒,肉為糖、飯,穰為索,殼為碗,為酒食器,亦可廂金,木以架屋,葉以蓋。」以上大致是中文古籍中關於馬爾地夫椰繩的記載,而中世紀以來中東、歐洲文獻的相關記載就更多了。

大約在公元1030年左右,阿拉伯旅行家阿比魯尼(Alberuni)分享了他的觀感。他根據出口的特產,直接把馬爾地夫叫作「海貝之島(the islands of cowries)」,把拉克代夫叫作「椰繩之島(the island of cords)」。實際上,這兩個群島幾乎連在一起,很難區分。而椰繩和海貝一樣,都盛產於馬爾地夫,拉克代夫的產量是無法和馬爾地夫相比的。

馬爾地夫椰繩在印度洋世界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伊本‧白圖泰親身的觀察可以證明。比汪大淵晚了約十年左右,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也登臨了馬爾地夫。他在島上居住了一年半時間,因而對馬爾地夫異常熟悉。馬爾地夫的椰繩自然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椰繩由椰子殼製成,「它的纖維細如發絲,纖維編織成繩索,他們不用釘子而是用這些椰繩造船;同時還當纜繩」;「馬爾地夫的椰繩出口到印度、中國和葉門,其質量遠超麻繩。印度和葉門的船隻就用這些椰繩穿縫為一體,因為印度洋充滿岩礁,鐵釘釘成的船隻如果碰上岩石,就會破碎,而椰繩連接的船隻,有一定的彈性,即使撞到岩石,也不會碎裂。」作為一個海上航行很久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當然有資格評論和贊賞馬爾地夫出口到國際市場上的椰繩。有一次,伊本‧白圖泰從Fattan(或許是南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的Devipatam)登上了八艘船中的一艘,向葉門進發。我們大致可以判定,他乘坐的就是由馬爾地夫椰繩、椰板製造的「無釘之船」。

椰繩

1602年7月2日,法國水手弗朗索瓦‧皮拉爾(François Pyrard)的船隻在馬爾地夫的一個叫作Horsburgh的環礁觸礁失事,被馬代爾夫居民俘獲,在馬爾地夫生活了將近五年光陰。因此,弗朗索瓦‧皮拉爾有了解馬爾地夫 社會 的難得機會,留下了關於十七世紀馬爾地夫日常生活不僅栩栩如生而且相當深刻的描述。他注意到了椰樹的重要性,椰子樹「在島上自然繁衍,並沒有人工培育;它們提供了外來客戶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說,椰繩,這是所有船隻的必備工具」;他還注意到「世界各地的商人」「源源不斷地來到馬爾地夫,帶走馬爾地夫生產的豐富的特產」,其中「最大宗的貿易就是椰繩」。與此同時,當地居民還「根據他們的謀生手段,用椰繩」、海貝和魚干向國王交稅。

「所有的食物都從椰子那裡而來」

椰樹當然不僅僅用來製造椰繩,它幾乎全方位地塑造了馬爾地夫和其它許多海島的經濟和 社會 。椰樹不但為各種工具、交通、房屋和船舶提供了必要的建築材料,更重要的是,它為馬爾地夫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食物來源。椰子汁和果肉可以直接食用,不但口感清涼甘甜,營養非常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果糖、葡萄糖、蔗糖、脂肪、各種維生素以及鈣、鉀、鎂等微量元素。椰子不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可以加工成其它食物。「果實可以製成椰奶、椰油以及椰蜜」,伊本‧白圖泰仔細地寫到,「椰蜜可以製成椰酥,和椰子干一起吃。所有的食物都從椰子那裡而來,它們和魚一起食用,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他人無法比擬的充沛精力」。

伊本‧白圖泰對馬爾地夫用椰子加工出來的食物贊不絕口。「椰樹真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樹,它看起來和棗椰樹很像。果實像人的腦袋,因為它也有眼睛和嘴巴的痕跡,其內含之物,還是綠色的時候,很像人腦。」椰子營養之豐富,伊本‧白圖泰覺得頗為神奇。「椰子能使人身體強健,臉頰生紅;打開椰子,如果裡面是綠色的,其果汁異常甘甜鮮美。喝完椰汁,可以用勺子剜出椰殼內面附著的椰肉。」伊本·白圖泰對於椰汁的描述,讓人垂涎欲滴。

椰汁

椰子的一個特殊之處便是其中提煉而成椰油、椰奶和椰蜜。伊本‧白圖泰還詳細地介紹了椰蜜的提取過程。先在果實下約兩個手指處砍一道口子,口子下面系一個小碗,用來盛放滴下來的汁液。如果早上砍口子的話,那麼傍晚再帶著兩個碗爬上椰樹,其中一個裝著水;先收了早上的碗,用清水清洗椰樹的口子,然後再削掉一小塊,形成一道新的口子,繫上新的碗。第二天早上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收集了足夠的汁液,然後把汁液煮開直至濃稠。這樣,上等的椰蜜便製成了。伊本‧白圖泰稱,「印度、葉門和中國的商人都前來購買,帶回他們自己的國家,並加工成糖。」

十六世紀的巴羅斯(J. de Barros),雖然只是一個身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印度辦公室(The Indian Office)」的工作人員,卻因為閱讀和整理有關印度洋貿易的報告而熟諳馬爾地夫的特產。千里之外的巴羅斯提到了馬爾地夫的著名景觀,那就是茂密的椰樹林及其眾多的功能。他說:「這些島嶼生產魚類,並製作了大量魚干(moxama),而後出口到世界各地,獲利頗豐;魚油、椰子以及椰糖(jiggery)也是如此。椰糖就是像煉蔗糖一樣從椰子中提取的。」

「熱兩度,濕一度,其汁非寒性」

此外,椰子還用來治病。1623年,義大利耶穌會教士艾儒略(Giulios Aleni)在其所著《職方外紀》中介紹馬爾地夫說:「海中生一椰樹其實甚小可療諸病。」此點阿拉伯人最有心得。

阿拉伯醫學家伊本·巴伊塔爾(Ibn al-Bayṭār,1197?-1248)出生在西班牙的馬拉加(Malaga),1219年離開家鄉游歷北非各地直至小亞細亞和希臘,並成為正在擴張的埃宥比王朝(Ayyubid Dynasty)國王的總農藝師,伊本·巴伊塔爾的博物學著作,搜集了前人的著作,包括萬象,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和礦物及其葯用價值。比如,葯的主要成分硝石,他稱之為「中國雪(Snow of China)」。而被稱為「印度核桃」的椰子,他也不厭其煩地旁徵博引,頗有可觀者。

比如,他介紹椰汁時說:「這種剛剛得到液體,粘稠,甘甜,甜美可口,似羊奶,似美酒;如果在野外喝此果汁,便會半醉;在室內喝此果汁,則會爛醉如泥。如果偶然一次飲此果汁,就會神魂顛倒,理智不清。」這哪裡說得是普通的椰汁,簡直是神仙水!當然,他這里其實可能是椰汁釀成的椰酒。他說,如果喝不完,到了第二天,椰汁就變成了醋,用來煮水牛肉,水牛肉會煮得更好。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伊本·巴伊塔爾當然不會漏掉椰子的葯用功能。他引述說,椰子「熱兩度,濕一度,其汁非寒性,最好的椰子汁乃剛剛採集來的現椰汁,白色,甘甜似糖,當其發生質變時,可用作治曲鱔和絛這樣蟲之葯物」。這個介紹,不但腔調和中醫的頗為一致,其中的「熱」、「濕」和「寒性」觀念,推其本意,與中醫亦為溫和。或可見「熱」、「濕」和「寒性」並非中醫固有或獨有之概念。

尋求壯陽的食物或葯物是天下男性(以及女性)最為關心的事,根據伊本‧巴伊塔爾,椰子就能壯陽。他說,鮮椰汁是一種性慾刺激素;可以加速精液的形成;又說,椰子加速精液分泌,有暖腎及其鄰近部分之功能等等。怪不得伊本‧白圖泰在介紹馬爾地夫以椰子為主要成份的食譜時意味深長地說:它們為我提供了足夠的養分,即使我有四個老婆。

明代中國進口椰子

關於椰子的妙用,伊本‧白圖泰和比他晚了幾十年的馬歡完全談得攏。馬歡談到古里時曾經仔細描述說:「富家則種椰子樹,或千株或二三十千株,為產業。椰子有十般取用:嫩者有漿甚甜,好吃,又好釀酒;老者椰肉打油做糖,或做飯吃;外包穰打索造船;椰殼為碗為酒盅,又好燒火打廂金銀細巧生活;樹好造屋,葉堪蓋屋。」雖然馬歡說的古里,馬爾地夫的椰子樹亦是如此。對於馬爾地夫的椰子,馬歡也有細致的觀察:「人多以漁為生,種椰子樹為業」;「椰子甚多,各處來收買往別國貨賣。有等小樣椰子殼,彼人鏇做酒盅,以花梨木為足,用番漆漆其口足,標致可用。椰子外包之欀打成粗細繩索,堆積成屋,各處番船上人亦來收買,販往別國,賣與造船等用。其造番船皆不用釘,其鎖孔皆以索縛,加以木楔,然後以番瀝靑塗之。」

椰子還可以用來釀酒,使得人們的生活和 娛樂 更加豐富多彩,宋人對此介紹頗多。十二世紀的周去非任職廣西時,通過搜集文獻並采訪商人水手,著稱《嶺外代答》一書,稱:「椰木,身葉悉類棕櫚、桄榔之屬。子生葉間,一穗數枚,枚大如五升器。果之大者,惟此與波羅蜜耳。初采,皮甚青嫩,已而變黃,久則枯乾。皮中子殼可為器,子中穣白如玉,味美如牛乳,穣中酒新者極清芳,久則渾濁不堪飲。」比周去非晚了幾十年的南宋宗室趙汝適在泉州市舶司任職時,著成了《諸蕃志》。對椰子樹一條,他全文照抄周去非,惟最後加了一句「南毗諸國取其樹花汁用蜜糖和之為酒」,南毗即古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南方也產椰子,但至少在晚明時期,東南沿海還進口從東南亞來的椰子。萬曆十七年 (1589),漳州月港的貨物進口抽稅條例規定,椰子每一百個稅銀二分。同時虎豹皮每十張稅銀四分,鹿角每百斤稅銀一分四錢,也就是每一百個椰子給明朝政府提供的稅源與每五張虎豹皮一樣,而遠超一百斤鹿角的稅錢。這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故事。到了萬曆四十三年(1615),明王朝開恩減稅,椰子每一百個稅銀一分七厘,虎豹皮和鹿角也相應減稅,仍然可見椰子之貴重。

總之,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話來說,那就是,椰子的全身都是寶。首先,椰子的果實內部主要是水分,因為是水手海上航行最適宜的飲水。它自帶儲水容器,體積不大,可以隨處堆放。同時,天然的堅硬的外殼既防止了水分的蒸發,也放防止內部水質的腐蝕,可以儲藏很久。此外,椰子的果實除了寶貴的水分,還有其它維生素和營養成分,椰肉便可以作為食物。因此,它不僅提供了人類必須的淡水,也提供了生存和活動需要的食物來源。此外,椰子的外殼,或者可以作為燃料生火,還可以在緊急狀態製作簡單的浮游工具,海難時幫助船員逃生。由此可見椰子對於航海和水手的意義!所以馬歡說:「中國寶船一、二隻亦往此處(指馬爾地夫)收買龍涎香、椰子等物」。怪不得1974年泉州發現的宋代沉船「泉州一號」的殘骸里就發現了椰子殼。

航海的鍾表?

「泉州一號」發現的椰子殼共14件,其中十三件是碎片,另外一個是完整的椰子殼,高9.9厘米,腹徑12.7厘米。這個椰子殼值得格外注意,因為它很可能是古代亞洲航海的鍾表。這是椰子的另一個鮮為人知的用處,彰顯了古代亞洲人民的智慧。

「泉州一號」上的這個椰子顯然經過人工精心加工,其頂部挖有一孔,直徑4.7厘米;頂部往下2.8厘米處的腰部也挖有一孔,直徑約0.8厘米。我國著名的海洋史學家韓振華分析說,這個椰子可能是一個計算時間的水時計,也就是古代的鍾表。

東南亞一帶,尤其是印度尼西亞的摩鹿加群島、爪哇島等地,都曾使用椰子作為水時計。17世紀的荷蘭人華倫丁(François Valentijn,1666–1727)記載,在摩鹿加群島(即香料群島),當地人雖然沒有時鍾,但卻懂得如何可以獲悉把一天分為三個相等部分。他們使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讓水滴通過一個小孔進入一個椰子,當椰子殼里充滿了水,就可以估算一天的時間。到了特定的時間,人們就敲擊五個大鼓,廣而告之。華倫丁在這里所說的計時方式,和我國古代的滴漏計時原理是大致相同的。這個方法相對簡單,也沒有應用到航海上去。不過,馬來人在航海中利用椰子殼計時的方法,就比前者復雜得多了。

和達爾文齊名的一同提出「天演論」的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在其《馬來群島( The Malay Archipelago )》中介紹了爪哇商船用椰子殼沉水計時的方式。人們將一個刳好的椰子殼置於盛水的木中,使得椰子殼剛好有半個浮出水面。而椰子殼的頂部挖有一個小孔,細絲一般的水線便勻速地注入於椰子殼裡面。水線的大小和流速,和椰子殼的容量,有著精巧的設計,使得椰子殼正好在一小時的那一刻驟然下沉。船上的人即從日出時開始計算,椰子殼沉水的時候,馬上開始新的一輪計時。華萊士發現,這種椰子殼沉水的計時方式,非常精確,和他使用的手錶相比,每小時相差在一分鍾內。這樣的計時方式,如果每天以二十四小時計算,會相差十幾二十分鍾,這對電腦時代的我們固然完全無法接受。可是,在前現代 社會 ,這樣的誤差並不至於產生什麼難以承受的惡果。更何況,這種航海計時是在日出時計算,整個白天相差不過十分鍾上下。這種誤差,對於航海這而言,根本沒有問題。

如上所述,「泉州一號」所發現的完整椰殼,其頂部和腰部的兩個小孔,令人不由得猜測它就是馬來人發明使用的航海計時器。華萊士記載的椰殼沉水計時器是每小時一次,那麼,如果「泉州一號」發現的完整椰殼是類似的計時器,它沉水一次大約是多長時間呢?

韓振華經過計算,指出,「泉州一號」發現的椰子殼其容積約為1.5升,比爪哇商船所使用的容量1升的椰子殼水時,多了一半。它每沉水一次,耗時一個半小時,連續下沉十六次,則為二十四小時。不過,如筆者所述,這種椰子殼沉水計時器主要用於白天計時,不需要晝夜連續使用,除非夜間也照樣航行。即使白天黑夜持續使用,它的作用不在於判定白天黑夜(這是太陽的職責),而是判定航行時間,加上對航速的估算,船上的人便可預計已經完成航海的里程以及到達某地的距離。可見,只要掌握了科學原理,哪怕是最普通的材料,人們都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大問題。而椰子對於海洋人群對於航海之意義,愈發可見一斑!

校對:劉威

閱讀全文

與印度椰子皮有什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黑酸枝床怎麼裝 瀏覽:374
1百能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409
中國戰機到底有多少架 瀏覽:53
西班牙vs伊朗賠率多少 瀏覽:535
中國給塞爾維亞捐贈多少 瀏覽:334
義大利語法語哪個更難 瀏覽:676
伊朗總統卡扎菲是什麼黨 瀏覽:947
英國為什麼不能被忽悠 瀏覽:137
印度椰子皮有什麼用 瀏覽:298
伊朗人留鬍子有什麼講究嗎 瀏覽:767
印尼有什麼天然石頭 瀏覽:433
中世紀晚期中國處於哪個朝代 瀏覽:686
中國粉絲交易平台有哪些 瀏覽:351
伊朗8000萬是什麼梗 瀏覽:894
印尼穆斯林節日有哪些多少天 瀏覽:238
印尼盾100條叫什麼 瀏覽:894
越南和泰國醬油哪個好吃 瀏覽:348
印尼盾去哪裡換比較好 瀏覽:259
外國如何評價中國成就 瀏覽:696
伊朗被制裁用什麼手機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