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印度重要人物是什麼
1.阿育王 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 統一印度定佛教為國教。
2.甘地 尊稱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和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他是現代印度的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也是現代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3.阿克巴 是莫卧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漫長的統治期間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並把帝國的版圖第一次擴展到印度南方。
⑵ 關於佛教典故中的幾個重要人物的關系
釋迦牟尼是佛陀、如來。
釋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達多
Siddhārtha,他的姓是喬達摩Gau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如來是釋迦牟尼的十種稱號之一,意思是從如實之道而來,開創並揭示真理的人。
「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它又包含「如實」Yathābhūtam的意義。佛經對「如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阿彌陀如來。
佛陀,又稱浮圖,是梵文Buddha譯音,簡稱為佛。
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①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②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佛教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未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覺悟的可能性,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菩提·達摩是西天28祖,後一葦渡江來中國,做了少林寺第二代方丈,成了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
⑶ 佛教在印度發展演變有四大歷史階段,其中大乘佛教時期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什麼特點
主要包括三個時期:
(1)初期:包括小乘諸部派,上座部和分別說(一切有)部的實有說,是多元論時期。
叫阿毘曇宗。經量部就是這種實有說教條的部份修正品。
(2)中期:倡導性空說(絕對論)的龍樹、提婆,中觀系的時期。
(3)後期:無著、世親瑜伽系,與後起陳那、法稱唯識說的唯心論時期。
大乘經典的成立,據學者推定,大約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後一世紀之間,但是其中以何者為最古,則難以判斷。但是闡述大乘經典的基本教理,以確立其思想立場的功績,則應歸之於〈般若經〉。
初期的大乘經典,含有很多觀佛的記載,有關三昧的實踐方法指導書,特別是《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曾經起過很大作用。不僅是佛陀觀,關於《般若經》的空說,也以為修習三昧才能體證得空觀。《華嚴經》的唯心觀,也許可以說對於這種兼顧佛、法兩面之觀照作理論考察的結果。
此外《維摩經》比《般若經》的空思想更進一步,主張生死(輪回)與涅盤、煩惱與菩提的不二性。以為穢土即凈土,在現實日常生活里可以尋出理想境界,強調在家的意義。又在《郁伽長者經》與〈華嚴經‧凈行品〉裡面,可以看到敘述當時在家團體之實態故事,這種在家性可說是大乘佛教的本質。維摩居士,可說是大乘在家主義的象徵性存在。
公元三世紀,南印度出生的龍樹(公元一五○至二五○年)的出現,顯示了大乘佛教之飛躍發展。 龍樹的主要貢獻:(1)著作《中論》等,成立般若經性空思想的論理基礎。(2)隨著此一論理基礎,確立了空觀立場的論證法。(3)著作諸種大乘經典的注釋,顯明大乘佛教的綜合體系。此外,又有對娑多婆訶國王教誡政治要道的《寶行王正論》,顯示大乘佛教的社會、政治觀等方面的貴重資料。
⑷ 古印度的重要歷史人物
古代印度,又譯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位於南亞次大陸地區的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哈拉巴文化。後來摩揭陀日益強大,統一了全印度。公元2-3世紀,一度被貴霜王國統治。古印度存在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其佛教、文學、哲學、藝術、科學等,對世界文化影響深遠。
阿育王 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 統一印度定佛教為國教。
甘地 尊稱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和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他是現代印度的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也是現代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阿克巴 是莫卧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漫長的統治期間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並把帝國的版圖第一次擴展到印度南方。
佛教創始人。本名悉達多,意為「義成就者」(舊譯「義成」),姓喬答摩(瞿曇)。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其他稱號有佛陀(覺者)、世尊、釋尊等。
⑸ 在印度最一開始的佛教中有哪些人物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徹悟,後於野鹿苑為五比丘剃度並宣講佛法。這就是最早的佛教團體。佛教由此創立。
⑹ 佛(道、釋)史上有影響的人物分別有哪些
儒:指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孟子,經典為四書五經,漢武帝以來長期被奉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其思想精髓講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嚴格執行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對建立大一統國家的森嚴等級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 道:指道家,創始人為老子(即道教中的太上老君),莊子,經典為老子的《道德經》、《莊子》(作者為莊子),其思想精髓為講求無為而治,在西漢初年,統治者鑒於秦朝在嚴刑苛法中滅亡的教訓,而奉道家的老莊之學為施政的理論依據,成語「蕭規曹隨」即是這種無為之治的寫照。自此天下大亂結束後,朝代開始時,統治者都會依據老莊之學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 注意:道教與道家有明顯的不同,雖然他們的共同奉〈道德經〉為經典,但道教的終極追求是為了人獲得長生不死而成仙,為此而修煉精神,身體,煉制丹葯等; 佛:指佛教,創始人為印度婆羅門尼泊爾的王子釋加摩尼,佛家經典繁多,浩如煙海,難以數計,其思想精髓講求生死輪回之說,將人的前世,今生,來世劃分為若干不同的而又統一的世界,講求因果報應,強調人的任何行為都有因,亦會有果,因果相報無窮盡。佛教是種高等級,成熟的宗教,系統的回答了人出生是從哪裡來,為什麼而來,死後又最後到哪裡去等終極問題。因此在佛法昌明的時代,往往社會治安良好,比如唐朝前期曾經數十年全國僅僅只有十數人被判決死刑,而同時期的日本更是200年間無一人或判死刑。 應樓主的要求,這里解釋一下韓愈和佛教的關系,韓愈的時代正是唐憲宗當政,唐憲宗信奉佛法(注:唐朝官方並沒有獨尊儒術,是儒,釋,道三家並重,而因唐朝皇室姓李,與老子同姓,將道教立為國教,但並非一家獨大),多次迎奉佛骨(即今日法門寺地宮所發現的佛祖的指骨舍利)進宮奉養,場面奢靡,耗費無度。而當時安史之亂之後,盛唐氣象已是過眼雲煙,各地藩鎮擁兵自重,與朝廷抗衡,因此迎奉佛骨的活動極大的損害了國家的經濟基礎,使朝廷拿不出作夠的軍費去與藩鎮做戰。韓愈擔任刑部,吏部侍郎,政治上力主尊儒排佛,反對藩鎮割據,勸諫唐憲宗迎奉佛骨而被貶官為潮州刺史(今廣東潮汕一帶)。
⑺ 印度佛教人物
只是電視劇虛構,事實上並無此人又作阿依那伐,如來佛祖座前大弟子,是個佛門敗類。按照無天的法旨「協助」天庭 阿依納伐三太子哪吒逃出阿修羅界,阿依納伐是魔羅幻化的罪魁禍首,把靈魂出賣給了無天。由於幫助魔羅幻化成功,被無天封為阿修羅界的王。後來悟空為了拯救天庭眾神進入阿修羅界,阿依納伐兇相畢露,准備殺死悟空向無天請功,卻被悟空找到解葯反而被悟空要挾拯救眾神靈魂。但找到眾神靈魂後便將悟空等人關進了機關鐵門,被悟空的五雷法炸爆頭顱而亡。
⑻ 印度佛教佛教時期中觀和唯識這兩個時期的歷史重點是怎樣的包括人物、經典、典故等。謝謝
中觀學和唯識學是大乘佛教的兩大最重要思想體系。一般認為,唯識學的出現晚於中觀學,在印度佛教史上,中觀與唯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並行不悖,雙方就了義不了義互諍不斷。中觀主旨是般若性空,萬法假有;唯識主旨是唯識無境,內識實有。據玄奘《成唯識論》和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內容判斷,唯識學的出現受到了當時印度主流思想--婆羅門思想體系內性論、數論等宗派的理論刺激;如果撇開這方面的因素,唯識學的出現,這一現象本身意味著對中觀思想的一種檢討與反省。唯識學構築了龐大的名相概念體系,試圖對佛教的一些根本問題作出有別於中觀學的解答,這種闡釋根本問題的差異並不能簡單地歸因於門戶之見,我個人認為,這代表了大乘佛教內部核心范疇的一次替換,中觀學的核心范疇是「假名」,而唯識學的核心范疇是「識」,前者主張「唯假」,後者主張「唯識」。換言之,從「唯假」到「唯識」標示了大乘佛教從中觀學到唯識學的過渡。
根本佛教與唯識學
一、敘言:在佛學上誰都知道有「小乘」這個名稱,這名稱大約到佛滅三百年以後,大乘佛教興起之時才出現的,不然,在巴利文三藏和漢譯阿含經,及有部論中,何以沒有這個名稱,更沒有大乘的名稱。大約在紀元一世紀前後,大乘教學者,把原始的根本的佛教,稱之曰小乘佛教,而自稱大乘。這些大乘學者,歷史上是「無名氏」,後來可以代表的是馬鳴與龍樹、無著,他們都是反聲聞的。把阿含經教貶值,無論如何,並非佛意,就是三乘五乘一乘的名稱,也是大乘教徒後來分別出來的。佛陀在世時,及他滅後三百年至四百年間,是沒有什麼「乘」的。雖然部派佛教時期分為二十部,也還是「飲水思源」?,「萬法歸一」,沒有大小一三等的高低的分劃與批判。所以這許多的分判,?全是大乘學者有意的作為。
用「乘」──大乘小乘一乘三乘等,來譬喻佛教,並批判佛教思想,算是印?度佛教史上最初的判教法,次有六宗八宗之判,後來就更多了。佛法到了中國?,判教的學風來得更盛行。在唐時就有人說「古人古賢,所立教門,差別非一」(注一)。有的從思想上批判的,如「乘」「宗」等;有的從時間上批判的,如「三時」「五時」等。五時八教等說,我們不能相信是合乎歷史的,同樣?的大小乘與一乘三乘之說,也都是後來大乘學者的創作。印度是不講歷史的國?家,尤其是上古時代──佛陀以前,可說一點歷史資料都沒有,到佛陀立教以後,印度歷史算是有了一線光明,但是仍不可得其詳。今從喬達摩世尊起,以?探討印度佛教思想,略述如下:
二、根本佛教:中國佛教學者,自古以來都承認經典,無論大乘經或小乘經,都是佛說的。所以佛陀又稱為法王,因為他是一切法說明的依止處,這是說以佛為法之主故,曰根本佛教。再廣而言之,後世弟子所造的論,都是依佛法為根據的,亦可說根本佛教。這里所說的根本佛教是以創教者釋迦佛陀及其第一代弟子,所說之言教而定名的。後起的大乘經律論一切教法,都是依止喬?達摩世尊的言教思想而建立的,如華嚴經、大日經等,故曰根本佛教。
佛陀釋迦牟尼喬達摩,在未成佛前,名曰悉達多,在紀元前四六六年降生?在北印度的迦毗羅城(今為泥泊爾國的南部邊境)釋迦族中。於紀元前四三七年(二十九歲)出家,四三一年(三十五歲)時悟道,徹悟宇宙真理而成為一大覺悟之哲人。成道以後名曰釋迦牟尼佛。紀元前三八六年,八十歲時入滅。?
佛陀滅後三十年內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的時期(注二)。此時期中,佛陀所說的法,是以當時的社會思想為對象的。他反對吠陀思想,反對婆羅門教士與其社會制度。當時的印度思想頗為復雜,這里可以歸納兩點說:
1、哲學方面:是講二元論的。一、肉體與靈魂:當時的哲學思想,即六派論師的學說,偏重在求靈魂上苦惱的解脫,至於社會一般民眾,即婆羅門教士等,是盡情享受。為了滿足這個解脫的志願,他們發現:二、自性與神我的學說,生天的理論。神我是創造之主,只要他(神我)享受,自性就應其所需而?起變化,產生萬物。人類若是達到與神我合一,就不生不滅,故名解脫。在諸法上說,宇宙萬有都是自性與神我的組合。前者的肉體與靈魂,屬於現象論的?;後者自性與神我,是屬於本體論的。
2、在宗教方面:修定與苦行(注三);印度屬熱帶地區,大陸的河流區域,物產豐饒,人民不煩生計,易生出世之想,所以印度的宗教信仰非常發達,教派也多。但是無論那一個教派里的人,都不離禪定與行苦行的兩種實踐行為;特別是六師學派,和各沙門集團,更加註重這兩種行為。佛陀在未出家前,就學習婆羅門教的禪法,先去修習禪定,後來他又行苦行,數年之內,參學多少名德。最後他感覺到修苦行一法,從使身體與精神痛苦疲勞,絕無成正果的?可能,不是究竟的法門。遂轉修禪定,於是他從兩位有名的修養極高的仙人,學習修定,但是他覺得他們的禪法也不究竟,不能啟示智慧,不能徹悟真理,遂舍了仙人的禪法,先行身體恢復健康,就自求悟道之法,所謂坐菩提座而作?思維。佛陀成道後,所說的教法,依他所證悟的境界而說的,這不外乎三法印。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這三種真理,就是喬達摩佛陀在菩提樹下所覺悟的緣起理性,後來成為修觀的法門。如修無常觀、無我觀、修苦觀褪俏崛四諦納系鬧腔劬跽鍘!爸鈈小薄爸罘ā薄壩新筆撬鬯迧的對象,即是吾人之現象世界。行者要在這三方面去修習,從這三方面去修觀行,即是去經驗,才能達到「涅盤寂靜」之樂果──一種心安理得的境界。前三是因,後一是果。若三法印中,加上涅盤寂靜,又名四法印。如表:
阿含聖典的要義雖多,重要者不外這三法印。但是究竟根本佛教的三法印?,與唯識有什麼關系呢?這里我們要知道,諸行無常,就是唯識上所講的虛妄?分別有的心心所法,及其所變現諸法。諸法無我,就是唯識所談的二無我。因為普通研究佛學,都道小乘談人無我,不談法無我;小乘證生空真如,不證法空真如。大乘談人無我,也談法無我,證二空真如。人無我狹,法無我寬,這二種無我之分,也是大乘興起後,才分別出的。今此言「諸法無我」就是顯二無我義。阿含經中唯說諸法無我,不說人無我也。有漏皆苦,涅盤寂靜,大乘?佛學同是發揮這種思想。不過這種思想在阿含經中表現得濃厚些。
三、原始佛教:原始與根本的不同,是時間不同,思想是無多大差別的,可說是一致的,有差別的是在僧團戒律上。根本佛教時期,以佛陀和佛陀直接?弟子入滅時為止。原始是從佛陀的再傳弟子起,約在紀元前三五○年至二七○年中的一百二十年,為原始佛教的時代。所謂原始者,因為這百幾十年中,思?想行為,大體是依佛世遺規的。在這原始佛教時期,當時佛弟子,特別是僧團,他們特別注意兩項事情:一、維持法統的傳承;二、保持教權的存在,這在?律典里是常見到僧團的行動。在維持教法的傳承方面:不是維持像中國所傳的?祖師制度,如佛傳給迦葉,迦葉傳阿難乃至二十八祖等規式。是要維持大眾結?集的口傳的要典,使一代傳一代的繼續傳下來。在教權方面,就是維持戒律保守,特別是羯摩(會議)制度。這種制度特別是南傳佛教表現得最堅強,至今?仍有他的規模。後來的祖師制度和中國的衣缽傳法制度,都是形式的表演。
因此,在形式上講究保守,在理論和思想上是得不到進步。在這時期內,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前期根本佛教的重心在佛陀,是依?人不依法律的;到了原始佛教時代,佛教的重心在律(僧團),是依僧團與戒?律,而不依人也不依法的。後來部派佛教時期,佛教重心則在法,依法不依人,也不依律和僧團了,故產生了大乘法,其重心仍在法理與思想。原始佛教思?想重在戒律的保持,對於教法還是重三法印。後來人要研究,為什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在解釋上就有五蘊的思想。如五蘊前一色蘊屬於?物質方面(肉體),後面的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方面(心理),故五蘊就是諸行。佛何以要如此說?是為了迷心執我者說五蘊,把心理分得詳細些,以示所謂心者,亦無我體存在。又佛為迷執色法為我者說十二處,把色法再詳細的分析,以示物質上的無我。所以佛陀的思想是進步的,而唯識法相的道理,就?建立在這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上,根本說來,仍不離三法印的理論。
因此原始佛教的阿含經,都是唯識思想的淵源所在。待後詳說。四阿含經許多地方說到唯心的道理:如生死輪回說,業感緣起說,都是以心為造作之主體的;又如雜阿含經說蘊、處、界、緣起、食、住等諸法相,所?說的都是法相。唯識法相入門之書曰百法明門論,但此論是解釋阿含經中的「一切法無我」義,以明諸法唯識(注四);又五蘊論是解釋阿含經中之五蘊,以明緣生法相(注五)。原始佛經與唯識的差別,只是唯識中說八識,阿含經中說六識。大乘唯識說眾生的輪回,因煩惱業種而有,入母胎識,是第八阿賴耶識。阿含經里說,入母胎時,是第六意識。其他五蘊、百法等名相分別,皆系後起之說。
原始佛教除阿含經外,依有部有阿毗達磨論藏,有六足發智等七論,上座?部有法聚論等七論。有部七論是佛弟子大阿羅漢所造,但出世是很晚的。阿毗達磨論譯曰對法論。其體裁有的是契經式的,內容是解釋阿含經的各種教理的(注六)。這些論與唯識學關系較多,同時對於當時佛學思想和法相名詞的組?織,也相當有系統了。唯識學不過采其說,而加以嚴密的組織而已。如唯識五?蘊百法,就是根據法蘊足論、五事毗婆沙論、俱舍論等之組織而建立的。
四、部派佛教:部派佛教的時代,從佛滅後一百二十年(紀元二六七年)起,僧團開始分裂。在中印度的毗舍離國有跋耆子比丘,因行十種非佛教律法?所許之事,引起大眾的反對,於是而有第二次的結集。但開會的結果,因意見不一而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前者是保守的正統派;後者為前進的革新派。後來兩派又各自演化出若干派來,而成有名的佛教二十部派。上座?部發展到錫蘭緬甸等地,今仍盛行;大眾部發展為大乘,而流行於中日蒙藏等?地。這里所講的唯識是屬於大乘的。錫蘭等地上座部至今雖不信大乘佛學,而?研究者頗不乏人。因為他們有一個共通之點──都是佛教,都說因緣法(注七)。部派佛教是以阿育王時代的佛教為中心,阿唷王曾以佛教為國教。他在紀元前二七一年正登王位,此後第七年即大弘教法。在他的保護下,上座部難者目建連帝須,曾召集了第三次結集。這次結集中,據說只是結集了論藏,並確定上座部為正統純潔的佛教,同時,批判其他宗派之學說(注八)。在他們的論典中,也講心法、心所法、色法、涅盤(注九)。在心的方面:有「有分?心」,後來唯識學者就把它當成阿賴耶識。大體上看來,上座部的哲學,不甚?有條理,也沒有進步發展,因為他注重保守,他們以為凡是巴利文寫的教典,才是真正佛教。所以對於這些教典,只能「信受奉行」,而不能參加自己的意見,對佛音等解釋,也只能奉為
鏡,而不加研討和批判。
再看大眾部:大眾部無經論傳來中國,只有一部摩訶僧只律。在印度也沒有什麼經教遺留下來,但在有部的大毗婆沙論中,及其他典藉中或可探見這派的教義。此部謂有根本識;這根本識在唯識學者看來,就是阿賴耶識。
說一切有部從上座部分出,有七論全部傳來中國。其中發智一論,內容是講法相的。其他六足論,都與發智論有關。故發智為「身」,六論為「足」。這些論都講法相,如法蘊足論、界身足論中,說色等五位七十五法。由色法而?心所法而心不相應行法而無為法,這好像是主張色本心末諸法唯物論,後來發?展而成為大乘法相緣生說;有主張由心法而心所法,而色法,而心不相應行,而無為法,這就是心本色末諸法唯心論,後來發展成為大乘唯識轉變說(注十?)。有部之學說,其搜集材料和組織,大有進步成為小乘學派的革新論派,遙遙與根本上座相對。五位之分,法體實有等,三世實有,有為無為之分,可謂二元論者;又主張極微(原子)生萬法說,又可說是唯物的實在論。其他如經部的色心互熏,細意識,種子說;犢子部的非即蘊非離蘊我;正?量部的不失法;化地部的窮生死蘊。這些思想,都在這時期內產生。這些都與?唯識學有著密切關系。
總之,大家都認為有一個結續生死的心靈識體,它的名稱盡管不同,其實體只是一個東西。這不僅佛教認定有此一法,即印度各教派?也都承認有此一物,作為輪轉之體。如八識頌雲:「去後來先作主翁」。由此?看來,在整個佛教學派中,只要以佛陀的智慧為立足點,不同的見解是可以會?通的,盡管各宗派有其特勝點。
⑼ 印度的歷史人物有誰
印度神話根據時代的不同產生了三個系統,第一個是吠陀神話,第二個是印度教神話,第三個是佛教神話
三神組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吠陀神話時期的三神組合是伐樓那、伐由和因陀羅(當然也有別的說法),後來隨著吠陀諸神的地位逐漸降低三神組合的內容開始發生變化。在吠陀時代人們崇拜象徵著原始自然力的神祗如風神伐由,火神阿耆尼等,其中又以雷神因陀羅為甚,然而雖然在保存至今的資料文獻中發現了大量的歌頌因陀羅的詩歌,因陀羅並沒有獲得眾神之上的地位,而僅僅是因為更受崇拜而被視為是天界之王(指的是他是天神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吠陀神話中並沒有出現具有真正統治地位的大神,而到了印度教神話時代,人們對於世界的理解已經達到了「創造——維護——毀滅——再創造」這種具有哲學思維的程度。而創造神梵天(Brahma),維護神毗濕奴(Vishnu)和毀滅神濕婆(Shiva)便是這種觀念的體現。
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的配偶相應地也被稱為三女神組合。梵天的妻子薩拉斯瓦蒂是詩歌和藝術,集美貌和智慧與一身的女神,傳說她是由梵天創造出來的,後來和梵天相愛並且結合,而這就犯下了亂倫之過,為此梵天付出了代價失去了一個頭(梵天為何會失去一個頭成為四首有很多種傳說,不過一般都認為這個頭是濕婆出手毀掉的),看過了《世界。印度篇。往世書》以後大家就可以知道其實整個印度篇故事的由來便是如此。不過梵天和薩拉斯瓦蒂的婚姻似乎並沒有那麼幸福,薩拉斯瓦蒂對梵天總是不夠尊敬以至梵天曾經一氣之下有重新娶妻的打算——不過也恰好因為如此,在印度的另外一個宗教耆那教中,薩拉斯瓦蒂卻很受推崇。
世界守護神指的是以天神之王因陀羅為首的八位主神,他們大多數都是原來的吠陀主神,在印度教神話中地位或多或少都有所降低,和吠陀神話相比他們的力量也有所削弱,經常由於抵擋不了強大魔鬼的進攻而被迫向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位大神求救
其他的七位天神分別是:死神閻摩、海洋之神伐樓那、風神伐由、酒神蘇摩、太陽神蘇里耶、火神阿耆尼以及財富之神俱比羅。
⑽ 印度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一、阿育王(公元前272年—前242年在位)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國君,曾經建立起古代印度最大的帝國,版圖幾近南亞次大陸的全部。《阿育王經》等數部漢譯佛典中載有大量關於他的生動故事。他是通過激烈的爭權之戰弒兄而得王位的,後又於公元前260年(一說262年)發動了殘酷的征服羯陵伽國的戰爭,造成了數十萬人傷亡。
巨大的災難帶給他沉重的精神負擔,終於使他幡然悔悟,決定改行和平國策,宣揚「正法」。「正法」以少行不義,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誠、純潔為要旨,集中體現了當時優良的宗教道德。執政中期,他皈依了佛教。
阿育王自己亦身體力行,廣泛會見不同派別的宗教領袖,並向他們布施。他甚至為被佛教斥作「邪命外道」的正命派開鑿洞窟,供其使用。他的正法政策為經歷了數百年動盪的印度社會帶來了30年和平,階級矛盾和宗教矛盾明顯減少,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生活在穩定中有所提高。
二、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於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泰戈爾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1913年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爾逝世於加爾各答。
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使用的是泰戈爾的詩。
泰戈爾在印度獨立運動的初期支持這個運動,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的榮譽的人。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之一。
三、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是莫卧兒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該王朝在他的治下趨於鼎盛。若論文治武功,自13世紀初德里蘇丹國建立,至19世紀中葉莫卧兒王朝徹底覆亡,六百餘年,穆斯林統治者中能出其右的,沒有一人。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實行開明政策的結果。
他主動放棄了個人信仰的偏見,誠懇邀請各派宗教學者到他的宮廷上來,傾聽他們的說教。他還常將不同教派的領袖人物召集在一起,辯論和研究各種宗教和社會問題,以辨明同異,消除誤解,進而擺脫宗教矛盾,求得社會生活的和諧。無論伊斯蘭教、印度教,還是佛教、耆那教、祆教或基督教,乃至無神論者,他都一視同仁。
作為具體措施,他廢除了非穆斯林的人頭稅和香客稅,允許各宗教建立寺院,自由傳教,對於被迫改宗伊斯蘭教的人亦聽任恢復原來信仰,不加干涉。政府的職位向一切人開放,不問所宗。每遇重大的非伊斯蘭教節日,皇宮也和民間一樣,舉行隆重的慶典。1579年6月22日,阿克巴宣布自己擁有對伊斯蘭教所有問題的最高裁決權,進一步集帝王與教宗於一身。
1582年,他創立了一個新的組織,名為「聖教」。它是一種具有泛神色彩的一神教,力圖冶印度當時的所有信仰於一爐。他的這一嘗試終因信眾寥寥而失敗,但是他內容廣泛的宗教寬容政策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給印度社會帶來了普遍的和諧與繁榮。
四、英迪拉·普里雅達希尼·甘地(Indira Gandhi,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印度政治家,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女兒、是印度現代最為著名及存有爭論的政治人物之一。分別擔任兩屆印度總理,1984年10月31日遇刺身亡。
她一方面為印度在冷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不少的貢獻,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針而令其政績上蒙上陰影。因其領導印度的十六年間的政治方針相當硬朗、立場堅定,故後人亦稱其為「印度鐵娘子」。
五、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甘地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1893年,甘地來到英國統治下的南非,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聖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並吸收了梭倫、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為國大黨的實際領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開始為印度的獨立而奔波。「二戰」後,印度分裂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面對兩國的沖突,對雙方都有重要影響的甘地多次以絕食來感化他們,呼籲團結。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
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參考資料網路——泰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