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製造強國

印度為什麼製造強國

發布時間:2025-03-30 22:11:35

① 世界10大工業強國排名 全球十大工業強國

說到經濟發展,當然依託的就是每個國家各個行業的經濟貢獻,而工業無疑是對各國經濟起著巨大作用的一個行業。那你知道全球十大工業強國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列出世界10大工業強國排名,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世界10大工業強國排名

1. 中國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強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其在2022年實現了1210207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國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工業體系,其整體的工業生產能力處於全球較為領先的地位。

2. 美國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是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國家,該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首位,在工業上也保持著穩定的發展速度,像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等都為該國的工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美國也是一個在高科技產業、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強大實力的國家。

3. 日本

日本是全球高度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製造業強國和科技強國,這里製造業發達,在汽車,電子產品、鋼鐵、機床、造船等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2022年,該國也是取得了546萬億日元的國內生產總值。

4. 德國

德國是一個總佔地面積為35.8萬平方公里的歐洲國家,作為世界著名的高端製造業牽過,其整體的經濟總量位於整個歐洲首位,而且該國在汽車以及精密機床等領域具有卓越的發展,歷來就素有「歐洲經濟火車頭」的美譽。

5. 俄羅斯

俄羅斯也是整體經濟比較雄厚的大國之一,這里的航天,核能以及軍工等領域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這里還擁有天然氣,石油以及天然氣化工等礦產資源,歷來也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6. 印度

印度是一個工業體系十分完善的國家,近年來其工業規模也是取得了顯著的增長,國內擁有很多多元化產業,在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等領域發展的十分迅速,在2023年其工業生產指數增長了6.9%。

7.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總佔地面積為225萬平方米,作為一個石油十分發達的國家,這里的工業在發展上也呈現穩步上升的局面,歷來也是大力發展鋼鐵、煉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等行業,在2022年整個國家實現了11081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

8. 韓國

韓國是一個三面環海,且總佔地面積為10.329萬平方公里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該國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業產業,這里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都在國際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而且整體的產業產量也均進入世界前10名,其中汽車工業水平也是達到了全球領先地位。

9.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東南亞最大經濟體,也是在航空航天以及石油資源具有良好發展的國家,這里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錫、煤、鎳、金、銀等礦產產量居世界前列,此外該國還發展了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等30多個不同種類的製造業,像安塔公司、錫業集團公司、克拉卡陶鋼鐵公司等知名企業都坐落於此。

10. 英國

英國是一個國土總佔地面積為24.41萬平方公司的歐洲國家,作為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這里的經濟也處於高度發展狀態,在工業上,擁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等多個實例雄厚的製造業,其中生物醫葯、航空和國防等領域等也是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創新力。

②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1、印度優先發展服務業的原因一個國家的經濟構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就是工業,主要是製造業;最後一個是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在工業革命以前都是農業為主的,工業革命後才開始有工業和製造業,而歷史上的大國幾乎都是工業強國,荷蘭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貿易立國的,這是算是服務業,優先發展工業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工業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農業人口的轉換問題,隨後就會迎來城鎮化,城鎮化的提升帶來的是服務業的需求,這是之前很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國內的消費能力較低,無法自行消化工業生產能力,只能出口給其他的國家,利用出口的優勢來發展過來的工業/製造業,中國走的是這樣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從1991年開始「改革開放」後實施市場經濟的政策,但是在經濟的發展策略上是優先發展服務產業的,製造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其中個中原因有多種,印度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國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間是聯邦的體制,要發展製造業就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但是因為中央協調的能力較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一協調能力,導致基礎建設停滯不前。沒有基礎建設,製造業就難有大的發展。

還因為宗教信仰,比如種姓制度,導致人口的流動有很大的困難,這是就業的一個基礎,製造業的發展需要人力資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業市場是自由交換的。土地的私有化也為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為合約談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難做統一的徵收和規劃,私人之間的談判成本太高,盡管現在印度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進展依然緩慢。

2、印度的農業增加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印度的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和中國的農業佔GDP的比重曾經是同樣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總體而言印度的農業比重還在中國之上,印度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了42.8%的比重,這是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了。不過整體來看,農業所佔的比重是逐漸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這個比重已經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點下降了28個百分點,這個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而印度2018年的製造業增加值只有4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雖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絕對值還是非常低,大概是相當於中國20年前的水平。印度單靠服務業的發展是無法解決貧困問題的,發展製造業是唯一的出路。

③ 為何連子彈都不會製造的印度能造出原子彈呢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多的國家,所以他們也有一定的自信想發展成超級強國,不過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軍事實力。據說印度所擁有的武器非常雜,幾乎是萬國集合製造,由於自家技術落後,有了武器連連生產子彈的技術還沒有,那麼印度為什麼能製造出威力強大的原子彈呢?

說到印度的民用核能領域,據說其早期獲得英國人的幫助才建起了核電站,因此印度人在原有的反應堆中得到啟吸取經驗,從而給他們自己研發原子彈創下了良好基礎。提煉核原料方面,由於民用核能原材料純度不符合武器所需純度,還一度難住了印度人,不過他們最終還是憑自己的努力以及這些基礎研發出了原子彈。

④ IMF公布數據,印度成第五大經濟體,前四是誰印度為何能後來者居上

前面的4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同時也包括日本和德國。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因為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本身就比較快,所以很多人對印度的經濟發展情況並不驚訝。特別是當印度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時候,印度的整體經濟體量已經達到了接近德國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之下,印度需要進一步向自己的經濟質量上發展,同時也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工業基礎和製造業基礎,所以印度需要走的路依然非常長。

與此同時,雖然印度的經濟體量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的程度,但這並非意味著印度的整體經濟實力可以達到這種程度。對於印度來說,印度需要解決的經濟問題依然非常多,當地的很多行業依然需要進一步產業升級。

⑤ 印度連子彈都造不好,為何能在22年前造出核武器

自從美國在1945年首次將原子彈投放到日本戰場的時候,人們就逐漸知曉了核武器所帶來的威懾力,因此為了增強自身的綜合國力,眾多國家都先後研製出了原子彈。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前蘇聯,它在1949年成功爆炸了自身第一顆原子彈,接著是英、法、中,它們在蘇聯之後也相繼成功了。

對於要上戰場的士兵而言,子彈出現問題無疑是致命的,因此印度對自身生產的子彈也不是很放心,可能當時沒問題,後來突然出現問題。但如果反復檢查良品率的話,又太耗人力與時間了。

因此,對於印度而言,還不如連子彈一起買更劃算一些。所以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印度子彈用買的方式解決,主要是為了降低一些成本。

⑥ 印度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這個國家是如何做到的

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的原因是因為內需巨大

印度擁有全世界第二的人口數量,在人口數量方面僅次於我國,而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也會導致印度國內市場需求較大,也有著強大的棗梁生產能力;而印度近些年來經濟飛速增長的原因就是因為印度的市場內需較大,所以才會展現出印度經濟發展迅速;而印度的商品出口卻是十分慘淡的,出口的內容幾乎是糧食和一些廉價製造物,在尖端科技和高檔商品出口方面幾乎沒有,這也導致印度的經濟發展十分不平衡,容易出現一些經濟危機。

⑦ 印度GDP增速為啥能達到世界前列

印度現在的GDP增速之所以高,和當年中國高增長有點類似,但又有區別。綜合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經濟總量小,增速快。2018年,中國的GDP摺合美元約為13.6萬億,美國高達20.494萬億美元,印度則約為2.716萬億美元。相比較來說,印度的經濟基數要少很多。印度每年增速7%,增量約1500億美元。而以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就要達到約1.4萬億和1萬億美元。所以,印度現在的經濟情況,增速容易高,可以排在世界前列。等有一天,印度經濟總量達到10萬億美元的時候,增長速度自然就會降下來。

二是印度改變了經濟統計方式。為了GDP總量大起來,印度可謂煞費苦心。比如,路邊攤和夜市中的小個體商戶的經營活動,在別的國家是不被計入GDP總量的,而印度偏偏計進去了。再比如,印度生產了一輛印度國產車,強行與市場上的奧迪車強行等價。總之,還有其他奇葩的統計方式,人為增加GDP總量的意圖十分明顯。

三是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等 社會 投資確實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印度這些年來,在 社會 投資這塊,欠帳非常多。莫迪總理上台以來,在這方面有所重視。為此,印度還加入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爭取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印度在 社會 投資這方面,做的相對好些,能夠帶動GDP增長。例如,印度正在籌劃建設高鐵,將項目給了日本。可惜的是,兩年過去了,項目還停留在征地階段。

四是印度正處在人口紅利高峰期,正承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轉移。印度人口世界第二,勞動力人口多,價格便宜。近幾年,由於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增長,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目前看,效果不好,但仍擋不住一些企業去試水。企業的增多,自然拉動了GDP增長。

從以上情況看,印度的GDP增長速度有點華而不實,虛的成份大。但為什麼印度急不可待的要提高GDP增長速度呢?我以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印度一直想和中國比,不願意輸給中國。中國和印度的恩怨由來已久,從建國哪天起就想壓中國一頭。1950年1月印度成立,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發起了不結盟運動。印度自認為是不結盟運動領袖,哪個時候開始就沒把中國放在眼裡。上個世紀開始,中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經濟改革,到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打了印度的臉,印度精英人士十分不服,急切想在經濟上證明他們比中國強。因此,印度計算GDP的做法得到了認可。

第二,莫迪為了政權的需要。莫迪在當選印度總理前,任古吉特拉邦首席部長,經濟改革成績驕人,全國上下對莫迪的期望很大。為了給選民一個交待,莫迪上任後,經濟必須有良好的表現。同時,也為了連任,印度的GDP增速就要高。經過印度的努力力,果然GDP增長速度提高了,莫迪也不出意外連任了,開啟了第二個5年任期。

第三,印度想盡快成為世界強國,不管是在軍事、政治、經濟上都想盡快成為強國。在軍事上,印度不惜花重金擁有航母,進口國外先進武器。印度不僅沒把周邊國家放在眼裡,甚至把上個世紀六十年與中國的軍事交鋒的失敗做為恥辱,想找回顏面。去年還發生了洞朗軍事對峙。

政治上,不僅吞並了錫金,還想方設法控制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同時,印度聯合日本等國家,一直想擠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里。今年,印度已經第交次提交進入常任理事國的申請了。

經濟上,印度努力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因此才有了不惜改變統方法,也要讓經濟增速提高,以便在經濟上成為富國。

綜合起來看,印度經濟增長速度確實挺快的,但給人的感覺是虛胖,並不被世界其他國家認可,印度經濟也並沒有象其增長速度哪樣活力四射。印度想在經濟上成為強國,還應該扎扎實實的做好基本功。

1991年的時候,印度的GDP是2700億美元,2018年印度的GDP是2.7萬億美元。

27年的時間印度的GDP增長了10倍。

1991年的時候,世界GDP總額是23.9萬億美元,2018年世界GDP的總額是85.8萬億美元。

27年的時間一共增長了3.6倍。

這期間印度GDP的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其增速遠超世界平均水平!

那麼,印度為什麼取得這樣的成績呢?

2018年,印度的GDP總額是2.7萬億美元,人均GDP為2134美元,位於世界第137名。

2018年,世界人均GDP是1.1萬美元,差不多是印度的5倍。也就是說,印度經過了27年的超高速發展,雖然他的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但是印度的人均GDP只有世界人均GDP的1/5。

這是代表了什麼呢?

2018年,蒙古的人均GDP大約為4100美元,也就是說蒙古人均GDP大約為印度的兩倍。

眾所周知,蒙古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這個國家只有兩大支柱產業,農牧業和礦業。

蒙古的農牧業佔到了勞動力人口的大約1/3,但是只有4000多萬頭牲畜;礦業也主要依靠外來跨國公司的幫助才能生產,否則只能抱著金碗要飯吃。

(蒙古市場)

這種落後的經營模式竟然讓蒙古的人均GDP達到了印度的兩倍,可見印度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處於一個比較低的狀態。

而且,這還是印度保持了27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才達到的一個高度。

印度的人均GDP低,人工勞動力也極為便宜,於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輕松接收了一些低端製造業之後,獲得了比較高速的增長。

於是,人工費上升了,但依然屬於世界上收入最低的國家范圍。

印度外貿極為活躍,每年出口額超過了GDP的10%。

目前印度一共和190多個國家有經貿往來,其中共出口了7500種商品,並從140多個國家進口了6000種商品。

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為精煉石油、寶石、貴金屬、車輛、機械、化學品、制葯、穀物、鋼鐵、紡織品和電子產品等。

其中,寶石和貴金屬出口佔比最大。

以2017年的數據為例,當年印度出口的寶石和貴金屬總價值多達400多億美元。

第2類就是精煉石油,當年出口的總價值有300多億美元。

第3大類就是紡織類產品,出口總價值多達300億美元。

這三類產品總價值多達上千億美元,在印度出口的商品中佔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此三類產品或者為印度的傳統優勢商品,比如寶石和貴金屬;或者是低端勞動密集型產品比如紡織類產品,共同特點是 科技 含量低。

當然,目前世界各大跨國公司也在印度布局高 科技 產業。所以印度的電子行業、機械行業、 汽車 行業這些年發展都極為迅速。

印度是一個巨大的發展中國家,這樣的國家想要獲得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要和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建立起密切的經貿關系。

因為,依靠發達國家的巨大市場,才能夠拉動國內經濟的發展。

畢竟作為一個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印度國內的老百姓消費能力是比較弱的,國內的市場相對來講對經濟的貢獻並不大,也難以形成一個良性的內循環。

而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更是其競爭力的依託之一。

理論上,印度的出口額應該遠超進口額才對,但事實不是如此。

印度的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其實很差,所以雖然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卻不是一個貿易順差國,而是一個貿易逆差國。

根據印度工商部公布的2017年11月的進出口數據顯示,當月印度出口總額為261.9億美元,同比增長30.6%,看上去數字非常亮眼對嗎?

如果僅看印度的出口成長,確實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印度在2017年11月份卻進口了總額為400億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長19.6%。

雖然按照增長率來看,進口比出口增長要低的多,可是從總額上來看,卻讓印度在當月擁有138.1億美元的貿易赤字。

而在當月印度的進出口清單上來看,印度當月石化產品的出口增長了47.7%,而石油的進口卻只增長了39.1%,這說明印度對石化產品例如燃油的消費能力在降低。

這似乎預示著印度國內的經濟活躍程度正在降低,換句話說印度早在2017年就面臨著國內經濟疲軟的難題!

進入到2019年以來,按照英國人的報道,印度獲得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可見,最近這兩年印度的經濟正在接受著嚴峻的考驗,在未來他是否還能恢復快速發展已經是個未知數了!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GDP約為185.77萬億盧比,同比增長7.4%,以美元計算,2018年印度GDP約為2.7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近年來印度的經濟發展比較快,基本上保持在7%以上,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增速是最快的。

印度經濟發展很快,一方面是因為印度經濟發展水平低,後發優勢大。印度經濟規模雖然不小,但印度是一個有著近3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以及超過13億的人口,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才剛突破2000美元,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而且印度正處於人口紅利期,印度也積極進行經濟改革,發展製造業,大力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產業轉移等,因此印度經濟發展比較快。

另一方面,印度經濟增長快,與它修改GDP統計方法不無關系。2015年初,印度政府調整了GDP統計方法,以市場價格而非要素價格作為衡量GDP增長的基準,將基準年從2004-2005年切換至2011-2012年。通過修改統計方法,原本2014年的經濟增速只有4.7%,按照新的方法計算,調整為6.9%。到了2015年印度的經濟增速已經升至7.6%,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

為了提高GDP,印度甚至把牛糞、羊糞摺合成肥料計入GDP當中,還有金銀商品當儲蓄、灰色收入等也計入GDP當中……因此印度新運行的GDP統計方法,受到了各方的質疑和批評。

在人均GDP很低,比如印度這個階段的時候,經濟增速短期內拔高不難。受中國經濟發展直接間接的拉動,亞洲所有落後國家在世界上的排位都有進步。

但可持續發展很難,真正通過持續不斷的高速增長從窮國成為發達國家的,只有韓國新加坡兩個。這兩國在從上世紀60年代起的經濟改革以來的60年裡實現了超高速發展,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才成為了發達國家。

這倆國家小,一家巨無霸企業或者一個比較優勢就足以拖動全國進步,而中國不行。中國靠的是一個領導集團變相實現這一目標。巨無霸企業或者領導集團有一個巨大優勢,就是一方面在沒有技術優勢時,可以用規模優勢壓倒對手直到形成技術優勢,韓國的三星,中國的開發區管委會就是這樣的存在;另一方面在沒有比較優勢時,可以有更長遠的規劃直至形成比較優勢,新加坡和中國的威權政府就是如此。

然而印度是巨型國家小政府,還是政策極度缺乏連貫性的民選政府,領導集團和長遠規劃他都沒有,所以印度無法成為真正的高速馬拉松選手。

印度近幾年的經濟增長的確非常快,在世界主要大國中,已經是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之一。同時在金磚五國中,印度的經濟增長也悄然躍居第一了。

印度經濟能夠得到快速增長,最關鍵的一點是全球化的持續推進。1995年,印度加入WTO,印度的經濟開始與國際接軌。而近幾年,隨著發達國家及新興國家的產業轉移,印度成為了承接產業轉移的最主要國家之一,經濟開始順勢起飛。

另一方面,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且青壯年人口更是高居世界第一。這些巨量人口,在印度教育提升的情況下,其人口質量也突飛猛進,迸發了史無前例的人口優勢。這種優勢,在其他經濟大國也曾出現過,印度能夠因之實現快速發展,也實屬必然。

再則,西方發達國家對印度的扶持力度比較大,由於印度的區位優勢,以及廣袤的市場,印度成為了協助西方國家牽制周邊大國的最佳選擇。因此,西方國家在貿易中往往會給予印度優待,比如提供援助和低息貸款。同時,印度在國際上遭遇的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在新興大國中也是最少的。印度面臨的國際環境,在所有新興大國中,無疑是最好的。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印度的快速發展,在莫迪上台之前,並沒有現在這樣明顯。而莫迪上台以後,印度的經濟增速突然出現成倍增長的現象。這裡面很大的因素,是莫迪改變了印度經濟的衡量方式。比如,印度的牛糞和垃圾等東西,也開始被計算在了經濟成分裡面。很顯然,這些並不公平的計算方式,也是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直觀原因之一。

不過,無論怎樣,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的確是一個事實。即便扣除水分誤差,印度也基本上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大國之一。以印度的增長態勢而言,印度在不久之內必將躍居世界主要經濟大國之列。

謝謝 財經 小秘書的邀請!

你還別說,印度的GDP增速在全球來說都是最快的,為什麼這么說呢?當然,我也不能空口無憑,我們先看一下最權威統計數據!

我們先看一下世界銀行對各個國家GDP增長率的統計數據!

以上是世界銀行對全球各個國家的統計數據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我們從上圖中就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圍內,經濟增比較快的國家可不僅僅是印度一個國家,甚至比它高的大有人在,比如在同期, 印度的增長率是7%,而利比亞是7.8%、柬埔寨是7.5%、象牙海岸是7.4%、塔吉克7.3%、幾內亞8.7%、越南7.1%、盧安達8.7%、孟加拉國7.9%等。

印度的經濟增長數據為什麼會這么快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印度現在經歷發展階段,正是我們中國九幾年正好經歷的階段,我們看一下那個時間段的中國經濟數據。

圖一

圖一是中國從六幾年到想在的GDP增長曲線,我們呢很清楚的看到,我們之前的經濟增長基本上都是保持高速的增長,但是在90年之前,每年的經濟增長由於 歷史 的原因和各種基礎設施的有待完善,我們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波動幅度是比較大的。

但是在90年之後,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就比較平穩,這也是我們國家一直追求的是穩步增長,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的結果。

以下是中國歷年最詳細的統計數據。

我們看了上述的統計數據,其實印度等其他發展中國家中,經濟增長數據算是靠前的增長大國,這和我們國家的之前的發展類似,當然,業包括其他發展國家。

我們國家在2018年取得6.6的增速已經是非常的不容易了,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經濟的增站不光要看增速,而且要看經濟的總量,比如上面提到過的利比亞,柬埔寨等國家,經濟體諒比較小。而其他發達國家經濟體諒比較大,能夠保持這樣的增速是非常的不容易。

就好比是是差學生,滿分100分的試卷,如果你之前考個二十幾分,現在考到三十幾分,增速是比較快。

而比如美國,從80分增長到82分,增速雖然慢,但是經濟體量比你大的多!

上圖是各個國家的經濟體量

美國在一季度是5,265,015.5,歐盟是4,609,559.9、中國是3,481,440.7。而同期的印度是 711,975.7。

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

上述是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實現在的印度有點像前幾年的中國!

現在的印度大部分的GDP來自人口紅利,以及龐大的勞動力市場,這也並不是說印度的高精尖產業不行,只是說他的高 科技 產業所佔GDP量體不大!

印度人的高 科技 人才其實是挺牛的,你去看看大公司的人才很多都是印度人,窺一斑而知全貌,好像印度人對高 科技 帶有先天優勢!但是由於印度本國的技術產業發展不完善,所以以很多的技術人才都在國外的公司就職!

而印度政府沒有實施過計劃生育,所以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全球大部分國家的人口出生率現在都極低,但是印度的出生人口一直是正增長!

龐大的人口基數保證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並出去領先的地位!但是一旦人口紅利過去,而其他產業沒有跟上的話,那麼GDP增長率肯定會嚴重下挫!

就好像當年中國差不多,印度人口多,市場大,有利可圖,就引進外來的資本。也因為廉價勞動力,現在中國的勞動力價格越來越高,導致西方公司紛紛撤資,但不可能撤了就不找新地方啊,印度就是不二之選。我感覺就這樣,我就是一個大學生,有什麼講的不對的望見諒

以前一直不了解印度,這不前三天才知道印度是一個高度民主的國家,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有十萬印度人在美國矽谷工作的國家,他還算是白種人的國家,現在又知道了GDP增速非常快的國家。

印度現在的GDP增速平均在7%左右,是所有大國中增速最快的。這里主要是用大國之間作比較,因為有部分小國,經濟波動很大,有時可能會出現增長10%的情況,不具有參考價值。

榆次同時,在全球主要大國中,美國的GDP增速不到3%,歐洲老牌發達國家德國、法國等均在1%上下,至於俄羅斯也是不到2%的增速。所以印度的增長速度的確很給力,這其中有什麼願意呢?

實際上經濟越發達的國家, 消費增長的速度越慢

其實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永遠都沒那麼高,像歐洲發達國家,德、法、英等國增速一般就維持在1-2%這個階段,美國經濟好點,也不到3%。但是反觀印度。越南這些國家7%左右的增速比較普遍。

這是為什麼呢?這和一個 社會 的消費慾望有直接的關系。發達國家新增的消費慾望其實相對有限。在發達國家,房子、車子、遊艇、奢侈品包包等早就普及了。基本上就是該有的家庭已經有了,消費不起的家庭還是消費不起。

所以在歐洲 社會 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去年賣出1萬輛車,今年可能還是1萬輛,明年可能還是1萬輛。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發達國家的消費基本上是緩慢增長的。

但是印度這樣的低收入國家可不一樣,消費增長是很快的

而印度這樣的國家完全不一樣,從基礎設施到人民的日常用品,到處都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到處都是經濟增長點。所以反而經濟增長很快。

還以日常常用品為例,在印度,手機、 汽車 、奢侈品遠遠沒有普及,這些都是巨大的市場。過去因為經濟不發達,印度人可能買不起 汽車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每年可能會多出一百萬人口有足夠的錢去買車。與此同時的還有手機、化妝品這些產品的銷量也在上升。

這就是GDP增速的關鍵所在,當越來越多的人有錢,去買過去買不起的東西,那麼整個 社會 的經濟就會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印度有大量人口,也處在人口紅利期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多的確是力量大,尤其是像印度這樣年輕人口佔大多數的國家。印度這兩年製造業也是增長很快,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印度利用自身優勢,吸引外國在印度投資設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印度自建航母,戰斗機,雖然質量不咋地,在今年2月份和巴基斯坦的空戰,也遭到了失敗。但是說明一個問題,印度製造業還是有些底子的。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當能造航母的時候,許多相關的基礎工業是沒問題了。至少比那些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要強得多。

除了製造業之外,印度的服務業也是增長很快。比如印度軟體行業經常拿下美國的外包訂單;此次衣索比亞波音737MAX8墜毀,據說使用的就是印度人編寫的軟體。

總之一句話,印度年輕人多,製造業的水平比不上歐美,但是最起碼的工業基礎是有的;尤其是印度本身就是低端製造業,剛好適合印度的工業發展水平。

印度的龐大人口提供了勞動力和市場

現在的印度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其實 歷史 上韓國。日本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也就是增速在10%左右,維持高速增長多年。但關鍵是印度能不能像韓國和日本那樣,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從低端的工業鏈發展到高端階段,這才是最核心的額。

只是這真的容易實現嗎?拭目以待。

⑧ 印度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能否超越日本為什麼

放眼整個亞洲,中國絕對是最大的經濟體,在各個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其實超越日本也只不過是在最近幾年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國的國土面積各個方面要大於日本很多,所以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日本的經濟實力。如果說拿日本的經濟實力,包括各個方面與印度來對比的話,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



按照目前的經濟水準來看,印度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想要超越日本,那最近50年之內是無法完成的,並且日本必須要止步不前,停止發展印度才有可能超越,其實印度現在想要變成世界強國,首先需要做的,那就是先完善自身的基礎建設,而不是盲目的與別人對比,只有認清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才能夠成為別人眼中的強者。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製造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懂越南語怎麼用越南版微信 瀏覽:449
中國人去印尼應該帶什麼材料 瀏覽:430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紀錄片如何拍攝 瀏覽:683
印度欠全世界多少錢 瀏覽:969
駐英國大使館外交官多久回來 瀏覽:483
印度黑人打工是怎麼回事 瀏覽:740
塞爾維亞中國怎麼說 瀏覽:984
中國以前用的什麼炮 瀏覽:452
為什麼美國不要中國口罩 瀏覽:531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個國家好 瀏覽:540
中元節在越南怎麼過 瀏覽:223
越南途銳多少錢 瀏覽:127
義大利輕奢鞋靴品牌有哪些 瀏覽:74
復活節在英國怎麼讀 瀏覽:749
凍精在中國哪裡推廣 瀏覽:542
和平精英國際服顯示授權失敗怎麼辦 瀏覽:33
印度汽油為什麼漲價 瀏覽:55
伊朗總有多少人口2020年 瀏覽:540
二戰義大利豬為什麼是豬 瀏覽:91
為什麼伊朗回國人員抵蘭州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