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濕婆,梵天,毗濕奴那個最大
印度的印度教也是一個多神教,而且巧合的是他們也有三大主神。今天爆炸君就給大家講講印度教的冷歷史。印度教主要流行於印度,但是在其他國家也有很多信徒,總數約為10.5億,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
大梵天
印度教的三大最高主神分別是大梵天、大自在天和妙毗天。作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創造神大梵天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盤古。只不過大梵天是從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來的。這位盤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繪成一個膚色粉紅、四頭四臂的老人。
起初大梵天高高在上,但是後來他開始腐朽墮落,做出了種種道德敗壞的惡行,令世人疏遠了他。現在全印度只有兩座供奉他的廟宇。後來梵天又創造了智慧女神薩拉斯瓦蒂,卻又貪圖其美色娶之為妻,更是大違倫理,因此印度教徒愈發鄙視他。公元6世紀後,對梵天的崇拜逐漸衰落,他原先作為萬有之神的很多特質,不是轉移到濕婆身上就是被賦予給了毗濕奴。
大自在天(濕婆)
大自在天又稱為濕婆,在梵語里是仁慈的意思,象徵著「昌盛」和「吉祥」,同時又象徵著「毀滅」。雖然毀滅神的名號聽起來比較恐怖,但濕婆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稱為「舞神」。身為毀滅和破壞之神,濕婆在眾神中自然擁有最強的戰鬥力。傳說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峰刻苦修煉瑜伽。
作為印度教實際上最強的主神,濕婆擁有超越印度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濕婆派信徒將他奉為宇宙最高神,是在印度底層民眾中得到最廣泛信仰崇拜的神。
妙毗天(毗濕奴)
妙毗天毗濕奴,又稱「遍入天」。他是宇宙的守護者,也是同惡魔作戰的尖兵。毗濕奴的形象通常被描述為一位祥和的青年武士,安靜地躺在千頭龍王舍沙的身上,漂浮於宇宙之海。
毗濕奴有一千個稱號、十個化身,是最善於變化的天神。這十個化身分別為:魚、龜、野豬、獅面人、侏儒、持斧羅摩、羅摩、黑天、釋迦牟尼、迦爾基。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教中,釋迦牟尼成為毗濕奴的化身之一。(栗強)
『貳』 印度教中濕婆的地位遠高於梵天,是否象徵著死本能戰勝生本能
印度教中濕婆的地位遠高於梵天,象徵著死本能戰勝生本能。
印度教:
所謂「印度教」是產生於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復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但是與其他宗教不同。
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叄』 梵天和濕婆誰更厲害
創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話中的身份是祈禱神,而在印度教神話中正式得名梵天,並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聯系起來,一般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都來自於梵天,而毀滅時又重新歸於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體現,在印度教神話中被認為是宇宙的創造者,也被稱為「世界之主」。但是實際上梵天受到的崇拜遠不及其他兩位大神,介於世界已經被梵天所創造,人們的注意力自然更多地轉移到了毗濕奴和濕婆亦即維護和毀滅兩種力量對於世界權力的爭奪上,另外梵天也因為一些所作所為導致其聲譽的降低和信徒的減少——這和《世界。印度篇》的故事主線有直接關系。在整個印度,毗濕奴和濕婆的神廟遍布各地,而專門供奉梵天的神廟卻只有一座,那就是普什卡的梵天廟(BrahmaTemple)。神話中的梵天為紅膚色,四首,四臂,坐騎為天鵝,在被吸收進入佛教成為護法神後被稱為大梵天。
濕婆(Shiva)是印度教中三神組合中的毀滅神(或破壞神)。普遍認為吠陀神話中的魯陀羅(Rudra)就是濕婆的前身。魯陀羅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是強大無比令人恐懼的破壞神,而另一方面卻又因替人畜治病而被稱為「Jalasa-bhesaja」(治療者),當時魯陀羅已經具備了毀滅和醫葯這兩方面的職能,而在印度教神話中,這位大神的形象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濕婆普遍被認為是毀滅、醫葯、音樂、舞蹈、苦行之神,堅定的瑜珈修行者,也被稱為「吉祥者」濕婆,由他而衍生出來的林伽(Lingga)崇拜體現了印度教徒對於男性生殖力的敬畏和贊賞。印度最著名的古文物之一就是描繪濕婆跳舞的青銅像,當時濕婆腳踩著一個魔鬼,身軀呈現出優美的S形,身體周圍的火焰呈放射狀朝四周擴散,雖然姿勢異常華美,但是濕婆的表情卻非常嚴厲,因為該舞蹈就是傳說將整個宇宙都重新歸無虛無的坦達瓦之舞。濕婆同時還擁有其恐怖像——這是一位復雜而多變的大神,從他身上也產生了無數的神話。一般認為象頭神迦內什和戰神卡爾蒂凱耶是濕婆神的兒子,關於迦內什為什麼是象頭也有不同的傳說,另外由於迦內什為了維護父親的尊嚴而失去了一根象牙,這位憨態可鞠的象頭神在印度擁有眾多的信徒,他的能力范圍相當廣泛,印度人無論做什麼事幾乎都要向迦內什祈福。神話中的濕婆為五面,三眼(當濕婆感到憤怒時從前額上的第三隻眼就會噴出紅蓮之火燒盡一切),四臂,青喉(傳說是因為眾神攪拌乳海的最後大蛇那迦吐出的可以毀滅世界的毒液被濕婆吞下才會變成青色,又說在攪拌乳海的過程中產生了美貌的吉祥天女拉克希米,眾神都想娶她為妻,而拉克希米最終選擇了自己最為之傾心的毗濕奴,濕婆因此感到絕望才把毒液吞下,而他的妻子佩爾巴蒂搶先捏住了丈夫的喉嚨才沒讓毒液生效,以後濕婆也被稱為「青喉者」),眉心有新月標記,坐騎是青年南迪(它是所有四足動物的保護者),在佛教中被稱為大自在天。
分不清誰厲害啊,呵呵
『肆』 佛祖和印度教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之間如何排座次
這沒法比較,三大主神在不同的信仰和經書里排位不同,總得來說應該是一樣強。信古典吠陀的可能還是覺得梵天牛,但是因為梵天比較高冷,化身少不愛管事,所以基本沒人信了。信濕婆的性力教和濕婆教派的自然是認為濕婆的戰鬥力最強,人家畢竟毀滅之神。信毗濕奴認為毗濕奴最強,化身又多,而且在印度信毗濕奴的眾多,家喻戶曉的羅摩衍那和摩珂婆羅多都是寫毗濕奴的事跡的。所以目前風氣感覺可能是毗濕奴濕婆差不多而梵天弱一些。至於佛祖如果從佛教的體系來說當然是佛祖強了。從佛教的世界觀來看三大主神不過就是天界的老大哥而已,還在三界六道輪回里轉悠,但是佛陀已經徹底跳出而且看破了。
『伍』 印度教中的三個最高的神中「梵天」代表了什麼
印度教中的三個最高的神中的第三個神叫「梵天」,它被認為是世間存在物和世界靈魂的化身。它被認定為細小的、能在蓮葉上安坐的形象,它是中性神,古印度人對梵天的信仰導致禪定和瑜伽功的形成。
『陸』 印度教中濕婆的地位遠高於梵天,是否象徵著死本能戰勝生本能為什麼印度教會如此認為
不是。是濕婆這個神發展得比較好,吸納了不同神的特徵還有很多地域因素,群眾基礎好,於是信徒多。
濕婆(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毀滅之神。
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象徵。
神的十個狀態:
神作為生發者,維持者與融化者。在此狀態,神發揮其生發、維持和融化三個主要屬性(sifat)。這個「三合一」狀態相應於吠檀多的三位一體:梵天(Brahma,創造者),毗濕奴(Vishnu,維護者)和濕婆(瑪亥希Mahesh,毀滅者)。蘇非教的同義詞是阿法伽(Afridgar),帕瓦蒂伽(Parvardigar)和法那卡(Fanakar)。
『柒』 為何印度教徒中崇拜梵天(Brahma)的最少
沒有這回事。印度教信仰多神崇拜的主神論,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努和濕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
印度教:
所謂「印度教」是產生於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復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但是與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
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捌』 印度教三大主神與天帝是什麼關系梵天,濕婆和天帝誰的權力大誰最強
天帝是印度吠陀神話中的神,名叫因陀羅。梵天、濕婆、毗濕奴是印度史詩神話中的神。吠陀神話中天帝是眾神之首,而後面的這三個神各司其職,掌管創造、毀滅(新生)、維護,不能說誰強誰弱。再拿他們跟天帝比,就好像你問耶穌和默罕默德誰厲害一樣,沒有可比性,分屬兩個神話。
另外,建議樓主不要執著與神強弱的問題,有時間的話可以了解一下各自教義中的精華部分,一作了解,而來凈化自己,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玖』 印度教的創造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大梵天的由來是什麼
梵天亦稱造書天、婆羅賀摩天、凈天,華人地區俗稱四面佛(大乘佛教並無此佛與佛像),是印度教的創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創制者。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他的坐騎為孔雀(或天鵝),配偶為智慧女神辯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認為是智慧之神。在印度幾萬座印度教寺廟中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現存最有名的專門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賈斯坦邦城鎮普須卡,在印度大多數是把梵天和毗濕奴、濕婆合畫在一起供奉。隨著佛教的興起,後被佛教吸納為護法神之一,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有非常多信眾。「大梵天」是個仁慈無比「有求必應」的神靈,關於他有求必應的傳說在泰國已經有很多不一一累述,這里主要是介紹印度方面關於他有求必應的神話傳說,在印度的神話傳說中,只要向他許願無論是「神、魔、人」,他都會應允他們的願望。如,神方面,被印度教濕婆派尊為宇宙主宰的濕婆,曾向大梵天請求協助尋找格涅沙的頭顱下落,大梵天乃告訴濕婆,在他一路尋找的路上所遇到第一個且頭朝北方的生物,就將它的頭拿來代替格涅沙的首級,濕婆便派遣他的天將四處尋找,最後發現一隻正好頭朝北方的垂死大象,於是等那大象死後取下象頭裝到男孩身上,格涅沙便因此復活成為象頭神,並且成為天將的頭目。關於魔方面,魔王「黑冉亞卡西普」(Hiranyakasipu)向梵天祈禱許願,梵天應允了他的願望後,從此整個世界都被魔王所統治,最後要由「毗濕奴」化身為「人獅那羅辛哈」擊敗魔王,把世界拯救回來。在宇宙創造之時,梵天創造了十一位生主,據信是人類的祖先。《摩奴法典》說他們分別是Marici、Atri、Angiras、Pulastya、Pulaha、Kratuj、Vashishta、Pracetas、Daksha、Bhrgu以及Narada。他也創造了七位聖哲(Saptarishi),共同協助宇宙之創造。但由於他所創造的生主和聖哲都是從他的精神而非肉體生出來的,因此他們被稱為「心靈之子」。
『拾』 印度教的梵天
梵天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往事書》中被稱作是世界的創造者。據說他有四隻手四個頭。曾創造娑羅室伐底為妻;娑羅室伐女在神話中是智慧、文藝和科學的保護神。手持樂器、貝葉書、念珠和蓮花,常騎天鵝或孔雀。印度教徒認為,梵天創造世界之後已經盡了他的天職。他以自己的女兒為妻是犯了忤逆的大罪。因此對梵天很不重視。只在普希伽爾有一所供奉梵天的神廟。但對娑羅室伐底的崇拜則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