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導學問題答案
1、不完全一致。古印度指古代南亞地區,是一個地理概念,古代印度包括南亞次大陸上的所有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和錫金等),以古印度王朝為主體。大體是在印度河與恆河流域。
2、古印度屬熱帶季風性氣候,特徵為乾燥少雨。
著名河流就是上題上講的印度河、恆河。
3、印度河最早的文化是哈拉巴文化(Harappa),大約出現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前15世紀左右,從中亞來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印度,建立起新的印度文明,他們被稱為印度雅利安人。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種姓制度的逐漸完善,正當列國紛爭不斷之時,摩揭陀國出類拔萃,在公元前364年時,統一恆河流域和印度中部地區,建立起難陀王朝。然而這個王朝很不穩固。
4、約公元前324年,旃陀羅芨多推翻難陀王朝,建立起強大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最有名的國王是第三代王阿育王,他不僅統一了大片印度國士,還使印度第一次成為歷史上的統一帝國。
5、佛教、印度教
6、長江、黃河流域
7、此題不確定。。。新石器時代遺跡(龍山文明、仰韶文明、良渚文明等)
國際史學界認為,從文化過渡到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金屬冶煉技術。中國西南三星堆古文化遺址發現了距今5000到3000年的早期文明,出土了900多件造型奇特、風格各異、品類眾多的青銅器。
8、蛋殼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被世界各國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 蛋殼黑陶出土自今山東日照,反映了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是夏王朝奴隸制文明的證物,標志著中國奴隸制社會的形成。
9、當地農業的耕作技術已率先進入鐵器時代
10、大禹建夏,夏後為商
11、夏朝設置了軍隊,制定了刑法, 修造了監獄,建築了城牆, 建立了奴隸制國家機器。 所以被看做最早的奴隸制國家產生的標志。
Ⅱ 古印度次大陸北部的地理位置、氣候和地形都有哪些特點
印度次大陸北部濰熱帶和亞熱帶乾旱氣候,南部為潮濕的熱帶氣候。季風在印度次大陸很盛行,每年4至12月多刮西南季風,11月至翌年3月則多有東北季風。由於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好像一道屏障,使來自印度洋的季風雨返回而降於恆河流域,所以恆河流域的與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來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量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