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克隆宗
透過<<星星索>>淺析「克隆宗」歌曲文化脈絡
歌曲簡介:
《星星索》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印度尼西亞的「克隆宗」歌曲。
1、「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劃船時為船漿起落做節奏伴襯的哼唱聲,歌曲由此得名。
2、歌曲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A-B-A)
第一段(1~8小節)旋律委婉悠長,表現了一個青年駕著小船伴著微風去和心上人幽會的情景;
第二段(9~16小節)旋律平穩流暢,抒發了青年內心的熱切心情;
第三段(17~26小節)再現第一段。
鑒賞課中可採用二聲部演唱的方法(一組唱旋律、二組唱固定音型 「星星索」作伴唱),促使學生體味這首克隆宗歌曲緩慢、悠揚、略帶哀傷的色彩。
克隆宗歌曲的產生過程 :
「克隆宗」是馬來語的一個擬聲詞,意指金屬的敲擊聲或舞蹈時的腳鈴聲。它的產生於發展是葡萄牙與印度尼西亞這兩種音樂文化融合與變異的產物。
起先「克隆宗」指的是一種小樂隊(包括曼陀林、長笛、小提親、吉他和用來撥奏的大提琴、三角鐵、手鼓和5弦小吉他)。這種小樂隊早在19世紀初富有的葡萄牙人家中已經供養著了,後來這種樂隊逐漸走出了葡萄牙人的居留地而傳遍全爪哇,在這一過程中它吸收了本土音樂——甘美蘭音樂的一些要素。樂隊的樂手們喜歡自彈自唱一種叫「法多」(Fado)的葡萄牙民歌,抒發他們懷念故鄉的情感,後來這種歌曲也被稱為「克隆宗」了。
克隆宗的特點:
歌詞:使用馬來語,多用四句為一段的、句子首尾都押韻的「班頓」詩體。
內容:有表現鄉愁的;有贊美大自然的;還有歌頌愛情及反映生活情趣的。《星星索》是一首優美的情歌,表達對心愛姑娘的深切思念。
調式調性:一般採用大小調七聲音階
樂句特點:節奏多前緊後松,開頭幾個音時值較短,後來幾個音拖得較長。《星星索》樂句開始「星星索」樂句短小且反復四遍,後緊接的「嗚喂」拖音較長。
伴奏特點:小提琴基本是重復歌唱的聲部,它是音樂的核心旋律層;六弦吉他和五弦吉他彈奏分解和弦;長笛吹奏裝飾變奏層和對比層;撥奏大提琴和手鼓、三角鐵模仿鑼鼓聲,形成節奏層。
這些克隆宗歌曲的特點既與南歐歌曲風格旋律相貼切,又蘊含著印尼本土音樂的神韻。
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亞音樂與16世紀傳入的葡萄牙音樂相結合的產物。 多用四句為一段,首尾押韻的"班頓"詩體,樂句節奏多前緊後松。
《星星索》《梭羅河》《寶貝》是印度尼西亞克隆宗歌曲。曲調緩慢悠揚,帶有哀傷色彩,每句前緊後松,唱法柔和鬆弛。
附:《星星索》歌詞
星星索,星星索,星星索,星星索,
嗚喂,
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
船兒呀隨著微風盪漾,
送我到日夜思念的地方。
嗚喂,
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
姑娘呀我要和你見面,
向你訴說心裡的思念。
當我還沒來到你的面前,
你千萬要把我要記在心間,
要等待著我呀,
要耐心等著我呀,
姑娘,我的心象東方初升的紅太陽。
嗚喂,
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
姑娘呀我要和你見面,
永遠也不再和你分離
星星索...
嗚喂,
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
姑娘呀我要和你見面,
向你訴說心裡的思念。
當我還沒來到你的面前,
你千萬要把我要記在心間,
要等待著我呀,
要耐心等著我呀,
姑娘,我的心象東方初升的紅太陽。
嗚喂,
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
姑娘呀我要和你見面,
永遠也不再和你分離
嗚喂...
❷ 大鬧天竺中柳岩跳舞時的印度歌曲是什麼
歌曲名:party rock anthem
演唱者:lmfao
是柳岩在紗麗廠剛開始跳舞的背景音樂。
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聚會上一些人的舉動,斯特凡·戈迪說那些人舞蹈中吸引了他的眼球,他感覺很好,於是開始創作這首歌曲。GoonRock表示,這首歌原本是想製作出來送給弗洛·里達(Flo Rida)的,但後來他們想要「改變世界」,於是決定自己來唱。
該首歌請來了英國女歌手勞倫·班尼特(Lauren Bennett)和美國製作人GoonRock作為伴唱。該曲是《Sorry for Party Rocking》專輯當中的一首合作歌曲,斯特凡·戈迪相信聽眾會感受的它的節奏和史詩般的和弦,他也對勞倫·班尼特演唱的部分很滿意。
(2)印度歌曲和弦套有哪些擴展閱讀:
Sorry for Party Rocking 既是美國電子&舞曲組合Lmfao在2011年6月21日發行的專輯名稱,同時又是該專輯第二首歌曲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Sorry for Party Rocking:簡介
❸ 摩托羅拉L7 的和弦鈴音alchemy那裡可以找到
這個名為alchemy 的音樂其實取自一首印度歌曲的間奏 ,名字也不叫alchemy 而是叫做 Saathiya 歌手是_A.R.Rahman__ 你按這個名字搜保證是你想要的。
https://www.kugou.com/song-36/1333954.html?from_360#hash=&album_id=572225
這首歌的第24秒開始 就是你要找的那段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