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一直想人口第一,現在怎麼樣了
現在的印度人口是僅次於中國人口的,排名第二,因為我國倡導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國家的人口得到了控制,而印度倡導多生,所以印度還是很多的人口
⑵ 想去印度旅遊,印度怎麼樣印度亂嗎
印度非常的亂,特別是女人最好不要去,你去問問旅行社,沒有一家做印度線路的
⑶ 關於印度: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表了一項有關中國與印度市場比較的調查報告,文中指出盡管兩個市場有相似之處,而且在推行經濟自由化和改革方面,兩國均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中國是處於領先地位。
《經濟學人》雜志這份「印度和中國專題調查」的作者西蒙·朗(Simon Long)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勝於印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起步較早,此外,在為貧窮階層提供教育和衛生保健,以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中國比印度作出更多的努力。兩者相比之下,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更多,因此也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失業、地區差異和農民貧困都是首要的經濟問題。兩國人口眾多,對資源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如何防止環境污染也是重要的課題。西蒙·朗在調查報告中認為,印度需要學習中國的經濟模式。
印度經濟發展被超越
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超過印度。此後,兩國經濟均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印度GDP每年平均增長5.6%,在1991至2003年每年平均增長5.8%。中國的增長幅度相當,但其起點更高,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GDP增長平均每年為9.3%,在1991至2003年則為9.7%。
由於印度人口增長較快,兩國的人均GDP差距便更大。在1990至2003年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8.5%,而印度為4%。2003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達1,100美元,而印度僅為530美元,換算為人均購買力後,中國比印度富裕70%。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印的差別更加明顯。1990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分別為1.9%和1.6%。到2003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增至5.8%和5.3%。去年,中國的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然而,印度的雙向貿易額還不到世界總額的1%。
由於經濟迅速增長,中國的貧困水平顯著下降。在1981至2001年期間,中國日收入低於1美元的人數大約減少4億。在1977和2000年期間,印度貧困人數減少6,900萬。現在,35%的印度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而17%的中國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
世界看好中國經濟
導致中印兩國經濟增長速度有別的主因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國家。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600億美元,是印度的12倍。中國對外國投資者有兩大吸引力:巨大的潛在國內市場和便利的出口環境。
據一家跨國公司估算,中國可支配消費收入的人口達3億人,這遠遠多於印度的5,000萬人。此外,中國擁有優越的基礎設施,例如它的高速公路總長3萬公里,是印度的10倍。同時,中國每1,000人擁有的移動和固線電話數量是印度的6倍。
印度的優勢仍然是其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層和法律、機構和金融市場等「軟基礎設施」。在高端市場上,印度有大量英語流利的技術人才,而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方面,中國工人則在基礎教育方面有很大優勢。
隨著更多外國投資者青睞中國,有利投資者的合作項目日益增長,中國加入WTO也令其經濟活動自由化進程比印度快得多。
工業和農業
盡管印度有知名的IT專長和繁榮的外包產業,但這與廣大群眾並不相干。整個IT行業大約只有100萬名從業人員,其產值僅佔印度GDP的4%。西蒙·朗認為,印度製造業增長速度遠低於服務業,而且提供很少就業機會,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2002年,印度製造業只吸納了620萬勞動人口,而中國製造業卻有1.6億名從業人員,中國已經成功地變成了世界工廠。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這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為新的鄉鎮企業輸送數千萬員工。印度不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跡,但是它仍需努力令農民從農場轉往工廠工作。
目前,印度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而中國農村人口佔60%。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農業問題:生產率低、農場規模小、農民在改進生產方面作投入的能力有限。
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事實上,中國和印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雖然印度可能以中國為標准衡量其經濟增長和國際影響,但中國是以美國為比較對象。另外,中國與印度的關系正在變化。目前,兩國外交關系十分友好,並且雙邊貿易繁榮。西蒙·朗估計印度和中國將成為「競爭性合作夥伴」。印度擔心中國可能取代它在IT服務和外包輸出方面的領先地位,只需幾年,中國就能夠造就與印度數量相當的軟體工程師和會說流利英語的大學畢業生。鑒於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巨大影響,中國可能會取代印度這項毋容置疑的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印度是否能在出口型勞動密集製造業方面與中國分庭抗爭。這是印度經濟增長趕上中國在過去20年達到的水平的唯一途徑。印度希望成為出口大國,但在發生重大變革之前,它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在今後幾年,中印兩國都面臨著解決地區差別的巨大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決定它是否能夠保持目前的高增長率。對印度來講,這也將決定著它是否能夠提高目前的增長速度。西蒙·朗指出,假如印度不著手第二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它不可能達到中國的增長速度,更談不上趕上中國的發展水平,這種改革目前看來不大可能,但並非絕不會發生。
資料:《經濟學人》雜志
⑷ 如何快速了解印度
可以去借一本或者買一本印度的旅遊指南,然後親自去印度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快速了解這個國家。
⑸ 印度人的想法
印度是個種姓社會,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心理:
精英階層高等種姓:自大,欺軟怕硬,類似南朝鮮國。
低種姓平民階層:對未來機會沒有規劃,無誠信,道德層次低(受教育程度低)。
一、印度民族的性格是什麼
軟性文化,是由於它短少一種強有力的文化中心,由於印度的多民族和多宗教信仰,使印度民族的共同文化成為了一種含糊的東西,從甘地開端的許多印度指導人,經過調和來保證國內的穩定,但同時也使得文化的中心愈加含糊了。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但是印度教也是一種軟性宗教,它吸收了婆羅門教和佛教的內容,還有可能遭到了中國文化或波斯-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眾多宗教雜揉的結果就是印度教是一種十分有容納力的宗教,這點是可貴的。
但是由於在容納的同時缺乏吸收,使得這種宗教變成了一個大雜燴似的東西,這種宗教的軟性在很大水平上影響了印度人的性格。
二、印度人的飲食文化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
⑹ 想去印度國內去印度最好怎麼過去,最便宜
從昆明直飛加爾各答,東航的航班,目前最便宜。
⑺ 怎麼樣才能移民印度
據我所知,國內目前很少有印度移民的服務機構。印度應該是非移民國家。各項社會保障並不適合移民,永居的話除了與印度人結婚,就是工作簽證的方式了,其他方式的永居似乎比較難。兆龍移民祝您生活愉快!
⑻ 想去印度旅遊,當地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習俗嗎
印度近幾年是國人喜歡去旅遊的旅遊勝地之一。由於地域的原因,印度在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與我們國家有著很多的不同,印度也有著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也有著自己神聖的宗教信仰。在去印度旅遊的時候,我們首先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吃牛肉或者是攜帶任何牛皮製品,牛在印度被封為聖物,所以這一點禁忌是千萬要注意的。
每個國家的文化習俗都是不同的,我們要給予尊重。在印度旅遊時,還要注意不要摸當地小孩子的頭,這在印度人眼中看來是一種侵犯的動作,還有就是上面提到的不要吃牛肉,不要用左手遞給別人東西,進入寺廟時要赤腳進入等等。這些習慣與我們國家的格格不入,但是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我們要用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別國的傳統文化。
⑼ 印度想幹嘛
印度把中國視為第一敵人,天真的以為消滅中國就可以獨霸東半球,並以此制訂了軍戰為先的國家戰略,妄圖消滅中國同美國平分天下
⑽ 印度是怎麼開掛的
印度向來都是一個語出驚人,行為也驚人的國度,因此我們稱之為“開掛民族”,而且在任何領域都是如此,大夥應該都懂,印度如今的國防是靠錢堆積出來的,自己沒有非常扎實的軍工實力,所有東西都是靠買,這導致印度在處理一些細節問題的時候,常常會選擇用廉價的東西來替代。
曾經印度從美國購買了數門榴彈炮,但卻沒有購買配套的炮彈,印度直接用自己打造的替代,結果炸膛了,印度以質量問題要求退款,美國派遣軍事專家前去調查原因,查出了事故的真相,直接拒絕了退款,讓印度自己負責,而且還不僅僅是這一個例子,航母上的一輛價值千萬的小車,印度也用別的東西替代。
印度對於自己這樣的創新,顯得非常的得意,畢竟這為自己省了一大筆錢,還呼籲他國效仿,只不過沒有人願意跟上印度的步伐,因為存在的不可預知因素太多,如果導致艦載機掉入海里,損失可不僅僅是上千萬那麼簡單了,所以即便牽引車再貴,也要買下來放到航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