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的氣候類型及特徵
1. 印度的氣候主要歸類為熱帶季風氣候,其特徵是一年四季高溫,降水主要分為旱季和雨季。
2. 每年6月至9月,印度盛行從印度洋帶來的西南季風,這段時間是南亞的雨季,降水豐富。
3. 從10月到次年5月,東北季風盛行,帶來乾旱和少雨的旱季。印度的降水季節變化顯著,季風活動不穩定,導致降水量極不穩定。
4. 有的年份降水量多,而有的年份降水量少,這種不穩定性常常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
5. 印度共和國,通常簡稱為印度,是全球第二大軟體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包服務接收國。
6. 它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自稱擁有29個邦和7個中央直轄區。
7. 首都是新德里,印度的海岸線長達5560千米,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千米。
⑵ 印度的旱季,雨季分別在哪幾個月
每年3-5月是印度的旱季,6-10月是雨季。
印度位於南亞季風區,其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旱、雨兩季,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這時候主要是從西南方向的印度洋上吹來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風。
旱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赤道輻合帶。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塔爾低壓。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旱季後期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
(2)印度的旱季在哪裡擴展閱讀: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⑶ 印度的旱季和雨季分別是哪個月份風向來源有什麼影響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印度半島上,受冬季風和夏季風交替控制,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雨季大致是每年6月份到9月份,這一段時間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控制,降水豐富。旱季受東北季風影響,東北季風來自陸地,水汽比較少,降水量少。
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對農業生產不利,需要大力建設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