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向中國出口了啥
1. 印度對中國出口的產品種類繁多,主要包括鐵礦石、鉻礦、寶石和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大米、棉花、糖等。
2. 印度對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礦產品、化工產品和紡織品及原料,這三類產品在印度對中國的出口中占據主導地位。
3. 印度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機電機械、工業用途化學物品(作為中間產品)、賤金屬及製品、汽車零部件,以及自2020年起大量進口的各種醫療用品,如制氧機和個人防護裝備。
4. 中印兩國貿易結構互補。印度主要向中國出口化工原料,尤其是中國對礦產品的需求量大,而中國的礦產品供給遠小於需求,因此印度的礦產品對中國的供應至關重要。
5. 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品和原料合成等,逐漸轉移到東南亞的泰國、越南等國家,印度也是其中之一。這種轉移使得印度的紡織品出口額相對較高。
6. 印度這個名字來源於印度河,印度河流域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因此被用作國名。印度人將這一文明搖籃稱為Sindhu(意為河流),在中國古代音譯為「身毒」等。
7. 印度的近鄰波斯人在發音時對Sindhu的首字母s存在困難,因此將其誤讀為Hin;而Hin一詞因字母H的弱化甚至失音,進一步變為In。
8. 印度的名聲通過波斯人傳到希臘,希臘人開始用印度西部的這條河流來指代整個印度地區。他們將Hin或In誤讀為Ins,後者成為西方語言對印度河的通用名稱。
9. 中世紀穆斯林入侵印度後,依據波斯語稱印度為Hinstan(印度斯坦),意為「印度人生活的地方」或「印度國」。同理,他們將印度教徒稱為Hins。
10. 英國殖民者到達印度後,將印度教稱為Hinism,將印度稱為India。India這個詞顯然是從Ins演變而來。
11. 印度在梵文中還有「月亮之國」的含義。因此,印度也有「月亮之國」的美譽。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