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糖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摘要:營養價值非常高,其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許多營養成分,那麼紅糖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其實無論是紅糖還是黑糖,其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和部分還原糖。紅糖中除了糖分和水份外,僅有不足6%的其它成分。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紅糖的各種成分及其功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紅糖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無論是紅糖還是黑糖,其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和部分還原糖。國家標准GB/T35885-2018《紅糖》中,優級紅糖的總糖含量≥90%,水分≤4%。也就是說紅糖中除了糖分和水份外,僅有不足6%的其它成分。
二、紅糖的各種成分及其功效
1、蔗糖
是的,你沒有看錯,紅糖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和普通白砂糖相同的物質——蔗糖。
紅糖中的蔗糖成分平均在82.5%左右(國內外的多組研究和檢測數據顯示,紅糖中的蔗糖成分在76.55%-89.48%之間),而印度對一級紅糖的標准要求則是大於80%。實際上如果蔗糖含量低於75%紅糖就較難反砂成型,低於70%則無法凝結。
蔗糖對人體的功效比較簡單,有「赤裸裸的卡路里」之稱,就是只能單純的為人體提供能量,本身並沒有其它保健功效。
2、還原糖
紅糖中的還原糖主要是糖蜜的形態存在,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少量木糖等成分。
紅糖中的還原糖平均含量在7%左右(國內外的多組研究和檢測數據顯示,紅糖中的還原糖成分在3.69%-10.50%之間),而印度對一級紅糖的標准要求則是小於10%。
還原糖是紅糖的功效成分之一,主要體現在人體可直接吸收葡萄糖,迅速提高血糖濃度,從而讓人感覺到發暖,有一定的活血化瘀、驅寒暖胃的功效。此外,還原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對皮膚美白也有一定功效,這也是用紅糖製作面膜有效果的原因之一。
3、多糖類
多糖類主要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組成(保存在甘蔗糖製造過程中的糖蜜內),此類物質對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有抑製作用。
4、氨基酸、蛋白質、纖維素等
此類物質來源於甘蔗榨汁過濾過程中的殘余,是參與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基礎物質對促進健康有效。
5、微量元素類
此類物質被人體吸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比如砷、鐵、銅等可以強烈刺激造血功能,具有活血、補血的功效。
6、維生素及生物酸類
維生素對人體有較好的補益作用,部分維生素如VC、VB2、煙酸等對皮膚健康有較大益處;含有的AHAs(果酸)成分則對減少色斑、延緩皮膚老化有一定的功效。
7、類黑精成分
紅糖里的還原糖和氨基酸成分在紅糖熬制過程中產生美拉德反應,不同的氨基酸和還原糖起反應會生成不同的味道,從而呈現出貞紅糖特有的香味;同時美拉德反應還會產生類黑精(一種大分子結構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質),對於提高細胞保護作用、抗衰老、美白肌膚等有一定的效果。
8、酚類化合物
紅糖中含有的酚類化合物是一種存在於多種植物體內的天然抗氧化劑,其抗氧化性可以通過絡合游離的金屬離子、轉移氫原子、直接與體內抗氧化酶發生化學反應、與體內抗氧化劑發生協同反應以及使機體免疫力增強等多種方式發揮抗氧化性。
9、其它成分功效
一份國外研究報告統計顯示,目前已經確定了46種學術出版物報道了紅糖(NCS)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其中最常見的是免疫作用(26%),其次是抗毒性和細胞毒性作用(22%),抗腫瘤作用(15%),糖尿病和高血壓作用(11%)。
2. .印度草木樨飼用價值有哪些
印度草木樨莖葉柔軟,鮮嫩多汁,其莖葉和種子都是很好的青綠飼草和飼料。製成乾草或草粉飼用價值也很高。據野外調查,其整個青草期各種畜禽均可採食,尤其豬、牛、羊特別喜食。雖然印度草木樨的株高和產草量不如白花草木樨和黃香草木樨高,但在我國南方缺少豆科牧草的情況下,作為一種野生牧草,卻有其一定的飼用價值。
從所含的營養成分看,印度草木樨開花期乾草中含粗蛋白質17.7%,脂肪2.63%,無氮浸出物35.03%,其全部碳水化合物含量達69.17%。從鮮草中還可分離出香豆素和多種糖類,如葡萄糖,果糖、山梨糖、棉子糖和纖維二糖等。可見,它的營養成分含量是相當豐富的,它與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等相比並不遜色。
從印度草木樨種子的營養價值來看(表67—1),其蛋白質含量高達33.0%;其蛋氨酸、賴氨酸、組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的含量見表67—2。這與一般豆科牧草,尤其與同屬植物相比,其籽實蛋白質和主要氨基酸的含量都是比較高的。
表67—1 印度草木樨的化學成分含量表引自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葯大辭典》(下冊)。
表67—2 印度草木樨籽實中氨基酸的含量表北京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1977年分析。(%)
印度草木樨籽實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報道,其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的含量依次為4.2mg/kg、2.0mg/kg和11.0mg/kg;而微量元素中鐵的含量多達372.0mg/kg。可見,印度草木樨籽實的營養價值是相當高的。這說明,其莖葉不僅是優良的青綠飼草,而且,其種子亦是上好的精飼料。
印度草木樨含有香豆素,少食毒性不大,馬、羊等牲畜如採食此草過多,可發生麻痹;因此,放牧或飼喂此草,切忌不可過量。此草在野生情況下,一般呈星散狀分布,放牧利用不致因過食而中毒;但在割草飼喂畜禽時,最好與其他牧草混合飼用,以避免過食中毒。
印度草木樨除具有飼用價值外,尚可作為蜜源植物、地被植物和綠肥植物用。其稈皮纖維色白質軟,可作人造棉的紡織原料。在貴州、陝西等地,將它作為中草葯「辟汗草」(原植物為草木樨)用。
栽培要點
印度草木樨植株較低,產草和產種量不如白花草木樨和黃香草木樨高,因此,將它作為飼用植物栽種的不多,但作為中草葯,已有栽種,在不適合種植其他草木樨,而又缺少豆科牧草的我國南方地區,亦可作為牧草種質資源予以栽培馴化。
印度草木樨在土壤肥沃、濕潤,具有充足陽光的暖溫帶以南的山地、平原均可栽種。
整地:印度草木樨種子小,頂土力弱,整地要求精細,地面要平整,土塊要細碎,才能保證出苗快,出苗齊;雖然草木樨根部具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素,但適當施些有機肥,則可提高產量,如每畝施用20kg的磷肥,效果會更好。實踐還證明,印度草木樨喜歡鈣質土壤,在酸性土上種植,施用適量的石灰是必要的。
播種:印度草木樨的種子含硬實較多,特別是新收種子硬實率更高。硬實種子播種後不易萌發,因此,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克服硬實的辦法有二,一是用機械脫去或擦破種皮;另一是採取冬播,種子經過冬季,使種皮腐爛。
印度草木樨在亞熱帶地區,一年四季均可播種;春播宜在3月中旬到4月初進行,但無論春播或夏播多會受到草荒的危害;秋播時墒情好,雜草少,有利出苗和實生苗的生長,當年無收獲,冬季寄籽播種較好,它既可省去硬實處理,又不爭勞力;翌年春季出土後,苗全苗齊,且與雜草的競爭力強,可保證當年的穩產高產。
由於印度草木樨種子細小,應適當淺播。播深以1.5—2cm為宜。播種方法可條播、穴播和撒播。條播行距以20—30cm為宜,穴播,其株行距以26cm為好。條播每畝播種量為0.75kg,穴播為0.5kg,撒播為1kg。為了播種均勻,出苗整齊,可用4—5倍於種子的沙土與種子拌勻後播種。
在苗高13—17cm時,結合中耕除草和追肥進行勻苗,即將過密的穴或行鋤去多餘植株,減少對土壤水肥的競爭和不必要的損耗。第二次中耕除草、灌水和施肥應在草群未封壟前進行。當70%左右的種莢由綠變為黃褐色,即可及時收獲種子。
如作割草利用時,宜在現蕾開花前收獲,收割的留茬高度以10cm為好,以利再生草的生長。
印度草木樨喂豬,可青刈切碎或打漿喂,也可曬成乾草、製成草粉,與其他飼料配成混合飼料。它是馬、牛、羊的好飼料,可以放牧、青飼,亦可曬制青乾草和青貯,作為冬春補充飼草。只是由於含有微毒,不可過量飼喂,採用混合飼草飼喂為妥。
68.草木樨
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
(蕭運峰,高潔)
別名
黃花草、黃花草木樨、香馬料木樨、野木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