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黑河是什麼樣子

印度黑河是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5-04-22 18:21:49

① 作為印度最顯赫的政治家族,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厲害

作為印度最顯赫的政治家族,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厲害?
作為印度最有權勢的家族,尼赫魯-甘地家族曾經「貢獻」過3位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英迪拉·甘地、拉吉夫·甘地),執掌國政長達35年時間,其影響力如何強調都不為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傳奇的政治家族。
尼赫魯家族屬於婆羅門階層,遠祖拉志·考爾是莫卧兒王朝皇帝法魯赫崇拜的學者,不僅被提拔進入德里法院任職,而且還獲賜一座位於德里運河河畔的新居。由此,考爾被時人稱呼為「考爾·尼赫魯」,意為「運河邊的考爾」,而「尼赫魯」的姓氏由此產生。從考爾開始,尼赫魯家族的男子世居高官,直到印度民族大起義後,勢力才一度衰落。
尼赫魯家族家道中落近半個世紀,直到莫蒂拉爾當家後,才重新迎來振興的時刻。莫蒂拉爾是阿拉哈巴德一帶有名的律師兼富商,並與「聖雄」甘地結為莫逆之交,擔任過國大黨主席的職務,因積極領導民族獨立斗爭中而享譽盛名,曾先後三次被捕入獄。1931年2月,莫蒂拉爾在第三次獲釋後不久病逝。
莫蒂拉爾去世,兒子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繼承他的遺志。1936年,經由甘地的推薦,尼赫魯當選為國大黨主席。此後,尼赫魯作為甘地最親密的戰友,帶領國大黨投身於反對英國殖民者的革命洪流中,並因此被多次逮捕入獄。1947年6月,英國被迫公布「蒙巴頓方案」,決定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獨立,尼赫魯出任總理。
尼赫魯執政長達17年,任內奉行和平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在國際社會上享有極高的聲譽。與此同時,尼赫魯在印度推行公、私營企業並舉的「混合經濟」政策,將建立「社會主義類型社會」作為終極目標,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尼赫魯晚年挑起中印戰爭,並因為戰事的失敗而名聲大損。1964年5月,尼赫魯因病去世,終年74歲。
從北京到東北三省自駕游,有哪些好的攻略?
不知道您有多長時間,也不知道您什麼時候去,就發一個我們走過的路線吧,供您參考。
1、北京—葫蘆島(興城古城、東戴河)
2、葫蘆島—大連 (海洋公園、金石灘、濱海路、星海廣場、老虎灘)
3、大連—丹東市(虎山長城、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公園)
4、丹東—通化—撫松縣
5、長白山一日游
6、撫松—延邊(延邊大學、圖們江)
7、延邊—牡丹江(鏡泊湖、地下森林、牡丹峰)
8、牡丹江—雞西(興凱湖)
9、雞西—撫遠市(黑瞎子島、東極廣場、烏蘇鎮、魚博館)
10、撫遠—雙鴨山—佳木斯(上午撫遠遊玩,午後出發)
11、佳木斯—鶴崗—伊春—五大連池市(五大連池風景區:火山地貌)
12、五大連池—黑河(卧牛湖、中俄黑龍江風情園)
13、黑河—漠河北極村(北極村、北極沙洲、中國最北哨所)
14、漠河北極村—加格達奇區(大興安嶺)
15、加格達奇區—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
16、齊齊哈爾—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俄羅斯民族風情小鎮、松花江、中央大街、聖索菲亞教堂廣場、東北虎林園、老外道、哈爾濱啤酒博物館)
17、哈爾濱--長春(偽滿皇宮、凈月潭、長春電影製片廠)
18、長春—沈陽(沈陽故宮、張氏帥府、棋盤山、北陵)
19、沈陽—錦州(筆架山、北普陀、燒烤、燒烤、燒烤)
20、錦州—北京
20段行程隨意拆分。

② 世界重要河流的水文特徵

一、世界
萊茵河:發源於阿爾卑斯山脈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該河流經西歐最發達的經濟區----魯爾區,具有較高的航運價值。該河流的水文特徵:水量較大,水量的季節變化小,流速平穩,無明顯的汛期,無冰期,含沙量小。(結合西歐的氣候和地形特點: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流經的多為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
伏爾加河:自北向南注入裏海,為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流經俄羅斯經濟發達的歐洲部分,航運價值很高。其水文特徵:為內流河,靠積雪融水和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徑流量不大,春季徑流量最大(有積雪融水補給),冰期較長。
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三大河流:自西向東依次為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葉尼塞河為二大地形區分界河。三條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經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區。水文特徵:水量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越往東大氣降水越多,而緯度高且植被覆蓋好,蒸發量較小),含沙量較小,冰期長,且河流的下游地區有凌汛,水能豐富。
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上的河流:西側水系流程短,水流急,豐富的水能,而東側的支流路程較長,水流較緩,流入波羅的海。
剛果河:地處赤道熱帶雨林氣候區,流經剛果盆地,注入幾內亞灣。水文特徵:水量很大(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積廣,支流多,匯水多),徑流量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流經地區植被覆蓋好),無冰期,但水流急,水能豐富。剛果河兩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變化。難點:剛果河徑流量最大的季節是秋季(見大圖冊P19):剛果河南北兩側的支流分別流經南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的濕季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則是9月到次年的5月,當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時進入雨季時,剛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河:這條河流流程長,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區發源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量大,徑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徑流量有所減少(降水量有所減少,加之熱帶草原區的動物飲用水),下游在奈及利亞境內,降水量又增加,徑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顯(下游在奈及利亞境內有大片的種植園農業,灌溉水量增大)。
尼羅河:世界最長的河流,主要流經埃及和蘇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該河流經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區,降水量較少,而蒸發旺盛,總徑流量不是很大。其上游有兩支流,分別是靑尼羅河和白尼羅河。這兩支流分別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和東非高原,流經的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區,兩支流的水量較大。但白尼羅河的徑流量變化較小,因其源頭發源於赤道附近,降水季節變化小,又有維多利亞等湖泊的調節。而尼羅河下游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量較多。所以尼羅河的水量特徵: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節變化大,其中秋季是徑流量最大的季節(原因同剛果河類似),且從上游到下游的變化是大----減少。含沙量較大,汛期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濫是尼羅河突出的水文特點)。
贊比西河:位於非洲南部地區,橫穿東非高原,其上游為東非大裂谷的起點,經過熱

帶草原氣候區,其主要的水文特徵是:水量季節變化大,汛期為10月到次年的5月,水流急,上游有莫西奧圖尼亞瀑布。
墨累---達令河: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部的背風位置,發源於東部的大分水嶺,自東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從上游到下游分別流經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區和地中海氣候區。
密西西比河:流經北美的中央大平原地區,流域面積廣,支流多,水系結構呈樹枝狀。其最長的支流為密蘇里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相通,構成龐大的內河運輸網。其水文特徵:徑流量大,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均較大,流速較穩,含沙量較小。
亞馬孫河:世界最大的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地處赤道及附近地區,支流發育多,流域面積大,徑流量很大,且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小;流經亞馬孫平原地區,水流緩慢,但南北兩側的支流由於流經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帶,落差大,水流急,具有豐富的水能;含沙量小,但近年來有增大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熱帶原始森林早大規模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有所增加。
阿姆河和錫爾河:發源於帕米爾高原地區,向西北注入鹹海,為內流河。依賴於高山的冰雪融水補給,徑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徑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有冰期,以夏汛為主。這兩河為中亞重要的灌溉水源,流經圖蘭平原。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位於西亞,上游發源於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流經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等。上游地區受地中海西風的影響,冬季降水量大,而下游流經的是熱帶沙漠氣候區,降水量少,蒸發旺盛,加之農業灌溉用水,徑流量較少。該河徑流量最大的季節是冬季。(大圖冊P19)
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國家,發源於中國的青藏高原,注入阿拉伯海。源頭靠高山冰川融水補給,中下游流經熱帶沙漠氣候去,該河流的徑流量亦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
恆河:水量較大,水量的季節變化也大,汛期出現在6---9月,靠大氣降水補給為主(西南季風),含沙量較大(流域內人類活動頻繁,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其入海口附近常發生洪澇災害。
中南半島上的河流:水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均較大(中南半島的「浮稻」即說明),水流較急(地形起伏大),水能豐富。水系南北縱列分布,流域上游窄下游變寬。
二、中國
1、內流區和外流區
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魯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額爾齊斯河)。
內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與200MM等降水量線接近。
2、外流河水文特徵差異及原因
地區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有無結冰期
東北 黑龍江、松花江 水量豐富(流經濕潤半濕潤區) 汛期較短(有春汛、夏汛) 少(森林茂密) 長(緯度高,位於寒溫帶、中溫帶)
秦嶺—淮河以北 遼河、海河、黃河 水量較小(流經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 短(位於暖溫帶)
秦嶺—淮河以南 長江、珠江 水量豐富(降水量大,流經濕潤地區) 汛期長(雨季長) 小(流域內植被好) 無(亞熱帶,冬季均溫0°C以上)
3、內流河水文特徵

③ 塔里木河:7~9月為汛期 。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態環境問題:下遊河段來水量銳減,河道乾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嚴重沙化,生態環境惡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區不斷開墾土地,農業用水急增,加之溫室效應,蒸發加強,導致下遊河流水量減少甚至乾涸。

4、我國主要的外流河水文特徵比較
長江:徑流量大,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均較大,汛期較長(6---9月)以夏汛為主,無冰期。
分段分析:從源頭到宜昌為上游:水流急,水能豐富;水量逐漸增大(沿途接納支流),含沙量較小,河道較窄。
從宜昌到胡口為中游:流量大增,水流趨緩,含沙量增大,河道彎曲。
從胡口到入海口為下游:江闊水深
黃河:分段分析:源口到河口鎮為上游:水流急,水能豐富,水量逐漸增大,沿途有湟水、洮河等支流匯入,但流經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有所減少,含沙量較小,在寧夏段有凌汛現象。(初冬和早春)
河口鎮到舊孟津為中游:含沙量大(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流眾多,水量較大,但季節變化很大,水位會暴漲暴落)
舊孟津到入海口為下游:地上河,無支流匯入,流域變窄,流速緩慢,在山東境內有凌汛現象。(時間同上)
東北河流(黑龍江、松花江):水量較大,季節變化大,有積雪融水和大氣降水補給,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覆蓋高),流速平緩(東北平原),冰期長。
西南地區的河流(橫斷山區):水量大,季節變化大,水流急,水能豐富,含沙量較小,流域面積窄,支流較少。汛期在夏季。汛期較長。但在四川盆地、雲貴高原等部分地區會出現秋汛現象。
東南地區(珠江、閩江等):水量豐富,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大;無冰期;含沙量較小(植被覆蓋率高);水流較急,尤其是流經低山丘陵地區的。汛期較長,出現在夏秋季節。(秋季東南沿海有台風影響)

③ 模里西斯黑河峽有英文名嗎

模里西斯黑河峽有英文名,其英文名為Black River Peak Viewpoint。以下是關於模里西斯黑河峽的一些關鍵信息:

如果前往模里西斯旅遊並計劃參觀黑河峽,可以將英文名Black River Peak Viewpoint記下來,以便詢問當地人或通過導航軟體直接搜索。

④ 黑河流域地質概況

(一)自然地理概況

黑河是我國西北地區較大的內陸河,地處河西走廊和祁連山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自治區)。地理位置位於東經97°37′~102°06′,北緯37°44′~42°40′,流域范圍南以祁連山為界,北止居延海,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東以大黃山與石羊河接壤,西與黑山、疏勒河為界。東西長400餘千米,南北長800多千米,流域面積約13萬平方千米。

黑河流域所處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古絲綢之路和今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在這里,有我國的衛星發射基地,有漫長的與蒙古國接壤的邊界線。這里歷史上曾繁華一時,滄桑巨變,黑水古國、樓蘭古國消失了,變成了今天的戈壁沙灘,這一切都與水系相關。因此,建立黑河流域地下水三維地質結構模型,摸清其地質結構,對於流域內乾旱區找水、流域內生態環境建設、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氣象

黑河流域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在夏季,東南太平洋暖濕氣流可途經我國大陸,翻越秦嶺和黃土高原,影響本區;西南氣流因受青藏高原影響,可把印度洋和孟加拉灣等南亞洋面的水汽帶入區內的東部;西部大西洋和北部北冰洋氣流,遠途跋涉歐亞大陸,經中亞、黑海,翻越准格爾界山、天山,到本區西部已是尾翼,變得水汽缺少、空氣乾燥,影響較弱。在冬季,本區受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控制,顯得格外寒冷和乾燥。總體來說,本區南部山區降水量最大,中部與北部平原區降水量最少,東部比西部降水量大;蒸發量則相反,北、西部蒸發量大,東、南部蒸發量小。

據1957—1983年的氣象資料統計,區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2mm,年內降水量60%~70%集中在7~9月,一次降水量在10mm以上者甚少;年平均蒸發度為3755mm,是降水量的89倍左右,蒸發最強烈的季節出現在5~8月,約佔全年蒸發量的50%左右。降水和蒸發隨地勢的升降而變化,一般地勢越高降水量越大,蒸發量越小,地面標高每增加1000m降水量增加3.5~4.8mm,蒸發量減少25~32mm;多年平均氣溫8.04℃,最高為41.8℃,最低為-36.4℃,日溫差一般為14~17℃,最高達34.2℃;年日照時數3325.6~3432.4t;年均絕對濕度4.2mb,相對濕度32%~35%,濕潤系數低於0.009%~0.012%,盛行西北風,年均風速4.2m/s,最大風速15.0m/s,8級和8級以上的大風日數年均54天,沙塵暴日數年均29天,大風多在春季和夏初。

2.水文

流域內的主要河流為黑河,又稱弱水(或稱額濟納河),發源於祁連山北麓,分東西兩支,東支稱黑河,為幹流;西支稱北大河,匯流於鼎新南,經雙城子流入額濟納旗境內,至狼心山西麓的巴彥博古都分為東、西兩河。東河向北分8個支流呈扇形匯入東居延海(索果淖爾),西河向北分4個支流匯入西居延海(嘎順淖爾)。河流全長821km,流域面積1.28萬km2。出山口鶯落峽以上為上游,河長303km,流域面積1.0萬km2;鶯落峽至正義峽為中游;正義峽以下為下游。

流域內天然湖泊很少,只在黑河幹流的尾閭有東居延海(索果淖爾)和西居延海(嘎順淖爾),由地表水和地下水補給,系淡水湖。歷史上西居延海湖水面積350km2;1961年乾涸,東居延海1958年湖水面積35.5km2,現有水面2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m,蓄水量約2000萬m3

流域內的大小冰川428條,分布在河流源頭,覆蓋面積129.79km2,估計冰儲量3.3km3左右,年補給河流的冰川融水量約3.65億m3,占流域地表徑流量的9.8%。

(二)區域地形地貌

黑河流域內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南部祁連山脈海拔高,山峰高程大多在3000~5000m之間,最高峰為5564m;中部海拔多為1500~2500m,以青龍山海拔為最高,達3600m;北部海拔多在1000~1500m左右,高程變化相對平緩一些。

黑河流域南部為祁連山山脈,山勢高聳陡峻,溝谷切割劇烈,峭壁橫生,主要是水流刻蝕及冰川剝蝕景觀。流域中部多為低山地形,有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現代地貌景觀雖與高山區大體相似,但受乾燥氣候影響,風化地形較為發育,部分區域半荒漠、荒漠化景觀較為明顯。北部平原處於黑河下游沖洪積平原,地勢較低,相對高程較小,由於受近代強烈的風力及剝蝕作用,在平原上形成了廣大的沙漠、風蝕窪地、堆積地形、丘陵及波狀準平原地貌特徵,同時,北部山體山勢大多寬廣低矮,山頂平緩,溝谷不發育。

區域內地貌形態比較豐富,依據地貌的基本成因及形態,可將本區地貌劃分為山地、平原、戈壁、沙漠幾種類型,對每種類型可分為若干亞類型。如山地有褶皺斷塊高山、褶皺斷塊中山、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剝蝕堆積壟崗狀丘陵。平原有陡傾斜的洪積扇形平原、洪積平原、沖積-洪積平原、沖積平原。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類型地貌單元:構造剝蝕地形、主要是一些褶皺狀的高中低山及丘陵地帶;剝蝕堆積地形,主要是一些山間平原、溝谷平原;堆積、沖洪積、湖積平原及風積地形;戈壁;沙漠。

(三)區域地質構造

1.構造概況

區域內構造復雜,包括了較多地質單元。各構造單元的邊緣,基本都有大的斷裂所控制,如在祁連山山麓,有一系列逆沖斷層組成疊瓦式斷裂,控制著盆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另外,還有許多隆起帶和凹陷帶的分布,與斷裂一起,把流域平原切割為幾個大的盆地。

構造運動表現為在南部山地上升,走廊盆地相對下降,為第四系沉積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如酒泉東盆地和張掖盆地。中部山地和北部山地相對穩定,上升幅度小,盆地的第四系鬆散層沉積物主要來自南盆地,因此厚度較薄,沉積顆粒較細。

在流域內第四紀地層出露較為齊全,而各盆地的基底可分為下古生界以前的變質岩和火成岩組,侏羅系至上古生界碎屑岩組,第三系、白堊系以泥岩為主的細粒岩組。還有部分的Q1岩組。

2.構造運動

區域內構造運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升降運動:主要表現為山地一直處於上升狀態,盆地則處於下沉過程中,如南北山體的處於上升運動,平原區則處於沉降運動過程。山地以祁連山、大黃山上升為劇,盆地以大馬營、永昌盆地沉降幅度最大。

褶曲變動:在第三系下及第四系下、中更新統廣泛形成褶曲構造,證實了第四系早期新構造運動是十分強烈的。

斷裂運動:區域內斷裂構造屢見不鮮,有的出露於地表,有的隱伏於地下,這些構造多見於山麓地帶,丘陵區和平原區,斷層線長度從幾千米到數十千米的均有。性質上多屬壓性或壓扭性逆斷層、平推斷層。出露地表的斷層比較明顯,一般有斷層構造破碎帶存在。隱伏斷層多分布於山麓地帶及平原區,如祁連山北麓大斷層等。這些斷層對盆地地下水的形成和運移起著不同程度的控製作用,可以作為盆地的分界線。

地震作用:據史料記載,區域內地震活動頻繁,有的地震震級高,破壞性嚴重,這也是現代地殼運動活躍的反映,是新構造運動的又一佐證。

(四)區域地層

流域內的出露地層較為齊全,新老地層都有出現,在山區古生、中生界較多一些,如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都在建模剖面上有所展現。本次建模主要涉及平原區的盆地,在山區由於勘探資料少,在此不予考慮。

在地層中還有許多侵入岩存在,如花崗岩、石英閃長岩、花崗閃長岩及超基性岩,它們岩枝或岩脈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在盆地第四系中也時有出現。

區域內各個盆地廣泛發育著第四系,這也是我們建模的主要對象。下面具體就各個時代不同成因類型的第四系進行說明。

全新統(Qh):此地層廣泛分布於區域內地表,但沉積厚度較薄,成因類型比較復雜,有洪積、沖積、淤積、湖積、風積類型。洪積代表岩性有砂碎石層,含泥質成分較高,碎石分選性差。沖積分布於沖積平原溝谷古河道地帶,以砂、砂礫石居多,砂礫分選及磨圓性均好,砂以細砂和中細砂為主,水平層理發育,鬆散,局部夾薄層粘土。淤積分布於剝蝕窪地,為現代溝谷洪水攜帶物質最終沉積的場所,以粘土亞粘土為主,夾粉細砂。湖積主要分布於湖盆地帶,岩性為粘土夾薄砂層。風積主要在沙丘形式出現,岩性以粉細砂為主。沖積、湖積和湖沼沉積分布於黑河流域中下遊河床兩側與河流的古河道內,分布范圍較為狹長。

上更新統(Q3):分布廣大平原上。上更新統一般以含礫砂和砂為主。洪積類型成因的地層分布於山前傾斜平原,以砂礫石層為主,成分因地而異。洪積扇岩性以礫卵石為主,細土平原由亞砂土、砂和亞粘土組成,厚度數十米至百餘米。

中更新統(Q2):岩性主要為礫卵石、亞粘土、亞砂土、粘土與砂互層,上層多被上更新統砂礫石層覆蓋,由於強烈的剝蝕作用,在窪地的周邊可見露頭,以灰黃色粘土夾薄層粉細砂為主。中更新統的堆積物是在繼承了下更新統的沉積環境上接受沉積的,故岩性及厚度在縱橫方向的變化規律與下更新統是基本一致的。

下更新統(Q1):在流域平原內分布較廣,岩性主要由粘土夾砂土組成,沉積厚度與岩性變化較大。局部為厚層狀礫岩、砂礫岩夾砂岩,泥鈣質膠結,在南盆地的北部和北盆地中,形成以泥岩為主的第四系鬆散層的基底。

(五)區域水文地質條件

由於第四系沉積物岩相的差異和地下水補給和排泄條件的不同,並且受基底起伏形態的變化影響,區域內水文地質條件有明顯的差別。

祁連山前的盆地第四系鬆散層厚度大,疏鬆多孔,是賦存地下水的有利場所,潛水水位埋深較大,一般為100~300m。由南向北,至中部地帶,基底抬升,地下水水位埋深變淺,許多地方地下水甚至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在北部盆地,主要為細土平原帶,地下水類型為多層結構的潛水-承壓水結構。

斷層對地下水水位的影響很大,往往伴隨著地下水的跌水和溢出現象的發生。斷層兩側水位埋深相差很大。

閱讀全文

與印度黑河是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河水有多少 瀏覽:313
英國駕照怎麼弄 瀏覽:765
義大利簽證中心什麼時候開業 瀏覽:808
印度機器怎麼使用 瀏覽:329
英國加拿大美國的國徽是什麼 瀏覽:302
義大利語網上哪裡學 瀏覽:718
越南產的蔻馳怎麼樣 瀏覽:667
印度有什麼網站 瀏覽:871
中國汽油哪個牌子好 瀏覽:41
烏魯木齊中國石化加油站哪裡有 瀏覽:162
秦朝在越南設立什麼郡 瀏覽:410
中國哪裡生產女童禮服 瀏覽:49
各國對中國有哪些貢獻 瀏覽:226
越南人怎麼賣淘寶 瀏覽:43
印度黑河是什麼樣子 瀏覽:575
有多少國家支持印度巴士 瀏覽:826
宜賓怎麼去義大利 瀏覽:776
中國文明史提前了多少年 瀏覽:474
伊朗單位招人看重什麼 瀏覽:532
摩托車年齡限制是多少啊英國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