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陸軍的組成
最初,印度陸軍軍隊的主要目標是保衛國家的邊界。然而,多年來,軍隊還承擔了提供內部安全責任,特別是在武裝分子襲擊的克什米爾和東北部。軍隊的力量大約100萬軍隊和34個部門。它的總部設在印度首都新德里 由軍隊參謀總長領導(COAS),現任總長為迪帕卡普爾 。 軍隊有6個戰術司令。每個司令官由中將擔任 。每個命令是直屬新德里的陸軍總部所發布 。這些指揮官直接領導下屬士兵。還有一個訓練司令部稱為ARTRAC.裡面的工作人員由總部任命的中將指揮 。
軍 總部,印度陸軍 , 新德里
中央司令部 ,總部設在勒克瑙 , 北方邦
第1軍 -目前分配到西南司令部
東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加爾各答 , 西孟加拉邦
第三軍 ,總部設在迪馬普爾 ,那加蘭
第23步兵師 總部設在蘭契
第 57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Leimakhong
第四軍 ,總部設在提斯浦爾 , 阿薩姆邦
第2山地師 總部設在迪布魯格爾
第 5山地師 總部設在Bomdila
第21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倫吉亞
第三十三軍 ,總部設在西里古里 , 西孟加拉
第 17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托克
第20 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Binnaguri
第27 山地師 總部設在噶倫堡
炮兵旅
北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烏坦布爾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14軍 ,總部設在列城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3步兵師的 總部設在列城
第 8 山地師 總部設在德拉斯
炮兵旅
第15軍 ,總部設在斯利那加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 19步兵師 總部設在巴拉馬拉
第28 , 步兵師 總部設在古列茲
炮兵旅
第十六軍 ,總部設在訥格羅達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 10步兵師 總部設在阿可挪爾
第 25步兵師 總部設在拉賈烏里
第 39 步兵師 總部設在Yol的
炮兵旅
裝甲旅
南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浦那 , 馬哈拉施特拉邦
第12軍 ,總部設在焦特布爾 , 拉賈斯坦邦
第 4裝甲旅
第 340機械化旅
第 11步兵師 總部設在艾哈邁達巴德
第 12 步兵師 總部設在焦特布爾 第二十一軍 ,總部設在博帕爾 ,中央邦
第31裝甲師 總部設在佔西
第 36 薩加爾機動部隊
第 54 步兵師 總部設在海德拉巴 / 塞康德拉巴德
炮兵旅
防空旅
第 475工程旅
西南司令部 ,總部設在齋浦爾 , 拉賈斯坦邦
第1軍 ,總部設在馬圖拉 , 北方邦
第 4步兵師 總部設在阿拉哈巴德
第 6 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巴瑞利
第33裝甲師 總部設在希薩爾
工程旅
第10軍 ,總部設在丁達 , 旁遮普
第 16步兵師 總部設在斯里蘭卡根加訥格爾
第 18 哥打機動部隊
第24 比卡內爾部隊
第6獨立裝甲旅
第615獨立防空旅
第471工程旅
西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Chandimandir
第2軍 ,總部設在安巴拉 , 哈里亞納邦
第1裝甲師 總部設在帕蒂亞拉
第14德拉敦機動部隊
第22步兵師 總部設在密拉特
第474工程旅
第612機動獨立防空旅
第九軍 ,總部設在Yol的 , 喜馬偕爾邦
第26步兵師 總部設在查謨
第29步兵師 總部設在伯坦果德
第2獨立裝甲旅
第3獨立裝甲旅
第16獨立裝甲旅
第十一軍 ,總部設在賈蘭達爾 , 旁遮普
第7步兵師 總部設在菲羅
第9步兵師 總部設在密拉特
第15步兵師 總部設在阿姆利則
第23裝甲旅
第55機械化旅
訓練司令部 ,總部設在西姆拉 , 喜馬偕爾邦 印度軍隊還有個和上面相異的團組織。軍下面提到是職能部門負責具體泛軍隊的任務。
武器單位
1、印度步軍
2、裝甲部隊 裝甲團的學校和中心的阿邁德那格爾 。
3、炮兵部隊 炮兵學校是代奧拉利靠近納西克 。
4、軍信號
5、工程兵 -在軍事工程學院是Dapodi, 浦那 。該中心位於如下: 馬德拉斯工程師小組在班加羅爾 , 孟加拉工程師組魯爾基和孟買工程師組克德基, 浦那 。
6、陸軍兵團防空中心在戈巴爾布爾在奧里薩邦 。
7、機動步兵-應變中心阿邁德那格爾 。
8、陸軍航空部隊(印度) 1、師:陸軍師是一個介於一個軍和一個旅之間。它是軍隊最大的打擊力量。每個師由少將級的[師長](GOC)指揮 。它通常由15,000作戰部隊和8000名支援人員。目前,印度陸軍有34個師,其中包括4個機動師 18個步兵師,10個山地師,3裝甲師和2個炮兵師。每個師由好幾個旅所組成。
2、旅:一個旅通常有大約3000名作戰部隊構成。一個步兵旅通常有3個步兵營以及各種支援武器與單位。它是由一名准將 來指揮。除了在各師的旅,印度陸軍也有5個獨立裝甲旅,15個獨立炮兵旅,7個獨立步兵旅,1個獨立空降旅,3個獨立防空旅,2個獨立防空旅和4個獨立工程師旅。這些獨立旅直屬軍級單位的領導。
3、營:一個營的指揮官是上校 ,是步兵的主要作戰單位。它由900多名戰斗人員。
4、連:由一位少校領導大約120名士兵。
5、排:一種連和班之間的單位,一排由一名中尉或根據情況的准尉(一名初級軍官)。它大約有32人。
6、班:最小軍事單位大約10人。指揮由士官領導 。
B. 【中印西段的印軍布防(2023全)】
本文詳述中印西段邊境印度軍隊的布防情況。對比2020年,西段印軍的部署發生了顯著變化。第1打擊軍被調至北部軍區,國家步槍隊制服總隊從克什米爾第16軍調至拉達克,隸屬於終端部隊。第39師部分轉隸第14軍。駐尼木的第118(獨立)步兵旅,第102(獨立)步兵旅和第114旅脫離第3師。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在2020年設立了西部司令部,並在列城設立總隊。
西段印軍主要由北部司令部指揮,駐地在查謨和克什米爾的烏坦布爾。北部軍區下轄第1軍、第14軍、第15軍、第16軍和第39師。其中,第14軍駐守拉達克;第39山地師從馬列公路支援拉達克;第1軍以我國西部縱深為目標,支援巴基斯坦方向;第15軍和第16軍則主要針對巴基斯坦。
中印邊境西段,指的是從喀喇昆侖山口到拉達克、印度喜馬偕爾邦與我國三方交界的6795高地(蓋亞山)的邊境線。西段印軍主要分布於列城印度河河谷一線,面對我國邊境。他們通過多個山口和通道進入拉達克、托伊西、奴布拉、錫亞琴冰川、東什約克河谷、班公湖地區、羌臣摩河谷、楚舒勒、洛馬、邊境印度河河谷及卡爾佐克-楚瑪爾、汗里-塔隆累地區。
第14軍,又稱火與怒軍,駐扎在拉達克的列城,下轄第3步兵師、第8山地步兵師、第102(獨立)步兵旅、第118(獨立)步兵旅、第254(獨立)裝甲旅、第402(獨立)炮兵旅、終端部隊國家步槍隊制服總隊、拉達克偵察兵聯隊等。第39師可能有部分兵力轉隸第14軍暫管。
第3步兵師,又稱三叉戟師,軍旗為三座雪山背景的三叉戟,駐地卡如,卡如是印度河河谷至邊境的交通樞紐。第3炮兵旅,包含3個105mm炮團、1個155mm炮團、1個120mm迫擊炮連。裝甲團和機械化步兵營也隸屬於第3師。第81步兵旅,又稱帕蒂亞拉旅,徽章為紅圈中展翅的黑色雄鷹,駐地德巴克。制服總隊,中印西段印軍防區分為北部和南部,守衛南部的是原第3步兵師的第114步兵旅和第70步兵旅。第114步兵旅,又稱楚舒勒旅,駐地塘子。第70步兵旅駐地汗里,可能負責巴里加斯和汗里地區。
雷達站、軍直屬部隊還包括第254(獨立)裝甲旅,又稱雪豹旅,駐列城,下轄第4騎兵團、第2槍騎兵團、第85裝甲團及機械化步兵營。第102(獨立)步兵旅,又稱錫亞琴旅,專門負責印巴方向的錫亞琴冰川、奴布拉河谷和圖爾圖克的西什約克河谷。第118(獨立)步兵旅,又稱戰斧旅,駐地列城北邊的尼木軍事站。第402(獨立)炮兵旅,少有的擁有徽章的炮兵旅,駐列城。
第8山地步兵師,又稱永遠在行動師,徽章為兩個豎著銜接的金環套一柄紅色寶劍,駐地卡吉爾縣康巴唐,負責168公里拉達克的印巴邊境。第8師下轄第56山地旅、第121(獨立)步兵旅、第192山地旅、第8山地炮兵旅。第39步兵師,又稱達師,駐地喜馬偕爾邦巴倫布爾軍站,主要作為支援拉達克中印邊境的後備力量。
第1軍,又稱首先打擊軍,曾隸屬中部軍區和西南軍區,2021年調入北部軍區,作為針對我國西段的後備力量,可能輪訓拉達克或深入打擊我國縱深。第1軍下轄第4平原整編步兵師、第6山地師、第14(獨立)裝甲旅、第42炮兵師。拉達克偵察兵聯隊,拉達克偵察兵是印度陸軍的一個招募聯隊,擅長山地作戰,由5個營組成,負責偵察和攔截等任務。
印度-西藏邊境的警察部隊(ITBP)在西段負責中印邊境北部及巴里加斯以西區域。兩個支隊下轄7個營,負責35個邊境哨所。
C. 1962年和解放軍對陣的印度軍隊官兵和指揮官之前都有過什麼戰績打仗經驗有解放軍多嗎
自衛反擊作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地區進行。印軍部署的兵力有1個軍部、1個師部、4個旅部、21個步兵營,總計約22000人。印度陸軍原是英國殖民地軍隊,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北非、南歐、東南亞諸戰場作過戰,自稱「打遍歐、亞的勁旅」。與我作戰的印度第四師號稱「王牌部隊」,是「印軍編制、裝備、訓練的試點部隊」。第一一四旅長期駐防克什米爾,並受過山地戰訓練。這些部隊在印度陸軍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戰部署是:東段,第七旅4個營部署在克節朗地區;炮兵第四旅兩個步兵營配置在棒山口、達旺地區;第四師戰術司令部及1個營位於吉米塘、下地地區;第五旅8個營分布在「蘇班西里邊區」、「西安邊區」和「魯希特」;第四軍軍部和第四師師部位於提斯普爾。西段,印軍第一一四旅以5個營分散配置在邊境全線,其中1300餘人分布在入侵戰境的43個據點;旅部及1個營位於列城。印度的企圖是:在東段,依據正侵佔所謂「麥線」以南和以北的克節朗地區,繼續向西藏內地擴大侵佔范圍;在西段,依託其入侵的43個據點,繼續向我境內蠶食,逐步侵佔新疆阿克賽欽地區。
中國邊防部隊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個多團的兵力,首先粉碎克節朗地區印軍的進攻,然後殲滅克節朗地區和可能由達旺地區來援之敵;以新疆1個多團的兵力,首先粉碎印軍進攻,然後殲滅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並視情況擴張戰果;同時,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向當面之敵反擊,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戰。
克節朗地區反擊作戰。克節朗,位於中印邊界東段西藏以南地區,該地山峰比高1500米以上,海拔4000米左右
當天,克節朗地區的印軍大部被殲,一部潰逃。10月22日,中國國防部宣告;我軍沒有必要受非法的「麥線」約束。10月23日,我山南地區部隊殲滅棒山口之敵一部,佔領棒山口。接著我軍兵分5路實施追擊,直取達旺。印軍倉惶向達旺河以南之西山口一線撤逃。我邊防部隊又以一部渡過娘姆江曲,晝夜兼程,沿下地、龍拉、沙澤一線急進。清除棒山口入侵印軍的另一支反擊部隊,於1962年10月24日佔領了東新橋等地。1962年10月25日,幾支反擊部隊相繼進占達旺。其中一部繼續向南推進到達旺河北岸。克節朗——達旺之役遂告結束,首戰告捷。全殲印軍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虜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共殲印軍1900餘人
D. 印度一個師17000人,越南一個師9000人,中國一個師有多少人
規模大小和人員配置是軍隊規制的重要內容,所以不同的國家根據自己的情況有不同的安排。我們都知道,「師」是一個軍隊規模的單位,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師級單位,但現代軍隊中最早開始運用的是德國,而後世界各國紛紛開始效仿。現在印度一個師17000人,越南一個師9000人,那你知道中國一個師有多少人?
隨著科技進步和發展,精銳部隊將會成為世界各國軍隊的發展趨勢之一,這樣一來,既能減少人員訓練上的經濟投入,也更方便部隊的演習和調整,從中省下來的軍資費用,可以用於精進科研在軍事方面的投入,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 孫子兵法· 謀攻》中記載,「不戰而屈人之兵。」只有我們足夠強大,讓別人看到我們的實力,才能起到震懾作用。
E. 一個師相當於多少人
一個師的人數因國家、時期和具體編制而異。
不同國家師級編制的人數有所不同。以中美印俄為例,美國一個師約17000人,其包含了多元化的戰斗單位,從普通步兵到特種部隊,再到航空支援等;印度陸軍師級單位約14000 - 15000人,尤其是山地師,這體現了其在地理環境復雜、邊境線漫長的國情下,對軍隊部署和作戰能力的特殊需求;俄羅斯軍隊經過改革後,一個師大約1.3萬人,以適應其廣闊的國土防禦需求。
中國軍隊不同時期師級編制的人數也有變化。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15師有15000人,120師有14000人,129師有13000人。新中國成立後,標准編制下一個師是5到6個團,約一萬人。如今,我軍一個師通常包含約12000人,由機械化步兵、裝甲兵、炮兵等多兵種組成。並且,中國軍隊逐漸從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更加註重高效、精良的軍事力量建設,「師改旅」調整就是為了提高軍隊的快速反應和作戰效能。
F. 印度山地步兵師作戰實力如何
1. 印度山地步兵師是印度軍隊中一支重要的作戰力量,其人數和規模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相當顯著的。擁有12個山地師,總計約15萬人的兵力,這使得他們在數量上具備了強大的優勢。
2. 在裝備方面,印度山地師一線部隊的裝備較為精良。例如,俄制AK-47改進型步槍、比利時FAL半自動步槍等均有所配備。此外,輕型迫擊炮、無後坐力炮以及RPG火箭筒也是常見裝備。這些裝備為他們在山地作戰中提供了必要的火力支持。
3. 印度山地師在實戰經驗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由於常年在與巴基斯坦的邊境沖突中進行山地作戰,他們的實戰經驗豐富,並非如人們想像中的那樣不堪一擊。
4. 然而,印度山地部隊在重型武器和支援火力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他們缺乏適合山地高原作戰的坦克,現有的T-90坦克在山地環境中難以發揮其機動性。在火炮方面,盡管進口了美國的超輕型榴彈炮,但彈葯依賴進口,且自產彈葯存在問題。此外,印軍山地部隊在機動載具方面也存在短缺,後勤運輸仍然面臨壓力。
5. 總體而言,盡管印度山地部隊在人數、訓練和經驗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其裝備精良程度仍有待提高。在與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比較中,印度在重型武器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與其他一流軍事力量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印度山地部隊及印度陸軍在現代戰爭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