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教起源何時,如何傳入我國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其傳入中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最早可追溯至秦朝,有零星的佛教傳播活動,但佛教在中國獲得正式和廣泛的認可,是在東漢時期。
據《四十二章經序》和《牟子理惑論》等文獻記載,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時間通常被認為是東漢永平年間,即公元58年至75年間。漢明帝劉庄在位期間,據傳他在公元64年的一個夜晚夢見金身光耀的僧人。次日,傅毅據此指出這可能是佛教中的「佛」。為求得真經,漢明帝於公元67年派遣蔡愔等使團前往西域,邀請印度僧人迦攝摩騰和竺法蘭來華。
迦攝摩騰和竺法蘭接受了邀請,攜帶佛像和經文,騎著白馬抵達洛陽。漢明帝對此表示歡迎,並在公元68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以安置從印度帶回的佛經。這些佛經被保存在皇室的蘭台石室中。
公元68年,可以視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年份。洛陽白馬寺不僅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的確立,也成為了佛教文化傳播的重要標志。
❷ 佛教是怎麼由國外傳入中國的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在我國最早見於秦國統一六國,即春秋戰國時期,漢代在我國開始傳播開來。佛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隨著人口的遷移而傳入中國。
千百年來,佛教在我國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特別是唐代,例如唐太宗就曾讓玄奘法師去西域學習佛法,這對我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