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洋海嘯的受災情況
遇難者國籍 遇難者人數 遇難者國籍 遇難者人數 印度尼西亞 238,945 緬甸 61 斯里蘭卡 30,957 孟加拉 2 印度 16,389 索馬里 298 泰國 5,393 坦尚尼亞 10 馬爾地夫 82 肯亞 1 馬來西亞 68 總計 292,206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襲最為嚴重,據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已經確認死亡的人數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泰國確認遇難者總人數約為5393人,其中超過1000人為外國人。
斯里蘭卡是受襲嚴重程度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其遇難者總人數約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約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確認的死亡人數約10749人,失蹤人數約為5640人。
緬甸共有61人在海嘯中遇難,而聯合國估計該國死亡人數約為90人。馬爾地夫至少有82人遇難。
馬來西亞警方稱,該國共有68人遇難,大部分為檳榔嶼居民。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非洲東海岸也有人員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國際救援人員認為,索馬里的遇難者人數可能被誇大了。
(註:該統計數字包括印尼127774名失蹤人員及印度5640名失蹤人員;為避免重復計算,該數字沒有包括泰國的3071名失蹤人員,斯里蘭卡的5637名失蹤人員也沒有計算在內。)
事發地點位於旅遊熱點附近,加上正值聖誕節的旅遊旺季,受災地區聚集了大量的本地居民和遊客;很多旅客成了這次災難的受害者。地震引發巨大的海嘯席捲了印度洋沿岸地區,但在太平洋沿岸,只看到海面的輕微起伏。
最新數字顯示,此次地震和海嘯已導致超過29.2萬人罹難(已證實),當中三分一是兒童,因為他們對可能發生的疫症的抵抗力較低。另外,海嘯把很多在海邊工作的當地人和在沙灘享受假期的旅客卷到海底,因此這次地震導致不少人失蹤。
海嘯通常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海岸,因此瀕臨太平洋的國家(地區)的政府都建立了有效的海嘯預警系統,且為當地人民所熟知。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中部和東部都曾遭遇海嘯,如在弗洛勒斯島(Flores,1992年12月12日)、爪哇(1993年6月3日)和蘇拉威西島(Sulawesi,2000年5月3日)等地的地震後所引起的海嘯。蘇門答臘島海岸乃至整個印度洋海岸上次遭遇海嘯是在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爆發所導致的海嘯。因此,此次地震和海嘯所導致重大傷亡,是由於當地人過百年沒遇過海嘯,因此對海嘯缺乏認識,更不用說從各種先兆預知海嘯將近。亦由於此,印度洋沿岸各國(地區)並不重視海嘯的威脅,沒有建立有效的海嘯預警系統。
印尼
印度尼西亞國家減災協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死亡人數達234,271人,失蹤者為1,240人,4.4萬人接受救治,另有61.7萬人淪為難民。亞齊省西南岸17個村莊已消失。而據印度尼西亞駐馬來西亞大使說,印尼亞齊省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40萬人。
總統尤多約諾宣布國難,將於棉蘭市設立救災站。很多建築在地震開始時即倒塌,無論如何,死亡大部分是由海嘯造成的,特別是在亞齊和北蘇門答臘省西岸地區。傷亡數字的統計因為叛軍自由亞齊運動的存在而變得不可行,那兒幾乎沒有記者、政府官員或是救援工作者。印度尼西亞官方政府與位於蘇門答臘西南海岸的地區失去通訊。
難民超過60萬人,其中北亞齊有5萬多難民,東亞齊1.2萬多,班達亞齊9,000多,亞齊查亞縣1.5萬多。
印尼政府從財政預算中撥出了首批五百億盾(約合五百六十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受災嚴重的亞齊地區的食品、醫葯和受難 者安葬等緊急事務。
斯里蘭卡
已證實有超過41,000人死亡,多數是兒童和老人;有780,000人淪為難民。首都機場和港口關閉。海水入侵進內陸近2千米。當地媒體報道說由於海水入侵,長期內戰留下的許多地雷已經露出地面。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已經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政府對北方受泰米爾之虎叛軍控制的地區的情況沒有掌控。20,000名軍人在政府控制的區域展開救援行動和維持秩序防止搶劫。
海嘯導致了一列火車出軌,死亡人數至少1,400人,比以往任何一次火車出軌事故死亡的人數都多。
政府說在南方至少有3,000人死亡,當中至少包括一所有百多名孤兒的孤兒院。泰米爾猛虎游擊隊的官方網站報道說叛亂地區有1500人死亡。
印度
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及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共超過5000人死亡,當中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1000多人、本地治里280人、喀拉拉邦121人及安得拉邦61人。數百人失蹤(在安得拉邦就有800人)。他們當中大多數是漁業工作人員。很多漁夫無論在家或出海都失蹤了。有消息稱,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中央直轄區有3000人死亡,估計另有3萬人連同5個村莊在海嘯過後消失無蹤。初始的報道暗示在安達曼和尼科巴島只有很少的人員傷亡,但稍後在尼科巴附近發生的地震使數千人死亡。與尼科巴群島的通訊也中斷了。最嚴重的損傷是在泰米爾納德邦。官方說傷亡1724人,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單在納加帕蒂南行政區就超過690人,在古達羅爾有超過300人,在坎尼亞古馬里超過280人,在金奈超過200人。報道說在金奈那兒甚至沒有能給直升機降落的地方。在坎尼亞古馬里死亡的人包括正在海里進行宗教凈化活動的朝聖者。
被困在Vivekananda Memorial的一個近坎尼亞古馬里的小島的700人之中的650人在搜救隊搜索其他人的同時被救出。在馬里納海灘旁的金奈,正在參加各種各樣的水上活動的大人和小孩及在沙灘上作晨早散步的人都被水沖走。印度當局徵召當地海陸軍及海岸防衛隊參與救援行動,及空投食物往受海嘯影響的災區。泰米爾納德邦及安得拉邦的首長對受海嘯影響的災民表示深切哀痛。2004年12月30日,印度東部地區發生中度地震。印度政府已經向所有遭受海嘯襲擊地區發布新的警報。
泰國
泰國內政部說,已經造成5395人死亡,其中約有一半是外國人。9457人受傷和2845人失蹤。從12月28日起,泰國全國連續降半旗三天以示哀悼。
旅遊勝地普吉島受損嚴重,特別是面向震中的巴東海灘。機場亦曾因海嘯而一度暫時關閉,但於當晚已經重開。2004年12月29日,法國外交部長米歇爾·巴尼耶抵達普吉島,為這一地區的法國公民提供協助。
PP島有超過200家度假屋被巨浪捲入海中。官方報告已經確認99人死亡1100人受傷。當中大部份都是於浮潛之時被突如其來的巨浪拋高而摔死,不少人更身首異處。而其他的死者主要是到石灰洞探險時,因為海水突然湧入而溺斃或窒息而死。在泰國當地的死傷者之中也包含了皇家人士,泰皇拉瑪九世(Rama IX)21歲的外孫蒲美·詹森(Bhumi Jensen)在攀牙府海邊的度假村劃水時,被突如其來的巨浪吞噬,他的屍首在隔日才被尋獲並獲得確認。蔻立(Khao Lak)的災情比其他地方更為嚴重。警方相信約有3,000人死於該島度假村內。
馬來西亞
68人死亡,當中檳城(Penang)有38人死亡,吉打州(Kedah)有12人,霹靂州(Perak)2人和雪蘭莪(Selangor)1人。另有6人失蹤。
緬甸
緬甸政府宣布,目前為止有36人死亡,大多數都集中在平查魯島(Pyinzalu)、拉普達鎮和伊洛瓦底(Irrawaddy)三角洲,政府還在等待進一步消息,但是根據聯合國官員以及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道指出,數字已經提升到了90人。
馬爾地夫
82人死亡31人失蹤並且還有可能增加。數千人無家可歸,馬爾地夫首都馬累三分之二的地方被海水淹沒。偏遠的底地環礁可能受損嚴重。一些島嶼完全淹沒。政府宣布該國進入災難狀態。這個由珊瑚礁組成的島國絕大部分領土海拔不到一米。馬爾地夫的很多島已經失去通訊聯系。馬爾地夫國際機場關閉後已經重新開放。該國政府呼籲國際援助。通訊嚴重受到影響,救援工作還沒有辦法開始進行。
塞席爾
3人死亡,7人失蹤。
澳屬科科斯群島
有半米高的海浪沖刷過澳大利亞海岸,人們都很驚慌,但實際並沒有人員傷亡。
法屬留尼汪
位於印度洋以西、非洲東岸的法領島嶼留尼汪,很多艘船沉沒。
孟加拉
12名兒童死亡。
索馬里
東非國家索馬里中部海岸也受到海嘯波及。132人死亡。
非受災國遊客死亡人數達2230人(泰國方面的統計)。共有約7000名外國遊客失蹤。由於在很多災區,死亡者實在太多,又擔心爆發瘟疫,大批未辨明身份的死屍被倉促集體埋葬,死亡數僅是粗略估計。
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馬爾地夫全國或部分地區都被當地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歷史學家開始爭論這次海嘯是否會是現代史中最慘重的一次海嘯。
瑞典宣布2005年1月1日為全國哀悼日,瑞典全國將降半旗為在東南亞海嘯中的遇難者致哀。香港宣布取消原定於2004年12月31日、2005年1月1日及1月2日的煙火表演以悼念這次災難。1月5日中午,歐盟25個成員國的4.5億公民全體暫停手頭工作,為印度洋海嘯災難的15萬遇難者默哀3分鍾。 保險業專家表示,這次南亞地區海嘯造成的損失可能會超過100億歐元(130億美元)。國際著名的慕尼黑再保公司保險專家柏茲稱:「目前,我還無法估算出一個准確的數目。然而,根據我的看法,這次海嘯造成的財物損失將超過100億歐元。」柏茲是在接受德國DW電視台訪問時發表上述談話的。
受到海嘯蹂躪的亞洲各國的政府正在評估這次災難對經濟造成的打擊和影響。經濟師指出﹐受災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放慢。目前,海嘯已經造成了8萬多人死亡﹐上百萬人喪失家園﹐許多基礎設施被沖毀﹐其中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受到的打擊最嚴重。經濟師相信﹐受到海嘯襲擊的10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將會放慢。
B. 世界上哪些國家發生了里氏6級以上的地震
歷史上全球6級以上地震統計表
1201年7月,發生在地中海東部。傷亡主要發生在埃及和敘利亞。110萬人死亡。震級:未知
1556年2月2日,中國的陝西、山西和河南三省發生地震,估計83萬人死亡。震級:未知
1905年4月印度、克什米爾邊境地震,1.88萬人死亡。 震級:8.6
1906年8月智利瓦爾帕萊索大地震,死亡2萬人。震級:8.6
1908年12月義大利西西里島墨西拿大地震,死亡8.3萬人。震級:7.5
1915年1月義大利阿維察諾大地震,死亡2.998萬人。震級:7.5
1920年12月中國甘肅大地震,至少死亡10萬人。震級:8.5
1923年9月日本關東大地震,至少死亡14萬人。震級:8.3
1927年5月中國南昌大地震,死亡20萬人。震級:未知
1932年12月中國甘肅大地震,死亡7萬人。震級:7.6
1934年1月尼泊爾、印度邊境大地震,死亡1.07萬人。震級:未知
1935年5月印度基達(今屬巴基斯坦)大地震,死亡5萬人。震級:7.5
1939年1月智利奇里安大地震,死亡2.8萬人。震級:8
1939年12月土耳其埃爾津詹大地震,死亡3.5-4萬人。震級:8
1960年2月摩洛哥阿加迪爾大地震,死亡1.2萬人。震級:5.9
1962年9月伊朗卡茲紋大地震,死亡1.2萬人。震級:未知
1968年8月伊朗東北大地震,死亡1.2人。震級:未知
1970年1月:中國雲南大地震,死亡1萬人(無官方數字)。震級:7.7
1970年5月秘魯太平洋海岸大地震,死亡6.68萬人。震級:7.8
1972年12月尼加拉瓜馬那瓜大地震,死亡約1萬人。震級:未知
1974年5月中國四川雲南大地震,死亡逾1萬人(無官方數字)。震級:未知
1976年2月瓜地馬拉大地震,死亡2.6萬人。震級:7.5
1976年7月中國唐山大地震,死亡24.2萬人(官方數字)。震級:7.8
1978年9月伊朗塔巴斯地區大地震,死亡2.5萬人。震級:7.4
1985年9月墨西哥大地震,死亡0.5萬人(官方數字)。震級:8.1
1988年12月蘇聯亞美尼亞斯皮塔克大地震,死亡2.5萬人。震級:7.0
1990年6月伊朗西北大地震,死亡4萬人。震級:7.7
1993年9月印度南部拉杜爾地震,毀掉了36個村莊,2.2萬人死亡。震級:未知
1995年1月日本神戶市大地震,死亡0.54萬人。震級:7.2
1999年8月土耳其西北大地震,死亡2萬人。震級:7.4
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大地震,引發大海嘯,近30萬人死亡。震級:8.7
2005年10月南亞次大陸大地震,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家都有強烈震感,8.6萬人死亡。震級:7.8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縣大地震,截至08年5月28日,死亡人數:67183人、失蹤:20790人 震級:8
2008年
5月12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截至9月25日,汶川地震已確認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失蹤17923人。
10月5日,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吉中邊境地區發生里氏6.8級地震,造成至少72人死亡。
10月29日,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達市附近連續發生兩次地震,第一次震級為里氏5.0級,第二次為里氏6.5級,共造成至少300人死亡,3.56萬人受傷,另有約4萬人無家可歸。
2009年
4月6日,義大利首都羅馬以東約100公里的山城拉奎拉發生里氏5.8級地震,造成近300人死亡,約6萬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嚴重。
9月2日,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發生里氏7.3級地震,造成至少79人死亡,超過900人受傷,32人失蹤。
9月30日,薩摩亞群島地區發生里氏8.0級強震,造成100多人死亡;同日,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發生里氏7.7級地震,1000多人遇難。
2010年
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海地政府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地震已造成27萬人死亡。另據聯合國的統計,有48萬多人流離失所,370多萬人受災。
智利當地時間27日凌晨發生里氏8.8級強震,並引發海嘯。位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已將海嘯預警范圍擴大至整個中美洲以及太平洋國家和地區。
3月8日土耳其東部發生里氏6.0級地震,目前導致57人死亡,至少100人受傷
3月14日印尼發生里氏7.0級強烈地震 沒有發布海嘯預警
3月22日 冰島南部一座火山20日深夜猛烈爆發,滾滾濃煙和熾熱的熔岩迫使數百名附近村民被迫疏散。目前還沒有當地人因此受傷。據悉,本次火山爆發前數周,山體附近曾連續發生小型地震。
3月21日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當地時間21日凌晨發生里氏6.2級地震。目前,當地有關方面沒有發布海嘯警報。
4月5日墨西哥境內靠近美國邊境的南下加利福尼亞地區4日發生7.2級大地震,美國南部大城市洛杉磯與聖迭戈市內震感明顯,很多高達建築不斷搖晃,很多居民跑到街上避難,一些停放在路邊的車輛也反復上下抖動,少數居民震後被困在電梯中等待救援,墨西哥政府還沒有接受有關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報告
4月7日6點15分印尼遭遇里氏7.8級強烈地震 海嘯預警發布,在強震發生後,當地又發生了5.1級和5.0級的餘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2010-04-11 17:40在索羅門群島南緯10.9,東經161.3發生7.0級地震。
4月12日06:08:14,西班牙南部格拉納達市附近發生6.2級地震。
4月14日早上7:49分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大地震,地震已造成2064人遇難,失蹤175人,受傷12135人,其中重傷1434人。
C. 歷史上發生過9級的地震有幾次
截止2020年有記錄的有6次。
1、勘察加大地震
發生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勘察加半島的大地震,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資料,日本大地震震級修正後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勘察加半島1952年地震震級相同,成為1900年以來全球第四強震。
2、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大地震
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大地震(14:22:31.9UTC)發生於1957年安德烈亞諾夫群島(Andreanof Islands, Alaska),是阿拉斯加大地震。
震中位於的安德烈亞諾夫群島以南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坐標為北緯51.57度,西經175.34度;面波震級8.3級,矩震級8.6–9.1級(美國地質勘探局稱為8.6級,但國內多稱)。
3、智利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生9.5級大地震。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5月21日的9.5級大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這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智利2萬人死亡。幾天之後,地震的能量穿過太平洋,在太平洋西岸掀起了海嘯,又給日本和菲律賓的東部沿海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4、威廉王子海峽大地震
當地時間1957年3月9日14時22分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烈亞諾夫群島的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發生地震,震級為里氏9.1級,地震矩規模9.1,震中位於北緯51.57度,西經175.34度。此次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群島。
5、印度洋大地震
12·26印度洋地震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55秒,地震規模為里氏規模9.3級,震源位於3°19′N 95°51.24′E,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公里深處。這里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地震本身(排除海嘯)傳遍到孟加拉、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泰國。
6、日本大地震
3.11日本地震(也稱「東日本大地震」;英語:The 2011 earthquake of the Pacific coast of Tōhoku;日語: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 、東日本大震災)指的是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46(北京時間13:46)發生在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日本稱此處為「三陸沖」)的強烈地震。此次地震的矩震級Mw達到9.0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為Mw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