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地指的是什麼 india indian hindi 都是什麼意思印度 印第安的英文為什麼都是india
印度, 印第安和 印地語 的 英文翻譯都不一樣。是這樣的:
1。印度: 英文名字是 India,指的是印度共和國,中國的鄰國
2。印地語:英文翻譯是 Hindi。是印度的30 多種語言其中的一個。在1965年1月26日成為了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語言(連同英語)。1997年的調查發現,66%的印度人會說印地語,77%的印度人把印地語視為國家的共同語言。在印度,4億2200萬左右的人把印地語當作母語,大部分是印度北部的人。
3。印第安:英文音譯是 Indian, 指的是 印度人。
『貳』 誰能夠告訴我印地安人的歷史
分類: 社會/文化 >> 民族
解析: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絕大多數均為印第安人,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傳統將其劃歸蒙古人種美洲支系。印第安人通常說印第安語,或者稱為美洲原住民語言。但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語言的系屬情況均十分復雜,至今沒有公認的分類。
名稱
印第安人在15世紀末之前本來並沒有統一的稱法。1492年義大利航海家C·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時,誤以為所到之處為印度,因此將此地的土著居民稱作「印度人」(西班牙語:indios),後人雖然發現了錯誤,但這種稱法已經成為習慣稱法並普及了,所以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稱印地安人為「西」印度人,在必要時,為了區別,稱真正的印度人為「東」印度人。漢語翻譯時直接把「西印度人」這個單詞翻譯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煩,到目前仍為最普及的用法。不過到了20世紀,許多美洲國家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明顯改善,一些 *** 機構或民間組織開始對「印第安人」這一名稱進行「正名」,比如在加拿大往往被稱為更加政治正確的「第一民族」(英文:First Nations)等等。
文化
印第安人經過兩萬多年的分化和發展,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民族和語言。在歷史上印第安人曾建立過四個帝國,其中最重要的是北美洲的阿茲台克帝國和南美洲的印加帝國。印第安人中的瑪雅人發明了瑪雅文字,對天文學的研究造詣也相當深入。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馬鈴薯、辣椒、西紅柿、煙草、可可等作物。
然而,由於後來西方殖民者迫害、殺戮印第安人,毀滅印第安文化,致使現在殘存的古代文明材料已經不多,但目前的研究越來越引起考古界的關注,美洲國家也開始下大力發掘古代印第安文化。
據統計,殖民時期,西班牙所屬的領地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有大約1000萬被殺,美國西進運動中又有100萬左右印第安人被殺。目前大約有3000萬印第安人。
另外,印第安人曾被誤認為是紅種人,因為他們的皮膚經常是紅色的,後來才知道這些紅色是由於印第安人傳統上習慣在面部塗紅顏料所給人的錯誤認識。
古代印第安人
* 瑪雅人
* 阿茲台克人
* 印加人
和許多其他較小的部落。
『叄』 印第安人是指印度人還是土著人
又稱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印第安人即美洲土著居民。此人種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屬蒙古人種美洲支系。使用印第安語,包括十幾個語族,至今沒有公認的語言分類。
印第安人以前曾稱為紅種人,因為他們的皮膚經常是紅色的,後來才知道這些紅色是由於習慣在面部塗紅顏料所給人的錯誤認識。
研究者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是是在大約2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
印第安人經過兩萬多年的分化,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民族和語言,在歷史上曾建立過四個帝國,最重要的是北美洲的阿滋特克帝國和南美洲的印加帝國,發明過瑪雅文字,對天文學研究的造詣也相當深,為世界提供了玉米、番薯、西紅柿、煙草、可可等作物。由於殖民者迫害、殺戮印地安人,毀滅印地安文化,致使現在殘存的古代文明材料已經不多,但目前的研究越來越引起考古界的關注,美洲國家也開始下大力發掘古代印地安文化。
人種體質
印第安人,黃種人,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據傳在15000—25000年前由亞洲經白令海峽陸續遷入,分布南北美洲。在極北部有埃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在北美有阿塔巴斯幹人、阿爾貢金人、易洛魁人、蘇人和馬斯科基人等;在中美有阿茲特克人、瑪雅人、加勒比人、奇布查人等;南美有印加人、瓜拉尼人和阿拉烏幹人等。語言屬印第安語族。最先種植玉米、馬鈴薯、向日葵、棉花、金雞納樹等作物,對人類作出貢獻。16世紀前,多半尚處於母系氏族階段,也有少數象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等已形成早期奴隸制國家和有相當高的文化。16世紀起遭歐洲殖民者的摧殘和殺戮,發展中斷,人口下降。現有3200餘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北美約剩80餘萬人,大都被趕入保留地,生活艱苦。在中美和南美一般都受所在國統治者的歧視和同化。
婚俗
酋長印第安人的婚禮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婚禮地點多選擇在印第安人聚居區公共建築物里舉行,一般是一幢較大的木頭房屋。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村中居民紛紛來到木房裡,眾人席地而坐,互致問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裝,款式新穎,色澤艷麗。雖然印第安人性情開朗,但婚禮場合卻顯得非常安靜,即使說話也是輕言細語。
其他
由於歷史原因,現在大多數印第安人都生活在偏僻的農村地區。和瑪雅人一樣,其他印第安民族也大都保留著自己傳統的生活習俗。印第安人做飯時,仍喜歡使用質地粗糙的陶罐、石碗、木勺。有人生病時,他們采來草葯,或將其點燃對病人進行煙熏,或煮湯為病人沐浴。他們至今喜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尤卡坦半島的瑪雅婦女不分老幼都身著寬松的白色綉花裙,頭戴色彩艷麗的鮮花;男人則身穿寬松的白色衣褲,頭戴草帽,腳穿草編涼鞋。中部高原上的印第安婦女愛穿綉花罩衫和豎條紋的寬大長裙,上身披一種叫「雷博索」的多用披巾。這種披巾既可遮陽,也可禦寒,還可背小孩、包東西。極富民族特色的服飾成為印第安人一個明顯標志。許多印第安人仍住在原始的房屋裡。在尤卡坦半島,瑪雅人在樹林中開出一塊平地,就地取材,把粗樹枝一根根固定在地上,圍成一個大圓圈,把棕櫚樹的大葉子搭在上面,房子就蓋好了。
文化
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態度。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已經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在今天的美國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為一種奇怪的宗教信仰。卡耶特說,宗教信仰在印第安人生活中占據很高地位,最重要的部落首領是宗教領袖,他在內部事務上的權力高於部落首長。在大多數部落,部落首長僅負責對外事務,主要是與聯邦或當地政府打交道,他對外代表部落,但他的任命權在宗教領袖,他在對內事務上更要聽宗教領袖的。
印第安人:徘徊於現代與傳統邊緣
http://ke..com/view/10100.htm
『肆』 為什麼「印度人」是白種人而不是黑種人還有埃及的人種
印度人僅僅從顏色上來講不是白種人,其他特徵跟白種人很像。
印度人其實是白種人的一個雜交分支,現在的印度人身上有多種民族的混血基因。印度人的來源,是起源於高加索地區的雅利安白人向南方遷移,其中一支進過數百年到達印度,侵略印度並把奴隸當地棕種人,之後與當地的棕種人(同澳洲土著)同化結合,成為新的民族,之後又受到來自埃及、波斯等具有黑人基因地方的人的侵略,又遭受過幾次來自蒙古的侵略,由多種民族的基因所結合而來的民族。
單純的說他是白人,似乎不妥,只不過這類民族的基因有很大程度來源於白人,跟白人相似,但絕對不是白人,只不過跟其他種族相比他們跟類似於白種人,就像黃種人和馬來西亞一帶的棕種人很像,兩者必然有基因聯系,但不是同一個人種的,而且古代人種的形成漫長,即使他們的基因相似,他們的文化、宗教也完全不一樣。現在國際上一般都把印度、中東一帶的叫做紅種人,分為第四大人種
地球上既有基因較為類似的民族,想中國,日本,非洲,歐洲、北美,這些地區都是有固定的民族。也有印度、中東、西亞、地中海、北蒙古這些地區,這些地區往往處於多個固定民族,容易被其他民族侵略改變而產生新的民族。古埃及的文化是由黑人創立的,但現在的埃及確實黑人白人以及中東的紅人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