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作家有哪些
印度的作家眾多,以下為其中一些著名的人物:
1.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泰戈爾是印度現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他的作品多涉及社會問題和哲學思考,展現出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嚮往。他的作品風格獨特,在印度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 賈伊塔利·薩蒂亞吉特·拉爾(Jaitely Satyajit Ray)
拉爾是印度現代文學的傑出代表之一,以其社會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著稱。他的作品聚焦於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揭露了印度社會的各種問題。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圍內享有很高的聲譽。
接下來是一些其他著名的印度作家:哈瑞·莫林達斯(Hari Kunzru)、卡納德·賈納丹(Kiran Desai)、烏帕什卡拉等,他們在不同領域和不同主題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創作成果。他們的作品為印度文學的豐富多樣性作出了貢獻。隨著時代的發展,印度的文學創作也不斷進步和豐富。他們的作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和交流中展現出了印度文學的獨特魅力。這些作家的作品不僅反映了印度的歷史和文化,也展現了印度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希望。他們的創作對於了解印度的文化和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貳』 印度一共有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印度一共有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1、泰戈爾(1913年獲文學獎 )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
1884至1911年擔任梵 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2、喇曼(1930年獲物理學獎 )
美國籍印度裔分子生物學家,生於印度賴布爾,卒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旁遮普大學畢業後赴英,在利物浦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3、霍拉納 ( 美籍印裔,1968 年獲生物化學獎 )
印度物理學家,又譯喇曼。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應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970年逝世,享年82歲。
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印度加爾各答大學的拉曼,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4、昌德拉塞卡(美籍印裔,1983 年獲物理學獎 )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裔美國籍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而與另一位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威廉·艾爾弗雷德·福勒共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另一個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拉曼的親戚。
錢德拉塞卡從1937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職,直到1995年去世為止。他在1953年成為美國的公民。錢德拉塞卡興趣廣泛,年輕時曾學習過德語,並讀遍自莎士比亞到托馬斯·哈代時代的各種文學作品。
5、特雷薩修女 (印籍葡裔,1979年獲和平獎) 。
又譯德蘭修女、特里莎修女和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
因其一生致力於消除貧困,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2003年10月被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Beatification,特蕾莎修女的名稱也因此變被祝福的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叄』 印度聞名世界的人物
1、聖雄甘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稱「聖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甘地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1893年,甘地來到英國統治下的南非,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
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聖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並吸收了梭倫、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為國大黨的實際領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開始為印度的獨立而奔波。
「二戰」後,印度分裂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面對兩國的沖突,對雙方都有重要影響的甘地多次以絕食來感化他們,呼籲團結。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
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2,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 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泰戈爾的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謝婉瑩等一代文豪,其中許多作品多次被譯成中文。 泰戈爾的《飛鳥集》影響冰心,使她寫出了《繁星·春水》。
3、阿米爾·汗
阿米爾·汗,1965年3月14日出生於印度孟買,印度寶萊塢演員、導演、製片人 。阿米爾是印度「國寶級」人物,寶萊塢的「全能」演員。
8歲的時侯,阿米爾·汗出演第一部電影《Yaadon Ki Baraat》。後來練習打網球,獲得了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網球冠軍 。
1988年,阿米爾·汗放棄網球重回銀幕 。1989年,出演文藝片《灰飛煙滅》,飾演復仇男子。1999年,在《義無反顧》中出演印巴邊境的抗暴警察阿賈伊。2002年,阿米爾憑借劇情愛情電影《印度往事》獲得zee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08年,憑借導演 《地球上的星星》獲得寶萊塢人民選擇獎最佳導演獎。2009年,出演了勵誌喜劇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飾演Rancho。
2011年,阿米爾·汗製作真人訪談節目《真相訪談》,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印度區第三任大使。2013年,出演犯罪動作電影《幻影車神3》飾演Sahir和 Samar 。2014年,出演奇幻喜劇電影《我的個神啊》,飾演遺留在地球的外星人PK。
2016年,出演勵志運動電影《摔跤吧!爸爸》2017年6月,阿米爾·汗成為「2017年奧斯卡」新成員。2017年,出演勵志電影《神秘巨星》飾演音樂人夏克提·庫馬爾。
(3)印度除了泰戈爾還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肆』 印度三傑是哪三位甘地,泰戈爾,另一位是
拉伊、提拉克、帕爾三人是印度國大黨的傑出的民族運動領導人,先後參加過「梵社」,創辦進步報刊,宣傳爭取自由、擺脫英國統治,宣傳民族主義思想,為印度的獨立自由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因此人們將他們稱為「印度國大黨三傑」。
1.拉伊(1865~1928年):
出身於旁遮普的知識分子家庭。曾任律師和記者,創辦過《旁遮普人》等多種報刊。1882年加入「雅利安人協會」,後成為國大黨激進派領導人之一,被譽為「旁遮普之獅」。他認為印度只有通過爭取自由的斗爭,才能徹底擺脫英國統治,而不是靠乞討和恩賜,由於其言論觸犯了英政府當局,曾多次遭到逮捕。1907年從緬甸獲釋返回印度,1914年赴英、美等國訪問,在美組織「美國印度人自治同盟」。1919年回國,次年在加爾各答特別大會上,當選為國大黨主席,支持「聖雄」甘地的不合作運動。1928年領導抵制西蒙調查團的斗爭,在遊行中與警察發生沖突不幸身亡。著有《雅利安人協會》、《青年印度》、《印度的政治前途》等。
2.提拉克(1856~1920年):
國大黨小資產階級激進派領袖,歷史學家。出身於馬拉塔族婆羅門小地主家庭。曾經學習法律。1880年在浦那開辦新英語學校。1881年創辦《月光報》和《獅報》,揭露殖民當局的暴行。1884年參加創建「德干教育協會」,1893年和1895年先後舉辦紀念印度甘奈希神節和馬拉塔民族英雄西瓦傑慶祝會,以喚起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識。1900年前後在國大黨內組織和領導激進派,積極參加1905年開始的反英斗爭。主張用暴力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實現完全獨立。但強調印度教傳統,迴避農民土地問題,維護種姓制度和落後的風俗。1908年被殖民當局逮捕,判處6年徒刑。他被判刑後,孟買工人曾以總罷工進行抗議。晚年趨向於「穩健派」,接受印度自治主張。1916年建立印度自治同盟,同年與真納締結《勒克瑙公約》。主要著作有《奧里安神》、《薄伽梵歌中的奧秘》等。
3.帕爾(1858~1932年):
出身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曾創辦在《新印度》等多種報刊,國大黨激進派領袖之一。主張抵制英國殖民當局,提倡國貨和民族教育,宣傳自治、自產。領導了1905年民族運動,反對分割孟加拉。1907年入獄,半年後獲釋,前往英國。在英國任《印度自主》和《印度學生》的主編。晚年趨向溫和,反對民眾的暴力運動,反對甘地的不合作運動和哈里運動。著有《新精神:國民生活的聖禮》、《印度氏族主義的精神》、《印度的心靈》等。
『伍』 印度文豪有哪些
印度有名的作家:泰戈爾, 阿蘭達蒂·洛伊,基蘭·德賽。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阿蘭達蒂·洛伊印度女作家和政治人物,被福布斯評為「30位全球女性典範」的第二名,自傳體色彩濃厚的《微物之神》被認為是《午夜的孩子》後最傑出的印度文學作品,曾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長達49周,被譯為40種語言,出版600萬冊。印度女作家。
2006年,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失落》獲得了象徵英國文學最高榮譽的布克獎,成為有史以來獲得該獎的最年輕的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