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街頭玩蛇的樂器是什麼

印度街頭玩蛇的樂器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5-04-29 14:02:48

『壹』 眼鏡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為啥印度人還吹笛逗蛇

說起印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街頭吹笛逗蛇的賣藝人。眾所周知,眼鏡蛇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動物,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是很多印度人卻選擇與蛇共舞,甚至會將蛇放在嘴中,這種賣藝謀生的手段在我們眼中看起來未免太過於危險。有的人說,這些蛇都是事先被拔除了毒牙的蛇,不會對賣藝人造成威脅。

吹笛逗蛇也是很多迫於無奈之舉。設想,如果印度人每個人都有一份能夠維持自己生計的工作,那麼還會有誰願意在街頭巷尾做這么危險的活動來賺錢呢?一個國家的國情都體現在老百姓的身上,正是因為印度這個國家並不富裕,才會導致印度人民的生活比較拮據,才會有各種各樣謀生手段的出現。

『貳』 印度為什麼有蛇文化

千百年來,印度一直活躍著一群耍蛇人。他們每天走街串巷,幾個大小不一的籃子,一根笛子便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家當。大多數人對蛇寧可敬而遠之,而印度蛇人則把它們看做朋友。印度耍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形成自然環境讓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與毒蛇為友。讓一般人望而卻步的眼鏡蛇、蟒蛇在他們的指揮下,無不俯首聽命。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們也會用草葯迅速解毒。耍蛇行業也是一種「眼球經濟」,在現代文明和科技的沖擊下,古老的印度耍蛇業如今已呈現衰敗的跡象。這一有千百年歷史的文化藝術在1972年後成為非法活動。印度政府為了禁止蛇皮貿易,1972年後嚴厲打擊街頭耍蛇藝人。印度政府意識到一門千年藝術即將失傳。為了保護耍蛇人,政府即將推出」耍蛇人培訓「計劃。參加過政府培訓的耍蛇藝人將正式成為國家動物園的馴獸師,被冠以「爬行動物專家」的頭銜。耍蛇人將向來動物園參觀的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的趣聞和叢林生活。此外,政府將建立「耍蛇人專線「,為市民捕捉入侵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耍蛇並不難
記者起初與許多人一樣,總以為能把蛇馴得服帖,定有什麼家傳絕技。等到親自采訪了一個來自哈里亞納邦的耍蛇人,才明白乾這一行最關鍵的是膽量。
這個名叫塔里的耍蛇人在新德里賣藝。據他稱,這一行最重要的是能抓蛇,然後一切就好辦了。每年3、4月份,森林裡氣溫升高時,他們便開始帶著一種古老的捕蛇工具四處尋覓毒蛇的蹤跡。這件可套住蛇頸、帶有金屬圈的手杖可讓人在不殺死蛇的情況下,迅速取出藏在蛇牙後的毒囊。不過據塔里介紹,大自然才是蛇的家園,如果長期不與自然接觸,性子再烈的蛇都會變得懶洋洋的,所以每隔兩三個月,耍蛇人都會把自己的「寶貝」放歸森林,再補充一批「新鮮血液」。
至於要花多長時間才能讓蛇學會「聞笛起舞」,答案令人吃驚,竟然是「抓來後,馬上就行」。究竟是蛇天生就有樂感,還是印度人能歌善舞的天性傳給了蛇,塔里也說不上來。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約占總人口的83%,在虔誠的印度教徒眼中,蛇並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鏡蛇更是財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並供它食物,命中一定會走好運。在印度許多農村都有香火繚繞的蛇廟,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一男半女,對廟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頂禮膜拜。

在印度,蛇類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視蛇為「神」的化身,而眼鏡蛇尤受崇敬,被稱為「努拉盤布」,即「善蛇」。

印度有蛇廟、蛇村、蛇舞、蛇船賽,每年還有蛇節。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儀式,許多印度教徒會在蛇節那天給蛇神獻上雞蛋和牛奶作為供品。最近幾年印度政府著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挖掘本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項目,而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故印度旅遊部門將之列為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8月份的蛇節,雪拉萊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統統會不約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們將捕來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廟宇里「囤積」。吃過晚飯後,他們就會來到廟宇里,爭先恐後徒手捉起一條蛇或數條蛇,步出廟宇外開始盡情狂歡,與蛇共舞。他們幾乎人人手上都揣著一條蛇,有的人將蛇抱在懷里,不停地親吻著;有的人將蛇纏繞在身上,大搖大擺地邁著方步,像是藉以炫耀自己的膽大無比;有許多年輕的女性竟然把蛇系縛在肚臍間,當作美麗的「腰帶」;還有一些小孩子,只穿著短褲,赤裸著的身體上倒掛著八九條紅綠斑紋相間的小蛇……盡管眾多人會被蛇咬傷、纏傷,但他們卻引以為豪。這些人認為,被蛇咬、纏了預兆著今生今世無災無病。

『叄』 印度一種古老的街頭雜耍,通過吹笛子來誘使哪種動物搖擺起舞

眼睛蛇
印度眼鏡蛇另一個熟為人知的形象,就是作為印度街頭賣藝者的表演工

具。印度有很多街頭弄蛇人,他們能控制印度眼鏡蛇作出種種趣怪而奇特的姿態,加上印度眼鏡蛇本身突出的形象(有著寬廣的皮折及鮮明的眼鏡紋),與及其配合笛聲的動作韻律,令它成為印度街頭文化的重要象徵。弄蛇術業者通常會把印度眼鏡蛇放置在一個藤籃之中進行表演,不過其實它們本身是不能聽到任何笛聲的,但它會憑視覺跟從笛鍵的起伏,並以身體感受從弄蛇人踏腳在地的震動而進行活動,作出反應。

『肆』 為什麼印度人很會抓蛇

因為印度人要謀生。就是說印度人抓蛇是因為印度人要吹笛子舞蛇。

印度恐怖的耍蛇者
尤其在印度,蛇類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視蛇為「神」的化身,而眼鏡蛇尤受崇敬,被稱為「努拉盤布」,即「善蛇」。
印度有蛇廟、蛇村、蛇舞、蛇船賽,每年還有蛇節。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儀式,許多印度教徒會在蛇節那天給蛇神獻上雞蛋和牛奶作為供品。最近幾年印度政府著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挖掘本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項目,而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故印度旅遊部門將之列為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每年8月份的蛇節,雪拉萊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統統會不約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們將捕來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廟宇里「囤積」。吃過晚飯後,他們就會來到廟宇里,爭先恐後徒手捉起一條蛇或數條蛇,步出廟宇外開始盡情狂歡,與蛇共舞。他們幾乎人人手上都揣著一條蛇,有的人將蛇抱在懷里,不停地親吻著;有的人將蛇纏繞在身上,大搖大擺地邁著方步,像是藉以炫耀自己的膽大無比;有許多年輕的女性竟然把蛇系縛在肚臍間,當作美麗的「腰帶」;還有一些小孩子,只穿著短褲,赤裸著的身體上倒掛著八九條紅綠斑紋相間的小蛇 盡管眾多人會被蛇咬傷、纏傷,但他們卻引以為豪。這些人認為,被蛇咬、纏了預兆著今生今世無災無病。

蛇船競賽
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種有關蛇的吉慶活動--蛇船競賽,猶如我國端午節的龍舟競賽。競賽點岸邊椰樹蔥郁高大,銅鑼、鼓聲、號子聲此起彼落,一艘艘蛇形船在進行著角逐。這便是喀拉拉邦河蘭慕拉、乾帕庫蘭、科塔雅地區傳統的歐南節蛇船競賽的盛況。賽船的船頭是一個生動的蛇頭,吐著紅色的長舌,60米長,高昂水面14米的蛇頭吐舌翹起。蛇船競賽在當地被看作是每個村莊的大事,因此都選拔強手參賽。參賽選手身穿白色衣褲纏白頭巾,手持短劃槳,每艘船上還點綴著或紅或黃的傘。競賽時,選手們整齊地分坐於船的兩邊,按船上歌手短促高昂、節奏鮮明的號子奮力劃槳。剎那時,上百艘蛇船競逐,水花四濺,號子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如若勝利,全村人都要為他們慶功。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約占總人口的83%,在虔誠的印度教徒眼中,蛇並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鏡蛇更是財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並供它食物,命中一定會走好運。在印度許多農村都有香火繚繞的蛇廟,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一男半女,對廟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頂禮膜拜。

千百年來,印度一直活躍著一群耍蛇人。他們每天走街串巷,幾個大小不一的籃子,一根笛子便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家當。大多數人對蛇寧可敬而遠之,而印度蛇人則把它們看做朋友。印度耍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形成自然環境讓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與毒蛇為友。讓一般人望而卻步的眼鏡蛇、蟒蛇在他們的指揮下,無不俯首聽命。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們也會用草葯迅速解毒。耍蛇行業也是一種「眼球經濟」,在現代文明和科技的沖擊下,古老的印度耍蛇業如今已呈現衰敗的跡象。

這一有千百年歷史的文化藝術在1972年後成為非法活動。印度政府為了禁止蛇皮貿易,1972年後嚴厲打擊街頭耍蛇藝人。印度政府意識到一門千年藝術即將失傳。為了保護耍蛇人,政府即將推出」耍蛇人培訓「計劃。參加過政府培訓的耍蛇藝人將正式成為國家動物園的馴獸師,被冠以「爬行動物專家」的頭銜。耍蛇人將向來動物園參觀的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的趣聞和叢林生活。此外,政府將建立「耍蛇人專線「,為市民捕捉入侵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眼鏡王蛇
印度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大、最著名和最致命的蛇類。例如,眼鏡王蛇,以其可怕的習性和危險的毒液而聞名;網紋蟒,體長可達十餘米,是世界上最長的蛇類。這兩種蛇如今非常罕見,僅存於印度少數地區,人類很少能在野外遇到。另有259種蛇類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約有50種為毒蛇,有些非常危險。盡管許多人對印度蛇類的致命危險感到憂心忡忡,但它們自己也是生態系統中高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伍』 揭秘印度奇術,眼鏡蛇是如何被控制的

主要的方法是用笛子影響蛇的感官,然後蛇為了平衡聲音的干擾,會立起來,搖搖晃晃的,所以這被別人看起來,就像是被控制住了一樣。但其實,這種方法要通過長時間的訓練,並且有巨大的風險,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馴化這些眼鏡蛇的時候,被蛇咬死咬傷,但為了掙錢,他們現在只能這么做了。

其實這中間的原因也是並不復雜。就是通過舞蛇的人不斷吹響樂器,發出刺耳的聲音,這種振動能夠擾亂蛇的感受器官,此時,蛇如果想要在保持平衡,就必須直起身子尋找平衡點,所以我們看到舞蛇人吹響樂器時,蛇總是搖搖擺擺,這其實是它被干擾,想排除影響的過程,但被別人看起來,就像是被操控了一樣,會覺得非常神奇。

『陸』 印度舞蛇的吹的叫什麼

叫「噴吉」印度特有樂器。噴吉是印度吹蛇人的樂器,也是北印度旁庶普(Punjab)、古賈拉(Gujarat),拉佳斯坦(Rajasthan)和巴基斯坦的民間樂器,噴吉相傳是吉普賽人或羅馬傳到印度的樂器,從中東到北非都有類似的樂器,印度噴吉外形像葫蘆,再插入二支竹或蘆韋做的吹管,中東、非洲僅有一支吹管,噴吉一支有6個吹吉主音管吹奏主旋律,另外一支則有2到3個吹孔,是做為持續低音所用。這插管也可再插幾根,適應不同的要求,據說最多可以到五支插管。

噴吉的旋律非常怪異,用來引蛇出籠可不是靠怪異的聲響,事實上蛇沒有耳朵,蛇是聽不到噴吉的樂聲的,可能是噴吉發出的尖高音量,產生的共振的剌激後的反應吧!

噴吉的CD不好找,但JVC收集有一張噴吉為主的民歌及噴吉和塔不拉的合奏曲非常珍貴好聽,值得一聽。

『柒』 在印度,吹笛子讓蛇跳舞的是什麼人

走在印度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時常可以看見一些身著民族服裝雲游四方的耍蛇人。每當他們吹起悠揚而又顯神秘的笛聲時,一條條色彩斑斕的眼鏡蛇便會昂起「恐怖」的腦袋,乖乖地從籃子里探出身來,隨著樂曲翩翩起舞,讓人嘆為觀止。
印度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老行業
據印度朋友介紹,由於宗教原因,耍蛇是一種在印度當地流傳千百年的古老行業。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約占總人口的83%,在虔誠的印度教徒眼中,蛇並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鏡蛇更是財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並供它食物,命中一定會走好運。在印度許多農村都有香火繚繞的蛇廟,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一男半女,對廟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頂禮膜拜。
正是蛇在印度教中的崇高地位,使得耍蛇業長盛不衰。但蛇畢竟不是哪兒都有,加上防蛇咬、馴蛇都需要經驗,因此久而久之,耍蛇業成為一項子承父業的世襲行當,一代代流傳下來。印度「耍蛇人」大都住在蛇類出沒的地方,險惡的環境讓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與毒蛇為友。在他們馴養下,令人毛骨悚然的眼鏡蛇、蟒蛇,無不俯首聽命。
目前,在印度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邦、北方邦以及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些農村,至今仍活躍著一批世代以蛇為生的「耍蛇人」。據稱,這些「耍蛇人」家族中每有男孩問世,大人便會在他身上滴幾滴毒液。大人們相信,這不僅能增強嬰兒的免疫能力,讓他今後免遭毒蛇侵害,而且也可提高他今後識別蛇性的能力。
捕蛇、馴蛇及配蛇葯的本事「傳男不傳女」。不過,「耍蛇人」家的女人都會製作精美的袋子,「耍蛇人」用這些袋子裝蛇雲游四方,養家糊口。據說「耍蛇人」的女兒出嫁,嫁妝中少不了三樣「寶」:一條蛇、一隻狗、蛇葯。
不看人面,看蛇「面」
一位來自農村的當地朋友介紹,在印度農村,時常有外地的「耍蛇人」前來獻藝。等蛇在耍蛇人指揮下,施展完十八般武藝後,面對嘖嘖稱奇的全村老小,「耍蛇人」便上前請求施捨,不過他們常會堂而皇之地打著蛇的名義說:「我的這些孩子演得很辛苦,給點吃的好嗎?」對此,大飽眼福的村民從來不會拒絕,有的給米,有的給面。其實天下哪有吃米、面的蛇?但不看人面還得看蛇「面」吧。此外,向村民兜售蛇葯也是「耍蛇人」的一大副業。這些葯粉都以草葯為配方,解蛇毒效果不錯。遭蛇咬的人,只要將葯粉放在棉布上蘸以牛奶,每天在傷口敷兩次便能痊癒。
對「耍蛇人」而言,最想去的莫過於城裡,尤其是繁華大都市。在當地朋友的陪同下,記者曾在新德里著名景點莫卧爾王朝統治者胡馬雍墓門口問過一個「耍蛇人」。他說,在農村走街串巷耍蛇,維持生活可以,但賺不到錢。聽說新德里外國遊客多,出手大方,因此早在10多年前,就和幾個同行一起結伴來新德里了。「耍蛇人」往往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結成自己的行會。按行規,大家每天要在新德里各大景點門口蹲點,一段時間後進行輪換,以避免引發內訌。
微薄收入讓「耍蛇人」厭倦了這個工作
這位「耍蛇人」認為,干耍蛇這一行當,首先是膽量,技巧還是其次。每年3、4月氣溫回升時,「耍蛇人」都會隨身帶著兩件寶,一件是「莫力」,另一件是頭上裝著金屬圈的特製手杖,前往森林捕蛇。「莫力」是印度「耍蛇人」在幾千年前就發明的一種樂器,用它轉移蛇的注意力,然後「耍蛇人」再用手杖的金屬圈套住蛇的脖子。趁蛇口大張之際,迅速取出藏在蛇牙後面的毒囊。其實說來容易,但真正在深山老林里去抓蛇可需要膽量。尤其對毒性烈、攻擊性強的蛇,即使多年的捕蛇老手,也要小心翼翼,一個疏忽就會造成生命危險。
「耍蛇人」告訴記者,他來新德里闖盪已有10多年了,妻子和4個兒女都在身邊。但這個行當太辛苦了,每天四處奔波表演不說,收入還非常低。平時,他們除了表演時討點生活費外,還與外國遊客一起拍照,一般拍一次100盧比(1美元約合45盧比),當地人則為20盧比,但可以討價還價。不過,遇到喜好獵奇的西方遊客,一通狂拍之後,高興起來給個10美元小費也難說。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收入好時能有5000多盧比,當然其中每月有上千盧比用來買雞肉和羊肉喂給蛇吃,畢竟這些蛇不僅是賺錢工具,更是自己的「孩子」。靠這份收入及妻子平時賣牛奶賺的錢,老大老二還都能上得起學。但近年來,印度市政部門加大了整頓旅遊景點的力度,經常驅趕景點門口的流動商販,讓他有時幾天都沒有收入。因此他已厭倦了耍蛇行當,也不想讓後代重復子承父業的老路,生活再拮據,他也要供孩子上學。

閱讀全文

與印度街頭玩蛇的樂器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在印尼有多少士兵 瀏覽:205
印尼小姐什麼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96
印尼潛艇為什麼未打撈出來 瀏覽:33
如何找一個英國的筆友 瀏覽:974
疫情期間中國一共消耗多少口罩 瀏覽:12
印尼1975年戰爭死了多少人 瀏覽:318
印度為什麼加入上海合作 瀏覽:467
印度棉紗為什麼這么漲 瀏覽:421
伊朗軍隊是多少人 瀏覽:463
印尼為什麼不喜歡華人 瀏覽:691
中國最冷的村叫什麼在哪個城市 瀏覽:863
伊朗什麼時候恢復飲食 瀏覽:649
印度野炊怎麼炒好吃 瀏覽:342
武漢疫情後中國是什麼做的 瀏覽:593
中國合資車什麼車最好 瀏覽:478
疫情期間印度買武器干什麼 瀏覽:212
中國人如何在日本當白領 瀏覽:571
印度街頭玩蛇的樂器是什麼 瀏覽:399
義大利面家常做法用什麼醬油 瀏覽:66
越南瑤瑤叫什麼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