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速記區分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倫
印度:
發源於印度河,最大的貢獻:佛教的產生
古巴比倫:
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今伊拉克),最大的貢獻:空中花園
古埃及:
發源於尼羅河,最大的貢獻:金字塔
相同點:都是有一定的自然基礎
『貳』 古代印度文化是怎樣的
古代印度的文化內容十分豐富,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哲學方面有婆羅門教《吠陀經》的《奧義書》和佛教的三藏,它們既是宗教經典,又包含了多方面的知識,其中不少詩篇是古代傑出的文學作品。古印度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部史詩篇幅之長,遠遠超過希臘荷馬創作的《伊立亞特》和《奧德塞》。古印度在科學方面也有很輝煌的成就。數學上創造了從1到9九個數字,在這之後又加上一個0,並提出了數字按位計值的方法。現在我們都把這種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實際上那是阿拉伯人從印度人那裡學過去的。天文學雖然和占星術混合在一起,但他們已有了測算陰歷的歷法。在佛教寺院中傳授的「五明」(即五種知識)范圍廣,有獨到之處。這「五明」一是「聲明」,學習辨識古字古文;二是「巧明」,包括機械和歷算;三是「醫方明」,講授梵咒和醫葯知識;四是「因明」,講述推理方法,類似邏輯之類的知識;五是「內明」,講解佛經和因果關系。這種多方面的知識使印度文化史在世界上佔有崇高的地位。
『叄』 怎樣巧記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
中國,非洲不說了,你肯定能記住。
埃及,位於尼羅河流域 ,非洲的北方。
巴比倫:位於兩河流域,位於現在的中東地帶。
『肆』 古印度---佛教的資料
關 於 佛 教 密 教
在 古 印 度 生 起 時 間 的 異 說
依 一 般 學 者 的 考 證 , 認 為 佛 教 之 密 教 是 七 世 紀 之 後 ,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一 部 份 派 別 , 與 婆 羅 門 教 相 結 合 的 產 物 。
依 聖 密 宗 佛 教 法 性 傳 承 的 脈 絡 和 祖 師 傳 承 的 教 導 , 則 認 為 佛 教 之 密 教 是 大 聖 本 師 佛 、 釋 迦 牟 尼 佛 住 世 的 時 代 , 已 有 佛 教 密 法 ( 或 密 教 ) 的 教 導 、 修 習 和 傳 承 。
在 古 天 竺 本 師 佛 大 聖 釋 迦 牟 尼 佛 祖 住 世 之 時 代 , 正 屬 於 外 道 林 立 , 諸 家 學 派 互 相 爭 雄 的 時 代 。 而 各 家 學 派 的 修 行 學 說 之 中 , 已 可 以 看 到 密 教 、 密 法 之 存 在 與 屹 立 。
據 老 法 王 的 教 導 , 古 印 的 密 教 、 密 法 , 有 的 已 達 七 千 余 年 的 歷 史 , 堪 稱 為 淵 源 流 長 。 而 且 , 在 諸 外 道 的 學 術 之 中 , 密 教 、 密 法 、 密 理 、 密 修 占 領 了 古 印 學 派 的 深 部 理 論 與 思 維 層 次 。
古 印 度 的 婆 羅 門 教 、 吠 陀 教 、 印 度 教 、 數 論 派 、 耆 那 教 、 裸 形 教 …… 等 等 都 有 密 教 密 法 的 內 容 及 分 枝 、 分 流 。 密 教 之 學 說 、 理 論 與 實 踐 隱 藏 於 諸 家 學 派 之 內 或 者 公 開 稱 為 密 教 的 古 奧 教 、 奧 義 教 等 。
顯 然 , 這 些 屬 於 」 秘 密 教 」 性 質 的 教 派 , 都 具 有 其 獨 自 的 與 」 宇 宙 最 高 真 實 」 交 流 的 方 式 、 方 法 , 有 其 自 身 教 派 的 」 完 整 」 意 義 的 形 而 上 的 理 論 。
大 聖 佛 祖 以 」 戰 勝 外 道 」 諸 學 著 稱 。 故 而 , 在 教 法 之 理 論 上 屹 立 : 」 中 觀 」 與 」 唯 識 」 兩 大 系 聖 教 密 義 , 獨 樹 一 幟 , 從 而 引 導 諸 密 教 外 道 學 者 皈 依 佛 教 。
本 師 佛 大 聖 釋 迦 牟 尼 佛 素 有 降 伏 諸 家 外 道 的 美 譽 。 可 以 想 見 , 諸 家 密 教 外 道 , 來 到 大 聖 佛 祖 駐 錫 的 精 舍 , 祈 求 大 聖 教 導 點 化 , 這 會 受 到 慈 悲 大 聖 的 拒 絕 嗎 ?
答 案 是 : 斷 然 不 會 。
一 般 而 言 , 已 在 」 果 地 」 修 行 , 直 面 宇 宙 真 實 的 密 教 行 者 , 很 難 返 回 到 」 因 地 」 , 重 做 一 個 」 開 權 顯 實 」 界 位 的 顯 法 行 者 。 質 言 之 , 」 密 教 外 道 」 需 要 以 密 教 聖 法 去 實 行 對 治 與 降 伏 。
佛 祖 教 化 諸 」 密 法 」 外 道 、 」 秘 密 」 外 道 、 」 密 教 」 外 道 的 方 法 , 就 是 以 最 聖 、 最 真 、 最 高 、 最 無 上 的 究 竟 圓 滿 的 佛 教 獨 有 的 」 密 教 」 、 」 密 法 」 來 教 育 這 一 類 已 俱 一 定 」 證 量 」 的 外 道 的 求 」 道 」 者 。 引 導 這 些 誤 入 歧 途 , 不 知 究 竟 的 不 同 根 器 的 眾 生 , 從 而 , 引 領 這 些 外 道 步 出 」 我 」 、 」 法 」 兩 執 的 黑 暗 誤 區 , 令 他 們 覺 悟 到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的 光 明 大 道 。 令 諸 外 道 能 夠 真 正 獲 得 」 中 觀 」 正 見 或 」 唯 識 」 正 見 規 范 之 下 的 形 而 上 之 宇 宙 最 高 真 實 。
許 多 證 據 證 明 , 大 聖 佛 使 用 」 金 剛 禪 」 、 」 金 剛 乘 」 、 」 真 言 乘 」 諸 法 , 運 轉 」 佛 教 聖 密 法 」 作 為 降 伏 外 道 」 諸 密 」 的 圓 輪 具 足 、 決 斷 摧 破 之 聖 教 絕 勝 的 」 武 器 」 。
」 密 法 諸 法 諸 宗 」 , 指 佛 教 密 宗 九 乘 次 第 。 」 佛 教 密 法 」 的 提 法 是 因 為 古 印 度 佛 住 世 之 時 , 大 聖 佛 授 密 法 而 並 無 公 開 設 施 建 立 密 宗 。 甚 至 , 在 小 乘 聖 者 們 群 居 之 處 , 佛 陀 更 有 反 對 誦 咒 教 導 之 舉 。 顯 然 , 這 是 一 種 權 宜 方 便 。 因 為 佛 祖 面 對 的 救 渡 對 象 是 小 乘 、 大 乘 、 密 乘 根 器 之 人 群 雜 處 的 社 會 , 故 有 八 萬 四 仟 聖 法 對 治 的 需 要 和 方 便 。
而 聖 密 宗 佛 教 密 宗 」 九 乘 次 第 」 建 立 , 則 是 為 了 適 應 不 同 根 器 的 緣 密 眾 生 、 大 道 心 者 的 修 密 聖 緣 , 從 而 引 領 他 們 晉 入 聖 密 行 者 之 列 。
因 此 , 學 者 們 認 為 : 「 佛 教 之 密 教 , 是 七 世 紀 之 後 才 產 生 。 」 甚 至 說 : 「 是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一 部 分 派 別 , 與 婆 羅 門 教 相 結 合 的 產 物 。 」 並 不 符 合 實 際 情 況 。
密 教 實 系 大 聖 佛 祖 住 世 之 時 , 已 有 教 習 。 予 謂 不 信 , 諸 君 可 細 察 詳 讀 《 四 阿 含 》 經 中 , 大 聖 佛 祖 教 導 聲 聞 弟 子 持 咒 、 治 病 、 防 蛇 、 解 毒 …… 等 密 教 實 法 , 即 可 證 明 。
大 聖 佛 祖 雖 然 反 對 婆 羅 門 教 持 咒 , 但 反 對 的 是 婆 羅 門 未 達 究 竟 之 膚 淺 密 法 而 已 。
當 然 , 我 們 非 常 欣 賞 和 尊 重 學 者 們 的 研 究 成 果 。 祗 少 , 提 出 歧 見 的 學 者 們 提 出 了 建 設 性 的 意 見 , 提 供 了 可 供 參 考 的 思 路 。
關 於 這 方 面 的 資 料 , 聖 密 宗 佛 教 有 許 多 聖 典 ( 略 ) 可 以 獲 得 證 明 。 容 我 們 在 今 後 的 日 子 里 , 同 共 討 論 、 切 磋 、 學 習 和 研 究 。
】
眾所周知,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我國古來對印度佛教的認識,是縱體的、是義理的,因限於資料,也欠缺史的整理,所以未能盡如其實際的了解其發展過程。這也充分說明了早期印度的國人對史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沒有像我國的國人有寫史的習慣,他們只是口口相傳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更替,越傳神話色彩越濃,這樣就使我們很難了解其本來面貌。
近世以來,由於歐美人士對巴利語聖典及梵文聖典的研究、發掘,加上考古學、語原學,及各國史書之有關印度部分的比排、審查、整理,使的混蒙蒙的印度佛教史,已經找出了頭緒。在這方面的工作,日本學者已有了相當可觀的成績。
通過前人的研究,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印度佛教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一、初期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初期大乘(此時部派亦在流行,且還比較興盛);四、中期大乘、後期部派(在中期大乘時,後期部派亦在流行);五、後期大乘、密教(後期大乘時,密教開始興起)。然就此五個時期中的初期佛教來說,此時的佛教是和合一味的;到了部派佛教時期,佛教不再是和合一味的了,而分裂成上座、大眾二部,乃至後來分裂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不等。為什麼本來一味的初期佛教會分裂出部派,其主要原因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
對此,在英國渥德爾先生的《印度佛教史》、呂澄先生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印順法師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聖嚴法師的《印度佛教史》、圓真法師的《印度佛教發展史》、弘學居士的《部派佛教》等書中,都作了一些簡要的說明,但沒有深入系統的研究。近代的演培法師也曾寫過《部派分裂之動因》一文,他從僧制的民主自由、師承的各自有異、語言的運用不同、時代的趨勢所使、區域的文化熏染、觀點的不盡相同、傳說的紛歧復雜、彼此的習性懸殊、尊古出新的有異、聖典的存有異說等十個方面詳細地闡述部派分裂之原因,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分析細致,是一篇十分難得的佳作。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法師、學者,對此問題都作過簡要或詳細的說明,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今在諸位前賢的基礎上,筆者認為,造成原本一味的初期佛教發生分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對小小戒的看法不同;二、彼此習性、思想的不同;三、語言的不同。筆者主要從此三個方面來加以論述。
【 二、對小小戒的看法不同 】
據南傳佛教史料--《島史》、《大史》所載,原本一味的初期佛教真正分裂成部派--大眾、上座二部,是在佛入滅後一百年左右。此次分裂的原因,是由於佛弟子們對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在認識上有所不同而導致的。據說,那時東方毗舍離的跋耆比丘,違背原有的佛陀在世時所制定的教規,已出現向人乞錢的現象。當時西方摩偷羅的耶舍比丘來到該地後,對此加以反對,彼此發生了爭議。耶舍比丘回去反映其事,並約集東西兩方的長老們對這一行為作了判決:認為乞錢是犯戒的。當時參加集會的有七百人,為了使佛弟子們對經律的內容有一個統一認識,又用會誦的方式,舉行了一次結集--即第二次結集。這次結集就以參加結集的比丘人數命名,稱為「七百人結集」。若從結集的地點來稱,又可名為「毗舍離結集」。
此次結集,雖因乞錢而起,而具體議論的內容則有十項:
一、 角鹽凈:為供他日使用,聽貯食鹽於角器之中。
二、 二指凈:即是當日晷之影自日中推移至二指廣間時,如未吃飽,仍可更食。
三、 他聚落凈:於一聚落食後,亦得更入他聚落攝食。
四、 住處凈:即是同一界內的比丘,可不必同一處布薩。
五、 隨意凈;即於眾議處決之時,雖不全部出席,但仍有效,祗要求得他們於事後承諾即可。
六、 所習凈:隨順先例。
七、 生和合凈:食足後,亦得飲用未經攪拌去脂之牛乳。
八、 飲奢樓疑凈:奢樓疑是未發酵或半發酵的椰子汁,得取而飲之。
九、 無緣坐具凈:即是縫制坐具,可不用貼邊,並隨意大小。
十、 金銀凈:謂得接受金銀及許儲蓄之。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此十事絕大部分是有關小小戒方面的問題。對此,東方毗舍離的跋耆比丘,以此十事可行,為合法;西方上座耶舍,則以此為不合律制,為非法。第二次結集的目的,即在審查此十事的律制根據。其結果,據各律典的記載,上座代表一致通過,認為十事非法。對此,東方毗舍離的跋耆比丘們大都不服,傳說即有東方系的大眾別行結集,遂於上座派分裂為二。更值得注意的是毗舍離的國王,亦不滿客來的少數上座,而加驅逐。於是,東方系的大眾部,西方系的上座部,就此隱然出現了。
以上是就南傳佛教史料的記載來說的。若就北傳佛教史料而言,關於佛教分裂的記載與南傳佛教史料所載則有很大不同。根據《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九及世友的《異部宗輪論》,佛教最初分裂是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後,其原因乃是由於阿羅漢果的資格問題,即所謂的 「大天五事」。大天為印度佛教大眾部派的始祖,嘗編作一偈,以宣揚其所提倡之五項教義。其偈雲:「余所誘無知,猶豫他令人;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此偈所說的五事是:
一、 余所誘:阿羅漢雖已無淫慾煩惱,然有漏失不凈(遺精、便利、涕唾等)者,乃因惡魔憎嫉佛
法,遂對修善者誘惑破壞所致。
二、 無知:阿羅漢雖依無漏道而修,斷盡三界之見思煩惱,然因無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種,阿羅漢僅
斷染污無知,尚未斷盡不染污之無知,則尚有疑惑存在。
三、 猶豫:疑有「隨眠之疑」與「處非處之疑」二種,阿羅漢尚未斷盡後者,則雖為獨覺聖者,每每
仍有其惑。
四、 他令人:阿羅漢須依他人之記??,方知自己為羅漢。如舍利弗、目健連等智慧第一、神通第一
之人,亦須依佛陀之授記,始知自己解脫。
五、 道因聲故起:阿羅漢雖已有解脫之樂,然至誠唱念「苦哉」,聖道始可現起;此系因四聖諦之觀
苦、空、無常、無我等,即是聖道。
如上五事,大天認為才是真正的佛教,所以說是名真佛教。當時大天的這種觀點曾在 「四眾」中進行過討論,為佛教僧團內少數有地位的長老所反對,認為這不符合佛教教義,但多數教徒則支持大天的觀點,認為這種觀點符合佛教教義。這樣,反對大天觀點的佛教徒形成上座部,支持大天觀點的佛教徒形成大眾部。
--------------------------------------------------------------------------------
『伍』 古印度文化的文明特點
1、經濟
以農為主,莫卧爾帝國阿克巴統治時,工商業比較發達。
2、政治
德里蘇丹國之前的各個階段,國家政體都是中央集權制,上古時期的共和制小邦到笈多帝國時已不存在。南印度的朱羅王國有較完備的行政制度和稅收機關,各行政區還存在人民會議。
德里蘇丹國時,蘇丹集政權、軍權和神權於一身,他是國家首腦和伊斯蘭教教長,也是國家武裝的最高統帥,是君權和神權二位一體。蘇丹在名義上仍奉阿拉伯哈里發為宗主,繼位後要得到哈里發的封號,發行的貨幣要鑄上哈里發的名字,但實際上完全獨立,不受節制。蘇丹有一支以騎兵為骨乾的龐大常備軍。中央設部,各部有大臣,大臣之上為首席大臣,稱維齊爾(宰相),輔佐蘇丹。全國設23個行省,蘇丹任命總督統治各省。公社仍為基層政權組織,村長大多由印度教徒擔任。上層人物都是伊斯蘭教教徒,出身於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的軍事貴族家族,政府和軍隊中的高級職務均由他們充任。印度教的封建主只能做低級官吏。
莫卧爾時的文武百官實行統一的軍銜制度,竟多達33個級別。
3、封建制度
笈多王朝統治下的印度,農村公社仍然是社會的基層組織,但奴隸制已走到盡頭,出現了早期封建關系的萌芽。笈多王朝的國王無條件地將土地、民戶和耕牛封贈給官僚、貴族、僧侶和寺院,並發給銅牌賜地證書,受封者成為封建主,而被封賜給貴族和寺院的民戶,則成了封建依附農民,他們必須向封建主交納租稅並服勞役。此外,自由農民耕種公社土地,也要交納一種稱為「巴伽」的田賦。
戒日帝國時期,封建制度得到進一步發展,並最後確立。戒日帝國的土地原則上仍屬國王所有,稱為「王田」。國王有權處理王田。據玄奘《大唐西域記》所載,王田分四種:一為帝國佔有地;二為官僚佔有地(祿田,食邑);三為婆羅門(碩學高才者)佔有地;四為寺廟佔有地(福田)。戒日王對教俗地主的布施和封賜,是將土地連同農民一起封賜的。教俗地主的土地均由村社農民耕種,農民不僅被束縛在土地上,而且隨著土地佔有權的轉移而轉換主人。農民要向領主交納收獲物的1/6,還要交「費用」(貨幣)和服勞役。農民還得通過村社向國家繳納捐稅。村社組織依然保留,並保留著公共土地,公社首領和公社會議的權力還比較大,有自治特點,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有的村社仍以大家庭為單位,並保留著定期重分土地的習慣。戒日王對教俗地主布施或封賜的土地,其數量很大,多者可達百邑(一邑相當於一個村社,200戶農民),如那爛陀寺就擁有土地200邑,依附農民多達4萬人。教俗大土地所有者對其領地具有世襲權或自由支配權。封建主還握有領地上的行政、司法權,他們可以任意處置農民。因此,戒日王時代,印度的封地、賜地已脫離政府的管轄而具有獨立性。戒日王死後,大封建主紛紛割據稱雄。從7世紀起到12世紀末,北印度出現了許多「拉其普特人」的小王國。
德里蘇丹視全國土地為自己的財產,他將大部土地以軍事采邑(「伊克塔」)和寺田(「伊納姆」)的形式封賜給軍事貴族、官吏和清真寺。領有采邑的人稱「伊克塔爾」或穆克提,他們必須服兵役,為蘇丹提供一定數量的僱傭軍。14世紀以後,蘇丹允許伊克塔成為世襲領地,伊克塔爾得到免稅特權。此外還有印度教的封建王公和土著酋長也擁有世襲領地,也享有豁免田賦的特權。世襲領地的所有者稱「柴明達爾」(「土地持有者」之意)。蘇丹國歧視和迫害非伊斯蘭教的印度人,向他們徵收人頭稅和其他苛捐雜稅,土地稅是其產量的1/3—1/2的。國家實行包稅制,商人利用包稅特權任意勒索農民。因此,蘇丹國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斗爭十分尖銳。特別是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矛盾以及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的對立給印度造成不良後果。而印度人民反抗蘇丹政權的斗爭則從未間斷。在人民起義的打擊下,蘇丹政權日益削弱,地方總督勢力強大,脫離中央,割據稱雄,這給外族的入侵鋪平了道路。
莫卧爾帝國承襲了德里蘇丹地封建土地制度。一部分由政府租給農民,派官吏直接征稅;大部分以采邑(札吉爾)形式分給軍事貴族,伊斯蘭大教長和清真寺也得到封賜。采邑是有條件的封地,領有者(札吉爾達爾)無世襲權力,大小采邑無等級關系,農民與采邑主也不存在西歐式的依附關系;還有一部分是印度土邦君主和部落酋長的世襲領地,領有者稱柴明達爾,大多在邊遠山區,對農民有行政權和司法權,處於半獨立狀態。17世紀時,采邑和柴明達爾的差別逐漸消失。
4、阿克巴的改革
阿克巴在征服南亞次大陸的戰爭告一段落後,為了加強帝國的統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是加強中央集權統治。阿克巴集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大權於一身。他是帝國最高首腦、最高統帥、最高法官和伊斯蘭教最高教長。中央下設財政、軍事、司法、宗教和監察等部門,各部門的大臣直接對皇帝負責。全國分為21省,派總督統治。文武百官如前所述,實行軍銜制和等級制,共分33級,稱「曼沙布達爾制」(另一說是66級,最高為萬夫長,最低為十夫長),按級授予采邑。
其次是加強財政和稅制的管理。丈量全國土地,測定土地單位面積產量,據此規定稅額。賦稅分實物稅(1/3)和貨幣稅,取消包稅制,租稅一律由中央派官員徵收,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限制了官商的勒索。
第三是為了鞏固統治,調和宗教和民族矛盾,改變傳統的歧視土著人的政策。1563年,下令取消印度教徒的朝聖稅和人頭稅。對印度教封建主改用懷柔政策,提拔他們,授予高官。如1582年,在212名高級軍政官員中穆斯林佔40%,印度教徒佔21%。還委任許多拉其普特酋長任帝國的軍事長官。對印度教徒實行較寬容的宗教政策,允許信教自由,原先被迫改信伊斯蘭教的人可以恢復原來的教籍。但他的宗教政策引起伊斯蘭教貴族的激烈反對,1580年,發生貴族大叛亂,阿克巴親率大軍平定了叛亂。阿克巴還綜合各種宗教的教義,創立一種「神聖宗教」,自任教長,主張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和平共處。他打算以此統一各種宗教,消除彼此的分歧和矛盾。但他創立的新宗教只在宮廷有少數貴族信徒,未能發揚。不過,這種寬容宗教政策有利於減輕社會矛盾,鞏固帝國的統治。
第四是廢除印度社會許多陳規陋習,如寡婦殉夫、童婚、殺嬰、神靈裁判、奴役戰俘等等。此外還創辦學校,讓女子受教育等。
此外,阿克巴也關注發展農業和水利灌溉外,特別重視發展商業;統一貨幣和度量衡,擴大商業交通網,在全國范圍內修築公路。1585年以後,阿克巴又進行了新的擴張,擴大了帝國的版圖。
阿克巴死後(1605年),統治階級愈來愈腐敗,他們大興土木,窮奢極欲。為了充實國庫,又恢復包稅制;對外發動對南印度的擴張戰爭,戰費激增,人民群眾再度陷於苦難的生活之中;隨著采邑變為世襲領地,地方封建主獨立性加強,各地總督紛紛割據稱雄,中央權力削弱。從1498年達·伽馬到達卡利庫特時起,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印度,進行殘暴的殖民掠奪。人民群眾在國內外反動勢力壓迫下紛紛舉行起義。莫卧兒帝國逐漸衰落。
5、宗教與種姓
佛教 笈多王朝時,印度的佛教是十分普及的信仰。到戒日王時,佛教開始衰落,戒日王雖敬重玄奘,為他舉行盛大法會,但戒日王本人卻是一個濕婆教徒。佛教的命運和基督教一樣,在它的故鄉雖然衰落,卻向世界其他地區廣泛傳播,成為一個國際性宗教。
印度教 戒日帝國時,隨著封建制度的形成,婆羅門教和佛教不適應日益發展的新形勢的需要。4世紀前後,由婆羅門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義和民間信仰,逐漸形成新婆羅門教。8世紀經商羯羅改革,形成新型印度教。主要經典有《吠陀》、《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等,教義與婆羅門教類同。主神有互相關聯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羅摩、毗濕奴、濕婆三大主神。婆羅摩(大梵天)是創造世界之神,毗濕奴(遍入天)是賜福神,主管維持世界,濕婆(大自在天)是毀滅神,主管破壞世界,也是苦行神和舞蹈神。
印度教教派繁多,主要有毗濕奴派、濕婆派和性力派三大派。
毗濕奴教派形成於12世紀中葉,實行苦行和素食等禁慾主義。傳說它躺在海中一條千頭巨蛇身上,坐騎為金翅鳥,妻子為吉祥天女,有許多化身,其中之一是《羅摩衍那》中的主人羅摩,在猴王的幫助下救出自己的妻子。它還曾化身為巨魚,在淹沒世界的洪水中救出人類始祖摩奴及其生物,這是印度的洪水故事。
濕婆派流行於南印度,傳說濕婆有3隻眼,4隻手,分執三股叉與戰斧等武器。它在焚燒死者的場地跳舞,在雪山中修苦行。因毀滅有再生意義,所以它是毀滅神和生殖的象徵。它的妻子是雪山女神。該派否認婆羅門特權,教派多,有崇拜男性生殖器的林伽派、有視牛為神聖的教義派等。
性力派崇拜濕婆之妻等女性神祇,其儀式有犧牲、輪座(男婦雜交)等怪俗。馬克思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欲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主義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馬恩選集》2卷第62-63頁),總之是一種奇特的宗教。
伊斯蘭教 從德里蘇丹開始,伊斯蘭教取得支配地位,對印度教採取歧視和迫害政策。莫卧爾帝國也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但採取寬容政策,允許印度教等信仰自由。
錫克教16世紀創立,「錫克」一詞意為「門徒」,此教主張信徒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反對種姓制度。
種姓 戒日帝國時,種姓制度有了很大變化,婆羅門和剎帝利基本沒有變化,但吠舍分化,只剩下少數富有的商賈。首陀羅地位有所上升,與破產的大量的吠舍逐漸構成新型的首陀羅種姓——依附農。這樣,名稱未變,內容有了變化,前三個等級是封建主,後一個是依附農階級。
6、文化
自然科學主要是天文學和數學,詳見教材。
人文科學主要是文學和建築藝術,詳見教材。這里對語言和史學略作補充。
笈多王朝時期,有《超日王傳》和《戒日王傳》,這些價值不大的文學作品用梵文寫成的,可作為重要史料。
德里蘇丹時期,方言文學興起,梵文漸不流行。此時,印地語和伊斯蘭教徒使用的波斯語混合為烏爾都語,也出現一些用波斯文寫的歷史著作,例如,明哈-烏德-丁寫的《那西爾通史》,沙姆斯-伊-西拉其·阿費富寫的《菲魯茲王史記》,雅赫雅·賓·阿馬德寫的《穆巴拉克王史記》等。
莫卧爾帝國時,一位名叫圖西爾·達斯的人用印地語改寫了史詩《羅摩衍那》,有利於梵文古典作品的保留與傳播。歷史著作有巴布爾寫的《自傳》,用突厥文寫成。由阿卜杜拉欣大汗譯為波斯文。此外還有巴道尼寫的《歷史選集》,尼查姆-烏德-丁寫的《阿克巴通史》,都用波斯文寫成。
第一部分:古埃及文明的創建 古印度文明的源頭:哈拉巴文化
古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當今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然後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還產生了佛教,先後傳入中國、朝鮮和日本。就地理范圍而言,古印度不僅指今天的印度,還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等在內的整個南亞次大陸。中國在西漢時稱其為「身毒」,東漢時改稱「天竺」,到了唐代,高僧玄奘將其譯為「印度」。
印度的遠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發現。由於它的遺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所以通常稱古印度文明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
哈拉巴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它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考古學斷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時期約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經濟部門是農業,栽種的作物有大麥、小麥等。除田間作物外,椰棗、果品也是人們喜愛的食物。當時,人們已經能夠馴養牛、山羊和各種家禽。哈拉巴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銅器,這表明古印度人已經掌握了對金銀等金屬的加工技術。從出土的各種美妙絕倫的手工藝品和奢侈品中,可見當時工匠的精巧技藝。制陶和紡織是哈拉巴文化的兩個重要部門,染缸的發現表明當時已掌握紡織品染色的技術,紡織業與車船製造業等也高度發達。城市的繁榮使哈拉巴的商業盛極一時,不僅國內貿易活躍,國際貿易也特別頻繁。大量古跡遺址的發掘充分證明了它與伊朗、中亞、兩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緬甸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
哈拉巴與摩亨佐·達羅兩處城市遺址,規模都相當大。街道布局整齊,縱橫相交。房屋一般用磚建造,有的隔出許多大廳和房間,並有良好的排水設備,而一些小房間則根本沒有排水設備。這說明社會上已有貧富不均和階級對立,已經存在依靠剝削而養尊處優的統治者。
哈拉巴文化還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它們主要留存於各種石器、陶器和象牙制的印章上,這些文字元號有象形的,亦有幾何圖案,至今尚未成功譯讀。正因為如此,關於哈拉巴文化的來源問題,一直成為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爭論不休的斯芬克斯之謎:到底是土著文明呢,還是外來文明?
哈拉巴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消亡。它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以致日後印度文獻對它一筆帶過。哈拉巴文化衰落之謎,仍有待後人去破解。
哈拉巴文化衰落後,從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並逐步向南擴張。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雅利安人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了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陸』 古代印度歷史的列表
古印度歷史簡述
多種姓的古印度文明
一、多分裂少統一的文明進程
自然環境 古印度的地理范圍不限於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個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在古印度,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以「印度」作為自己的國名,但波斯人和古希臘人稱印度河以東地域為印度,我國的《史記》和《漢書》稱之為「身毒」,《後漢書》稱之為「天竺」,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記》中改稱為「印度」。顯然,這個名稱是從印度河的名稱引申而來的。
古印度三面環海,北背高聳的喜馬拉雅山,所以在地理上是一個獨立的三角形半島。其北部有平原,還有兩條大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恆河,這對農業的發展有利。南部有高原,有富饒的森林和礦藏,這對手工業發展有利。由於次大陸地域遼闊,境內自然環境好,古印度人就用不著全力冒險向海洋挑戰。
古印度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遠在140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的祖先臘瑪古猿在活動。舊石器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半島的北部。新石器文化的遺址則遍布次大陸。約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半島進入金石並用時代。約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進入文明。因此,整個史前時代直到文明的出現,次大陸一直有居民活動。
居民 古印度可謂世界人種的大熔爐。主要有矮黑人、原始奧大利亞人、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等,說得確切些,就是三大人種(黃種、黑種、白種)都有,方言竟多達200種以上,所以古印度居民的構成比較復雜。
如果說中國文明是長期統一,短暫分裂的進程,那麼,古印度文明則是多分裂少統一的發展趨勢。縱觀其文明進程,大致有如下幾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約公元前2300—1750年)。這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兩地,故稱「哈拉巴文化」。但這個文明是直到1921—1924年才被人們發現的,它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一樣,曾長期埋藏在地下不為人們所知。所以,1922年《劍橋印度史》第一卷初版時,還認為古印度進入文明是從公元前1000年代的「後期吠陀時代」開始的。哈拉巴文化的發現,使古印度文明的時間一下子向前推進了1300年。
第二個時代是吠陀時代(約公元前1500—600年)。這個時代又分為早期吠陀時代(公元前1500—1000年)和後期吠陀時代(公元前900—600年)兩個階段。所以分兩個階段是因為,輝煌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原因不明的毀滅後,古印度的歷史近200模糊不清。大約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陸,但這些雅利安人是處在原始社會末期的人,所以在整個早期吠陀時代,即在公元前1500—1000年期間,古印度倒退到由野蠻向文明過渡的時代。從公元前900年開始,雅利安人才進入文明,或者說古印度才第二次進入文明。學者們把公元前900—600年這段時期稱之為後期吠陀時代。不過,這個時期的文明與哈拉巴文化相比,實在是個可憐蟲。
第三個時代是列國時代(公元前600—400年)。有時也稱「早期佛教時代」。這是古印度列國並舉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戰國紛爭,逐步為統一打基礎的時代,其中恆河流域的摩揭陀國最為強大。此時,古印度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東移,即恆河流域成為文明中心,至於印度河流域,不僅失去重要地位,而且在公元前518年被波斯帝國佔領,成為其一個行省。
第四個時代是孔雀帝國時代(公元前324—187年)。這是古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時代和帝國,但統一者不是列國時代的強國摩揭陀,而是已失去重要地位的印度河流域的一位出身孔雀族的起義領袖。亞歷山大滅亡波斯帝國後,印度河流域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領土,但亞歷山大一離開印度後,這里就爆發了起義,起義領袖旃陀羅笈多不僅趕走了亞歷山大的守軍,而且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了帝國。由列國並舉到統一,一方面是世界各文明古國的發展趨勢,一方面也有利於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所以到帝國第三代王阿育王統治時期(公元前269—232年),帝國進入繁盛時代。但這個帝國維持了137年後,於公元前187年被巽伽王朝(公元前187—75年)代替,巽伽王朝已不是帝國,初期統治整個恆河流域,以後就成了偏安於摩揭陀的小朝廷。到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末帝被甘華所殺,但甘華王朝(公元前75—30年)既偏安,以不鞏固,45年間有四個國王統治,平均一個國王統治11年。公元前30年,這個小朝廷也被南印度的一個小國安度羅給滅亡了。總之,孔雀帝國滅亡後,古印度的歷史一是長期模糊不清;二是外族不斷入侵。先後有大夏的希臘人、塞種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其中只有中國的大月氏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穩固的政權。
第五個時代是貴霜帝國時代(公元1—3世紀)。貴霜帝國的建立者是居住在中國敦煌與祁連山一帶的大月氏人的一支。公元前2世紀,游牧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擊敗,西遷至中亞,進而占據大夏,逐漸從游牧轉為以農業為主的生活,社會制度也逐漸從原始社會過渡到階級社會。張騫於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時曾到達此地。這時大月氏人分五個部落,酋長稱「翕侯」,約在公元1世紀初,五翕侯中的貴霜翕侯丘就卻(公元15—65年)消滅其它翕侯,統一五部落,建立起貴霜國家。丘就卻還向南攻擊喀布爾河流域和今克什米爾地區,初步奠定了帝國的基礎。丘就卻死後,其子閆膏珍(65—75年)繼位,他又向南進兵印度,佔領恆河流域。到第三代王迦膩色迦(78—102年)時,貴霜帝國進入盛期,都城富樓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此時帝國地跨中亞和南亞,與羅馬、安息、中國的東漢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的四大帝國。同時,在公元90年,貴霜派7萬大軍進攻駐守西域的班超,漢煙軍人少,甚為驚恐,但班超利用貴霜軍勞師遠征,軍糧不足之缺點,「收谷堅守」又派伏兵襲殺其向龜茲求援糧草的部隊,迫使貴霜軍退回蔥嶺以南,並與東漢保持和平關系。
迦膩色迦征戰一生,擴大了帝國的版圖,但也使百姓飽償戰爭之苦,以至無法忍受他的擴張政策,所以當他卧病在床時,人們就用被子蒙住他,使他窒息而死。他死後,帝國開始衰落。到3世紀,帝國已分裂成若干小公國。古印度歷史又進入模糊不清的階段。直到4世紀笈多帝國的興起。425年,貴霜在大夏的殘余勢力也被啞噠人(白匈奴)滅亡。
從以上幾個時代不難看出,公元前2300年直到笈多帝國的興起,古印度除了137年的孔雀帝國和近100年的貴霜帝國是統一強盛的帝國外,其餘則都是諸國分裂時代。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時代。
二、失落的印度河文明
文明的發現 如前所述,1924年以前,學者們講古印度文明的第一章是從吠陀時代開始的,這當然是一種錯誤的認識。1921年,英國考古學家在印度河上游發現了哈拉巴遺址,1924年,他們又在下游發現了摩亨佐·達羅遺址。經科學測定,這是一些處在公元前2300—1750年的遠古文明。比吠陀文明早出1千多年。印度傳來的消息震動了當時全世界的學術界,因為這些遺址的文明程度不僅令人吃驚,而且使人們發現,吠陀文明簡直是一個黑暗的大倒退時代。
文明的規模 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是城市文明遺址,兩城周長都有4.8公里以上,城市都是由衛城和下城(居民區)兩部分組成,其居民數各自約有35.000人。兩城相距644公里,形成兩個中心,這顯然是兩個彼此獨立的國家都城。以後,考古學家們又陸續發現類似的大大小小的遺址數百處,其分布范圍也不限於印度河流域,其地域比早期埃及和兩河流域的古文明遺址的分布范圍要大得多。顯然,這是一個分布范圍比較大的文明時代,但也是一個被人們徹底遺忘的時代。如果說蘇美爾文明還能從神話傳說中找到影子的話,那麼,印度河文明則連個神話傳說的影子也沒有。好在考古學家發現了它,使這些在地下長眠了3千多年的大大小小的遺址得以重見天日,也使我們能夠了解其文明的大概情況。
文明的特點 印度河文明是青銅器文明。銅制的不僅有匕首、箭鏃、矛頭等武器,也有鐮刀、鋸子、斧、鑿、魚鉤等生產工具。農業是當時的重要生產部門,栽培的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豆類、芝麻蔬菜,在水源好的地方也種稻。此外還有椰棗、果樹、棉花,所以印度是棉花的故鄉。居民也從事畜牧業,馴養的動物有牛、豬、狗、驢等。家禽和魚類也食用。
手工業比較發達。除青銅器外,也掌握了對金、銀、鉛、錫等金屬加工技術,且熱加工和冷加工已有較高水平,尤其是還會用焊接法製造金屬器。制陶業和紡織業也有較高水平,如紡錘和紡輪在話許多遺址中都有發現,染缸的存在說明當時已掌握了紡織品的染色技術。陶器的坯由陶輪製成,再由陶窯燒制。陶窯設計也非常合理,火焰可燒到頂層。陶製品也有一些飾以圖畫精品。此外,手工藝品的製作也十分精美,如項鏈、戒指、手鐲、臂鐲、足鐲、耳環等首飾,既有金銀製品,也有象牙和寶石製品。印章是其特產,章上刻有文字和圖案,文字約有四、五百個符號,這是進入文明的標志,但這些文字現在還沒有釋讀通。
商業也很活躍。遺址中發現有印度河文明中心以外的東西,如印章在兩河流域也有發現,同樣,兩河流域的圓形印章和金屬製品在這些遺址中也有發現,這說明與兩河流域有商業貿易往來。學者們認為,這種遠程貿易是由海路進行的,印章也有船的圖案。此外,遺址中還有石制的稱錘,並有二進法和十進法,這說明其度量衡制度也
這個網址繼續看,有七頁http://www.xueshubook.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18&Page=1
『柒』 古印度文字
最早的古印度文字被稱為「哈拉本」文字的印章文字,應早於前2000年。是一種刻畫在一枚枚印章上的象形文字。 前第 1千年中葉、雅利安人建立國家,才逐漸產生字母系統的文字,其記述的語言主要為雅利安語的梵語和俗語。還有哈拉巴銘文,是哈拉巴文明的產物,哈拉巴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它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考古學斷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
『捌』 古印度是怎麼紀年的,求古印度歷法。
印度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在歷史上分有三個時期:
一是在吠陀(Vedic)期的前期約前十世紀——前六世紀這一期的歷日制度是混亂的。 二是吠陀期的後期,有(者那)歷,約前六世紀——前二世紀。
三是悉檀多(Siddhanta)時期,約前三世紀——前十二世紀,悉檀多就是歷數書的意思,顧名思義,這一期的歷法很多,而且也流傳到中國。
古印度歷法的上元(就是元年啦),也有三種,
一是上元自天地開辟算起。
二是上元為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這個歷元稱為卡利.尤幾(Kali Yuge)。
三就是釋迦(Saka)紀年,釋迦元年是年3月15日。
古籍中如實的記載了印度的歷法。其時,計時的最短即為剎那(ksana),120剎那為一檀剎那(taksana),60剎那為一臘縛(lava),30臘縛為一牟呼栗(muhurta),5牟呼栗多為1時,6時合成一日夜。
月盈到滿稱白分(白半,白博叉Paksha),月虧到晦稱黑分(黑半,黑博叉)。黑前白後,合為一月,12月為一歲。各月的名稱如下:
一月:制檀邏月(Caitra)
二月:吠舍佶月(Vaisakha)
三月:逝瑟吒月(Jyaistha)
四月:安沙荼月(Asadha)
五月:室羅伐拿月(Sravana)
六月:婆達羅缽陀月(Bhadrapada)
七月:安涇縛庾者月(Asghvaynja)
八月:迦拉底迦月(Kartika)
九月:末迦始羅月(Margasirsa)
十月:報沙月(Pausa)
十一月:磨噶月(Magha)
十二月:頗勒婁拿月(Phalgnna)
亦稱「 白半 」。亦稱「 白月 」。古印度 歷法。指陰歷每月的上半月。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 宋 永亨 《搜采異聞錄》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圓滿,是名白半。」 清 錢謙益 《覺浪和上輓詞》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 錢曾 註:「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為白月,十六至大盡為黑月。」白月、黑月是古印度歷法中的概念。白月指從新月到滿月的十五天,又名白半、又稱白分、白月分;相對地,黑月是指自滿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十五天。古印度紀月之法,是以月之盈缺而將一月分為黑月和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從新月至滿月期間,古印度人稱之為「白月一日至白月十五日」,而黑月一日至十五日是指滿月後至新月前期間,稱為「黑月一日至十五日」,但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的習慣是「黑前白後」合為一整月,所以與中國陰歷有半個月的錯位,以下圖例說明:
中國陰歷印度陰歷
========
臘月十六黑月初一(新年)
臘月三十(年根)黑月十五
正月初一(新年)白月初一
正月十五白月十五(此為一個黑白整月)
正月十六黑月初一
正月三十黑月十五
二月初一白月初一
…………
臘月十五白月十五(年根)
另,古代佛教傳入中國時,中國的高僧大德們對兩國歷法進行了詳細的比對,以此確定了一些古老的佛教節日、齋日在中國歷法中應該是陰歷什麼日子,比如佛誕日相當於中國陰歷四月初八、佛歡喜日(盂蘭盆節)相當於中國陰歷七月十五等等就都是這樣確定下來的
『玖』 古印度分為哪幾個時期 古印度的歷史進程簡述
文明起源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吠陀時代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後期約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經典很少提到家庭,社會仍局部落性質;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納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
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佛陀時期
(前6~前2世紀)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只薩羅、跋只、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在這個時期的大國里,瓦爾納的等級製取代了部落制。國君和武士成為剎帝利,祭司和教師成為婆羅門,農戶和納稅者成為吠舍,服務於以上3個等級的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孔雀王朝時期
(前322~前185)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婆羅。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國王權力標志著剎帝利對婆羅門長期斗爭的勝利,但婆羅門在孔雀王朝仍然擁有大權。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為了擴大他的王國,阿育王征戰了11年,但戰爭的血腥與殘酷使他悔悟了。後來阿育王皈依了佛教,並在佛教和平教義的基礎上建立了新法。阿育王在國內修築道路,擴大灌溉工程,發展國家的經濟,使國家繁榮和興盛起來。
入侵時期
(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滅亡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亞的巴克特里亞——希臘人在公元前2世紀初入侵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接著又有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貴霜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在丘就卻建國後,國勢日強,侵入印度,滅大夏在印度的殘部。在閻膏珍、迦膩色伽統治時期,繼續入侵印度,從印度西部到恆河流域中部均歸入貴霜帝國的版圖。在迦膩色伽的支持與庇護下,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小乘佛教流行於錫蘭、緬甸等地。
薩塔瓦哈納時期
(公元前100~公元200)薩塔瓦哈納王國300年的歷史使德干文化與北方文化互相結合。那裡的國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羅門,並且對部落地區實行軍事統治。
笈多王朝
(320~540)笈多王朝崛起於貴霜廢墟。奠基於275年,統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約120年。王權縮小,官職已經世襲。外貿不斷萎縮。種姓種類和不可接觸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廟里日益普遍。當時文化燦爛,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劇本和較早的《往世書》均在笈多王朝時編成,此外還編纂了一些法書。在藝術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畫豐富多彩,代表這個時期藝術的成就。
北印度
(606~647)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後的一個著名皇帝。當時,外貿蕭條,貨幣短缺。政體沿襲發多,但更加分散。都城從華氏城遷曲女城,即從一外貿城市遷至一軍政要地。戒日王死後,北印度表面統一的局面又告結束。
南印度
(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幾個藩屬,每個藩屬都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行政系統和收稅機關。最南部分國家的歷史,從l世紀開始。古代南印度分為兩個歷史時期:第一時期是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時期是300~750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