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最美的十個地方
依我看,中國大多數的景觀和古跡早已經被商業和旅遊開發變質了,什麼蘇杭,什麼五嶽,水鄉周庄 去了你會發現跟想像的差很遠。西湖美景,春雨如酒柳如煙啊,如果沿街小路都是酒吧咖啡廳,相信你也不會想像到當然許仙和白素貞西湖相遇的浪漫。 所以我推薦的地方都在我們祖國最美的西藏。那裡天高雲淡,一塵不染。如果有幸去一次,那會終生難忘的。
1.林芝
林芝被稱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著稱於世。林芝稱得上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一直是旅遊考察、探險的聖地。
位於西藏東部的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莽莽林海,花之海洋,從高寒地帶生長的雪蓮花,到亞熱帶盛產的香蕉、棕櫚,物產資源豐富,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此處景色與西藏其他地區迥然不同,一派森林雲海風光。藍天白雲、冰川襯森林、碧湖映雪山、風景絕倫。 這里的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沙鷗、白鶴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見游魚如織,情趣盎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爛漫,雪峰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極。秋季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天空碧藍如冼,火紅的楓葉折射燦爛的陽光,倒影在碧藍的湖面,景色美不勝收。林芝屬藏東南河谷地帶,冬季平均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上,夏季平均溫度為攝氏20度,冬暖夏涼,氣候宜人。
林芝縣首府八一鎮位於尼洋河畔,是該地區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主要景區有尼洋河谷經濟區、帕隆藏布江景區。
去林芝,於山寨竹屋棲身,於白雲山際放歌,於溫泉花海沐浴、是你融入自然、盪滌塵垢的夢幻旅途,亦是你攝影、科考、探險的絕佳去處。
2.稻城
稻城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屬康巴藏區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的地理、地貌都較特殊。它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群山起伏,逶迤蒼莽。山脊河谷相間,形成既有終年積雪的高海拔山嶺,又有幽深詭秘的低海拔河谷,還有寬闊的草場,潺潺的溪流,景色變幻多姿、十分迷人。境內河水清澈秀麗,群魚穿梭。河畔草場廣袤,溪流交錯,森林一望無際。山勢雄秀,四季景色分明;冬日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春夏,杜鵑遍開,爭芳斗艷;秋天紅葉似火,盡染層林,分外妖嬈。最令人陶醉的是這里的秋色:紅的嬌艷,黃的明麗,綠的柔和,五彩繽紛,漫山遍野,「濃妝淡抹總相宜」。東義河如一匹駿馬自俄初山飛馳而下,兩岸石木參天,巍岩嶙峋,濤聲隆隆,瀑布層疊,山水相映,妙趣橫溢。五色海七彩斑斕,變化無窮,山下草原,珍禽異獸與人和諧相處。
1928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陸續刊登了美國植物學家、探險家洛克博士在中國滇、川、藏科考的照片和文章,其中部分內容就源自稻城。這些照片和文章後來成了英國作家希爾頓1933年發表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的創作素材。此部小說的暢銷,令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尋找「香格里拉」的熱潮,稻城被認為是「香格里拉」的中心,被譽為「最後的香格里拉」。
3.察隅
從川藏線進藏的人,到瞭然烏,便可到察隅觀光一番。察隅一年到頭,氣候溫和,風景優美,一派江南景色,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察隅,在西藏高原的東南部,是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脈交界的地方,由於地勢北高南低,河流密布,雨量充沛,所以察隅又稱為「水鄉」。這里有肥沃的平原,有層層梯田,水稻、蔬菜、水果等,應有盡有。察隅像一支紅花、一幅剪貼畫,鑲嵌在雪域高原之上。
察隅境內崇山峻嶺,峽谷深切,高差達千米以上,海拔最低還不到1400米。由於這里受印度洋暖濕氣流季風的影響,氣候溫和潮濕,年平均氣溫都在5度以上,年降雨量更是高過1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7%,氣候,生物等自然條件的垂直變化十分顯著,優越的自然條件給察隅地區帶來了一派江南風光。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這里物產特別豐富,各種蔬菜瓜果及稻米都能在這里生長。聞名的西藏珠峰茶就是首先在這里培植的。
著名的梅里雪山位於察隅境內,每年觀者甚眾。
4.波密
在穿越川藏公路南線上,波密的出現會使你眼前一亮,驚喜地發現它獨特的美。波密縣位於西藏東南部,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與喜瑪拉雅山交界處。這里雪山環抱,湖泊迷人,是我國最大的海洋型冰川――卡欽冰川的發源地。整條冰川長達19公里,面積約90平方公里。波密平均海拔4200米,而縣城所在地扎木鎮的海拔則為2750米。在年平均氣溫攝氏10度左右的波密停留,你會發現西藏江南的秀麗景色。這里位於雅魯藏布江東岸,3、4月份為桃花盛開的季節,四周高聳的雪山包圍著波密的小村莊,大片的桃花、油菜花、青稞把田野染得紅、黃、綠一片。這種韻味獨特的美,令人欣喜若狂。
到了波密就一定要去然烏,這里雪山環繞,湖泊眾多,是帕龍藏布江的發源地,有「西藏的瑞士」之稱;也有「西天瑤池」之譽。然烏距離扎木鎮129公里,是川藏公路拐進察隅的唯一通道。然烏湖小鎮緊挨著然烏公路邊,湖的北面是一座長列雪山,眾多的冰川從山上一直延伸到湖中,湖面海拔3800多米,湖中小島長滿一片雲杉,與雪山遙相呼應。太陽升起時,晶瑩透綠的湖水變得深藍,如明鏡將雪山、白雲和周圍的森林倒映在湖面上,繞湖走一圈,彷彿回到了夢中的童話世界。
波密另一好去處就是崗鄉自然保護區,位於帕隆藏布江邊,被雪山、冰川包圍,森林垂直分布在峽谷中。每當雲海出現,雪山下的村莊如同天外仙境,此時、此刻,你的心靈會有觸電的感覺。
5.理塘
「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僅到理塘轉一轉,就飛回來。」倉央嘉措的情歌數百年來傳唱著這片潔白仙鶴留戀的凈土,這里就是理塘。
理塘,藏語意為平坦如銅鏡的草壩,因縣內有廣袤無垠的毛埡大草原而得名。縣城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稱。東距州府康定285公里,川藏國道公路橫穿縣城,理(塘)鄉(城)至雲南省的公路亦由此始。
這片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聖地」孕育了濃厚的民族風情,人文和自然景觀,融「險、峻、高、雄」於一爐,集「奇、偉、雅、秀」於一體。這里既有康南第一峰格聶聖山,廣闊無垠的毛埡大草原,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奇峰異洞的扎嘎山和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元素的帽盒山溫泉群等;又有馳名中外、康區最大的黃教寺廟科爾寺,享譽世界的白教發祥地冷谷寺;還有歷史悠久盛況空前的賽馬會,獨具濃郁民族風情的帳篷城,擁有淵源歷史、現代技術與民族工藝相結合而建成的康區第一個「白塔公園」等。無論從山川地貌、自然資源講,還是從歷史沿革、民風民俗看,理塘都是藏區的縮影,對整個藏區都有深遠的影響。這個藍色星球上最後的游牧部落,無不令中外遊客神往心馳,留連往返。
理塘城內街道清潔寬闊,市容整潔,城外有遼闊的草原,夏秋季節,綠草茵茵,百花盛開,溪水彎曲流經草原。每年8月在草原上舉行「理塘八一賽馬節」,搭在草原上的數千頂帳篷,形如一座城,場面十分壯觀。縣城附近的毛埡溫泉為大型地熱溫泉,可盡情沐浴的室內和露天溫泉不計其數。
6.丹巴
丹巴,被譽為「深藏在橫斷山脈中的世外桃源」,它距成都368公里,是嘉絨藏族風情文化的中心。地處甘孜州東大門,屬岷山、邛崍山高山區,是川西高山峽谷的一部分。
在丹巴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群峰高聳、峽谷縱列、河流湍急、森林密布、草原遼闊、以及眾多的冰川、湖泊、溫泉等有機地組成了這里獨具特色、雄偉綺麗的自然景觀。 這里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4.2℃,夏季最熱時的平均溫度也只有22.4℃。
丹巴的文化積淀深厚,中路古遺址表明數千年前嘉絨藏族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舉世罕見的石室建築文化,自古便有「千碉之國」的美譽。嘉絨藏寨依山而卧,白色主調與綠茸般的背景巧妙搭配,把神秘的古老風水學說與濃厚的宗教文化底蘊融為一體,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深厚的文化積淀、秀麗的山水,養育了丹巴一代又一代玉雕佳麗,因此丹巴又稱「美人谷」。西夏皇族後裔的血質稟賦,唐代「東女國」的遺風流韻,明清宮廷服飾的濃妝素裹,嘉絨藏族傳統歌舞的錦上添花,使丹巴姑娘與眾不同。山水間嘉絨鍋庄的悠悠長調、曬場里丹巴藏戲的古老神秘、古碉下成人儀式的莊重典雅、草甸上賽馬盛會的粗獷豪放,香噴噴的青稞酒、酥油茶……構成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嘉絨藏族風情圖。
其實在丹巴,讓你驚嘆的不只是這些,還有很多:景色壯麗的黨嶺景區、美不勝收的天堂谷、嘉絨藏區最著名的墨爾多神山、奇峰如林的東谷天然盆景、雄奇壯觀的大渡河大峽谷、險峻幽幻的大金川河谷、旖旎迷人的莫斯卡草原、奇異獨特的天然石英「壁畫」……都會讓你流連忘返。
7.米林
米林縣地處西藏東部高山峽谷區域,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與喜瑪拉雅山之間的河谷地帶,平均海拔3700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眾多的山川河流,復雜的地形地貌,構成了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尼洋河水碧綠清澈,河岸有鮮艷的杜鵑花叢,花瓣落在河中,隨水流漂浮,成群的魚兒追逐著游動的花瓣,恍若夢中。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繚繞在輕薄的霧中,幽藍色的霧靄給人夢幻般的遐想,令人思緒飛揚。念青唐古拉與喜瑪拉雅山之間夾峙著山間谷地,潔白的雪峰與翠綠的森林相映,山間有亂雲飛渡。霞光照射,層林盡染,雪山、飛雲、翠林無不發出令人難以描摹的瑰麗光彩,絢麗奪目。
米林境內群山環抱,森林茂密,青山黛綠,雪山綿延;奔騰的江河,縱橫交錯,一瀉千里,沿江怪石險灘引人入勝;陡峭險峻的高山峽谷,秀美獨特。這里有被稱為人類最後一處秘境的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有美麗神話傳說終年雲遮霧繞難以征服的世界十五高峰南迦巴瓦峰,有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匯合後形成的倒流景觀,有祛病養身的格嘎天然溫泉,有保護完好的南伊扎貢溝原始森林和植被,有著名的扎西繞登、羌納寺兩大宗教文化景觀,當地「工布節」、「薩嘎達瓦節」等民族傳統節日、民族舞蹈、民族服飾、民族飲食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更是令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8.墨脫
藏東南邊陲,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懷抱中,是至今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墨脫,藏語之意是「鮮花盛開的壩子」,在西藏佛教經典中被稱為「蓮花聖地」,被世人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是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及探險者們神往之地。
墨脫遍地是寶,處處風光秀麗,植被覆蓋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西藏原始森林主要分布於此。可以說,這塊神奇的土地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動植物寶庫,是科普考察探險旅遊的絕佳場所。
墨脫意為「花朵」,又名白馬崗,意為「隱秘的蓮花」。它所處之地山高谷深,交通極為不便。藏傳佛教中稱「佛之凈土白馬崗,聖地之中最殊勝。」歷史上這里曾為眾多的佛教徒所嚮往,信徒們均把一生中能去一次白馬崗視為最大幸事。
9. 普蘭
普蘭縣城位於納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間的孔雀河(馬甲藏布)谷地,與尼泊爾、印度相鄰,是阿里之圍中「雪山環繞的地方」。
孔雀河谷地帶景色優美,四周雪峰峻峭,雪峰下是風化的礫石和黃沙形成的堆積層,起伏有序,溝壑縱橫。來自孟加拉灣的海洋季風越過喜馬拉雅山吹到這里,形成了青藏高原難得一見的濕潤氣候,大片的綠洲似翡翠般鑲嵌在孔雀河谷,錯落有序的村莊,繚繞的炊煙,趕著牛羊的牧童和轉經的老人,使人彷彿到了一個世外桃源,就像傳說中的香格里拉。
普蘭自古以來就是高原西部的重要對外貿易通道,現為國家二類口岸。來到普蘭,就不要漏游具有普蘭民俗代表性的科迦村。沿村走8公里,便是中尼邊境的協爾瓦。協爾瓦村隔河與尼泊爾相望。每年夏、冬季,尼泊爾商人在普蘭「國際市場」逗留做生意,夏季,尼泊爾商人拉著泊來品如法國香水、印度香等從這里入境,在冬季前,再將收購的羊毛和羊帶回尼泊爾。衣著艷麗的尼泊爾姑娘堪稱普蘭一景。這里既能看到尼泊爾、印度有錢的朝聖人,也能看到衣衫襤褸的尼泊爾背夫,使普蘭具「國際性」色彩。
10.亞東
亞東,藏語意為「漩谷」或「急流的深谷」。 西臨錫金,東臨不丹,正前方離印度噶倫堡只有80公里,是西藏南面真正的門戶。由於受印度洋暖流的影響,這里冬天也吹東南風,四季常青。這里的雪峰高聳雲霄,似橫空出世,氣勢磅礴;山谷間的冰川,在陽光照耀下,似一條條銀龍飛舞;而在山腰繚繞的雲朵,亦不甘寂寞,變幻著各種舞姿,把雪山妝點得楚楚動人。最高的那座山峰,名叫卓姆拉里,海拔7364米,是民間傳說的喜瑪拉雅山七仙女之一,與珠穆朗瑪峰並列橫亘在喜瑪拉雅中段,其山勢險峻,吸引了眾多的登山者,但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雪山下是一個長形的高山湖泊,湖水由雪山融雪供給,清澈透明,在陽光、藍天、雪山的映襯下,呈現出淺藍、深藍、淺綠、深綠、墨綠等多層顏色,給人神秘莫測的感覺。湖面不時掠過不知名的水鳥,湖上黃鴨雙雙對對在水中嬉戲。而湖岸,綠草如茵,開滿了各色小野花,牛、羊、帳篷、牧人散落其間,悠然自得,形成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沿亞東河谷南行,一邊是湍急的溪流在奔騰,卷出層層疊疊的飛瀑和浪花,一邊是雲霧繚繞的高山,覆蓋著青翠茂密的叢林。越往南走海拔越來越低,迎面撲來的是吹自印度洋的陣陣暖風,空氣也濕潤起來,植物也越來越豐富,山上河邊長滿了奇花異草,山也成了五彩繽紛的花山。初夏的亞東溝,山間全開滿了黃色的、紅色的、桔黃色的、淡紅色的、淡紫色的杜鵑花以及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鋪天蓋地,這天地簡直像用花毯包裹似的,成了花的世界。任你有多少隻眼睛,此時也彷彿不夠用了。
亞東小鎮,漂亮得像個未經世事的姑娘,卻寧靜祥和得猶如世紀老人。悠長河谷里,靜靜散布的幾十個村莊以河谷最開闊處為中心,那是鎮政府所在的下司馬鎮。從帕里和溫泉流來的兩條河流,在這里匯合,穿城而過,流入不丹,兩岸青山中,一棟棟房屋時隱時現。與西藏其它口岸不同,在亞東,雖有其他民族在此營生,卻仍以藏族居民為主,因此這里的民宅多是兩層松木藏式閣樓,油漆得花花綠綠,房頂喜歡用亮閃閃的鐵皮,在陽光下耀眼得很。也有藏式石砌樓房點綴其間,房屋的門窗、欄桿和屋檐等處往往有手工雕刻或繪制的藏族風俗圖案,色彩艷麗。當地居民看來大多愛花,屋前的小院、樓上的陽台,抑或是窄窄的窗檯和居民家中,到處都是盛開的鮮花。不經意間會發現連後院的柵欄門上,還有幾枝花朵探出頭來。
與許多小巧的邊城一樣,這里也只有一條南北向主要街道,一頭通往錫金的首府甘托克,另一邊則朝向印度大吉嶺和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每逢風和日麗的日子,南亞各國的商人像工蜂一樣聚集在這里,各國俚語方言嗡嗡地響成一片。這座漫山遍野全是杜鵑花的邊陲小城亞東就在這種奇異的融合中寧靜安祥地微笑著。
② 中國到印度多少公里
中國與印度是直接接壤的。
北京距離印度首都約3880公里
上海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約4190公里
廣州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約3655公里
成都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約2560公里
拓展資料: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0%。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 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國, 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 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③ 印度跟印度尼西亞隔多遠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印尼都市十分先進,許多國際品牌到印尼設廠並開設精品店,也有許多國際知名百貨公司。印尼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政府貪污問題仍未解決,又因國土過大,貧富差距與基礎建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印尼交通建設十分完善,擁有數座國際機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鐵路網路十分發達,城市有公共汽車,國營航空公司有許多航線,國際機場也有直航至許多國家。
印度尼西亞目前的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英語普及率很高,不過口音很重。另外,華人間大部分使粵方言和閩南方言等。印度尼西亞目前的人口數量為245,561,874,較美國合眾國較少,目前為世界人口佔有量的第四位(具體可看「2012年10月30日世界各國人口排行榜 從人口格局分析外貿市場」)。
印度,是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的簡稱,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作為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印度已經成為軟體業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術服務等也將成為全球重要出口國。印度也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
印度的語系主要有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南亞語系、德拉維達語系,語言復雜。目前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約30%人口使用;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另外還有其他21種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言。目前印度的人口數量為1,263,861,548人,是我們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予我國的人口。
④ 從中國到印度最遠距離有多少公里
印度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又有「電影王國」之譽,曾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1757 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共和國,仍為英聯邦成員。 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的農作物是稻子、小麥、棉花、黃麻、甘蔗和茶葉。工業以采礦和紡織為主,還有鋼鐵、電力、石油、橡膠、煤、火柴等。印度是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獨立後的53年以來,在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在印度已經是全球第10位的工業化國家,並且是第6個進入外太空的民族。它的幅員廣達3,287,261平方公里,從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高原一直延伸到南方的熱帶雨林。作為世界上第7個最大的國家,印度突出於亞洲的其餘部分,它以高山和海洋作為疆界,在地理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實體。它的疆界從北方的大喜馬拉雅山脈向南一直延伸到北回歸線,在東邊的孟加拉灣和西邊的阿拉伯海之間楔入印度洋之中。印度的大陸國土完全處於北半球,位於北緯80.4°和37.6°,東經68.7°和97.25°之間。從北到南最遠的緯線之間的距離長約3,214公里,而從東到西最遠的經線之間則長約2,933公里。印度的陸地邊界長約15,200公里;其大陸國土加上拉克沙群島及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總海岸線長度為 7,516.6 公里。大陸國土分為4個區域,它們分別是大山區、恆河和印度河平原、沙漠區和南部半島。與印度有共同邊界的國家有:西北邊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邊的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東邊的緬甸和西孟加拉邦東邊的孟加拉國。印度與斯里蘭卡之間則由保克海峽和馬納爾灣形成的一個狹窄的海峽分隔。
⑤ 西藏離印度多遠的距離
西藏與印度是交界的,所以不存在距離一說,以西藏典角村為例,距印度碉堡僅600米。
在典角村西北方600米,隔著獅泉河支流——典角曲,是印度非法佔領我國領土後所建的村莊巴里加斯。巴里加斯背靠的那座山包,山坡上都是印軍修建的碉堡,槍口赫然對著典角村。
(5)理塘隔印度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西藏與印度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二者相鄰,達賴喇嘛於1959年逃亡印度,更使得西藏成為印度一直關注的焦點。
歷史遺留問題印度對西藏的政策多是受英政府的影響。英國政策主要側重於強調中國對西藏有「宗主權」,西藏有權實行自治,堅持西藏是有效保護印度的緩沖區。
⑥ 稻城是哪個地方
稻城在四川省。稻城縣位於中國四川省西南邊緣,甘孜州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屬康巴藏區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從成都新南門汽車站上車,一天時間可到。先向西到康定,接著向西到新都橋,在理塘向南到稻城。
稻城縣跨北緯27°58'-29°30'、東經99°56'-100°36',南北長174公里,東西寬63公里,東與九龍縣相接,西與鄉城縣相鄰,北接理塘縣,南與木里藏族自治縣接壤,西南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相鄰。
稻城屬高原季風氣候一年之中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 陽光明媚夏多雨霧午後多雨。 就是有雨雪也多在夜間降落。高原地帶年平均氣溫11.5℃至12.8℃。高原地帶最冷月平均氣溫 5℃以下最熱月平均氣溫度 10℃至12.1℃全年最低氣溫是一月份可達零下27℃。6~8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為冬季。積雪期為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初。
⑦ 印度跟印度尼西亞隔多遠
有個關於印度的笑話,說有印度人認為印度的地盤西到巴基斯坦、東到新幾內亞島(也稱伊里安島)。巴基斯坦曾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這一點還能說得通。新幾內亞島分屬於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印度沒什麼關系。之所以鬧出笑話,是因為印度尼西亞的國名帶有「印度」二字,有的印度人就認為印度尼西亞屬於印度。
印度尼西亞在地理上有一個著名的標簽——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為千島之國或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191.35萬平方公里的地盤,由1.7萬多個島嶼組成。不過,印度尼西亞有五個大島,佔了全國面積的大部分。比如印度尼西亞西部的蘇門答臘島,面積43萬多平方公里,扼守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的西南岸。蘇門答臘島東南是面積約12.6萬平方公里的爪哇島,印度尼西亞有2.62億人口,其中約有1.45億人居住在爪哇島上。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就位於爪哇島的西北部。
爪哇島以北,是面積74萬多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島。加里曼丹島分屬三個國家,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面積12萬多平方公里)與沙巴州(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沙撈越州的東北部有面積0.57萬平方公里的汶萊國。加里曼丹島剩下的大部分,為印度尼西亞所有。
加里曼丹島東海岸隔著望加錫海峽,與蘇拉威西島相望。蘇拉威西島面積17萬多平方公里,形狀非常「怪異」,北部狹長的部長像一根飄帶,南部「腰短腿長」。蘇拉威西島以東,隔著一些不大不小的島,就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島嶼——新幾內亞島。新幾內亞島面積78萬多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亞佔西半部。不過新幾內亞島並不屬於亞洲,而是屬於大洋洲,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橫跨亞洲與大洋洲的國家。
介紹完印度尼西亞,就要介紹印度尼西亞為何叫印度尼西亞,而不是叫泰國尼西亞或馬來尼西亞呢?這與歐洲殖民者有關系。
在歐洲殖民者來之前,印度尼西亞曾有過一些王朝,比如室利佛逝王朝和麻諾巴歇王朝,但這些王朝的名字並沒有成為印度尼西亞群島(准確講應該稱為巽他群島,為行文方便,以下皆稱印度尼西亞群島)的國名。之後的印度尼西亞群島由很多個小王朝割據,更不要提什麼統一的國名了。
歐洲人到處「發現」新大陸,最早盯上印度尼西亞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國也先後躥上島,但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正在印度尼西亞紮根的是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公元1596年,荷蘭人登陸印度尼西亞群島。當時的歐洲人對亞洲地理不是很了解,但他們對「印度」這個地名卻非常熟。
很久以前,歐洲就流傳印度是香料之國的說法,除了香料,印度遍地都是黃金白銀大元寶。在歐洲人的地理概念中,印度位於歐洲以東,當荷蘭人向東來到印度尼西亞群島時,以為到了印度。公元1602年3月20日,荷蘭成立了一家掛著公司幌子的殖民地機構,就是東印度公司。我國人最熟悉的東印度公司應該是英國的那家賣鴉片的,實際上,除了英國,荷蘭、瑞典、丹麥等小國都搞過東印度公司。
荷蘭在「東印度」統治了幾百年。上世紀初,印度尼西亞人無法忍受荷蘭的殘暴統治,准備起義。起義後需要給這一片島嶼起國名,有人提議就用東印度作為國名,但更多的人認為東印度帶有強烈的殖民色彩,不合適作為國名。還有人提議用「英素琳特」或「努山打拉」,不過最終入選的卻是「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這個地名還不是印度尼西亞人發明的,而是被一個德國的學者民族學家巴斯蒂安叫響的。1884年,巴斯蒂安通過研究認為:東南亞島嶼,包括非洲東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因居民多為馬來人種,應該劃為相同的類型。之所以叫印度尼西亞,因為歐洲人已經習慣把這片島嶼稱之為東印度,他們認為印度尼西亞是印度(非專指今之印度,更多的是地理概念)的一部分。印度尼西亞的本意,是印度島嶼之地。
1912年,東印度成立了很多以獨立為目標的組織,基本上都冠名「印度尼西亞某組織」。到了1928年,這里的人們已基本上自稱為印度尼西亞人了。1945年8月,新國家獨立後,國名就定為印度尼西亞。不過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名也是歐洲人起的,多少還帶有一點殖民色彩。有些印度尼西亞人認為應該把國名改為具有本地特色的「努山打拉」,意為大洋之間的島嶼。
圖-印度尼西亞人
總結一下,印度尼西亞與印度,都是殖民者對東方殖民地的稱呼,兩者相隔千里,並沒有直接關系。
⑧ 印度國土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印度國土面積約是298萬平方公里,人口是13.9億。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46.3%,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等。
自然資源:
資源豐富,有礦藏近100種。雲母產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產量居世界第三。
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2533.01億噸,鐵礦石134.6億噸,鋁土24.62億噸,鉻鐵礦9700萬噸,錳礦石1.67億噸,鋅970萬噸,銅529.7萬噸,鉛238.1萬噸,石灰石756.79億噸,磷酸鹽1.42億噸,黃金68噸,石油7.56億噸,天然氣10750億立方米。
此外,還有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森林67.83萬平方公里,覆蓋率為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