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知道最新的世界主流體育運動排名,麻煩知道的朋友給我說一下!
全球一共有九大主流體育運動,分別是足球,籃球,棒球,拳擊,高爾夫球,網球,橄欖球,冰球,賽車
運動排名有兩種排名類型,一種是綜合性排名,一種是影響力排名,綜合性排名要考慮到普及和影響兩個大的方面,其中包括該運動全球關注程度,該運動全球普及程度,該運動關注人數,該運動參與人數(以上四項和運動的普及有關),該運動喜好人群的影響力, 該運動的產業規模,該運動的經濟衍生價值,該運動的投入資金比(以上四項和運動影響有關),該運動的職業及業余聯賽影響力等九個方面,影響力排名主要考慮該運動的影響,不考慮該運動的普及
全球九大主流運動按綜合性排名分別是1.足球 2.網球 3.高爾夫球 4.籃球 5.賽車 6.橄欖球 7.棒球 8.拳擊 9.冰球
全球九大主流運動按影響力排名分別是1.足球 2.高爾夫球 3.橄欖球 4.賽車 5.網球 6. 籃球 7 棒球 8冰球 9.拳擊
註:全球一共只有這九項主流運動,其他運動一概不能算作主流運動,其原因在於:主流運動的主流兩個字不是指運動的普及而是指運動的職業性和商業性,主流運動和非主流運動的本質區別在於職業性和商業性(即影響力),一項體育運動要想擁有高職業性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喜好人群影響力,以及具有高影響力的的商業職業聯賽,一項體育運動要想擁有高商業性就一定要具有足夠的產業規模,足夠經濟衍生價值,足夠的資金投另入,只有同時具備這些要素的運動才能被視為主流運動!
另:給全球九大主流運動排名不是看綜合排名,更不看普及排名,而是看影響力排名,全球九大主流運動的職業性相差不大,相差較大的是商業性,商業性的差距將全球九大主流運動分為四個檔次,其中足球,高爾夫球是第一檔次運動,橄欖球,賽車是第二檔次運動,網球,籃球,棒球是第三檔次運動,冰球,拳擊是第四檔次運動!
故:全球九大主流運動排名是1.足球 2.高爾夫球 3.橄欖球 4.賽車 5.網球 6.籃球 7.棒球 8.冰球 9.拳擊
(其中橄欖球和賽車是影響力最為接近的兩項運動,08年之前賽車影響力高於橄欖球,08年之前賽車和足球,高爾夫球同為一檔次運動,後來金融危機對汽車產業造成極大打擊,賽車第三的位置被橄欖球所取代,隨著近兩年世界經濟的回暖,賽車有望超過橄欖球並重新回到第一檔次運動的行列,另外隨著全球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爾夫球正式成為2016年奧運會比賽項目的雙重推動,作為商業性發展潛力最大的高爾夫球在未來的發展會相當迅速和強勢,從而有望在未來超越足球成為全球影響力第一大的體育運動)
㈡ 第一屆亞洲運會有多少個比賽項目
第一屆亞運會 時間:1951年3月4日~3月11日 地點:印度新德里 參賽國:阿富汗、緬甸、印度、印尼、伊朗、日本、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錫蘭、泰國,共計11個 參賽人數:489人 比賽項目:田徑、游泳、足球、自行車、籃球、舉重 1949年2月亞洲體育協會宣告成立,並確定第一屆亞運會於1950年新德里舉辦。其後新德里亞運會組委會迅速成立。但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還未癒合,剛剛獨立的印度共和國沒有巨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持亞運會。在這種經濟拮據的窘境下,在規定的期限內,亞運會所必需的各項體育設施未能如期完工;組委會在歐洲訂購的比賽器材也沒能按時發送到新德里。於是,亞運會聯合會同意將運動會向後順延一年至1951年舉行。 後來,在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傾心關注下,首屆亞洲體育盛會——第一屆亞運會終於在1951年3月順利開幕。此後,亞運會再沒發生過因為經濟拮據而不得不推延舉行的歷史。 1951年3月4日下午,神聖的亞運會聖火在莫卧兒第五代王朝的國王沙迦罕的王宮紅堡被一面凹鏡聚焦的太陽光點燃。組委會從部隊、警察和大學中選拔出44名接力跑者,依次傳遞,高舉火炬奔向國家體育場,最後傳至印度著名體壇元老布?辛格的手中,由他將火炬在體育場聖火盆中點燃,亞運聖火熊熊燃燒。 11個國家和地區出席首次亞運會,分別是:阿富汗、緬甸、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印度、伊朗、日本、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曾經的亞洲體育大國中國和韓國的缺席使得日本在本屆亞運會上威風凜凜,獲得24枚金牌,僅田徑32枚金牌中就得到20枚,開始了對亞洲體壇30年的統治。印度則是天時地利之便,各種運動都得到獎牌,總獎牌排在第2。 共有489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31名)在第一屆亞運會6類運動57項比賽進行角逐。各項獎牌分配情況為:田徑33塊、游泳8塊、舉重7塊、自由車4塊、跳水2塊、水球、籃球、足球各1塊,共57塊。其中,伊朗隊奪得了舉重項目的所有金牌。此外,亞運會還設了健美為比賽項目,印度的帕·羅依以599分的成績奪得了「亞洲先生」的稱號。 第一屆亞運會開幕前夕,印度全國體育協會向新中國發來了友好邀請。但新中國中國當時未派運動員參加亞運會,而是派了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委會國際聯絡處處長吳學謙為團長的中國體育觀光團赴印度新德里觀摩了亞運會。
㈢ 印度他為什麼不成為體育強國呢
首先,印度是相當重視佛教,以佛教為國教.
其次,正是因為佛教是國教,所以印度國民對於佛教中傳言的:靜,是相當的崇尚.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的氣步槍冠軍就可以說明這一點.
不能成為體育強國,但並不代表印度就不重視體育,比如板球,在印度就開展的如火如荼.
印度的體育基礎設施對於別的體育強國來說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比如體操和田徑的比賽場地,就相當的不理想.
㈣ 印度歷史共奪得多少奧運會金牌
一,印度有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為印度-雅利安人,25%為達羅毗荼人。
(雅利安人的入侵摧毀達羅毗荼人建立的古印度河流域文明。)
(達羅毗荼人。)
(雅利安人。)
二,由於印度民族眾多,語言復雜,據有關資料統計,印度共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達33種。
英語在18世紀進入印度,如今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英語使用人口,約1.25億。
三,海外印度裔人口約3500-4000萬。美國:4,460,000(占人口的1.5%)
沙烏地阿拉伯:4,100,000(多是印度勞工)
據估計,僅在美國,印度裔就擔任了十多所商學院院長。
(2014 年 2 月,印度人薩提亞·納德拉出任微軟 CEO。)
據《財富》雜志統計,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擔任CEO。
四,劍橋大學歷史學家推算,印度佔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約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
在工業革命之前,印度次大陸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印度面積僅298萬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達160萬平方公里,而且印度水熱充足,比如印度水稻一年三熟。
人口數量龐大,而且耕地極廣闊,糧食充足。
五,印度連續參與了24屆奧運會,卻只拿了9枚金牌,這9枚金牌里還有8枚是曲棍球比賽獲得的,而在1980-2008年間,印度進入了長達28年的奧運獎牌荒。
這是因為印度政府不重視體育,根據印度國會的報告,政府每年對體育的投資經費才25億美元,平均每人每年只有2美元,是美國的1/60。
㈤ 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歷屆獎牌榜
前10名獎牌榜:
1、美國:金牌153 、銀牌96、銅牌84
2、肯亞:金牌55、銀牌45、銅牌34
3、俄羅斯:金牌53、銀牌59、銅牌58
4、牙買加:金牌32、銀牌44、銅牌35
5、德國:金牌2、銀牌29、銅牌37
6、英國:金牌28、銀牌29、銅牌6
7、衣索比亞:金牌27、銀牌22、銅牌25
8、前蘇聯:金牌22、銀牌27、銅牌28
9、古巴:金牌21、銀牌23、銅牌12
10、東德:金牌20、銀牌18、銅牌15
(5)印度田徑賽車有哪些擴展閱讀:
世界田徑錦標賽,是國際田徑聯合會主辦的國際性田徑賽事,創始於1983年,最初是每四年一屆,1991年起改為每兩年一屆。根據國際田聯規定,倫敦田徑世錦賽各項目達標時間截止於7月23日,因此一些未達標的項目依舊有機會繼續獲得達標資格。此外在7月初於印度舉行的亞洲田徑錦標賽上,獲得冠軍的選手即使未能達標也同樣可以以洲際冠軍的身份獲得世錦賽參賽資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田徑錦標賽
㈥ 印度的體育水平為什麼那麼落後
印度競技體育成績不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首先,印度與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一樣,非常重視教育,印度的父母都希望兒女成為工程師、醫生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沒有多少父母願意讓子女去辛辛苦苦練體育。記者在與幾位認識的印度人交談時,他們坦言:讓孩子從事體育,在我們這兒很難有作為。
二、其次,氣候和地理條件也是印度成為體育大國的限制條件。印度地處熱帶,氣候極為濕熱,加上國家和民眾相對貧窮,沒有好的室內訓練條件,只能選擇室外訓練。這樣炎熱潮濕的氣候成了體育發展的瓶頸。難怪有人這樣半開玩笑地說:「這么熱的天,讓印度人上哪兒練體育去啊?」
三、第三,印度政府對體育不夠重視。相對於在經濟、軍事領域的慷慨,印度政府對競技體育發展的投入則顯得囊中羞澀、吝嗇不已,發展體育大國似乎根本沒有被納入印度政府的議程。這已經成為制約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第四,印度體育總體發展水平較低,教練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水平較高的運動員更願意到國外訓練,因為他們認為「同外國教練相比,印度教練往往缺乏訓練手段,他們並不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比這點更嚴重的是,在印度,教練的選拔也成為多種利益的較量。誰能當上教練不看其技術、訓練水平及能力,而是看誰的後台老闆硬。
㈦ 各國擅長運動
中國: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跳水、射擊、舉重
日本:柔道、相撲、馬拉松
韓國:跆拳道、射箭
蒙古:摔跤、賽馬
俄羅斯:射擊、體操、冰球、滑冰、舉重
美國:籃球、田徑、橄欖球、游泳、冰球、高爾夫、網球、滑冰、滑雪
德國:足球、雪橇、賽艇、賽車、馬術
印度尼西亞:羽毛球
英國:足球、賽艇、馬球、板球
法國:自行車、足球、擊劍
義大利:足球、擊劍、排球
馬來西亞:藤球
巴西:足球、排球、沙灘排球
澳大利亞:游泳
肯亞:田徑(長跑)
加拿大:滑雪、冰球
挪威:滑雪、冰球
土耳其:舉重
南斯拉夫:手球、足球、排球
荷蘭:足球、排球
㈧ 印度政府為辦好哪一屆亞運會,興建了當時全亞洲最大的體育場
亞運會全稱亞洲運動會,是國際奧委會所承認的地區性大型綜合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亞奧理事會)主辦。它不僅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同時也代表了整個亞洲的體育運動水平。亞運會的前身是遠東運動會和西亞運動會。每4年一屆,與奧運會相間舉行,會期16天。第1屆亞洲運動會原訂於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召開,因故延至1951年舉行,至2001年共舉行13屆。 亞洲運動會比賽項目大都為奧林匹克運動會項目,但不像奧運會有嚴格的規定。每屆除一些廣泛開展的項目,如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等必須列入外,東道國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運動技術水平適當增選。 1912年,經中國、日本、菲律賓3國基督教青年會中的美國幹事發起組織成立了「遠東體育協會」,並於1913年在菲律賓的馬尼拉舉行第一屆遠東運動會。到1934年,遠東運動會共舉辦了10屆。最初,每2年舉辦一屆。後為與奧運會交叉舉行,從1927年第8屆後改為每4年一屆。開始時,只有中國、日本、菲律賓3國參加,第九屆起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也加入進來。 遠東運動會共設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棒球、網球、排球7個項目,在當時代表了亞洲競技體育的最高水平,為推進亞洲早期體育運動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國曾獲得9屆遠東運動會足球冠軍。1934年,因日本侵略中國,並堅持把其所謂「滿州國」拉入遠東運動會,中國宣布退出遠東運動會。之後,遠東體育協會由於中國退出宣告解體,遠東運動會也隨之消亡。 1934年,在印度體育領導人古魯桑迪博士的籌措下,第一屆西亞運動會在新德里舉行,參賽國有印度、錫蘭(現斯里蘭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4國,設有曲棍球、籃球、田徑等項目。原定於4年後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二屆西亞運動會,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各國人民渴望維護和平環境,促進各國和地區人民之間的團結、友誼和文化交流,要求參加國際性體育比賽的願望十分迫切。 1948年7月倫敦第14屆奧運會期間,中國和菲律賓體育人士頻繁接觸,醞釀恢復遠東運動會,並提請參加本屆奧運會的亞洲各國探討。國際奧委會印度委員、印度體育領導人古魯桑迪認為僅僅恢復遠東運動會不足以體現整個亞洲的運動水平和團結精神,主張創辦一個包括所有亞洲國家參加的洲際運動會——亞洲運動會。為此,他遍訪了來倫敦參加奧運會的亞洲國家體育代表團,邀請中國、韓國、菲律賓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召開了有關成立亞洲運動會聯合會的第一次籌備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印度關於成立亞洲運動會聯合會的提案,並推舉中國、韓國、印度和菲律賓4國共同起草亞洲運動會有關文件和章程。會上還確定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後由於印度國內的原因,運動會未能如期舉行。 1949年2月12日-13日,印度邀請菲律賓、緬甸、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泰國等國家體育組織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會晤,會上宣告成立了「亞洲運動會聯合會」(1982年後改稱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並正式通過由中、印、菲、韓起草的憲章。與會的印度、阿富汗、緬甸、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的代表當即簽字入會,成為亞運聯的基本會員。全體代表一致同意採納「Ever onward——永遠向前」為亞洲運動會的口號。會議選舉印度的辛格為主席,菲律賓的范爾加斯為副主席。會議決定4年舉行一屆的亞運會在兩屆奧運會中間舉行,並規定比賽時間為12—16天,項目為20個,東道國可酌情增減,但一般不少於11個項目,田徑、游泳和藝術展覽為必設項目和內容。會議還決定第1屆亞運會於1950年在印度的新德里舉行。印度的桑迪博士作為亞運會的主要倡辦者而被稱為「亞運會之父」。 亞洲運動會聯合會基本上是仿照國際奧委會建立的。國際奧委會承認亞運會為亞洲地區的正式運動會。亞洲運動會聯合會的任務是:按期舉行亞運會和冬季亞洲運動會。亞運會聯合會在1982年第9屆亞運會期間改組成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簡稱亞奧理事會)。
㈨ F1賽車比賽又幾只車隊 分別是哪個國家的
樓主請注意樓上的回答是有錯誤的,下面是修正後的回答
2009賽季F1參賽注冊車隊共有10支:
1 法拉利車隊 Scuderia Ferrari 車隊國籍:義大利
2 寶馬索伯車隊 BMW Sauber F1 車隊國籍:德國
3 雷諾車隊 ING Renault F1 車隊國籍:法國
4 威廉姆斯車隊 AT&T Williams 車隊國籍:英國
5 紅牛車隊 Red Bull Racing 車隊國籍:奧地利
6 豐田車隊 Panasonic Toyota Racing 車隊國籍:日本
7 紅牛二隊 Scuderia Toro Rosso 車隊國籍:義大利
8 布朗GP車隊 Brawn GP 車隊國籍:英國
9 印度力量車隊 Force India 車隊國籍:印度
10 邁凱輪車隊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車隊國籍: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