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還有人固執的認為印度軟體業比中國強
美國軟體的優勢首先是人才儲備的實力,美國的軟體人才是獨一無二的,數量最多,其次是印度,畢竟軟體外包業務需要有兩把刷子,而且沒有個三五年的時間是不行的,幾乎一半的美國科技簽證都是給了印度IT工程師的,擁有市值的十大美國科技公司幾乎擁有大量獲得H1B簽證的印度工程師,這證明了印度軟體要好得多,甚至連微軟和谷歌都是印度人。
如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盡管共享單車失敗了但還是養活了一些軟體人員),雲計算等等,這些應用需求推動了資本的後續資本並為大量的軟體人才提供了動力。印度正處在類似的飛躍期,情況大好。
② 為什麼有人認為印度軟體業比中國強
從大的角度來看,國內軟體主要是為國內產業鏈的發展提供的。印度主要供應歐美的軟體業。本質上,國內軟體工程師主要為自己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印度支持或建設其他國家。本質上,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也有大量外包公司。外包目標基本上屬於國內企業。華為等大型企業的許多項目都外包出去了。國內外包主要在大連等城市進行。
從全球互聯網公司的前100名來看,許多國內企業都在名單上。沒有優秀軟體工程師的支持,怎麼會有這么多優秀企業?主要是國內很多人認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現在做的是應用級開發,核心技術的研發相對較少,任何東西的開發都需要一個階段,仍然處於解決溫飽問題的階段。將開源社區代碼作為開發的基礎並不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情。許多人從學習他人的優點,然後慢慢消化並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從骨子裡貶低自己,總是覺得自己國家的東西不如別人。
③ 世界上軟體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為什麼是印度而不是中國
說起軟體,我們自然想到了美國,韓國,台灣,愛爾蘭和印度,開發軟體需要幾方面的資源,一是天生的豐富的想像力和復雜的運算推理能力,二是要有相當的用於編程的英語水平。三是要有專心一致的絕佳的記憶能力。四是要有一個強大的能充分自由發揮個人天賦的創業平台。印度高度發達的軟體業當然也離不開印度人幾千年一直不變的生活習慣和信仰愛好。一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往往決定了所做事情的成功率,興趣越強烈,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則會越大,在印度興趣就是天才的同名詞,幾千年來,中國的歷代王朝一直把愚弄百姓放在第一位,女子無才便是德,八股文,文字獄等等,這些讓統紿階級得意一時的驚世創舉,難道不是中華民族走向衰弱的悲哀?歷代統治階級自以為只要比老百姓懂得多一點,便可以永遠高高在上了,所以不僅他們自己不求上進,不思學業,而且還通過各種政策和社會活動進行種種人身自由和天性發揮的限止,中國有多少天才因此埋沒,我們無法諒解他們的所做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落後和恥辱。落後是終究要挨打的,因為虛度時光,我們最終落後了,因為埋殺人才,我們長時間沒能拿出創新與成果來,因為自大,就不知世界上還有其它人存在。因為落後,我們現在只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後走一步算一步。因為落後,我們只有靠仿造過日子,因為不團結,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所創新和發明。因為虛榮心,我們拿別人的成果當自己作宣傳,因為害怕,我們拿筆頭來恐嚇人家。因為不守信用,所以周邊的國家都視中國為敵人,因為不團結,因為落後,我們最終成了列強瓜分的一塊肥肉。今天,通過我們的上一代的血的教訓和無數生命的巨大代價,硝煙彌漫的歲月暫時不再,但無形中無聲中送給別人的卻比當年更多更多。。。。。只要落後還沒法消除,戰爭的陰影永遠不可能就此離去,中國仍將面臨更多的來自列強的災難與挑戰。
我國古代就有了四大發明,可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國為什麼拿不出半點值得世人驕傲的東東來了呢?是啊,中國在漫長的幾千年來幾乎都趨於停止不前的狀態,我們始終拿古代的四大發明和萬里長城引以為豪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反過來,這難道不是歷代統治階級的偉大功勞嗎?直到近代,八國聯軍侵入中國,中國的統治階級才突然醒悟過來:不僅在它們的統治下,老百姓變成了豬,自己跟豬其實也差別不大,這是多大的國恥啊,中華民族的後一代們,難道你們還要治襲前人走這樣一條可恥的道路嗎?中國歷來的教育制度都是充滿階級欺騙性的,教育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只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廣大的下層階級盡管各種人才大有人在,但由於知識的高度封閉性,如跟不上政治形勢的大多無法從學校里或社會上學到真知實學,再加上家庭貧窮,即使是天才也難以發揮出來,從這一點上來說,中華民族確實是一個劣等的民族,被世界上其它優秀民族弊視也不足為怪了,事實上,從古至今,一個國家或王朝的核心領導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及興趣愛好在很多地方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和改革方向及總體布局。印度的軟體同印度的佛教和形形式式的預測業和天文學一樣,給印度這個國家籠上了一層神密的面紗。相對於幾百個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能在如此貧窮的國度下創造如此輝煌的成就,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我們沒法否認,印度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民族。在成就的背後,我們可以想像印度領導人的光輝形象,這不是靠有些文人動動筆桿,耍耍嘴皮,做點手腳就能做到的。
提起軟體,我們不得不佩服印度,同樣擁有十多億人口的貧困國家是怎麼跟這個軟體王國相提並論的呢?這與印度這個國家的多民族多血統有關,在印度幾乎集合了全世界所有的人種,白人,黑人,非洲人,美國人,幾乎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在印度都能找到,印度人的好客和團結使印度這個混血兒王國成了所有樂天知命族的集合地,在這里既有幾百萬人的微軟公認的軟體高手,也不缺身無分文靠在路邊曬太陽度過一生的乞丐們,甚至在大街小巷也到處可見留著濃密鬍子的算命高手。這邊是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那邊卻是連綿幾百里的貧民窟,印度的軟體業之所以有如此的發達離不開貧富分化產生的巨大的聚錢效應,更離不開其與美國的特殊關系。
印度人本來就具有不同尋常的想像力,復雜的種族和血統更賦於了這個國家不同世界其它國家的獨有的民族特色,僅管貧困,但印度人還是過得很快樂,精神食糧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多民族多血統多災難不僅使印度人增長了不少見識,還使他們對各種語言和文化有了更高的分析和領會能力,特別是澳大利亞及西方發達殖民國家的侵入,使印度人免費學會了英語這門重要的編程必需語言,國家的貧困不僅沒有使印度失去信心,廉價的勞動力和超人的智慧加上幾千年的文明就像一盤豐盛的美餐吸引了世界各國商人對其的特殊興趣。
當然在印度的美國移民和殖民者也使印度人與美國之間有了一層神密的親緣關系,在經濟和政治兩方面的推動下,美國願意把自己的核心技術透露部分給印度,對印度而言,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脫貧機會,印度當局的明智選擇和高度重視更推進了印度的軟體業不斷向前發展,當然也離不開印度人樂天知命和嚴格務實的工作作風,在貧窮和利益的驅動下使他們紛紛選擇了軟體這個特殊的可能一夜暴富的行業。可以說,印度的軟體之所以這么發達一半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培訓的結果,一半是印度人知慧的高度結晶。也是美國與中國關系僵化的具體體現,美國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美國更願意扶殖一個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國家,來達到他們控制全球的真正意圖。這本身就是非常符合美國與印度的實際利益的。印度的貧窮確實很需要美國的大力幫忙,同時印度人也從美國這個盟友這里得到了真正的實軎。
④ 印度的軟體為什麼那麼牛
軟體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屬於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產業。近幾年,中國軟體業雖然保持穩健、快速的發展,並且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軟體人才,但每年仍存在幾十萬的人才缺口。關於解決軟體人才荒的辦法,是很值得向印度學習的。在人力資源日益成為軟體業發展第一大資源的今天,印度的「軟體人才戰略」給了同樣期待在軟體上「創造輝煌」的中國同行以巨大的啟示。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軟體大國,單看他們「世界第一大軟體外包供應國」的名號就能知道軟體業在他們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分量,他們的Java程序員約占所有程序員總數的20%,Java及相關產業甚至占據印度GDP的2%。印度軟體業的崛起,固然有諸多因素,但人才優勢無疑是這其中的一個亮點。據有關數據顯示,10億人口的印度至少有35萬名合格的軟體人才,並正在以每年6萬人的速度急劇增長。龐大而優質的軟體人才庫成為印度這塊相對貧瘠的土地上一筆無價的財富。高質量、低成本的軟體人才成為印度軟體業乃至整個信息產業迅速崛起的引擎。由於有相當規模的人力資源,印度有實力提高軟體業的產業化程度,並能在軟體開發領域提供一流的技術和質量保證。由此為印度贏得了大筆海外訂單和高額出口回報。
能夠擁有這么豐厚的人才儲備,和印度的教育模式是分不開的。印度許多中學都開設了電腦課。每年培養出50萬軟體人才,可來自高校的卻僅佔15%左右,各種各樣既可降低培養成本,又可縮短培養周期的培訓機構在印度軟體業發展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就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北京一家著名的職業教育機構「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他們的負責人分析道:「職業教育給印度軟體業帶來的益處十分明顯,不但有效地解決了低端人才缺乏問題,大大縮短人才培養時間,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而且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滿足了企業需求,豐富的人才儲備更使人力資本成本降低,提升了軟體企業及產業競爭力。這些都是中國的教育機構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反觀中國,在職業教育這方面和印度比起來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大多數人的心裡,職業教育只是「非正宗」的教育方式,他們更願意通過「初中-高中-大學」的教育模式來學習。但是大學教育現在很多時候是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所以出現了大學生數量水漲船高,失業和待業人數也與日俱增的態勢。更多的人在找不到工作後再參加職業教育,以期學到一技之長,找到滿意的工作。對於這個問題,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的負責人說:「培養正確的學習和職業觀念是很重要的!而且如果想要從事一種職業,需要盡早培養。例如我們的項目驅動式教育模式,就是中心將java的特點和學員的學習心理結合起來開發的一種教育模式。我們應該學習印度,把國民教育和市場結合起來,市場需要什麼要的人才我們就以此為尺度去投入培養。」 作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直屬單位,國信藍點對於職業教育的發展還是很在意的。
很多人會說,印度的綜合國力還沒中國強呢!也許你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它在軟體業上的成功,我們還是值得好好借鑒一下。古語有雲,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做好我們的軟體業,就要從最基礎的人才培養抓起,這樣行業的發展能更持久!
⑤ 為什麼印度電腦軟體行業處於世界前列
印度的軟體發展始於1990年,只用了不到十年,印度的軟體發展就飛躍至世界領先地位。印度的軟體行業主要集中在南部城市,班加羅爾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5大城市,人口約6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來,這座首府城市已經逐漸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成為印度軟體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
全球有5000多家的科技公司從事軟體開發,軟體評級公司將他們分別排位從1等到5等。目前全世界能達到5等的公司不足百家,其中有半數在印度,而這其中就有30多家屬於班加羅爾這座城市。
⑥ 印度大V吐苦水,印度的軟體市場現狀如何
近期,因為印度士兵無故闖入中國的領地,所以在中國領土內與我國士兵發生了沖突,就此事件,印度本土發生大規模的抵制中國製造,並且縷出怪招,最近兩天就連中國市場的軟體也全部下架,造成印度部分靠中國軟體直播的大V,失去了經濟來源。
於中國而言,和平時代我們抓住機遇高速發展,一旦發生戰爭肯定是會有所影響,但是如果哪個國家膽敢在任何方面侵犯中國利益,那麼中國也必然有信心將其毀滅。
⑦ 印度的開發軟體能力很厲害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中國軟體業為何落後於印度 權威研究機構在預測未來全球經濟發展走勢時,很容易將中國和印度相提並論。同為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同樣曾淪為殖民地,中國與印度有著不少相似之處。然而在今天,中國的軟體業卻遠遠落後於印度,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中國軟體業該何去何從? 從管理到解決方案都有差距 CMM5是一種規范化的對軟體開發過程的管理能力,即能夠很標准地完成需求調研,做出概要設計、架構設計和應用開發過程的管理策略。軟體大型工程產業管理能力的標志就是CMM系統。據統計,全世界能達到CMM5資質的公司只有59家,印度就佔了30多個,而我國能夠達到CMM5的寥寥無幾,大部分僅剛通過CMM3.這直接反映出我國軟體企業的管理能力與印度比相距甚遠。軟體企業的管理與產業鏈的設計、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組織和路徑有著密切關系。軟體企業本身管理得好,意味著對軟體產業鏈和國際化理解得到位。 現在中國的很多軟體公司做了很多解決方案,但是真正能拿到國際上去給如世界500強這樣的企業的解決方案幾乎沒有。在描繪中印兩國軟體應用解決方案能力的差異時,中關村科技軟體有限公司總裁朱希鐸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前年他與印度最大的軟體公司塔塔公司會面時,塔塔公司問:「您做過哪些解決方案?」朱希鐸說:「我做過電信的計費系統、郵政的物流調動管理系統、辦公系統,等等。」塔塔公司說:「我們也就是做了這幾個解決方案。那您的這些解決方案都有哪些客戶?」朱希鐸說:「我們的客戶有貴州電信、廣東東莞電信等。」塔塔公司說:「世界500強里有不少都是我們的客戶。」 朱希鐸對記者感嘆道:這是什麼差異?這就是真正做解決方案的能力。從前期市場、授權的解決方案、銷售的管理、合同的管理、標書的設計到接受考核的服務系統等,我們與印度存在太大的差距,在某些方面,我們可能連概念都沒有。中國軟體業趕超印度軟體業,不是靠幾聲漂亮口號就能解決問題的,想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只能靠扎扎實實地練內功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落後的關鍵原因在路徑差異 有專家分析說,中國軟體業落後於印度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兩國軟體產業的路徑有差異。從一開始,印度就把軟體作為產業在設計和發展,而中國卻把軟體作為產品來發展。 由於更多地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印度在發展軟體業時更加產業化,這包括產業組織和產業鏈設計等,而中國軟體的產品發展卻形不成一條鏈。導致兩種不同路徑產生的原因又多種多樣,與國家資源配置、文化特點、歷史積淀都有關系。印度是英聯邦國家,英文好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他們的思考方式很西方、很現代、很產業,比較符合軟體的構架思路,而我們現在的思路可能相對封閉和局限,只立足做一些小軟體。因此中國的軟體產品做出來只是一個「包」,並且被「包」住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對印度軟體業發展之路的成功經驗總結不足。不少人僅僅關注印度的軟體外包,卻沒有重點分析印度軟體產業走上國際市場的能力。雖然印度人的英文好,但是語言能力只是軟體能力設計和考核中最次要的因素,解決方案的能力才最為重要,即如何了解客戶的需求,並針對客戶的需求做成一套解決方案的產品,這是軟體產業在國際化能否做「一包」的關鍵因素。現在印度軟體業的主要產值來自「一包」,這是很掙錢的。而現在中國的軟體外包大部分做的是「三包」、「四包」業務,就是別人已經做好解決方案,我們只是做復制的工作。 高投入以獲得高利潤 我國的IT產業不僅不如發展中國家印度,還受到了來自發達國家跨國企業的威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跨國IT企業利用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通過軟體外包的方式將大量職位流向發展中國家,中國也在其列。企業間的人才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中國的軟體企業正學著如何應對來自跨國IT企業的人才競爭。業內人士說,這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只能用與跨國企業同樣的方式競爭人才,比如同樣多的薪水。 國內現在的一些大型IT公司的待遇情況與國際是接軌的。現在不少國內企業已經有這樣的思想准備,要立足到能夠承受的人力資源國際化成本。 這樣的競爭思路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用高人力資源成本和高研發成本換取高利潤,既而使公司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過去中國公司的成本鏈設計都是力爭低人力資源成本、低研發成本、低市場管理成本和低銷售成本,只換來了低利潤。這往往造成了某一環節成本過高就一定賠錢的局面。如今受到越來越激烈的國際挑戰的威脅,雖然國內軟體企業動作有快有慢,但大都意識到成本投入的「轉型」已是必不可少之舉。 與此相適應的是,一旦要創建一家軟體企業,必須考慮到用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成本進行生產,公司還能不能掙錢?還能不能生存?只有充分考慮到成本與利潤的關系,一開始就走國際化的設計路線,公司才可能在市場上有競爭能力。 不少在中國做軟體的業內人士抱怨道,在中國做軟體最大的矛盾是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中國市場需要提高對軟體及其服務價值的認識。從事軟體的開發以及產品的銷售和服務,需要付出很高的投入成本,與傳統產業不同的是,軟體產業的投入成本是無形的,人們因此往往漠視了軟體的高價值。現在令中國軟體企業最困惑的是,最後的產品許可什麼時候才能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成熟,使得客戶能承認軟體的高價值,並付出足夠的成本去購買? 不花那麼多成本,軟體做不出來,不用那麼高級的人力資源成本,服務也做不了。但是現在用戶還接受不了那麼高的成本,還覺得軟體不值錢,服務不值錢。雖然現在這種情況比過去好多了,但實際成本還有差異。 有專家警告:「如果再不抓緊培育軟體市場,保護軟體的市場回報,中國的軟體企業將因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而越做越小。如果因為降低了成本而導致項目不到位,相關部門應該追究責任。」
⑧ 印度軟體為什麼那麼強
1、印度人軟體開發上有著語言上的優勢,比較易學英文類的開發工具。一個印度中學生把主要精力花在學軟體上就行了,沒有語言障礙。
2、由於歷史原因,印度在經濟上比較依賴歐美,經濟聯系也比較緊密。所以,歐美要搞外包,肯定會選印度。
3、印度去歐美留學的學生多,成績好,無論在歐美工作,還是在印度工作,都在學習或接收著歐美經營管理思想。為外包培養了一批先行者和管理者。
4、印度的教育體制比較靈活,為印度培養了一大批軟體開發各階段的工人
5、印度是人口大國,就業難,軟體業良性發展,吸引各種資源湧入,成就了印度軟體產業規模。
⑨ 印度經濟那麼落後,卻為什麼印度的IT行業能如此強大
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再有就是女性問題、衛生問題、文盲率高、貧富差距嚴重等等由於社會體制落後造成的問題。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他們的IT行業卻很發達,並且印度的程序員還受到業界的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還是程序員最多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是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的程序員多?
印度的程序員多這一點很好解釋,因為印度的人口基數大,印度有著13.24億的人口,而程序員占總人口的0.2%,約為270萬人,但在這個文盲率高達50%的國家中,270萬程序員也是個十分恐怖的數量。拿中國作比較,中國的文盲率不到1%,但程序員的數量只佔了總人口的0.14%,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
首先是語言上的優勢,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過長達兩百年,所以英語對印度人而言能夠算得上半個母語了,然而市面上的編程用語言基本都是用英語編寫的的,所以印度人相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語言的優勢。
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是印度的兩三倍,然而這之中能拿到工作簽證的僅僅只有印度留學生的十分之一,在知乎,矽谷的華人與印度人糾紛能讓你看上三天三夜,印度工程師被認為是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對手和絆腳石,然而從管理層開始,很多公司都被印度人佔領了,你不得不忍受這樣的氛圍。
雖然在美國,印度碼農更勝於中國碼農,但只要我們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成長起來,多多出現華為、阿里這樣的後起之秀,那麼未來的中國工程師將不必再將矽谷奉為心中的聖地。
但這些都是從宏觀的層面來看的,中國程序員也有很多優秀的,只是比例沒有印度程序員高。對於印度IT行業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