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民族怎麼起來的

印度民族怎麼起來的

發布時間:2022-04-21 02:19:18

❶ 印度民族起義是怎麼引發的

印度民族起義指印度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武裝斗爭。起義原因是英國當局急劇增加賦稅,加強對印度人民的殖民壓迫和剝削。到19世紀中葉,英殖民者在幾乎控制了整個印度之後,更加殘酷地剝削印度人民。英國當局大幅度地提高印度農村公社佔有土地的農民賦稅,開始限制印度有產階級、在此之前享有某些特權的西帕依以及新生的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利益,並取消了對婆羅門的稅務優待。起義前不久,根據殖民當局的規定,西帕依的許多特權被剝奪,薪餉被削減了,職務只能晉升到中士。英國兵有自己的餐廳,住舒適的房屋,而印度兵及其家屬只能住棚屋。

西帕依的強烈不滿情緒曾多次以起義的形式表現出來。1857年2月和3月,在巴臘克普爾發生過起義。

印度民族起義的主要動力是人民群眾,首先是農村公社的農民;起義的突擊力量是西帕依團隊。但是,起義領導權為封建主所奪取。

1857年5月10日,北印軍隊的3個西帕依團在德里東北60公里的密拉特城起義。這次暴動成為孟加拉軍隊抗英起義的信號。起義的各團開到德里,在那裡同警備部隊的起義部分會合。他們得到了首都居民和郊區農民的支持,起義很快遍及了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廣大地區,發展成為全民族的解放戰爭。德里、坎普爾和勒克瑙成為起義的重要中心,都建立了領導起義的政府。起義者宣布恢復大莫卧兒王朝政權,殺死英國的軍政官吏、軍官和民族叛徒,奪取武器、彈葯和裝備倉庫,攻佔各個要塞、設防區和居民點。英國人逃往比較安定的南方。殖民者在遭受第一次突然打擊後,驚魂稍定,便開始了鎮壓。1857年6月初,殖民者主力從旁遮普向德里發動了第一次進攻。在巴赫特汗領導下,首都的英勇保衛戰持續了4個多月。西帕依炮手錶現出了出色的本領,其射擊技術勝過英國人,起義軍採取的戰術是實施突然的翼側突襲,圍殲小股敵人,進行夜間出擊和設置埋伏等。

但是,英國人終於佔領了這座城市。在圍攻德里的同時,討伐者從加爾各答沿恆河河谷開始了第2次進攻。他們進抵勒克瑙,但未能攻克,因為奧德省起義領袖艾哈邁德沙赫指揮的5萬多西帕依和義勇軍守衛該城。討伐軍被迫撤退。1858年3月初,英軍4.5萬人再度進逼勒克瑙,3月14日開始圍攻,19日佔領。隨著英軍勝利而來的是駭人聽聞的獸行,對起義軍及其家屬的大批槍殺。盡管如此,起義軍仍然繼續戰斗。殖民者又分兩路討伐:一路從馬德拉斯向班達,一路從孟買向瓜寥爾。佔西成為起義的中心,印度民族英雄拉克希米·拜依王後在那裡領導起義。盡管守軍英勇奮戰,該城仍於1858年4月被英軍攻佔。退到熱帶叢林的起義軍在莫拉維·艾哈邁德和丹地耶·多比的領導下展開了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1859年5月。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起義軍內部缺乏統一領導。這次起義發生在封建關系占統治地位,資產階級社會的階級尚未形成的國家裡。封建主把保持自己的特權看得高於國家從外國壓迫下解放出來。英國殖民者在兵力上較起義軍占優勢。起義軍沒有統一的領導,組織性不強,各起義中心之間互不聯系。起義軍在軍事組織上的不足之處是由裝備低劣、未經訓練的人組成的非正規部隊數量過多。

事實證明,封建主沒有能力領導民族解放戰爭。參加起義的印度大封建主和大地主都背叛了人民的利益,在英國人的許諾和讓步下,站到了殖民者一邊。封建主領導者採用的防禦戰術使殖民者有時間動用各種手段,掌握主動權。盡管印度民族起義失敗了,但從根本上動搖了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加速了東印度公司的滅亡。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義暴露了英殖民統治的虛弱。這次起義是印度人民驅逐殖民統治者以擺脫悲慘境遇的第一次嘗試。此外,印度北部起義的規模與聲勢如此之大,使英國資產階級為鎮壓起義不得不動員不列顛帝國的相當大的兵力。如馬克思所說,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義同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和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一樣,是亞洲人民對資本主義大國,首先是對英國奴役他們的回答。馬克思指出,這次起義「與亞洲各大國對英國統治的普遍不滿同時發生」。

❷ 印度是如何獨立的

西方國家在印度的殖民活動始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1600年英國在印度建立東印度公司,按著荷蘭、法國也先後入侵印度。1757年6月爆發了印英普拉西戰役,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佔領印度全境。19世紀中葉印度出現宗教和政治改革運動,民族主義政治團體日益增多,1885年12月28日印度國大黨成立。1891年4月,英國殖民者製造阿姆利則慘案,致使聖雄甘地領導的國大黨發動了全國規模的不合作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46年2月,印度水兵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等地舉行反英起義。英國為擺脫危機,派使團訪印,並提出建立印度聯邦、召開制憲會議、成立臨時政府的計劃。

1947年6月3日,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把英屬印度按局民宗教信仰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巴基斯坦自指令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誕生。印度人民經過長期斗爭,終於結束了英國在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國。

領導人:甘地,全名為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人,1869年生。印度民族運動領袖,在印度被尊稱為「聖雄」。
甘地於1888年到倫敦學習法律,回國後在孟買當律師。從1893年起,他在南非長期進行反對種族歧視的斗爭,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口號。1920年甘地回到印度,倡導對英國殖民政府「不合作運動」。甘地領導國大黨積極開展爭取印度獨立的斗爭。不久,國大黨通過了甘地的「不合作運動」方案。從此,甘地一直是國大黨的領袖,「非暴力」思想便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從開始領導國大黨到印度獨立,甘地在印度人民爭取獨立的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由於反抗英國統治,甘地曾3次被捕,先後絕食15次。此外,甘地還主張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在反殖民主義運動中團結合作,並提倡社會改良及婦女地位平等。

❸ 印度人屬於什麼人種以及遷移歷史

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發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種不同。以頭顱骨為例,頭顱骨周邊近橢圓形的是白種人;頭顱骨周邊呈三角形的是黃種人;頭顱骨周邊近似方形的為黑種人。而印度人的頭顱骨周邊近似橢圓形。從這一主要區分依據看,印度人膚色雖然表現黝黑,但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
其次,從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膚變得黝黑。可見印度白種人的皮膚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❹ 誰給我介紹一下印度的歷史

折疊原始社會

印度新德里
印度新德里
在訥爾默達河谷地區發現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類化石(後定名為訥爾默達人)表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已有人類居住。訥爾默達人的系屬分類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對於其生存年代從距今20萬年到50萬年不等。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開始於4萬年前,結束於1.5萬年前。

中石器時代對應地質學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廣泛分布於次大陸各地及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發現了最早的中石器時代遺址,而最北的遺址發現於興都庫什山脈,那裡的文化看起來是同一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直接發展。

大約自公元前6000年以後起印度各地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圍更加廣泛。印度新石器文化總體來說晚於兩河流域文化。[1]

印度的金石並用時代,或稱為紅銅時代,但金屬也已經進入人類生活。金石並用時代的文化主要發現於恆河與亞穆納河河間地,以及拉賈斯坦、旁遮普和古吉拉特。[2]

折疊早期文化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折疊十六雄國

十六雄國是16個強盛的王國或共和國,其范圍涵蓋肥沃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其實也有其他較小的國家,散布在這個范圍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國是:迦屍、憍薩羅、鴦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羅、支提、跋蹉、俱盧、般遮羅、摩差耶、修羅色那、阿濕波、阿槃底、犍陀羅和甘菩遮(劍洴沙)。在許多印度邦國之中,位於今比哈爾邦的摩揭陀國逐漸居於優勢地位。[3]

折疊孔雀王朝

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帶。

在大流士一世之後侵入印度的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他對孔雀王朝的興起起了助推作用。

亞歷山大撤出印度之後不久,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難陀王室。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他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孔雀王朝終於在阿育王時期到達顛峰。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3]

折疊笈多時代

貴霜帝國在強盛了若干世紀之後分裂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們在北印度的優勢地位的是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後印度的第一個強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與孔雀王朝一樣,笈多王朝的發源地是在摩揭陀;這個王朝的頭幾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們確實統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則並沒有擴張得太遠。在文學上,出現了古代印度最偉大的詩人迦梨陀娑。

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嚴重地損害了笈多王朝。嚈噠人後來被印度社會所同化,但他們在5~6世紀的活動促成了帝國的解體。許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對笈多王朝的中央權力,於是這個帝國迅速瓦解了。所謂後笈多王朝(實際上與真正的笈多王室沒有關系)的統治權力再次退回摩揭陀。[3]

折疊拉其普特人

大約在7世紀北印度興起了一種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們在7~8世紀之後的印度歷史中起了突出作用。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間的歷史時期常常被稱為拉其普特時期。

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了穆斯林遠征印度的序幕。9~11世紀在南印度出現了幾個強大的王國,如朱羅國(注輦)和潘地亞。其中朱羅國曾經侵入印度尼西亞諸島嶼。[3]

折疊德里蘇丹國

伊斯蘭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於11世紀,是由中亞的突厥人進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蘇丹馬赫穆德遠征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嚴重破壞。伽色尼王朝在中亞的領土於1173年被其位於阿富汗的原附庸廓爾王朝吞並。廓爾王朝的統治者穆伊茲丁·穆罕默德(廓爾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賴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了兆汗人;他留在印度的總督(出身奴隸)顧特卜-丁·艾伯克於1206年採用蘇丹頭銜統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區,定都德里。此後直到莫卧兒帝國建立,北印度的歷史即為德里蘇丹國的歷史。[3]

折疊莫卧兒帝國

德里蘇丹國瓦解造成的權力真空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現。1526年,突厥人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潰了羅第王朝的最後一個蘇丹易卜拉欣·羅第。巴卑爾佔領了德里並被尊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繼而在1527年擊敗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滅了阿富汗人的殘存力量。由巴卑爾建立的政權被稱為莫卧兒帝國。

奧朗則布去世後的莫卧兒帝國稱為「後期莫卧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皇帝大都昏庸無能,馬拉塔人愈戰愈強,大有取莫卧兒而代之的趨勢。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因素是歐洲列強。[3]

折疊殖民時期

最早在印度建立據點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他們的殖民地位於莫卧兒帝國版圖之外。此後荷蘭人也積極介入,並打敗了葡萄牙人。奧朗則布在帝國極盛時期忽視歐洲殖民者的危險,而他的子孫們在被迫面對歐洲人時已經由於帝國衰落而軟弱無力。到了18世紀,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歐洲強國主要是英國和法國。經過一番斗爭,英國人取得了優勢,把法國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幾個小殖民點。

經營英國在印度事務的主要實體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了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最晚被英國兼並的印度領土有信德(1843年)、錫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貝拉爾(1853年)和奧德(1856年)。由於殖民者的種種不利政策,1857年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1858年通過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東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務大臣接管其全部職權;並成立以印度總督為首的印度政府。英國人也正式結束了已無存在意義的莫卧兒王朝,將巴哈杜爾沙阿二世流放到緬甸。此後印度進入由英政府直接統治的時代。英國直接統治下的印度(稱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其中包括緬甸。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著,這種土邦占整個印度面積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為根據地,在亞洲遏制俄國擴張的思想使一些英國官員致力於西北方向擴展英屬印度的疆域,結果引發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戰爭。1885年,印度國大黨成立。1906年組建全印穆斯林聯盟。英國人有意識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

在1885年以後,印度幾乎每年都有民族主義者的集會,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官僚顯然漠視印度人的訴求。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目標僅僅是避免出現飢荒。1909年英國通過莫萊-明托改革法案,規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機構改選中實行分別選舉,此後教派政治成為制度,印度民族運動分裂。[3]

折疊印巴分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印度民族主義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1919年4月13日發生英軍屠殺印度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這些事實使已經成為國大黨主要人物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轉變了對英政府的態度,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國大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多次領導反英斗爭,其指導方針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民族運動繼續發展。1944年甘地與真納的會晤以失敗告終,而印度穆斯林已經廣泛支持建立獨立的伊斯蘭教國家。

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急劇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經不可能維持。1946年發生印度皇家海軍起義。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根據該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結束。[3]

折疊共和國

獨立後的印度共和國面臨著一系列嚴重問題,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帶來的後遺症。獨立後第一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就由於克什米爾爭端而爆發軍事沖突。尼赫魯執政時代,印度傾向於社會主義,並仿照蘇聯制定了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倒向蘇聯的政治代價。印度於1975年吞並錫金王國,將原錫金王國設為所謂的錫金邦。21世紀初的印度,已成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3]

❺ 印度民族起義的原因有哪些

印度民族起義指印度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武裝斗爭。起義原因是英國當局急劇增加賦稅,加強對印度人民的殖民壓迫和剝削。到19世紀中葉,英殖民者在幾乎控制了整個印度之後,更加殘酷地剝削印度人民。英國當局大幅度地提高印度農村公社佔有土地的農民賦稅,開始限制印度有產階級、在此之前享有某些特權的西帕依以及新生的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利益,並取消了對婆羅門的稅務優待。起義前不久,根據殖民當局的規定,西帕依的許多特權被剝奪,薪餉被削減了,職務只能晉升到中士。英國兵有自己的餐廳,住舒適的房屋,而印度兵及其家屬只能住棚屋。

❻ 關於印度人的歷史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 萬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 哈里亞納邦、 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 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 「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體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卧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公元前 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四大種姓,並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逐漸形成目前的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紀印度教復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耆那教目前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隨著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占據統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
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 《奧義書》、 《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在天文、 歷算、 醫學、音韻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游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余燼投河。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印度斯坦人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1757年爆發印度和英國的普拉西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佔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與全國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義。1947年印度斯坦人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獲得獨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恆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 玉米、 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刺綉及金屬製品等精巧手工藝著稱於世。近年來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在農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農經濟。

❼ 印度人是如何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民族的,他們實行種姓制度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可謂是舉世聞名,這種用膚色來嚴格劃分人民身份的“賤籍制度”也是世間罕見。“種姓”在梵文中的意思為“色”,簡而言之就是用人們皮膚的顏色來區分種姓等級,印度人將有著白色皮膚的雅利安人稱之為高貴者,將有著黑色皮膚的達羅毗荼人稱之為被征服者,所以白色人種就為高級種姓,而黑色皮膚則成為了低級種姓,這是對於種姓制度最簡單的一種解釋與劃分。真正的種姓制度,其實將印度人劃分成4個階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生活在馬來的印度人

由於印度人在該國並不佔有主導地位,處於劣勢的印度人,首先在經濟、教育、政治上逐步向馬來人、華人靠攏,甚至連宗教觀念都發生了改變。再加上馬來地區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混合的地方,這里的人們對於不同的國家、民族、種族的人民,呈現出廣大的包容性,只能體現出種族隔閡與種族歧視的種姓制度,根本不可能在這片具有包容性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所以種姓制度在馬來西亞印度人的觀念中逐漸淡漠,甚至不復存在,這何嘗不是一種人民追求平等的表現。

❽ 是由誰領導印度民族的覺醒

20世紀上半葉印度聖雄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這個時期,甘地從南非回國,成為國大黨的領袖,他把在南非進行非暴力抵抗運動的經驗廣泛地運用於印度,先後發動了四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使印度人民的反英斗爭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猛烈地沖擊著英國的殖民統治。

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計劃。同年12月,國大黨舉行年會,通過了甘地的計劃,宣布要「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來獲得『斯瓦拉扎』(自由)」。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甘地主張不合作運動採取漸進的斗爭方法:首先,一切印度人應拒絕或放棄英國當局授予的頭銜和榮譽職位;第二,如果不發生效力,就對立法機關、法院和學校實行普遍的抵制,並提倡「家家戶戶恢復手工紡織」,用印度土布抵制英貨;最後逐漸走上抗稅階段。為了把群眾運動的領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迫使英國讓步,甘地主持起草國大黨新黨章,對國大黨進行了改組,在甘地領導下,國大黨成為具有中央和各級地方機構、直至鄉村基層組織的群眾性政黨,這是國大黨在組織上的重大改革。在甘地的號召下,許多國大黨人脫下西服,穿上土布衣服,走到農村,發動並掌握農民運動。

甘地發動的第一次不合作運動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在殖民政府機關工作的印度職員紛紛放棄工作;許多印度上層人士退還了英國頒發的勛章、獎章,放棄了英國授予的爵位、封號;學生舉行罷課,廣大印度群眾拒絕購買英國貨。甘地帶頭退回英國發給他的三枚勛章,並在孟買動員群眾公開焚燒英國布,他還和群眾—樣親自紡棉紗,織土布。

1921年不合作運動進入高潮。各地工農群眾起來,舉行罷工斗爭和武裝起義,突破了甘地的非暴力主義的束縛。這一年發生了396次罷工,有60餘萬人參加。在聯合省、孟加拉和旁遮普,農民拒交租稅,並襲擊了地主的庄園。奧德的農民還建立了反對地主的協會,取名「愛卡」。馬德拉斯省馬拉巴爾地區穆斯林農民舉行起義,宣布成立「哈里發王國」,在農村建立自己的管理機構,與英國軍隊進行英勇戰斗。1921年11月,英國派遣威爾士親王「巡視」印度,企圖平息印度人民的反英情緒,但遭到了全印人民的抗議和總罷業。

在不合作運動中,由大學生和工廠工人組織的「國民義勇團」,執行國大黨規定的不合作計劃的各項措施,英國當局宣布它為非法組織,大肆逮捕國大黨及國民義勇團的成員。這更加激怒了群眾。全國性更大規模的斗爭風暴一觸即發。1922年初,甘地向印度總督發出通牒,要求討論印度地位問題,並釋放政治犯,否則要進一步開展不合作運動。同時,甘地又十分害怕群眾運動深入下去,因此遲遲不敢將運動引入抗稅階段。正在這時,2月2日,在聯合省僻遠的喬里喬拉村農民同鎮壓群眾的警察發生沖突,燒死了22名警察。甘地認為運動已越出了他所規定的范圍,要求立即停止。國大黨執行委員會在巴多利開會通過決議,決定停止不合作運動。不久,甘地也被捕入獄。第一次不合作運動結束。

8年後,在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影響下,印度社會矛盾激化,人民反英情緒高漲。孟買工人在斗爭中首先喊出爭取完全獨立的口號。1929年12月,國大黨在拉合爾召開年會,通過在合適的時候發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決議,「爭取印度完全獨立」首次寫進了黨的綱領,並規定1930年1月26日為全印「獨立日」。

1930年1月26日,由孟買開始,全國各地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舉行了成千上萬人參加的獨立日集會,「文德?馬太拉姆」的口號響徹印度的上空。在群眾反英斗爭高潮中,2月,國大黨授權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3月2日,甘地寫信給總督,提出削減土地稅、鹽稅等11點要求。被拒絕後,甘地決定從抵制政府食鹽專賣法開始,舉行著名的「食鹽進軍」。這就開始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3月12日,甘地手執竹杖,帶領他的79名信徒,從薩巴馬蒂修道院開始,步行了24天,到達丹地海濱,自取海水制鹽。在「食鹽進軍」中,沿途的許多群眾,特別是農民踴躍參加,全國城鄉紛紛響應,自製食鹽。甘地的行動又一次點燃了抗英的火焰。4月9日,甘地指示各地國大黨組織,一定把運動限於自製食鹽、監視酒店、鴉片煙館和洋布店,自己紡紗織布、罷課和罷業等非暴力范圍。但是殖民政府卻進行暴力鎮壓,先後逮捕了甘地和國大黨的其他領袖,並宣布國大黨為非法組織。1930年被捕者達6萬多人。憤怒的印度人民沖破非暴力的束縛,在白沙瓦和紹拉普爾先後發生了佔領城市的武裝起義,吉大港的兵工廠被襲擊,反英斗爭達到新的高潮。

為了對抗印度人民的反抗怒潮,殖民當局在繼續加強鎮壓的同時,於1931年1月釋放了甘地等國大黨領導人,撤消了取締國大黨的命令。2月17日,英印總督歐文又與甘地在德里舉行會談。3月5日,簽訂「甘地——歐文協定」。這個協定規定,國大黨停止不合作運動,英國當局則釋放政治犯,允許沿海居民制鹽。

隨後甘地赴倫敦參加討論印度自治問題的圓桌會議。1931年12月底甘地回國後,發現英國不僅不遵守「德里協定」,繼續進行逮捕,而且頒布各種壓制人民自由和行動的法令。國大黨執行委員會開會,授權甘地恢復不合作運動。英國當局立即進行大逮捕,甘地等國大黨領袖和黨的骨幹被捕入獄,運動受到嚴重挫折。到1934年4月,甘地決定停止第二次不合作運動。

此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甘地為迫使英國讓步,又先後發動過兩次不合作運動。1939年大戰剛爆發,英國駐印總督擅自宣布印度參戰,這引起了印度各界人士的抗議。國大黨一面譴責法西斯侵略戰爭,一面以戰後給予印度自治為條件,表示可以支持英國作戰。英國殖民當局卻頒布「印度國防條例」,加緊鎮壓群眾運動,並拒絕了國大黨的要求。1940年,甘地發動了第三次不合作運動。但這次僅限於個人發表反戰演說等行動。英國當局逮捕了二三萬名國大黨人,以違反「國際條例」進行審訊。由於幾乎所有國大黨的領袖都被關進監獄,運動被迫停止。1942年4月,甘地提出了英國立即退出印度的口號。8月8日,國大黨通過決議,要求英國交出政權,成立印度國民政府,不然就發動不合作運動。但是,第二天,殖民當局就逮捕了包括甘地在內的全部國大黨領導人,並在全國范圍進行嚴厲的鎮壓。這次運動在剛剛發動時就被扼殺了。

甘地在20世紀20~40年代發動的四次不合作運動,雖然幾起幾落,受到非暴力信條的束縛,但是,這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動員了千千萬萬的印度群眾,組成了浩浩盪盪的反殖民主義的大軍,震撼了英帝國主義在印度的統治基礎,為印度的獨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❾ 印度民族起義的過程是怎樣的

1857年5月10日,北印軍隊的3個西帕依團在德里東北60公里的密拉特城起義。這次暴動成為孟加拉軍隊抗英起義的信號。起義的各團開到德里,在那裡同警備部隊的起義部分會合。他們得到了首都居民和郊區農民的支持,起義很快遍及了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廣大地區,發展成為全民族的解放戰爭。德里、坎普爾和勒克瑙成為起義的重要中心,都建立了領導起義的政府。

起義者宣布恢復大莫卧兒王朝政權,殺死英國的軍政官吏、軍官和民族叛徒,奪取武器、彈葯和裝備倉庫,攻佔各個要塞、設防區和居民點。英國人逃往比較安定的南方。殖民者在遭受第一次突然打擊後,驚魂稍定,便開始了鎮壓。1857年6月初,殖民者主力從旁遮普向德里發動了第一次進攻。在巴赫特汗領導下,首都的英勇保衛戰持續了4個多月。西帕依炮手錶現出了出色的本領,其射擊技術勝過英國人,起義軍採取的戰術是實施突然的翼側突襲,圍殲小股敵人,進行夜間出擊和設置埋伏等。但是,英國人終於佔領了這座城市。

在圍攻德里的同時,討伐者從加爾各答沿恆河河谷開始了第2次進攻。他們進抵勒克瑙,但未能攻克,因為奧德省起義領袖艾哈邁德沙赫指揮的5萬多西帕依和義勇軍守衛該城。討伐軍被迫撤退。1858年3月初,英軍4.5萬人再度進逼勒克瑙,3月14日開始圍攻,19日佔領。隨著英軍勝利而來的是駭人聽聞的獸行,對起義軍及其家屬的大批槍殺。盡管如此,起義軍仍然繼續戰斗。

殖民者又分兩路討伐:一路從馬德拉斯向班達,一路從孟買向瓜寥爾。佔西成為起義的中心,印度民族英雄拉克希米·拜依王後在那裡領導起義。盡管守軍英勇奮戰,該城仍於1858年4月被英軍攻佔。退到熱帶叢林的起義軍在莫拉維·艾哈邁德和丹地耶·多比的領導下展開了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1859年5月。

❿ 印度國家形成後階層、種族是怎樣發展的與宗教、文化、政治有何關系

世界上大多數人是貧窮的,所以如果我們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也就懂得許多真正重要的經濟學原理。世界上大多數窮人以農業為生。因而,如果我們懂得了農業,也就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深知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在中國的極端重要性。沒有農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不會有全國的現代化。3

新世紀伊始,印度及印度和中國比較研究似乎成了國際國內的熱門話題。4西方學者吉爾伯特•艾蒂安專著《世紀競爭:中國和印度》,影響較大。5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也發布報告稱,印度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6印度人也一掃尼赫魯時期的憂慮,直稱「20世紀屬於西方,中國在21世紀想成為世界的領導,但本世紀未來的歲月屬於我們印度」。7從中國方面看,對印度的關注反映了中國人對中國發展道路的深層考慮,同時研究和准確地評估印度的潛力和未來發展,正確地借鑒印度的經驗,對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有益的。

一、從中心到外圍:印度國家發展近代中斷及其原因

與中國大體相同,印度擁有古老的歷史與國家經濟發展的天然條件,來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Aryan)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征服這里;他們與當地人的結合創造了古典吠陀文化(Vedic culture)。此後,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紀再次征服了這塊土地,隨後是12世紀到來的土耳其人,以及15世紀末到達此地的歐洲商人。印度在歷史上的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324―151年),曾是北起喜馬拉雅山,南到邁索爾,東抵阿薩姆河西界,西達興都庫什山的南亞大國;中世紀莫卧爾王朝時期(1526―1857),印度的版圖曾再次接近這一規模。英國統治印度期間,英國以印度為中心,使自己在亞洲的勢力伸展到北至阿富汗和西藏部分地區,南至印度洋,東至東南亞的范圍。獨立後的印度,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在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中央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8海岸線長5560公里。多條河流發源於或流經印度。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變化較大,氣溫因海拔高度不同而異。漫長的海岸線有利於商業的發展,而廣大的國土面積和熱帶季風氣候適於農業發展。2001年印度土地面積29732萬公頃,而耕地面積16175萬公頃,佔印度土地面積的54.4%。而同期中國耕地面積僅占土地面積13.5%。9

印度是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其古文明形態保留時間僅次於中國的國家。生發於四大文明古國並泛延於整個古代世界的農業全球化10曾使中國和印度成為古代世界的超級大國和文明中心。但是當歷史進入19世紀時候,這兩個國家卻迅速衰落並在半個世紀之後,就從農業世界的中心國家逐漸進入資本世界的邊緣和外圍國家。從1600年到印度獨立的1947年間大多數時間里,英國發展各項指數,除人均GDP外,均不如印度。1857年英國鎮壓印度民族大起義並在印度建立直接統治之後,英國對印度的掠奪程度急劇擴大。11此外,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使印度勞動處於殖民統治和封建主的超度盤剝的生產關系之中。其中非勞動者占據國民收入的相當大的部分。不僅如此,與莫卧爾王朝時期相比,在非生產階層中還被強行介入的宗主國派駐殖民地的官員。他們瓜分了5%的國民收入。而為社會提供財富的生產領域的勞動者,則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得到較低的份額。12值得說明的是,上述財富分配只是稅後分配,而稅收更是英國剝奪印度國民財富的重要部分。英國在印度的無度行政開支、英國對緬甸和阿富汗戰爭的費用、1873年以後印度貨幣貶值和國內開支方面增加的負擔,都得由印度人民來償付。13主要稅收包括土地稅、貨物稅、鹽稅、印花稅和鴉片稅,除鴉片稅外,其餘稅收均落到印度各階級頭上。其中土地賦稅是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它增加了農業生產者的負擔。14以孟加拉的土地稅為例,在莫卧爾帝國時期,該省區的土地稅只佔全省年收入的40%-48%,而在1795年,東印度公司徵收的土地稅竟占該省區收入的85%,造成印度對英國的大量欠款。15

不僅如此,英國還以宗主國的名義從殖民地印度攫奪相當部分的財富,下表是1868-1930年間從印度白白流向英國的勞動財富。

英國從印度「攫奪」的財富(1868-1930)

年 份 印度出口順差占其國內生產凈值的比重(%) 印度出口順差佔英國國內生產凈值的比重(%) 1868-1872 1.0 1.3 1911-1915 1.3 1.2 1926-1930 0.9 0.9

資料來源:[英]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著,伍曉鷹、許憲春、施發啟譯:《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頁。

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認為上面的資料「可以大致了解到作為接受外國統治的後果,即印度資源流入到英國的情況。從1868年到20世紀30年代,印度的資源流出量大約占其國民收入的0.9%到1.3%,也就是說約五分之一的印度凈儲蓄被轉移到了英國,本來這筆儲蓄可以用於進口資本品」。16印度經濟學家達拜•瑙羅吉在他的論文「印度的貧困」(1876年)中將英國從印度攫取財富的途徑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歐洲官員將他們的存款匯往國外,還有英國人為支付在英國本土和印度的各種需要而在英國所作的開支,如在英國國內所付的退休金和工資;第二是非官方歐洲人的匯款。」這意味著印度的出口必須比它的進口多得多,以便滿足經濟流耗的要求。17印度出口物資都是糧食和農業原料。「為了實現商品賬戶上出超,即使在飢荒年糧食出口也必須維持在原有水平」。181899-1907年曾任印度總督的冠松勛爵也不得不承認「沒有印度就沒有大英帝國」19。

在殖民經濟和封建經濟的雙重盤剝下,盡管印度經濟的GDP在獨立前的近百年間(1857-1947)有了較大的發展,20但印度的人均收入則在百年間增長率僅為0.5%,幾乎停滯。21印度經濟因發展而不發展:較快發展的結果則是為英國資本快速提供高額剩餘價值,而非快速反哺印度社會的基礎性勞動。這嚴重阻礙了印度民族資本的原始積累並中斷了印度民族資本自主形成過程。印度成了為英國資本家和印度封建主提供「營養」的奶牛。其結果是居於人口多數的勞動者並不能因其提供較多的勞動產品而得到合理即維持其生存與發展的「營養」持續反哺。印度社會基礎因此持續萎縮。

近代中國與印度有著相似的經歷和命運。「19世紀之前,中國比歐洲或亞洲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大。從5世紀到14世紀,它較早發展起來的技術和以精英為基礎的統治所創造的收入都要高於歐洲的水平」,「1820年,中國的GDP比西歐和其衍生國的總和還要高出將近30%」。但從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的100年間,中國經濟迅速衰落:「到1950年的人均GDP不到中國在1820年水平的四分之三」。22其間中國經濟形成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畸型結構:外國在華資本控制了中國與近現代產業相聯系的絕大部分投資。1936年,外國產業資本佔中國產業資本的57.2%,其中在東北佔84.6%。23他們壟斷和控制了中國生鐵產量的96.8%,煤產量的65.7%,發電量的77.1%,棉花產量的64%,卷煙產量的58%(1935),鐵路里程的90.7%。24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對華戰爭,並對中國經濟資源進行直接的軍事掠奪。到1938年日本佔有中國土地的1/3,農業生產能力的40%,工業生產能力的92%。25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官僚資本大大加強。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前夕,以與西方資本有千絲萬縷聯系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主的官僚資本已控制全國銀行的70%,產業資本的80%,並控制了全部鐵路、公路、航空運輸和43%以上的輪船噸位。據新中國建立初期的清產核資統計,全國國營和公私合營企業資產原值191.6億元,其中大部分為沒收和接管的原國民黨官僚資本的資產;而1948年中國12.3萬戶民族工業資產凈值僅20.08億元。26國民黨戰敗逃到台灣之前,通過擴大財政赤字進一步掠奪國民財產,1948年最後四個月,國民黨政府的財政赤字高達78%。27中國經濟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重盤剝下已失去了民族資本獨立增值和民族市場良性發展的條件。而國際資本、國內官僚資本和封建地主對中國經濟超度壓榨又使中國的民族資本長期處於持續萎縮狀態。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增長,成了中國印度兩國悲劇性命運相同的方面。而社會革命,即反對殖民壓迫和爭取獨立主權的民族革命及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便成了印度和中國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共同和惟一出路。

值得說明的是,盡管印度和中國經歷了相同的歷史命運,但比較而言,在兩國獲得民族革命成功之前,雙方經濟發展還有明顯的差異。1820年印度和中國在世界GNP分布中分別佔15.4%和32.7%,到1952年,印度為3.8%,仍低於中國的5.2%;1820年印度和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分別為1110億和2286億國際元(1990年),1952年,分別為2266億和 3057億國際元(1990年)中國遠高於印度。28但在GNP和人均GNP增長率及主要工業品產量方面,中國則不及印度。1820年至1952年,印度和中國GNP每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0.54和0.22;同期人均GNP每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0.10和-0.08。291948年,在原煤、發電、鋼材、生鐵、水泥、硫酸等產量方面,印度均高於中國。30這些數據表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時期的印度盡管在經濟GNP總量和經濟發展水平上落後於中國,但在發展綜合潛力方面,印度領先於中國。了解這一點,對於理解後來印度又遠遠為中國甩在後面的原因,是有益的。

二、印度獨立:低成本卻先天不足的政治革命

革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但印度獨立革命並沒有使其獲得預期的經濟成就。究其原因是印度以尼赫魯為領導的國大黨所代表的地主資產階級,尤其是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這種利益使作為生產者多數的印度人民不能成為自己產品的直接市場,從而縮小了印度民族資本形成和民族市場形成的條件。因此,已取得勝利的革命並沒有在印度造成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充分條件。這是與中國1949年革命本質不同並由此造成兩國未來發展不同速度的根本原因。但如果要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一原因產生的背景,則不能不從比較這兩個國家的民族革命和以土地改革為主的民主革命所造成的不同「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31來考察。

與歐美國家相同而與中國不同的,是印度的民族民主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因而是反映資本家和地主利益的革命,但與歐美國家不同而又與中國革命相同的,又是印度和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發生在世界資本主義下落期和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上升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波及世界的工業全球化浪潮的最初的政治動力。工業革命在大不列顛登陸並取得勝利後,就反轉影響歐洲大陸並對歐洲的封建體製造成解構性沖擊。這引發了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和40年代的歐洲大革命。這場革命喚醒了歐洲大陸、美洲大陸和日本等國,並使其在抵禦近代資本全球化的沖擊中完成本國國家資本主義的轉型:19世紀60至70年代德國俾斯麥完成國家統一、俄國完成農奴制改革、美國實現統一的國家主權和統一的民族市場、日本明治維新完成從封建主義向國家資本主義的轉型。與此同時,在中世紀農業全球化浪潮中雄居超級大國地位的印度、中國等,反滑入附庸於資本中心的外圍地區:它們不僅沒有跟上這場國家轉型的浪潮——這大概是由於他們超穩定社會結構和超強的國際地位反使其不易隨環境改變而變革,而且還在這個浪潮中不斷受到來自英國及完成國家近代化轉型的國家的打擊。19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英國實現了對印度的征服和對中國戰爭勝利。這使印度和中國被迫進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歷史進程並由此在這兩個國家出現了最初的無產階級。這又反過來為印度和中國的未來不同的發展道路埋下了伏筆。

再從兩國內部分析,20世紀初印度與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和工農運動均有較大發展,世界出現了代表工農利益的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上,印度的完全殖民地地位和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使兩國革命道路發生了分野:英國對印度的完全的和強有力的控制不僅使印度的工農運動沒有形成獨立的和強大的政治力量,而且還使印度的民族資產階級——在英國殖民統治和當地封建力量的雙重壓力下——變得更加軟弱,以至「非暴力不合作」成了印度人民爭取獨立的最高形式。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反使中國成了國際資本鏈條中的「薄弱環節」32。20年代末與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民主主義旗幟下分野的國民黨背叛工農利益並迅速倒向西方國際資本,蛻變為代表買辦勢力的政治派別。國民黨政府在國內通過犧牲工農利益、在國際通過向資本強國讓渡國家利益方式,換取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33與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國家發展道路截然相反,蔣介石時期的中國是亞洲地區較早選擇拉美發展道路的主權國家,其結果是民族資本大規模衰落,34財政赤字持續飆升,35農民、工人和中小資產階級大規模破產。36與後來印度的發展道路相比,蔣介石時期的中國發展道路是拉美道路在東亞的較早版本,而印度尼赫魯時期的經濟則幾乎是中國蔣介石時期的道路在南亞大陸的另存形式。

拉美道路的本質是用犧牲本國工農利益和向資本中心國家讓渡民族利益的方式來發展本國經濟,其結果一般都是工農在日益嚴重的貧困中開展階級斗爭:斗爭的規模和激烈程度與該國拉美化的程度為正比。蔣介石時期國家經濟拉美化的結果是從另一面為代表中國農工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取代國民黨統治作了政治准備。與印度相反,國際資本對中國鬆散間接和多元控制又使代表中國工農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取得全國政權成為可能。從印度後來的發展後果看,中國共產黨取代蔣介石國民黨政權,不僅僅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個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大事變,它更是中國歷史的大幸運。與印度相比,這種幸運更多地是由於中國較先品嘗了拉美模式必然造成的國家不幸。正是這種不幸才使中國人更為堅定地選擇了代表中國占人口多數的工農利益的中國共產黨,37隻有有了代表工農利益的政權,中國才能進行比較徹底的土地改革,並由此形成統一的國家經濟和民族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說,1949年中國革命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發生於東亞的集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雙重意義為一體的偉大歷史事變。與美國兩次革命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使美國百年內完成的社會革命在中國幾十年內得到完成,其效益可以從毛澤東時期和鄧小平時期中國崛起並初步實現國家經濟現代化轉型與美國相比的時間差及與印度後來發展的相比的速度差上得到證明。

馬克思和列寧曾對印度和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勝利抱有大希望。馬克思在《波斯和中國》、《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後果》等文章中樂觀地預言:

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作垂死的掙扎,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38

列寧則在晚期口授的日記中也認為:

斗爭的結局歸根到底取決於這一點:俄國、印度、中國等等構成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正是這大多數的人口,最近幾年來也非常迅速地捲入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中,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來,世界斗爭的最終解決將會如何,是不能有絲毫懷疑的。在這個意義上講來,社會主義的最後勝利是完全和絕對有保證的。39

但歷史發展的結果是,除了俄國、中國外,發生在印度的工農革命並未導致反映印度工農利益的黨而是為英國有意扶持的更多地反映有產者利益的國大黨成為執政黨。造成這種歷史差異的原因在於英國對印度形成的百年牢固和有效的殖民統治,這使印度在發軔於英國的全球性的資本鏈條中沒有像俄國和中國那樣成為其「薄弱環節」。在俄國和中國革命中,工農政黨逐步登上歷史舞台並上升為執政黨。在印度英國用血腥暴力肢解、鎮壓工農運動的同時卻有意容忍無傷大雅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意扶持反映大地主和大資本家利益的國大黨。其結果是二戰結束後,反映印度地主和資產階級利益的國大黨被英國推上主要執政黨的地位。40 1947年8月14日印度獨立,新政府共14名閣員,國大黨佔8名,非國大黨佔6名,共產黨被排除在外。1951年底印度共和國成立後首屆聯邦人民院和立法院大選。大選後國大黨在人民院和立法院中占總席位分別為74.4%和68.4%。41這時的印度國家政權成了地道的「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42

與中國高成本的政治革命結果正好相反的是,印度獨立,這場低成本的政治革命註定要使國家未來發展付出高成本的代價。

三、土地改革:國家發展奠基中最大的政治「豆腐渣」工程

自然資源天然供給量和貯存量的絕對有限性,決定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絕對手段。而人類生產勞動形成的絕對條件就是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絕對結合。這種結合有自然結合與強力結合的方式。財產私有制度出現後,強力結合便是人類歷史常見的方式。比如歷史上的羅馬人對地中海的征服、蒙古人對亞洲和歐洲部分地區的征服、克倫威爾對愛爾蘭人的征服、歐洲人對印安第人的征服、英國人對印度人的征服等都是這強力結合的歷史形式。一部分人通過壟斷生產資料形成對另一部分人的勞動成果的無償佔有並由此形成對這部分人的政治統治,這就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在人類早期的絕對的自然結合變為相對的人為強力結合,並由此在生產者與生產資料佔有者之間以及不同的生產資料佔有者之間形成復雜的財富佔有關系。43

但是,所有權並不是社會財富本身,而只是社會財富的佔有形式。所有權並不創造價值,因此也不是財富的源泉。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私人所有權卻可以刺激勞動者個體的能動性及其私人積累財富的積極性,但如果構成社會勞動基礎的生產者的勞動成果被不同的私有者「截流」數量過於巨大從而使勞動者得不到合理反哺時,社會勞動也就開始萎縮。萎縮的程度與財產佔有者對生產者勞動成果的「截流」數量為正比。

研究國家發展及相應國力的關鍵不在於研究其GDP或GNP的指數表現,而在於研究其利潤的歸宿及其對社會勞動者反哺程度。馬克思說:「生產直接是消費,消費直接是生產」。44勞動者也是消費者,他既是產品生產者,又是實現自己產品的基本消費群體。從這個意義上看:人民是國家的主體,不僅僅因為人民是國家生產的主體,同時他們更是國家消費的主體。只有社會產品反哺社會勞動者即人民的時候,這個社會的發展才是良性的和可持續的。當國家經濟持續增長而這種增長成果卻不能合理地反哺生產者,甚至不能維持生產者自身的生存延續,社會財富又越來越多地集中於沒有多少消費潛力的少數人手中,這時的國家發展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接踵而至的就是社會危機。這時生產力就會提出變革生產關系的要求。前面提到的印度和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基於這個原因發生的。

土地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資源,生產關系的最初版本就是人地關系。45因而也是古今形成生產關系,從而階級關系的原生酵母,更是現代資本形成的原生酵母。大凡國家改造和社會改革,多以土地改革為起始。因此,與基因鏈的優劣決定生命發育的終極結果一樣,國家土地改革的後果,也就命定了國家肌體發展,尤其是傳統農業大國肌體的終極潛力。印度與中國民族革命成功後第一基礎性的國家改造工程就是土地改革。其結果差異則奠定了兩國發展速度及其潛力的差異。

如果將土地革命分為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兩階段的話,印度的土改不僅沒有社會主義土改內容,也沒有像中國那樣的徹底的民主改革的內容。獨立之初印度國大黨認識到從英國人那裡繼承下來的封建土地關系是獨立前印度農業陷入慢性危機的主要原因。為此,根據1948年12月全國邦稅務部長會議的決定和國大黨土改委員會1949年的報告建議,各邦開始按照中央確定的廢除柴明達爾中間人制度等原則,制定本邦土改法律。1953年中央政府建立了中央土改委員會,由計劃委員會成員和內務部長、糧食部長組成,作為土改指導機構。土地改革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消除土地所有制結構中阻礙農業生產的因素;二是使作為生產資料的土地直接與勞動者結合,創造條件使農業經濟實現高效高產。土改內容包括三方面,分兩階段實施。

一是廢除柴明達爾等中間人制度。獨立前印度存在三種土地租佃制度:柴明達爾租佃制、馬哈瓦爾租佃制和萊特瓦爾租佃制。在柴明達爾等土地租佃制度下,代為殖民政府收稅的柴明達爾等實際上成了在外地主,對租佃土地的耕種者進行殘酷剝削。在殖民政府收取的農業稅收和柴明達爾等從事收稅的管理費外,柴明達爾等在外地主還隨意提高租金,加強對佃農的剝削。印度政府通過廢除這種中間人制度使耕種土地的農民直接與土地聯系,並直接向政府交稅。在獨立後長達30年的時間里,印度政府從地主手中買地共花去67億盧比,約將577萬公頃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46

二是改革租佃制度。「高額地租是印度土地結構的共同特徵」。47英國統治時期土地租佃不僅在印度農業中十分普遍,而且除公開租佃外,印度農村中還盛行非正式或口頭租佃。土地供給是確定的,而人口和貧困人口卻與日俱增,佃農受到地主持續提高的地租剝削,而且租期極不穩定。手工業的衰落,進一步加重了對土地的依賴,從而加重了租金剝削。從1953年起各邦政府通過了系列有關「租佃改革」的法案,其主要內容是「公平租金」和「保障租佃關系」。獨立後印度政府在土地改革過程中實行了租佃制改革,具體措施包括固定租金、保障租佃,並授予部分佃農的永佃權等。根據各邦的具體情況,各邦政府規定的租金占農業收入的比例有所不同,大體保持在農業收入的1/3到1/6。同時,為了方便農民交租,還決定把過去長期實行的實物地租改為貨幣地租。為了保障土地租期,印度政府還規定,允許地主以自耕名義收回土地,但重新收回土地時必須為佃戶保留維持生活所需最低面積的土地,且不能驅逐佃戶。此外,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政府也要求佃農購買土地,使佃戶直接與國家發生關系。這也是土改第一階段的內容。

三是實行土地持有最高限額制度,這是土改第二階段的內容。國大黨政府在1959年1月那格浦年會上通過了實行「土地限額」的決議,要求各邦政府在當年年底前制定出相應法案令。1961年底印度政府宣布各邦實行土地持有最高限額的法律,規定超出限額以外的土地,由國家交給村評議會,並由村評議會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或農業合作社耕種。此舉意在限制大地主對土地的壟斷。1971年8月,印度中央土改委員會又確定調整最高限額。以五口之家為一個分配單位,規定最高限額為最好土地10英畝到最劣土地54英畝之間。1975年7月1日,印度政府宣布了二十點經濟綱領,提出土地最高限額制,並要求加快對超額土地的分配和登記注冊工作。1977年人民黨上台,要求加快土改步伐,通過調查,改革土地法上的弊病和漏洞。規定每戶農民最低土地持有限額為2.5英畝。

土地改革是印度民族革命成功後,實現民主革命的基礎工程。就其深度、廣度及革命的徹底性而言,印度土改的效果簡直與中國判若泥雲。究其原因還在於各自革命的領導權性質存在的本質差異。與中國20世紀20年代蔣介石國民黨注意到但無法解決農工問題的原因相似,尼赫魯國大黨也看到了徹底的土地革命對於印度的未來具有關鍵的意義。48但是,由於國大黨本身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資本家利益,以及由大地主大資本家階級占據的議會席位形成的對尼赫魯政府的制約,這使國大黨政府,即使有再好的政治設計,也無法實現。與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由於基礎是建立在封建官僚買辦的支持之上,即使早就認識到土地問題的重要性也無法在中國大陸進行徹底有效的土地革命的道理一樣,印度國大黨推行土地改革30餘年,最終不得不以「具有雷鳴般的熱情」開始,而以「沒精打采」的結局告終。49

盡管如此,印度的土地改革還是在相當程度上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1951-1952年度到1978-1979年度,印度農業生產平均增長2.8%,是從1900-1901年度到1949-1950年度平均增長的3.5倍。5060年代以來,印度開展「綠色革命」運動,印度糧食播種面積從1950-1951年度的9730萬公頃,到2000-2001年度的11980萬公頃,增長了23.1%;到70年代糧食就基本上達到自給。51但是,在生產關系變革的方面,「除了廢除了柴明達爾以外,就全國而論,其他各項實際上並未認真執行」。52而正是這方面的失敗,不僅使印度的土改成果大打折扣,而且還由此鑄定了印度在後來半個多世紀中落後於中國的歷史命運。

獨立初期,不到農村人口15%的地主、富農卻佔有85%的土地,其中不到人口2%的大地主,卻佔全部土地的70%;而占農村人口85%以上的貧苦農民僅佔15%的土地。其中占農村25%的農戶卻無立錐之地。土改後,這種土地集中在極少數大地主手裡的情況有所緩和。如下表所示:

印度經營佔有者數量和經營面積(1970-1986)

類別 數量(萬) 面積(萬公頃) 1970-1971 1985-1986 1970-1971 1985-1986 邊際佔有(1公頃以下) 3600(51) 5700 (58) 1500 (9) 2200(13) 小佔有者(1-4公頃) 2400 (34) 3100(32) 4900(30) 6200 (38) 中等佔有者(4-10公頃) 800 (11) 800 (8) 4800( 30) 4700(29) 大佔有者(10公頃以上) 300 (4) 200 (2) 5000 (31) 3300 (20) 總計 7100(100) 9800(100) 16200(100) 16400(100) 註:括弧內的數字是各欄占總數百分比 資料來源:轉引自魯達爾•達特、K•P• M•桑達拉姆著,雷啟准等譯:《印度經濟》(下),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頁。

上面提供的數據可

閱讀全文

與印度民族怎麼起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知識有哪些 瀏覽:441
越南人怎麼當老婆 瀏覽:996
伊朗男孩名字叫什麼 瀏覽:400
越南什麼時候走社會主義道路 瀏覽:779
印度人怎麼用糖漿 瀏覽:901
義大利和北京哪個面積大 瀏覽:730
越南簽證租房注意什麼 瀏覽:929
英國留學網課怎麼上 瀏覽:855
印度和中國汽車製造哪個好 瀏覽:451
怎麼替換印尼巴士的車皮膚 瀏覽:259
印尼泗水機場在哪裡 瀏覽:119
鄒兆龍越南送貨叫什麼名字 瀏覽:358
印尼榴槤多少錢一枚 瀏覽:632
義大利風情街在哪個站下車 瀏覽:258
火龍果越南哪個好吃 瀏覽:194
希臘與義大利哪個面積大 瀏覽:100
義大利蔬菜湯用什麼炒 瀏覽:717
中國歷史上的大書有哪些 瀏覽:455
艾多美在中國能活多久 瀏覽:603
義大利面為什麼是歐洲的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