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印度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1、本質的不同
古印度是印度大陸曾經最早文明發源時期,印度很長一段時間代表的是印度次大陸的地理名詞,現代印度國家就是指1947年獨立的一個叫印度的國家,他們之間有很深的聯系,卻又有本質的不同。
2、統治者的不同
古印度的歷史十分悠久,早期發源於印度河的文明,而後擴展到恆河流域,形成了恆河文明,創造出燦爛的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來自於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入侵了印並成功成為了統治者,把古印度原住民貶為奴隸,為了固化統治者和奴隸關系,就形成了等級嚴森的種姓制度。古印度時期正式結束。
現代的印度則脫胎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後來由甘地、尼赫魯領導的國大黨於1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而來,繼承了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大部分資產,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叫印度的現代國家,並確立了英語為官方語言。
3、人種的不同
雅利安人佔領印度而後的漫長的歷史中,陸陸續續又來了和雅利安一樣的侵略者,而且是一波接著一波來,這其中有波斯人、馬其頓人、大夏人、塞種人、月氏人、匈奴人、穆斯林游牧民族、蒙古人等,而且都和雅利安人一樣來到印度地區就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統治者。
由於幾千年來,印度多個勢力博弈,從屬於原古印度文明地區根本沒有真正統一過,分裂成大大小小邦國,偶爾出現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貴霜帝國、莫卧兒帝國等,但都沒有真正統一過印度,最牛的時候也只是做這一地區的宗主國。
⑵ 印度人 和 阿拉伯人 在長相上有什麼區別
1、從皮膚看;
印度人皮膚顯黑,而阿拉伯人的皮膚比起來白一些。
2、頭發;
印度人的頭發是亞麻色,阿拉伯人的頭發為黑色。
3、語言上的差異;
印度人大部分人都說英語和印地語,而阿拉伯人有自己的語言體系—阿拉伯語。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總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信仰印度教的人數為總人口的80.5%,穆斯林佔13.4%,基督教2.3%,錫克教佔1.9%,其它教派佔1.8%,情況不明的為0.1%。
阿拉伯在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與波斯帝國頻繁交戰,使得途徑紅海的商路幾乎中斷,從而刺激了麥加古萊什人的貿易活動,極大地動搖了當地的氏族社會制度,私有制產生,麥加開始繁榮起來。
(2)阿富汗人與印度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印度人的種族構成: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尼格利陀人長期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最為原始的狩獵、採集生活。在新移民到來以後,尼格利陀人多被他們屠殺、同化,或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
阿拉伯人的經濟體制:
歷史上的阿拉伯人以游牧和商業為主業,後來由於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大部分阿拉伯人開始轉向定居生活,一部分阿拉伯人仍過游牧或半游牧生活。半游牧民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阿拉伯馬,兼營農耕。仍堅持游牧的阿拉伯人亦稱「貝都因人」,主要飼養駱駝,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復仇殘余,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僅存純游牧部族之一。
⑶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的人種一樣嗎
基本一致,但是印度以雅利安人為主,其他三國以蒙古人種為主
⑷ 阿富汗與印度的歷史關系
阿富汗的歷史可上溯到古波斯帝國,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遠征時並入波斯。亞歷山大遠征後又並入其帝國。亞歷山大死後帝國三分,阿富汗地區又轉屬於東部的塞琉古王國。約前250年,位於阿母河與興都庫什山間(包括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奧多德據地脫離塞琉古而獨立,建立了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史籍稱大夏、吐火羅等),前二世紀上半葉最強盛,曾擴地至印度河,後因內亂轉衰。
前二世紀上半葉,原駐於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被匈奴所敗,遂西遷至阿母河領域,約前140-130年左右征服大夏,將希臘王朝逐向南方。東漢時大月氏分休密、雙靡、貴霜、都密、肸頓五部。一世紀時,貴霜統一諸部,擴張為強大的貴霜王國,其盛是西起鹹海、東至蔥嶺,橫跨中亞和印度半島西北部,倡大乘佛教。三世紀後漸衰,分裂為若干小國。五世紀上半葉被從北方襲來的懨噠所滅。
懨噠系游牧民族,原居於金山(阿爾泰山),臣屬於柔然,羅馬人稱之為「白匈奴」。五世紀初西遷,以後相繼征服伊犁河域、河中地區、吐火羅、印度西北部,還擊敗了薩珊波斯,殺其王,成為一令人生畏的強國,其統治中心就在今阿富汗境內,信奉襖教。567年左右,薩珊波斯與西突厥聯合擊滅懨噠,以阿母河為界瓜分其領土。吐火羅被劃歸屬波斯,但不久(約568年)又被西突厥奪取。
627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其長子在吐火羅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唐軍滅西突厥後,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唐置月氏都督府於此。另在今阿富汗境內及其附近還有若干臣屬於吐火羅的小國:護密、護時犍(唐置沙州都督府)、罽賓(修鮮州都督府)、帆延(烏鳳都督府)、訶達羅支(條支都督府)、骨咄(高附都督府)。另外,唐還於662-674年間封流亡來唐的波斯末王之子卑路斯為波斯王,置波斯都督府於波斯東部與阿富汗境內。八世紀初,阿拉伯人的勢力進入,控制了吐火羅。自751年怛羅斯之戰後,蔥嶺以西之西域諸國盡皆歸於阿拉伯人,此後中亞地區逐漸伊斯蘭化,直至今日。
821年,阿拉伯阿拔斯朝(黑衣大食)呼羅珊總督塔希爾建立了塔希爾王朝,領有中亞、河中、阿富汗地區,名義上承認哈里發主權,但形如獨立。867年錫斯坦省軍隊統帥亞庫布(綽號薩法爾)起兵建立薩法爾王朝,873年滅塔希爾王朝,領有伊朗大部、河中、阿富汗、印度西部,中心在呼羅珊,曾一度遠征巴格達。不久,河中地區又興起了地方將領建立的薩曼王朝,900年滅薩法爾王朝。962年,呼羅珊總督阿爾普特勤又據伽色尼城獨立,稱雄一方,建立伽色尼王朝,佔領阿富汗,十世紀末滅薩曼王朝,相繼得到中亞與伊朗各一部分、印度河領域北部,十一世紀受到塞爾柱突厥人打擊而衰落,失去伊朗、中亞領地。十二世紀中葉,赫拉特與伽色尼之間的廓爾山區興起了廓爾王朝,很快就據有阿富汗全境,後又滅伽色尼王朝,占伊朗、印度各一部,1215年左右廓爾王朝被興起於河中的花剌子模蘇丹國所滅。
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滅亡,以後阿富汗相繼為蒙古汗國、伊兒汗國以及附屬於蒙古人的一些小政權統治,帖木爾興起後又歸其統治。帖木爾死後阿富汗又成為帖木爾後裔與中亞的土庫曼黑羊王朝等國爭奪的戰場,十六世紀後又轉入波斯手中。
1747年,阿富汗阿布達里酋長艾哈邁德乘波斯衰落之際獨立,建立了阿富汗王國,使得統一的阿富汗國家正式形成。歷經阿布達里德王朝(1747-1826)、巴拉克宰(1826-1973)兩個王朝。其間分別於1839-1842、1879-1880、1919年三次擊敗英國的入侵。
⑸ 印度yanren 阿富汗nanchong 泰國renyao 和中國taijian 的區別各自特點在哪裡
對不起,內容含有敏感詞彙,可能發不上來。
印度yanren
就是 海吉拉斯,傳統上一些男孩在10~15歲的時候通過正式的宗 海吉拉斯
教儀式被閹割,之後作為「海吉拉斯」,她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婚喪嫁娶的場合為主人祈福、驅邪避禍。這種人嚴格地保持著自己的操守,不酗酒、不吸毒、不進正規醫院就醫、不與外人交友。一般情況下,男孩要成為「海吉拉斯」必須出於自願或得到家長的同意,他們要請一位年長的「海吉拉斯」作自己的「導師」,入門後,學生要承諾服從和忠誠於自己的導師,她們要稱自己的導師為「母親」。由於「海吉拉斯」的社會地位比較特殊,因此成為「海吉拉斯」後,她們往往會割斷與原來家庭的聯系,而彼此之間組成一個個小團體,幾個小團體組成一個大團體。小團體是由「母親」和她的幾個「女兒」組成的,被稱為「家庭」。她們稱自己的團體為「母系福利社會」。有一個最高領導者。「海吉拉斯」大多住在條件較差的貧民區,她們每個人得來的收入都要交公,再由「母親」進行分配。如果一個「家庭」的「母親」去世,她們的房產將交給公社,由公社重新分配。
阿富汗nanchong
由於社會慎防男女之別,阿富汗一直有個傳統,一些男童被打扮成女孩子帶到派對上跳舞表演,玩弄「男CHONG」甚至成了權貴們地位的象徵。而很多淪為XING奴的男童並不憎恨虐待他們的主人,有些甚至想在長大後也能豢養男童。近30年來的戰爭導致阿富汗人普遍貧窮,迫使男童不得不出賣自己。
泰國renyao
泰語:GRATEAI。英語:SHEMALE。主要指的是在泰國旅遊勝地專事表演的從小服用雌性激素而發育變態的男性。部分是變XING人(切除了男性外生ZHI器),而大部分仍是「男人」,只是胸部隆起,腰肢纖細,完全喪失了生育能力(仍然能夠shejing),人YAO都很漂亮,外表上和女性區別是通常手腳大,並可通過聲音鑒別。 同確有心理變態而要求變XING的人不同,人YAO是在缺乏內在心理需要的情況下對身體的強制扭曲。由於特殊的社會環境和原因,人YAO淪為供人欣賞的取樂對象。
中國taijian
也稱宦官,通常是指中國古代被YAN割後失去XING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XING人,他們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又稱寺人、閹(奄)人、YAN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
⑹ 巴基斯坦與印度之間的人種和宗教有什麼關系和區別感謝!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人種沒有什麼區別。都是黃種蒙古人。原來是一個國家。後來英國殖民者退出印度的時候將印度一分為三,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國。
在宗教方面就大不一樣咯。巴基斯坦受中亞和伊朗的影響。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從他們的首都伊斯坦堡就能看出來。而印度的居民以信奉天主教和印度教為主。天主教是英國殖民之後的產物。印度教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南亞是佛教的發源地,但卻不是印度。佛教在今天的尼泊爾發源。現在南亞信奉佛教的只有斯里蘭卡咯。
⑺ 印度與阿富汗關系
印度是一個國家,阿富汗也是一個國家,兩個地方只是國與國的關系。
⑻ 阿富汗人是什麼人種
泛指中亞國家阿富汗斯坦全體居民。阿富汗人(Afghans),包含30多種民族成分,其中普什圖人佔多數,其餘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哈扎拉人、查哈爾艾馬克人、土克曼人、俾路支人等。其祖先多來自中亞,由於經常發生人口流動,各族人民互相影響、混合,遂形成今日復雜的民族情況。阿富汗人還專指居住在阿富汗斯坦的普什圖人,或稱帕坦人。主要分布在興都庫什山脈以南,分為兩大支系:杜蘭尼人和吉爾扎伊人。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帕米爾類型。使用普什圖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自1936年起,普什圖語被宣布為阿富汗斯坦國語。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書寫。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1747年,普什圖人阿赫馬德·沙赫·杜蘭尼征服境內各族,建立杜蘭尼王朝,完成了阿富汗的統一。普什圖人文化差別較大,許多城市居民受到高等教育,而農牧民則多是文盲。約有1/5的人仍過著季節性遷移生活。
⑼ 阿富汗人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
阿富汗人是白種人。
阿富汗人泛指中亞國家阿富汗斯坦全體居民。阿富汗人(Afghans),包含30多種民族成分,其中普什圖人佔多數,其餘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哈扎拉人、查哈爾艾馬克人、土克曼人、俾路支人等。
其祖先多來自中亞,由於經常發生人口流動,各族人民互相影響、混合,遂形成今日復雜的民族情況。阿富汗人還專指居住在阿富汗斯坦的普什圖人,或稱帕坦人。
(9)阿富汗人與印度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支系
普什圖人屬歐羅巴人種印度一帕米爾類型。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東支,受印度語族影響較大,有很多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借詞,也有某些古伊朗語特徵,普什圖語用阿拉伯字母書寫。
1936年,阿富汗斯坦定普什圖語為官方語言。阿富汗斯坦普什圖人分為杜蘭尼人和吉爾扎伊人兩大支系,其中又分若干小部落和部落集團,首領稱王。
1747年杜蘭尼部落首領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建立了杜蘭尼王朝,一度形成龐大的軍事帝國。此後,杜蘭尼人一直在國內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在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也保留著民族部落組織殘余。
其中又分為尤素夫扎伊人、阿夫里迪人、莫曼達人、阿拉克扎伊人等十多個族系。普什圖人的祖先為公元前後幾個世紀從中亞遷移到興都庫什山脈以南的游牧民族。
10~11世紀時,一部分普什圖人開始轉為農耕。現阿富汗斯坦普什圖人中約五分之一仍從事季節性游牧經濟,多數人從事灌溉農業。巴基斯坦普什圖人多為半農半牧的定居農民。
⑽ 阿富汗人是什麼人種
就人種學而言,現代阿富汗人基本上屬於長頭歐羅巴人種,很早即居住在南阿富汗地區,北部的塔吉克人屬於短頭歐羅巴人種,阿富汗東部的一些部族,則明顯具有與北印度人混合的人種痕跡,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帕米爾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