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錫克教徒為什麼叫雄獅

印度錫克教徒為什麼叫雄獅

發布時間:2022-04-21 16:03:17

Ⅰ 有關印度宗教的介紹…在線等

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於公元8世紀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羅門教。它綜合了多種信仰,沒有單一的信條,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論。印度教還是一種哲學和生活方式。它宣傳因果報應和人生輪回。印度教還主張非暴力,不殺生。印度教有種姓制度。根據這一制度,人被分為四個等級,且生來就決定。四個種姓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伊斯蘭教(ISLAM)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公元8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印度。15-18世紀莫卧兒帝國統治期間,伊斯蘭教被定為印度國教,迅速發展,統治印度長達幾個世紀。印度穆斯林以遜尼派為主。伊斯蘭教對印度宗教、社會、風俗和文化藝術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於印控查謨和克什米爾、阿薩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爾等邦。
基督教(CHRISTIANSM)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據說在公元1世紀就已經傳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達數百萬。現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基督教在印度有幾個分支,如敘利亞教會、倫敦教會、丘奇教會、婦女教會以及兄弟教會等。基督教對印度社會和文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錫克教(SIKHISM)
印度有1.9%的居民信奉錫克教。「錫克」在梵文里的意思是「學生」、「弟子」、「信徒」。錫克教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亞那邦。該教於15世紀末由拿納克創立。錫克教原屬印度教,後發展為獨立的宗教。該教祖師稱為「古魯」,共有十位師尊。錫克教提倡平等、友愛,強調實干。十七世紀高文德·辛格祖師提倡五K的裝束以示與其他教徒的區別。五K即木梳(KANGHA)、長發(KESH)、劍(KIRPAN)、內褲(KAOHHA)、手鐲(KARA)。
佛教(BUDDHISM)
印度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發源於印度,喬達摩是該教的創始人,是印度、尼泊爾交界處一小國王子,釋迦牟尼是教徒對他的尊稱,意即釋迦族的「聖人」。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內部紛爭以及頻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八、九世紀以後佛教開始衰微,到13世紀幾乎消亡。1956年印度政府曾利用佛陀涅磐2500年慶祝之機,吸收了500萬「賤民」加入佛教。但現在在印度信奉佛教的人已寥寥無幾。佛教在中印兩國文化交流史發揮了重要作用。
耆那教(JAINISM)
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該教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耆那的意思是勝利者。該教弟子尊稱創建者為偉大的英雄,即大雄。該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於宗教,認為正確的信仰、知識、操行會導致解脫之路,進而達到靈魂的理想境界。該教是一種禁慾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也不從事農業。主要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耆那教不講究信神,但崇拜24祖。

Ⅱ 錫克族在印度算什麼種姓

錫克族其實是信仰錫克教的人的統稱,錫克教徒尚武,著名的勤勞善戰,不接受種姓制度,在現代印度地位確實比較高,但是以前可想而知是受排斥打擊的一群。

Ⅲ 錫克人和普通印度人的區別是什麼

這兩個種族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彪悍。在偏「軟趴趴」的印度,錫克族被叫作「印度的戰斗民族」。二是富有,印度的阿姆利則金廟(耗費750公斤黃金打造),就是由錫克族自己打造的標志性宗教建築。相關擴展:

錫克族是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區,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個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頭、蓄須,魁梧的身材,是錫克族男子的典型標志。錫克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2%,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錫克人在印度10億人口中只佔2000萬左右,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區,尤其是旁遮普邦。當年錫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個分支,後來在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錫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詞,意為「雄獅」,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著包頭蓄發傳統的錫克男子。

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頭,而錫克人卻執著如故。

錫克族人有些很獨特的優點,心氣很高,對自己要求也很高,很多信念和重視忠義的東方人比較接近,由於終生不剪頭發,而又要行動方便,成年錫克男子一般都將頭發用布層層圍起,繞成一個像「大磨盤」的頭包。據稱他們用的頭布一般都有將近13米,絕對可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當然晚上休息時,錫克人也要將包頭布打開,並隔三差五地清洗長發。記者曾看見過一個打開頭布的錫克老人,當時的感覺真是「白發三千丈」。

Ⅳ 「印度阿三」稱呼的由來

印度阿三是由「紅頭阿三」演變過來的,因為「紅頭阿三」就是指印度人。
「紅頭阿三」語源是上海地方話,舊時上海有(各國)租界,英租界內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從英殖民地印度調來的印度人,他們因為信仰印度教,頭上都纏頭巾(當然,沒當差前一般頭纏白巾),做為制服,印度警察的頭巾冠以『紅色』,這是「紅頭」的由來。
至於阿三,有兩種說法:
其一,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為何則不得而知),舉凡洋人,在國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優越性」使然,覺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頭、、、故此特(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其二,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還有一種版本,是當時印度自詡為繼美、蘇後世界的第三強國,於是我們就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印度阿三的來歷是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亞非拉好幾十個國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聯盟)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自視頗高,根本沒把中國放在眼裡,最後狂妄的和中國打了一架。當然,後果你也知道,中國人拿著塑料鞋底輕輕地抽了他兩下屁股,從此印度引為恥辱,說英雄打臉不打屁股,尤其是打完後還把褲子給提起來,有好生相勸的送回家,這更是奇恥大辱,到現在印度人還無法原諒中國。自此,中國一些好事者便親切的稱呼印度為阿三。當然,後來稱自己為世界第三的還有越南,但中國人好象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的,到現在也不見誰稱越南是阿三。
另:話說七、八十年前,上海還是個租界,所以老外非常多、尤其是英國人,更是佔了絕大多數!為了維護上海租界的治安,所以英國人找了很多來自印度的錫克教徒來當保安警察(當時的名詞叫做巡捕)。
這些印度佬的皮膚都很黑,加上宗教信仰之故,頭頂上都纏著紅巾。所以上海人一開始都叫這些印度警察為「紅頭黑炭」。
不過英國體系的公務人員(尤其是警察)長久以來都習慣被稱呼為SIR(詳見成龍的警察系列電影,不是都叫警察為阿SIR或是警SIR嗎?)。另外上海人一向習慣在單音節的單字前面添加一個「阿」字。所以上海人叫著叫著、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於是印度警察就被叫成了「紅頭阿三」了。
後來又過了幾個月,上海人發現並不是每一個印度人都是纏著紅巾的錫克教徒,印度還有很多不纏紅頭巾的其它宗教人民。所以上海人索性就把「紅頭阿三」改成了「印度阿三」,於是這個不禮貌的渾號就一直沿用至今、幾乎華人地區的每一個人都還是習慣叫印度人為「印度阿三」。
另外還有一種可信度頗高、已經被列入俚語辭典大網路的說法!就是當時上海租界的民眾經常要與這些印度警察溝通,不過中國人的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腔怪調,所以當時上海的「警民溝通」可說是雞同鴨講、非常地不順暢!
不過上海人居然從這種雞同鴨講式的溝通上,又找到了新的樂子。因為他們發現印度警察每回遇上了舌尖嘴利的上海民眾的時候,總是會面紅耳赤、吞吞吐吐,喜歡結結巴巴地反復講著:「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警察的經典結巴名句:「I Say」、用上海話來發音,又變成了「阿三」。
就是因為以上這兩種有點莫名其妙的原因,所以「印度人」與「印度阿三」之間,從此就被硬生生地畫上了等號。想起來,印度人也真的蠻冤枉的!平白無故就多了「印度阿三」這個渾號!

Ⅳ 別的士兵都戴軍帽,為什麼印度士兵卻裹著個頭巾呢

並非所有印度士兵都裹頭巾,只有錫克教教徒士兵才會裹著厚厚的頭巾,蓄著濃濃的胡須。裹頭蓄須這是錫克教的教規,印度尊重宗教的習俗,因此就出現了印度士兵裹頭的情況。錫克教教規禁止教民吸煙,提倡一夫一妻制,不崇拜偶像,教民必須蓄長發、戴發梳、佩短劍、戴手鐲、穿短褲、著長衫,並且隨時准備戰斗。錫克教士兵是印度較為勇敢的士兵,印度軍隊中有15%的士兵為錫克教徒。僅管裹頭蓄須有損軍人形象,但別人的傳統如此,也沒有其它好的辦法。

錫克教有五戒:不偷盜、不姦淫、不抽煙、不吸毒、不叛教!因此他們忠誠勇敢,因此被多國皇室聘為禁衛軍。他們不論是在英國,還是在美國,裹頭蓄須的傳統並沒有改變,有的只是裹得薄一點,可以戴下頭盔。錫克教士兵Bhullar獲准進入英國皇家衛隊,打破了英國皇家衛隊傳承了幾個世紀的著裝造型,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包頭巾、而不是戴熊皮帽的皇家衛隊士兵。多年來,錫克教徒都包著頭巾打仗,即使以英軍身分出征亦然。

Ⅵ 印度總理辛格為什麼要帶頭巾

錫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詞,意為「雄獅」,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著包頭蓄發傳統的錫克男子。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頭,而錫克人卻執著如故。

Ⅶ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印度錫克教的知識比如說它的起源,文化,存在的地區等等。還有它與印度佛教的關系

鍚克教得名於「鍚克」(Sikha)一詞,它在印地語的意思是「門徒」,系指錫克教徒是師尊納那克等的門徒。鍚克教是印度的地區性政教合一組織,主要流行於旁遮普邦、泰米爾納德邦和加爾各達市。加爾各答的汽車司機多半是鍚克教徒。印度有鍚克教徒一千多萬,約佔印度總人口的百分之二。近年來還傳播到東非、英國、加拿大、美國、泰國以及香港等地,形成在印度國內外一支值得注意的教派。
一、錫克教的產生及其基本教義
錫克教產生於十六世紀初。當時正是莫卧兒帝國統治時期,莫卧兒的反動統治不僅激起了印度教徒的反對,也激起了伊斯蘭教徒的反對,人民起義此起彼伏,但是兩派教徒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時常發生教派沖突,大大妨礙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莫卧兒帝國的斗爭,不少人致力於調和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印度教虔誠派運動應運而生。這次運動的領導人是迦比爾(Kabi1,144C——1518),他出身於下層種姓,終生職業是紡工。他不僅是虔誠派運動的領袖、思想家,而且是傑出的詩人,他用地方語言寫過很多詩篇,其中的一部分已由泰戈爾編譯成《迦比爾詩集》一書。其父是伊斯蘭教徒,母親是印度教徒,他的哲學是印度教的吠檀多①和伊斯蘭教蘇菲派②神秘主義教義的大雜燴。他認為宇宙萬物的最高實在是梵③或神,號召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團結起來。
迦比爾哲學為鍚克教奠定了理論基礎,鍚克教是印度教虔誠派運動的繼續和發展。最初的鍚克教反映誠市富裕的商人、手工業者和高利貸者的情緒與願望。錫克教和印度教的虔誠派運動一樣,反對種姓差別和由種姓制度造成的一切特權,譴責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僧侶們濫用職權,主張在神面前一律平等。同時宣揚對現實世界的幻想,號召採取非暴力行動,對現行的不合理制度採取逆來順受的態度。這種消極態度博得莫卧兒帝國的好感,因此,莫卧兒帝國的創始人巴俾兒和以後的阿克巴都鼓勵錫克教派的活動,錫克教導師從阿克巴那裡得到大量的封地。封建統治者的支持是錫克教得到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錫克教的教義既繼承了印度教的業報輪回學說,又提倡坐禪修行。它基本上由三個觀念組成:一個真主、一個師尊(錫克教導師)、一個名字(印度教神的名字)④。把聖音節「唵」當作神的象徵,每天晨禱時都念。錫克教被稱為「名字道路」,教徒常念納那克的名字,據稱他的名字可以純潔靈魂,根除惡源,消除欲、貪、怒、驕、執(對塵世生活的追求),達到絕對的幸福。
二、錫克教的歷代祖師
錫克教的祖師雖多達十人,但仍屬一神教,只有納那克被稱為「真正的導師」,其他導師被認為是附加的。
納那克(Nanak,1469——1539)是錫克教的創始人,他生於拉哈爾附近的塔爾萬提村(今納那克村),屬剎帝利種姓,出身於商人家庭,本人也曾經商,旱年曾在拉哈爾邦當過小官吏。為了調和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他創立了錫克教,並親自擔任宗教導師。他曾周遊印度各地,還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巴格達。晚年定居在旁遮普邦的卡泰普爾,從事宗教說教。
二祖導師安格德(Angad,1504——1552)是納那克的弟子,他發明了果魯穆奇字母,寫了納那克傳記。在他的領導下,錫克教發展成特殊的社團。
三祖導師是阿馬爾·達斯(Amar.Das,1479——1574),他是安格德女婿的叔叔,在他執政期間,把錫克教徒分派二十二個教區進行傳教活動,婦女也參加了。每個教區都由教區長領導,教區長把教徒的一切收入都據為己有,向莫卧兒帝國領取的封地也歸他們所有,導師在教派內部的特權和莫卧兒帝國對他們的支持,使他們逐漸發展成宗教封建主。在阿馬爾·達斯執政期間,錫克教徒人數劇增,遍布整個旁遮普邦。他還說服莫卧兒政府免除錫克教區的租稅。
四祖導師是拉姆·達斯(Ram.Das,1534——1581)。前三名祖師主要在農村傳教,而拉姆·達斯卻在阿木利則奠定了錫克教的基礎,阿木利則的金寺是錫克教的著名聖地。拉姆·達斯反對寡婦殉葬,反對婦女帶面紗,允許寡婦再嫁。他還創作了婚歌,錫克教徒舉行婚禮唱婚歌的習俗沿襲至今。
四祖以後,錫克教的師尊職務成為世襲,因為拉姆·達斯指定他的幼子阿爾瓊(Arjan,1563——1606)做他的繼承人。阿爾瓊有突出的組織才能,他以「專員」制度把錫克教組織成為類似政府的機構,向他的信徒們徵收租稅。在他的領導下,為錫克教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礎。阿爾瓊的信徒絕大部分是賈特(jat)種姓,即有地農民。他還於1604年編纂了錫克教聖書《格蘭特》,共一千四百頁,是錫克教的唯一崇拜物,用多種方言寫成,內容是錫克教前五代師尊的詩歌總集。阿爾瓊的政治、宗教活動激起國王查罕傑的仇視而被處以死刑。
自此以後,錫克教結束了它和平發展的道路,在阿爾瓊的兒子和繼承人哈爾·哥賓德(Harg0bind,1595——1645)的領導下,發展成為武裝的宗教派別。在他執政期間曾採用「真理國王」的封號,以腰佩雙劍為標志,象徵著宗教和世俗的雙權。哈爾·戈賓德為人好戰,他的信徒們手持雙刃劍,經常與政府軍、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及錫克教導師的私人仇敵發生戰斗。在他執政期間,錫克教徒發展很快。由於阿爾瓊的經濟政策和哈爾·哥賓德的武裝系統,使鍚克教在莫卧兒帝國內部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獨立王國。
哈爾·哥賓德指定他年僅十四歲的孫子哈爾·拉伊(Har.Rai,1630——1661)做他的繼承人,因為他年齡太小,聘請顧問輔佐他執政。哈爾·拉伊又迭其年僅五歲的幼子哈爾·克里香(Har.Krishan,1656——1664)繼位,他因患天花死在德里。死前指定他的叔叔得格·巴哈都爾(Tegh.Bahar,1621-1675)繼承師尊職位,為九世師尊。他原名是蒂格·瑪爾,由於他在反對莫卧兒政府的戰斗中屢次獲勝,使他得到了「得格·巴哈都爾」的稱號,意思是「勇敢的劍」。莫卧兒皇帝奧朗則布在與鍚克教的戰斗中收買鍚克教的上層人物,使鍚克教在戰斗中慘敗,巴哈都爾被俘,在德里被處以死刑。
最後一位師尊是得格·巴哈都爾的兒子哥賓德·辛格(Gobind.Singh,1666-1708)。他建立了辛格的神權政體,宗教的哲學基礎基本未變,只是在外表和儀式上有所變化。此時在鍚克教派中佔多數的是農民群眾和城市貧民,他們極力反對鍚克教封建上層人物的特權地位,使哥賓德·辛格宣布把以前集中在「活神」(即鍚克教世襲導師)手中的最高宗教和世俗權力轉交給鍚克教公社。為了表示和正統的印度教徹底決裂,規定鍚克教徒舉行特殊的洗禮——用雙鋒劍攬勻的水灑身。為了表示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嚴格區分,還做如下規定: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獅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兒」(公主),入教儀式稱為帕胡兒(Pahur),他們的口號是「師尊萬歲」,教徒必須重視對師尊納那克及其繼承者的紀念,要求教徒做到五件事,根據印地文,每件事的第一個字母都是K,所以稱為五K。即:蓄長發、加發梳、短衫至膝、戴鐵手鐲、佩劍。單身男子婚前集體居住,把全部精力貫注在刀劍武功方面,保護弱小,隨時准備戰斗,承認哥賓德·辛格夫婦為父母。哥德·辛格批判了他的前任導師所宣揚的「非暴力」,召號鍚克教徒和莫卧兒帝國進行堅決的斗爭。還經常與伊斯蘭教封建主、印度教封建主進行斗爭。鍚克教部隊多次打敗莫卧兒帝國和印度教國王的聯軍,最後哥賓德·辛格遇刺殉難。
以上十名祖師是鍚克教徒公認的,以後的錫克教領袖不再哥賓稱為「祖師」,有的僅被某些教派稱為「祖師」,但並未得到錫克教徒的公認。
哥賓德·辛格的繼承人是班達(Banda),他自稱是「真理國王」,聲稱要伸張正義,懲罰莫卧兒。1710-1715年,錫克教部隊和莫卧兒軍隊發生過多次戰斗,錫克教部隊屢遭失敗,班達最後於1716年在德里被處死。錫克教部隊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於宗教狂熱,不能團結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廣大農民群眾,力量十分單薄。此後,錫克人在和阿富汗人的戰斗中獲勝,錫克教徒佔領了旁遮普邦的絕大部分。1765年,錫克教軍事領袖會議宣布旁遮普獨立。把錫克教徒分成十二個戰士社團,由酋長領導,逐漸發展為神權聯盟的封建主義組織。
在蘭季特·辛格(Ranjit.Singh,1780-1839)的領導下,錫克教整頓了內政,改組了軍隊,沒收了旁遮普封建主的土地,大大加強了錫克教的經濟基礎,還聘請歐洲有經驗的軍官訓練錫克教部隊,創建了錫克教正規軍,大大加強了錫克教部隊的戰鬥力。蘭季特·辛格率領錫克教部隊和阿富汗人及英國人進行多次戰斗,多次獲勝,使錫克的疆域大大擴大。從此以後,錫克部隊和英國侵略軍進行過兩次大戰,第一次是1845-1846,第二次是1848-1849,兩次大戰都以錫克教徒的失敗而告終。恰泰爾·辛格和舍爾·辛格於1849年3月向英國投降,鍚克教部隊被改編。當時,錫克教徒還不到印度總人口的百分之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的印度僱用軍中卻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錫克教徒。錫克教徒還隨英國侵略軍來到我國上海,當地人稱他們為「紅頭阿三」。
三、錫克教的改革運動
在英國殖民主義的統治下,錫克教的很多教規受到破壞,不少人致力於錫克教的改革,先後出現了四個錫克教的改革運動。
第一個是尼朗迦利斯(Nirankaris)運動,創始人是巴巴·達耶爾(Baba.Dayal,1783-1854),總部設在白沙瓦附近的底耶爾·薩(Dyal.ear),他們把神看作無形體的精神,通過默念神求得解脫。把錫克教祖看作自己的救星。他們為了和印度教相區別,不搞火葬,為了和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相區別,不搞土葬,而搞水葬。
第二個改革運動是難陀利(Namdhari)運動,意譯「神名派」或「呼神派」。因為該派男女信徒在舉行宗教儀式時,往往呼喊「謝神」。其特點是宗教改革思想和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相混雜,在小商人、手工業者、士兵和農民當中有些影響,因為難陀利教徒大部分在部隊,所以對錫克教中掌握大權的「軍隊五人會」影響極大。這一派的創始人是佩·羅姆,在蘭季特·辛洛時候,他是一名士兵,當錫克教部隊潰散以後,就向巴巴·羅姆·辛格學習宗教,巴巴·羅姆·辛格和尼郎迦利斯運動的領導人巴巴·達耶爾一樣,主張恢復錫克教的原始特點,吸引很多人做他的門徒。他的門徒稱他為錫克教的第十一代祖師,稱佩·羅姆為第十二代祖師,但大多數的錫克教徒都不承認這一意見。
難陀利派繼承了哥賓德·辛格的戰斗精神。佩·羅姆於1863年根據哥賓德·辛格的主張,對錫克教的教義作了廣泛的解釋,宣揚道德完美化,贊揚樸素的生活,嚴厲批判在錫克教中實際已經存在的種姓區分,堅決反對童婚,反對殺牛,嚴格吃素、戒酒,不吃非難陀利人做的飯。佩·羅姆·辛格還要求自己的信徒不要從事高利盤剝,不要為英國政權服務,不要送子女到官辦學校讀書,不要向英國法院提出訴訟,不要穿外國布做的衣服,不要使用英國人辦的郵政局。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難陀利派教徒開始增多,人數達五萬多人,旁遮普的每個地區都派有代表和助理代表,每個村莊都派一名誦讀祭司。原來只注意宗教改革,恢復錫克教的原始特點,後來則提倡戰斗精神,公開號召推翻英政府,在教徒中舉行軍事訓練,開辦用旁遮普語授課的學校。為了表明錫克教的「慈善」,還辦了免費賑濟粥廠。
難陀利派的活動使英國殖民當局嚴重不安,極力挑撥伊斯蘭教和錫克教之間的關系。1870年,英國殖民當局下令在阿木利則建立屠場,讓穆斯林肉商宰牛,這一舉動挑起了伊斯蘭教和錫克教之間的嚴重武裝沖突,錫克教被戰敗,很多教徒被監禁,羅姆·辛格被流放到緬甸仰光,永遠不許回國。從此以後,難陀利派被宣布為非法。到1922年,政府為了利用它反對正統的錫克教,又予以承認。在帕爾德帕的領導下,該派教徒嚴禁酗酒和葷食,嚴禁鋪張浪費,嚴禁爭論問題,提倡團結、辛勤勞動、自食其力。這一派的政治觀點是:忠實於政府,與當權派合作。
第三個改革運動是十九九世紀末出現的辛格大會運動,主張研究錫克教的原始教義,恢復其原始純潔,反對印度教及其雅利安社,主張錫克教徒要成為政治上和法律上獨立的社會集團。在這個運動的影響下,於1873年在阿木利則成立了「什里古魯協會」(「吉祥導師協會」),用旁遮普語翻譯、注釋和出版錫克教最重要的宗教、歷史、文學作品,在錫克教徒中進行普及教育,把旁遮普語作為東方學院的教學科目。於1879年又成立了「辛格協會」,第二年又把「什里古魯辛格協會」和「辛格協會」合並。到1886年,由於「辛格協會」的阿木利則分會和拉哈爾分會的領導人之間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該會分成兩個獨立的團體,它們在旁遮普的其他城市裡都各有自己的分會。八十至九十年代這兩個協會主要用旁遮普語進行宣傳教育、出版工作和慈善事業。1892年「辛格協會」在阿木利則開辦了一所綜合性的「哈里薩學院」。「辛格協會」在政治上所採取的溫和態度博得了英國殖民當局的賞識。
最後一個改革運動是於二十世紀初所開展的阿卡利運動(Aka1i,意思是不死運動),它發起佔領錫克教寺廟,組成寺廟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錫克教的中、小學及學院和醫院等。在政治上對英國殖民當局採取強硬態度。在運動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個軍事組織叫錫克教徒軍,也就是阿卡利黨,首任主席是塔拉·辛格,總部設在阿木利則的金寺。阿卡利黨的最高首領是主席,由一個各地區支部約四百名代表組成的總機構選舉產生,它的活動經費由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坎普爾的錫克教大資本家提供。它的宗旨是「保護教會」,「保護錫克人的權利並確保錫克人作為一個獨立實體而繼續生存下去。」
1923年初,阿卡利黨受到英國殖民當局的嚴厲鎮壓,此後該黨內部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大部分成員跟隨國大黨搞「不合作運動」,另一部分人則從事教育活動,不過問政治,其中最激進者成立了自己的組織——「阿卡利獅子」,意譯「不死的獅子」,他們散發傳單,號召錫克教徒拿起武器,反對政府和錫克教內部的叛徒,多次採取恐布行動。
阿卡利黨於1955年發起一個「旁遮普語邦口號運動」,受到國大黨政府的鎮壓,約有一萬二千人被捕,1961年至1962年它又組織一個「旁遮普語邦運動」,又有三萬人被捕。1966 年印度政府被迫將旁遮普劃分為以錫克教徒為主要居民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為主要居民的哈里亞納邦,承認阿卡利黨為旁遮普的執政黨,邦主席由錫克教導師擔任,把旁遮普語作為該邦的標准語,旁遮普邦被稱為錫克教的故鄉。
錫克教徒盡管人數不多,但因為受到大資本家的支持,所以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前任印度政府中有兩名部長是錫克教徒:即農業部長蘇爾吉特·辛格·巴納拉和教育部國務部長丹納·埃因格·古爾尚。
①吠檀多(Vedanta),最主要的印度教哲學派別之一,它宣揚唯心主義的一元論,主張世界上除了最高存在「梵」以外,不存在其他的實在,物質世界和它的一切現象都是「梵」的一種「幻現」,鼓吹證晤個體靈魂與最高存在「梵」的合一是宗教解脫的主要途經。
②蘇菲派是伊斯蘭教的重要派別之一,該派受柏拉圖主義和印度佛教瑜伽行宗的影響,認為現象世界以安拉為本體,人通過虔修默禱即可與安拉合二為一。
③梵(Brahmā)是印度教所宣揚的宇宙靈魂。
④參看辛哈和班納吉:《印度通史》。

Ⅷ 印度有多少個民族錫克族地位很高嗎

印度是一個有一百多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具體數字印度也沒有統計,錫克族如今在印度地位比較高
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盧固族、馬拉提族、泰米爾族、比哈爾族、拉賈斯坦族、古吉拉特族、馬拉雅蘭族、旁遮普族、坎納達族、馬拉雅蘭族、奧里雅族和阿薩姆族。此外,還有五百多個表列部落。它們屬於印度的少數民族。

錫克族其實是信仰錫克教的人的統稱,錫克教徒尚武,著名的勤勞善戰,不接受種姓制度,在現代印度地位確實比較高。

Ⅸ 印度人為什麼在頭上纏布條,有什麼宗教由來

印度有些地區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頭巾的習俗的,這種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其中錫克教男性頭巾,具有特定樣式。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發、留胡須,並且包著頭巾。

當年錫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個分支,後來在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錫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詞,意為「雄獅」,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著包頭蓄發傳統的錫克男子。

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頭,而錫克人卻執著如故。

(9)印度錫克教徒為什麼叫雄獅擴展閱讀:

錫克族是是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區,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個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頭、蓄須,魁梧的身材,是錫克族男子的典型標志。錫克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2%,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只用黑布綁成發髻的形狀。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復雜,首先必須用黑色松緊帶將長發束成發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

Ⅹ 當年槍殺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的兩名貼身警衛到底是什麼人

大家可能還記得,在1984年10月31日,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被她的兩個貼身警衛槍殺的事。槍殺她的這兩個貼身警衛就是印度的少數民族錫克族人。那麼,錫克族到底是怎樣的民族?為什麼這兩個錫克族警衛要殺害甘地夫人呢?

為此,錫克教發誓要找甘地夫人報仇。可是甘地夫人的警衛工作非常嚴密,無懈可擊,從外圍下手幾乎沒有可能,所以只好想方設法從內部攻破。恰好,甘地夫人的貼身警衛有兩個是錫克教徒。

雖然在「金廟事件」後,負責警衛工作的官員,曾建議甘地夫人換掉全部警衛,但這兩個錫克教貼身警衛跟隨了她多年,甘地夫人對他倆很賞識,同時認為,把他們調離有損自己「鐵娘子」的形象,因此這兩位保鏢被留下了。然而,問題恰恰就出在了這兩個錫克教徒警衛身上。

就這樣,曾說自己一生都與危險相伴,站著死和躺著死沒有任何區別的甘地夫人,被這兩個錫克教徒貼身警衛槍殺。

閱讀全文

與印度錫克教徒為什麼叫雄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客戶清關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50
印尼蘇門答臘地震什麼時候 瀏覽:392
金石頭在中國的哪裡 瀏覽:751
中國和印度尺子長度尺寸差多少 瀏覽:458
去印尼當中文老師怎麼樣對外漢語 瀏覽:222
銀中國銀行結清後多久出他項權證 瀏覽:637
印度人如何做糖 瀏覽:743
拌義大利的面的醬怎麼做 瀏覽:321
義大利有哪些值得購買的 瀏覽:659
印度軍人死亡人數有多少人 瀏覽:53
一個億越南幣在越南是什麼水平 瀏覽:427
越南旅遊下載哪些軟體 瀏覽:903
越南在49年以前說什麼語言 瀏覽:643
越南摩托車價多少錢 瀏覽:738
葯片最早由哪個國家傳入中國 瀏覽:79
雨靴為什麼要選英國 瀏覽:722
越南芽庄降雨量多少 瀏覽:549
印尼鋼廠原料車間都招什麼崗位 瀏覽:760
義大利國家是什麼牌手錶 瀏覽:381
越南圓珠筆多少錢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