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自力更生多少個月

印度自力更生多少個月

發布時間:2022-04-21 16:23:16

⑴ 莫迪雖然竭力給民眾畫大餅,但印度實現自力更生並不現實,該怎麼辦

莫迪雖然竭力給民眾畫大餅,但印度實現自力更生並不現實,始終都對華有需求

為了實現「擺脫外界依賴,自力更生」的這張大餅,印度總理莫迪向這個無底洞中砸入了大筆金錢,半年前,他宣布了一項200000億盧布的經濟刺激計劃,想藉此幫助印度快速恢復經濟,與此同時,他還鼓勵民眾養狗都應該養印度本土的品種,目的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讓印度所有人都能夠使用印度製造,然而印度的吶喊在外界看來純粹就是一場鬧劇,盡管禁用了大部分中國APP,切斷了部分中印貿易合作,但印度卻沒辦法徹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其實就印度的「擺脫外界依賴,自力更生」而口號而言,它就是畫大餅,印度本土找不到合適的替代品,印度製造質量過於低劣,很多企業即便想要支持自己的國產,但卻沒有辦法使用,甚至於還有不少印度的公司老闆表態,稱從中國進口的用於生產奢侈品包的配件在市場上還能得到一眾消費者的認可,但如果使用印度製造的產品,客戶多半都會選擇直接與公司中斷合作,因為印度所製造的這些產品不僅賣相差,就連實際使用都差到極致。

⑵ 人類有望登上第二個地球嗎

月球開發

競赴蟾宮會嫦娥

人類拜訪月球的活動,在歷經長時期的沉寂後,如今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熱潮。

NASA設想的月球基地,太陽能電池板方陣將為月球的居住者提供主要電力。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親密小夥伴,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推動的第一次探月熱潮,完全是大國政治競爭的產物,月球成為美蘇冷戰的極好舞台。現在,月球已成為新一代探索者的目標,空間科學家希望能在地球和月球之間,重新構築起一種長期而有價值的聯系。

四方探月

21世紀的前20年將是月球探測的又一個高潮,與第一次探測潮不同的是,這次的主力陣容完全是新面孔,歐洲空間局(ESA)、日本、中國和印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主要關注點是火星,對月球則顯得缺乏興趣,至於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則因經費問題而罷手。

在21世紀最先造訪月球的,將是歐洲空間局的「SMART-1」探測器,計劃於今年底發射。2004年夏,日本將發射兩個探測器——「月球-A」;2005年,日本將發射自「阿波羅」計劃以來最昂貴的探測器——耗資3億美元的「月亮女神」探測器(Selene)。中國今年正式啟動了一項名為「嫦娥工程」的探月計劃,有望在3年內發射探月衛星。印度將在2008年之前發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軌道飛行探測器。

上述各地區各國的探月計劃各有千秋,與「嫦娥」約會的目的各不相同:歐洲空間局側重於驗證航天技術和衛星上搭載儀器;日本則專注於研究月球內部構造的演化和形成;中國重點研究月球資源分布;印度探月任務與中國相近,但任務范圍相對較小。

探測月球是為了人類登陸和定居月球。中國實施月球探測計劃,將分4個階段來實現:第一步是研製和發射月球軌道器、軟著陸月球登陸器和月球車,第二步實現取樣返回,第三步實施載人登月計劃,第四步的任務是人類在月球上定居。定居月球既是人類探月計劃的最後階段,也是人類開發和利用月球資源,並以月球為基地進行深空探測的基礎。因此,探月的最終目標是與「嫦娥」為鄰。

淘金月球

雖然美國官方對月球不感興趣,但美國民間則有人興趣頗濃,把月球探測看成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想在「嫦娥」身上賺一把。

美國加州的TransOrbital公司是美國首家得到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大氣海洋局的首肯,可以向月球發射商業飛船的私人公司。今年11月,該公司將使用改裝的俄羅斯SS-18彈道導彈,在哈薩克境內的科拜努爾航天基地,發射升空價值2000萬美元、重110千克、攜帶兩部照相機的月球探測器,在太空中停留90天,其中一部照相機將拍攝解析度為1公尺的照片——解析度比普通的高出一個數量級,另一個則拍攝連續的月面電影。該公司主席認為教師、廣告商、電影製片人、電子游戲開發商將會需要這些高質量的月球照片。

同時這個探測器還會釋放一個硬著陸艙,其中將裝有從名片到骨灰等各式各樣的東西,這是該公司提供的另一項服務。TransOrbital公司的此次月球飛行,將揭開一場商業化空間飛行熱潮的序幕。

美國弗吉尼亞的月球公司(LunaCorp.),則計劃發射一個重約200千克、耗資2000-3000萬美元的月球繪圖及通信衛星,將由太空梭分散發射至國際空間站組裝,希望NASA以及其他的宇航局和科學家會購買這顆衛星的服務。

另外,希爾頓國際公司已經宣布將在月球上建立第一家飯店,為此他們已經投資了10多萬英鎊。

開發前景

月岩中含有大量硅酸鹽,可供建造各類建築。月球上的礦藏鐵、鈦、鋁以及其他地球上缺乏的稀有元素,可以就地開采、冶煉,用來製造各種設備,供空間站使用或運回地球。由於沒有大氣阻擋,月球上可建立高效率的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為各類開發活動提供充足的能源。

所以月球開發第一步,在技術上應該先建立近地空間站並保證其長期在空間的運轉。它的軌道降低後可以再升高.其中的設備用舊了可以更新,燃料也可以不斷添加補充。這一空間站可供研究長期失重對人體的影響,試驗長期宇宙飛行的技術與設備,並在空間條件下研製新材料。更為重要的是,將可充當月球基地建設和火星載人飛行的中間站。

月球開發計劃的第二步,是建立月球基地。首先建立大型太陽能發電站、月球太空港、月球觀測室和實驗室,以及月球產品加工實驗工廠。隨後,將陸續建成採用月岩及土壤為原料的氧氣提煉廠,以及供天文學和物理學研究用的大型實驗設施。大約到2025年時,可望在月球上逐步建成各種無人操作的生產機構,並可定期向地球的同步軌道平台、空間工廠和空間站等提供月球上的產品。屆時,月球基地的工作人員,約可達200人。未來的人類將在月面上就地取材進行生產、建設。

月球開發計劃的第三步,是把已建立起來的月球基地,作為中轉站和補給站,實施載人登火星的宇宙航行壯舉。

(廈門日報)

九天攬月各國爭先恐後
寂寞月球點燃開發激情
九天折桂 打破蟾宮冷寂

今年3月5日,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水。這個消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兩個月前,美國於佛羅里達發射了「月球勘探者」號機器人探測器,經過對月球表面7個星期的掃描,該探測器上的中子譜分析器發回
的數據表明,月球隕石坑底部的土質很松,裡面有大量的氫,而氫的存在表明干土裡有冰碴。

「月球勘探者」號首席分析家艾倫·賓德博士欣喜若狂地說,「我們找到了水!」他認為,這一發現證實:在過去幾十億年裡,冰彗星和冰隕石襲擊月球時,把冰留在了月球上。而根據探測器發回的初步數據推斷:月球上水的總儲量有可能在1100萬噸到3.3億噸之間。

月球上發現水的意義極其重大。科學家認為,即使月球上水的儲量只有3300萬噸,也可保證2000人在月球表面上生活100多年。可為人類從月球上繼續探索太空提供原料和燃料。而如果從地球向月球運輸3300萬噸水,至少要耗資60萬億美元。因此,這一發現可能成為人類走向太空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在人類開發外層空間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僅是人類探測太陽系和其他星球最理想的跳板和中轉基地,
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其表面存在的氦-3是地球上難得的核燃料,若全部開采,可滿足全世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能源需求。此外,月
球還是理想的天文、重力波物理和中微子物理等學科的實驗和觀測地。

人類一直夢寐以求開發月球。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蘇曾向月球發射了40多個探測裝置。1969年至1972年更是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壯舉,其間先後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但自最後一次「阿波羅」載人飛船登月的25年以來,由於月球考察耗費巨大,收效甚微,無論美國還是蘇聯,對月球的探測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各國爭先 重掀登月熱潮

「月球勘探者」的新發現重新燃起了各國新的登月熱情。

90年代之後,美國航天局開始重提登月計劃,並制定了「更快、更便宜、更好」的新開發政策。此次「月球勘探者」號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這個探測器的造價僅為2000萬美元,負責運送它的火箭只有2800萬美元。這次行動的全部費用只有6300萬美元,遠不及當年「阿波羅」計劃的一個零頭。「月球勘探者」號的成功,使美國重返月球的興趣進一步大增,被列為美國航天航空局今後的主要目標之一。據報道,美國科學家已經制定了進一步降低費用的計劃,打算在2001年,用僅相當於當年登月耗費的1/20的投資完成新的登月行動。

為了挑戰新一輪登月熱潮,俄羅斯也制訂了第二個月球探測開發計劃,並已於去年開始實施。該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在月球上開采氦-3。這種在地球上極為貧乏的核燃料,只需幾十噸就能滿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比在地球上開發石油和天然氣的成本還要低。盡管目前俄羅斯經濟比較困難,但俄聯邦政府還是從去年就開始對這項計劃撥款。俄將分三階段來實施該計劃,並准備在2010年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研究月球采礦工藝。「月球上有水」的消息對他們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資源匱乏的日本近年來一直急欲在宇宙空間佔有一席之地,在此次月球開發熱中自然不甘落後。日本宇航局已計劃在50年內實現月球采礦,准備於2003年先向月球發射一個機器人,收集礦物分布數據。於2010年左右在月球建立永久性空間站,並派人駐扎進行開發研究。日本的一些大型民營企業,如日產汽車公司、清水建築公司等也在積極參與和推動這項計劃。清水建築公司甚至已構想出擬在21世紀建造的「太空旅館」的模型,力爭到時能夠抓住做月球旅遊生意的先機。

歐洲航天局早在1994年就制定了「歐洲月球2000」計劃,其目標是要在月球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和利用月球資源。計劃原定於2000年用阿麗亞娜5型火箭把「月球之星」探測衛星送入月球軌道,來自歐航局成員國的5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目前正在設計和製造這顆衛星,
衛星將對計劃於2001年登月的「歐洲月球登陸者」飛船的著陸區域進行詳細考察並繪制「月」圖。毫無疑問,「月球勘探者」的最新發現將促使歐洲航天局加緊實施「歐洲月球2000」計劃。

競爭難免 期盼聯合開發

很明顯,「月球上有水」這一新發現必將促使各國重新調整今後20年的航天計劃,促進各國政府和航天機構進一步支持月球開發計劃。

有輿論認為,美國發射「月球勘探者」引發的月球開發熱,實際是新一輪大國瓜分月球資源競爭的開始。但這一次的競爭已不僅是在美蘇之間,日本、歐洲及更多的國家將參與其間。

但更多的人認為,同時也是期盼,在未來外層空間的開發中,全人類的合作將會成為主流。實際在90年代之後,人類對月球的勘測與開發已經反映出這一趨勢。

冷戰期間,美、蘇太空爭奪十分激烈,達到劍拔弩張的地步。為了壓倒對手,雙方都擬有龐大的航天計劃,但皆因耗資巨大、力不從心而未能實施。比如,1984年,由美國倡議,歐洲航天局、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參加,計劃到90年代中建立一個百噸級的「國際空間站」。就是因為規模太大、耗資太多,致使方案屢改,遲遲不能兌現。

冷戰結束後,白宮責成美國宇航局與俄羅斯合作,並於1993年接納俄加入「國際空間站」計劃。航天實力雄厚的俄羅斯加盟,為國際空間站計劃注入了新的活力。這項計劃現已成為以美俄為主要合夥人的大型國際航天合作工程,參加這個計劃的還有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日本、巴西等十多個國家。該計劃預定於今年正式開工。據科學家分析,月球上有水的新發現很可能會加快國際空間站的建設步伐,而國際空間站建成後,把月球建成太空探索基地將變得更為順理成章。

美俄新的航天合作當然有雙方自身利益的驅動。美國看重俄羅斯的航天技術,而俄國急於為其規模日益縮小,跋涉愈發艱難的航天業「找到出路」。但更重要和更現實的因素是,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人類不但將重返月球,而且要向遠在數億公里以外的火星進軍,以緩解全球性的人口爆炸和能源短缺的危機。而這類世界性的大規模航天工程,沒有國際合作是辦不成的。在浩瀚無垠的茫茫宇宙間,地球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孤島,人類唯有同舟共濟,從全球的共同利益出發,攜手解決面臨的重大問題,不斷開拓新的生存空間,才能繁衍和發展。

圖為日本一公司設計的未來月球城的模型。

月球開發路有多長

2002年,日本將發射「月球」- A探月器,它進入月球軌道後將向月面投放3個研究月震的穿透器。資源匱乏的日本一直急欲在月球開發方面佔有一席之地。它還擬於2003年向月球發射一個機器人,收集礦物分布數據;2010年前後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工作站;此後實現月球采礦。

美國1994年恢復探月。那年升空的「克萊門汀」-1初次發現月球上有水冰。但該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試驗「星球大戰」計劃中研製的儀器。所以1998年1月6日發射的「月球勘探者」才算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後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它載有5種儀器,其中中子光譜儀用於探測氫,從而證實月面上是否有水,結果大獲成功。這極大地激發了人類重返月球的興趣,因為水可用於滿足未來載人登月的生活需要,栽種農作物,還能分解出氫和氧,為空間探測器提供燃料,從而大大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它將使開發月球和行星探測變得更為容易。

美國的長遠計劃是在21世紀初讓航天員重返月球,建立適合居住的前哨站,在月面安裝科學儀器和取氧裝置。2010年以後將建立月球基地。

俄羅斯也制訂了第二個月球探測計劃,並於1997年底開始實施。計劃的最終目標是提取月球上的氦-3,以滿足能源需要。它分三個階段進行:1997-2001年發射幾個探測器,建立月球探測網,全面繪制月球圖;2001-2010年發射月球車,採集月岩標本運回地球分析,以確定其中的礦物含量和礦藏所在地;201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研究采礦工藝。

歐空局早在1994年就開始制定「歐月2000計劃」,目的是在月球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和利用月球資源。該局1998年宣布,歐洲將於2001年發射一顆微型月球衛星,主要任務是為之後在月面著陸的登月艙繪制著陸區的精確「地圖」。登月艙預定著陸點位於「月球勘探者」發現的月球南極水源分布區附近,極有利於建立未來的月球探測科研站。歐洲還想在2030年將航天員送上月球。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2000年3月宣布,一旦印度確定了有關的科學目標,將自力更生地發射月球探測器。這項計劃擬在2008年實施,如獲成功,印度將成為又一個擁有月球探測器的國家,這將使印度在國際航天領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ISRO已結合有關建議,列出了幾個印度月球探測計劃中可能進行的科學研究項目,其中包括:廣泛調查月球附近粒子及輻射環境,通過γ射線光譜測定法了解稀有元素的分布狀況;詳細地研究月球表面成分和岩石分類;月球表面彗星星塵的研究和分析;詳盡的高解析度立體圖像測繪等。盡管如此,ISRO內部也有人對月球探測計劃持慎重態度,因為印度現在還依賴於俄羅斯提供的低溫燃料發動機,從目前情況來看,要使自己研製的發動機達到完全成熟的地步,還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因此,已經走在世界衛星遙感技術前列的印度,在實施月球探測計劃的過程中,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人類將於2010年建立月球永久居住地

夜色降臨,懸掛在天際邊的一輪明月總是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想。重返月球,已成為從20世紀末起奏響的空間科學主旋律之一。

人類對月球的科學探測和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自1959年始,美國和原蘇聯展開了以月球探測為中心的空間科學與技術的激烈競賽,至1976年,發射成功的月球探測器總共有43顆。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在月球探測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成果。

盡管人類「目光」所及已經達到120億光年的宇宙深處,盡管航天器已登陸火星,但月球仍是人類開展空間探測的首選目標,因為這顆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具有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獨特資源,也是人類向外層空間發展的良好基地和前哨站。因此美國於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設想,並於1994年和1998年分別發射了兩艘探測器,奏響了人類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序曲。

據悉,根據重返月球的計劃,人類將於2005年在月球建立月面前哨站,2010年建立設備齊全的永久性居住地,2020年興建實驗工廠、農場等。和首次登月不同,人類這次將要在月球上長期呆下去。

「在眾多的應用項目中,有望形成產業的至少有兩方面,一是月球能源的利用,二是月球礦產資源的利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姜景山研究員在此間舉行的中國工業高科技論壇上說。

專家同時指出,月球探測是先進科學和技術的綜合與創新,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最有顯示度的項目。月球探測的實施,不僅可以促進一系列基礎科學和高科技的發展,還將有助於我國參與月球能源和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使我國科技和綜合國力上一個台階。據悉,美國、歐洲和日本等都在積極進行月球探測。

我國何時飛向月球開拓天疆
我國是聯合國外空委員會的成員國,在月球探測上是有條件的。如果我國在月球上佔有一席之地,在分享月球開發權益上就具有更大的發言權——

上月5日,美國「月球探測者」號機器人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顯示,月球隕石坑底部的土質很松,含有大量的氫,表明干土裡有冰碴。據初步推斷:月球上水的總儲量可能在1100萬噸到3.3億噸之間。這一發現可能成為人類走向太空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1405年,我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率船隊首次通使「西洋」,在其後的28年間他又屢次出海,最遠時曾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海口,若明朝不實行鎖國政策而支持鄭和繼續探險,中國極有可能最先發現美洲新大陸。87年後,義大利人哥倫布後來居上,他那橫渡大西洋的航行,成為15—16世紀開發、移民美洲的世界熱潮的導火索。

專家認為,現在,我們面臨開發月球的前夜,我們不能再喪失機遇,在國力許可的條件下,我們應積極准備,參與到開發的前期工作中去。

縱觀國際上各空間大國的發展歷程,美、蘇兩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之前就已開始了深空探測活動,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蘇聯和美國相繼發射了83個月球探測器,對月球及其周圍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的探測活動。美國還在1969年實現了「阿波羅」載人登月的創舉,蘇聯也完成了利用月球車採集月球標本、自動器返回地面的高水平探月活動。

進入90年代,日本在繼蘇、美之後第三個闖入「深空俱樂部」,他們於1990年1月發射了一顆「飛天」月球探測器,他們還計劃於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6人月球基地。1994年5月31日—6月3日,在瑞士和歐洲航天局的倡導下,美國、俄羅斯、日本和歐洲的科學家們在瑞士的貝阿滕召開了一次討論征服月球問題的會議,他們一致同意進行第一階段的研究,即先發射一些衛星、月球探測器或機器人,然後再讓一些機器人長期停留在月球上進行土壤和環境分析研究;接下來便是對月球資源的開發,在月球上製造氧氣。同時計劃在2015—2020年,人類再次登上月球並在那裡建立第一個基地。

北京衛星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科技委主任姜昌近日對記者說:「日本和歐共體加入空間大國競爭的行列,他們急起直追,不光計劃發射月球探測器,而且打算在月球上建立半永久和永久的基地,就是為了要在月球上佔有一席之地,在月球開發方面擁有發言權。」姜昌說,我國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在運載火箭和衛星發送技術等方面有了飛速的發展。因而,我國在月球探測上是有條件的,在月球上佔有一席之地,對我們炎黃子孫的未來發展,對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增強民族自豪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近地點36.33萬公里,遠地點40.55萬公里,如此近的距離———僅是發射通信衛星的地球靜止軌道的十倍左右,使它成為人類向外層空間轉移的第一個目標,也是人類飛向其他星球的一個中轉站和基地。月球有與地球相似的岩石和礦物,人類可以從中提取和合成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氧氣和水。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未來解決能源不足的主要出路就是利用可控的核聚變反應得到的核能,而用氘和氦—3聚變生成的氦聚變反應是安全、干凈、較易控制的核聚變。在地球上,天然氣礦床中已知的氦—3資源僅夠維持一個500兆瓦規模發電廠數月的用量。而太陽恩賜給月球的氦—3貯量據科學家們保守估計將有71.5萬噸,我國1993年全年發電量為8200億千瓦小時,若用氘—氦3核聚變能,則只需8噸的氦—3就夠了。

除此之外,月球上還含有極豐富的鈦鐵、硅、鋁、鈣等礦藏,鈦鐵礦是鐵、鈦的來源,是生產氧的潛在來源。而氧又可與氫合成獲得水,這是人類未來在月球上賴以生存和開發培植綠色植物的根本條件。

眾所周知,30多年來我國已建成了完整的航天工程系統體系,我國已擁有7個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可用於發射各類航天器;我們已經研製和發射成功30多顆各類衛星;三個著名的發射場(酒泉、西昌、太原)都已投入使用;測控網覆蓋全國,還有「遠望」號跟蹤測量船,已經初步建成了各類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從技術上說,除一座34米或70米口徑天線的深空測控通信站外,我國研製和發射月球衛星的條件已基本具備。

聯合國在1984年通過了一個《指導各國在月球和其他天體上活動的協定》,簡稱「月球條約」。當前,開發和利用月球日益受到空間國家的重視,月球是繼地球南極爭奪之後的又一個爭奪熱點,隨著科技的進步,月球的戰略意義、政治意義、經濟意義及科學意義遠在南極之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履行《月球條約》規定的義務、權利及有關月球開發利用的權益分享等問題也引起了包括「非月球國家」在內的聯合國成員國的重視。這些問題已列入聯合國外空委員會的議題。我國是外空委的成員國,如果我國開展了月球探測活動,並多少取得一定的成果,那麼在國際論壇上討論如何履行《月球條約》以及分享月球開發權益等問題時就具有更大的發言權,能有效地維護我國的權益。

人類超越地球,到太空中去,到別的星球去考察、去定居,這已不再是神話和科學幻想,而是即將開始的行動。中國人口最多,平均佔有可耕地面積最少,自然資源並不豐富。讓我們行動起來,去開拓天疆,和平利用外層空間。

21世紀可能在月球上開展光學天
文學和射電天文學研究,並可能用
月球上的材料在空間製造產品。前
景的一個質團驅動裝置正在將一些
棒球大小的月球材料推往太空。

載人航天連續報道
21世紀載人航天活動展望(3)
吳國興
(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

3 對太陽系的開發和利用
21世紀載人航天活動的最大項目是對太陽系的開發和利用,具體地說就是要重返月球, 在月球上建立載人基地;進行壯觀的載人火星飛行,並在火星上建立載人基地;開發和利用 太陽系的小行星和外層行星的衛星。
3.1 月球的開發和利用�
1989年美國總統布希提出要在21世紀的前10年重返月球。1996年日本也提出要在未來30年內 建設小型月球基地的計劃。科學家們估計,人類在月球上建立第1個永久性載人基地的時間 最早是在2009年,最晚是在2020年。�
1993年國際航天科學院月球開發小組委員會列出月球開發計劃的10個目的:�
(1) 在月球上建設1個特殊環境的科學實驗室;�
(2) 更好地研究月球及其資源;�
(3) 在月球上開發和生產空間產品;�
(4) 建立第1個地外人類殖民地;�
(5) 利用空間能源供應地球;�
(6) 發展先進的空間技術;�
(7) 表明人類的進化發展已超出地球范圍;�
(8) 將人類的文明推向宇宙;�
(9) 遇到全球性的災難時可作為避難所;�
(10) 必要時可作為高危險性廢料的存放地。�
從1959年以來,美國和蘇聯用無人探測器對月球進行過50多次的探測。1969年~1972年間, 美 國進行了阿波羅登月計劃,先後有6批航天員登上月球。他們在月球上採集樣品,對月球進 行了科學考察。1994年美國克萊門汀-1月球探測器發現月球上有水冰的存在,1997年美國" 月球勘探者"探測器進一步證實月球南北兩極有大量水冰。水冰的存在為月球上建立載人基 地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而大大激發起世界各國對月球開發和利用的興趣。�
根據目前的估計,月球上水的總量約為100億噸(合10 km3)。水除了可供月球基地使用外 ,還可電解成氫和氧作為火箭推進劑。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航天運輸途中,給運輸系統補充 推進劑,這將給月球的開發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除水冰以外,月球上還有豐富的氙和 氦-3。氙可作為電推進裝置的原料,氦-3則是核聚變反應的理想燃料,因為它既便宜又無放 射性。�
科學家們對月球的開發和利用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和建議,最典型的是將整個開發利用過 程分為5個階段:臨時性月球站、永久性月球站、 月球基地、月球工廠和 載 人 航 天
俄羅斯計劃研製新的空間站系統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俄羅斯工業界正分別計劃為國際空間站研製新的系統。�
赫魯尼切夫機械製造廠正致力於研製一種新型的功能貨艙,使其能夠對空 間站進行再供給,或組成新太空艙的基礎,這一工作已開展數年。由俄羅斯人研製的12.5 m長、21 t重的曙光號功能貨艙作為空間站的第1部分已於1998年11月發射。�
另1個被稱為JIG艙的計劃來自於能源公司和中央機械製造科學研究所。這一計劃仍 處在初始的概念設計階段。JIG艙將是一個多用途設備艙,可用來在空間站上裝配、發射、 維修和回收小型的航天器。它也可以支持航天員進行艙外活動。�
第51屆國際宇航聯大會對這些計劃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並希望以市場運作的商業
月球殖民區。�
(1) 臨時性月球站。它可容納12名乘員,研究、設計和建造時間為10年,使用壽命15年。它 用可多次使用的單級航天運輸系統為其提供後勤保障。月球渡船也是可多次使用的,並用 液氧和氫作燃料,亦可在月球上重新加註。月球產氧量為每年100 t。�
(2) 永久性月球站。它可容納24名乘員,研究、設計和建造時間為10年,使用壽命50年。它 也是用可多次使用的單級航天運輸系統提供後勤保障。月球產氧量大為增多

⑶ 莫迪欲「自力更生」打造全球製造業中心,這能成嗎

不是我唱衰印度,但是我個人感覺印度如果想要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全球的製造業中心,這個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其實從印度本身的種姓制度來看,印度基本上就是一個披著國家外衣的宗教組織。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而且如果你會說英語,不管你在美國什麼地方,都是可以生存的。如果你會普通話,不管你在我國什麼地方,都能和別人交流。但是如果你會印地語,那麼你還真不一定能夠和所有印度人交流。甚至去印度需要找多個翻譯和向導。從這點來看,莫迪恐怕還不如秦始皇,畢竟秦始皇都已經書同文,車同軌了,還統一了度量衡。所以印度想要通過自力更生的打造全球製造業中心的這個想法,我個人感覺短時間內不會成。

⑷ 印度火箭技術哪裡來自力更生

哪裡來的自力更生?技術不可能從石頭縫里蹦出來,我們當初也是引進後學習仿製的,印度人是學些美國過時的運載火箭起步的,和蘇聯沒有任何關系。

⑸ 印度在排斥中企後,西方國家趁虛而入占據市場,印度想要自力更生現實嗎

一直以來,莫迪非常希望自己國家的人民,可以一直使用,並且認可自己國家所研製出來的產品。這些導致,前段時間莫迪就開始限制我國APP的使用,2020年11月25日再一次限制我國APP使用。他們這樣的做法,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能夠自主發展,限制我國產業在印度所佔據的份額。不過事實證明,他們這樣的做法,對自己的國家沒有起到好處。中國企業遭遇印度的抵制之後,西方一些企業看準機會走入市場,很多印度人,現在絕對不可能實現自力更生這件事情。

想要和那些已經擁有完美產業鏈的國家進行競爭,完全不可能。也就是說不管是西方企業還是我們國家的企業,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之中,在印度也會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如果印度一直堅持,不僅對自己國家的發展有影響,反而還會影響到經濟實力的提升。對於印度來說,海外資本這個也加快國家產業的不斷升級,還會影響經濟提升,如果海外資本減少,那麼肯定會對印度經濟造成影響,如果一直堅持,最終只能傷害到自己。

⑹ 印度為什麼退出rcep

印度總理莫迪基於保護國內勞工與農民,決定暫不加入RCEP 。

2019年2月18日至28日,第25輪磋商在印度尼西亞舉行。3月2日,各方在柬埔寨舉行部長級會談,並決定加速推進會談在年底前完成主要磋商。

7月3日,第26輪磋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2019年7月22日至31日,第27輪磋商在中國河南鄭州舉行。

8月2日至3日,各方在中國北京舉行部長級會談。9月19日至27日,第28輪磋商在越南峴港舉行。2019年10月31日之11月3日,第三次RCEP峰會在泰國舉行,與此同時也是第35屆東盟峰會。

11月4日,印度外交部副部長維賈伊·塔庫爾·辛格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印度總理莫迪基於保護國內勞工與農民,決定暫不加入RCEP。中國和日本對印度予以了挽留,並表示等待印度再次加入。同日,RCEP主體談判已經完成,除印度以外的15國均同意RCEP的現有條款。

(6)印度自力更生多少個月擴展閱讀:

簽署生效後續

2020年11月15日,RCEP第四次領導人峰會舉行。在2020年東盟輪值國主席、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主持下正式簽署,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菅義偉、韓國總統文在寅等其他簽署國領導人亦有出席簽署儀式。

這是自印度退出協議談判後,剩餘15國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簽署協議。不過RCEP保留了印度對於該協議的談判進度,各RCEP成員國也在簽署後發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領導人會議共同宣言」中再次呼籲印度重新加入該協議。

不過印度政府官員對此表示,不會重新加入該協議。另據印度《經濟時報》在11月17日的報道稱,印度官員稱目前將重點放在與美國和歐盟的經濟協定。

⑺ 印度專家稱「根據歷史規律,中國能建空間站,印度也能」,如何評價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觀規律。這一點,是毫無意義的。

在建設空間站這件事情上面,同樣要遵循客觀規律。

具體來說,要想成功建設空間站,就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條件:

1,強大的經濟實力。

建設空間站,需要大量資金。……因此,要想建設空間站就必須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做依託。……這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後續的工作才能順利實施。……缺乏這個基礎,後續的工作就無從談起了。

2,豐厚的人才儲備。

建設空間站,是一項高技術領域的工作。……這需要大量高技術人才的參與。

因此,成功建設空間站,必須擁有一支人才梯隊,形成豐厚的人才儲備,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最終獲得成功。

3,高超的技術水平。

空間站是高技術系統,需要高技術的加持。……只有掌握了高技術,才能建設成功空間站。

4,長期有效的規劃。

建設空間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這是需要堅持不懈多年才可能取得成功的大工程。

因此,要想成功建設空間站,就必須進行長期規劃,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具體落實,這樣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5,勇於探索的精神。

建設空間站,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環境,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因此需要不斷探索,才可能最終成功。……在此過程中,需要勇於探索的精神,不斷進取,才可以最終取得空間站建設的成功。

因此,建設空間站絕不是口頭上一句話就能建成的,而應該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去做,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只能一事無成。

⑻ 蘋果將向印度轉移6條生產線,蘋果血本押印度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因為Money(錢)!對於商人來說最核心的利益才能讓他們砸血本,否則砸出去的錢沒有回報公司吃啥喝啥,等開股東會的時候難道拿著負資產的季度報表跟投資人說錢都打了水漂?這世上就沒有這么蠢的投資者,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手機行業估計就要重新洗牌了。

這種情況下蘋果怎麼保障生產速度?那邊訂單已經簽完了,這邊工人卻說太累了做不完,這種情況只要發生一次就夠蘋果公司喝一壺的!到那時他們會不會反思去印度建廠是多麼的愚蠢,花了大筆的錢還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這真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最後:

本來還想買個蘋果體驗一下,如今看來還是算了,印度人做的手機俺們不敢用!

⑼ 印度的屠妖節有哪些習俗,為什麼要過deepavali這個節日

傳說古時候,印度有個兇殘的魔王Narakasura。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痛苦,民不聊生。後來,天神Lord Khrishna把邪惡的魔王殺掉了,為民除害。人們非常高興,便點著燈熱烈慶祝。從此,人們就將這個日子作為屠妖節,歌頌「邪不能勝正」的精神。

與印度自力更生多少個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新人民幣一元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701
印度民族節日有哪些 瀏覽:373
越南媒體叫什麼 瀏覽:681
英國如何讀博士連讀和直博的區別 瀏覽:639
義大利什麼牌子的包好 瀏覽:495
印度神油要多少錢 瀏覽:187
中國小學生去英國上學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674
英國車保養一次多少錢 瀏覽:237
為什麼英國隊要在大晚上踢足球 瀏覽:954
印尼1月12號新冠新增多少人 瀏覽:145
印尼四寶是什麼東西 瀏覽:66
晉中國慶汽車展哪裡有 瀏覽:568
英國龍蝦價格多少 瀏覽:192
德國政府怎麼看中國 瀏覽:539
印度向哪個國家運送疫苗 瀏覽:121
有哪些中國傳統 瀏覽:518
榴槤糖印尼怎麼說 瀏覽:147
義大利那個水城叫什麼名 瀏覽:817
在越南買什麼美食 瀏覽:605
英國哪裡買菜最多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