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如何看待五國輪流反對印度

如何看待五國輪流反對印度

發布時間:2022-04-23 02:24:39

『壹』 面對印度人的邊界鬧事,中國人怎麼如此淡定

個人觀點就是,印度沒有贏的可能,很自信,它拿不走,我有的是時間和方法,慢慢對付你。

『貳』 從地緣政治看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

從地緣政治看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

最近,中國和印度在錫金(印度)-亞東(中國)邊境爆發沖突,「龍」與「象」的較量也被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讀。今天,庫叔分享一篇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的分析文章,作者溫駿軒將中國內部諸板塊與印度進行一一的對應比較,發現了十分有趣的差異。

其實自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兩國在邊境線上的小規模沖突可以說一直就沒有斷過,只不過不一定都見諸媒體罷了。然而這一次的沖突,倒的確有些不同。原因在於,中印兩軍對峙的那片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洞朗地區),印度本身並不是當事方。真正的爭議雙方,是中國和不丹兩國。印度之所以自認為有資格出頭,是因為不丹的外交、軍事事務完全交由印度處理,經濟上亦嚴重依賴印度,甚至因此沒有和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國建交。

西里古里走廊位置示意圖

通過上述對比,以及中國和印度在世界地緣政治舞台上的定位分析,相信大家心目對這場龍-象競爭今後的走勢已經有了答案。客觀說,在從古老文明邁向現代文明的這個歷史轉折點上,中國抓住了更多的機會,印度則多少有點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兩國當下的地緣政治結構環境上,更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及合法擁核國家身份,是顯示大國身份的兩個重要指標,也是印度這些年的努力方向。中國則早在上個世紀中期,就已經做到了這兩點。

事實上,以聯合國席位及擁核國身份這兩個指標來說,中國也是唯一以「發展中國家」身份,躋身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國家。正常情況下,作為一個未完成工業化進程的國家,本是沒有機會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取得如此好的身位的。這一切,包括今天中國領土的形成,都不是因為當年那些列強的施捨,而是100年來中國人民從未間斷的抗爭及巨大的犧牲換來的。

反觀印度,70年前的「非暴力不合作」及聽從宗主國安排的做法,固然為其求得了一個獨立地位,但當印度希望自己成為世界一極時,就會發現付出和回報其實是成正比的。即使今後能夠通過合縱連橫,解決兩個大國身份認證的問題,但對於印度來說,將自己國境線推進到一個更完美的程度,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望採納

『叄』 五大常任理事國輪流拒絕印度是故意的嗎

五大常任理事國肯定是不喜歡印度加入的。他們五個國家都不夠分配權利的,其他的國家想加入他們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肆』 美俄支持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你怎麼看

其實這都很好理解,這是利益驅使,支持誰,主要是從本國的利益出發,以及本國與他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出發的,為什麼說美俄會支持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講。

一、印度方面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比中國少了幾千萬人,甚至有人說,不瞞報人口的話,也許印度已經超過中國了,但是不管怎麼樣說,印度明面上的人口已經超過13億多了,人口多這也是一個優勢,可以提供廉價勞動力。

所以現在的情況時印度想要入常,必須要五個常任理事國全部支持,否則沒有戲。

『伍』 土耳其人民對中美俄法英五國宣戰。他們說要擊敗世界最強五國,並取代這五國在世界的地位。大家怎麼看

充分表達了土耳其人民迫切希望國家強大起來,恢復到新航路開辟之前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榮光,畢竟人家祖上也是發達過的。
嘻嘻,對現實的不滿,對政府的不滿,對世界的不滿,認為美,俄,中,英,法這聯合國五大流氓占據了過多的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壓迫其他的國家,是導致土耳其現在弱小的原因。
至於土耳其要當世界老大,除了這五個國家,他們還要迎接義大利,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等等國家的挑戰,乾脆對全世界宣戰吧,估計死的更偉大。

『陸』 除了中國,印度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如何

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印度在國際舞台的發聲也越來越頻繁,甚至想通過其他國家的幫助,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那麼,除了中國人所熟知的印度與中國關系,印度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如何呢?為此,小編來到所在城市的某座高校,與一些印度留學生探討了這個問題。

最後一位印度留學生表示,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同時與中美俄三個大國保持友誼的國家,只有印度。此外,我們向很多欠發達地區援助食品,並在聯合國的授權下派遣維和部隊。印度與其他國家相處不僅僅是以印度的利益為基礎,還有著人道主義、做負責任國家的考慮。因此,印度在世界上的口碑非常好,與很多國家關系融洽。

『柒』 印度作為金磚五國 為什麼還要給中國使壞呀

印度是佛教國。但是,也有小鬼,佛鬼並存,小鬼使壞,這是三界之間的斗爭,這也是動態平衡,沒有必要緊張,小鬼斗不過大佛。

『捌』 印度和鄰國以及南亞周邊國家也是很不好

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印度在國際舞台的發聲也越來越頻繁,甚至想通過其他國家的幫助,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那麼,除了中國人所熟知的印度與中國關系,印度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如何呢?為此,小編來到所在城市的某座高校,與一些印度留學生探討了這個問題。
印度在國際上吃得開。就目前的三個超級大國來說,不僅與中國關系不錯,而且與美國和俄羅斯都是朋友,這從美國和俄羅斯爭相將先進的軍事裝備賣給印度就可以看出來。從上世紀50年代起,印度就與多個非洲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在中東,以色列是我們最好的支持者;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是印度文化的追隨者;在歐洲,英國總是在國際問題上與我們站在一起……這樣的清單我還可以繼續下去。
除了中國,印度文化一直主導著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因此,這些地區的國家幾乎都堅定地跟隨著印度。這些國家包括尼泊爾、緬甸、不丹、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孟加拉……
盡管印度奉行「不結盟」的理念,但是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試圖成為世界的和事佬,並在世界舞台上改變對任何事情都持中立的態度。印度外交的改變,為它圈了一大批的粉,尤其與一些諸如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打得火熱。
印度向來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朋友,包括與中國,也有著悠久的友誼。作為金磚五國之一,印度應該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加大與非洲和南美洲各國的援助和聯系,以獲得他們在國際上對印度的支持。
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同時與中美俄三個大國保持友誼的國家,只有印度。此外,我們向很多欠發達地區援助食品,並在聯合國的授權下派遣維和部隊。印度與其他國家相處不僅僅是以印度的利益為基礎,還有著人道主義、做負責任國家的考慮。因此,印度在世界上的口碑非常好,與很多國家關系融洽。

『玖』 在這2件事面前,五大常任理事國意見空前一致,都做了什麼樣的表決啊

二戰結束後,五大戰勝國中美俄英法五國正式成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且享受一票否決權,70多年以來,不少國家都對這一地位和權利虎視眈眈,甚至多次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要加入安理會,一共五個位置,任何國家的加入,都意味著中美俄英法五國中將有一個會被踢出去,在享受一票否決權的情況下,這樣結果自然是不會發生的。

將五常的權利平分給其餘所有國家,他們自然是樂意的,所以土耳其提議後,紛紛表示贊同,不過這從根本上觸及到了五常的根本利益,肯定是不會同意的,所以直接投了反對票。第二件事就是禁止擁有核武器以及核試驗,在一些小國家看來,五常在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前提下,掌握核武器無疑會對其他國家造成極大的威脅,而他們沒有技術和實力研發核武器,自然也就只能成為受害者,所以理所應當廢除有關核武器的一切。

大家都知道中美俄三國是世界上的核大國,一旦被廢除,那麼對於自身的損失是極大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會同意這種提案呢?不過為了一些小國家著想,五國也做出了最大的讓步,只對擁有核武的國家使用這一武器。

『拾』 作為一個當代青年如何看待當今國內國際形勢

當今國際形勢與我國外交成果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這一科學論斷精闢概括了當前一個時期國際形勢演變的基本特徵,也反映了2007年國際戰略形勢的主要特點。目前國際戰略形勢中出現的深刻變革和復雜調整,是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三大趨勢深入發展的推動下,各國利益出現新的變化、實力出現新的消長、政策出現新的變動等多方面因素交織互動的結果。

就我國而言,大國關系、周邊關系、發展中國家關系和多邊關系,構成了我國外交態勢的全局。大國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重點,周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要點,發展中國家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基點,多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亮點。過去一年,我國的國際戰略態勢總體上繼續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進一步」:大國關系進一步調整,周邊關系進一步改善,與發展中國家關系進一步加強,多邊關系進一步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們仍面臨著一些挑戰,必須居安思危,妥善應對:一是國際安全形勢復雜多變,世界仍很不安寧;二是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南北差距拉大;三是我與各大國關系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四是我國周邊還存在一些復雜問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台獨」分裂勢力正在加緊進行分裂活動。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但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割出去。

展望2008年,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四個繼續」: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推動相互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積極開展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繼續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擴大務實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要求和共同利益;繼續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承擔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大國關系

過去一年,國際力量對比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推動著新一輪大國關系的調整。美國單邊主義嚴重受挫,2007年明顯加強對國際上其他力量的協調和借重。歐盟實現第六次擴大,成員增加到27個,歐盟峰會通過《里斯本條約》,一體化建設擺脫停滯狀態。俄羅斯復興勢頭強勁,2007年經濟增速可達7.6%,俄對外政策進取性增強。日本經濟保持復甦勢頭,積極謀求世界大國地位。在此背景下,美俄矛盾有所發展,針對美進一步擠壓俄戰略空間的做法,俄積極展開戰略反制;美歐分歧猶存但關系有所拉近;美日強化同盟關系的同時分歧有所展現,特別是日政府被迫中止海上自衛隊在印度洋對美軍的支援行動,對美日關系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大國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重點。中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國內生產總值有望達到3萬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國際地位和影響不斷提高。過去一年,我國與各大國關系進一步調整。

1、中美關系保持總體穩定並有新的進展。

胡主席與布希總統兩度會晤、多次通話;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和戰略對話成功舉行,取得多項成果。2007年1—9月,中美雙邊貿易額為2213.6億美元,同比增長15.6%,雙方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在一些熱點問題上加強溝通,雙邊關系的戰略內涵更加豐富。我成功接待美國防部長蓋茨訪華,兩國軍事交流與互信得到增強。

2、中俄關系取得長足發展。

兩國高層互動頻繁。胡主席與普京總統五度會晤,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第二個10年的發展確定總體框架。雙邊經貿合作務實推進,2007年1—9月,中俄雙邊貿易額達349.2億美元,同比增長41.8%,2010年前雙邊貿易額增至600-800億美元的目標可望如期實現。

我成功在俄舉辦「中國年」活動,雙方共簽署價值約43億美元的21項合作協議,舉行300多項活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諸多領域。

3、中日關系呈現改善和發展的良好勢頭。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7年年內,胡主席與時任日首相的安倍兩度會晤,溫總理成功訪日,日現任首相福田成功訪華,雙方為構築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而共同努力。2007年1—9月,兩國貿易額達17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會議機制正式啟動,並舉行首次會議。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曹剛川成功訪日,是中國國防部長時隔近10年再度訪日;中國海軍軍艦首次訪日,書寫了兩國軍事交流的新篇章。「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活動舉行近百次活動,加深了兩國民間往來和相互理解。

4、中歐關系保持穩定和發展。

胡主席會晤多位歐洲政要,法總統薩科齊、英首相布朗等歐洲國家領導人訪華,中歐舉行第十次領導人會晤和第三輪中歐戰略對話。2007年1—9月,中歐貿易額達2561.3億美元,同比增長27.8%。9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分別與英、法、西班牙等國海軍舉行海上聯合軍演,軍事交流領域有新的拓展。

二、周邊關系

我國周邊地域廣闊,國家眾多,既是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的亮點,也是諸多矛盾和問題相對集中的熱點。過去一年,我國周邊地區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朝鮮半島形勢明顯趨向緩和,東盟一體化建設邁上新台階,南亞區域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成就顯著。8月,上合組織峰會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並成功舉行「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演,引起廣泛關注。

周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要點。過去一年,我國與周邊國家關系進一步改善。俄羅斯和日本既是大國,也是我周邊重要鄰國。中俄關系、中日關系繼續取得新的進展。除此之外,我與周邊各方向上國家的關系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1、與東北亞國家關系取得新的成果。

盡管解決朝核問題仍然是個曲折復雜的過程,但我在朝核問題有關各方之間積極斡旋,推動六方會談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2007年年內,六方會談先後於2月和10月通過《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文件和《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朝同意完成對寧邊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並對核計劃進行申報;美將根據朝方行動並行啟動不再將朝列為「支恐」國家程序,推動終止對朝適用《敵國貿易法》進程;各方重申向朝提供經濟、能源與人道主義援助。我在朝核問題解決進程中充分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稱贊。中朝傳統友好關系進一步鞏固。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深入發展。中日韓三國交流合作得到加強,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成功舉行,「中日韓文化交流年」順利展開。與東南亞國家關系深入推進。1月和11月,溫總理先後出席第十次和第十一次東盟與中國「10+1」峰會,與東盟達成多項重要共識。7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協議》正式實施,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積極參加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議等對話活動,成功主辦東盟與中日韓武裝部隊國際救災研討會和中國與東盟維和研討會,與東盟安全對話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2、與中亞國家關系不斷深化。

2007年是我國與中亞國家建交15周年。15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成功解決邊界問題,不斷增進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國」機制和上海合作組織。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已成為新型國家關系和區域合作的典範。

8月,胡主席對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進行國事訪問;11月,溫總理對烏茲別克和土庫曼進行正式訪問。高層互訪和各層級交流進一步增強了我與中亞國家的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

3、與南亞國家關系穩步發展。

2007年年內,中巴雙方同意將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提升到新的水平。7月1日起,中國對巴實施中巴自由貿易協定第一階段降稅,推動中巴自貿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印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胡主席、溫總理與辛格總理多次會晤,雙方同意不斷推進中印合作「十項戰略」,深化雙邊關系發展。兩國外長2007年年內共5次會晤,創歷年之最。2007年1—9月,中印雙邊貿易額達272億美元,超過2006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52%,增幅在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居於首位。11月,中印舉行首次防務與安全磋商;12月,舉行首次陸軍聯合反恐訓練,兩國軍事互信合作取得新的進展。

三、發展中國家關系

過去一年,發展中國家經濟普遍呈現良好發展勢頭,聯合自強趨勢明顯上升。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金磚四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經濟總和已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亞洲、非洲、拉美地區經濟都保持較高增速。新興力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傳統大國。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2007年143個發展中國家中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均實際收入都在增加,只有10個國家人均實際收入水平有所減少。

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基點。過去一年,我國與發展中國家關系進一步加強。積極開展與發展中國家的全面合作。2007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各項後續措施的開局之年。1月30日—2月10日,胡主席對非洲8國進行國事訪問,有力推動了中非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深入發展。9月,中國與非洲48國外長在聯大舉行首次政治磋商,啟動了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外長級定期政治對話機制。中國對非援助、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非發展基金正式啟動,免債、免關稅等工作有序進行。2007年1—9月,中非雙邊貿易額達526.1億美元,同比增長29.7%。

我與拉美國家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中拉雙方在聯合國、里約集團、美洲國家組織成員與常駐觀察員對話會等機制內保持密切磋商、不斷加強協調。以「G8+5」等機制為平台促進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在全面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同時,我積極主動地推進和引導南北對話與合作。

自2002年起,八國集團在峰會期間與部分發展中國家舉行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2007年6月,八國集團啟動「G8+5」常規對話機制,今後將定期召開會議,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能源、社會等領域加強對話與溝通。「G8+5」機制正成為推進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2007年年內,胡主席出席在德國海利根達姆舉行的「G8+5」對話會,就世界經濟問題闡述中方立場,主張促進在國際發展領域的南北合作;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中方政策主張,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要求發達國家率先承擔減排義務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根據自身情況採取措施;在出席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集體會晤時就加強南南協調提出倡議,得到與會領導人的積極響應。這是胡主席繼2003年法國埃維昂會議、2005年英國鷹谷會議、2006年俄羅斯聖彼得堡會議之後,第四次出席南北領導人對話會,對加強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鞏固我與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多邊關系

過去一年,全球和地區多邊關系發展更趨活躍。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APEC)、世貿組織、上合組織、歐盟、東盟、非盟、阿盟、亞歐峰會等全球和地區性多邊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與影響不斷增強。在解決朝核問題、伊核問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等方面,聯合國安理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12月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厘島路線圖」這一新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框架協議,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和廣泛贊譽。亞太經合組織經過18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擁有21個成員,佔世界人口總數的41%、世界經濟總量的53%和世界貿易的46%,成為當今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的地區性國際組織。9月,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悉尼宣言》,就氣候變化、多哈回合談判、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問題達成重要共識。

多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亮點。過去一年,我國多邊關系進一步發展。中國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上合組織、東盟與中國「10+1」和東盟與中日韓「10+3」、東亞峰會以及「G8+5」等多邊機制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聯合國和亞太經合組織等全球和地區性組織的活動。以聯合國為重要舞台,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高度重視維護聯合國的權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一貫堅持在聯合國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國際問題,在朝核、伊核、蘇丹達區等問題上既注意照顧有關國家的合理關切,又重視維護各方的共同利益,既有效維護了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權威,又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建設性作用,全面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中國積極加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力度,截至2007年11月底,我軍共參與聯合國18項維和行動,派出維和軍事人員9040人次,是安理會五常中派出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2007年,我應聯合國請求,又向黎巴嫩派遣1支60人的維和醫療分隊,將赴黎巴嫩維和工兵分隊由182人擴編至275人,承諾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1支315人的多功能維和工兵分隊,其中140人的先遣隊已於11月24日部署到任務區,獲得良好的國際反響。中國積極履行對聯合國應盡的財政義務,會費比額由2.05%上升至2.667%,增幅居各國之首。中國還從2007年起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恢復參加《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為推動聯合國裁軍和軍事信任制度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在亞太經合組織中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重視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支持該組織在亞太地區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2007年9月,胡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針對氣候變化這一會議主要議題,胡主席明確提出堅持合作應對、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主張,提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路」,介紹了中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措施、成就和目標。這是繼「G8+5」會議後,胡主席再次在多邊場合深入、系統地闡述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也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國際會議中就應對氣候變化提出具體、務實的合作建議,受到各方積極評價和支持。會議通過的《悉尼宣言》採納了中國提出的主張。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發展中的建設性作用日益增強。

新的一年,我們將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中國的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戰略態勢,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五國輪流反對印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古代史有多少年 瀏覽:37
英國的明星怎麼那麼賺錢那麼容易 瀏覽:993
伊朗怎麼定檢美製 瀏覽:666
英國倫敦行買什麼 瀏覽:12
美國制裁伊朗為什麼油價下跌 瀏覽:766
印度民居是怎麼樣的 瀏覽:801
去印尼行李托運不能帶什麼 瀏覽:918
南越和越南哪個國家最好 瀏覽:819
義大利現在的航母用的什麼艦載機 瀏覽:325
為什麼印度要轉移壓力 瀏覽:639
卡詩在英國賣多少錢 瀏覽:227
中國的鞋子怎麼出口到越南 瀏覽:2
您如何看待越南老婆 瀏覽:770
印尼生產什麼汽車 瀏覽:624
伊朗油輪什麼炸 瀏覽:898
義大利的披薩怎麼製作 瀏覽:317
印尼500元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68
中國哪裡房子最過剩 瀏覽:301
越南電話語言怎麼說的 瀏覽:477
外國人如何用美金買中國的房租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