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古印度運用的是什麼本質

古印度運用的是什麼本質

發布時間:2022-04-23 09:01:41

① 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的科學知識有哪些為近代科

古埃及:天文歷法,包括太陰歷和准太陰歷等,大體上將每年分為3個季節:泛濫季、長出五穀季、收割季.同時以365天為1年,1年12個月,每月30天,年終另外再加5天作為節日.比現行的陽歷只少1/4天.古羅馬的儒略歷就是在此基礎上修訂的.
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在古埃及出現了,後來被歐洲人稱作Hiérpglyphe——這是希臘語「神聖」與「銘刻」組成的復合詞,即「神的文字」.古埃及人認為他們的文字是月神、計算與學問之神圖特(Thoth)造的,和中國人「倉頡造字」的傳說很相似.
埃及很早就用十進記數法,但卻不知道位值制,每一個較高的單位是用特殊的符號來表示的.例如111,象形文字寫成三個不同的字元,而不是將 1重復三次.埃及算術主要是加法,而乘法是加法的重復.他們能解決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並有等差、等比數列的初步知識.占特別重要地位的是分數演算法,即把所有分數都化成單位分數(即分子是1的分數)的和.
古巴比倫:楔形文字.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這種文字是由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蘇美爾人所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數學和天文最為發達,計數法採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法.六十進位法應用於計算周天的度數和計時,至今為全世界所沿襲.在代數領域,古巴比倫人可解含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式.在天文學方面,則已知如何區別恆星與行星,還將已知的星體命名.當時的歷法為太陰歷,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晝夜分為12時,一年分為354日.為適應地球公轉的差數,已經知道設置閏月.古巴比倫人在天象觀測方面的長期積累,使後來的新巴比倫人能預測日月蝕和行星會沖現象,並進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時15分41秒,比近代的計算只多了26分55秒
古印度: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
《准繩經》是現存古印度最早的數學著作,這是一部講述祭壇修築的書,大約成於公元前5至前4世紀,其中包含有一些幾何學方面的知識.這部書表明,他們那時已經知道了勾股定理,並使用圓周率π為3.09,古印度人在天文計算的時候已經運用了三角形,公元499年成書的《聖使集》中有關數學的內容共有66條,包括了算術運算、乘方、開方以及一些代數學、幾何學和三角學的規則.

② 古印度文明有什麼秘密

很多人都在想像中把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混同起來,其實它們幾乎是兩碼事。古印度因其神秘,使得人們很難看到它的真實面目!

百年之誤

公元前443年,已過不惑之年的哈利卡爾納索斯人希羅多德告別了文化之都雅典和好友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等人,來到義大利南部的新城圖里奧伊。他一踏上這塊美麗安靜的土地,就暗暗對自己說:我再也不願過四處飄泊的生活,我要把自己對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研究寫出來,以「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於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

沐浴在地中海海風和亞平寧半島燦爛陽光下,希羅多德文思奔涌。自30歲起,他就開始了長時間的游歷和考察,足跡遍及希臘、義大利、埃及、兩河流域及小亞細亞……每到一地,他都潛心鑽研當地的歷史、傳說,認真觀察古跡文物。現在,是到了該把它們都記下來的時候了。

在書中,希羅多德寫道:

有這樣一條印度河,這條河裡面有許多鱷魚,據說在全世界是占第二位的。

印度以東的全部地區是一片砂礫地帶,在我們多少確實知道的所有亞細亞民族當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東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為由印度再向東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無人了。印度人有許多民族,他們所說的語言都不一樣。他們中間有一部分是游牧民,一部分不是;有一部分住在河邊的沼澤地帶並以生魚為食,這魚是他們乘著一種藤子做的船捕捉來的,每一隻船都是用一節藤子造成。這些印度人穿著燈心草的衣服,他們從河上把這種燈心草取下來,然後把它們組成席子樣的一種東西,再像胸甲一樣地穿起來。

……

看起來,世界上最邊遠的那些國家卻是得天獨厚的地方,就彷彿希臘的氣候是世界上最溫和宜人的一樣。……印度位於世界上最東部的地方,印度的一切生物,不管是四條腿的還是天空中飛翔的生物,都比其他地方的生物要大得多,例外的只有馬(印度的馬比美地亞的所謂內塞亞馬要小);此外,那裡的黃金,不管是從地里開采出來的,還是河水沖下來的……都非常豐富。那裡還有一種長在野生樹上的毛,這種毛比羊身上的毛還要美麗,質量還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從這種樹上得來的。

希羅多德自己並沒有親自到過印度,他記下的是自己所聽到的東西,因此有些荒謬內容不可避免。但在他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富庶,這里的人民栽種棉花(長在野生樹上的毛),人們穿著棉織品:他還告訴我們,大流士皇帝在派人調查了印度河的入海口之後,征服了這塊土地,將這里分割為一個行省和另一個行省的一個部分,並要求這里的居民繳納黃金。希羅多德雖然沒有記下大流士征服印度的准確時間,但卻提示後人,早在波斯帝國興起之前,印度文明就已存在,印度就已是一個多民族的富饒之國。

10世紀時,一位阿拉伯學者比魯尼到達南亞次大陸,他發現,眼前的繁榮程度大大超過了過去所能見到的文字記載的繁榮程度。這一切大大激發起他探索這一文明源頭的慾望,可是在經過一番尋訪賢者、探查古跡之後,他悲觀地寫道:「印度人不十分重視事物的歷史次序:他們在述說國王的年代系列時是漫不經心的,當他們非說不可的時候,就困惑起來,不知說什麼好,他們總喜歡講故事。」他的看法成為後來許多接觸古印度文明的學者的共識,文明之源的探索便這樣長期停留在希羅多德的水平上。

1784年,離希羅多德撰寫《歷史》已過去了2000多年,一輪新的嘗試開始了。英國梵文學家、比較語言學家威廉·瓊斯倡導成立了「孟加拉亞洲學會」,對印度存在的大量古代梵文古籍進行翻譯和研究,「吠陀學」由此誕生。瓊斯對包括古梵文在內的東方語言有很深的造詣,在對《薄伽梵歌》、《吠陀》等文獻和西方古文字進行對比研究之後,瓊斯宣布這些遠隔千山萬水的居民使用的語言文字之間有著「姑表之親」的淵源關系,這激起了許多西方學者對古印度文明研究的熱情。

1806年,33歲的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教授詹姆斯·穆勒喜得貴子(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功利主義思想家約翰·穆勒),不過此時詹姆斯·穆勒並沒有因喜悅而忘乎所以,他開始了一項艱苦的工作——撰寫《不列顛印度史》。11年之後,這部凝聚著他心血的3卷本著作出版了。在這部巨著中,穆勒指出古印度文明的源頭可上溯到約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時期,這種觀點被西方學者普遍接受。但有不少西方學者怎麼也擺脫不了「西方中心」的思想,他們提出了古印度文明外來論。1922年出版的《劍橋印度史》就明白地寫道:「史前印度沒有什麼值得人們注意的考古發現,……南印度並不存在銅器時代,這一事實證明,當雅利安人攜帶銅器進入印度時,本地居民還基本上處於石器時代。」

由穆勒明確提出的古代印度文明始於吠陀時代的觀點是當時這一領域研究的一個重大成果。因為希羅多德稱印度河流域以東已經沒有其他國家,這顯然是錯誤的。吠陀文明早在希羅多德生活年代之前1000年就已興起,並興旺於恆河流域。因此,盡管許多印度民族主義學者堅決反對古印度文明外來說,但仍同意穆勒的古印度文明發端觀點。一百多年間,這種觀點一直占據著權威的位置。

然而神秘的印度又一次向人們隱藏了自己的真面目,以恆河流域為中心的婆羅門教印度教文明是以印度河命名的次大陸文明之始,這一名稱上的矛盾是否暗喻著一種錯誤?當20世紀20年代人們把目光從恆河移向印度河的時候,世界才明白:所謂的權威觀點原來卻是一個百年之誤!

發現「死亡之丘」

印度河的上游有五條大河,它們像五個指頭並列於旁遮普平原上,這里土壤松軟,原是一片富庶的土地,但由於過度開發,氣候乾熱,植被稀少,放眼望去,滿目蒼涼。當五條河流終於合而為一之後,便奔騰而下,直貫入海。印度河及其支流年復一年定期泛濫,把過去的一切都掩埋在洪水帶來的泥土之下。

在今日巴基斯坦城市拉合爾西南不到200公里處,有一個叫哈拉巴的地方。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里的居民發現只要從松軟的浮土上挖下去一點,就能找到一塊塊規則的長方形「石塊」,用來建築房屋真是再會適不過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挖掘這種免費建築材料的行列。

隨著開挖范圍的擴大,有人察覺這里是一個過去居民區的遺址,那些「石塊」是用火燒製成的泥磚。1826年,英國探險家查理·馬森在沿印度河探險時來到這里,當他看到那些殘牆斷壁時,立刻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座已經死去的古城,並猜想這可能是古羅馬歷史學家曾經提到的東方之城桑加拉。然而他的想法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5年後,另一位英國人亞歷山大·伯恩斯運送英國國王贈送給錫克族首領的5匹馬途經哈拉巴,對印度古代文化興趣濃厚的他特意停下來進行了一番考察,但除了得出和查理·馬森一樣的結論之外,他也沒有提出什麼引人注意的看法。

18世紀末到19世紀末對埃及和兩河流域地區的考古大發現,激發了人們對古代東方文明的濃厚興趣,人們開始從新的視角去看待那些存於泥土之下的東西。考古學在英國被十分看重,當大英帝國最終將印度納入自己的版圖,使這個海外省成為「英國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之後,他們還在印度設立了考古局。

1853年,亞歷山大·坎寧安作為考古局長來到印度。坎寧安在對哈拉巴的發掘中發現了一些手工藝品,特別是在廢墟中找到了石制的印章。1875年,《印度考古年鑒》刊登了他撰寫的題為《哈拉巴》的文章,文章中他論述了對這一遺址考察的結果。坎寧安稱哈拉巴是拉維河岸地區眾多遺跡中最大的一處,並首次繪出在這里發現的印章圖。他指出這不是印度現代文字,但卻錯誤地認為是「外國傳入印度的」,偉大發現的機遇便這樣從他的手中一滑而過,他也被後人譏為「有眼無珠」的考古局長。

1856年,英國當局修建一條與印度河走向相同、縱貫這一地區的鐵路,當鐵路伸延到印度河中游地區時,一個難題擺在了英國技師們的面前:這里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掘地數尺,仍是松軟的土壤,到哪裡去找石頭來鋪設路基呢?這個問題不久就被「聰明的」英國人解決了。他們根據當地人的介紹,在一個被稱為「死亡之丘」的地方挖出了數不盡的方形「石塊」。歷史又一次重演,不過此次這些「石塊」並沒被用來建房,而是被搗成道砟鋪在路上,成為從拉合爾到卡拉奇這條大鐵路中的一段輔軌石。

1902年,印度考古局來了一位新總監約翰·馬歇爾。這位出生於1876年的英國人從著名的劍橋大學畢業之後,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考古事業。他先後參加了在希臘和土耳其的考古發掘工作,當一件件沉睡千年的器皿和那些古城重見天日,一段段被人們遺忘的過去再現光彩的時候,馬歇爾總監體會到巨大的喜悅,同時又產生新的沖動:什麼時候能再有一個新發現,給世界一個新的轟動?所以,他一踏上印度這塊古老的土地,就躍躍欲試。可是。從何處下手呢?在主持犍陀羅文化遺址和佛教遺址發掘工作的同時,一則來自印度河流域的信息引起了馬歇爾的注意。他的印度助手報告說被搗碎鋪鐵路的並不是石塊,而是古代人用來建城的磚塊。

敏感的馬歇爾憑直覺預感到這些道砟後面可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1911年冬,他指令考古局西部地區主任班達卡爾對「死亡之丘」摩亨佐-達羅進行全面考察。可是,在第二年提交的報告中,班達卡爾認為,這是一座真正的死城,其歷史不過200年左右,談不上有太大的考古價值,眼看這件事就要最後被擱置起來了。」

然而,就在這一年,另一位考古學家和文字學家弗利特又把馬歇爾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這里,並從此沒有移開。弗利特對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出土的三枚印章進行了研究,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過多地注意印章上的圖形,而是認真地研究了那些古樸的刻畫符號。在經過與其他地區發現的古文字比較之後,弗利特提出這是一種在其他地區從末發現過的古代文字。

一石激起千層浪,考古學界被震動了,經過考慮和籌劃,馬歇爾的印度助手拉·巴納吉於1920年率領一支考古發掘隊進駐摩亨佐-達羅,1922年,馬歇爾也到達哈拉巴,親自領導了對該遺址的發掘。

系統的考古發掘全面展開不久,馬歇爾就欣喜地發現他腳下是一個足以讓他揚名百世的寶地。1924年9月,在經過認真研究之後,他向外界宣布,這是一個久遠的未知年代的人們所創造的高水平的文明,「沒有理由認為,這一地區的文化是從其他地區傳入的」。後來,歷史證明了他的判斷是正確。

從那時開始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印度河流域的發掘工作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被稱為考古學大師的惠勒在1944~1948年擔任印度考古局總監時,將細致嚴謹的工作方法運用於發掘和研究,使對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水平。

除了英國人之外,美國、法國等國的考古學家也積極參加了考古發掘和研究。

印度河流域文明首先發現於哈拉巴,所以又稱哈拉巴文明,研究表明,它是約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700年間存在於印度北部的一支高度發展的古代文明,比吠陀文明早了約1000年。從分布的范圍看,屬於這一文明成熟時期的遺址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的薩雷·科拉和堅戈,南至瀕臨阿拉伯海的坎貝爾海灣附近的坎吉塔爾,東達今日印度共和國首都新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普爾,西抵今巴基斯坦與伊朗交界地區的蘇特卡根·杜爾,其覆蓋地域在50萬平方公里以上,文明遺址達250多處,遠遠超過與這一文明同時存在的西亞地區的另一個文明——蘇美爾文明的地域。

馬歇爾看到的古代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很快就成為輝煌的文明之星,照亮了對這一文明的探索之路!

文明之門

1954年11月,坎貝爾海灣附近的新一輪考古發現又一次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印度河流域。印度學者子S·R·拉奧宣布,他所領導的考古發掘隊在距坎貝爾灣19公里的波戛瓦和薩巴馬提河之間發現了一個屬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古代港口城市——羅塔爾。「羅塔爾」是當地的古吉拉提語,意為「死亡之家」,與摩亨佐-達羅「死亡之丘」之意相同。

對羅塔爾的發掘一直持續到1960年,共發掘出各種物品1.7萬多件。拉奧和他的同伴發現,羅塔爾和其他遺址一樣,也存在著至少5個文化層,而且時間的下限可能持續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如果這個觀點得到確證,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存在時間就將延長約700年。

在羅塔爾,我們看到了與文明古都同樣的情景,城市規劃嚴謹,在四條主要街道和其他街巷邊排列著各式建築物,排水系統四通八達,不過羅塔爾最吸引人之處是它的港口。在城南有巨大的船塢和港口平台、已發掘出來的船塢用磚塊砌成,高約5米,面積約8000平方米。人們還發掘出一條長約2.5公里的已經乾涸了的河床,這可能是當時的人們開挖的通往坎貝爾灣的運河。在河道的邊上,排列著不同時期建造的碼頭,可以停靠長18~20米,寬4~6米的大船,每當漲潮時,人工河道中可並排行駛兩艘大船。來自西亞、北非以及更遙遠地方的商船將各種寶石、工藝品、食油、礦產籌運到這里再輸往各地,次大陸出產的紡織品、象牙製品、木材等也從這里經海路運往世界各地。

正如許多人所指出的那樣,羅塔爾就像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道海上大門,它使全世界了解這里,也使古老的南亞次大陸對外開放。

盡管發現了哈拉巴、摩亨佐-達羅、羅塔爾等古印度的城市,歷史學家們仍不敢確認,古印度的真正面目已完全揭示出來……

③ 古印度、印度和現代印度雖然都叫「印度」,他們的區別是什麼呢

古印度歷史悠久。早期的文明起源於印度河,後來延伸到恆河流域,形成恆河文明,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這一時期是從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逐漸佔領古印度領土,並成功成為統治者,將古印度土著人降為奴隸。為了鞏固統治者和奴隸之間的關系,形成了等級制度。古印度時期正式結束並退出歷史舞台。印度文明有一個缺陷,斷層的歷史沒有辦法修復。

總而言之,古印度是印度大陸最早文明的發源地。長期以來,印度代表著印度次大陸的地理術語。現代印度國家是指1947年獨立的印度。它們之間有著深刻的聯系,但也有本質的區別。

④ 古印度種姓的制度本質是什麼

總的說來,印度的種姓制度本質上是一種階級制度。但是,由於鮮明的階級關系被掩蓋
在等級的劃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階級界限,在勞動人民之間製造隔閡和對立,不利於他
們團結對敵。此外,種姓制度實行職業世襲,把生產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從而阻礙了
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種姓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印度社會發展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
自古代至近代,經歷了幾種社會形態,但是種姓制度一直延續下來,成為歷代剝削階級的統
治工具。種姓制度經過長期演變,越來越復雜,在四個種姓之外,又出現了數以千計的亞種
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受壓迫受剝削最深的賤民達幾千萬人。

古印度的宗教同種姓制度聯在一起的,種姓制度亦稱"瓦爾那"(顏色,
品質的意思)制度,實際上是奴隸制度的變形.約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
把自己稱為"高貴者",把被征服者稱為"達薩",以"達薩"和"達西"
稱呼男女戰俘即奴隸.後來在雅利安人內部又產生了不同等級,形成了四種
姓制度.即婆羅門種姓,主管宗教祭祀,占卜,念咒,史稱僧侶階層,他們
解釋吠陀經典,干預社會事務;剎帝利種姓,充當武士,國王也屬這個種姓,
主管軍事和行政;吠舍種姓,一般雅利安平民,多數從事手工業,牧業和商
業,也有富裕者,但沒有任何特權;首陀羅種姓,主要來自被征服者,也有
少數雅利安人,其中除奴隸外還有接近於平民的貧窮者,他們在法律上和宗
教上失去了受保護的權利.前三個種姓是雅利安人,是"再生族",後一個
種姓是"非再生族".根據婆羅門教創造的神話和《摩奴法典》四種姓是世
界之祖婆羅赫曼(一說為普魯沙,他們可能為一個人)以口,雙手,雙腿,
雙腳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們都有特定的職業,不可混淆界限.古代印度的宗
教主要是婆羅門種姓創造的宗教意識和宗教行為.

⑤ 古印度種姓制度的內容、性質、社會背景和歷史意義。請解釋一下,不要貼百度。

內容:印度社會即已分四大等級:「婆羅門」(僧侶)掌握神權,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統治者;「剎帝利」(貴族、武士),掌握政治、軍事實權,是古印度國家的世俗統治者。

「吠舍」(農牧民、工商業者),多屬被剝削的小生產者;「首陀羅」(奴隸、雜工、僕役),是沒有任何權利的被壓迫、被剝削者。

性質:種姓制度是印度社會特有的一種專制統治時代等級制度,它是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產物。

社會背景:由於婆羅門教成了國家的統治支柱,其制定的法典是《摩奴法論》,它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較為正式的法律典籍,全面闡述婆羅門教的教義,詳細規定了種姓制度的具體內容。

歷史意義:種姓制度阻礙了印度的發展和進步,種姓制度在社會中已經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印度仍然保存著種姓制度的殘跡,仍然嚴重影響著這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

(5)古印度運用的是什麼本質擴展閱讀:

21世紀婆羅門和剎帝利貴族階層的影響力雖然大不如前了,但是仍控制著主部門,吠舍階層地位有所改善,但首陀羅和賤民「不可接觸者」的狀況並未有明顯改觀。

底層的人若想染指較高級的職業或職位比登天還難,在同階層尚可談公平,不同階層公平或機會有天壤之別。

印度是一個多元文化並存,等級森嚴的社會,通常按種姓、宗教、階級、地區和性別把人劃分為不同的等級。

種姓制不但壓迫低級種姓,而且歧視婦女,它通過傳統習俗、觀念壓迫低級種姓、印度教以外的宗教群體和廣大婦女,導致他們受教育程度很低。

種姓制度在印度有幾百年的歷史,根據這種制度,更高種姓的人可以享有質量好的學校和工作,低種姓的人大都貧窮,而且不識字。

然而,對印度低種姓階層的絕大多數人來說,改變的步伐還是不快,取得的成功也是有限的。不過,改變的要求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過。

在印度還存在著廣泛的不平等,尤其是對「賤民」的孩子,學校教室里確實存在種姓歧視的問題。印度教育體制「深陷在階級模式的泥潭中」。

⑥ 古印度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1、本質的不同

古印度是印度大陸曾經最早文明發源時期,印度很長一段時間代表的是印度次大陸的地理名詞,現代印度國家就是指1947年獨立的一個叫印度的國家,他們之間有很深的聯系,卻又有本質的不同。

2、統治者的不同

古印度的歷史十分悠久,早期發源於印度河的文明,而後擴展到恆河流域,形成了恆河文明,創造出燦爛的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來自於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入侵了印並成功成為了統治者,把古印度原住民貶為奴隸,為了固化統治者和奴隸關系,就形成了等級嚴森的種姓制度。古印度時期正式結束。

現代的印度則脫胎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後來由甘地、尼赫魯領導的國大黨於1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而來,繼承了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大部分資產,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叫印度的現代國家,並確立了英語為官方語言。

3、人種的不同

雅利安人佔領印度而後的漫長的歷史中,陸陸續續又來了和雅利安一樣的侵略者,而且是一波接著一波來,這其中有波斯人、馬其頓人、大夏人、塞種人、月氏人、匈奴人、穆斯林游牧民族、蒙古人等,而且都和雅利安人一樣來到印度地區就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統治者。

由於幾千年來,印度多個勢力博弈,從屬於原古印度文明地區根本沒有真正統一過,分裂成大大小小邦國,偶爾出現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貴霜帝國、莫卧兒帝國等,但都沒有真正統一過印度,最牛的時候也只是做這一地區的宗主國。

⑦ 你認為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和古羅馬共和制的實質是什麼

我認為古印度是等級制,等級的弊病延續至今,宗教更是傾向維護那種制度,所以實質上印度很長一段時間是落後的奴隸社會。
而羅馬共和是貴族共和,但至少也是一個民主國家的雛形,羅馬共和國雖然是貴族共和但卻有不少官員實在民間選票而出(如保民官),而隨之權力的不停下放平民也開始有資格擔任執政官(如賽克斯提烏斯),同時更值得認可的是由於政治制度相對當時世界的開明羅馬共和國的政治熱情非常高,羅馬也得以快速膨脹擴張。所以羅馬共和國時期確實是一個民主社會(平民也可以罵執政官,雖然未必是好事但最起碼證明言論自由,值得一提的是古羅馬有效仿當時的雅典政治制度。)

⑧ 古印度、古希臘哲學的異同

公元前8 世紀到公元前3 世紀是古代印度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古代印度哲學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印度哲學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二個階段:奧義書時期和史詩時期。 印度哲學開始從宗教神話中分離出來,以抽象思維的方式來探討世界的根源、人的本質、人與自然的關系、人死後的命運等哲學問題,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思想體系。 古希臘哲學公元前6-公元5世紀出現在希臘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別是小亞細亞西部、義大利南部的哲學學說。 古典希臘哲學,或稱早期希臘哲學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在很多方面,它同時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鋪設了道路。早期希臘哲學家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從未間斷,從早期穆斯林哲學到文藝復興,再到啟蒙運動和現代的普通科學。

⑨ 佛教和印度教同源於印度,兩者間究竟有什麼本質區別

佛教和印度教,同屬於古老的東方宗教,同源於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羅門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羅門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學習和領會。然而佛陀並非毫無選擇的全盤接受,而是以批評的態度,透過個人的修證體驗,對於婆羅門教的主張,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說有「我」,佛教則說「無我」;印度教說「梵」為宇宙之體,佛教則說諸法因緣生滅的本體是空;印度教嚴格區分階級制度,佛教則提倡一切眾生平等;後期印度教的派別中出現以苦行或樂行的修持,佛教則主張「中道」為修行原則等。

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輪回轉世的眾生之一。佛是一位圓滿覺悟者,不論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或首陀羅,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進修,同樣可以成就阿羅漢、菩薩或佛的果位。

佛性即悟性,人人都具有覺悟緣起的性能,都有可能成佛,和印度教所謂的梵天創世神權之說是迥然相異的。

⑩ 古印度哲學的源頭是什麼

《奧義書》是印度古代哲學的源頭,不僅婆羅門教的各個哲學流派發源於它,就連佛教、耆那教的哲學也深受它的影響。奧義書最早出現於公元前7世紀,即吠陀時代的晚期。奧義書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批專門闡述婆羅門教宇宙觀、人生觀和解脫觀的哲學經典。現在保存下來的奧義書還有100多種,大都產生於公元前7世紀至前5世紀,其中最重要的有13種:《廣林奧義書》、《歌者奧義書》、《愛達羅氏奧義書》、《僑屍多基奧義書》、《鷓鴣氏奧義書》、《由誰奧義書》、《伊莎奧義書》、《迦塔伽奧義書》、《蒙達伽奧義書》、《疑問奧義書》、《白騾奧義書》、《慈愛奧義書》和《蛙氏奧義書》。這些《奧義書》。所闡述的許多哲學理論後來不僅成為婆羅門教的基本教義,而且被佛教、耆那教和其他思想流派所吸收,成為古代印度哲學的重要源頭之一。

婆羅門教的宗教思想,集中在《吠陀》以及對其解釋的諸《梵書》、《奧義書》中。《吠陀》、《梵書》多為教義、祭儀等方面的記載和解說,主要表現為宗教內容。《奧義書》則不同。它對宗教教義的解釋,已具有明顯的哲學思辯內容。

在《吠陀》中,梵天是超自然的神,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梵天神的這些特點,在《奧義書》中也有表現,但其論述更為深入。它指出,梵天作為創造主,其本身應是沒有任何特性的,不表現為任何形式。否則,它不可能作為造物主,產生出特性不一、形式各樣的萬物。但無特性的梵天又是可以認識的,「奧義書」以否定的方式作了說明,認為只有否定一切具體特性和性質,才能認識梵天。這種認識從感覺經驗上是無法得到的,只有從心靈(理性)上作出思考,才能最終領悟梵的存在。《奧義書》所謂造物主梵天,已有明顯抽象的特點,在論證上也有思辯的意味。

《奧義書》既然認為人體生命的靈魂是不生不滅的,也就要對個體生命死後靈荒去向作出合理的解釋。就這個問題,它提出了靈魂輪回解脫說。這種說法其實早在《梵書》中就已提到,但《奧義書》進一步將其理論化。它指出,靈魂在身體死亡後,將投入另一個母胎中轉生。靈魂的轉世要經歷五個階段:進入月亮,變為雨;雨降大地後變為食物,食物被吃後變為精子;精子進入母胎形成新的生命。這種「業報輪回」的思想不僅影響到亞洲,而且幾乎影響到全世界。

《奧義書》在「梵我同一說」與「業報輪回說」之外還提出了「精神解脫說」與「智慧瑜珈說」,要求人們通過各種修煉,使個人的靈魂和宇宙的靈魂結合化一,從而實現靈魂的解脫。總之,《奧義書》已經從吠陀本集與梵書的神話傳說和巫術咒語中走出來,從神話的形象思維走向哲學的抽象思維,用邏輯的方式來探討人的本質、宇宙本質、人與自然的關系、肉體與靈魂的關系等重大哲學問題。它所提出的各類學說,不僅直接影響了婆羅門教的各派哲學,而且對佛教、耆那教等其他哲學流派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古印度運用的是什麼本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義大利面 瀏覽:93
中國今天發射的是什麼 瀏覽:881
美軍在伊朗陣亡多少人 瀏覽:605
美伊朗沖突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瀏覽:222
去越南老街開店需要多少錢 瀏覽:987
印度是怎麼開發市場的 瀏覽:579
英國米6是多少碼 瀏覽:176
義大利冰咖啡叫什麼 瀏覽:811
英國有個橋叫什麼橋 瀏覽:966
伊朗天然氣多少公斤 瀏覽:202
越南自由職業有哪些 瀏覽:571
義大利14k金怎麼樣 瀏覽:302
去印尼帶什麼去送人 瀏覽:852
伊朗的蜜蠟怎麼樣 瀏覽:599
英國政經大學對學生什麼要求 瀏覽:59
英國袋鼠綠水鬼手錶什麼價 瀏覽:822
白玉霓在義大利叫什麼 瀏覽:587
英國還有多少一戰老兵 瀏覽:428
義大利和法國簽證哪個容易辦 瀏覽:527
哪個燕麥片是中國牌子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