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印度如何確立一年
印度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在歷史上分有三個時期:一是在吠陀(Vedic)期的前期約前十世紀——前六世紀這一期的歷日制度是混亂的。 二是吠陀期的後期,有(者那)歷,約前六世紀——前二世紀。三是悉檀多(Siddhanta)時期,約前三世紀——前十二世紀,悉檀多就是歷數書的意思,顧名思義,這一期的歷法很多,而且也流傳到中國。古印度歷法的上元(就是元年啦),也有三種,一是上元自天地開辟算起。二是上元為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這個歷元稱為卡利.尤幾(Kali Yuge)。三就是釋迦(Saka)紀年,釋迦元年是年3月15日。古籍中如實的記載了印度的歷法。其時,計時的最短即為剎那(ksana),120剎那為一檀剎那(taksana),60剎那為一臘縛(lava),30臘縛為一牟呼栗(muhurta),5牟呼栗多為1時,6時合成一日夜。月盈到滿稱白分(白半,白博叉Paksha),月虧到晦稱黑分(黑半,黑博叉)。黑前白後,合為一月,12月為一歲。
白月、黑月是古印度歷法中的概念。白月指從新月到滿月的十五天,又名白半、又稱白分、白月分;相對地,黑月是指自滿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十五天。古印度紀月之法,是以月之盈缺而將一月分為黑月和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從新月至滿月期間,古印度人稱之為「白月一日至白月十五日」,而黑月一日至十五日是指滿月後至新月前期間,稱為「黑月一日至十五日」,但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的習慣是「黑前白後」合為一整月,所以與中國陰歷有半個月的錯位,以下圖例說明:中國陰歷印度陰歷========臘月十六黑月初一(新年)臘月三十(年根)黑月十五正月初一(新年)白月初一正月十五白月十五(此為一個黑白整月)正月十六黑月初一正月三十黑月十五二月初一白月初一…………臘月十五白月十五(年根)
⑵ 古印度是怎麼紀年的,求古印度歷法。
印度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在歷史上分有三個時期:
一是在吠陀(Vedic)期的前期約前十世紀——前六世紀這一期的歷日制度是混亂的。 二是吠陀期的後期,有(者那)歷,約前六世紀——前二世紀。
三是悉檀多(Siddhanta)時期,約前三世紀——前十二世紀,悉檀多就是歷數書的意思,顧名思義,這一期的歷法很多,而且也流傳到中國。
古印度歷法的上元(就是元年啦),也有三種,
一是上元自天地開辟算起。
二是上元為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這個歷元稱為卡利.尤幾(Kali Yuge)。
三就是釋迦(Saka)紀年,釋迦元年是年3月15日。
古籍中如實的記載了印度的歷法。其時,計時的最短即為剎那(ksana),120剎那為一檀剎那(taksana),60剎那為一臘縛(lava),30臘縛為一牟呼栗(muhurta),5牟呼栗多為1時,6時合成一日夜。
月盈到滿稱白分(白半,白博叉Paksha),月虧到晦稱黑分(黑半,黑博叉)。黑前白後,合為一月,12月為一歲。各月的名稱如下:
一月:制檀邏月(Caitra)
二月:吠舍佶月(Vaisakha)
三月:逝瑟吒月(Jyaistha)
四月:安沙荼月(Asadha)
五月:室羅伐拿月(Sravana)
六月:婆達羅缽陀月(Bhadrapada)
七月:安涇縛庾者月(Asghvaynja)
八月:迦拉底迦月(Kartika)
九月:末迦始羅月(Margasirsa)
十月:報沙月(Pausa)
十一月:磨噶月(Magha)
十二月:頗勒婁拿月(Phalgnna)
亦稱「 白半 」。亦稱「 白月 」。古印度 歷法。指陰歷每月的上半月。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 宋 永亨 《搜采異聞錄》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圓滿,是名白半。」 清 錢謙益 《覺浪和上輓詞》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 錢曾 註:「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為白月,十六至大盡為黑月。」白月、黑月是古印度歷法中的概念。白月指從新月到滿月的十五天,又名白半、又稱白分、白月分;相對地,黑月是指自滿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十五天。古印度紀月之法,是以月之盈缺而將一月分為黑月和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從新月至滿月期間,古印度人稱之為「白月一日至白月十五日」,而黑月一日至十五日是指滿月後至新月前期間,稱為「黑月一日至十五日」,但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的習慣是「黑前白後」合為一整月,所以與中國陰歷有半個月的錯位,以下圖例說明:
中國陰歷印度陰歷
========
臘月十六黑月初一(新年)
臘月三十(年根)黑月十五
正月初一(新年)白月初一
正月十五白月十五(此為一個黑白整月)
正月十六黑月初一
正月三十黑月十五
二月初一白月初一
…………
臘月十五白月十五(年根)
另,古代佛教傳入中國時,中國的高僧大德們對兩國歷法進行了詳細的比對,以此確定了一些古老的佛教節日、齋日在中國歷法中應該是陰歷什麼日子,比如佛誕日相當於中國陰歷四月初八、佛歡喜日(盂蘭盆節)相當於中國陰歷七月十五等等就都是這樣確定下來的
⑶ 世界各國歷法是什麼樣的,哪個國家的歷法用於國際歷法
歷法是推算年、月、日,並使其與相關天象對應的方法,是協調歷年、歷月、歷日和回歸年、朔望月和太陽日的辦法。
回歸年約為365又1/4 日 或 12又7/19朔望月,朔望月約為29又1/2 日。年長不是月長的整數倍,也不是日長的整數倍;月長也不是日長的整數倍。不同的文明,在協調年月日的時候,採用了不同的策略。
羅馬人在開始的時候,採用的是每兩年插入3/4個月的做法,後來逐漸將每年多於12個月的日子分到各個月里,逐漸演變成宮分歷,也即是太陽歷。天主教文明影響下的格里高利歷,亦即是國際普遍採用的公歷,是太陽歷;波斯歷,也是太陽歷。
中國人、印度人、猶太人、阿拉伯人則比較重視朔望月的意義,依然採用月分歷。其中,中華歷、印度歷、猶太歷是陰陽合歷,一年有12或13個月;伊斯蘭歷是太陰歷,一年只有12個月。
宮分歷的日期和季節比較契合,月分歷的日期和季節則有一定的偏差。月分歷中,太陰歷的日期和季節的偏差,每年約11天一直累計下去,約32個年之後,累計偏差會達到一年;而陰陽合歷,則通過置閏的方法,將歷日和季節的偏差控制在一個月以內。
猶太歷的置閏法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猶太歷是以春分為太陽年節點,春分始終處於猶太歷的第一個月,閏月則置於最後一個月之前。
中華歷和印度歷的置閏法則比較復雜。中華歷和印度歷,是以進入歷月的星座決定月份的排序,無星座進入的月份置閏。
月分歷的日期和月相比較契合,宮分歷的日期則和月相完全無關。
⑷ 印度歷分哪幾個月
http://ke..com/view/125436.htm
印度歷是印度政府為統一在印度各地的五花八門歷法,於1957年制定的印度官方統一歷法。是一種太陽歷,每年日子數目和格里歷一致,閏年設置也和格里歷一致,但月份設置以黃道十二宮為准,一年設六個季節,每個季節有兩個月,季度設置先後為春季、夏季、季風季、秋季、冬季、露季。平年以格里歷的3月22日為一年開始,閏年以3月21日開始。紀年以公元78年為印度歷元年。所以2004年3月21日以後為印度歷1926年。
每月名稱:
一月 Maysha
二月 Vrushabha
三月 Mithuna
四月 Karka
五月 Simha
六月 Kanya
七月 Tula
八月 Vrushchika
九月 Dhanu
十月 Makar
十一月 Kumbha
十二月 Meena
⑸ 古印度天文學的古印度歷法的劃分方法
《鷓鴣氏梵書》將一年分為春、熱、雨、秋、寒、冬六季;還有一種分法是將一年分為冬、夏、雨三季。《愛達羅氏梵書》記載,一年為360
日,十二個月,一個月為30日。但實際上,月亮運行一周不足30日,所以
有的月份實際不足30日,印度人稱為消失一個日期。大約一年要消失五個
日期,但習慣上仍稱一年360日。
印度古代還有其他多種歷日制度,彼此很不一致。在印度歷法中還有
望終月和朔終月的區別,望終月是從月圓到下一次月圓為一個月;朔終月
以日月合朔到下一個合朔為一個月。兩種歷法並存,前者更為流行。
印度月份的名稱以月圓時所在的星宿來命名。對於年的長度則用觀察
恆星的偕日出來決定。《吠陀支節錄—天文篇》已發明用諧調周期來調整年、月、日的關系。一個周期為五年,1830日,62個朔望月。一個周期內置兩個閏月。一朔望月為29.516日,一年為366日。公元一世紀以前大約一直使用這種粗疏的歷法。
為了研究太陽、月亮的運動,印度有二十七宿的劃分方法。它是將黃道分成二十七等分,稱為「納沙特拉」,意為「月站」。二十七宿的全部名稱最早出現在《鷓鴣氏梵書》。當時以昴宿為第一宿。在史詩《摩訶婆羅多》里則以牛郎星為第一宿。後來又改以白羊座β星為第一宿。這個體系一直沿用到晚近。
印度二十七宿的劃分方法是等分的,但各宿的起點並不正好有較亮的星,於是他們就選擇該宿范圍內最高的一顆星作為聯絡星,每個宿都以聯絡星星名命名。印度也有二十八宿的劃分方法,增加的一宿位於人馬座α和天鷹座α間,名為「阿皮季德」梵文意為「麥粒」宿。
⑹ 印度歷法和中國歷法差了整整一個月還是半個月
摘要 中國的公歷就是西方的格列歷,俗稱的陽歷。
⑺ 世界各國的現行歷法各是哪種拜託各位了 3Q
目前世界上各國的官方歷法,恐怕有以下的幾種: 1。格里高利歷,現行的公歷,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通用的歷法。在與國際關系或貨幣結算等等有關的時候,世界通用。它是一種純陽的歷法,雖然有月的概念,但已經完全沒有陰歷的表示。 2。伊斯蘭歷為伊斯蘭教國家通用的歷法,以公元622年7月16日為伊斯蘭教歷元年1月1日,不分季節。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純陰歷法。完全不顧及回歸年,所以他們的歷法每隔幾十年就會寒暑倒置。 3。佛歷為部分佛教國家計算紀元的方式,以釋迦牟尼去世當年為計算基準,公元前543年(也有說公元前544年)為佛歷紀元元年。斯里蘭卡和泰國應用最多。 4。印度歷是印度政府於1957年制定的印度官方統一歷法。其獨特之處在於一年設6個季節,每個季節有兩個月,紀年以公元78年為印度歷元年。 5。希伯來歷(猶太歷)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古老歷法,是一種陰陽合歷。紀年以《聖經》傳說中的上帝開始創造世界的第一個星期一開始,猶太教徒認為是在公元前3760年。它最大的特點是天的定義,並不是一般的從午夜到午夜,而是從日落到日落。 6。日本歷是日本使用的歷法,和公歷的不同之處在於仍然採用帝位紀年法,新天皇即位時更改年號,如2007年是明仁天皇的「平成19年」。 7。伊朗歷是目前在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陽歷,其每年第一天由春分開始,以公元622年為伊朗歷紀元元年。 此外影響較大的歷法還有中國農歷。應該是最科學的陰陽歷了。可惜不是官方歷法。 還有很多小的歷法在應用中,比如中國西藏的藏歷,彝族的十月陽歷,以及農歷附屬的二十四節氣歷。 世界歷法改革在20世紀20年代和50年代曾有兩次高潮,提出的代表性方案有「世界歷」和「十三月歷」。但是目前都在擱置中。
⑻ 古印度是怎麼紀年的,求古印度歷法
1、月份:
印度以月之盈缺,將每個月分為黑月、白月兩部分。
自滿月第二日,至新月前日,稱為「黑月」;
從新月至滿月之後半月,稱為「白月」。
故一個月,相當於中國農歷十六日,至次月十五日之間。
古印度的黑月,對應到中國農歷,是後半月;
古印度的白月,對應到中國農歷,是前半月。
各月的名稱如下:
一月:制檀邏月(Caitra)
二月:吠舍佶月(Vaisakha)
三月:逝瑟吒月(Jyaistha)
四月:安沙荼月(Asadha)
五月:室羅伐拿月(Sravana)
六月:婆達羅缽陀月(Bhadrapada)
七月:安涇縛庾者月(Asghvaynja)
八月:迦拉底迦月(Kartika)
九月:末迦始羅月(Margasirsa)
十月:報沙月(Pausa)
十一月:磨噶月(Magha)
十二月:頗勒婁拿月(Phalgnna)
2、季節:
印度一年分為六個季節,這六個季節分別是春季、夏季、雨季、秋季、風季、冬季。
春季(3月20——5月19) 金星主宰
夏季(5月20——7月19) 太陽與火星主宰
雨季(7月20——9月19) 月亮主宰
秋季(9月20——11月19) 水星主宰
風季(9月20——1月19) 木星主宰
冬季(1月20——3月19) 土星主宰
⑼ 古印度最著名也較重要的天文學歷法著作是什麼這部著作包含了哪些內容
印度古代歷法是陰陽合歷。自有史以來可分為三個時期:在吠陀(Vedic)期前期,約從公元前十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使用歷法的歷日制度很不一致。有以12個恆星月為一年,一恆星月27日,一年324日;有以13個恆星月為一年,一年351日;有以12個朔望月為一年,6個大月,每月30日,6個小月,每月29日,一年共354日;有以360日為一年,稱作一世間年,每年分作12個月,每月30日,稱為世間月;有以「假設」太陽年為378日,即以一世間曇?8日。過兩個世間年之後接一個「假設」太陽年,實際上是一年為366日。這樣的年可稱之為太陽年。吠陀期後期,約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後二世紀。這時期內有耆那(Jaina)歷,這個歷法以一星宿年=日,一太陰年=日,一世間年=360日,一太陽年=366日。凡五個太陽年(一瑜伽,yuga)有60個太陽月(Solar month),61個世間月(karmamonth),62個朔望月(lunar month),67個星宿月(naksatra month)。由此可以推算出一太陽月=日,一世間月=30日,一朔望月=日,一星宿月=日。這樣,一個有閏月的太陰年=日,這些數據和名稱在唐代即已傳入中國,當時編的《法苑珠林》卷七中已有著錄。其中把太陽月譯成日月,朔望月譯成月月。書中還有推入日季日數和月季日數的方法。所謂日季是兩個太陽月,即日;所謂月季是指一星宿月的六分之一,即一個月季=日悉檀多 (Siddhanta)時期,約自公元三世紀到十二世紀。悉檀多指歷法的總名,意譯為「歷數書」。至於悉檀多的注釋工作,到公元十八世紀還沒有停止過。這時期的歷法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五大歷數全書匯編》 (Pancasiddhatika)中的各歷(以下簡稱《五》)、傳到中國的《九執歷》(以下簡稱《九》)和婆羅門笈多 (Brahmagupta)撰的歷書(音譯為《乾陀干迪迦》,意譯為《歷法甘露》,以下簡稱《甘》)。
設Y 為積年,為閏周,b 為一朔望月不足30日的差數,式中 為一常數。在《五》、《九》中 =0,在《甘》中則又設m 為其年歷過月數,d 為其月歷過日數,則:
積月
積日(ahargana)
以7除積日D ,得余數,即:D ≡(mod7)。以=0之日為星期五, =1之日為星期六等,便得星期名稱(這是按《甘》的演算法)。
印度歷法中有三種上元:上元自天地開辟算起,上元自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這個歷元稱為卡利·尤幾(Kali yuge),以釋迦(Saka)紀年為上元,釋迦元年為公元78年(3 月15日)。釋迦元年離卡利·尤幾年數為:3102+(78-1)=3179。《五》歷從釋迦427年制邏月白半一日起算,故Y =3179+427=3606。《甘》歷從釋迦587年制邏月白半一日起算,故Y =3179+587=3766。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總述·歲時》條記錄了當時印度歷法。以時極短者叫剎那(ksana),120剎那為一剎那(taksana),60剎那為一臘縛(lava),30臘縛為一牟呼栗多(muhurta),5牟呼栗多為一時,6時合成一日夜。月盈到滿叫白分(又叫白半,白博叉Paksha),月虧到晦叫黑分(又叫黑半,黑博叉)。黑前白後,合為一月,12個月為一歲。各月的名稱是:
⑽ 古印度後期吠陀時代,有了哪些歷法制定
古印度後期吠陀時代,歷法制定出來了。但各地的歷法還不統一,有的以12個月為一年,一月27天,一年324日;也有的以13個月為一年,一年351日;還有的以12個月為一年,其中6個月30天,稱之為大月,6個月29天,為小月,一年共354日;又有世間年之說,一世間年12個月,每月30天,共360日。每5年為一周期,稱作一瑜珈,置一閏月,以調整歲差。一年中不同季節的名稱也出現了,或稱春、熱、雨、秋、寒、冬6季,或稱冬、夏、雨3季,還有4季、5季之分。每月時間的劃分,大體分望日和朔日兩種。望日,由望至望為一月,運用較為普遍。朔日,由朔至晦為一月,多流行於南方。一天的時間也有多種分法,或分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四段,或分得更細,一日60卡底伽(Ghattika),一卡底伽相當於24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