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印度.
【國名】 印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ia)。
【面積】 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印度政府自稱328.78萬平方公里。面積居世界第七位。
【人口】 11.12億(2006年),居世界第二位。有十個大民族和幾十個小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46.3%,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達族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官方語言為英語和印地語。約有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宗教有伊斯蘭教(13.4%)、基督教(2.3%)、錫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 新德里(New Delhi),人口1385.1萬(2001年)。
【國家元首】 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Pratibha Patil)。2007年7月25日就任。
【重要節日】 共和國日(Republic Day):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議會通過了印度共和國憲法,印度成為共和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獨立。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月、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春季收獲季節的作物即將開鐮收割,冬去春來之際,因此也被稱為春節。燈節(Div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簡 況 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與中國時差-2.5小時。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2世紀滅亡,小國分立。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後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政 治 印度獨立後長期由國大黨統治,反對黨曾在1977年至1979年、1989年至1991年兩次短暫執政。1996年後印度政局不穩,到1999年先後舉行3次大選,產生了5屆政府。1999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黨為首的24黨全國民主聯盟上台執政,瓦傑帕伊任總理。
2004年4月20日至5月10日,印舉行第14屆人民院選舉。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獲得的議席居首位,國大黨獲得組閣的優先權。5月15日,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被選為國大黨議會黨團領袖。19日,曼莫漢•辛格被推選為總理。22日,新政府正式成立,團結進步聯盟政府根據《最低共同綱領》,對內強調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權益;推行人性化的經濟改革;強調社會和諧與地區平衡發展;提高對教育和衛生的投入。對外強調外交獨立性;突出周邊外交,優先發展與鄰國關系;重視大國外交,注意發展同大國關系。
【憲法】 憲法於1950年1月26日生效。規定印度為聯邦制國家,是主權的、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採取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公民不分種族、性別、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點,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經 濟 獨立後經濟有較大發展。農業由嚴重缺糧到基本自給,工業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服務業發展迅速,佔GDP比重逐年上升。印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
印於1991年7月開始實行全面經濟改革,放鬆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1992年至1996年實現經濟年均增長6.2%。「九五」計劃(1997年至2002年)期間經濟年均增長5.5%。1999年起實行第二階段經濟改革。2001年,出台「十五」計劃(2002年至2007年),深化第二階段經濟改革,加速國有企業私有化,實行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銷售自由化,改善投資環境,精簡政府機構,削減財政赤字。
「十五」計劃期間,GDP分別增長3.8%、8.5%、7.5%、9.4%、9.6%,年均增長7.8%,高於「九五」計劃的5.5%,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7/2008財年預計增長9.0%。國民收入、財政收支狀況和基礎設施建設均有改善。但農業增長緩慢,通膨壓力加大。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46.93602萬億盧比(2007/2008財年),約合1.16萬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21美元(2007/2008財年)。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9.0%(2007/2008財年)。
貨幣名稱:印度盧比(Rupee)。
匯率(2008年11月):1美元=49.01盧比。
通貨膨脹率:8%(2008年11月)。
失業率:8.3%(2004/2005財年)。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經濟報告)
【資源】 資源豐富,有礦藏近100種。雲母產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產量居世界第三。截至2000年,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2533.01億噸,鐵礦石134.6億噸,鋁土24.62億噸,鉻鐵礦9700萬噸,錳礦石1.67億噸,鋅970萬噸,銅529.7萬噸,鉛238.1萬噸,石灰石756.79億噸,磷酸鹽1.42億噸,黃金68噸,石油7.56億噸,天然氣1075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森林67.83萬平方公里,覆蓋率為20.64%。
【工業】 主要工業包括紡織、食品加工、化工、制葯、鋼鐵、水泥、采礦、石油和機械等。汽車、電子產品製造、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十五」計劃期間,工業分別增長5.7%、7.0%、8.4%、8.2%、11.6%。2008年4月至11月,工業同比增長4.1%。近年來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經濟報告)
【農業】 擁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人均0.17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農村人口占總人口72%。由於投資乏力、化肥使用不合理等因素,近年來農業發展緩慢。「十五」期間,農業增長率分別為-7.2%、10.0%、0.0%、5.9%、3.8%,年均增長率2.5%。2008/2009財年第二季度增長率為2.7%。近年來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如下(單位:百萬噸):
【服務業】 1993年至2006年,印服務業實現較快發展,增幅在5.7%至10.5%之間,2005年成為世界第六大服務業出口國。2007/2008財年,服務業增長10.8%,佔GDP比重升至55.6%。其中,交通通訊業和建築業發展尤其迅速,「十五」期間年均增長分別達15.3%和12.9%,2006/2007財年增幅為16.6%和12%。金融服務業「十五」期間分別增長8.0%、5.6%、8.7%、11.4%和13.9%,年均增長9.5%。
【旅遊業】 旅遊業是印度政府重點發展產業,也是重要就業部門,提供兩千多萬個崗位。入境旅遊人數近年來逐年遞增,旅遊收入不斷增加。2005/2006財年,外國遊客405.3萬人次,增長12.5%,創匯59.31億美元。2006/2007財年,外國遊客463萬人次,增長13%,創匯96.96億美元。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那爛陀、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運輸】 鐵路為最大國營部門,擁有世界最大鐵路網之一。公路運輸發展較快,承擔全國70%貨運量和85%客運量,是世界最大公路網之一。海運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鐵路:總長6.33萬公里(2006/2007財年),其中電氣化鐵路1.78萬公里,占鐵路總長的28%。年度客運量62.19億人次,貨運量為4834億噸公里。
公路:總長334萬公里(2006年初),其中國家級公路6.6萬公里,占總長2%,承擔運輸總量的40%,邦級公路13萬公里。機動車輛8589.6萬輛(2006/2007財年),其中客車93.4萬輛,貨車478.2萬輛。公路運輸收入中央為4999.1億盧比,各邦為2168.91盧比。
水運:主要港口12個,包括孟買、加爾各答、欽奈(原名馬德拉斯)、科欽、果阿等,承擔3/4貨運量。孟買為最大港口,1/5海運和1/2集裝箱運輸經此港。中小港口200個。內陸可航行河道總長1.4萬公里,但實際使用不足30%。有83家海運公司,其中19家承擔遠洋運輸業務,49家承擔近海運輸業務,其餘兩兼。2006/2007財年,港口貨運總量6.5億噸。
空運:經營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14家,包括印度國際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等,有飛機334架。專營非定期航班的空運企業65家,飛機201架。航線通達各大洲主要城市。國際機場5個,分別位於德里、孟買、加爾各答、欽奈和特里凡特琅。國內機場92個。「十五」期間,航運業發展迅速。2004年至2007年,旅客數量翻一番。2003/2004財年至2006/2007財年,貨運量增加45%。
【財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財政分立,預算有聯邦和邦兩級。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一個財政年度。多年來推行赤字預算以刺激經濟發展,中央和邦級債務累積佔GDP的80%。「十五」期間,中央財政收入年均增加16.2%,其中稅收收入年均增加20.7%。2006/2007財年,中央財政赤字14257.3億盧比(約合340億美元),佔GDP的3.4%。2007/2008財年,中央財政赤字預計為15094.8億盧比(約合360億美元),約佔GDP的3.2%。通貨膨脹率控制在5%以下。
截至2007年3月底,外債為1696.29億美元,其中長期外債1433.90億美元,短期外債262.39億美元。截至2008年2月8日,外匯儲備約2908億美元。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
【對外貿易】 近年來,進口激增,出口增長緩慢,貿易赤字擴大,成為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幾年外貿情況如下:
(單位:億美元)
主要出口商品為:製成品68.6%,主要包括紡織品、珠寶、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皮革、手工藝品等;初級產品15.1%,主要包括農產品和礦產品;石油類產品15%,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石油產品30.8%,電子產品8.6%,金銀7.9%,機械7.5%,化工產品5.2%。美國是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居第二位。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包括德國、阿聯酋、沙特、新加坡、英國、瑞士、法國、伊朗、日本、香港等。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經濟報告)
【外國資本】 1991年起積極引進外資。1991年8月至2007年3月,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累計23204.1億盧比(約合546.28億美元)。2007年4月至11月,外資4509.8億盧比(約合111.4億美元),同比增加36%。模里西斯是第一大投資來源國。2000年4月至2007年11月,對印累計投資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模里西斯(44.24%)、美國(9.37%)、英國(7.98%)、荷蘭(5.84%),吸引外資較多的行業包括金融服務、計算機軟硬體、通訊、建築、汽車、房地產、能源和化工等。2008/2009財年頭7個月,印吸引外商直接投資187億美元,對印投資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模里西斯(44%)、新加坡(8%)、美國(8%)、英國(7%)、荷蘭(5%)和日本(3%)。
【外國援助】 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國之一。2006/2007財年,外援總額1941.90億盧比(45.045億美元),其中貸款1689.06億盧比(39.18億美元),贈款252.84億盧比(5.865億美元)。
人民生活 據印度國家計劃委員會2007年3月公布的統計結果,全國有2.4億貧困人口(城市居民月收入低於6.78美元,農村居民低於6.32美元)。人口出生率23.5‰(2006年),死亡率7.5‰。新生嬰兒死亡率57‰。人均壽命為63.2歲(2001年至2005年)。醫院和診所共3.2156萬家(2006年1月),各類郊區、基礎和社區衛生中心17.1567萬家(2006年3月),醫生66.0801萬人(2005年),護士148. 127萬人(2005年)。截至2007年底,有電話(包括行動電話)2.7288億部,普及率23.9%,其中城鎮60.04%,農村7.9%。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
軍 事 印軍前身為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僱傭軍。1947年印巴分治後始建分立的三軍。1978年創建獨立的海岸警衛隊。總統是名義上的武裝力量統帥,內閣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國防部負責部隊的指揮、管理和協調。各軍種司令部負責擬定、實施作戰計劃,指揮作戰行動。現陸軍參謀長迪帕克•卡普爾上將(Deepak Kapoor),空軍參謀長法里•霍米•梅傑上將(Fali Homi Major),海軍參謀長阿瓊•普拉卡什上將(Arun Prakash)。實行募兵制。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5萬,海軍7萬,空軍17萬。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准軍事部隊。
2007/2008財年,國防預算為9600億盧比(約合240億美元),約佔GDP的2%,同比增長10%。
文化教育 【教育】 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還包括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2004/2005財年,有小學767520所,初中274731所,高中152049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19403所(2005/2006財年),其中綜合性大學350所,著名的包括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加爾各答大學等。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監督報告》,1990年至2004年,印人口識字率從49.4%提高至61%,但15歲以上文盲人口仍有2.7億,居世界之首。2004/2005財年,印6歲至14歲兒童入學率為93.54%,其中男童96.91%,女童89.87%。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
【新聞出版】 印報刊大多屬私人和財團所有。截至1993年底,共有96種文字的報刊33612種,總發行量6761.1萬份。印地文和英文報刊分別占總數的37%和16%。最大的三家日報依次為《印度時報》、《馬拉雅拉娛樂報》和《古吉拉特新聞》。主要印地文報紙有《旁遮普之獅報》、《今天日報》、《印度斯坦報》等。主要英文報紙有《印度斯坦時報》、《政治家報》、《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等。
主要新聞機構和通訊社有:(1)新聞發布署:相當於政府中央通訊社,擁有1100多名國內和180多名國外特派記者,電傳網覆蓋全國各地,向8000餘家新聞單位供稿。設有8個地區總分社和27個分社。(2)印度報業托拉斯:印最大通訊社,半官方性質。成立於1947年8月,後兼並印聯合通訊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於1949年元旦開業。現設136個國內分社和11個海外分社,員工1000多名,海外記者30多名。英文日發稿量超過10萬字。在北京派駐記者。(3)印度聯合新聞社:印第二大通訊社,系報業同仁的合股企業。1959年登記成立。現有分社100多個。目前向四個海灣國家及新加坡、模里西斯提供新聞服務,在迪拜、華盛頓和新加坡設有分社,向22個國家派駐記者。(4)印度斯坦新聞社:私營,主要編發印地文、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爾文的新聞。
全印廣播電台隸屬政府新聞廣播部,廣播網覆蓋全國人口99.1%。對內使用24種語言和146種方言播音。對外使用27種語言廣播。
全印電視台於1959年9月試播,1976年脫離全印廣播電台成為獨立機構,隸屬新聞廣播部,是世界最大的電視網路之一。截至2005年3月,全國共有56家電視台,23個衛星頻道。電視網覆蓋全國陸地面積的77.5%和人口的89.6%。
對外關系 印為不結盟運動創始國之一,歷屆政府均強調不結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礎。印努力與所有國家發展關系,力爭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冷戰結束後,印政府調整了過去長期奉行的傾向蘇聯的大國政策,推行全方位務實外交,營造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持久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
印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聯合國宗旨和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考慮到所有國家利益並能為所有人接受的國際政治新秩序,要求進一步加強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呼籲各國共同創造一個有利於第三世界發展的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建議擴大安理會,實現決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1992年聯大期間正式向大會提出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要求。2005年,印度與日本、巴西和德國組成「四國集團」,提出安理會改革框架決議草案,要求擴大安理會,同時增加常任理事國與非常任理事國,並堅決要求擁有安理會否決權。
在人權問題上,主張推進人權應考慮各國的具體情況,認為最根本的人權是生存的權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問題優於民主和人權,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反對利用人權干涉他國內政,從而損害別國的主權和統一。
重視全球環境保護問題,認為解決這一問題應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要求相聯系,環保的主要責任應由發達國家承擔,建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聯合從事研究和開發來解決環境問題。
2008年以來,印政府繼續推行全方位大國外交戰略,高度重視印中關系,優先發展與美關系,鞏固印俄傳統關系,推進與歐、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的關系。與巴基斯坦關系因孟買恐怖襲擊事件而趨於緊張。繼續推行東向政策,推進與東盟及亞太地區國家的關系。重視能源安全,逐步拓展同海灣、中亞等能源供應國的交往與合作。強調外交為經貿服務,注重發展經貿科技合作,吸收外國資金和技術。
【同中國的關系】 見「中國印度雙邊關系」。
【同美國的關系】 2005年7月,印美宣布建立全球夥伴關系。2006年3月,美總統布希訪印。雙方就印度核設施分離計劃達成協議,制定兩國貿易三年內翻番的目標,宣布成立科技委員會,探討民用航天合作。12月,美國會通過印美民用核能合作法案。
2008年2月,美防長蓋茨訪印。3月,美助理國務卿鮑徹訪印,印外長慕克吉訪美。9月,印總理辛格訪美,與布希總統舉行會談。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同意開展民用核能合作。美在印增設駐海德拉巴總領館,印在美新增駐亞特蘭大和西雅圖兩個總領館。核供應國集團取消對印度的核出口限制後,美眾議院批准《印美核協議》。11月,印總理辛格赴華盛頓出席20國集團金融峰會。12月,美國國務卿賴斯訪印,就孟買恐怖襲擊事件了解情況。
【同俄羅斯的關系】 印俄雙邊關系密切。2000年,兩國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系,並建立年度峰會機制。
2008年2月,俄總理祖布科夫訪印,出席在印舉辦俄羅斯年開幕式。雙方簽署關於執法和檔案合作的2份諒解備忘錄。9月,印外長慕克吉在出席第63屆聯大期間會見俄外長拉夫羅夫。12月,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訪印,分別會見印總統、副總統、外長及議會反對派領導人,與印總理辛格舉行會談,並出席印「俄羅斯年」閉幕式。雙方發表聯合聲明,並簽署了能源、經貿、金融、海關、旅遊、航天等領域的10個合作協議。
【同日本的關系】 印日關系發展勢頭良好。2000年,印日建立全球夥伴關系。2004年起,印成為日最大海外開發援助對象。2006年12月,印總理辛格訪日,雙方宣布建立戰略性全球夥伴關系,並將2007年定為「印日友好年」和「印日旅遊交流年」。
2008年7月,印總理辛格赴北海道出席G8會議。8月,日本外相高村正彥訪印。10月辛格總理訪日,與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聯合國改革等問題上加強合作,發表了《印日安全合作聯合宣言》和《印日全球戰略夥伴關系進展聯合宣言》。
【同歐盟及歐盟國家關系】 2000年,印度與歐盟建立首腦會晤機制。2005年雙方正式確立印歐戰略夥伴關系。歐盟作為整體是印最大貿易夥伴和重要投資來源地。
2008年1月,希臘總理卡拉曼利斯和匈牙利總理久爾恰尼先後訪印。英國首相布萊爾訪印,出席第四屆印英峰會。法國總統薩科齊訪印,作為主賓出席印共和國日慶典。2月,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英國首相布朗訪印。3月,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訪印。9月,印總理辛格訪法,與法國總統、歐盟輪值主席薩科齊舉行會談,出席印歐商業峰會並發表演講。雙方簽署了《印法聯合聲明》、《印歐聯合行動計劃》等文件。12月,英國首相布朗訪印。
【同東盟及東盟國家的關系】 印度同東南亞國家地理位置相近,有悠久的歷史關系。印積極推行「東向政策」,加強同東盟的政治經濟關系,積極參與東亞合作。
2008年1月,緬甸外長吳年溫訪印。印防長安東尼訪問馬來西亞。8月,寮國總統朱馬利•賽雅貢訪印。11月,印度總統帕蒂爾訪問越南、印度尼西亞。
【同南盟及南盟國家的關系】 印度是南盟創始國之一,現為輪值主席國。印於1986年、1995年和2007年三次主辦南盟首腦會議。作為南盟最大國家,印強調加強南亞各國聯系,積極推動在南盟范圍內實現物流、人員、技術、知識、資金和文化的自由流動,最終建立南亞經濟共同體。2008年8月,辛格總理出席在科倫坡舉行的第15屆南盟峰會。
2004年以來,印巴保持和平對話進程,雙邊關系繼續緩和。2008年5月,印外長慕克吉訪巴,雙方決定繼續推進印巴和平進程。6月,巴外長庫雷希訪印,商討兩國第五輪全面對話進程安排。7月,印巴啟動第五輪全面對話進程。9月,印總理辛格在第63屆聯大期間會見巴總統扎爾達里。10月,印總理辛格在北京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期間會見巴總理吉拉尼。11月,巴外長庫雷希再次訪印。11月26日,孟買發生連環恐怖襲擊事件後,印指責巴境內的恐怖組織「虔誠軍」製造了此次事件。印巴關系緊張,和平進程中斷。經國際社會斡旋,兩國緊張局勢有所降溫,但尚未根本緩解。
2008年2月,馬爾地夫總統加堯姆訪印。3月,孟加拉國陸軍參謀長莫因訪印。5月,辛格總理訪問不丹。6月,印度外長慕克吉訪問斯里蘭卡。8月,印總理辛格赴科倫坡出席第15屆南盟峰會期間會見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9月,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訪印。10月,印度外長慕克吉在第63屆聯大期間會見斯里蘭卡外長波格拉加馬。11月,印外長慕克吉訪問尼泊爾,辛格總理在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第二屆峰會期間會見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12月,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訪印。2009年1月,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訪印。
❷ 各位大俠,急求印度孟買介紹!
◆ 孟買介紹
孟買是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積 603 平方公里,人口 1.256 千萬( 1991 年人口普查),目前約有 1400 萬。今天的孟買高樓林立,街道寬闊,維多利亞式的樓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南部是全市的精華所在,高入雲天的宏偉建築和繁華似錦的商店、飯店、酒店大都集中於此,其中有歐式古典建築,有融合亞歐風格的東西合璧建築,也有華麗壯觀的印度式房屋。孟買領區在擴大中印經貿往來中環境最好、潛力最大。孟買領區在擴大中印經貿往來中地位和作用獨特,發展我國與孟買領區經貿往來,對於落實中央對印度工作方針,改善中印關系,發展雙邊經濟貿易,具有戰略意義。
孟買原英文名為 BOMBAY ,馬邦政府於 1995 年改名為 MUMBAI 。
從海上來到孟買,首先看見海濱上聳立著一座氣勢宏偉壯觀的拱門建築,它面對著浩瀚的印度洋,背後則是幅員遼闊的印度原野。這座建築就是蜚聲全球、象徵印度國門的 「 印度之門 」 。人們一邁入印度之門,就標志著已經踏上了印度的國土。
早在 300 年前,孟買還是一個高里族漁民居住的海島小村莊,它距離大陸 16 公里 ,不被人們所關注。 1534 年,葡萄牙人佔領這里。 1664 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孟買作為嫁妝轉讓給英國,自此成為英國統治印度的重要據點之一。 1869 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孟買成為來自西方遠洋貨輪的第一個停靠站,它地位日漸重要,曾為英國海外最主要的貿易中心之一。
孟買最初是由大小七個島嶼組成,市區最初建在 65 平方公里的孟買島上,隨著城市擴展及墾荒規劃的實施,於 19 世紀將鄰近的 7 個玄武岩小島由堤道、防洪堤聯成一體。其後,市域北展到撒爾塞特島與南亞次大陸相連接,成為伸入阿拉伯海中的半島 —— 大孟買。今日的孟買已躋身世界十大城市之列,為印度第一大海港。
孟買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西海岸最有活力及最具國際性的大城市,號稱印度 「 西大門 」 ,是外來文化與傳統的南亞文化最初結合地,它以古老而新穎的風韻展現在世人面前。除本國民族外,孟買還有大約 60 多個國家的僑民,人們通過貿易和文化交流等活動把世界各地的語言和風俗帶進了這里,使孟買不僅包容了整個印度的文化風貌,而且超出了印度的范圍,所以人們給孟買冠以 「 小印度 」 的稱號。早在 20 世紀初期,孟買就存在有 62 種語言和方言且不斷增多,現在,孟買 3/4 的小學使用馬拉地語,其餘則分別使用其它 9 種主要語言,如英語、印地語、古吉拉地語、坎那達語、康卡尼語等,居民使用的方言和土語更是多不勝數。至今,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孟買一樣有如此眾多的宗教,民族和復雜的文化,因此,人們稱孟買是 「 人類學的博物館 」 。孟買半數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則包括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在孟買市內,印度教廟、伊斯蘭教清真寺、基督教大禮堂,還有佛廟隨處可見,比比皆是。孟買還是拜火教的聖地,雖然拜火教分布於全世界,但教徒極少,全世界不過 10 萬教徒,而其中孟買就有 6 萬。多少年來,生活在這座海濱城市的不同宗教的信徒們,一直堅持保留著自己的宗教特色,他們盡管朝夕相處,耳濡目染,孟買始終沒有成為一個 「 熔爐 」 ,將他們 「 熔 」 為一體。
孟買是印度全國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業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稱,印度人常稱其地位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重要程度。孟買是印度儲備銀行(央行)、進出口銀行總部所在地,集中了全國 50 %的現金流量,全國 70 %的股票交易在孟買股票交易所進行;是西部鐵路、航空樞紐,瀕臨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全印 60 %的集裝箱進出口通過孟買港,印度百強企業中的 52 家以及全國最有影響的商會聚集於此。 2002 年 1 月份,印商會在孟買成功地為朱總理舉辦了有 400 名企業家參加的工商午餐會。目前,孟買工廠總數佔全國的 15 %,紡織業佔全國的 40 %,外貿佔全國的 50 %。機械工程、汽車、化工、石油製品、造船、制葯、膠卷工業發達。在孟買的特隆貝,有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和核電站。孟買也是印度西部的鐵路、航空樞紐,國家郵政總局設在孟買。
印度電影聞名於世,而印度的許多電影都是在孟買拍攝的,故孟買有 「 印度的好萊塢 」 之稱。印度絕大多數電影製作廠都設在孟買,如拉傑格普爾製作廠、迦爾製片廠、菲勒密斯坦製片廠、摩合布薄製片廠等,一些電影單位和報刊雜志也設在這里。在市區西郊 40 公里 處,有一座被稱為 「 寶萊塢 」 ( Bollywood )的電影城,規模僅次於美國的好萊塢,但它建於 1947 年,佔地 615 公頃 ,是個電影拍攝基地,每年拍攝電影、電視千餘部。令孟買人自豪的是被稱為 「 印度電影之父 」 的狄拉吉 · 戈溫特 · 巴爾吉( 1870—1994 )誕生在孟買,他用電影技術生動地表現了印度神話和歷史傳奇故事,他拍攝的影片深受各階層觀眾的歡迎。走在孟買的街頭,到處都是掛有五光十色的電影海報的大小電影院,據說,孟買普通市民一年要看 50 場以上的電影。
印度孟買景點介紹
象島
是孟買最主要的參觀旅遊點。位於印度門東北11公里處。島上有4座在岩石上鑿出的印度教廟宇,概建於公元450-750年間,當時該島以「城堡城市」著稱。16世紀葡萄牙人在島上登陸地點附近發現一尊獨石圓雕的大象,因此就用葡語大象為該島命名。
象島古稱(Charapuri),即「有許多洞窟的地方,約公元6至8世紀,德乾地區的遮盧枷人和拉什特拉庫塔人在這里的沙石丘陵中先後開鑿了7座石窟,其中最有名的是保存尚好的第一窟濕婆神廟。所謂象島石窟,通常特指這座岩鑿濕婆石窟神廟。洞內有許多大型石刻,刻畫了有關濕婆神的種種傳說,包括關濕婆神同帕爾瓦蒂女神的婚禮,以及濕婆神戰勝蘭卡魔王的故事。
開放時間:除周一外,每天對遊客開放。
進島遊船時間:第一班船9:00開船,最後一班船14:30開船;返程第一班船12:30開船,最後一班船18:00開船。
印度門
位於孟買城阿拉伯海濱,孟買西郊40公里處。1911年為紀念英國王
喬治五世在此登陸而建。為古吉特拉式建築,頂部有4座高聳的塔樓。
印度門是游覽孟買的必到之地,此門是孟買的象徵。其建築設計融合了
印度和波斯文化的特色,與法國凱旋門極為相似。現在已成為印度的標
志性建築,也是政府迎接各國貴賓的重要場地。
海濱大道
環繞貝克灣的海濱大道一向是最讓人嚮往的地方。印度稱孟買是「印度城市中的皇後」,而聞名遐邇的海濱大道就是「皇後的項鏈」。建於1920年,面對著阿拉伯海,形似一彎新月,鑲嵌在美麗的海灘之上。大道兩旁是截然不同的風景:一邊是錯落有致的高達二三十層的樓群,組成了人造的懸崖峭壁;另一邊則是茫茫的阿拉伯海,波光粼粼。這一帶是繁華的商業區,商店餐廳鱗次櫛比,小推小販隨處可見。
海濱大道是一個消閑的絕好去處,那數公里長的海灣大堤吸引著無窮無盡的人流。每日今傍晚時分,人們紛紛擁向這里,在輕松乘涼的同時,還可享受一番孟買海灣獨有的風情。
阿旃陀石窟
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德干高原西北部阿旃陀的丘陵地帶。曾是佛門弟子在雨季修身養性、研讀經書的地方。直到1819年,被英國狩獵者無意間發現,阿旃陀石窟的風采再度蜚聲於世界。
阿旃陀石窟的建築形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支提洞,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另一種為毗可羅洞,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講學、集會、修道的場所。佛殿頂部呈拱形,平面是馬蹄形,殿中排列著數十根石柱,把殿分為內殿和中殿,內殿後部設有佛台。僧房是正方形,洞的正面有石柱,前方有走廊,中間為集會的場所,三面圍以僧人的住房。這里共有29窟,9、10、19、26、29號窟為佛殿,其餘均為僧房。
阿旃陀石窟中有大量的雕刻、壁畫。雕刻分為雕像和浮雕兩類。壁畫主題是宣揚佛教。除此以外,壁畫中所描繪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世界。畫面還涉及廣泛的社會生活,這種種描繪戲劇性的時代生活場景,無不以明快、生動的筆觸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也成為印度繪畫史上最完美的典範。
維多利亞火車站
位於孟買市中心的維多利亞火車站。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建成於1887年,至今仍在使用中。
維爾斯王子博物館
在威靈登環回區(Wellingdon Circle)北面,建於1905年,以威爾斯王子(即後來的喬治五世)得名,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該館為英國建築師設計,具有16世紀穆斯林建築風格,主體結構為三層穹頂式建築,主體部分以玄武石為建材,宏偉壯觀。博物館坐落在花園之中,環境優美。
館內收藏著印度各個時期的古典藝術品和雕刻,展館分為,考古文物、藝術品及繪畫、外國文物等幾大部分,其中將我國及日本的珍貴文物單獨陳列在一個展廳內,據說在印度尚屬首例。
開放時間:10:00-18:00,星期一休息。
門票:2盧比,星期二免費。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商業城市,是英國殖民時期在一座漁村的基礎上填海建立起來的。這里高樓林立,是印度最洋化的城市。 孟買是印度全國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業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稱,印度人常稱其地位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重要程度。孟買也是印度西部的鐵路、航空樞紐,國家郵政總局的所在地。
文字介紹
孟買原為一個小漁村,由7個島嶼組成。英國人通過
走進古村落觸摸活化石 把古老的長城留給子孫 走進地下鐵賞獨特風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填海把七個島嶼連接成了一個半島,並修建城堡和商港。今天的孟買高樓林立,街道寬闊,維多利亞式的樓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南部是全市的精華所在,高入雲天的宏偉建築和繁華似錦的商店、飯店、酒店大都集中於此,其中有歐式古典建築,有融合亞歐風格的東西合璧建築,也有華麗壯觀的印度式房屋。
孟買是印度全國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業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稱,印度人常稱其地位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重要程度。孟買也是印度西部的鐵路、航空樞紐,國家郵政總局的所在地。
在孟買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種,國際色彩濃厚,堪稱為民族的大熔爐。除了本國民族成份外,還有大約六十多個國家的僑民。在語言上,3/4的小學使用馬拉地語,其餘則分別使用其他9種主要語言,而在成年人中,各種方言土語更是數不勝數。孟買有半數的居民奉印度教,其他則包括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在市內可以看到印度教廟、基督教大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還有佛教寺廟等。因而孟買素有「小印度「之稱。
孟買的亮點要數可拉巴地區。入夜後的可拉巴,一片燈紅酒綠,暗巷中陳舊的古董小鋪,堆滿了18世紀皇家望族沒落後流散的珍奇異寶;18世紀末頹廢派的沙龍餐廳內部飾以嵌鏡的大理石;老裁縫店仍為顧客設計縫制馬褲、領帶、領結。這些街頭小店對於傍晚漫步其間的遊人來說,彷彿時空錯置的奇景。
❸ 中國拒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的原因是什麼
在風波不斷的印中關系中,「蝦」已經嘗到了苦澀的政治滋味。中國指控進口印度蝦的外包裝上有新冠病毒,因而拒絕接收,雙方面臨一場重大的外交攤牌。印度方面已經進行了抗議,稱中國的指控沒有「科學根據」,而且中國也沒有分享檢測報告。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蝦類出口國,中國是印度海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其中有超過46%是凍蝦。這場貿易爭端自2020年11月就已經開始,當時中國對印度蝦實施了動植物檢疫限制措施,並與世界貿易組織相關委員會進行了磋商。但事態在上周又進一步升級,中國拒絕接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稱在外包裝上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核酸物質。
這些非關稅壁壘使今年印度對華蝦出口在數量上下降了34%,以美元計算收入減少了32%。由於中國是印度蝦業的一個巨大市場,因此對印度來說,此事非同小可。
來自印度5批次凍南美白蝦6個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海關總署7月31日發布消息,因從進口自印度5批次凍南美白蝦的6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
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水產品生產企業M/s. Kondiya Fresh Foods.(注冊編號為1870)、M/S.NINANS PVT LTD(注冊編號為833)、ROYAL IMPORTS AND EXPORTS(注冊編號為1890)和M/s. Balasore Marine Exports Pvt. Ltd.(注冊編號為481)的產品進口申報1周,自8月5日起繼續暫停接受印度水產品生產企業M/s. Ghan Marine Procts(注冊編號為911)的產品進口申報1周。
以上內容參考 環球網-印媒:中國拒絕接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
❹ 印度主要港口
1,孟買港
孟買港位於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IA)西海岸外的孟買島上(該島已與大陸連結),西瀕阿拉伯(ARAB)海,是印度最大的港口。
2,新德里港
新德里港集裝箱港分P港、T港、F港。海運貨物大多自那瓦舍瓦(孟買新港)轉運。
3,坎德拉
坎德拉位於印度西北沿海的卡奇(KUTCH)灣東北岸。該港是60年代為減輕孟買港的貨物積壓而新建的分流港,是距首都新德里最近的海港。有鐵路連接莫拉達巴德(MORADABAD)等地的重工業城市。
4,那瓦舍瓦
那瓦舍瓦是印度新型集裝箱港口,為首都新德里等內陸點的卸貨轉運港口。那瓦舍瓦(Nhava Sheva)港和孟買港事實上是同一個港區的不同港口的關系。
5,莫爾穆岡
印度西海岸果阿中央直轄區的海港城市。位於莫爾穆岡三角港的進口處。人口7萬(1981)。
❺ 印度孟買有哪些港口
新德里港、孟買港、加爾各答港、欽奈、海得拉巴、班加羅爾。
❻ 有人知道世界各大港口的英文縮寫嗎主要的幾大港口就行~
ATI - Asian Terminals Incorporated 馬尼拉南港唯一的集裝箱集散和多種貨物港口經營者。
DPI - Adelaide 南澳大利亞唯一的集裝箱碼頭。
JNPT - Jawaharlal Nehru Port Trust 印度最繁忙的港口孟買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港。
NSICT - Nhava Sheva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Pvt., Ltd NSICT 是印度第一個私人運營的集裝箱港口。
LCIT - Laem Chabang International Terminal Co., Ltd.成立於 1996 年,投入成本超過 8200 萬美元,是泰國最先進的集裝箱碼頭。
PTP - Port of Tanjung Pelepas PTP 位於馬來西亞半島南端的柔佛州。
SAGT - South Asia Gateway Terminals, Pvt., Ltd.位於科倫坡港,占據主要東西航線上的重要戰略位置。
DPA - Du Ports Authority(迪拜港務局)全球領先的船舶中心之一,現為超過 125 家航運公司提供服務。
ECT - Europe Container Terminals(歐洲集裝箱碼頭公司)成立於 1966 年,是歐洲最大、最先進的集裝箱碼頭運營商,鹿特丹港近四分之三的集裝箱都由它處理。
HHLA(漢堡港務倉儲股份公司)成立於 1885 年,是德國最大的海運公司。該公司是漢堡港最主要的運營商。
KICT - Karachi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卡拉奇國際集裝箱碼頭)巴基斯坦最主要的集裝箱處理機構。巴基斯坦 80%以上的國際貿易須經過卡拉奇港。
NTB - North Sea Terminal Bremerhaven GMBH & Co.(北海碼頭不來梅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 1998 年 7 月。
PPA - Pireaus Port Authority(比雷埃夫斯港務局)
QICT - Qasim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卡希姆國際集裝箱碼頭)
SPS - Salalah Port Services Company, S.A.O.G.(塞拉萊港口服務公司)
QQCT 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
SCT蛇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
CCT赤灣碼頭
ROT鹿特丹
世界主要港口
北美洲地區
加拿大(Canada)
哈利法克斯港埠公司(Halifax Port Corporation) 哈密爾頓港(Port of Hamilton)
蒙特利爾港(Port of Montreal) 聖約翰港埠公司(Saint John Port Corporation)
多倫多港(Port of Toronto) 錫得尼港(Port of Sydney-Canada)
埃爾波尼港(Port Alberni) 貝塞德港(Port of Bayside)
貝拉頓港(Port of Bellene) 徹奇爾港(Port of Churchill)
達爾豪西港(Port of Dalhousie) 魯珀特港埠公司(Prince Rupet Port Corporation)
魁北克港(Port of Québec)
墨西哥(Mexico)
維拉克魯斯港(Puerto de Veracruz) 馬薩特蘭港(Port of Mazatlan)
美國(United States)
安那柯的斯港(Port of Anacortes) 巴爾的摩港(Port of Baltimore)
貝靈哈姆港(Port of Bellingham, Wa.) 查爾斯頓港(Port of Charleston)
克珀斯-克里斯堤港(Port of Corpus Christi) 卡拉瑪港(Port of Kalama)
格雷斯港(Port of Grays Harbor) 休斯頓港(Autoridad Portuaria de Houston)
維特曼港(Port of Whitman) 傑克森維爾港(Port of Jacksonville)
洛杉磯港(Port of Los Angeles) 莫比爾港(Port of Mobile)
新罕布希爾港(New Hampshire Port Autority) 塔科馬港(Port of Tacoma)
威爾明頓港(Port of Willmington) 奧克蘭港(Port of Oakland)
斯托克頓港(Port of Stockton) 聖路易斯港(St. Louis Port Authority)
亞瑟港(Port of Port Arthur) 波特蘭港(Port of Portland)
聖保羅港(The Saint Paul Port Authority) 聖地亞哥港(Port of San Diego)
西雅圖港(Port of Seattle) 紐約-新澤西港(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費城-卡姆登港(Port of Philadelphia and Camden) 匹茲堡港管理委員會(Port of Pittsburg Commission)
印第安那港口管理委員會(Indiana Port Commission)
德拉華河港口管理局(Delaware River Port Authority)
北卡羅來納港(North Carolina State Ports Authority)
非洲地區
安哥拉(Angola)
羅安達港(Port of Luanda)
南非(South Africa)
德班港(Port of Durban) 理查德灣港(Port of Richards Bay)
塞丹哈港(Port of Saldanha) 開普敦港(Port of Capetown)
伊麗莎白港(Port of Port Elizabeth) 莫斯灣港(Port of Mossel Bay)
東倫敦港(Port of East London)
南美洲地區
阿根廷(Argentina)
阿根廷港口(Ports of Argentina) 布蘭卡港(Port of Bahia Blanca)
里伐達維亞港(Comodoro Rivadavia) 馬德普拉塔港(Mar del Plata Port)
巴拿馬(Panama)
巴拿馬港口國家管理局(National Port Authority of Panama)
巴西(Brazil)
伊塔日阿伊港(Port of Itajai) 達.馬德拉港(Port of Ponta da Madeira)
里奧格蘭特港(Port of Rio Grande) 薩爾瓦多港(Port of Salvador)
聖多斯港(Port of Santos) 維多利亞港(Port of Vitoria)
巴貝多(Barbados)
巴貝多港(Port of Barbados)
哥倫比亞(Colombia)
布韋那文圖拉港(Port of Buenaventura) 巴蘭基利亞港(Port of Barranquilla)
埃爾鮑斯克海港(El Bosque Sea Terminal)
薩爾瓦多(El Salvador)
阿卡胡特拉港(Port of Acajutla) 庫圖科港(Port of Cutuco)
秘魯(Peru)
秘魯港口國有公司(National Port Enterprise of Peru)
智利(Chile)
瓦爾帕萊索港(Port of Valparaiso) 阿里卡港(Port of Arica)
智利港口(Ports of Chile)
歐洲地區
比利時(Belgium)
安特衛普港(Port of Antwerp) 根特港(Port of Ghent)
澤不臘赫港(Port of Zeebrugge)
克羅埃西亞(Croatia)
克羅埃西亞港口(Ports of Croatia)
丹麥(Denmark)
奧爾堡港(Port of Aalborg) 奧爾胡斯港(Port of Aarhus)
奧本羅港(Port of Aabenraa)
芬蘭(Finland)
上海港(Port of ShangHai) 芬蘭港口(Finnish Ports)
赫爾辛基港(Port of Helsinki) 蓋密港(Port of Kemi)
科科拉港(Port of Kokkola) 科特卡港(Port of Kotka)
奧魯港(Port of Oulu) 波里港(Port of Pori)
彼太薩立港(Port of Pietsarsaari) 臘黑港(Port of Raahe)
托爾尼奧港(Port of Tornio) 哈米納港(Port of Hamina)
法國(France)
波爾多港(Port of Bordeaux) 布勒斯特港(Port of Brest)
勒阿弗爾港(Port of Le Havre)
德國(Germany)
漢堡港(Port of Hamburg)
直布羅陀(Gibraltar)
直布羅陀港(Port of Gibraltar)
希臘(Greece)
塞色勒狄克港(Port of Thessaloniki)
冰島(Iceland)
雷克亞未克港(Port of Reykjavik)
義大利(Italy)
熱那亞港(Port of Geneva) 斯培西亞港(Port of La Spezia)
那不勒斯港(Port of Napoli) 拉文納港(Port of Ravenna)
薩累諾港(Port of Salerno) 薩沃納港(Port of Savona)
奧古斯塔港(Port of Augusta)
拉脫維亞(Latvia)
拉脫維亞港口(Ports of Latvia)
荷蘭(Netherlands)
鹿特丹港(Port of Rotterdam)
挪威(Norway)
奧斯陸港(Port of Oslo) 蘇拉港(Port of Sola)
波蘭(Poland)
格但斯克港(Port of Gdansk) 斯文諾斯切港(Port of Swinoujscie)
葡萄牙(Portugal)
錫土巴爾港(Port of Setúbal) 錫尼什港(Port of Sines)
羅馬尼亞(Romania)
康斯坦薩港(Port of Constantza)
俄羅斯(Rusia)
諾沃羅西斯克港(Port of Novorossiysk) 聖彼得堡港(Saint Petersburg Port Authority)
烏斯特-魯戈港(Port of Ust-Luga) 符拉迪敖斯托克港(Port of Vladivostok,即海參威港)
西班牙(Spain)
巴塞羅那港(Port of Barcelona) 卡塔赫納港(Port of Cartagena)
桑坦德港(Port of Santander) 畢爾巴鄂港(Port of Bilbao)
拉.科魯納港(Port of La Coru?a) 塔臘戈納港(Port of Tarragona)
維利亞加西亞.德.阿羅薩港(Port of Vilagarcia de Arosa)
卡的斯港(Port of Cadiz)
拉斯柏爾馬斯港(Port of Las Palmas)
巴倫西亞港(Port of Valencia)
馬拉加港(Port of Malaga) 阿爾梅里亞港(Ports of Almeria and Motril)
休達港(Port of Ceuta)
瑞典(Sweden)
瑞典港口(Swedish Ports) 法爾肯貝里港(Port of Falkenberg)
哥德堡港(Port of Goteborg) 哈爾姆斯塔德港(Port of Halmstad)
赫納散德港(Port of Harnsosand) 赫爾辛堡港(Port of Helsingborg)
馬爾默港(Port of Malmoe) 諾爾徹平港(Port of Norrkopings)
塞德特里耶港(Port of Sodertalje)
瓦爾漢姆港(Port de Wallhamn)
英國(United Kingdom)
英吉利港口(Associated British Ports) 埃爾和特隆港(Ayr and Troon)
巴羅港(Barrow) 巴里港(Barry)
加的夫港(Cardiff) 科爾切斯特港(Colchester)
弗利特伍德港(Fleetwood) 加斯頓港(Garston)
古耳港(Goole) 格里姆斯比港(Grimsby)
赫爾港(Hull) 伊明翰港(Immingham)
金斯林港(King?s Lynn) 洛斯托夫特港(Lowestoft)
紐波特港(Newport) 倫敦港口管理局(Port of London Authority)
普列茅斯港(Plymouth) 錫洛斯港(Silloth)
南安普頓港(Southampton) 斯溫西港(Swansea)
泰爾柏特港(Talbot) 廷默思港(Teignmouth)
惠特比港(Whitby) 貝爾法斯特港(Port of Belfast)
亞洲地區
中國(China)
上海港(Port of ShangHai) 連雲港港(Port of Lianyungang)
寧波港(Port of NingBo) 大連港(Port of Dalian)
青島港(Port of QingDao) 香港港口(Port of Hong Kong)
高雄港(Port of kaohsiung) 花蓮港(Port of Hualien)
基隆港(Port of Keelung) 台中港(Port of Taichung)
韓國(Korea)
釜山港(Port of Busan) 仁川港(Port of Inchon)
木蒲港(Port of Mokpo)
日本(Japan)
神戶港(Port of Kobe) 名古屋港(Port of Nagoya)
橫濱港(The Port of Yokohama) 川崎港(Port of Kawasaki)
梗津港(Port of Kisarazu) 北九州港(Port of Kitakyushu)
酒田港(Port of Sakata) 千葉港(Port of Chiba)
科威特(Kuwait)
科威特港(Kuwait Ports Public Authority)
馬來西亞(Malaysia)
民都魯港(Bintulu Port Authority) 柔佛港(Johore Port Authority)
昆坦港(Kuantan Port Authority) 古晉港(Kuching Port Authority)
馬六甲港(Malacca Port Authority)
阿聯酋(United Arab Emirates)
迪拜港(Port of Du)
菲律賓(Philippines)
馬尼拉港(Manila)
印度(India)
加爾各答港(Port of Calcutta) 賈瓦哈拉港(Port of Jawaharlal)
孟買港(Port of Mum)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丹絨布綠港(Port of Tanjung Priok)
以色列(Israel)
以色列港(Israel Ports and Railways Authority)
巴基斯坦(Pakistan)
卡拉奇港(Port of Karachi)
Singapoore(新加坡)
新加坡港(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
❼ 集裝箱運輸方式的路線問題
海上集裝箱運輸
集裝箱運輸又稱箱運化運輸,是國際貿易貨物運輸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國際標准集裝箱規格為寬8英尺,高8英尺、長則有20英尺、30英尺、40英尺幾種。集裝箱運輸有很多優點,如便於港口作業機械化,從而提高裝卸效率,大大縮短船舶在港時間,加快船舶周轉率,能節省包裝費用,減少貨損,並有利於不同交通線路和運載工具的銜接,開展門到門運輸等。集裝箱運輸興起於本世紀30年代,發達於戰後。海上集裝箱運輸的出現,使集裝箱運輸蓬勃發展。目前,全球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進入集裝箱運輸網,有集裝箱港口400多個,泊位1萬多個。另據有關資料, 1995年底,世界集裝箱船隊(3000總噸級以上,載箱量在150TEU及以上者)總計為2092艘,載箱能力為2970萬TEU(標准箱)。同年,全球各港口進出口和中轉的集裝箱總量達14200萬TEU,各主要航線均已實現集裝箱化。
目前,世界主要集裝箱航運地區有遠東、西歐、北美和澳大利亞,這四個地區貨運量大,消費水平高,適於集裝箱運輸的貨源充足,聯結這幾個地區的集裝箱航線便成為全球海上集裝箱航運干線,它們是:北太平洋航線、北大西洋航線、遠東—歐洲航線(印度洋航線)。
北太平洋航線由遠東—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線和遠東—北美大西洋沿岸航線組成。本航線除承擔太平洋沿岸附近地區貨物運輸外,還連接北美大西洋沿岸、墨西哥灣沿岸各港及通往美國中西部的內陸聯合運輸,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所聯系的港口有亞太地區的東京、橫濱、名古屋、神戶、大阪、釜山、仁川、大連、天津、青島、上海、香港、高雄、基隆、新加坡;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長灘、奧克蘭(舊金山)、西雅圖、波特蘭和溫哥華;北美東岸(包括墨西哥灣沿岸)的休斯敦、新奧爾良、坦帕、傑克森維爾、諾福克、費城、紐約、波士頓、哈利法克斯、聖約翰等。
北大西洋航線以美國東岸為中心,由北美東岸、五大湖—西北歐、地中海之間的航線組成,開展對西北歐、地中海及澳大利亞地區(經印度洋)的集裝箱運輸。所聯系的港口在歐洲—端主要有漢堡、鹿特丹、安特衛普、勒阿弗爾、南安普敦等。
遠東—歐洲航線除聯系遠東和歐洲各港外,還把北美大西洋沿岸、加勒比海地區、地中海、中東、澳新等地連接起來。
除上述三大集裝箱航線外,還有遠東—澳新航線;澳新—北美航線以及歐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線。以上六條集裝箱運輸干線聯結著世界主要貿易區,構成了世界海上集裝箱運輸網路的骨架,它和分布於全球各地的集裝箱運輸支線—起構成覆蓋全球的集裝箱運輸網。干支線運輸網由中轉港聯結起來。
目前,世界集裝箱海運干線中轉港主要有:遠東地區的香港、高雄,聯結中國大陸、菲律賓和越南;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聯結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印度洋上的索科特拉島,聯結緬甸、南亞各國、東非沿海各國;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聯結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各港;波多黎各和牙買加,聯結加勒比海、南美各國
❽ 中國拒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拒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背後的原因其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印度的新冠疫情非常嚴重,其1000個集裝箱的冷凍蝦僅僅在表面就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我們之所以拒絕這些蝦,自然是為了民眾的生命安全考慮。眾所周知,新冠病毒也是會通過冷鏈傳播的,印度方面往中國出口冷凍蝦類的時候,理應當做好周全的檢測工作,向中國方面提供每一批次的檢測報告,並且接受中國方面的抽檢。
印度方面全然不配合中國方面的檢疫,並且意圖採取政治手段迫使中國對這1000個集裝箱的蝦妥協!印度方面終究是做了最不應該做的事情。正所謂買賣自由,印度的出口冷凍蝦不合格,我們不接受是情理之中。難不成,印度方面認為1000個集裝箱的冷凍蝦有新冠病毒,我們也要全盤接收?這對我們的防疫會有多麼大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再三考慮之後,退貨才是我們應該做的選擇。
中國拒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背後的原因是印度新冠疫情太嚴重,殃及到了出口蝦。
❾ 南京疫情的源頭是什麼
南京疫情的發源地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❿ 印度港口有哪些印度港口主要包括哪些
1、坎德拉(Kandla)
先說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緊鄰孟加拉國,僅次於孟買和德里,為印度第三大城市。
再說加爾各答港口系統,加爾各答距海203公里,不是海港城市,但該港港務局Kolkata Port Trust(http://www.kolkataporttrust.gov.in)卻擁有兩大碼頭系統。一個是西南方向50公里的霍爾迪亞港,一個是沿河而建、眾所周知的加爾各答港。
加爾各答港口的重要,主要來源於其可覆蓋的腹地區域,通過加爾各答的鐵路、公路鏈接,加爾各答可影響到整個印度東北部,通過轉運方式可使貨物輕松抵達鄰國尼泊爾、不丹甚至中國的西藏地區。
拓展資料: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