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自古以來的婦女地位 謝謝
案例很多,略舉幾枚以證吾言不虛。據《新印度時報》、《印度斯坦報》、《沙哈拉報》、《覺醒日報》等報道,僅2000年11月到2001年2月,印度新德里及其周邊,共發生燒死小媳婦案件8起。據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統計,1996年、97年、98年,全國分別有5513名、6006名和6917名婦女因嫁妝而被燒死、掐死、毒死或刺死。自殺的還不算。分別有35246名、36592名和41318名婦女因陪嫁而遭受殘酷折磨。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印度受到傳統男尊女卑的風俗影響,婦女社會地位低落,現實生活中的婦女有如次等國民,然而隨著女性意識的抬頭,基於男女平等,婦女開始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愈來愈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步入社會,表現不輸男性,使得印度婦女逐漸陰暗,迎向光明。
10月間,路經孟買,汽車進入市區的途中,被一個車隊阻斷了去路。當地的馬哈塔省(Maharashtra)正在選舉議員,這個掛滿旗幟的車隊,顯然是一列競選隊伍,為首的車上站著一位中年婦女,英姿颯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她就是率領國大黨贏得5月國會選舉的桑尼雅.甘地(Sonia Gandhi),這位被9月6日富比世(Forbes)雜志推崇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十位女性之一,在亞洲排名第二,世界第三。
就在大家被這位印度最顯赫的婦女吸引的時候,一名形容枯槁的少女,懷抱著瘦弱的嬰兒,敲著街上汽車的車窗,用手指著她的嘴巴,再指一指懷中的嬰兒。她是印度街頭隨處可見的女乞丐。如果桑尼雅代表這個國家女權的極致,那麼這位少女勢無疑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縮影,兩者有如天壤之別。
印度知名的學術研究機構--塔塔社會研究所(Tata Instutute of Social Sciences)所長S. Parasuraman說,女性在印度神話及傳說中備受禮贊,印度教中象徵力量的Durga便是女神,但在現實生活中,女性卻飽嘗艱辛,屬於次等國民,桑尼雅只是特例。 (文轉五版)
--------------------------------------------------------------------------------
(文接頭版)
Parasuraman認為,這種現象有宗教與社會的原因。印度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與回教,而這兩種宗教都歧視女性。根據印度教的教義,一個人死前必需由兒子施以臨終儀式,靈魂才能得救,而且兒子繼承家產,有扶養父母的義務,於是父母千方百計的想生男孩,女孩先天就受歧視。
不僅如此,大約西元前750年寫成的印度教經典Padma Purana規定,女子在世間唯一的神就是她們的丈夫,她們唯一的工作就是順服丈夫,討丈夫歡心,不論他有任何缺陷。這種思想,深入民間,女性從小就被灌輸將來做個賢妻良母。
他表示,婚姻是許多女子的隱痛,因為印度盛行嫁妝,女子出嫁,如果沒有體面的妝奩,易受夫家凌虐。而且嫁妝不是結婚時一次付清,夫家在婚後多年還會不斷需索,腳踏車,機車,電視或者洗衣機,妻子因為父母無力負擔,而被夫家澆上汽油活活燒死的新聞,屢見不鮮。父母為了女兒的幸福,不得不勉力營治,女兒於是成為家庭的包袱。
事實上,印度人的婚姻多半由父母安排。而相親是女性一生之中極為羞辱的一刻,男方和他的家長應邀到女方家中。女方盛裝以待,用豐盛的食物款待男方,女方的家長免不了要誇耀女兒的手藝,例如強調菜餚都是女兒親手做的,然後才把女兒帶出來讓對方打量。
倘若對方滿意,雙方的父母就開始討論嫁妝。如果男方的條件好,比方是公務員,嫁妝就要多一些。反之,如果女方的條件好,譬如受過高中教育,嫁妝就可以少一些。如果談不攏,整個相親的過程就得重來一次。對女子而言,不論因為她外貌平庸,或是她的父親籌不出男方要求的嫁資而遭到拒絕,都是極大的創痛。
回顧印度的歷史,回教於7世紀時進入印度,16世紀因為信奉回教的蒙兀爾帝國統治印度而盛極一時,蒙兀爾皇帝Aurangzeb(1618-1707)並將回教定為國教,直到1858年最後一位蒙兀爾皇帝被英國逼迫遜位。回教嚴男女之防,女性不得與近親之外的男子接觸,外出必須戴面紗,生活形同受到禁閉。
雖然如今大部分的回教男子只有一位妻子,但是根據回教法律,他可以娶四個妻子,而且隨時隨地可以休妻,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大聲說三遍「talaq」意即「我休了你。」不論是在盛怒之下或是經過仔細考慮。女子不能多婚,離婚要經過法院宣判。
回教家庭中女孩的繼承權僅為男孩的一半,理由是男人將來要養妻子,而女人則有丈夫可以仰賴,不需要那麼多。
在印度教與回教這兩種宗教的影響下,印度女性無異家中的奴僕,很少機會受教育,也難以獨立謀生。終其一生,她都是某個男子的女兒,妻子,母親或祖母,沒有自己的身份。在傳統的印度家庭,丈夫對妻子的稱謂通常是:「兒子的娘。」
正因為這種男尊女卑的傳統價值觀,形成殺害女嬰的習俗,女嬰被悶死,淹死,毒死或餓死時有所聞。在印度北部靠近沙漠的Rajasthan,有個叫作女娃崗的小山丘,是當地人掩埋女嬰的地點。這種習俗也在南部的Marai發現。
德蕾莎修女成立的仁愛修道會,在加爾各達開辦育幼院,門口擺設搖籃,供人留置棄嬰,其中90%是女嬰。
農村盛行的棄養女嬰風俗,到城市演變為墮胎,婦女驗孕發現懷的是女胎,常在家人的驅使下流產。
長年歧視女性的結果,影響人口結構中的兩性比率。正常的社會,女性略多,否則就表示女性的地位低落。1947年印度獨立時男女比率是1000比987,到2001年時下降為1000比933,而印度可能是男女比例世界最低的國家。
造成女性,尤其是鄉村婦女,生活艱苦的因素還有嬰兒死亡率,2002年為每1000名活產嬰兒中有高達68名死亡,同一年在美國是6.9名,與印度經濟發展情況相當的中國是27名,墨西哥是25名。
嬰兒死亡率高,而家庭又重視男嬰,於是婦女生育頻仍,影響她們的健康,因為婦女在妊娠及授乳期間普遍營養不良。而且印度孕婦分娩的風險頗高,每10000人中有540人死亡,在世界上與尼泊爾並列第19。平均只有42%的婦女在分娩時,能得到專業的醫療協助。原因是印度政府的公共醫療支出僅占國內生產毛額的0.9%,在全世界175個有統計資料國家中,名列171,連巴基斯坦(1%),尼泊爾(1.5%)與孟加拉(1.6%)都不如。
在印度,很少婦女會為了逃避悲慘的宿命而選擇單身,因為單身女性在印度被視為不正常。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有正當工作的單身婦女,也不能受到和男性相同的待遇。她們在辦公室裏,常常成為男性的話題,租房子的時候,要忍受房東無禮的詰問:「你晚上什麼時候回來?你會在這里接待男性朋友嗎?你不能有客人留宿。」
在鄉村,婦女單身多半是因為遭到遺棄或是死了丈夫。她們必須獨力撫育子女,負擔家計。印度教還有一種寡婦躍入丈夫火葬柴堆中殉葬的習俗。1987年九月,Rajasthan省Deorala地區一位18歲的婦女?RoopKanwar因為殉葬而震驚全國。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許多地方政治人物竟然贊揚Roop Kanwar為貞節烈婦。事後有人發現Roop Kanwar不願殉葬,但是夫家親屬用葯把她迷倒,拖進火堆。這些親屬均被法院起訴。
相信輪回的印度教把婦女喪夫視為前世作孽的一種懲罰,童婚制度下的童年寡婦,尤其不祥,在里閭之間最受排斥。在印度南部的婆羅門階級,寡婦必須著粗服,兩周剃發一次,終身不得參加家庭的宴飲。她們的生命既無希望,也無樂趣,一片空洞。
利用非暴力抗爭領導印度獨立的甘地是最早喚醒婦女意識的印度領袖之一,他在1919年時便說過:「如果非暴力是我們存在的法則,那麼未來要靠婦女。」
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的憲法第十五條禁止性別歧視,規定男女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知識就是力量,它幫助婦女就業,在經濟上得以自立,也解放婦女的思想,改變她們的生活。
這種情形在城市中的中產階級最為顯著,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在婚前便有工作,可以分擔家計,成為男子競相追求的伴侶,男性的徵婚啟事中常有「職業婦女優先」的注記,當然她們需要准備的嫁妝也比較少。
印度政府近年來發現受過教育的女子,不但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還可以影響她們未來的家庭與子女,是對抗貧窮的利器,於是鼓勵女童就學,免費提供她們制服與定額津貼,但是印度全國識字率,仍舊只有59.5 %,而且僅女性48.3%,遠不及男性的70.2%。
女性意識抬頭,促使許多受過教育的婦女投身社會運動,對抗她們認為不公的法律與制度,像是家庭暴力,酗酒,強暴,驗孕,性騷擾,環境保護等等,她們的努力,加速舊社會的解體與新觀念的建立。
然而,改變似乎並非一帆風順,1975年?MadhyaPradesh 省Indore地區62歲的回教婦女Shah Bano,結婚45年後被丈夫離棄,1978年她要求法院強制丈夫按月支付贍養費,法院鑒於她的丈夫是一位收入優渥的律師,判令他每月支付贍養費大約18美元。雖然按照回教的法律,丈夫對下堂妻子的贍養義務,以離異之後3次經期為限,也就是相當於3個月左右。
這項判決在1985年獲得最高法院確定,立刻引起回教基本教義派抗議,認為違反回教的法律,也牴觸憲法中關於宗教自由的保障。當時的總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擔心這項判決會引起回教徒騷動,下令予以撤銷,同時為了安撫回教徒,又在1986年經由國會通過了一項回教婦女法,禁止回教婦女援引保障一般婦女的世俗法律。年輕的回教部長Arif Mohammad Khan,為此憤而辭職。
這些波折顯示,千年的歧見很難一夕革除,但是今天印度大多數行業中不乏頭角崢嶸的女性,無論是醫生、科學家、工程師、民航機機師、警察首長等,而且從一九九二年起有了女性的軍官,她們的成就,證明女性解放運動已經展開,就像是一艘艨艟巨艦,雖然行動遲緩,一旦啟動,勢必勇往直前。
⑵ 印度是不是女人比較多
印度總人口為11.66億。印度斯坦族佔46.3%,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達族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女性占人口的30%。望採納
附送印度美女大概只局限於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階層,而又大多盛產於北印度。
最早的時候雅利安人入侵了印度,並統治了北方。將印度棕色人土著統統趕到了南方。並確立了種姓制度,以防止白人雅利安血統與土著血統通婚。同時又對土著的貴族,進行聯姻。他們亦成為婆羅門和剎帝利。
土著就被馴服到了婆羅門的種姓制度體系內了。但對新的入侵者肯定沒轍,歷史上波斯人,希臘人,大月氏,突厥,蒙古人都先後入侵印度。因此印度的婆羅門和剎帝利,都肯定混合了這些入侵者的血統。
所以北印度人能同時呈現白人和亞洲人的特徵。相比白人皮膚更細膩,不會那麼容易衰老。相比亞洲人又更五官立體。大眼睛長睫毛的電眼美女特別多。
我們印度電影看到的美女,大多都是北印度人。同時又都是貴族或中產階級。世襲職業的穩固,養尊處優,當然盛產美女帥哥了。
最近看了1994年的印度老電影,希里黛玉主演的。
點擊看大圖
⑶ 印度的美女都那麼漂亮,為什麼不願意嫁給印度男
印度美女那麼漂亮,為何都不想嫁給印度男?反倒想嫁給中國人!
我們對印度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好奇心,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國家實在是太神秘了,與非洲的部落不同,印度的是一種宗教色彩上的神秘,他們的很多行為和做法都是因為自己信奉的宗教,就好比喝我們認為很臟的恆河水一樣,在他們的認知中,恆河水可以凈化心靈。
⑷ 印度女人少為什麼印度還那麼多人
「從印度整個國家的角度來看,男:女=1000:927;首都地區的男:女=1000:819,富人區的男:女=1000:762。」
根據印度人口普查結果,截至 2001年3月1日0時,印度人口總數為10.27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6.7%,成為世界上第二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並且還以每年2 000萬的速度繼續增長。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推算,到2018年或 2020年,印度將超過中國而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造成印度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印度人傳統上有「多子多福」的思想,讓其自覺實行計劃生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事情。佔印度人口83%以上的印度教徒認為,一個沒有兒子的父親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人死後必須有兒子舉火焚屍,主持火葬,才能超脫地獄;若沒有兒子舉哀,死者不能升天。因此,不生兒子誓不罷休者大有人在。
第二,當今印度婦女的地位仍比較低下。雖然早在1961年印度政府就頒布了《禁止嫁妝法》,但嫁女送巨額嫁妝依然普遍。實際上,嫁妝的多少不僅決定新娘在夫家的地位,甚至決定了她個人的生命安危。新娘因嫁妝不夠豐厚而遭夫家打罵的事可謂「見怪不怪」,嚴重的甚至會被活活燒死,男方則可另娶。印度教經典明文規定,女子結婚5年內若不能生育兒子,丈夫有權再娶一妻。所以,在印度只生女兒的妻子會受到怎樣的歧視,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早婚早育嚴重,嬰兒死亡率高。印度人口基數大,育齡人口多,歷來「多產成習」,加之全國1/3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造成嬰兒死亡率偏高,因此人們認為只有多生,嬰兒成活率才高。另外,印度的早婚也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50%以上的姑娘不到18歲就成婚,結果形成一個典型的過早、過頻、過多的生育模式;大約33%的已婚婦女生育間隔不到2年,這也是嬰兒死亡率高的一個原因。
第四,避孕措施不力,計劃生育工具供不應求也是造成人口增長的部分原因。現在,印度1.68億對夫妻中只有44%採取了有效的避孕措施。印度大約74%的農村人口由於交通和通訊不便,而得不到生育保健和基本保健設施的幫助。失控的人口猶如一匹奔跑的野馬,極大地沖擊著印度經濟的發展。
第五,文盲比重大,教育普及不夠。盡管印度為使國民受教育作了許多努力,如目前已有高等院校6 000多所,但是印度54%的人口沒有文化。沒能提供充足的受教育機會,破壞了旨在使人口增長放慢速度的努力。使女性受教育是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關鍵。
⑸ 哪個國家女人比男人多
據調查發現, 摩洛哥、哥倫比亞等1 3 個國家, 男女人口數量大致相等。但在中東和南亞地區, 有許多國家男性人口明顯多於女性。例如, 印度男性多於女性2874 萬人, 巴基斯坦男性多541 萬人, 沙烏地阿拉伯男性多200萬人, 孟加拉國男性多183 萬人。
但是另外也有不少國家女性人口又明顯多於男性, 其中包括像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烏克蘭這樣的大國。據統計, 俄羅斯女性人口多於男性8 3 8 萬人, 這主要是由於二戰的原因; 美國女性多於男性5 1 6 萬人, 烏克蘭多3 3 7 萬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丹, 這個喜馬拉雅山麓的小國, 人口只有1 6 0 萬人, 其中, 女性約90萬人, 佔56%; 男性人口僅約70 萬人, 佔44%。
⑹ 印度男女比例多少
據印度官方最近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印度全國人口男女性別比例為1000比933
紅樓夢不是鬼書。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
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紅樓夢》版本可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6)印度單身女人有多少擴展閱讀
《紅樓夢》是一部頗具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二十世紀以來,學術界因《紅樓夢》異常出色的藝術成就和豐富深刻的思想底蘊而產生了以《紅樓夢》為研究對象的專門學問——紅學。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
小說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⑺ 印度男多女少,是如何解決光棍問題的
印度也是男多女少,他們解決光棍的方法有很多。有通過打電話推銷自己的,也有兄弟幾個娶一個老婆的,甚至還有童養媳的,或者是出租老婆的也就是租婚。
在印度的很多家庭裡面因為他們重男輕女,所以就會有兄弟好幾個,所以一個兄弟娶了老婆的時候,就相當於是好幾個兄弟一起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也是共同撫養。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租婚,因為在印度,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如果她的丈夫生活不好,或者是欠了外債還不起錢,就有可能把自己的老婆租出去。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童婚,有的家庭生下女兒不想要,或者是說養不起,就送給別人撫養,等女孩長大了,就直接人家的兒媳,在印度,女人是沒有自我的。
⑻ 印度普通家庭嫁女兒到底為何要承擔巨額嫁妝,與種姓制度有多大關系
2017年《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連續兩部印度電影在全球掀起票房高潮,與此同時也使人們從中看出了印度女性的地位之低下。電影《神秘巨星》中女主角尹希婭的母親在懷孕時被丈夫狠心要求打胎,然而她卻瞞著所有人偷偷生下了女兒尹希婭。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並非只出現在電影中,在印度每年都會有為數不少的女嬰像電影中一樣在胎兒時期就被剝奪了出生的權利。
然而,由於一些國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女孩出生後往往很難得到和男孩一樣的照顧。因此,過早死亡的女孩比例大大增加。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在嬰兒出生前就檢測出胎兒的性別,因此印度很多女孩在子宮內直接被殺死。阿馬蒂亞·森曾估計,印度大約有3000萬“失蹤婦女”。今天,印度男性比女性多3500萬。
這意味著印度3500萬男性幾乎註定要單身,也就是說,如果這3000萬女嬰出生並活到今天,他們將彌補印度缺少的3500萬新娘。也就是說,如果不是人為干預,就不會造成如此巨大的男女失衡。如果我們想遵循我們中國人的理解模式:在印度,男人多女人少,男人應該為妻子支付高額訂婚禮物。然而,現實情況是,印度女性家庭需要向丈夫支付高額嫁妝,才能將女兒嫁出去。
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啊,那麼這種奇怪的現象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必須從印度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說起。雖然印度是一個文明古國,但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只是一塊由本土國家組成的沙子:雅利安人、馬其頓人、土耳其人等外國征服者相繼來到印度。幾千年來,印度人似乎已經習慣了不同征服者的統治,統一印度民族的概念從未在他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
⑼ 印度的男女比例是多少
據資料表明,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出生嬰兒性別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圍內,即每出生100個女嬰時,男嬰出生數為102個-107個。人口學家把這個指標稱為出生嬰兒性別比的恆定值。由於男嬰死亡率略高於女嬰,這樣到婚齡期時男女性別比例就基本持平。
即在不滿20歲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餘萬人,平均每個年齡男性比女性富餘100多萬人。由此人口專家預測:到2020年,將會有3000萬至4000萬處於婚育年齡的男青年無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別比形勢嚴峻,男孩多女孩少的問題日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