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泰姬陵有什麼好

印度泰姬陵有什麼好

發布時間:2022-04-28 16:33:50

A. 泰姬陵是什麼樣的

泰姬陵建於莫卧兒帝國時期,是一座極其恢宏的陵墓。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死去的妻子姬蔓·芭奴,修建了這座漂亮的陵墓。

泰姬陵由大量昂貴的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鑲嵌有翡翠、綠松石等寶石,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姬陵從1632年開始動工,花了20多年的時間才建成。現在,泰姬陵成了印度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查看更多《好想去這樣那樣的國家》

B. 印度泰姬陵為什麼被稱為七大奇跡之一

世界七大奇跡之所以被稱為奇跡,是因為它們都是不可復制的,是特定時期、特定時間下的產物。

時至今日,泰姬陵已經建成300多年了,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是當時統治全印度的莫卧兒帝國首都, 該帝國於公元16世紀至18世紀在印度達到了全盛時期,其市郊亞木納河畔的泰姬陵是莫卧兒帝國第五代君主沙·賈汗與第二任愛妻穆塔茲·瑪哈爾的長眠之地。

泰姬陵是一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宮殿式陵園,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陵園正中央是陵寢,陵寢的四角各有一座尖塔,高達40米,內有50層階梯,專供穆斯林阿訇拾級而上,祈禱朝拜。陵寢東西兩側各建有答辯廳和清真寺兩座式樣相同、對稱均衡的建築。

(2)印度泰姬陵有什麼好擴展閱讀:

1、這座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而成,牆上用各色寶石鑲嵌出色彩艷麗的花朵。

2、泰姬陵的構思和布局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庄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所有遊客都把印度人民的這一非凡傑作稱為印度的奇珍。

3、陵園無論構思還是布局都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它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的庄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獨特魅力。凡到此陵參觀過的遊客,無不感嘆。

C. 關於泰姬陵,你知道些什麼

泰姬陵(波斯語,烏爾都語: تاج محل ),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莫卧兒帝國著名的建築,為紀念死去的皇妃而修建的泰姬陵。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東南,亞穆納河南側,被譽為「完美建築」,又稱為「印度的珍珠」。它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
從建築上來看,泰姬陵被譽為「完美建築」。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萬里長城、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羅馬的大斗獸場、亞歷山大墓和索菲亞大教堂被稱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跡。 2012年10月,迪拜宣布復制泰姬陵。
泰姬陵是沙·賈漢為紀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茲·馬哈爾修建的。1631年馬哈爾死於他們的第十四個孩子出生之後,時年39歲。 沙·賈漢極度傷心,據說一夜間白了頭發。同年這座陵墓動工修建,當時的許多工匠都是來自歐洲。直到年這座陵墓才被建成。當然耗資巨大。有傳說,沙·賈漢曾想在河對岸修建一座和泰姬陵一樣的,但是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但因他晚年遭兒子囚禁,所以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泰姬陵於1631年(另一資料:1632年)開始動工,歷時22年(另一資料:18年),每天動用2萬役工。除了匯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還聘請了中東,伊斯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導致莫卧爾王朝的衰落。沙·賈汗國王本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關於沙·賈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邊為自己建一座同樣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傳說似乎沒有太多的真實性。
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Aurangzeb)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凄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郁而死(9年後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後被合葬於泰姬陵內他的愛妃姬蔓·芭奴的身旁。
泰姬陵是用從322公里外的採石場運來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卻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種純白色建築。成千上萬的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在大理石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從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藝。陽光照射在圍欄上時,它投下變化紛呈的影子。從前曾有銀制的門,裡面有金制欄桿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後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實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但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使人為之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個風景區內,庄嚴雄偉的門道象徵著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著幾百個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門是銅制的。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紀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侯邁因在德里的陵墓於1564年動工,它是泰姬陵的雛形,牢固、威嚴而不失精緻、高雅。17世紀70年代奧朗則布在奧芝加巴德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沒有泰姬陵的魅力與和諧。德里的另一陵墓賽夫達賈之墓於1753年動工,被稱為是「莫卧兒建築最後的閃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們盡力設法要運河看的建築物。這些紀念陵墓都有一個標準的模式——一個大的洋蔥形狀的拱頂、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這些東西融化在一起,創造出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與孟加拉的總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劃的陰謀相比,泰姬陵內珍貴財寶的失竊可謂微不足道。19世紀30年代,他謀劃拆除當時疏於管理、雜草叢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運往倫敦出售。只是因為從德里紅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買主,這個計劃才作罷。後來,在1900年當了印度總督的柯曾重新修復了泰姬陵。
毫無疑問,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築毫無瑕疵,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它不僅表達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紀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賈汗為紀念其愛妃阿姬曼·芭奴,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

D. 解密:印度泰姬陵有著什麼樣的歷史影響和評價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於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E. 印度泰姬陵的詳細介紹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F. 印度泰姬陵有什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請詳細說明哦!)

泰姬陵(印地語: �1�4�1�0�1�6 �1�4�1�5�1�8 波斯語,烏爾都語: �1�2�1�9�1�4 �1�9�1�5�1�8 ),全稱為「泰吉·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1�9�1�9�1�2�1�9�1�0 �1�9�1�5�1�8)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它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紀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毫無疑問,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築毫無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她不僅表達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紀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贊嘆的經典傑作之一。泰姬·瑪哈爾的工藝成就首先在於建築群總體布局的完美。布局很單純,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不象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未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一進第二道門,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仰角大約是1:4.5。 建築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著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赭紅色的建築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盪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迷時,它閃爍顫動,倏整倏散,飄忽變幻,景象尤其魅人。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泰姬·瑪哈爾的第二個成就是創造了陵墓本身肅穆而又明朗的形象。它的構圖穩重而又舒展:台基寬闊,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綜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透。它的體形洗練:各部分的幾何形狀明確,互相關系清楚,虛實變化肯定,沒有過於瑣碎的東西,沒有含糊不清的東西,誠朴坦率。它的比例和諧:主要部分之間有大體相近的幾何關系,例如,塔高(連台基)近於兩塔間距離的一半,主體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於立面總寬度的一半,立面兩側部分的高近於立面不計抹角部分的寬度的一半,其餘的大小、高低、粗細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頂統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兩側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襯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們反過來襯托出中央的闊大宏偉。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層次進退、光影變化、虛實對照,大小穹頂和高塔造成的活潑的天際輪廓,穹頂和發券和柔和的曲線,等等,使陵墓於肅穆的紀念性之外,又具有開朗親切的性格。

泰姬·瑪哈爾的第三個成就是,熟練地運用了構圖的對立統一規律,使這座很簡純的建築物豐富多姿。陵墓方形的主體和渾圓的穹頂在形體上對比很強,但它們卻是統一的:它們都有一致的幾何精確性,主體正面發券的輪廓同穹頂的相呼應,立面中央部分的寬度和穹頂的直徑相當。同時,主體和穹頂之間的過渡聯系很有匠心:主體抹角,向圓接近;在穹頂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頂,它們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頂是圓的,而它們下面的亭子卻是八角形的,同主體呼應。四個小穹頂同在穹頂在相似之外好包含著對比:一是體積和尺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宏偉;二是虛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莊重。細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強的對比,它們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開花宏大。同時,它們之間也是統一的:它們都有相同的穹頂,它們都是簡練單純的,包含著圓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們在構圖上聯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穩穩托著,兩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體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對比著各部分有適當的聯系、呼應、相似和彼此滲透之外,它們之間十分明確的主從關系保證了陵墓的統一完整。

G. 泰姬陵的印度風格是怎樣的

這座建築中的印度風格,主要體現在聳立於中央穹頂的四周,靠細細的柱子來支撐穹頂的小塔。這些塔在梵語中的意思為「傘」,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特色之一。泰姬陵清真寺尖塔的頂部裝飾有這種塔,南門上也並排裝飾著這種塔。陵墓受波斯建築的影響非常明顯,無論是四分式庭院、拱形尖頂塔,還是圓形穹頂,甚至牆壁的鑲嵌技法,都是來自於波斯建築藝術。

H. 古印度泰姬陵傳說足什麼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於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回,生生不息。盡管有人說,沙賈汗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種子;盡管有人說,泰姬陵美輪美奐的腳下,不知堆砌著多少人的鮮血乃至生命。但是我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時空的思戀,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泰姬陵依然超越著簡單的建築學意義,默默地美麗著,不為別的,只為世人心中那一點對愛情的美好嚮往。
這座世界泰姬陵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賈汗為紀念其愛妃阿姬曼·芭奴,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三十五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佔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岩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面各有十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壯嚴肅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
泰戈爾說,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一個如此凄美的比喻,必然連著一個美麗而又凄涼的故事。
阿姬曼·芭奴,這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入宮19年,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沙·賈汗的榮辱征戰。沙傑汗封她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可謂是三千寵愛在一身。可惜的是,不論中外,自古紅顏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個孩子後香消玉殞。死訊傳來,沙·賈汗竟然一夜白頭。再縱橫馳騁的君王也有脆弱無力的時候,他可以在揮手間令萬眾臣服,卻留不住枕邊水樣的溫柔。
於是,一個悲痛的丈夫,動用了王室的特權,傾舉國之力,耗無數錢財,用22年的時間為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正如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
1633年,泰姬陵在沙傑汗選中的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彎處的大花園內開始動工興建。此處位於亞穆納河下游,十分空曠,沙傑汗可以從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遠遠地望見。建築學和珠寶最受沙傑汗喜愛,因此,他選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並以十分精巧的手藝在大理石上鑲嵌無數寶石作裝飾。本國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達的建築師、鑲嵌師、書法師、雕刻師、泥瓦工共計兩萬多人參與了泰姬陵的建設。此工程選用了本國的大理石,中國的寶石、水晶和玉、綠寶石,巴格達和葉門的瑪瑙,,斯里蘭卡的寶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0年,泰姬陵建成。時至今日,已經三百多年了,但它的輝煌和氣派未減。來到泰姬陵,一座高三十米、用紅沙岩落成、頂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氣派的拱門展現在眼前,其大理石結構十分突出,上面鑲嵌有美麗的花朵,配以優美的書法。
泰姬陵是世界奇跡之一。它展現了世界高超的建築設計水平,體現了最佳的建築藝術和風格。沙傑汗煞費苦心不惜一切代價地為寵妃建造了如此宏偉、富麗堂皇的陵墓,說明他當時對寵妃的愛有多麼深。沙傑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兒子廢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遠望泰姬陵度日,直至傷心憂郁而死。他死後,與寵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偉大的愛情紀念碑,它是一代君王愛情的見證,向世人講述著他們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回,生生不息。盡管有人說,沙傑汗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種子;盡管有人說,泰姬陵美輪美奐的腳下,不知堆砌著多少人的鮮血乃至生命。但是我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時空的思戀,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泰姬陵依然超越著簡單的建築學意義,默默地美麗著,不為別的,只為世人心中那一點對愛情的美好嚮往。

I. 印度泰姬陵的藝術成就是什麼

泰姬陵在建築美學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完全對稱。以主殿中心向兩向延伸之軸線切割之中軸線,可以看到相對於中軸線之距離相等之處,必存在數量、尺寸及樣式完全對稱之雕飾。其中軸線貫穿園區各門、水池及道路等之中線。

一、建築群總體布局完善

布局很簡明,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不像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末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一進第二道門,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仰角大約是1:4.5。

建築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著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赭紅色的建築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盪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迷時,景象尤其魅人。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二、陵墓肅穆明朗 構圖穩重舒展

台基寬闊,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綜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它的體形洗練:各部分的幾何形狀明確,互相關系清楚,虛實變化肯定,沒有過於瑣碎的東西,沒有含糊不清的東西,誠朴坦率。

三、熟練運用構圖的對立統一規律

陵墓方形的主體和渾圓的穹頂在形體上對比很強,但它們卻是統一的:它們都有一致的幾何精確性,主體正面發券的輪廓同穹頂的相呼應,立面中央部分的寬度和穹頂的直徑相當。

同時,主體和穹頂之間的過渡聯系很有匠心:主體抹角,向圓接近;在穹頂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頂,它們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頂是圓的,而它們下面的亭子卻是八角形的,同主體呼應。

(9)印度泰姬陵有什麼好擴展閱讀:

起源與靈感

泰姬陵的泰姬二字,是Taj的音譯,為皇冠之意,因此並不能稱呼葬於此的姬蔓·芭奴為泰姬。姬蔓·芭奴是沙賈汗父親賈漢吉爾的第20個妻子——茉荷茹妮莎的侄女,1612年與當時還是庫拉穆王子的沙賈汗結婚,被賜予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的封號,意為「宮中翹楚」。

姬蔓·芭奴入宮19年,苦於多孕,生有8男6女。1630年,姬蔓·芭奴在分娩第14個孩子高哈拉貝古姆時,不幸感染產褥熱,死於南征的軍營中。據傳姬蔓·芭奴臨終前向沙賈汗提出了3個遺願,其中一項就是為她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莫卧兒宮廷記錄了沙賈汗喪妻後的悲痛,印證了作為泰姬陵緣起的愛情故事。

閱讀全文

與印度泰姬陵有什麼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印度穿什麼才算貴族 瀏覽:874
智慧中國雜志社屬於什麼獎項級別 瀏覽:790
義大利威利斯哪些景點值得去 瀏覽:100
中國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論文 瀏覽:234
黎巴嫩和伊朗關系怎麼樣 瀏覽:768
中國哪裡人鼻樑高 瀏覽:860
越南香皂有哪些牌子 瀏覽:130
粉筆如何畫中國地圖 瀏覽:854
開源中國現狀如何 瀏覽:418
義大利西班牙地勢哪個高 瀏覽:785
印度為什麼這么容易徵兵 瀏覽:843
蒿子草分布在中國哪些地方 瀏覽:126
伊朗有什麼值得美國覬覦 瀏覽:175
中國哪個地方喜歡泡腳 瀏覽:876
義大利喪禮寫什麼 瀏覽:507
越南人來中國工作需要辦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都靈屬於哪個地區 瀏覽:220
越南哪個地方的房子好 瀏覽:868
eve在中國哪個省 瀏覽:793
印度的饅頭怎麼做好吃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