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板球怎麼打的

印度板球怎麼打的

發布時間:2022-05-02 21:50:05

⑴ 板球是什麼

板球起源於英國,盛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孟加拉等英聯邦國家。據說早在13世紀紀,英王愛德華一世就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參加過類似半球的運動。板球被譽為貴族運動,亨利八世稱半球為「國王的運動」。直至今日,板球還是被看成中產階級的運動。雖然出身高貴,英國目前正在採取措施,普及板球運動。過去近20年來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是板球運動的霸主。但英格蘭的實力正在回升,更因為幾個球員外形俊朗,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球迷捧場。今年英格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骨灰杯」賽事,更是吸引了創紀錄的觀眾前往參觀。現在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半球的規則吧,以便更好地欣賞這項運動。

目標

半球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比對手多得分。兩個隊每邊11人,輪流投球和擊球。當一個隊擊球時,這個隊設法將球擊到遠處以便得到盡可能多的「跑動」,即分數。

投球的一方則盡力將對方的擊球手出局。擊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投球手擊中門柱

2、 球由擊球手擊出後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隊員接住。

3、 擊球手的腿擋住了球。如果球投在了兩個球門柱之間的狹小地帶以內,而投球手的腿擋住了原本將擊中球門柱的球,擊球手出局。這個規則與足球里的越位類似。

4、 球門柱被球碰到。當擊球手在跑動時,投球方的接球員時刻准備用球擊中門柱,如果接球員在擊球手跑回氣球區之前用球擊中門柱,該名擊球員出局。

5、 擊球員如果用手捧球,即手球,也出局。這種情況較少發生。

6、 故意第二次擊球

7、 超時。這種情況也很少發生。板球是一項紳士運動,雙方隊員相互尊重。根據規則,門柱被擊中後,新的擊球手必須在3分鍾以內就位。如果晚於三分鍾,擊球手出局。

8、 擊球手觸碰到門柱

9、 擊球手阻礙視線,很少發生。

10、沒有完成跑動。跟第4項類似。

球員

投球的一方11名隊員全部都在場上,但是擊球的一方一次只有兩名球員在場上。

投球方的隊長可以將9名接球員安置在球場周圍。另兩名則分別為投球手和門柱守門員。

投球手投球,而對方的擊球手則擊球,並設法完成跑動得分。每在兩個門柱之間跑動一次,得一分。

如果擊球手擊出的球到達場邊,得4分。如果將球擊出界外,得6分。

雖然擊球方的11名隊員都有機會擊球,但如果有10名擊球手已經出局,則正個隊都算出局,因為最後一名擊球手已經沒有隊友可以與他合作。

一場球不一定要整個對出局才算結束,如果隊長認為自己這方已經取得足夠分數,它可以宣布本場比賽結束。

雙方都可以有一名替補隊員,叫做「第十二人」,但他不能投球,也不能擊球,只能接球。



板球中所用的球中心為軟木,外表為紅色皮革。紅色皮革用線縫制起來。這部分叫做「縫線」。快投手們都讓球的這部分先著地,藉助場地的作用,就可以讓球偏離原來的方向,增加擊球的難度。以前,板球隊員們都穿白色體恤衫,隨著彩色衣服的使用,有時也使用白色的球。

壁球運動發展簡介
壁球的歷史要溯源到19世紀初,在倫敦的老城中心有一個「艦隊監獄」,專門關押欠債人和觸犯刑律、教規的貴族,他們自然不能去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如何打發枯燥乏味的囚禁時光呢?他們用類似拍子的器具對牆擊打小球自娛自樂,這可說是最早的壁球雛形。
真正意義上的壁球,則是由著名的貴族學校———哈羅中學的學生發明的,時間約在1830年前後。學生們雖身為貴族子弟,卻過著囚徒般枯燥的住校生活,於是,一種對牆擊球的室內運動被發明並流行開來。因球在猛烈觸及牆壁時發出類似英文「SQUASH」的聲音而得名,即現今公認的壁球。很快,這一娛樂健身運動在學校中流行開來,1864年,第一塊專用打壁球的場地在哈羅修建,這也成為該運動正式創立的標志。隨著學生長大成人,步入政界、軍界和商界,壁球也傳遍了英聯邦國家和世界各地。
進入20世紀,壁球運動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涌現了大批傑出的選手和精彩的比賽,技戰術也有所革新。1992年成立了世界壁球聯合會(簡稱WSF)。
時至今日,世界壁聯已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組織嚴密、管理有序的組織。截止到1999年,共有正式成員115個,開展壁球運動的國家和地區達135個;全世界范圍內經常從事壁球運動的人口約1500萬;有標准球場近5萬個。如同網球有4大公開賽,大滿貫賽和超9賽一樣,職業壁球界也有著名的4大賽事,即歷史最久的英國公開賽、香港公開賽、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冠軍賽和世界公開賽。每年6月,還要為上一年排名世界前8位的頂級選手再舉行一個超霸賽。

⑵ 介紹一下板球比賽的規則

板球(或稱木球、槳球,英語:cricket)是由兩隊各十一人進行對抗比賽的一項團隊運動。其現代形式起源於英格蘭,盛行於英聯邦國家,如澳洲、紐西蘭、印度、巴基斯坦、辛巴威、斯里蘭卡、南非、西印度群島等地。板球的球季主要在春季與夏季,剛好跟在秋季與冬季打的足球互補。

板球比賽時間長度不一,國際板球錦標賽的一場比賽每天進行六小時或以上,並長達五天;還有許多午餐和飲茶的休息時間;以及豐富的板球術語,都是使板球門外漢非常困擾的原因。但對於球迷來講,這項運動以及頂級板球國家隊之間的激烈競爭,都為他們提供了充滿激情的娛樂,甚至偶爾會發生外交沖突,如英格蘭與澳大利亞之間臭名昭彰的快速投球(Bodyline)系列賽。

板球使用的共42條規則是由瑪麗勒本板球俱樂部(Marylebone Cricket Club, MCC)同主要板球比賽國商議而得。如果比賽各隊同意,則可以在特定比賽中改動一些規則。其他規則用來補充和改變主要規則以滿足出現的不同情況。比如,對於嚴格限定好球數的單局比賽會有一系列關於賽程和接球位置的修改。

運動員和裁判
各隊由十一名隊員組成。根據各人的特長,每個選手可以被分為「擊球手」(batsman)和「投球手」(bowler)。攻守兼備的隊伍一般由五到六名擊球手和四到五名投球手組成。擊球和投球都非常優秀的人則稱為「全能選手」(all-rounder)。投球的一方中有一名處於特殊接球位置的球員,被稱作「捕手」(wicket-keeper)。

一場比賽由兩名裁判主持。其中一名站在投球一側的三柱門之後,作出大多數的裁決。另一名則站在左外場(square leg)附近的位置,可以看到擊球手的側面,在有更佳視角的情況下作出輔助判決。某些職業賽事中,會有一名場外第三裁判使用電視回放作為輔助判決。國際賽事中,則有一名場外仲裁人確保比賽符合板球比賽規則和此項運動的比賽精神。

球場
板球球場是圓形或橢圓形的草坪。球場沒有固定的尺寸,但其直徑通常為450英尺(137米)至500英尺(150米)。大部分球場還擁有繩子圈成的邊界線。

方球場(The Pitch)
在板球球場中心,有一塊由長方形粘土帶及短草構成的「方球場」,又稱「球道」。方球場的尺寸為10 × 66 英尺(3.05 × 20.12 米)。

方球場的兩頭各立有三根直立木柱,稱為「柱門」(stumps)。兩根「橫木」(l)放置於柱門頂部的凹槽之中,將三根柱門連接起來。三根柱門和兩根橫木共同組成一個「三柱門」(wicket)。方球場的一頭被設定為擊球手站立的「擊球區」,而另一頭則為投球手投球使用的「投球區」。

方球場上畫有被稱作「區域線」(crease)的邊界線。區域線通常用來裁定擊球手出局或決定投球是否合理。

球場分布
對於規定投球好球數的單輪比賽,球場上有兩種額外標記。其中,一個油漆標出橢圓線由方球場兩個寬邊之外以每個三柱門為中心、30碼(27.4米)為半徑的兩個半圓,以及平行於方球場長邊、距方球場30碼(27.4米)的兩條直線組成。這條線通常被稱作「內外場圈」(the circle),它將球場分為「內場」(infield)和「外場」(outfield)。另外,兩個以每個三柱門為中心、15碼(13.7米)為半徑的點線圓之內稱為「近內場」(close-infield)。內場、外場和近內場都是用來執行防守限制的。

球員位置
擊球的一方在場上有兩名擊球手。其中一名被稱為「擊球員」,面對投球手並擊打投球手投出的球。他的搭檔站在投球區作為「陪跑員」。捕手站或蹲在擊球區的三柱門之後。

除過投球手和捕手,防守一方的隊長將剩下的九名隊員,即外野手,分散到球場盡量覆蓋大多數的區域。他們的位置根據比賽戰略戰術,會有很大變化。球場上每個位置都有其相應的獨特名稱。

賽程
擲幣
在比賽當天,隊長檢查方球場情況來決定適合球場的頭槌手類型,並選擇十一名隊員。接著兩名隊長通過擲幣來決定哪一方有選擇先擊球或先投球的權力。


每局比賽被分為若干「輪」(over)。一般來說,每輪包含由同一個投球手連續投出的六個球。投球手不能連續投兩輪。投球手完成一輪之後,便回到防守位置,另一名投球手繼續投球。

每輪結束,擊球區和投球區對調,因此防守位置也有所調整。裁判位置也對調,即投球區的裁判轉移到左外場(square leg),而左外場的裁判來到新的投球區。

局的結束
一局結束的標志有:

十一名擊球手中的十名「出局」。
得到目標分數。
完成事先制訂的輪數(單日比賽中通常為50輪)。
擊球方隊長「宣布」他們的局「結束」(不應用於單日限定輪數比賽)
比賽時間
雙局比賽通常每日至少有六小時實際比賽時間,並持續三到五日。單局比賽則通常花費六小時或更多,且在一天之內結束。每日比賽還有正式的午餐和午茶時間,以及較短時間的飲水時間。在每局之間也有較短的休息時間。

比賽必須在無雨天氣進行。另外,由於在職業板球中投出的球速通常超過90mph(144km/h),比賽需要在擊球手能夠有良好視線的日光下進行。因此比賽會因雨(但除過下毛毛雨)或光線太暗而中止。如今一些單日比賽可以在泛光燈下進行,但除了少數澳大利亞的實驗性比賽,泛光燈並不應用於時間較長的比賽。職業板球比賽通常在室外舉行。這些要求意味著,在英格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辛巴威,比賽通常在夏天舉行。而在西印度群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比賽則通常舉行於冬季。因為這些國家的夏季通常是颶風和龍卷風肆虐的季節。

擊球手站在擊球界限(batting crease)上等待擊球。擊球手使用的木質板球球拍由長柄和一面平坦的木板組成。如果擊球手用他的球拍擊中板球,則稱為一「擊」(shot)或一「振」(stroke)。如果板球擦球拍邊沿而過,則稱為一「側擊」(edge)或一「削」(snick)。擊球手揮拍和擊打板球的方式用來為各種擊球命名。根據球隊的戰術要求,他可以防守性地擊球而避免出局,或者進攻性地擊球來迅速地獲得積分。

擊球手按照隊長制定的擊球順序依次出場擊球。首先出場的兩名稱為「開局者」(openers),他們將面對最猛烈的投球(對方的快速投球手的體力最為充沛並且板球也是新的)。擊球的一方則以擊球技術遞減的順序開始進攻,前5到6名擊球手通常是隊中的擊球好手。他們之後是全能選手,最後是投球手(他們通常擊球技術並不出眾)。按照戰術要求,這種順序在比賽過程中可以隨時改動。

得分跑
為了獲得一「跑」(記做一分),擊球員必須擊中板球並且跑到方球場的另一端,同時他的不擊球陪跑員搭檔必須跑到他的那端。兩者必須用拍或身體在擊球線之後碰地才能記做一跑。如果擊球員擊出的球足夠遠,兩個擊球手可以在方球場上跑數個來回,即「三柱門之間的得分跑」,將得到兩分獲更高。由於無得分跑規則,所以擊球手將球擊出後並不是非跑不可。如果擊球手得到奇數得分,他們將互換位置,以及擊球與非擊球的角色,除非最近一次投球結束本投球輪。

如果沒有擊球員處於最近的擊球線之後時,一個外野手將這一端三柱門上的橫木用球擊打掉落,則離此三柱門最近的擊球員出局。如果球被擊打出邊界,擊球一方得四分,或球沒有落地而直接出界,則得六分。同樣,如果球擊中一名場上防守球員的頭盔,則得五分。這種情況雖然很少出現,但是規則之一。

附加分
擊球手所得的每一分都記入全隊的總成績。全隊總成績還包含一些不計入任何擊球手個人成績的得分。這些分數被稱為「附加分」(extra,在澳大利亞被稱為sundry)。附加分分為無接觸得分(bye)、觸身得分(leg bye)、壞球(no ball)、偏球(wide)和罰球得分。前兩種在擊球手未能用球拍擊中球的情況下得到,而後兩種則是由於投球手犯規所致。在比較嚴重的違規情況下,如破壞球、故意拖延時間或破壞方球場,裁判可以判給對方罰球附加分五分。獲得罰球得分的一方不需要擊球。

投球和出局
投球
投球手將板球投向擊球手的投球動作為:手臂在投球過程中肘部可以保持一定角度或更彎,但不能伸直。如果他在任何情況下伸直肘部,將會被視作違規,所投之球被稱為「壞球」(no-ball)。通常情況下,投球手將球擊中地面然後反彈至擊球手。投球時,投球手在釋放球的同時,整個後腳應在區域線圍成的區域之內,部分前腳也在其內,否則是壞球。所投之球必須在擊球手能夠觸及的一定范圍之內,否則所投之球被稱為「歪球」或「偏球」(wide)。

注意:如果擊球手擊到球,則不能稱之為「歪球」。

投球手的主要目標是擊落「三柱門」的橫木,使擊球手「出局」(dismissed)。通常來說,按照擊球的排列順序,投球手使對方熟練擊球手出局的越多,對方的得分跑機會就會越少,剩餘擊球手的水平就越低。他們另一個目標是盡量限制每個投球輪對方的得分。這被稱作為「economy rate」。如果投球手將擊球手投擲出局,他的名字會記入成績。投球手可以分類為:快速投球手(pace bowler)和旋轉投球手(spin bowler)。

板球用球的中心是軟木球,外面緊密纏繞了數層細繩,最外層是用皮革包裹,並用輕微凸起的縫合線縫合。成年男性使用的板球重量必須在5.5至5.7盎司(155.9至163.0克)之間,其周長應在8又13/16至9英寸(224至229毫米)之間。女性和青年使用的球則較小。

擊球手出局
擊球手可以一直擊球直到「出局」。出局的方式共有十種,一些被記作投球手擊落橫木的成績,一些則不計入任何人的成績。如果一名擊球手出局,擊球的一方則派出另一名擊球手代替他的位置,直到十個擊球手都被淘汰,一輪結束。

許多出局的方式需要三柱門被「擊倒」(put down)。三柱門被擊倒意味著投出的板球,或手持板球的外野手將柱門之上的橫木移掉,或將柱門從場地之中拔起。十種出局方式中,前六個比較常見,後四個有關專門細節的則很少發生。簡單地說,這十種方式有:

接殺(caught):擊球手用球拍擊出或碰出的球,或者球碰到擊球手的手套或球拍柄後,沒有彈地而直接被防守隊員接住。記入投球手和接球者兩人的成績。
擊殺(bowled):投球手投球擊中擊球手方的柱門,將一個或兩個橫木擊落。記入投球手成績。
腿截球(leg before wicket, lbw):當投出的球未碰到球拍而擊中擊球手的腿或護墊,裁判判定若不阻擋則球將擊中柱門。為保護擊球手,板球規則規定了某些例外,比如投出的球在兩三柱門之間的腿側區(leg-side)反彈,擊球手不能因LBW出局。記入投球手成績。
截殺(run out):當一名擊球手在方球場兩端之間跑動時,一名外野手、投球手或捕手將球擊中柱門從而擊落一個或兩個橫木。此出局方式並不正式記入任何防守隊員的成績,但參與截殺的防守隊員名稱將由括弧括起計入記分冊。
持球撞柱(stumped):當投球過程中,擊球手自願或非自願地離開自己的區域線時,捕手接到板球並在擊球手返回自己區域之前用板球擊打橫木或三柱門,使一個或兩個橫木掉落。記入投球手和捕手成績。
誤擊三柱門(hit wicket):當擊球手在擊球或起跑過程中,用身體或球拍誤擊柱門,使一個或兩個橫木掉落。記入投球手成績。
手持球(handled the ball):在未經防守一方同意的情況下,擊球手故意用手碰球。不計入任何人的成績。
二次擊球(hit the ball twice):除保護他的三柱門的唯一原因外,擊球手故意擊球兩次。不計入任何人的成績。
阻礙防守(obstructing the field):擊球手故意阻礙外野手接球防守。不計入任何人的成績。
超時(timed out) :新擊球手代替出局擊球手上場時,間隔時間超過3分鍾(如果時間更長,比賽可能因裁判收回而終止)。不計入任何人的成績。
另外,擊球手可以在未出局的情況下離開球場。如生病或受傷,這意味著「受傷下場」(retired hurt)或「生病下場」(retired ill)。如果此擊球手沒有出局,他可以在充分復原後,同一局之內重新擊球。沒有受傷或生病的擊球手也能下場,此時他將視作自願出局(retired out),但沒有人因此記入成績。

在「壞球」的情況下,擊球手不能因「擊殺」、「接殺」、「腿截球」、「持球撞柱」或「誤擊三柱門」而出局。在「偏球」的情況下,他也不能因「擊殺」、「接殺」、「腿截球」或「二次擊球」而出局。

一些出局情形可以發生在投球手未投球的情況下。不擊球的那個擊球手可以被投球手截殺,如果他在投球手投球之前離開他的區域線,或者他可以在任何時刻因「阻礙防守」或「自願出局」而下場。「超時」出局也是在非投球情況下出現。其他所有出局情形中,每次投球應只有一名擊球手出局。

接球和防守
外野手,防守戰術

外野手(fielders)在場上協助投球手一同防止擊球手獲得太高的分數。他們使用以下兩種防守方式:直接接到球而使擊球手出局,或者攔截彈地之後的球並迅速投回方球場,試圖截殺擊球手,從而限制擊球手的得分機會。

捕手(wicket-keeper)是一名始終站在擊球員三柱門之後的特殊外野手。他的主要任務是接收擊球手未能擊中的傳球和投球,來防止他們跑到外場從而得到附加分bye。在方球場這一頭,捕手戴著專用手套(外野手中唯一)和小腿上的護腿墊。由於捕手直接位於擊球員身後,他非常容易將一個輕側擊(fine edge)接到而使擊球手被接殺;較重的側擊則通常由處於slips位置的外野手處理。捕手也是唯一能夠將擊球手「持球撞柱」(stumped)出局的外野手。

[編輯] 其它
隊長
對於一個隊伍的成功,其隊長在制定場上戰略戰術時的敏銳判斷是非常重要的。隊長通常制定一系列重大決定,如安排防守位置,更換投球手和擲幣。

替跑
在擊球手可以擊球但因傷病不能進行得分跑時,他可以請求裁判和防守方隊長允許他使用替跑。替跑應盡可能使用已出局的擊球手。當擊球手擊球之後,替跑的唯一目標就是代替受傷擊球手進行三柱門之間的得分跑。

替補
在ODI比賽進行之中允許有一名替補。被替補的隊員不能夠在返回比賽。

而其他形式的比賽中,如果一個球員因傷病不能繼續比賽,替補可以上場替換他;但替補不能投球、擊球、作為隊長或捕手。這里的替補是臨時性質的,當受傷球員可以上場之後,他將離開球場。

⑶ 印度有本土體育項目嗎

有啊,最有名的就是印度板球了,板球運動在印度就相當於乒乓球在中國。
板球(cricket),又稱木球,一向給人稱頌為「紳士的游戲」(gentleman's game),是一項崇尚體育精神(sportsmanship)和「公平比賽」(fairplay)的運動。板球起源於英國,盛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家,也就是說印度的板球運動是它作為英國殖民地時,英國人帶去的。
板球世界盃(ICC Cricket World Cup)是由國際板球理事會舉辦的一天單局板球比賽。該項比賽是世界上最多人觀賞體育運動之一,是僅次於奧運會(Olympic Games)、FIFA世界盃(FIFA World Cup)、橄欖球世界盃(Rugby World Cup)的全球第四大賽事,第一屆板球世界盃是在1975年在英格蘭舉辦。
據咨詢公司YouGov統計,在印度,62%的人(約7億半人口)一年至少打過4次板球,印度板球聯賽的品牌價值已經超過了世界盃和奧運會,僅次於NFL高居全球第二。而印度板球聯賽中,球員的平均年薪居然能達到2670萬人民幣的年薪。

⑷ 請問板球怎麼打

板球起源於英國,盛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孟加拉等英聯邦國家。據說早在13世紀紀,英王愛德華一世就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參加過類似半球的運動。板球被譽為貴族運動,亨利八世稱半球為「國王的運動」。直至今日,板球還是被看成中產階級的運動。雖然出身高貴,英國目前正在採取措施,普及板球運動。過去近20年來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是板球運動的霸主。但英格蘭的實力正在回升,更因為幾個球員外形俊朗,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球迷捧場。今年英格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骨灰杯」賽事,更是吸引了創紀錄的觀眾前往參觀。現在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半球的規則吧,以便更好地欣賞這項運動。 目標 半球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比對手多得分。兩個隊每邊11人,輪流投球和擊球。當一個隊擊球時,這個隊設法將球擊到遠處以便得到盡可能多的「跑動」,即分數。 投球的一方則盡力將對方的擊球手出局。擊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投球手擊中門柱 2、 球由擊球手擊出後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隊員接住。 3、 擊球手的腿擋住了球。如果球投在了兩個球門柱之間的狹小地帶以內,而投球手的腿擋住了原本將擊中球門柱的球,擊球手出局。這個規則與足球里的越位類似。 4、 球門柱被球碰到。當擊球手在跑動時,投球方的接球員時刻准備用球擊中門柱,如果接球員在擊球手跑回氣球區之前用球擊中門柱,該名擊球員出局。 5、 擊球員如果用手捧球,即手球,也出局。這種情況較少發生。 6、 故意第二次擊球 7、 超時。這種情況也很少發生。板球是一項紳士運動,雙方隊員相互尊重。根據規則,門柱被擊中後,新的擊球手必須在3分鍾以內就位。如果晚於三分鍾,擊球手出局。 8、 擊球手觸碰到門柱 9、 擊球手阻礙視線,很少發生。 10、沒有完成跑動。跟第4項類似。 球員 投球的一方11名隊員全部都在場上,但是擊球的一方一次只有兩名球員在場上。 投球方的隊長可以將9名接球員安置在球場周圍。另兩名則分別為投球手和門柱守門員。 投球手投球,而對方的擊球手則擊球,並設法完成跑動得分。每在兩個門柱之間跑動一次,得一分。 如果擊球手擊出的球到達場邊,得4分。如果將球擊出界外,得6分。 雖然擊球方的11名隊員都有機會擊球,但如果有10名擊球手已經出局,則正個隊都算出局,因為最後一名擊球手已經沒有隊友可以與他合作。 一場球不一定要整個對出局才算結束,如果隊長認為自己這方已經取得足夠分數,它可以宣布本場比賽結束。 雙方都可以有一名替補隊員,叫做「第十二人」,但他不能投球,也不能擊球,只能接球。 球 板球中所用的球中心為軟木,外表為紅色皮革。紅色皮革用線縫制起來。這部分叫做「縫線」。快投手們都讓球的這部分先著地,藉助場地的作用,就可以讓球偏離原來的方向,增加擊球的難度。以前,板球隊員們都穿白色體恤衫,隨著彩色衣服的使用,有時也使用白色的球。

⑸ 板球的比賽規則

板球是以擊球(batting)、投球(bowling)和接球(fielding)為主的運動。參與者分兩隊作賽,通常每隊11人,一隊做攻擊,另一隊做防守。攻方球員為擊球手(batsman),比賽時每次只可派兩人落場,致力奪取高分數;一人負責擊球取分,另一人配合奪分。守方則11位球員同時落場作賽,一人為投球手(bowler)負責把球投中擊球手身後的三柱門(wicket),力圖將他趕出局(out),其他球員為外野手(fielder),負責把擊球手打出的球接住,防止攻方得分(run)。攻方的擊球局(innings)完結後,兩隊便會攻守對調,得分較高那隊為勝方。
投球的一方則盡力將對方的擊球手出局。擊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投球手擊中門柱 (Bowled)。
2、 球由擊球手擊出後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隊員接住 (Caught)。
3、 擊球手的腿擋住了球 (Leg Before Wicket,簡稱LBW)。如果球投在了兩個球門柱之間的狹小地帶以內,而投球手的腿擋住了原本將擊中球門柱的球,擊球手出局。這個規則與足球里的越位類似。
4、 當擊球手在跑動時,投球方的接球員時刻准備用球擊中門柱,如果接球員在擊球手跑回擊球區界線之前用球擊中門柱,該名擊球員出局(Run out),
5、擊球員在擊球過程中並未擊到球而離開擊球區界線,後捕手(wicketkeeper)在擊球員返回之前持球擊中三柱門,擊球手出局 (Stumped)。
6、 擊球員如果用手捧球,即手球,也出局 (Handling the ball)。這種情況較少發生。
7、 故意第二次擊球 (Hit the ball twice)。
8、 超時(Time out)。這種情況也很少發生。板球是一項紳士運動,雙方隊員相互尊重。根據規則,門柱被擊中後,新的擊球手必須在3分鍾以內就位。如果晚於三分鍾,擊球手出局。
9、 擊球手觸碰到門柱 (Hit wicket)。
10、 擊球手阻礙視線。(Disrupt the field) 很少發生。 投球的一方11名隊員全部都在場上,但是擊球的一方一次只有兩名球員在場上。投球方的隊長可以將9名接球員安置在球場周圍。另兩名則分別為投球手和後捕手。
投球手投球,而對方的擊球手則擊球,並設法完成跑動得分。每在兩個門柱之間跑動一次,得一分。
如果擊球手擊出的球到達場邊,得4分。如果將球直接擊出界外,得6分。
雖然擊球方的11名隊員都有機會擊球,但如果有10名擊球手已經出局,則整個隊算出局 (all out),因為最後一名擊球手已經沒有隊友可以與他合作。
雙方都可以有一名替補隊員,叫做「第十二人」,但他不能投球,也不能擊球,只能守球。
一局球不一定要整個隊出局才算結束,如果隊長認為自己這方已經取得足夠分數,它可以宣布本局結束 (declared)。 這種方式只會出在無回合限制賽裡面,因為限制回合比賽中比的是在規定回合內哪方得的分更多,宣布結束會變得沒有意義。雖然在板球規則里沒有提及關於限制回合比賽中是否能夠宣布結束,但是這種事情也從來不會發生...
另外在測試賽中,如果先打的隊第一局的分比後打的隊第一局的分要多150或以上,先打的隊長可以選擇讓後打的隊先開始第二局比賽 (follow on)。 假如說一個隊勝利了,有三種情況:
1、成功追回制定分數(target),表示方法是:在N個未出局情況下勝利(won by N wickets)。2、成功保住制定分數,表示方法是:以N分勝利(won by N runs)。N=勝利方總分-失敗方總分。
3、剩餘一局未打便成功保住制定分數。這種情況只發生在無限制回合賽中,表示方法是:還剩餘一局未打的情況下以N分勝利(won by an innings and N runs)。N=勝利方分數-失敗方總分。 對比和局,平局(Tie)的出現次數極少。在近2000場測試賽中,僅出現了2次平局(1960年澳洲對西印度群島和1986年澳洲對印度)。平局出在擊球方在兩隊總分相等的時候全出。國際性單日比賽中出現了23次平局,在08年2月20日英格蘭對紐西蘭。而在剛剛出現的國際性二十20比賽中就已經出現了4次平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6年12月一場英格蘭對辛巴威的測試賽中,出現了兩隊總分相等的和局。這也是在板球歷史上唯一一場等分的和局。 無限制回合比賽出現和局,而在限制比賽中則叫做無結果比賽(No results)。意思是由於特殊因素比賽未能分出勝負,比賽沒有結果。無結果比賽經常由於天氣原因中斷比賽而出現。為了盡量將中斷的比賽得出結果,出現了D/L計算方式,或者達克沃斯/劉易斯計算方式(Duckworth/Lewis Method),由富蘭克·達克沃斯和托尼·劉易斯制定,用來計算第二隊在限定回合被縮短的情況下的制定分數,從而能夠得出比賽結果。

⑹ 請問板球怎麼打

板球起源於英國,盛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孟加拉等英聯邦國家。據說早在13世紀紀,英王愛德華一世就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參加過類似半球的運動。板球被譽為貴族運動,亨利八世稱半球為「國王的運動」。直至今日,板球還是被看成中產階級的運動。雖然出身高貴,英國目前正在採取措施,普及板球運動。過去近20年來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是板球運動的霸主。但英格蘭的實力正在回升,更因為幾個球員外形俊朗,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球迷捧場。今年英格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骨灰杯」賽事,更是吸引了創紀錄的觀眾前往參觀。現在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半球的規則吧,以便更好地欣賞這項運動。

目標

半球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比對手多得分。兩個隊每邊11人,輪流投球和擊球。當一個隊擊球時,這個隊設法將球擊到遠處以便得到盡可能多的「跑動」,即分數。

投球的一方則盡力將對方的擊球手出局。擊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投球手擊中門柱

2、 球由擊球手擊出後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隊員接住。

3、 擊球手的腿擋住了球。如果球投在了兩個球門柱之間的狹小地帶以內,而投球手的腿擋住了原本將擊中球門柱的球,擊球手出局。這個規則與足球里的越位類似。

4、 球門柱被球碰到。當擊球手在跑動時,投球方的接球員時刻准備用球擊中門柱,如果接球員在擊球手跑回氣球區之前用球擊中門柱,該名擊球員出局。

5、 擊球員如果用手捧球,即手球,也出局。這種情況較少發生。

6、 故意第二次擊球

7、 超時。這種情況也很少發生。板球是一項紳士運動,雙方隊員相互尊重。根據規則,門柱被擊中後,新的擊球手必須在3分鍾以內就位。如果晚於三分鍾,擊球手出局。

8、 擊球手觸碰到門柱

9、 擊球手阻礙視線,很少發生。

10、沒有完成跑動。跟第4項類似。

球員

投球的一方11名隊員全部都在場上,但是擊球的一方一次只有兩名球員在場上。

投球方的隊長可以將9名接球員安置在球場周圍。另兩名則分別為投球手和門柱守門員。

投球手投球,而對方的擊球手則擊球,並設法完成跑動得分。每在兩個門柱之間跑動一次,得一分。

如果擊球手擊出的球到達場邊,得4分。如果將球擊出界外,得6分。

雖然擊球方的11名隊員都有機會擊球,但如果有10名擊球手已經出局,則正個隊都算出局,因為最後一名擊球手已經沒有隊友可以與他合作。

一場球不一定要整個對出局才算結束,如果隊長認為自己這方已經取得足夠分數,它可以宣布本場比賽結束。

雙方都可以有一名替補隊員,叫做「第十二人」,但他不能投球,也不能擊球,只能接球。



板球中所用的球中心為軟木,外表為紅色皮革。紅色皮革用線縫制起來。這部分叫做「縫線」。快投手們都讓球的這部分先著地,藉助場地的作用,就可以讓球偏離原來的方向,增加擊球的難度。以前,板球隊員們都穿白色體恤衫,隨著彩色衣服的使用,有時也使用白色的球。

⑺ 勵志影片《印度女孩》聚焦板球,這是一項怎樣的運動與棒球有區別嗎

球類運動一直都是人們喜歡的體育中的寵兒,比如足球,籃球和乒乓球等。有小夥伴們在看了《印度女孩》這部勵志影片之後,便開始關注了板球這項運動,想要知道它是什麼樣的運動,與棒球有區別嗎?一起跟著小編來看一看吧。

總之,無論是什麼樣的體育運動,從來都不是為了逞強爭勝,而是讓人們看到運動員們奮斗拼搏和永不服輸的精神。也許在競技的過程中,會一爭高下,甚至發生爭吵,但是比賽結束後,大家會擁抱和握手。這樣才是讓人們喜歡的,不分國界,無關輸贏的體育精神。

⑻ 什麼是板球

板球(cricket),又名木球,一向給人稱頌為「紳士的游戲」(gentleman's game),是一項崇尚體育精神(sportsmanship)和「公平比賽」(fairplay)的運動。板球起源於英國,盛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家。 據說早在13世紀,英王愛德華一世就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參加過類似板球的運動。板球被譽為貴族運動,亨利八世稱板球為「國王的運動」。直至今日,板球還是被看成中產階級的運動。雖然出身高貴,英國目前正在採取措施,普及板球運動。過去近20年來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是板球運動的霸主。但英格蘭的實力正在回升,更因為幾個球員外形俊朗,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球迷捧場。 板球項目是鍛煉手眼的協調能力,集上肢動作控制能力、技巧與力量為一體的綜合性運動。比賽項目為團體賽。]

⑼ 板球是怎麼樣論輸贏

板球規則
板球起源於英國,盛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孟加拉等英聯邦國家。據說早在13世紀紀,英王愛德華一世就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參加過類似半球的運動。板球被譽為貴族運動,亨利八世稱半球為「國王的運動」。直至今日,板球還是被看成中產階級的運動。雖然出身高貴,英國目前正在採取措施,普及板球運動。過去近20年來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是板球運動的霸主。但英格蘭的實力正在回升,更因為幾個球員外形俊朗,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球迷捧場。今年英格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骨灰杯」賽事,更是吸引了創紀錄的觀眾前往參觀。現在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半球的規則吧,以便更好地欣賞這項運動。

目標

半球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比對手多得分。兩個隊每邊11人,輪流投球和擊球。當一個隊擊球時,這個隊設法將球擊到遠處以便得到盡可能多的「跑動」,即分數。

投球的一方則盡力將對方的擊球手出局。擊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投球手擊中門柱

2、 球由擊球手擊出後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隊員接住。

3、 擊球手的腿擋住了球。如果球投在了兩個球門柱之間的狹小地帶以內,而投球手的腿擋住了原本將擊中球門柱的球,擊球手出局。這個規則與足球里的越位類似。

4、 球門柱被球碰到。當擊球手在跑動時,投球方的接球員時刻准備用球擊中門柱,如果接球員在擊球手跑回氣球區之前用球擊中門柱,該名擊球員出局。

5、 擊球員如果用手捧球,即手球,也出局。這種情況較少發生。

6、 故意第二次擊球

7、 超時。這種情況也很少發生。板球是一項紳士運動,雙方隊員相互尊重。根據規則,門柱被擊中後,新的擊球手必須在3分鍾以內就位。如果晚於三分鍾,擊球手出局。

8、 擊球手觸碰到門柱

9、 擊球手阻礙視線,很少發生。

10、沒有完成跑動。跟第4項類似。

球員

投球的一方11名隊員全部都在場上,但是擊球的一方一次只有兩名球員在場上。

投球方的隊長可以將9名接球員安置在球場周圍。另兩名則分別為投球手和門柱守門員。

投球手投球,而對方的擊球手則擊球,並設法完成跑動得分。每在兩個門柱之間跑動一次,得一分。

如果擊球手擊出的球到達場邊,得4分。如果將球擊出界外,得6分。

雖然擊球方的11名隊員都有機會擊球,但如果有10名擊球手已經出局,則正個隊都算出局,因為最後一名擊球手已經沒有隊友可以與他合作。

一場球不一定要整個對出局才算結束,如果隊長認為自己這方已經取得足夠分數,它可以宣布本場比賽結束。

雙方都可以有一名替補隊員,叫做「第十二人」,但他不能投球,也不能擊球,只能接球。



板球中所用的球中心為軟木,外表為紅色皮革。紅色皮革用線縫制起來。這部分叫做「縫線」。快投手們都讓球的這部分先著地,藉助場地的作用,就可以讓球偏離原來的方向,增加擊球的難度。以前,板球隊員們都穿白色體恤衫,隨著彩色衣服的使用,有時也使用白色的球。

板球:紳士的運動

每逢夏令時節,英國人就掀起一陣打板球的狂熱。雖然板球和足球都發源於英倫三島,但英國的體育愛好者只把板球看作是英國的「國球」,原因很簡單,英國的板球在半個世紀以來的世界板球大賽上,幾乎屆屆奪冠。在英國人心目中,板球不只是一種體育運動項目,而且也成了英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板球最早出現在18世紀的英國鄉間,當時是鄉下紳士們最喜愛的體育運動。古代的板球往往無正規球場,而選擇在鄉下平整的草地上進行,賽後參賽者便走進附近的小酒館切磋技藝,增進友誼。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英國紳士彬彬有禮的風度。

幾百年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比賽即使很激烈,觀眾們只是溫文爾雅地鼓掌,輕言細語地評說,連喝彩聲也是整齊劃一的。這種君子風度,與臭名昭著的英國足球流氓的大打出手、倒行逆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而上場的球員,也個個穿戴整齊,衣著統一。近百年來,他們一直是白鞋、長褲、白襯衣外加薄毛衣,裝束幾乎毫無變化。比賽時,隊員即使拚命想贏球,但對待對手卻彬彬有禮。要是雙方有點沖突,也往往由一方先開個玩笑,於是一切又變得那麼平和寧靜。

板球看起來打法十分簡單,每方11人輪流上場打分,得分高者即為勝家。隊員使用的球拍是一塊木板, 打的是紅皮小球,和美國的壘球十分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擲的速度越快越好,對方擊球越遠越好。

但板球比賽規則能寫上十餘頁紙,細節更是多得數不清,上場又有一些附加的條條框框。正是這數百年積累下來的繁文縟節的規矩,才使板球特別富於英國紳士味。

英國板球俱樂部理事會的成員,大多是55歲以上的男性,觀念保守,一味強調尊重傳統。最近,一名被 譽為「板球女王」的女士巴莉在一夥女球迷的慫恿下, 大無畏地向著名的博恩板球俱樂部遞交了加入申請, 卻遺憾地被斷然拒絕。原來,英國大大小小的板球俱樂部一直在遵守著一項長達數百年的老傳統:板球不歡迎女人。

閱讀全文

與印度板球怎麼打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08
哪個明星去了中國好聲音 瀏覽: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國家 瀏覽:162
中國庚子年年都有什麼事 瀏覽:960
義大利怎麼考駕照 瀏覽:636
500馬幣是多少印尼盾 瀏覽:104
伊朗在地球儀上哪個位置 瀏覽:103
如何在中國和越南聊天 瀏覽:489
從印尼到印度多少公里 瀏覽:748
印度汽車關稅如何 瀏覽:260
義大利時區是哪裡 瀏覽:381
越南第一網紅叫什麼 瀏覽:322
如何去印度尼西亞購批發買龍魚 瀏覽:409
印度和法西斯哪個發達 瀏覽:525
中國軍種有多少個 瀏覽:200
義大利美術都有哪些人 瀏覽:569
印尼來國內工廠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321
中國傳媒大和人大新聞學哪個好考 瀏覽:333
伊朗錢幣5000能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952
印度導彈試射對准中國哪些城市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