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尼泊爾和印度在外交上存在著不平等條約
首先尼泊爾要和外國建交的話必須經過印度的同意,
再尼泊爾如果到外國買軍品也必須得到印度的認可。本來印度買武器也要得到尼泊爾的認可,但是印度重來不問尼泊爾。
尼泊爾的一部分領土被印度占著。想原來的錫金國事中國的藏傳佛教的附屬,但是現在被印度吞並了,印度的目的就是西藏
❷ 印度和尼泊爾的關系是什麼
印度和尼泊爾是兩個獨立的國家,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簡稱尼泊爾,是南亞山區內陸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屬青藏高原南底),北與中國相接,其餘三面與印度為鄰。喜瑪拉雅山脈是中尼的天然國界,包括珠峰在內,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在中尼邊境。全國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850萬人。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尼泊爾蘭毗尼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古尼泊爾境內有很多國家,1769年尼泊爾統一,建立沙阿王朝。十八世紀後期,尼泊爾王國向中國清朝皇帝進貢。2008年5月,尼泊爾廢除君主制,改國號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❸ 為什麼印度要在尼泊爾給中國下絆子
關於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是諸如丹麥、瑞士、挪威等這樣發達的北歐國家。但,我們也會看到這個國家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也是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那就是尼泊爾。這看上去有些令人費解,就算尼泊爾有眾多的苦行僧,他們的境界是高於我等的,但沒有物質的保障,哪有力氣去讓精神富有起來?所以,雲石君,更願意相信,如此宣揚尼泊爾,更多是出於旅遊經濟效應。
於是,中尼關系極速升溫,1963年7月破土動工中尼公路,並於1967年宣告建成。
中尼公路至關重要,對中國而言,獲得了進入南亞的現代化通道,進而提升對尼泊爾、乃至南亞的影響力。對尼泊爾來說,在面對印度的壓迫時有了討價還價的籌碼。1969年,尼泊爾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來就派駐加德滿都陸軍總部的印度軍事代表團和北部邊境哨所的印度軍事人員,便是最好的體現。
當然,中尼公路不可能完全改變尼泊爾受印鉗制的格局。印度畢竟不好惹,於1970年,發動了對尼泊爾的經濟制裁:印尼貿易與過境條約到期,印度卻拒絕續約。此後,印度便常用經濟制裁的手段來制約尼泊爾。
深居內陸山地的尼泊爾,對外交通必須經過中印兩國。雖然中國實力遠超印度,但與尼泊爾接壤的卻是最為邊緣、經濟價值最低、交通也最不發達的西藏高原。這種限制,決定了中尼公路的作用更多是在政治和軍事方面,而在經濟上對尼泊爾的作用並不明顯。這也就決定了尼泊爾依然無法擺脫印度控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國力劇增,科技水平進步迅速,中尼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而論證中的中尼鐵路如果成為了現實,尼泊爾的真正獨立便有了可能。
為什麼這么說?
第一、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對南亞的政治軍事影響力。雖然尼泊爾不可能允許中國軍事力量進入,但只要中尼鐵路存在,尼泊爾便有了與印度的政治博弈的底氣,有中國的援助,印度對尼泊爾也不敢太胡來。
第二、在經濟上,改變尼泊爾對印度的依賴程度。相對於公路,鐵路運輸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更小。再加上中國已有了幾十年的改革開發取得的顯著經濟實力,憑借鐵路對尼泊爾的經濟影響力也會更強。
具體表現在:有了更為便捷的鐵路,尼泊爾的部分高價值自然資源可以有效地運往中國內地。另外,中國遊客也會較以往大幅增長,對拉動尼泊爾的旅遊經濟也會十分有效。而這些日趨緊密雙邊經濟活動,意味著印度對尼泊爾的經貿壟斷地位會被進一步打破。
不過,擺在眼前的世界屋脊,決定了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都不可能使中尼聯系達到尼印間的高度。即便如此,也可在相當程度上改觀尼泊爾的附庸地位。再考加上中國遠強過印度的國力,也可在經濟交往中彌補中尼地緣疏離帶來的局限,另外也使得中國有能力在政治上對尼泊爾提供超越地緣限制的支撐。
只要中國有超出印度的絕大規模優勢,也就有了對尼泊爾的影響力會達到或逼近印度的可能,那是,中印在該區域的均勢地位便會形成。
一旦形成了均勢,尼泊爾本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他的政治態度,將可以決定該國的走向和歸屬。當然,對於尼泊爾而言嗎,秉持中立,在該區域內部助弱制強,維持均勢是最符合尼泊爾的利益的。
因地限制,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掌控尼泊爾。而讓尼泊爾從印度附庸,變為中印之間的戰略緩沖,中國也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不過,印度就不樂意了。好好的自家後院,到頭來卻成了兩家人的市政園林。
當然,印度並不想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一旦這種差距懸殊到了一定程度,那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將不可避免。到那時,印度就算有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也只能嘆息了,誰讓不如人的。而尼泊爾也就達到了長期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目的。
❹ 尼泊爾總理為何要全力支持印度
近日,尼泊爾總理保證為友好鄰邦印度提供全力支持
據此前報道,《印度斯坦時報》稱,德烏帕將於24日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此外,德烏帕還將分別與印度總統考文德、副總統奈杜會面。而在德烏帕的行程中,除了在新德里的官方活動,他還將到訪海德拉巴(印度南部城市)、蒂魯伯蒂和菩提伽耶等地。報道稱,德烏帕與莫迪會談的主要內容會涉及印度對尼泊爾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水電項目的突破等。
❺ 尼泊爾佛教的印度和西藏的影響
尼泊爾佛教密宗的廣泛傳播和印度、西藏僧侶的定居、訪問有著密切的關系。藏傳佛教的形成和傳播,反過來又推動了尼泊爾佛教的發展。743年,印度自續中觀派的一些著名理論家應赤松德贊之請,赴藏傳播佛法。寂護去藏前曾在尼泊爾停留6年,他在尼泊爾傳播唯識論,並為斯瓦揚布寺(自體放光寺)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印度密宗大師蓮花生在入藏前,也在尼泊爾逗留過四年。他向尼泊爾、藏傳佛教僧侶學習了密法,並在坎提普爾(今加德滿都)的東北地區建立了宣傳密法的佛陀納特寺。寂護的弟子蓮花戒在762年路經尼泊爾時,曾受到斯瓦揚布寺和佛陀納特寺僧眾的歡迎。阿底峽在1041年訪問尼泊爾時曾在加德滿都谷地和尼西波爾帕平原弘傳時輪教,並在坎提普爾建立了上初寺。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理論奠基人瑪爾巴和弟子米拉日巴、噶當派的著名譯師俄·羅丹喜饒都曾在尼泊爾學習和弘傳佛教。密教大師達摩·屍伐密還在尼泊爾住了年。ll-13世紀穆斯林侵入孟加拉和比哈爾,印度著名的超戒佛教大學等遭到破壞後,大批佛教徒攜帶經卷和文物到尼泊爾和西藏避難,因此,佛教的大批典籍和手稿得以保存。由於大批印度佛教徒的湧入,促進了尼泊爾佛教的繁榮。11世紀中葉至15世紀初,藏傳佛教的很多宗派形成後,如薩迦派、寧瑪派和噶舉派中的噶瑪派等也先後相繼傳入尼泊爾,有的至今仍有影響。
❻ 向來以「兩個民族,一個社會」,著稱的印度和尼泊爾,為何突然翻臉
2020年6月,一支印軍嘗試進到爭議地區卡拉帕尼地域,尼泊爾部隊在警示失效的狀況下,向印軍開槍。大戰之後,彼此都有死傷。尼印兩國素來以「2個中華民族,一個社會發展」而出名,現如今彼此忽然撕破臉皮,令全球啞然。
尼泊爾一瞥尼泊爾坐落於東亞內地北邊,北京首都加德滿都,全國各地佔地面積147181平方千米,與遼寧省面積非常,尼泊爾除北邊以喜馬拉雅山為中尼純天然邊界外,東、西、南三面與印度交界。地形北高南低,全球十大高峰有八座坐落於中尼邊境線,故有「山鷹之國」的美名。
2016年,尼泊爾出口貿易總金額8522.9億盧比,摺合80.14億美金,在其中對印出入口總金額711.4億盧比,從印進口總金額4875.97億盧比,占出口貿易總金額的65.56%。從這組數據信息能夠看得出,尼泊爾在經濟發展比較嚴重依靠印度,貿易往來存有極大貿易逆差,並且印度還能夠根據進口關稅現行政策和操縱換取外匯交易等對策,輕輕鬆鬆把握尼泊爾的支柱行業。
從實際看,印度曾一度揮動經濟發展棒子,導致尼泊爾經濟發展大損。1989年,尼印政冶環境惡化,印度單方關掉尼印邊界,造成 尼泊爾經濟停滯和社會動盪。尼泊爾畫蛇添足,轉口貿易向我國等地域擴展遷移,解決了出口貿易風險性,獲得了一定實際效果,可是,這種對策仍未從源頭上搖擺不定印度在尼泊爾的貿易主宰影響力。尼印矛盾為印度重新啟動經濟制裁造就了標准。
❼ 為什麼印度跟尼泊爾也有領土爭端
我們知道印度幾乎和所有鄰國都有領土爭端。近期,我們看到尼泊爾把和印度爭議地區劃入本國地圖,宣稱自己是收復失地,而印方指責尼泊爾單方面改變地區現狀。本文我們來看看印度和尼泊爾的領土爭議問題和背後的歷史原因。
❽ 揭秘:尼泊爾為什麼突然跟印度翻臉全面倒向中國
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西藏隔山相望;東西南三面則被印度包圍。面積14.7萬平方公里,人口2600多萬。從地形上看,國家由北到南,依次為山脈、河谷丘陵和平原草場,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小國。
但打鐵還得自身硬。如果印度的大規模工業化不能見效,其與中國的國力差距將不斷拉大。這種差距懸殊到一定程度,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將不可避免。屆時,縱然印度心有不滿,亦只有徒喚奈何。尼泊爾長期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努力,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❾ 為何雄心勃勃的印度,沒有吞並尼泊爾
因為尼泊爾和印度有許多的貿易往來,再加上尼泊爾現在非常需要印度的經濟和貿易支持,長期以往就造成了尼泊爾和印度的關系非常好,很多時候尼泊爾都會無償的幫助的幫助印度,所以有個這樣的好哥們國家在身邊,印度沒事幹嘛要吞並他。
要知道尼泊爾可是雇傭兵民族,有很多人都是去了阿富汗然後存活下來的經驗老手,如果真的打起來的話,印度只有憑借自己人海戰術,看一下有沒有取勝的希望。
❿ 中國尼泊爾9月將軍演印媒為何格外"上心"
據悉,《印度時報》13日報道稱,中國和尼泊爾即將於今年9月中旬在四川成都舉行代號為「珠峰友誼-2018」的聯合軍事演習。該報說,即便尼泊爾在外交政策上小心謹慎,它和中國的「軍事外交」仍然令印度擔心。
而這一次,印度媒體從匿名官員處得到消息說,尼泊爾前總理普拉昌達下個月將訪問印度。《印度時報》強調稱,據悉,普拉昌達將於9月7日至12日訪問印度,之後將回國短暫休整,預計一周之後再訪問中國。有當地媒體就此評論說,從尼方這一出訪安排可以看出,「尼泊爾並不打算在對外政策上改弦更張」。
一直以來,印度媒體對尼泊爾和中國的交往總是格外「上心」。美國「伯根雜志」網站12日的分析文章說,隨著中國和尼泊爾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建設連接兩國的跨境鐵路,雙方關系將再次得到提升。與此同時,印度也在加強對尼泊爾的經濟和戰略投入,包括推動連接加德滿都與印度拉克索爾鎮的鐵路項目,並建議增加兩國共享的內陸水路互聯互通。該文章稱,印度對中尼鐵路建設的回應值得關注。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