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每年花費百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他們是怎麼付款的
印度軍方的貪污腐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期以來印度都有高於市場價買武器的傳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部分印度軍方官員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外國向個人提供的賄賂。無論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新德里方面進行軍購,印度軍方或多或少地能夠從中獲取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軍方花錢大手大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最近的一個多月來,印度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以色列等都在進行軍售交易,有的是已有交易被印度催交,有的則是被追加甚至新增軍售交易。印度已然顯示出濃烈的對武器裝備的渴求,資金問題基本已被印度軍方所忽略。
隨之而來的後果,自然是武器裝備的價格上漲。雖然印度在其他軍售項目上的花費具體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光從和俄羅斯的戰斗機交易來看,印度就在當冤大頭。之前的消息顯示印度會花費7.8億美元,購買俄羅斯庫存中的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便宜。
但是現在,對21架米格-29的購買以及對59架米格-29的升級,就需要9.84億美元,而僅僅是對12架蘇-30MKI的購買,資金就超過14.2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印度軍方之前的總計7.8億美元的說法。有理由認為,印度軍方現在正藉助緊張局勢,對國內進行恐嚇,稱亂要求新德里方面提供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軍購。
提供的資金能讓印度軍隊增加多少實力還很難說,短期內恐怕更是沒有太大影響,但實打實的影響是,印度軍方的錢包絕對是鼓起來了。考慮到印度軍方劣跡斑斑的貪腐問題,這一次局勢的意外緊張,恐怕會讓印度軍隊的官員們感到高興,因為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② 印度在國際上大手筆的采購武器裝備,錢從哪來
印度的錢主要是靠稅收以及國際貿易來獲得的。所以印度這幾年的經濟發展處在一個非常快速的水平,也使得印度這兩年在國際軍購武器采購方面經常拋出一些大手筆。這也使得美國俄羅斯這樣的軍售大國,為了積極維護和印度之間的關系,頻頻向印度示好,比如說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所以印度這兩年對於周邊的安全局勢也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當然印度采購軍事武器裝備的錢主要是由於這些年印度的經濟發展,使得印度的稅收逐年增加再加上進出口貿易的加大,使得印度的錢變得越來越多,當然這些錢也被一些軍事大國盯上了
③ 印度看起來這么窮,買武器卻以「億」為單位,錢哪來的
據我了解,雖然印度看起來窮,但是國家綜合財力還是可以的,另外印度也會通過貸款的方式來購買武器。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可以說印度的窮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印度底層的人民甚至連茅廁、供水、供電都用不起。大家就可以想像得到,印度到底有多窮了。但是如此窮的印度,買武器卻以「億」為單位,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
另外,據我了解,其實印度在買武器上並沒有那麼大方,如果他們覺得價格貴不合適的話,印度是不會買的。雖然新聞上總是說印度動不動就購買武器,但是成功的訂單卻不多。不可否認,印度在軍費上的投資是最多的,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有時候也會通過貸款的方式來購買武器。
文章結束了,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啊!
④ 印度那麼窮,為什麼還有錢進口大量先進設備
印度一直自稱是亞洲大國,事事總與中國對比,還老是找中國的不痛快。在我們看來簡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生活的基礎設施都不不到保障,印度到現在還有近1/5的人(大約2.2億)仍用不上電。連民生都保障不了,他們買武器的錢是哪來的呢?
印度還有一個小算盤,就是拖欠付款,待賣武器的國家金融崩潰,然後就可以極少的代價完成付款。當年,印度欠蘇聯100多億美元的軍售款,最後蘇聯崩潰,盧布貶值,盧布對美元一度跌至3000:1,印度機制的用價值100萬左右的美元兌換盧布還給了俄羅斯,了了這筆巨額債務。
⑤ 印度大量軍購的錢從哪裡來
省出來,摳出來,擠出來,吹出來。其實印度哪有那麼多錢?
印度政府2012~2013年度財政預算。
收入93568億盧比
支出149092億盧比
赤字55524億盧比
財政赤字佔到收入的59%,收入增長約14%,支出增長約18%。
國防開支19341億盧比,債務利息開支31975億盧比,利息支出佔到收入的34%。
我們再看看所謂的外向型經濟。
印度2010~2011年度出口2459億美元,進口3503億美元,貿易赤字1044億美元。
好了,總結一下,印度經濟實際上常年維持高額的雙赤字,兩個赤字都能佔到收入的一半左右。它的國家財政和貨幣政策實際上都是不可維持的。
印度政府花的錢比掙的多一半還多,每年光是還利息就要花掉三分之一的收入。表面上看印度政府收的稅少,但我們要明白,政府花掉的每一分錢最後都是要轉嫁給老百姓的。印度政府度目前的財政狀況如果持續下去,財政崩潰只是時間問題。解決的辦法要麼大舉征稅,要麼印錢,反正最後連本帶利都是印度老百姓買單。
回到軍費上來,中國的軍費大約是印度的2倍多不到3倍,但中國的GDP是印度的4倍多,所以軍費負擔比印度輕。從微觀角度說,中國每年新增六七十架戰斗機,而印度只有10架左右。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飛機都是國產,比較便宜。而印度國產的飛機比進口還貴。由於進口先進武器佔用了大量的軍費,導致印度的基本軍事開支得不到保證。例如印軍還在使用二戰時期的步槍,幾十年沒有買過火炮,空軍連一架初級教練機都沒有。
也就是說,印度表面上花了大量的錢進行軍購,但實際上投入的錢並不多,只不過由於大量進口武器,被人關注的更多而已。同時由於大量進口昂貴的技術裝備,導致軍費投入之後的產出並不大。
⑥ 常與沙特爭奪世界第一武器購買國的印度,哪來的這么多錢呢
經常關注軍事新聞的人一定會發現,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是全球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時候,印度在國際上購買的武器裝備總金額,還要超越著名的土豪沙烏地阿拉伯。然而,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軍火貿易活躍的印度,在經歷連續數年10%的軍費增長背後,它還是一個農村人口占據多數、貧困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盡管印度在21世紀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可是,印度本國似乎並沒有什麼強勢產業可以帶動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那麼,印度買武器的這些錢又是從哪來的呢?
印度軍人
第四:印度這個單純的“國際軍火采購商”,從表面讀到的軍事新聞來看,它似乎一直出手闊綽,其實,印度也只是表面土豪而已,因為印度真正成交的軍購武器訂單,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水分。印度這個國家在購買武器裝備的時候有一個特點,在購買之前總會連續不斷的放出他們即將入手一批新武器的特大新聞。
在接下來武器購買成交過程中,印度還總喜歡搞一個全球招標,折騰好久以後,到最後補貼訂單也不一定成交,甚至還經常出現放水的現象。但是這樣一來,特別喜歡“自吹自擂”的印度,就給人們營造了一種它總在“買買買”的現象,讓人們無不贊嘆印度的軍備購買能力。
⑦ 印度每年貿易逆差,為何還這么有錢滿世界買軍火
印度雖然每年的貿易都是逆差,沒有什麼錢,但印度好歹也是一個擁有自主權的大國家,雖然貿易上面沒有賺什麼錢,但是它可以向別的國家借錢。
還有就是,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國外投資湧入,所以國外投資也是印度外匯儲備的重要來源之一。根據網上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印度就吸引了外來投資1610億美元。
最後一個原因是,印度在海外的僑胞也很多,其中尤其是在美國矽谷的高科技人才,印度的人就很多。而且這些去海外發展的印度僑胞,賺錢了都會寄回印度的家裡去,這樣積少成多的話,就有許多外匯回到印度,並且這些美元就會變成印度的外匯儲備。
⑧ 軍力強大的印度不斷豪購美俄等大國的武器,印度軍工業水平到底有多差
印度的工業水平在世界上是排不上名次,其實道理很簡單,印度進行工業革命很晚,所以他沒有基本的工業藍圖,我國還好我國早期有許多的優秀人才回國幫我們建設出來一幅幅工業藍圖,雖然印度工業水平很低下,可是他願意出錢購買最新型的戰鬥武器,抵禦外敵。
印度現在計劃拿出4000億美元推進軍事現代化,可以想見很大一部分將落到外國軍火商的口袋裡,於印度本國的國防工業發展並無多大作用。但如果真的打仗的話,印度短時間還可以應付,如果是長時間作戰的話,印度這一軟肋就出現了。
⑨ 印度軍費和軍購問題
我說句大實話,中國的軍費透明度在世界上算是非常高的了,所謂的「隱性軍費」,美國絕對比中國多,而中國公布的軍費水分就少得多。比如說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開支的就是軍費,而美國的航天開支一律都是算NASA的賬。再比如美國的核武器,核動力設施的開支一律算能源部的賬。情報部門是秘密開支。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費用乾脆單列,但是研究機構一般會幫他們算進去。
在一些西方國家還存在一些「慣例」,例如退役軍人的安置費,傷殘死亡軍人醫療撫恤費用,算作社會福利,文職軍人工資算作政府雇員或公務員開支。准軍事部隊(類似中國的武警,美國的國民警衛隊)算作警察或安全部隊。這些開支都會被統計為民用開支。同時許多與國防有關的工程建設開支,如國防標準的公路,機場,通信設施等都是不列入軍費的。
中國今年軍費增長主要用於幾個方面,第一,給軍人漲工資。第二支付大量裁軍退伍軍人的安置遣散費用。第三,大量的國防工程和軍民兩用工程建設。第四,大量替換,裁減老舊裝備。第五,提高訓練強度和水平。買先進飛機的錢並不算多,為全軍更換07式新軍服,95式步槍卻是天文數字。
印度的情況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印度有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印度不是合法的核國家,它的核武器開發,核材料生產都不會列明賬。它的航天技術幾乎全部是以民用技術名義從國外引進的,它的導彈項目也不會光明正大的列出來。
它用有數量龐大且名目繁多的准軍事部隊,他們的開支多半不會列入軍費。
印度內部的反政府武裝多如牛毛,而持續了幾十年的剿匪行動多半是由准軍事部隊執行的,這樣的開支是算社會治安開支還是軍費?
從另一方面來說,印度在軍隊的基礎裝備上的開支是很貧乏的,例如步槍,火炮,彈葯,服裝等等都非常落後,甚至二戰時期的裝備還在使用。而且基礎的國防設施也很跟不上,軍隊的訓練,裝備的維護都存在問題。他們的錢都集中在買高精尖武器上了。
第三方面。印度的裝備采購釣魚工程居多,一個項目往往拖延多年,預算三年的錢十年都花不出去並不奇怪。例如說印度的126架「先進中型戰斗機」購買計劃,從2005年1月開始招標,原計劃6個星期簽完合同。結果眼看著6年過去了,也沒有下文,現在又有消息說要拖到年底,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再拖幾年。
⑩ 最近印度老是購買先進的裝備,會對中國造成威脅嗎
隨著印度隊中國軍事威脅的擔心,以及和中國之間的領土爭端,越來越受到兩國民意的裹挾,通過軍事解決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由於上次中印戰爭對印度造成的心理陰影比較大,使得印度急於通過軍購來獲得某種心理滿足和心理依賴。對於印度的軍購出現了三個熱點:第一個就是急迫;只要是西方或者以色列和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就要據為己有,似乎只要有了先進武器,就有了依靠一樣,有了心理上的滿足感。第二個就是不惜重價;這已經被世界都知道的,印度成了俄羅斯和美國很敲竹杠的國家,最近,以色列和法國,甚至英國都開始對印度敲起了竹杠。第三個熱點就是擴張急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買入國,印度的武器可以說是萬國牌的,隨著萬國牌的逐漸增多,印度的軍隊也出現了急速膨脹!這種急速的軍事膨脹必然會引起政治和印度對戰爭慾望的膨脹,所以一旦膨脹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戰爭。那麼在印度來講,印度現在正在對三個作戰方向上積極准備著。具體的三個作戰方向如下:
一、向北——中國方向。
自從中國戰勝了印度之後,中國就成了印度在南亞次大陸的假象敵。而且中印之間存在巨大的領土爭端,雖然其間有中國高層的對不戰的保證,但是隨著新一代的逐漸走到前台,政策發生轉變也是可能的。因此,在北方這個印度最大的敵人面前,印度只有做好最大的准備。
二、向西——巴基斯坦方向。
自從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就一直被印度視為可以通過戰爭爭取的領土,加上印度一直以來都想建立大印度斯坦,一直想對南亞次大陸執行自己的戰略利益,所以在巴問題上不但克什米爾是爭議問題,巴基斯坦的核技術也是爭議問題。對於這個戰爭方向上,印度是一直抱有勝券在握的感覺的。如果沒有中國人的保護,巴基斯坦早就成了印度戰爭鐵蹄下的玩物了。
三、向南——印度洋方向。
對於這個方向,印度發現的比較晚,主要原因是中國海軍發展的比較晚,所以一旦中國海軍出現在印度洋上的時候,讓印度可是如坐針氈了一段時間。所以印度在印度洋上,想要一直保持自認為的優勢。下一步,在海軍建設上印度,依舊不會停步。
當然對於這一次的防空導彈的購買,還是考慮到了中國向巴基斯坦銷售了幾十架飛機的原因。因此,對於抱有野心的印度,還是要提防的好!
印度缺少的不是武器,而是理解戰爭本質的思想
那麼作為印度來講,已經軍購了幾十年了,幾乎印度所有的收入都用來購買了武器了。但是隨著印度購買的增加,卻發現自己越來越處於危險之中。此前幾日,印度宣稱要購入40架遠程能攜帶核武器的飛機,緊接著,又開始大范圍的采購先進的防空導彈,這些恰恰證明了印度的心虛。
為什麼心虛呢?因為印度知道,自己缺乏的不是武器,而是戰爭的人才。當年大敗給中國,不是輸在武器上,而是輸在人上。不過他應該慶幸,當年是什麼情況啊,那些都是毛主席老人家調教出來的將軍啊!當時可是將星如雲,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個頂個的。
而中國的軍事作戰思想也是世界一流的,這種幾千年凝結出來的戰爭藝術,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早就有人說過,在中國最厲害的不是士兵,而是中國的農民,他們放下刀槍,就能種地;拿起刀槍,就能打仗!這就是中國普通農民的本色!而正是這種一代一代的積累,加上經過最近一百年的戰爭提煉凝結成的毛澤東軍事戰爭思想,更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