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糧食不足怎麼辦

印度糧食不足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5-03 05:31:32

㈠ 印度氣候與糧食產量減少的原因

位於印度洋的北部亞洲的南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為夏季,氣溫高,降水集中於夏季.
如果與其它發展中國家比較,特別是考慮到印度所具備的優越自
然條件,則其農業發展速度還是較慢的,農業生產水平也是較低的。(1)生
產技術落後。目前印度農業生產基本上仍為手工勞動,挽牛是是主要動力。
在全世界所有發展中國家的耕地總面積中,印度佔22.7%,而其化肥消費量
僅佔16%,拖拉機數量則不到11%,如果與發達國家相比則差距更大。(2)
土地利用不合理,墾殖指數高而復種指數低。印度墾殖指數高達56.7%,超
過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但因使用不合理,造成地力耗竭,大批耕地拋荒休閑。
以印度豐富的水熱資源論,農作物基本上可常年生長,但迄今大部分耕地僅
為春種和秋種兩種,夏種比例低,總的復種指數較低。(3)單產水平低。主
要作物中除茶葉外,其它全部低於世界平均單產水平,其中棉花僅為世界平
均單產的五分之二,玉米不足三分之一,牛的產奶量只有世界平均數的四分
之一。印度雖然是世界上牛最多的國家,但因營養缺乏,體質退化,生產性
能低。印度農作物種類很多,其中花生、棉花、甘蔗、芝麻、高粱、黃麻、
紅麻等的種植面積均居世界首位,茶、稻穀、油菜等居第二位,但大多因單
產不高,故其總產量在世界上的地位遠不如種植面積那樣突出。
印度農業生產的布局,由於國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不
盡相同,降水狀況相差尤大,故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稻穀主要分布在常年
降水量為1,200 毫米以上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岸的沿海地區;小麥主要種
植在國土的北部地區,那裡冬季氣溫較低,且有少量冬雨,適於小麥生長;
高粱、穀子、玉米等雜糧作物則種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乾旱地區;棉花主
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裡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產區;黃
麻集中分布在恆河下游,這里的濕熱氣候利於黃麻生長,而充足的河水又便
於浸泡麻稈,加以稠密的河網為黃麻纖維的運輸提供了方便條件,歷史上這
里就是黃麻集中產區;茶園大多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氣候濕潤、排水
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則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
此外,印度的各種熱帶作物,如橡膠、咖啡、腰果、胡椒、豆蔻、椰子等,
幾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塊熱帶雨林氣候區,即半島西南部地區。
印度的工業原來就有一定的基礎。獨立以後,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一直
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1950~1965 年,工業生產年平均遞增8%,1966~
1980 年,降為4.2%。雖然發展速度不算快,但卻比較穩定。工業的發展不
但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個包括多種基礎
工業在內的40 多個部門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其中原子能、電子、航空
和空間等新興工業也達到一定規模。過去,以紡織業為主的輕工業是工業的
主體,現在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5%以上。工業品的自給
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來還能向國外輸出一些輕、重工業產品和一般性的工
業技術。印度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能源匱乏,運輸緊張,資金和先進技
術等對外依賴嚴重,人均工業品消費量仍然較低,等等。
印度工業的地區布局在獨立以後有很大變化。過去(1948 年)以孟買為
中心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達巴德為
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計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0%;如今這三個邦已降
到42%,而同期南方四邦的比重由11%上升到23%,西北部各邦的比重也
有所提高,從而使工業過分集中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印度有五大工
業區:(1)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胡格利河下游區,以麻紡織和機械工業最為
重要,其它輕工業規模也較大。(2)孟買—浦那區,長期以棉紡織業占絕對
優勢,孟買是靠周圍廣大地區的棉花生產發展起來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
紡織工業中心。現在機械、化工兩大部門在國內地位也很突出。(3)阿默達
巴德—巴羅達區,以棉紡織業為主,其它輕重工業部門也有一定基礎。(4)
喬塔那格浦爾高原區,有「印度的魯爾區」之稱,煤、鋼產量均佔印度全國
的四分之三,電力、重型機械、化工、非金屬產品等地位也很突出。(5)馬
德拉斯—班加羅爾—科因巴托爾區,過去以棉紡織等輕工業為主,獨立後新
興部門發展很快。班加羅爾現為全國第三大工業城市,機械工業比重之大在
國內居首位;馬德拉斯近年汽車、冶金、化工等部門發展較快;科因巴托爾
是全國第三大棉紡織工業中心。除以上工業集中區域外,其它分散的重要工
業城市還有坎普爾、德里、海德拉巴等。

㈡ 印度本身是一個糧食出口的大國,為何它還會產生糧食危機的問題

印度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他們耕地面積廣,適宜種植糧食,但是他們的耕作技術卻不成熟,糧食產量並沒有達到想像中那麼高,且印度人口多,國內的糧食分布並不均衡,可以說其實印度是在“勒緊自己的褲腰帶”在出口糧食。

㈢ 日本,印度糧食自供不足的社會原因

印度:糧食大國、飢餓大國

「印度用佔世界2.4%的國土面積養活全球1/6的人口。」這是國際媒體提到印度糧食生產狀況時常用的數據。在糧食安全上有過慘痛教訓的印度,嚴格來說應是「人多地不少」。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中國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有人計算18億畝合120萬平方公里。印度國土面積約為中國的1/3,卻擁有180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印度河與恆河兩大河流沖積平原,給人口超過13.5億的印度帶來肥沃的土地。印度歷史上就是農業大國,但從淪為英國殖民地到1947年獨立,印度發生過5次大飢荒。從獨立到20世紀70年代,印度又發生3次較大飢荒,官方統計餓死300餘萬人。

糧食安全問題是歷屆印度政府的心腹大患,並通過「綠色革命」等舉措提高糧食產量。到1980年,印度政府宣布本國實現糧食自給。現在,印度日常農產品價格保持低水平,糧食略有盈餘出口,這與獨立前後糧食長期短缺、依靠進口形成強烈對比。為保證農民的權益,刺激生產積極性,印度政府還長期實行糧食收購價保護。在維護社會公平和選舉因素推動下,印度對農產品價格實行干預政策,出台《國家糧食安全法案》。

在有糧食出口的印度,國民飢餓狀況卻在加劇。據《印度教徒報》報道,去年7月聯合國發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顯示,印度仍是擁有最多「糧食不安全人口」的國家。報告估算,2014年至2019年,即莫迪政府的第一個任期,印度的糧食不安全狀況增長3.8個百分點。印度在「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107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94位,屬於「重度」飢餓類。英國《對話》雜志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糧食生產大國印度還是世界上飢餓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的情況敲響警鍾,提醒各經濟體必須重新配置自己的糧食體系」。

日韓緊盯糧食出口國風吹草動

在日本,關於糧食自給率的問題經常被提起。日本糧食自給率1965年為73%,之後就直線下降,現在在發達國家中處於最低水平,且前景嚴峻。為改變現狀,日本也有鄉村振興的藍圖。去年3月,日本政府制定農業政策指導方針——「糧食·農業·農村基本計劃」,其核心是到2030年將糧食自給率從2018年的37%提升至45%。日本《高知新聞》2019年曾刊發題為「日本食品安全保障處於十分危險狀況」的社論,提到日本小麥自給率只有12%,政府必須要有危機感,要推進智能農業,以彌補無法集中農業用地大規模生產,以及農戶減少和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勞動力不足。

受疫情影響,俄羅斯、阿根廷等糧食出口國去年一度限制本國的糧食出口或准備針對穀物出口商徵收特別稅,這讓地少人多的日本更為不安。日本農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就像疫情初期口罩短缺一樣,如果糧食出口國都『國產國消』,對日本來說會意味著什麼?與生產工業產品不同,日本的農畜產品不可能馬上擴大生產。」來自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的佐藤康博不無擔憂地說:「我有過這樣的危機感——食品安全保障是關繫到國民生命的問題,所以有必要做好准備。」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藤井聰今年1月在《農業協同組合(農協)新聞》上撰文說,農業用地只佔日本國土的13.5%,從「食品安全保障」的觀點出發,必須將提高「糧食自給率」定位為重要的國家目標。此前,《日本產經新聞》曾援引農協一位負責人的話說:「提高食品自給率只是中央政府在搖旗吶喊,在地方政府、農業生產者、消費者那裡還沒有產生廣泛共鳴。」

據報道,今年6月前,日本政府將匯總有關「在後疫情時代強化食品安全保障」的各種信息,應對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東京大學鈴木宣弘研究室給出的一組數據是:「把種子因素考慮其中,2018年日本蔬菜自給率為8%,把飼料因素考慮其中,牛肉自給率為11%、豬肉6%、雞肉12%,而這些數字2035年將降至3%、2%、1%、2%。如果這樣持續下去,日本將無法應對糧食出口國限制糧食出口的禁令。」不過,據《讀賣新聞》報道,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一直在向日本出口小麥,且日本還有國家儲備、大米自給自足。但日本主流媒體還是呼籲,政府必須與商社等民間企業合作,努力穩定糧食供應。據了解,日本很多綜合貿易公司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投資農業生產,專門生產面向日本出口的農作物。

水稻是日本唯一可以通過國產實現大米自給自足的作物,不過,據《環球時報》駐日記者觀察,一些種植水稻的日本農民卻面臨收入難以保障的現實情況。秋田縣湯澤市是日本著名的大米品種「秋田小町」的產區,在當地勞作近40年的稻農石成壽告訴記者,他同時還種植飼料用稻穀和櫻桃,因為「只靠種植水稻無法生存下去,要從事復合農業」。

韓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同樣突出

上世紀60年代,韓國穀物綜合自給率曾高達90%,但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如韓國人肉類消費增加,以及產業化、都市化提高讓耕地越來越少,韓國糧食自給率也出現持續下滑現象。目前,韓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034公頃,在經合組織國家中處於最低水平。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2009年至2019年韓國政府在糧食領域投入13.52萬億韓元進行扶持,如補貼農民種植水稻以外的農作物、通過援助培訓和農資方式培育糧食作物共同經營制度、支持水田旱作等,但效果並不理想。韓國2019年的糧食自給率僅為45.8%,與2009年的56.2%相比大為降低。受天災和國際糧食價格影響,韓國2020年出現糧食產量過去52年來最低和價格史上最高的現象。

韓國糧食的不足部分主要依靠國際市場購買,因此,糧食出口國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加劇韓國的危機意識。據《韓民族新聞》報道,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去年5月曾進行過「應對糧食危機特別演練」,核心內容就是向在海外的韓國農場主下達「進口糧食命令」。目前,共有69個韓國法人在俄羅斯、柬埔寨、中國、越南、印尼等地經營農場,「進口糧食命令」實際上就是讓他們想方設法將糧食運往韓國。但一些韓國專家還是認為,韓國的糧食安全已亮起紅燈,為此必須引進先進技術提高本國糧食生產率。以新加坡為例,雖然其糧食消費量的90%需要進口,但新政府仍投入巨資發展都市農業。

㈣ 印度為什麼糧食短缺

印度乾旱了 印度發生30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當地白米、蔗糖和馬鈴薯等農作物歉收。商人操縱市場,糧食價格暴漲。窮人叫苦連天,有些人甚至一天只吃一餐。

㈤ 印度人多地少,糧食怎麼還夠供應出口

度也是小麥凈出口國。2012/13年度小麥出口甚至超過有小麥出口大國烏克蘭。

一般人印象,一個國家不缺糧才會出口糧食。

㈥ 針對印度糧食生產的現狀請你提出兩點合理化建議答案 知道的請說一下,謝謝!

(1)①新德里?⑤恆河?⑥德干高原 ⑦巴基斯坦?(2)②孟買?③加爾各答?④班加羅爾?(3)A小麥? B水稻 試題分析:(1)圖中代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首都①新德里,河流⑤恆河,自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地形區⑥德干高原,鄰國⑦巴基斯坦,(2)主要工業中心名稱:傳統的工業中心②孟買,印度的棉紡織中心;③加爾各答,麻紡織中心,軟體外包產業發源地④班加羅爾,印度的軟體開發中心,(3)圖中A、B所在區域代表著印度糧食的分布地,請寫出A、B所代表的的糧食作物的名稱:A小麥,主要位於西北中,B水稻,主要位於東北部。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首都新德里。位置:①印度位於東半球、北半球,②位於熱帶、亞熱帶,③印度位於亞歐大陸南部、西臨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海,南臨印度洋。地形特點: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氣候: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降雨受季風影響,6~9月雨季西南風,風強來早去晚出現水災;風弱來晚去早出現旱災。10月至次年5月旱季吹東北風。印度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 「綠色革命」;印度的黃麻產量世界第一,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城市。棉花產量世界第二,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中心,還是印度最大的海港。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矽谷」。泰姬陵世界著名。

㈦ 印度自己不夠吃,為何還要把糧食出口到國外

‍‍

印度的糧食即使自己不夠吃,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要出口到國外,這是為了能夠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如果不出口的話,那麼就沒有貿易,如果貿易不通暢,經濟發展的道路就會受到影響。

印度的消費與經濟增長隨著這幾年還是有發展前景的,再加上印度的生產周期以及雙邊關系歷史之間獨特的市場動態,顯示了印度對農業市場的特殊價值。

鑒於越來越多的商業農業與其他貿易夥伴的自由貿易協定,甚至是邊際實際或未來假定的關稅優勢,都可能對其他國家買家,特別是加工成品供本地消費的投入產生重要影響。

而且如果出口的話還能夠收到關稅,這要比自己在印度的城市當中去買賣糧食所獲得的利潤高許多,本來印度它就屬於農業大國家人口多,但是為了能夠提高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相信印度的政府肯定會選擇犧牲一部分的人民來成就大事情。

‍‍

㈧ 糧食產量僅中國一半,印度很多人飯都吃不上,為何還對外出售

印度跟咱人口相差無幾,自然條件似乎也更優越,可印度糧食產量不到我國一半,我國是全球最大糧食進口國,但印度卻是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之一,稻米出口世界之首。

很多人都愛拿印度出口糧食而我國進口糧食說三道四,但它們卻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年大范圍出口糧食的印度,有全球最多的挨餓人口,完整是在勒緊腰帶賣糧食。

受傳統文化影響,印度是個相當盛行吃素的國度,超越六成的印度人簡直不吃肉,有兩成的印度人完整素食,印度的肉類人均消費程度全球倒數第二,不到我國的零頭。

可即使如此,印度照舊有過半的青少年身高、體重低於正常值,半數以上育齡婦女貧血,超越五億印度人每天只能吃一餐,印度挨餓賣糧食到底何故,顯而易見。

㈨ 印度要解決糧食問題合理的措施

兩次綠色革命,第一次引進培育新品種,使用化肥,改進灌溉技術,推廣機械化生產。第二次,利用生物技術的進步改良品種,推廣高效無毒農葯,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運用等

閱讀全文

與印度糧食不足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2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46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69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2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11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3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71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7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8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11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9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11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6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11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8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3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50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