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六次人口普查何時結束意義何在男女所佔百分比又是多少
現在還沒有出來,這事工作量超大,數據統計以後還要做很多統計修正吧(呵呵),估計不會超過15億吧!至於意義嘛,據說是這樣的,呵呵:人口普查具有普遍性。作為全國人口普查來說,這個地域范圍指的是一個國家的范圍。例如,國務院發布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辦法》中規定的地域范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般在這個地域范圍內常住的人,每個人都應被調查到。
人口普查登記具有個別直接性。從調查方法上來看,原則上個人的數據應當由當事人直接申報。但在實際調查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自行申報,比如嬰幼兒或正值到外地出差、旅遊、當時不在家的人就不能自行申報,應由每戶指定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如實代為申報。
由於出生、死亡、遷移等原因,人口數是在隨時變化的,所以人口普查必須以一個特定時點為標准,全國同時進行調查。不論普查員實際入戶登記時間在哪一天,都應該以標准時間為准,好比用照相機把當時的人口狀況拍攝下來一樣,以免重登或漏登。
此外,人口普查組織還具有一些其他特點,如具有高度集中性,人口普查必須由國家統一組織進行;具有嚴格統一性,全國有統一的普查方案,統一的工作步驟和進度等;具有定期性,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已規定,每隔五年或十年舉行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調查,對國家管理、制定各項方針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新中國建立後,截止到2009年,我國在1953年、 1964年、 1982年、1990年、2000年共進行了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下半年開始正在進行著第六次人口普查。
㈡ 經濟普查幾年一次下次該哪年
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下次該2023年。
1.第四次經濟普查:第四次經濟普查的標准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8年年度資料。也就是說,調查的是2018年12月31日的數據情況。
2.經濟普查的時間要求: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七條規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標准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綜上,下一次經濟普查,即全國第五次經濟普查的標准時間點應該為2023年12月31日。
經濟普查的相關知識
1.經濟普查的目的:為了全面掌握我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結構和效益等情況,建立健全基本單位名錄庫及其資料庫系統,為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礎。
2.經濟普查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3.經濟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財務狀況、生產經營情況、生產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動情況等。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統計局-全國經濟普查條例
㈢ 第四次經濟普查正式登記結束時間
2018年4月,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開始;6月15日,從國家統計局了解到,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綜合試點工作已於6月15日前結束。
㈣ 1908到2008世界上所發生過的歷史大事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形成
1905年 俄國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主解放運動高漲
1907年 英法俄協約最後形成
1910-1917年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 十月革命勝利
1918-1920年 蘇俄粉碎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
1918年11月 德國11月革命爆發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年1月 德國柏林起義
1919-1922年 土耳其基馬爾資產階級革命
1919年3月1日 朝鮮"三。一"人民起義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裝起義
1919年3月-8月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
1919年3月 共產國際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會
1921年 蘇共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決議
1921年7月1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國主義爭奪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華盛頓會議
1922年10月 義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22年12月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諾會議
1929年-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4月 朝鮮抗日游擊隊誕生
1933年1月 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3年3月 羅斯福就任總統,實行"新政"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衣索比亞反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年七月七日 中國全面抗日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會議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 法國投降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定
1941年6月22日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蘇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3年11月-12月 蘇英美德黑蘭會議
1944年6月6日 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年2月 蘇英美雅爾塔會議
1945年5月8日 德國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8日 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10聯合國建立
1948 美國開始實行「馬歇爾計劃」
1949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49.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1953 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
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初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1959 古巴革命取得勝利
20世紀60年代初--1973 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
1967 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8蘇聯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71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978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召開
1979 中美建交
1991 蘇聯解體
1992 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 歐洲聯盟建立
1995年
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取代關貿總協定
1月1日,「歐安會」更名為「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3月20日,奧姆真理教在日本東京地鐵施放「沙林」毒氣
4月19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城大爆炸
11月4日,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身亡
1996年
3月21日,英國「瘋牛病」引起恐慌
1997年
5月6日——6月27日,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成立
7月8日,波、匈、捷加入北約,「北約東擴」達到高潮
首隻克隆羊「多利」在英國誕生
1998年
8月17日,美國總統柯林頓承認他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有「不當」關系
2月科索沃危機
俄羅斯加入七國集團
1999年
1月1日,歐元啟用
3月23日,北約對南聯盟空襲,科索沃戰爭爆發
12月1日,科學家破譯人體第22對染色體遺傳密碼
2000年
8月12日,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118人遇難
2001年
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
9月11日,美國世貿中心雙子大廈遭恐怖分子駕兩架民航機襲擊倒塌。是歷史上最大的恐怖襲擊事件。
10月7日,美國發動針對本·拉登和「基地」組織的阿富汗戰爭,塔利班政權倒台
10月7日,中國男子足球進軍世界盃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2003年
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時墜毀
3月20日,美軍轟炸巴格達,伊拉克戰爭爆發
4月14日,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制完成
7月5日,世衛組織宣布全球SARS疫情得到控制
8月14日,美國、加拿大大范圍停電,日本通過「有事法案」,執意邁向軍事大國
8月27日,北京六方會議解決「朝核危機」
10月1日,聯大通過反腐國際公約
12月,美國總統布希反對「台獨」
12月,薩達姆被捉。
2004年 全國抗擊禽流感
9月16日至19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在京圓滿召開。
2005年10月17日 神舟六號升天
11月 11日晚,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揭曉。
12月 6日,歷時兩年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束。
2006年5月20日 三峽大壩全線建成
2006年10月 慶祝長征勝利70周年
2007年10月15日-21日 十七大召開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號升空
2008年8月8日 北京奧運會召開
本來有更詳細的,可是字數太多發不了。可以去這里看看詳細點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7346e01009pze.html
http://..com/question/54885801.html
㈤ 人口普查什麼時候會結束
要在全國建立起職能健全的普查領導機構和組織機構,保證普查工作的高效運轉。 3、科學設置普查項目,合理確定普查內容。普查項目對普查整體功能的發揮至關重要。 為此,各項普查項目的設置和內容的安排要做到科學、合理。一是合理設置普查項目。現有的普查項目應進行調整和歸並,具體講:保留人口普查和農業普查,逢0、7年份進行;工業、第三產業、基本單位普查以及日後開展的建築業、對外經濟普查等列入經濟普查,逢4、9年份進行。這樣,十年四次普查任務,既能減輕各級政府和基層統計部門的壓力和負擔,又能進一步增強普查資料的可比性和適用性。二是合理確定普查內容。普查內容的合理程度直接決定著普查工作的實效。為此,在確定普查內容時,首先要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政府、部門、社會公眾以及有關數據用戶希望通過普查得到什麼樣的數據或信息,然後對這些需求進行鑒別;其次要充分考慮普查資料的獲取方式、難易程度以及資料的可比性等;再次應著重考慮普查費用的支持程度和基層的承受能力。 4、建立健全統計單位名錄庫。世界發達國家的普查工作之所以能夠直接向企業發送調查表,減少普查員直接入戶的工作量,實現普查的高效率、低成本,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儲存量大、涉及面廣、標准統一、適時更新的統計單位名錄庫,如美國的SSEL,法國的企業名錄庫等。我國基本單位的管理部門較多,各部門之間缺乏銜接,標准不統一,至今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標准統一的、全面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名錄庫。為此,應加大基本單位名錄庫的建設步伐。一是成立領導協調小組。由於名錄庫的建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部門和單位較多,國家應成立規格較高的基本單位名錄庫建立協調小組,協調各職能部門,並明確統計部門具體負責名錄庫建立的有關事宜。二是制訂和使用統一的統計標准。要按照國際慣例制訂和完善我國單位劃分和代碼、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和代碼、職業分類代碼和行政區劃代碼等項統計標准。三是工商、編制、稅務、技術監督等職能部門應定期、及時向統計部門提供行政登記資料,建立行政登記資料交換制度。四是對建立起來的名錄庫,國家要撥專款進行維護,切實做好名錄庫的更新。 5、實現普查手段現代化。普查手段的現代化是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普查工作量的關鍵因素,應在這方面多下工夫。從調查方式看,要積極引用先進的調查方式,如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系統(CATI),增加網上、郵寄等新興調查的份量;從數據處理講,全國要實行統一的數據處理方案,積極運用光電錄入等先進手段,同時應將一些優秀的統計分析軟體(如SAS、SPSS 等)運用到普查數據處理分析中來;從管理手段來講,要加大磁介質的份量,實現普查數據的高效、安全。 6、強化輿論宣傳,增強公眾的參與意識。普查是一項浩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取得社會各界尤其是調查對象的理解和支持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強化普查的宣傳動員。一是國家級普查機構、宣傳主管部門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宣傳意見,宣傳部門要列入年度工作規劃,嚴禁任何單位以任何理由消極對待或收取有關費用。二是在宣傳的內容上,要著重宣普查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給國家、單位和個人帶來的好處;普查的內容、方式、方法;調查對象配合普查的法律性以及如何配合普查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對普查資料的使用范圍、管理原則和保密規定等。三是在形式上,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標語、民間文藝演出等形式,對具備一定條件的調查對象也可以發送電子郵件,直接進入調查用戶,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要通過宣傳,使社會各界關注和重視普查;使調查對象了解和認識普查,增強法律意識,消除思想顧慮,積極主動配合普查工作。 7、合理核算普查經費,確保落實。普查經費是普查工作的基礎,是普查成敗的關鍵。 為此,普查經費應作為完善我國周期性制度的關鍵問題加以重視。一是普查經費應依法予以保證。二是國家可根據每項普查的任務輕重、工作量大小,提出經費的總預算,並明確各級政府負擔的基本項目和范圍。在經費標準的制訂上要充分考慮各地的綜合經濟實力、地理狀況、人口、土地面積、單位數多少等基本情況,合理確定各地普查經費標准,以政府或財政部的名義下發,並適時檢查和督導經費的落實,避免普查工作結束了,而普查經費還遠不到位,使普查機構背上債務負擔的現象再度發生。三是國家在對普查經費綜合考慮的基礎上,應對全國的重點貧困地區給予必要的補貼,以保證貧困地區普查工作最基本的需求。四是普查機構也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承擔有關部門或單位委託的調查項目或數據處理工作,積極拓寬籌資渠道,以緩解普查經費的壓力。 最佳答案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 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設置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人口普查的組織領導工作;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設置人口普查小組,負責人口普查的具體實施。 人口普查的組織實施工作大致可分為普查准備、登記和復查、數據處理和公布三個階段。 1.人口普查的准備階段 在人口普查的全過程中,准備階段的工作最多,時間也最長。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口普查工作都用4-6年來完成,我國近幾次人口普查准備工作用時都在2-3年左右,對比來講,准備工作的時間是比較短的。我國人口普查的准備工作主要有人口普查的立法,建立普查機構,制定《人口普查辦法》、普查表和工作細則,制定工作計劃,試點,普查區域的劃分,戶口整頓,普查員的選調和培訓,宣傳工作,物資准備等。 2.人口普查的登記和復查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普查方案的規定,在一定日期內對每一戶、每一人進行登記,然後對登記的資料進行全面復查。與其他兩個階段相比,這個階段工作時間最短,一般不超過15天,參加人員最多,是人口普查最關鍵最重要的階段,是取得准確資料的基礎。這個階段的任何失誤在以後各工作環節中都無法補救。 3.人口普查數據處理和公布階段 資料整理和分析研究階段是人口普查的收獲階段。通過登記復查,廣大普查員已經把每家每戶每個人的各種狀況登記到了普查表上,或者說我們已經獲得了全國人口的微觀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進一步的整理,加工成能夠反映全國乃至各地區人口各種狀況的宏觀資料為政府和社會各界使用。這一階段的工作不需要每一名普查員參加,主要由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承擔。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有編碼,匯總,資料評價,資料發表和印刷,分析研究,總結等。 2011年肯定能完,但是,文件數據開發要徹底結束還早呢ok
㈥ 經濟普查每隔幾年進行一次標准時點是什麼時間
每隔5年普查一次(即除2004年條例發布第一次經濟普查為2004年外,以後逢3和逢8年份均為經濟普查年),標准時點是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2018年7月4日,國務院第15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決定》,於2018年08月23日開始執行新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該條例第七條規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標准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截止到2019年2月21日,我國已順利完成3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在正在進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按照《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十條規定, 經濟普查的行業范圍包括:
(1)采礦業;
(2)製造業;
(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建築業;
(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7)批發和零售業;
(8)住宿和餐飲業;
(9)金融業;
(10)房地產業;
(1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2)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1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4)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15)教育;
(16)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8)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
㈦ 2008經濟普查截至日期多少
先看一下你的普查表的抬頭,表的編號是什麼,是611還是601??
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是從2009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預定在3月底結束,2008年年底填的表只是清查表,只要填一兩張就行了,正式的普查表,是一本一本的~~!
㈧ 05年10月至06年1月國內外新聞摘要——急需!
1神六上天 2.贈台大熊貓05年
10月8日~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10月12日~17日,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我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指導方針和重大戰略部署,是指導今後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10月中旬,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線鋪通。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對於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青海、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沿線各族群眾生活、加強民族團結、共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類污染物進入松花江水體,引發重大水環境污染事件。這一事件給松花江沿岸特別是大中城市人民群眾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辭職。
10月12日至10月17日,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我國僅用兩年時間實現從神舟五號「一人一天」航天飛行到神舟六號「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標志著我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11月22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開展臨床研究,標志著我國在防控大流行流感葯物研發方面取得新的進展。11月16日,衛生部首次公布我國內地確定兩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其中,湖南一例,安徽一例。其後,又相繼在安徽、廣西、遼寧、江西確診4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中國政府採取積極有效應對措施,努力控制禽流感疫情擴散。
歷時兩年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圓滿結束,普查主要數據從12月6日起陸續發布。利用這次經濟普查資料初步測算,我國2004年GDP總量為159878億元,比年報數增多2.3萬億元,增加16.8%,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位。
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經表決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
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這一決定對1980年通過的個人所得稅法第6條第1款第1項修改為:「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一千六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10月8日~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人所得稅工薪費用扣除標准調整為1600元。
歷時兩年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圓滿結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旨在查清第二、三產業的基本情況。
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啟動,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國有商業銀行改制初見成效。
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大大加快。1月,「惠更斯」號探測器登陸土衛六;7月,美國「深度撞擊」彗星探測器撞擊彗星,發現號太空梭成功復飛
國際油價在波動中一路飆升,8月一度突破70美元關口,油價上漲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和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紛紛舉行活動,紀念二戰結束60周年,呼籲世界警惕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全球恐怖主義威脅依然沒有緩解,英國倫敦、埃及沙姆沙伊赫、印尼巴厘島、印度新德里、約旦安曼等地先後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重大傷亡。
8月,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從加沙地帶全部定居點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定居點撤離,標志著加沙地帶結束了38年的被佔領狀態,沙龍退出利庫德集團另組新黨,巴以和平進程在沖突中邁出艱難一步。
10月底,由兩名少年觸電身亡引發的巴黎騷亂波及法國近300個城鎮,並蔓延到德國和比利時,造成近2億歐元的損失,西歐長期奉行的移民政策受到質疑。
日本政治右傾化進一步加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第5次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引起亞洲一些國家的強烈抗議,加劇了日本與中國、韓國的「政冷」困局。
㈨ 經濟普查幾年一次2020下次該哪年
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下次該2023年。
國務院發布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七條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標准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除2004年條例發布第一次經濟普查為2004年外,以後逢3和逢8年份為經濟普查年。
普查內容
經濟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財務狀況、生產經營情況、生產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動情況等。普查表分為以下三類:
1、普查通用表,包括單位基本情況普查表、企業普查表、非企業單位普查表。
2、專業普查表,包括規模以上工業、資質內建築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房地產開發業企業的普查表。
3、部門普查表,包括鐵路運輸業普查表、銀行業及相關金融業(不包括典當業)、證券業、保險業財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