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的宗教派別都有什麼
印度是一個篤信宗教的國家,印度的宗教派別眾多,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活動都以宗教為中心,我們以此可以來理解為什麼印度的建築主要是神廟。
印度卡爾利支提窟
B. 印度有哪些宗教派別
印度是一個篤信宗教的國家,印度的宗教派別眾多,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活動都以宗教為中心,因此印度的建築主要是神廟。
像巴比倫人崇拜山嶽一樣,印度人相信神是住在山上和岩洞里的。於是,他們開始建造可以稱其為山丘和洞窟的建築。黑格爾指出:「按照印度人的觀點,人類本身是神或要變成神,活人與死人的嚴格區分在印度就不存在。因此,印度的建築在未受到伊斯蘭教來源影響的時候,不是用來住死人的,而是像上述那些奇特的洞穴一樣,屬於建築藝術的一個較早的時期。」
C. 古印度哲學主要流派
它們分別是1.數論派
2.勝論派
3.瑜伽派
4.正理派
5.彌漫差派
6.吠檀多派
這六派一般認為是印度的正統派,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的非正統派,比較有影響力的比如說佛教,耆那教等。
婆羅門教哲學婆羅門教源於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8至前7世紀,因以崇拜婆羅賀摩(梵天)而得名。它信奉多神,以梵天、毗瑟拿和濕婆為主神,認為它們分別代表宇宙的創造、護持和毀滅三個方面;相信輪回業報之說。婆羅門教在其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哲學學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數論、瑜伽派、勝論、正理論、彌曼差派和吠檀多派。
D. 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分別是什麼
它們分別是1.數論派
2.勝論派
3.瑜伽派
4.正理派
5.彌漫差派
6.吠檀多派
這六派一般認為是印度的正統派,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的非正統派,比較有影響力的比如說佛教,耆那教等.我國的孫晶教授是專門研究這個的,具體可以參考孫教授的書目.
E. 印度教派有哪些
問題太籠統了,你到底是問印度的宗教派別還是印度教的派別,之於宗教,印度主要有三大宗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其他人數較少的有基督教,耆那教,佛教,還有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之於印度教,主要有三大教派,毗濕奴派,濕婆派和性力派;
F. 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是什麼舞
印度舞蹈有四大流派,它們是:婆羅多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克舞。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是婆羅多舞。這種舞蹈最初是在印度教廟宇里跳的。那時每個大廟里都有一些「戴舞達西」,意為「神的女僕人」。這些人從小就被送進廟里,一輩子不結婚,惟一的「神聖使命」是給神獻舞,使神高興。後來這些舞蹈逐漸流傳到廟外。
G. 印度古典文藝理論七大派是什麼
印度古典文藝理論七大派是:味論派、庄嚴論派、風格論派、韻論派、曲語論派、相宜論派,驚奇論派。
現代印度文學(第一次世界大戰~194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激化了印度人民同英帝國殖民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鼓舞下,印度人民反帝反殖的斗爭日益高漲。印度作家的思想也發生深刻變化,作品中更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戰斗精神。
1936年,以普列姆昌德為首成立了全印進步作家協會,印度文學進入新階段。現代印度文學以表現人民的疾苦和斗爭,揭露英帝國主義和印度上層統治者的罪惡為重要主題。在與西方頹廢派、神秘主義及個人主義傾向的斗爭中,現代印度文學沿著現實主義的方向前進。普列姆昌德是現代印度文學的傑出代表。
相關信息
(1947年以後) 1947年印度宣布獨立 ,原來的印度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印度文學進入新階段。仍是多民族多語種文學,以各地的方言為基礎的語言不下幾百種 ,主要的有15種左右 。1965年 ,印度政府宣布印地語為國語。英語可作官方語。
又如印地語文學作家伊拉錢德爾·喬希、阿蓋伊受到弗洛伊德主義影響,40年代阿蓋伊開始倡導實驗主義文學,對印地語文學進行革新。這一流派在50年代相當活躍 。中古印度文學對周圍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的志怪小說、說唱文學、唐代的傳奇和變文等,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