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形容印度舞蹈
印度舞蹈以美艷著稱,舞蹈者妝容美艷,身材嬌好。其中舞蹈中的手語更是為印度舞加入一些神秘。 印度舞時而熱情奔放,時而穩重安靜,隨著音樂的變化,舞蹈動作變化也較大
滿意請採納
B. 形容印度女人美的成語
亭亭玉立千嬌百媚窈窕淑女秀麗端莊 國色天資艷若桃李溫柔可人活潑可愛花枝招展 楚楚動人秀色可餐婀娜多姿
C. 關於印度
印度被鄙視是自己造成的,被稱作阿三也是自己造成的,含義類似於形容呂布的三姓家奴一樣。
印度之所以被劃到韓、越、菲、印尼一等,是因為這幾個國家的套路基本上一樣,戰爭潛力不大,基本可以劃入一觸即潰的檔次,只不過印度略好一些,戰略縱深相對大一丟丟,能多抗一會,但想一下,當初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時候,我方邊防二線部隊單憑輕武器步兵就能直逼首都城下,這也很難像三哥自己宣稱的一樣,「北京和拉薩,你們等著吧」。
D. 有沒有描寫印度風情的文字
觀舞記
冰心
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大幕徐徐拉開,卡拉瑪姐妹翩翩起舞。那輕盈的舞姿,美妙的旋律,嬌媚的裝扮,把異國的文化風情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讀了這篇文章,你能想像出那生命與心靈的躍動和狂歡嗎?
我應當怎樣來形容印度卡拉瑪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她們的變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她們的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
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來傳達出她們輕捷的舞步和細響的鈴聲。
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擬出她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形。
然而我什麼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貧乏的文字,來描寫這驚人的舞蹈藝術。
如同一個嬰兒,看到了朝陽下一朵耀眼的紅蓮,深林中一隻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驚喜,但是除了咿啞之外,他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但是,朋友,難道我就能忍住滿心的歡喜和激動,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啞」?
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學者,來闡述印度舞蹈的歷史和派別,來說明她們所表演的婆羅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內行地贊美她們的一舉手一投足,是怎樣地「本色當行」
我只是一個欣賞者,但是我願意努力說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飛動的「美」!
朋友,在一個難忘的夜晚,簾幕慢慢地拉開,台中間小桌上供奉著一尊濕婆天的舞像,兩旁是燃著的兩盞高腳銅燈,舞台上的氣氛是靜穆庄嚴的。
卡拉瑪·拉克希曼出來了。真是光艷地一閃!她向觀眾深深地低頭合掌,抬起頭來,她亮出她的秀麗的面龐和那能說出萬千種話的一對長眉,一雙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著。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聲唱起,卡拉瑪開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婉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吒風雲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過(小妹妹拉達,有時單獨舞蹈,有時和姐姐配合,她是一隻雛鳳!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將來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我實在描寫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兩句詩「珠纓炫轉星宿搖,花斗藪龍蛇動」來包括了。
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舞蹈、音樂、雕刻、圖畫……都如同一條條的大榕樹上的樹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這么多樹枝在大地裡面息息相通,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而這大地就是印度的廣大人民群眾。
卡拉瑪和拉達還只是這棵大榕樹上的兩條柔枝。雖然卡拉瑪以她22歲的年華,已過了17年的舞台生活;12歲的拉達也已經有了4年的演出經驗,但是我們知道印度的偉大的大地母親,還會不斷地給她們以滋潤培養的。
最使人惆悵的是她們剛顯示給中國人民以她們「游龍」般的舞姿,因著她們祖國廣大人民的需求,她們又將在兩三天內「驚鴻」般地飛了回去!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們的南印度故鄉那樣的豐滿芬芳的花朵,我們只能學她們的偉大詩人泰戈爾的充滿詩意的說法:讓我們將我們一顆顆的贊嘆感謝的心,像一朵朵的紅花似的穿成花串,獻給她們掛在胸前,帶回到印度人民那裡去,感謝他們的友誼和熱情,感謝他們把拉克希曼姐妹送來的盛意!
E. 關於印度的成語
故步自畫_成語解釋
【拼音】:gù bù zì huà
【釋義】:猶故步自封。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出處】:郭沫若《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我國自印度思想輸入以後,幾千年來溺佛者遁世無營,避佛者亦故步自畫。」
F. 用什麼詞來形容印度裝修風格
沒見過印度的裝修,也沒發現其特點.只知道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它的建築或裝飾是否有宗教特色?
有著敬佛,禮佛的宗教含義.比如崇尚使用金色啊,玄關或其他顯眼的位置設置佛龕啦,宗教有關的繪畫,圖案或線條的使用啊,屋頂的樣式啊,地磚或開窗的樣式與顏色有沒有特點什麼的
我隨便亂說的,也不是搞裝修專業的,希望對你有些啟發!
G. 關於印度的正確描述(3點)
1.印度文化圈(又稱南亞文化圈、梵文文化圈),主要指自古以來在文化、語言、政治、宗教等方面受印度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印度文化圈主要位於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後者包括:緬甸、寮國、泰國和柬埔寨。而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在伊斯蘭教傳入以前同樣深受印度文化影響。另外還包括了幾個印度洋島嶼國家、阿富汗和中國西南地區(即包括西藏自治區、雲南省一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地區和四川省西部)非漢民族聚居的地區。
2.印度哲學源於印度次大陸的世界主要傳統哲學之一。印度古代通常把哲學稱作「見」,即哲學學說或哲學體系,也稱為「探究的學問」。
3.梵語是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成為了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性質的專門語言。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被當作一種宗教儀節而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它被認為是梵天的語言。
早期的梵語並沒有一定的文字來表達,曾經用過的文字包括婆羅米文、佉盧文、笈多文、悉曇體等。到了十二世紀,天城體為梵文的位置才被確立。
在中國唐代時期,悉曇體傳至中國,後傳至日本。一同將佛教的咒語(日本稱為真言)傳至中日兩國,而寫咒語的文字多為悉曇體,所以中日兩還流通著已經不用的悉曇體,作為表達梵言的文字。
在中國宋代時期,宋、遼、大理流行著天城體的梵字,並且東傳至朝鮮半島。
蘭札體流行於西藏和尼泊爾,並且隨著中國清朝統治階層對藏傳佛教的信仰,流行與中國漢地。西藏同時還使用著另外一種梵文字體叫做瓦德體,是蘭札體的無頭化。
藏文、蒙文、托忒蒙古文、滿文、錫伯文都有利用各自的文字體系對梵文的轉寫法。
近代,歐美學者發明了羅馬字母的梵文轉寫。
H. 關於印度的詞彙
【恆河之沙】:恆河:南亞大河,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佛教語,像恆河裡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量很多而無法計算。
【芥納須彌】:須彌:傳說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說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須彌大山或整個世界。
【芥子須彌】:芥子:芥菜子;須彌:古代印度傳說中的大山。佛家語,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納巨大的須彌山。比喻小中也有大。
I. 形容印度舞蹈的語句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悉,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音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宛轉的驕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吒風雲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貼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過(小妹妹拉達,有時單獨舞蹈,有時和姐姐配合,她是一隻雛鳳!形容尚小而工夫已深,將來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最精採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
J. 形容印度的詩句
和雲山客《菩薩蠻--印度泰姬陵》 美玉江山已轉空 帝王美夢類蒿蓬。 瓊宮鑲彩多思量, 真愛奇情夕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