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怎麼污染的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消息 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一些專門從事全球用水狀況研究的科學家們驚呼,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災難」。
由「水援助」和「淚水基金」這兩家國際性慈善機構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達6000名少年兒童因飲用水衛生狀況惡劣而死亡。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緊迫的衛生危機之一。
報告還說,水污染問題在那些人口急劇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時,孟加拉首都達卡市的人口只有25萬左右。但是,30年後的今天,住在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經超過1000萬人。該市的一位政府官員日前抱怨說:「如今,達卡市的許多地區簡直成了污水坑和化糞池,成千上萬的市民長期喝不到清潔的衛生用水。而且,上述情況每分鍾都在惡化……」
報告認為,農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導致全球水污染現象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最近幾年,全世界的農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規模,正在以每天16萬人的速度增加。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布倫特蘭女士說:「干凈的飲用水和恰當的衛生條件是最基本的人權。」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制定出一項解決全球水污染問題的「兩步走」發展規劃,即: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長期喝不到衛生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爭使全世界絕大多數人口都能喝上衛生用水。
這份評估報告主要依據的是對各國地表及地下水質量、廢水處理回收利用程度以及有關水資源保護、分配等方面的立法和執行情況等內容的考核。
評估報告稱,由於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萬噸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積污染,所含各項化學物質指標嚴重超標,其中,鉛含量比廢水處理較好的工業化國家高20倍。此外,未經處理的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劇了水污染程度。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污染嚴重影響老百姓的健康。流經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恆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列。當地居民飲用和在烹飪時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經導致了許多健康問題,例如腹瀉、肝炎、傷寒和霍亂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條件的家庭都給自家的自來水設施安裝了凈水器,桶裝純凈水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
由於地下水污染嚴重,目前在印度市場上銷售的12種軟飲料,有害殘留物含量超標。有些軟飲料中殺蟲劑殘留物含量超過歐洲標准10倍至70倍。
其實,印度政府早就認識到水管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早在1987年,印度就制定了《國家水資源政策》。該政策明確規定,有關機構必須定期對全國的地下水資源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根據這一要求,印度已經逐步建立起一個較為完整的地下水資源調查統計和水位、水質監控網路。
據印度水資源部提供的資料介紹,印度全國現有約5萬個地下水水位、水質監控站,在不同地區打了近1.5萬口監測井,每個監控站每年4次定期檢查當地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質,並向有關部門提交報告。在地下水水位下降到警戒線的地區,政府機構會禁止開掘新井。
此外,印度政府近年來開始限制使用造成水污染的化肥、農葯,對屬於「排污大戶」的工業企業也發出了限期整改的通知。印度環境部及地下水資源管理局還有權審查所有礦業和基建項目對地下水資源的可能影響,作為政府審批項目的參考。
但是,印度水資源部的庫爾馬認為,盡管採取了諸多措施,但印度水污染問題仍未解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印度過去的水管理理念只將水作為一種消費性資源,主要著眼於如何向當代社會提供足夠的水資源,忽視了「細水長流」。其實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水質差、水量不足都會制約社會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印度有關人士呼籲,政府應用創新方法保障「21世紀的水安全」。
㈡ 劣質地下水的類型及其危害
劣質地下水從形成條件上分類,主要包括天然成因的劣質地下水和人類污染成因的劣質地下水。
10.1.1.1 天然成因的劣質地下水
天然成因的劣質地下水,是地下水在自然循環過程中與岩士介質發生水-岩相互作用,經長期演化而形成的。這種天然形成的劣質地下水主要有高礦化度水、高氟水、高砷水和其他有害離子超標的地下水,以及由於某些重要的微量元素缺乏而形成的劣質地下水。天然成因的劣質地下水容易導致地方病的發生。高礦化度水和高氟水往往是伴生的,有時還與高砷水伴生,會加重劣質地下水的嚴重性。
這里的高礦化度水是指礦化度大於1g/L的地下水,主要考慮了供水和飲用的目的。高礦化度地下水的形成與溶濾作用、蒸發濃縮作用、海相沉積作用有關,受古氣候環境和沉積規律的影響。礦化度高的地下水往往硬度和鹼度也高,味咸而苦,被人們稱為「苦鹹水」。這種苦鹹水不僅會損害飲用者的健康,也不適合作為灌溉用水。如果淺層地下水主要為高礦化度水,將嚴重影響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我國有近4000萬人生活在淺層地下水為高礦化度水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各省。
高氟水是指氟含量大於1.2mg/L的地下水。地下水中的氟主要來源於岩石礦物的溶解,如螢石、冰晶石、氟磷灰石、雲母和電氣石等都含有氟。經過地下水的搬運,氟離子可以遷移到低窪地區,並在乾旱氣候條件和一定的物理化學環境中富集,從而成為高氟水。長期飲用高氟水會導致慢性氟中毒,即氟斑牙和氟骨症,還容易誘發動脈硬化。我國的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地方病情況比較嚴重的有吉林西部、內蒙古、晉北、陝北、寧夏南部、甘肅、青海、新疆東部等地區,涉及人口約3000萬。
高砷水是指砷含量大於0.05mg/L的地下水。高砷地下水的形成與古地理、古沉積環境有很大的關系,通過含砷無機物的氧化、向富含鐵錳的礦物吸附、細粒沉積物中的厭氧還原、生物作用等途徑在地下水中富集。高砷水的分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世界范圍內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國、印度西部的孟買、美國阿拉斯加以及我國的山西、內蒙古等地區。砷在人體的積累可以導致各個器官的損害,出現皮膚癌、烏腳病、色素沉著等病症,還容易導致肝病和腎病。
有些地區的地下水因缺乏某種微量元素而成為劣質地下水。我國西北地區的一些人群曾長期飲用缺乏碘(含量低於0.01mg/L)的地下水,導致甲狀腺腫大。沿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六盤山至雲貴高原的一些山區,曾流行大骨節病(克山病)。這些地區的地下水普遍缺少硒元素。
10.1.1.2 入類污染成因的劣質地下水
天然條件下滿足供水標準的地下水,在人類活動的作用下受到污染而不再符合供水標准,就是人類污染成因的劣質地下水。由於人類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種類很多,這種劣質地下水類型也很復雜。從飲用水供水標准來看,人類污染成因的劣質地下水有些是無機物超標,有些是有機物超標,甚至多種化學成分超標,與地下水補給過程接受的污染物有關。
長期使用化肥和農葯的耕地、果園,可以導致大面積淺層地下水的氮污染和殺蟲劑污染。其中,「三氮」污染是我國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類型。氨氮通過淋濾擴散從士壤進入到地下水之後,能夠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類的致癌物質。難以降解的殺蟲劑可以在生物體內積聚,危及人體健康。淺層地下水由於這種面源污染演變為劣質地下水,嚴重威脅著我國廣大平原地區農村和城市的飲水安全。
有機污染物對地下水劣質化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難以降解的有機氯農葯、多環芳烴及其他持久性有機物,是「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高危物質,這些物質現在已經頻繁出現在地下水中。這些污染物主要來自垃圾填埋場、排放污水的河溝、化工廠排污系統、污水灌溉等。石油管線、加油站儲油庫的泄漏也會導致地下水中總酚、苯、甲苯等碳氫化合物的超標。
地下水污染已造成我國嚴重的水質型缺水現象。很多地區的淺層地下水已經演變為Ⅳ類和V類水,不宜直接飲用,這種劣質水的分布面積在淮河平原接近總面積的70%,在太湖流域達到90%以上。
㈢ 為什麼印度大規模缺水,卻不把恆河的水取來飲用呢
印度有用恆河水來作為飲用水的,他們並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因為長期的缺水,即使是恆河水這樣臟的水,他們也有選擇去飲用。否則如果是只利用純凈的地下水,他們是很難生活的。
印度當地人對待恆河是特別虔誠的,他們認為這條河水是給予他們最好的財富。與我們相反,我們喝水是將水得到凈化之後,然後再進行燒開,將水中的細菌消除,才可以飲用。但是印度當地的百姓卻不這樣,他們直接飲用恆河水,也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
他們喝了恆河的水不生病也與他們的飲食相關,因為他們吃著可以抑制細菌的一些食物,所以將恆河水喝入肚中,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由此看來,印度這樣大規模的缺水,他們也是會採用恆河水來飲用的。
㈣ 為什麼印度大規模缺水,地下水資源不足,卻不把恆河水取來飲用
印度作為其他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原本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水資源,不論是分布在國內的各個洋流,還是深深埋藏在地下的水資源,都是十分豐沛的。照理說這樣的一個國家不應該受到缺水的困擾才對,然而實際上他們不僅缺水,而且總共14億人中,竟然有1/2左右的人都沒有水喝,連印度這個國家的財政部長也曾經宣布過困擾著印度人民的問題,除了艾滋病之外就是缺水,不由得讓人感覺非常奇怪,印度株洲的河流都還不夠滿足他們的飲水需求的話,那麼流經國內的這條恆河水為什麼不能夠成為他們的飲用水來源呢?
至於最大的河流恆河,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為什麼恆河的水不能直接取來飲用,因為恆河本身遭受著非常嚴重的污染,別人在裡面洗衣服都很困難,就更不要說飲用恆河的水了。去印度旅遊必去恆河,自然也會看到恆河嚴重的污染景象。有許多的印度人還在恆河的水中洗澡。污染的這么嚴重的水源,凈化成本也非常高,所以當地人幾乎不可能在飲用這條河流中的水。因此我們才會看到現在的印度出現如此嚴重的乾旱和缺水現象。
㈤ 印度一油井爆炸後除了給人類造成影響,對當地的生態破壞力有多強
我們知道現在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一個能源開采是不斷的在加大的一個程度,而且我們人類現在也做出過一定的預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約也就三四十年左右,地球上面的石油資源就會被人類開采完畢。所以現在我們地球內部的一個資源是處於一個較為匱乏的一個局面,所以這個時候很多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石油的一個開展以延長我們地球內部的一個石油資源的使用時間。那麼關於最近印度一個油井爆炸,那麼這個油井爆炸除了給人類造成影響,對於當地的生態破壞力究竟有多強?這其中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幾點。
三、還會污染地下水。最後就是還會污染地下水,地下水對於印度這個人口面積即將在過幾年就會超越中國的一個國家來說,地下水的污染則是污染了印度人民的一個命脈,也污染了印度的河流。
㈥ 印度背靠喜馬拉雅,境內河流中多,為何卻十分缺水
印度背靠喜馬拉雅,境內河流中多,為何卻十分缺水?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在印度,能便利地享用干凈的飲用水對於當地人來說卻是一種奢望。可是印度背靠喜馬拉雅,境內河流眾多,又為何十分缺水呢?
想知道的小夥伴快和咔醬一起了解了解吧!
就連世界有名的環境律師都題意說,「喜馬偕爾邦有足夠的水,我們有河流、冰川。問題不在於缺水,而在於缺乏遠見和意志力的政府。」
印度人民表示,在整個印度,我們在水管理方面都處於無政府狀態,悲劇將在印度的城市和村莊重復上演。
可見,印度就算一部分水資源遭到破壞,印度也不應該是缺水的國家。印度的水資源極其豐富,但是當地政府卻事不關己。
㈦ 印度恆河支流飄滿白色泡沫,這些泡沫是怎麼樣形成的
印度恆河支流飄滿白色泡沫,這些泡沫是下水道污水與海水混合後經海浪作用形成的。 因為污染而形成的有毒泡沫,源於自首都市民的垃圾和生活廢水造成的。
對於泡沫海灘事件,不僅僅只是表示人類保護海洋,也是保護我們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海洋生物環境是一個包括海水、海水中溶解物和懸浮物、海底沉積物及海洋生物在內的復雜系統。海洋中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化學資源和動力資源等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寶庫,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關系極為密切。保護海洋,從我做起。
㈧ 地下水是怎樣受污染的
地下水是城市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之一。
工業廢水、廢氣、廢渣是污染地下水的「主凶」。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廢水,若不經過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道、江河湖海,都會導致地下水污染。工業廢氣隨降雨下落,通過地表流入水循環中,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工業廢渣有的天然堆放,有的埋入地下,時間一長,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部分隨降水直接滲入,部分隨地表水滲入,從而對地下水形成污染。
與地表水一樣,地下水也會受到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人類的生產活動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江河湖海之中,使水源受到嚴重的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約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真是觸目驚心!
㈨ 地下水生物污染的種類和來源有哪些
基於土壤的截留、過濾等作用,地下水中常見的生物污染物為細菌和病毒,企事業單位直接向地下水注入污水也可能會引起寄生蟲的污染。
地下水中曾發現並引起水媒病傳染的致病菌有霍亂菌(霍亂病)、傷寒門氏菌、志賀氏菌等;地下水中病毒則主要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胃腸病毒等,且每種病毒有多種類型,對人體危害較大;地下水中的寄生蟲主要包括原生動物、蠕蟲及真菌。
地下水中的細菌和病毒來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及垃圾滲濾液等,未經消毒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通過污灌、滲坑(井)的滲透進入包氣帶和飽水帶,將對地下水造成生物污染 。
㈩ 地下水污染途徑
地下水污染過程包括污染物從污染源進入地下水的方式和溶質在含水層的遷移途徑兩個方面,又稱污染途徑。地下水污染過程與許多條件有關,這其中涉及污染物本身的化學特性、進入的方式、土壤包氣帶的自凈能力、地下水的水動力條件等。
(一)污染物進入地下水的方式
1.直接污染及間接污染
從地下水污染組分與污染源兩者之間的聯系來分析,可分為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
(1)直接污染
指地下水中的污染組分直接來自污染源的釋放,這種污染就如同物理示蹤試驗一樣,示蹤源投放什麼物質,地下水中就可檢出什麼物質,因此,可根據水中污染組分直接判斷污染源及其大致的途徑。
(2)間接污染
間接污染的特點是地下水中檢出的污染組分不直接來自污染源,或者污染源處同樣的組分含量並不高,而是污水在遷移中與含水層介質或微生物發生一系列的作用,形成的新產物。例如含Na+較多的水在經過鹼性土壤時,與土壤中的Ca2+、Mg2+交替吸附,地下水中Na+減少,而Ca2+、Mg2+濃度增高,導致地下水的硬度增大並超過其天然背景值。又如,含有農葯DDT的污染液滲入土壤後,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轉化為毒性更大的DDE。
2.間斷性入滲污染及連續入滲污染
進入地下的污染物通常是以入滲水作為載體,包括間斷性降水、持續滲漏的地表水。水流下滲的方式不同會直接影響到地下水的污染濃度和濃度的時間動態。據此,可將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分為間斷性入滲污染及連續入滲污染。
(1)間斷性入滲污染
受土壤、包氣帶的透水性及地層厚度條件的限制,或者入滲水流是由降水、灌溉水、地表污水的偶爾泄露,下滲水通常以淋雨狀、短時的飽水狀態進入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也往往具有波動的時間特徵。入滲水的污染組分濃度越高,入滲量越大,地下水污染程度越嚴重;反之,地下水污染程度較輕,甚至有可能因土壤、包氣帶對水分的固持、對污染物的截留,地下水不會遭受污染。
(2)連續性入滲污染
若土壤、包氣帶透水性良好,或者存在水流快捷下滲的通道,如蟲孔、根孔、裂隙等,常年積水的污染地表水體,可以連續飽水狀態下滲補給地下水,並將污染物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含水層中,造成地下水持續的污染過程。這種情形常出現在污水塘、排污河的附近。
3.垂向滲透污染及側向徑流污染
已進入地下水的污染組分,會隨地下水的徑流向周邊和下游遷移,不斷擴大污染區的范圍。根據地下水徑流的特點,也可將地下水污染方式分為垂向不同含水層之間的滲透污染和側向地下水的滲流污染。
(1)垂向滲透污染
垂向滲透污染的意思是指,上下不同含水層之間以某種水力聯系的方式,使其中一個含水層攜帶污染物(天然的或人為污染物)的地下水向另一含水層運移,導致後者污染的現象和過程。這類污染大致有如下三種情形:①越流滲透污染;②天窗滲透污染;③混合抽水污染。
越流滲透污染是伴隨地下水的越流過程發生的,其關鍵是上、下含水層存在較大的水頭差,且層間相對隔水層有一定的透水能力。越流滲透污染可以是下層含水層對上層含水層的污染,也可以是相反。地下水的天然越流現象一般出現在地下水流動系統的匯區,且大多是深部地下水向淺部含水層的越流,然而,在人為開采條件下,越流也可發生在徑流區,如開采深層淡水造成的深層含水層水頭低於上覆的淺層含水層的水頭值,就會發生淺層地下水向深層含水層的越流現象,如果此時淺層水已被污染或為天然劣質水,深層水很可能會被污染。
天窗滲透污染發生的關鍵是「天窗」的存在。天窗是指地層沉積過程中,因岩相變化,層間相對隔水層厚度不穩定,在相對隔水層的間斷處分布著小范圍滲透性能良好的沉積物,而成為隔水層下方承壓層局部減壓開啟的窗口,也是上下含水層發生水力聯系的通道。因此,當某一含水層受到污染,且水頭大於位於上方或下方的含水層時,就會造成另一含水層的污染。
混合抽水污染往往是在打井和抽水過程中,上下含水層因井孔串通或分層止水不佳,造成不同層位的地下水混合,從而導致天然劣質水或污染水進入抽水井,造成井水污染。
(2)側向滲流污染
地下水在徑流過程中如果上游(水位或水頭較大的地段)遭到污染,就有可能將污染物組分輸移到下游,這種污染方式稱為側向滲流污染。側向滲流污染普遍存在於地下水污染過程之中,也是溶質遷移的一種主要形式,既發生在非承壓層中,也發生在承壓層中。廢水處理井、地下掩埋廢棄物和飽水帶中污水管道的泄露,地下礦床有害組分隨人工干擾地下滲流場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以這種方式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