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IT業為什麼這么發達
印度的IT業所謂發達,無非是是指他的外包產業,這種產業就是給人當藍領,不過他們主要的客戶是歐美,所以接觸的東西,比國內做日本要多些,而且這邊做.net相當多,而且因為日積月累,印度軟體經驗已經打到很不錯的層次了,很多公司已經開始借用軟體服務積累的成本大量開展其他義務了,而且在印度到處可見招聘10年,20年開發經驗的,人員,而且從業人員待遇好,我認識個印度人在oracle,工資換成人民幣一個月5000,每天早上11點出門上班,下午3點多就回來了,業務很忙的時候也就是到5,6點。而且印度公司是24小時運營的。不過做外包的公司還是比較辛苦。最關鍵的是印度人對技術人員不排擠,在印度軟體工程師,搞技術的地位很高。這點是印度軟體行業能夠做長的關鍵之一。
印度也很幸運,這次經濟危機沒怎麼影響印度的業務。
不過印度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創新問題,現在印度只給別人打工,自己的產品很少,這已經成為印度軟體業一個巨大的瓶頸了。
而且由於國情關系,在印度開公司簡單,做大很難,很難,各種隱性成本,和國家政策導致的原因。很多公司還停留在小規模,其他工業也是這樣,所以軟體普及很難,國內市場很低迷,政府又沒錢,所以現在依賴外國的業務比較大。整個國家的產業鏈不健全,所以就阻礙了,軟體業的發展。這點就不如中國了,比如中國某個城市公安局監控系統就要花幾千萬。印度公立銀行的條件還不如國內10年前的。
不過論規模,國內的企業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印度第3大軟體公司wipro現在已經有126490員工截止到2011年6月,最大的TCS已經達到200000人啦!!!就營業額來說wipro在2011第一季度是1.4bn,14億美元一個季度。
wipro已經有很多其他業務了,比如基建、照明,TCS所屬的Tata集團跟不用說,印度到處都是tata產品,從汽車到礦泉水。
這些東西都是外包產業所帶來的收入,真正自主研發,類似騰訊,網路、淘寶這樣的企業還是很少。這些行業在印度還是被谷歌,雅虎,ebay所壟斷。
Ⅱ 最近去阿聯酋工作,估計是迪拜,做 IT應用開發,問幾個問題
看你公司給到你什麼樣的待遇了,
包不包機票和簽證,還有食宿,這三樣是最關鍵的!
一定要問清楚,尤其是機票和簽證。
准確的來說,迪拉姆和人民幣的比率是1.86:1
現在的行情是美元對迪拉姆的匯率3.674:1
當地的消費是很高的,蔬菜水果都貴,因為是沙漠,所以蔬菜種植很困難,尤其是夏季。不過雞肉是很便宜的!
中國的超市有很多,吃的問題不用擔心,花錢都可以買到和國內一樣的東西。價格也是一樣,只不過你付的是迪拉姆。
但是迪拜的奢侈品是比國內便宜很多的,因為全部都免稅嘛....
迪拜現在正在修輕軌,出行打車起步價是3迪拉姆。
總體來說,如果你公司包簽證,機票和食宿,那一年下來你還可以攢到一些錢,還是不錯的(很多公司這幾樣都包的)
語言上基本是說英語,很簡單的溝通,不像和歐美人那樣說話費勁。
但是迪拜是個火爐一樣的城市,夏天都40-50度,冬天也是30度左右,
全年很少下雨的~非常乾燥。
ps:沒把你當民工,只是去迪拜的不是管理層一般待遇不會很高,正常在迪拜1500美金左右,但是包機票簽證和食宿的。
像印度人在那裡做翻譯的一個月2500迪拉姆。不包食宿。
住在迪拜是比較貴的,2室的房子1年租金6W迪拉姆。當然沒必要住這么大這么好的的。
可以合租,不過平均下來一個月也要大幾百,好點的要接近1千迪拉姆了。
只要你不亂買東西,稍微節約點,你的工資還是能攢點回國的.
Ⅲ 印度的IT業怎麼樣薪資呢
世界第一大軟體外包國!另外其軟體的核心技術也不弱,絕對在世界前十,不敢說比美國強,但是比起中國還是強的多! 印度對IT很重視,軟體高層薪資很高!
Ⅳ 印度的IT業
印度軟體業也就那沒回事,沒什麼神秘的,不過人家得環境相當於,一個健壯青年人,國內的軟體環境還處於,兒童階段。印度的IT業所謂發達,無非是是指他的外包產業,這種產業就是給人當藍領,不過他們主要的客戶是歐美,所以接觸的東西,比國內做日本要多些,而且這邊做.net相當多,而且因為日積月累,印度軟體經驗已經打到很不錯的層次了,很多公司已經開始借用軟體服務積累的成本大量開展其他義務了,而且在印度到處可見招聘10年,20年開發經驗的,人員,而且從業人員待遇好,我認識個印度人在oracle,工資換成人民幣一個月5000,每天早上11點出門上班,下午3點多就回來了,業務很忙的時候也就是到5,6點。而且印度公司是24小時運營的。不過做外包的公司還是比較辛苦。最關鍵的是印度人對技術人員不排擠,在印度軟體工程師,搞技術的地位很高。這點是印度軟體行業能夠做長的關鍵之一。
印度也很幸運,這次經濟危機沒怎麼影響印度的業務。
不過印度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創新問題,現在印度只給別人打工,自己的產品很少,這已經成為印度軟體業一個巨大的瓶頸了。
而且由於國情關系,在印度開公司簡單,做大很難,很難,各種隱性成本,和國家政策導致的原因。很多公司還停留在小規模,其他工業也是這樣,所以軟體普及很難,國內市場很低迷,政府又沒錢,所以現在依賴外國的業務比較大。整個國家的產業鏈不健全,所以就阻礙了,軟體業的發展。這點就不如中國了,比如中國某個城市公安局監控系統就要花幾千萬。印度公立銀行的條件還不如國內10年前的。
不過論規模,國內的企業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印度第3大軟體公司wipro現在已經有126490員工截止到2011年6月,最大的TCS已經達到200000人啦!!!就營業額來說wipro在2011第一季度是1.4bn,14億美元一個季度。
wipro已經有很多其他業務了,比如基建、照明,TCS所屬的Tata集團跟不用說,印度到處都是tata產品,從汽車到礦泉水。
這些東西都是外包產業所帶來的收入,真正自主研發,類似騰訊,網路、淘寶這樣的企業還是很少。這些行業在印度還是被谷歌,雅虎,ebay所壟斷。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Wipro
Infosys
HCL Technologies
這幾個就是印度比較大軟體公司
Ⅳ 經濟只相當於我國20%的印度,平均工資有多少錢
2019年印度全國經濟總量達到了2.85萬億美元,雖然印度的經濟總量雖然只達到了中國的20%,但是已經位居世界第五位了。2018年印度月平均工資達到了13500元盧比,也就是1300元人民幣左右,而在當時中國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達到了5600元。印度居民的收入跟中國的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光是1300元這個工資也不是每個印度居民都能夠達到。有57%的印度人工資低於印度的平均標准,印度是一個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正經的上班族裡面,印度軍隊的軍官們收入是相當高的,達到了8萬盧比,有的甚至達到了10萬盧比。雖然收入高的人生活美滋滋,但是收入低的卻是苦兮兮。因為人均收入擺在那裡了,所有印度的物價並不高,在印度,5000盧比已經足夠基本的生活,因為物價並不高,所以維持溫飽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應答時間:2021-03-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IT 是什麼工作工資一個月大概有多少錢呢
與計算機相關工作,如:室內外設計、編程、動畫製作、工業自動化、涉及行業范圍很廣。一個月工資分地區在2000~8000之間吧。
Ⅶ 印度IT業裁員5.6萬,會對當地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有分析師認為這種大規模的裁員所帶來的影響更甚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同時專家表示,就業崗位的減少,會進一步提高就業的門檻。
這些IT公司已經試著不再對印度的科技工作者敞開大門「大型IT公司已經達成了末期,他們要僱傭本地人,並在海岸線附近建立配送中心。」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的軟體及IT服務的研究主管Sandeep Sharma說道。還有些公司正在進行收購,這些舉動能幫助公司繼續運營,但印度人的工作機會仍在減少。這個狀況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結束。有分析師表示,到明年,自動化技術可能會讓70%的印度IT工作者丟掉飯碗。
Ⅷ 印度it行業起薪3萬元,普遍高薪是印度互聯網的一場泡沫嗎
3萬是盧比吧,合人民幣也就3000多,我印度同學以前在甲骨文就是每個月3萬多盧比,不過很輕松,早上10點上班,下午4-5點就下班。分配的活幹完就行。在印度一個月有3w多盧比就是相當中產了,過得非常滋潤。
Ⅸ 去印度IT上班好上嗎
印度軟體業打了強心針的是印度政府的扶持,印度政府不但在減免稅、取消限制、培養技術基地等方面給予行政支援,還將IT業作為經濟騰飛的標志加以鼓勵。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下發文件大力扶持軟體產業,推出了「零稅賦」的政策,對軟體和服務公司的銀行貸款實施「優先權」,因而引發了印度軟體產業的一場革命。到1998年7月,印度政府決定為金融風險資本設立10億盧比的基金,由「小型企業發展銀行」(SIDB)管理。同時還出台政策,規定銀行優先貸款給新創設的高科技風險公司,尤其是小型企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政府早期、獨具慧眼的大力扶持是印度軟體業飛速發展的導火線,曾被指責為腐敗、無能的官僚政府實際正是印度IT產業飛躍的倡導者。此外,為適應今後的發展趨勢,印度政府正在加快IT業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據香港「亞洲私人資本評估」的研究報告,2001年流入印度IT業的風險投資將翻3倍,達到25億美元,印度不久就會成為吸引IT技術啟動資金最多的國家。
其次,由於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因此不僅非常容易進入歐美市場,而且培養的眾多軟體精英並不用為設計軟體時的語言障礙而為難。相反,從這一點上來看,印度軟體業擁有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再者,印度還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大多數的軟體工程師都擁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其中不乏一些從美國回國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另外,印度許多軟體公司還讓高中生來編代碼,這些高中生往往能很好地把握軟體的整體設計。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很好地調整了人力資源的結構,因為就算是一些尖端的軟體需要一兩個軟體高手來編程,但大多數軟體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需要更多的是類似於編代碼的高中生那樣的「軟體藍領」。據悉,印度一家名為APTECH的電腦教育公司,在印度國內有1030個培訓基地,每年可培訓近100萬的電腦技術人才。類似的培訓機構為印度軟體業培養出大量的能編程的「軟體藍領」,使得印度的軟體企業形成了「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員→軟體工程師→具體程序員」這樣合理的人才結構。印度正是因為有了大量的基礎技術人才,才能在過去的10年裡後來居上。
所以去印度發展IT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