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月球3號

印度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月球3號

發布時間:2022-05-05 08:53:58

A. 印度整體不那麼發達,為什麼感覺航天技術很發達

印度一直在努力成為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在2019年的「月船2號」失敗以後,印度又在2020年1月1日宣布啟動「月船3號」計劃。「月球3號」計劃預計將在2021年實施,以便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我國之後,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事實上,印度的經濟還很不發達,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整體工業實力也不強,但印度的航天技術能夠排在世界前5名。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印度經濟不發達,但經濟總量很大;第二,印度一直有一個世界強國夢想;第三,印度在建國以後,學習蘇聯模式,對軍工業與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投入很大。

1.印度經濟不發達,但經濟總量很大。以2018年為例,印度人均GDP只有不到2000美元,GDP總量卻有2.73萬億美元,並連續5年取得了7%以上的高速增長。航天計劃動輒就是幾百億美元的投入,能夠支撐得起的國家並不多。嚴格地講,航天技術與科學技術水平有關,更與經濟總體實力有關。盡管印度經濟不發達,但總體經濟實力不弱,有錢投資到航天領域。

4.印度航天領域發展現狀。觀察室為何認為印度航天技術發展能夠排在世界前五名?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在航天領域確實卻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印度建立了一個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共計有7顆衛星組成,能夠在印度本土及周邊1500千米范圍內進行導航與定位。此外,印度達萬航空中心在2017年4月實現了「一箭104星」,雖然有101顆衛星都是納米衛星,但這種向太空撒大豆的行為也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

B.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載人飛船是什麼國的哪號

到目前為止,只有蘇聯、美國、日本和歐洲航天局發射過探月衛星。最早發起探月活動的是蘇聯。1959年1月4日,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月球軌道,成為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並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1969年7月21日,美國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其復雜程度比任何衛星探月活動都大。此外,美國於1961年到1967年間還發射了7個「勘測者」月球探測器。第三個發射探月衛星的國家是日本。1990年1月,日本發射了一顆「飛天」探測衛星,並多次掠過月球進行探測。而今年9月14日發射的「月亮女神」衛星是日本首次發射繞月衛星。此外,歐洲航天局也在2003年9月27日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智能一號」,該探測器順利進入繞月軌道,最終在月球表面著陸,完成歐洲大陸的探月夢想。
探月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它泛指所有針對月球的空間探測活動。細分起來,包括繞月探測、掠月探測和登月。繞月是指通過向月球軌道發射航天器,使其成為月球衛星繞月球運行,它也是登月的基礎。繞月飛行的航天器可對月球進行全方位的觀測。掠月探測是對月球進行近距離探測但不進入月球衛星軌道的活動,日本發射的「飛天」衛星則是一例。登月則需要航天器軟著陸(自身不受到損失)到月球表面,需要經受較大沖擊,技術上更復雜。它通常是由繞月飛行的航天器本身或者其釋放的子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蘇聯、美國、日本、歐洲航天局都有過類似活動。我國發射的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主要實施繞月飛行。而印度也擁有探月所需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和遠程測控網技術。

C. 四個掌握月球探測技術的國家

目前為止,一共有6個國家實現過月球探測,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中國,印度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至今,前蘇聯/俄羅斯、美國、日本、歐洲航天局、中國和印度先後進行了月球探測.
【中國是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美國最先發射月球探測器,但沒有成功;
蘇聯第一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俄語:Луних-1)綽號「夢想」,是蘇聯、也是人類發射成功的第一個星際探測器,是蘇聯的第一個月球探測計劃「月球計劃」的第4顆無人月球探測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號」命名的探測器中的第一個成員.;
格林尼治時間2003年9月27日23時17分(北京時間28日7時17分),歐洲航天局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SMART-1號」由阿麗亞娜-5型火箭搭載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升空.
日本的月亮女神比北京時間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發射升空的我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提前了40天.
印度月船1號(Chandrayaan-1)「月船1號」於當地時間2008年10月22日上午由印度國產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C11發射升空,發射地點位於距離印度南部城市欽奈90公里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

D. 印度12年前就要登月,結果中國早已完成登月,他們為何還在研發呢

咱們有句老話叫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的去做,誰也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在科學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就拿我國的載人登月工程來說吧,我國首先發射了月球探測器,然後才在月球上登陸,最後一步才是真的把人送上月球,到這一步保守估計要到2030年!不過剛剛用導彈打下衛星的印度卻不耐煩了,要成為繼中國之後第四個登月的國家!

就在印度宣布發射登月探測器沒多久,以色列耗費了1億美元研製的「創世紀」號飛船打算登月,一旦以色列完成月球著陸,將會成為繼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不過以色列的飛船在距離月球一步之遙的時候卻墜毀了,這不但告訴世界登月沒那麼簡單,同時也給印度人破了一盆冷水!就算他們能夠此次能夠按時發射,這個開飛機都能經常墜毀的國家,真的能夠實現登月嗎?

E. 月球氦-3開采要等多久,有何作用

地球是一個資源豐富的星球,但是並不是地球所有的物質都是人類可以長期使用的,有利的資源大多數都會變得越來越少,而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質逐步需要補充,甚至需要更加稀缺的資源來機械能發展,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將目光集中到了「地球之外」的天體上,其中月球就是我們人類首要佔據的星球。

同時根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指出,許多國家都在悄悄地尋找氦-3材料,得到這種無放射性沉降物的材料將成為「世界新的霸主」,而中國在這場競爭中,獲得了勝利,也就是超前了,所以說他們認為擁有「氦-3」就相當於可能成為世界新的霸主,這可能也是競爭的關系之一吧。

F. 探月計劃的其它各國探月計劃

正積極籌備著登陸月球的計劃。「智慧—1號」(SMART-1)———歐洲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預計2005年1月進入繞月軌道飛行,開始探月。該探測器採用了多項新技術,因而其飛行情況很受關注。
探月注重科研價值
「全世界即將掀起新一輪的探月熱潮,這一次,歐洲航天局要走在前面。」2006年9月,歐洲首個月球探測器「智能1號」成功撞擊月球後,歐洲航天局官員如此表示。他們計劃利用「太陽能鑽探器」在月球表面鑽出一個直徑50厘米的鑽孔,通過儀器對岩石樣本現場分析並將結果傳回地球,而且希望利用小型火箭將樣本帶回地球進行研究。科學家們希望在月球上找到源自地球的早期隕石,通過分析隕石樣本來探尋人類生命起源。
分析人士稱,歐洲探月行動沒有美國、俄羅斯那般咄咄逼人的架式,然而他們素來「韜光養晦」,注重實效。從歐航局成立到探月計劃的實施,歐洲從未表現出「赤裸裸的」搶奪月球和未來太空戰爭戰略制高點的意圖,而是著重強調「科研價值,資源開發和實踐人類夢想」,一派「深挖洞,廣積糧」的姿態。
2007年3月,在德國航空航天協會組織的一次研討會上,德國科學家宣布了自己的探月計劃。英國計劃在2010年前將一個無人探測器送入繞月軌道,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地點。
歐航局將在2020年前分4個階段進行月球探測,計劃在2012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2025年左右完成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設。 20世紀末,美國總統布希提出了「新太空計劃」,計劃最早在2015年前、最遲不過2020年將美國人重新送回月球,並在月球建立起一個長期基地作為登陸火星和其他星球的跳板。
重返月球建立基地
1972年12月,美國的「阿波羅」17號飛船對月球進行了最後一次考察,此後登月競賽的狂熱便驟然降溫。由於美蘇太空競爭的天文數字投資未能兌現實際利益,耗資巨大的「阿波羅」計劃完成後,月球探測陷入長達20餘年的低迷狀態。直到1994年,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了「克萊門汀號」環月探測器,除了測繪月球地貌,還對月面元素的分布與含量進行探測,並發現了在月球南極可能存在水。
1998年1月,美國又發射了「月球勘探者」,它同樣發現在月球兩極的盆地底部可能蘊藏固態水。
由於水的存在意味著人類在月球上生存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伴隨這一發現而來的是美國重返月球計劃。
2016年之前,美國將有多個無人駕駛月球探測飛船連續升空,其目的都是為宇航員重返月球打基礎。探月飛船的設計正在展開。如果所有的前期准備工作就緒,在2020年開始月球基地的建造工作。 2025年前載人登月
1959年9月14日,前蘇聯的無人登月器「月球2號」成為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此後20年間,前蘇聯先後開展了29次探月活動,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然而,伴隨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經濟發展一度停滯,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俄羅斯航天不得不被迫瘦身,其月球探索在這一時期幾無進展。
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再燃大國夢想,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重新開啟探月旅程,宣布在2025年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至此,昔日曾翱翔太空的雙頭鷹再次將目光投向月球。
俄羅斯月球探索先驅、拉沃奇金科學生產聯合公司總設計師戈奧爾吉·波利修克突然「語出驚人」,他透露,俄羅斯計劃在2009年-2010年開始實施自己的探月計劃。該計劃不僅要實現俄羅斯載人登月的夢想,還要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2011年至2012年,俄羅斯將進行首次載人探月飛行。
俄羅斯在力爭實現探月載人登陸的同時,還推出「探月旅行」來吸引那些有支付能力的富豪。 印度航天官員透露說,印度計劃在2015年前進行兩次或更多的登月活動。據稱,如果計劃於2008年前發射的第一艘印度無人登月飛船獲得成功,印度將於2015年前進行更多的登月活動。
2008年發射探測器
在進行了7年的規劃和准備後,印度將在2011年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球首航1號」,成為繼俄羅斯、美國、日本和中國後第5個進行月球探索的國家。
然而,從探月想法提出的那天起,印度國內就存在反對的聲音:在這個有一半人口還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國家,政府是否有必要花大把的錢去探測一個那樣遙遠的星球。
但是1999年10月舉行的印度科學學會年會改變了這種情況。在這次年會上,印度太空研究機構負責人從學術上闡明了人類在對月球認識上還存在著空白。這次討論贏得了印度科學界對探月的廣泛支持。印度太空探索機構隨後成立專門的探月計劃小組,並於2001年出台了第一份探月計劃報告,2003年,印度政府批准了這份報告。
印度「月球首航1號」探月器的主要任務是製作高清晰的月球地圖,並對月球兩極是否存在水進行初步探索。此外,該探月器還將搜集月球表面礦物質和化學物質的有關數據。印度已經計劃在2015年前發射載人航天飛船,還希望能在2020年前實現登月。 計劃在2006年首次發送月球探測衛星,練習和掌握月球軟著陸技術。
2015年月球上建基地
2007年9月14日上午9點31分,日本探月衛星月亮女神號發射升空,主要任務是觀測月球表面地形等,日本研究人員稱,這是日本2025年建立載人太空站的第一步。這是日本為未來登陸月球邁出的第一步。
日本對月球探索的興趣由來已久,但是在過去幾十年中,由於在技術、研究活動統籌方面出現問題,日本的探月計劃始終磕磕絆絆,未能順利實施。
日本的探月計劃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經啟動。日本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是1990年1月發射的繆斯A科學衛星。這顆衛星進入太空後更名為「飛天」號,是日本第一次發射接近月球的科學衛星,也使日本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3個探測月球的國家。
繆斯A衛星在發射成功後向月球軌道放出了一個小型探測衛星,但是這枚小型探測衛星很快就出現了故障而告失靈。繆斯A衛星本身在繞地球飛行一段時間後,最終在1993年4月墜毀在月球上,這一探月計劃宣告失敗。

G. 哪些國家正在探月

前蘇聯:第一件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是前蘇聯的無人登陸器月球2號,它於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3號在同年10月7日拍攝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號則是第一艘在月球軟著陸的登陸器,它於1966年2月3日傳回由月面上拍攝的照片。另外,月球10號於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軌,成為月球第一顆人造衛星。

美國:1969年7月20日第一名人類登陸月球是美利堅合眾國阿波羅11號的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而尤金·塞爾南則是最後一個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任務的成員。

日本:2007年已發射了「月亮女神」繞月衛星

中國:也在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器

印度:2008年10月22日發射了「月船1號」月球探測器,標志著它也正式加入到國際探月的隊伍中。

H. 印度計劃什麼時候登月

印度已經宣布2007年發射繞月球衛星.
本來,按咱們的規劃,從「神一」到「神六」,從繞地飛行到載人航天
,一步一個腳印,走得慢卻也走得穩穩當當。人類到今天共發射了5000多個航天器,中國才佔1%,就算航天員上天了,但距離月球還相當遙遠,登月作為中國人深空探測的下一個目標,算是長遠規劃了,就連兩年前宣布的「嫦娥計劃」壓根兒也沒登月的事兒。

可這原本正常的長遠規劃讓咱們的大小鄰居憂心忡忡:美國總統布希在「嫦娥計劃」公布後,馬上宣布美國航空航天局將實施重返月球「新太空計劃」。有專家說這是因為美國覺得「沒面子」。這么簡單?要知道,計劃一旦啟動,花費將以千億美元計,拿這么多納稅人的錢買面子,總統可不傻。美國眾議院航空航天小組委員會主席肯。卡爾沃特一語道破玄機:「如果在這一領域中國打敗了我們,將是十分令人難堪的——我們必須保證在外太空的軍事領先地位。」原來,自從多年冷落登月後,美國一直把重心放在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上,現在要重新搞載人飛船進行登月,這一下就使中美在載人航天領域差距突然縮短了近30年,他能不擔心嗎?

更不用說近鄰印度和日本了,這兩個國家的航天一直依賴西方技術,錢花得不少,成就卻不大,日本更是接連遭遇火箭發射失敗和衛星無法入軌的「慘禍」,「嫦娥計劃」讓他們慌了神,匆匆發布了各自的探月、登月計劃,並且時間「剛好」 比中國提前一年。去年,耗資3億美元的日本月球和工程探測器「Selene」升空,隨後,印度第一個地球軌道外計劃「 迅速」獲得政府支持。

要想將來有「制天權」,中國的登月計劃也得加油才能跟鄰居競爭得起。

I. 印度曾成功登陸過火星那為何登月失敗

印度無法獨立完成探月任務,尋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譜,導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終失敗。

「月球2號」項目總耗資約1.4億美元,由於俄羅斯未能按照承諾交付著陸器,促使印度推後了這個計劃的實施時間。這個項目包含了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月球車3個模塊,攜帶了10多個各類研究裝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車,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為25公斤,它將攜帶兩個分光計用於探測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包括等離子體層以及像氦-3這樣的同位素的數據,後者是未來核聚變能量反應堆的潛在燃料。

「月球2號」的攜帶的軌道飛行器所攜帶的水測繪儀同樣讓人期待,因為太陽風中的質子會產生羥基離子,這些離子會漂向月球的兩極,在那裡它們會被隕石坑中的水冰俘獲,而水測繪儀將會對這些水冰展開探測。如果成功,這將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藉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球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並如期開展探測工作。

著陸的前15分鍾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降,當海拔大概減至30公里時,它開始發動4座引擎緊急減速,只不過在距離陸地僅剩2.1公里時,意外發生了:Vikram偏離了預定軌道,就此「失聯」,任務失敗了。

巴基斯坦聯邦科學和技術部長法瓦德·喬杜里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術,諷刺印度「月船2號」的著陸器是在印度孟買買的「玩具」。

兩天後,9月8日,在月球軌道上的「月船2號」傳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團隊最終未能與它建立訊號。

J. 印度「月船三號」探月和載人航天項目推遲目標發射日期,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據報道,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務“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因新冠病毒推遲到2022年發射。

“月船三號”早前計劃於2021年發射,不過由於疫情封鎖影響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包括“月船三號”在內的幾個項目,因而遭到推遲。

“月船三號”包含著陸器和月球車,但不會擁有像“月船二號”那樣的軌道器。“月船二號”是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於2019年7月22日發射,旨在讓月球車登陸月球南極。“月船二號”軌道器成功繞月飛行,但2019年9月7日,“月船二號”的著陸器在預計軟著陸前幾分鍾墜毀於月球表面。

ISRO主席K Sivan表示,“月船三號”的構造和“月船二號”是一樣的,“但它沒有軌道器。 ‘月船二號’發射的軌道器將用於 ‘月船三號’。”

據SpaceNews報道,Gaganyaan項目於2018年8月正式宣布。而後首次不載人試飛最初計劃在2020年12月發射。但ISRO現在的目標是今年12月進行首次不載人試飛。

ISRO原定於2022年8月開展印度載人航天首飛,以紀念印度獨立75周年。但現在載人航天首飛被推遲,K Sivan表示,印度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將在暫定2022年-2023年開展的第二次不載人測試飛行後進行。

閱讀全文

與印度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月球3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麼 瀏覽:762
用什麼軟體和越南人溝通 瀏覽:114
在越南什麼地方娶老婆靠譜 瀏覽:829
印度東進實力怎麼樣 瀏覽:690
魷魚須炒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 瀏覽:444
印尼語女朋友怎麼說 瀏覽:742
中國聯通怎麼查看密碼 瀏覽:109
三月份英國怎麼穿衣 瀏覽:542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裡 瀏覽:164
印度幣是怎麼算的 瀏覽:633
伊朗簽證為什麼辦不下來 瀏覽:790
英國垂耳兔大概多少錢 瀏覽:295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德國軍隊 瀏覽:932
伊朗人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595
義大利掛面是什麼面做的 瀏覽:17
英國的天氣最低多少度 瀏覽:854
100元在印尼能買什麼 瀏覽:718
怎麼撥打中國電話 瀏覽:515
義大利留學學音樂需要考什麼 瀏覽:448
印度老虎學名叫什麼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