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婚姻如何匹配

印度婚姻如何匹配

發布時間:2022-05-05 09:02:54

㈠ 印度人口那麼多,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眾所周知,印度女性在她們國家的地位非常低,而且她們結婚時還要付很多嫁妝,所以印度人不想要女兒。所以印度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女性比男性少4000萬。 如果男女比例如此不同,印度男人光棍的問題解決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他們還是有很多辦法來解決光棍的,我知道的就有三種。

交換婚姻也是印度婚姻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在自己的親戚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女人,然後彼此之間交換,然後再結婚。 這是印度婚姻的解決方案。 也許印度有太多的男人,所以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導致社會也很混亂和動盪!

㈡ 1個妻子5個丈夫,印度少女同時嫁給5兄弟,如今婚後生活怎樣

大多數人都是把命運攥在手心裡,但是還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自己沒辦法掌控命運,他們身不由己宛如浮萍一般,被牢牢的禁錮在命運的手心裡,他們的婚姻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海誓山盟,沒有一刻的感動,甚至連相互愛的人都沒有,完全就是充當了一個免費的保姆勞動力,但是他們的意志也會從最初堅定的反抗,到最後堅定的順從,思維逐漸軟化,沒有愛情的歲月雖然坎坷,但似乎還是能坦然度過。



也許,印度這樣的事情也是很難得一見的,也是一個偶然引發的一次小概率事件,畢竟現在世界潮流來看,都是認可一夫一妻制度的,但還是希望印度能夠加強思想教育,從根本上防範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每一個女生都應該是人間的公主,無論如何都應該受到珍貴的呵護,不應該被世事欺凌,在沒有愛的環境里長久地生存。

㈢ 在古印度的家庭和婚姻富有怎樣的特點

在古印度,家庭的形式為父系家庭。父親是一家之長,家庭成員包括妻子、孩子以及男系方面未婚的親屬。富裕的家庭笈多王朝時期的金幣,有1600多年歷史。還有僕人和奴隸。在家庭生活中,父親擁有絕對的權力。據古希臘作家阿利斯托布魯斯記載,咀叉始羅城經常有些因貧困而無力嫁出自己女兒的父親,把女兒帶到市場,敞開她們的上身,供人觀看。若哪位男子看中了而且女子的家長也同意,談好條件即可成親。在吠陀時期,父親甚至有權出賣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家庭子女中,兒子的地位要高得多,在家庭教育中也更受重視,因為兒子能傳宗接代,這與中國封建思想中的子女觀極為相似。兒子們在宗教上也有特殊的地位,婆羅門教認為,只有兒子才能主持父親的葬禮,只有兒子奉獻的祭品,在天國的祖先和父親才能收到。《愛達羅氏梵書》說,兒子對父親來說是一條「救生船」,女兒帶給父親的則是悲傷。印度家庭中「重男輕女」的現象是十分嚴重的。在日常生活中,兒子與女兒所受的教育是有極大區別的。

球形的量器婚姻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古印度獨特的種姓制度和濃厚的宗教氛圍,使印度人非常看重婚姻。一個人要通過結婚,才能建立家庭、生育後代,才能實現法、利、欲和解脫。但在嚴格的種姓制度下,婚姻有種種限制,不同種姓者之間不得通婚。盡管後來出現不同種姓者通婚的情況,但低種姓男子娶高種姓女子還是被禁止的。

在婚姻對象選擇上,除種姓外,家庭財富、年齡、容貌、健康狀況、知識等都是要列入考慮范圍的。婚姻關系確定後,一般都要訂立協議。

在古印度有女子出嫁隨帶嫁妝的習俗,這與古印度婦女的社會地位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女兒不能繼承財產,所以人們就通過這種「合法」的方式給女兒一部分財產做為嫁妝,並藉以提高女兒在夫家的地位,慢慢這種風俗變成一種習俗,許多家庭因為無力辦置嫁妝或只有較少嫁妝而導致許多社會悲劇。古印度還有童婚的陋俗。童婚的流行,原因有二:一是女兒年幼,好做安排,絕對聽從命令,二是為保女子的貞操,早日嫁出,以絕後患。童婚給廣大印度婦女兒童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㈣ 印度婚姻習俗種種是什麼意思

印度民族復雜,素有「民族博物館」之稱。少數民族種類之多,數量之大,世界聞名。據不完全統計,有500餘支,他們在印度社會中佔有重要地位。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更有奇特的風俗習慣,就連挑選生活伴侶的方式也各有特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試婚:男女婚前可同居,以便互相了解和確定婚姻關系。男的到女家後,居住時間長短不一,少則幾周,多則數月。如果雙方滿意,則可結婚。若雙方性格不合,男的要給女方的父親一筆錢,作為賠償,然後方可回家,婚事就算告吹。但若女方已經懷孕,兩人則非結合不可。今天在古吉拉特邦的皮爾族和阿薩姆邦的古喀族中這種風俗尤為流行。

搶婚:男方的人把女的搶來成婚。搶婚分為三種,一是強行搶婚,二是默契搶婚,三是禮儀性搶婚。

強行搶婚即在姑娘及其父親不同意的情況下,把姑娘搶來舉行結婚儀式。大多數民族經濟較為落後,男多女少,則採取付款娶妻的作法,即付一筆身價費給姑娘。如男方錢少,姑娘身價費高而無力支付時,便設法強行搶妻。這種風俗,自古就有,相傳至今。從前,在印度的那加族、霍族、皮爾族、貢德族以及阿薩姆邦、比哈爾邦和中央邦的一些少數民族中非常盛行。後來,由於政府的限制,隨著教育的普及和文明宣傳的加強,這種風俗在日益減少。但是,有些少數民族為了維護這種舊的風俗傳統,改頭換面地創造了一些搶婚新花樣。例如,在貢德族中,只要父母同意就可搶婚;喜馬拉雅山谷地帶的波迪亞族也是如此;在柯亞族、蒙達族和比爾豪爾族等民族中則採用另一種辦法:姑娘如不能輕易搶到手,男子可藏身於廟會或其它公共場所,待機而動,只要遇到機會,就往姑娘頭上戴番紅花。一旦成功就意味著姑娘歸他所有,與此同時,社會也予以承認。

默契搶婚即雙方家庭商定,某月某日男家前來搶親。確定了日期,男方便帶著親朋「襲擊」女家。女方的家人假裝受傷,呆在家裡不動,便把姑娘抬到馬上,和男青年一起被帶走,姑娘故作呼喊哭喚之狀。用這種辦法,顯示男青年的勇敢,並表達對姑娘的愛情。

禮儀性搶婚即男女青年雙方情投意合,但遭到父母的反對。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廟會、節日的機會,男青年應姑娘的要求公開給她頭上塗紅,這樣父母也只好同意他們成婚。若還不同意,就會有五老會的人出面給他們調解。

考驗婚:到了結婚年齡的男子利用廟會、節日等機會,當顯示出自己的體力和才幹為強者後則有權挑選姑娘為妻,古吉拉特邦的皮爾族就採用這種辦法。在灑紅節時,人們舉行一種名叫「高爾·格泰勞」的舞會。在舞場中央豎立一根竹竿,上面掛有椰子和紅糖。未婚姑娘在竹竿四周圍成一圈,圈外再圍一圈未婚男子。青年們盡情地跳舞,在跳舞過程中,男青年要爬上竹竿取下椰子和紅糖,需奮力沖破姑娘們的舞圈。這時候,男青年個個爭先恐後,拚命沖擠;姑娘們竭力阻攔,不讓他們沖進圈內。有些男子的衣服被撕破,有些男子的頭發被揪掉。此時此刻,受傷流血,男青年們也在所不惜。最後,哪位青年沖進圈內,首先拿到竹竿上掛的椰子和紅糖,就算他獲得了勝利。這樣,他就有權挑選在場的任何一位跳舞的姑娘為妻,並且可以不付分文,立即帶走。

服役婚:婚後新郎先在岳父家做工服役,到一定時間,相當於付完姑娘身價費後才能把妻子帶回家去。這是一種在買賣婚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婚姻風俗。有些經濟困難的小夥子,因付不起姑娘的身價費而不得不採用這種辦法。當然也有些是婚前服役的,即男青年到女家後,凡是能做的活兒,他都得做,服役時間長短不一。最後把勞動所得,作為姑娘身價費支付。付清了身價費,即可完婚。今天,印度的貢德族、白伽族、凌格考爾族、古吉族、阿耶茂爾少數民族中的窮人仍然採用這種方法成婚。比爾豪爾族則時興一種未來的岳父把姑娘身價費借給未來女婿的辦法,實際上也屬這一種。男方借債後,要到女家幹活,以抵債務。幹活期限不定,直到付清債務為止。今天,在喜馬偕爾邦的古傑爾族和北方邦的柯斯族中很盛行。

換親婚:這是一種兩家的姑娘交換成婚的辦法,即甲家的姑娘嫁到乙家,而乙家的姑娘再許配給甲家。這樣,兩家互相交換,免付姑娘的身價費。貧寒之家,往往採用這種辦法。在印度,除迦西族禁止採用這種辦法外,其它少數民族大都採用。

私奔婚:男女雙方相愛,但因遭到父母的反對或因付不起姑娘的身價費,一對情人就雙雙私逃外地,結為夫妻,過些時日再回到家裡,社會便給以承認。這時,父母自然也就無計可施,只好同意。這種結婚方法,不舉行任何儀式。今天在蒙達族、霍族、桑塔爾族等少數民族中還頗為盛行。從前少數民族中由於不盛行童婚,所以,上述結婚辦法相當普遍。今天由於童婚盛行,此種結婚辦法日益減少。

強求婚:如果一位姑娘愛上一位青年,或已訂婚而男方還在拖延婚期,或男青年同意又遭到父母的反對時,她要設法同那位青年成婚就得採用這種辦法。其做法是,一天,姑娘帶上米酒,突然闖入男方家裡,對她的突然闖入或賴著不走,當然會遭到男方家裡人的反對,男家為千方百計把她趕出門去,會施展種種手段。例如,在火里投放辣椒,使室內氣味刺鼻,難於忍受,全家都到室外,只把姑娘一個人留在屋子裡;或者往姑娘身上潑熱水,甚至遭受一頓毒打,要麼不給她送飯吃。而和她要好的男青年這時會偷偷給她送飯,並鼓勵她努力堅持,不要灰心。姑娘經受住了這些考驗,便會泰然自若地坐在那裡不動,就算她獲勝。男方父母也只好同意。今天,印度的比爾豪爾族、奧郎沃族、格麻爾族,蒙達族、桑塔爾族等少數民族中還流行這種婚俗。

㈤ 印度尼西亞的婚姻制度

印尼1974年的婚姻法,宗教法庭賦予的合法婚姻是一夫一妻,欲娶多妻則必須向當地宗教法庭申請。1983年和1990年政府修改了婚姻法有關條例,不準國家公務員娶第二個妻子,但不包括議員、內閣部長等政務官、省長、地方首長及軍警。

㈥ 印度的婚姻法有何規定印度男女的合法結婚年齡是多少歲

印度婚姻法規定男性年滿21周歲、女性年滿18周歲才可結婚。

所以在印度,即使有婚姻法也基本如同擺設,不過較為發達的大城市還是比較文明的。而在落後的地區,即使是童婚這樣的違法行為,依然屢禁不止。

㈦ 印度的婚姻制度是怎麼樣的

一般來說,其實除了婆羅門(最高種姓)不可離婚與寡婦不可再婚外,一般種姓的婦女也通融可再婚,但第一次婚姻最認真,之後也可再婚。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文明也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今天的印度社會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

㈧ 關於現代印度的婚娶制度

1。廢除種姓婚姻,任何印度的男女雙方,不管是居住於印度國內還是在國外,不管是否信仰相同的宗教或者是否信仰宗教,都可以締結婚姻
2,男女婚齡分別為21歲和18歲
3,禁止嫁妝制度。印度政府於1961年制定的《全印度禁止嫁妝法》規定,給予、接受、索取甚至約定給予或借用嫁妝的行為都構成犯罪。索取嫁妝者要處以6個月至2年監禁並處以10000盧比的罰款
4,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論處且其婚姻無效。

雖然有法律,但實際效果據報道說好像落實的不好,在印度還存在童婚、種姓婚姻、男女不平等等很多陋習

與印度婚姻如何匹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孟晚舟為什麼要幫伊朗 瀏覽:296
義大利電烤盤做什麼生意好 瀏覽:984
義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麼 瀏覽:762
用什麼軟體和越南人溝通 瀏覽:114
在越南什麼地方娶老婆靠譜 瀏覽:829
印度東進實力怎麼樣 瀏覽:690
魷魚須炒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 瀏覽:444
印尼語女朋友怎麼說 瀏覽:742
中國聯通怎麼查看密碼 瀏覽:109
三月份英國怎麼穿衣 瀏覽:542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裡 瀏覽:164
印度幣是怎麼算的 瀏覽:635
伊朗簽證為什麼辦不下來 瀏覽:791
英國垂耳兔大概多少錢 瀏覽:296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德國軍隊 瀏覽:932
伊朗人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596
義大利掛面是什麼面做的 瀏覽:18
英國的天氣最低多少度 瀏覽:856
100元在印尼能買什麼 瀏覽:720
怎麼撥打中國電話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