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航天工程怎麼樣

印度航天工程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05 09:30:47

Ⅰ 印度表示:2030年會建成空間站!理性分析這種可能性大嗎

北京時間1月17號消息,印度空間發展部部長表示,印度將會在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一時間引起了大家廣泛的討論,那麼這個想法,到底能否實現呢?理性來看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如果僅僅將目標放在這個層次的話,那麼確實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如果是按照國際正常標准來說,理性分析,可能性沒有想像中的大。

Ⅱ 印度宣布將發射容納20人的空間站,網友:用上了扒火車的技術,你怎麼看

引言:如今的外太空針對人們而言早已比不上之前那般神密,由於人們的科技進步在持續發展趨勢發展。大家根據許多新科技的商品對外太空擁有更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人們探尋外太空的腳步也從來沒有終止。

印度公布將發送容下20人的空間站,網民:「用上扒火車的技術性」

在6月23日,三名航天員還根據直播間的方式與領導幹部開展語音通話。從上邊航天員的描述看來,她們的人體情況很好,早已慢慢融入了外太空的工作中。如今每日都是在外太空之中開展一些維護保養及其運送的每日任務。

直到此次航空航天每日任務完畢,CNSA會邀約17個我國,一同參加到遴選出的9個空間站試驗新項目中,講完了在我國的航天發展,大家在一起看一下印度的航空航天過程。

總結:此外印度實際上 也有更為宏大的航空航天計劃,基本建設空間站僅僅計劃之中的一小部分。印度從20世紀九十年代逐漸就早已在持續發展趨勢航天工程了,在這段時間還制訂了一系列的航空航天計劃,在其中就包含對月球、火花的探尋,但是這種計劃都還沒獲得完成。

Ⅲ 印度航天 PK 中國航天

印度人的雄心壯志還是應該肯定。但是從目前印度的航天技術水平而言,和我國目前的技術水平比的確有差距。就拿印度今年上半年的烈火--3火箭發射試驗來看,不能說不是印度航天技術的一個失敗,第二級火箭燃料桶脫落時,火箭彈頭也一起跟著掉下來了;這也說明了印度火箭技術的落後和不成熟。烈火--3型火箭號稱印度最先進的火箭,其實它的最大射程也不過三千五百公里;(剛好今天的防務新觀察節目,我國著名的軍事專家道破了印度軍方對外瞎吹六千公里內幕)登月工程是一項系統的航天技術集成,要經過無數航天人的多少年的潛心研究和實驗驗證;不是貧嘴可以吹上月球的。

Ⅳ 印度專家稱「根據歷史規律,中國能建空間站,印度也能」,如何評價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觀規律。這一點,是毫無意義的。

在建設空間站這件事情上面,同樣要遵循客觀規律。

具體來說,要想成功建設空間站,就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條件:

1,強大的經濟實力。

建設空間站,需要大量資金。……因此,要想建設空間站就必須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做依託。……這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後續的工作才能順利實施。……缺乏這個基礎,後續的工作就無從談起了。

2,豐厚的人才儲備。

建設空間站,是一項高技術領域的工作。……這需要大量高技術人才的參與。

因此,成功建設空間站,必須擁有一支人才梯隊,形成豐厚的人才儲備,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最終獲得成功。

3,高超的技術水平。

空間站是高技術系統,需要高技術的加持。……只有掌握了高技術,才能建設成功空間站。

4,長期有效的規劃。

建設空間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這是需要堅持不懈多年才可能取得成功的大工程。

因此,要想成功建設空間站,就必須進行長期規劃,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具體落實,這樣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5,勇於探索的精神。

建設空間站,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環境,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因此需要不斷探索,才可能最終成功。……在此過程中,需要勇於探索的精神,不斷進取,才可以最終取得空間站建設的成功。

因此,建設空間站絕不是口頭上一句話就能建成的,而應該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去做,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只能一事無成。

Ⅳ 武器裝備基本靠買的印度,為何在航天領域如此牛氣

作為鄰國和世界人口大國之一的印度,我們常常能想起的就是他的雜技閱兵,爬滿火車皮的旅客,三番五次就大修的航空母艦,以及經常墜落的飛機等等,似乎印度總是在國際媒體上鬧種種笑話。但是笑話歸笑話,真正的印度在一些領域上的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比如印度航天工程。雖然印度民間貧富差距懸殊,並且他的武器裝備大多靠買,但是印度的在航天領域可以說非常牛氣。這與印度不斷推進的航天技術發展,以及對人才的培養和吸引有關。印度官方非常重視航天業的發展。通過幾十年的積累以及研究,印度正在航天領域奮起直追,進步明顯。目前印度也在航天領域大下功夫,很有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具有獨立能力載人航天的國家。印度的發展迅猛,除了國家在航天領域的重視以外,其對航天領域人才的重視也為重要因素。有調查顯示印度已經成為歐洲最大航天航空學院的海外生源地。之所以對人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還要在於印度給人才所配備的優良待遇。雖然印度的人均GDP不高,但是其給航天人才發放的工資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人均GDP。
所以印度的航天實力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小覷的。我們要清楚的看到他與國際上的差距仍然存在並正在逐步縮小。

Ⅵ 印度的航空航天能趕超中國嗎

實話:印度是不可能趕超中國成為航天強國的!

首先,也是最關鍵的原因,要想成為航天大國乃至強國,必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航天測控體系。沒有航天測控網做支撐,火箭再先進,衛星、飛船再兇猛也是白搭!因為沒有先進的測控網,你搞航天發射,定軌,返回之類的事情基本屬於「跟著感覺走」。目前世界上,航天測控技術最先進的當屬美國,俄羅斯緊隨其後而中國也在2000年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航天測控網,可滿足未來10年我國中低軌道衛星和部分高軌道衛星發展的需要。

大家看,航天測控技術在世界上排得上號的美、俄、中都是清一色的國土面積大國,其原因就在於由於地球曲面影響,要保證對在軌飛行器的全程測控,就必須建立起分布較廣的測控站,而大國由於國土面積大,因此,建立大范圍的航天測控網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即便如此,光在本國領土上建立測控網還不夠,還必須在海外建立屬於自己的測控站。美國搞全球防禦,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因此美國主要依靠在它國建立陸基測控站來實現。而中、俄兩國在國外勢力有限,因此採取的是以航天測控船為主,適量在它國建立陸基測控站來實現航天測控的布網。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國在一有重大航天任務時,4艘「遠望」號就會齊刷刷的出征的原因。即便這樣,我國也不能保證對所有衛星飛船的百分之百的測控。

而印度,國土面積雖大,但經度范圍過窄,在自己領土上建立測控站效果有限,因此只能依靠在它國或使用測控船來實現布網。印度能在它國建立自己的測控站可能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搞測控船,說實在的,它真的玩不起。首先印度沒有像中國這樣的造船工業,無法自建大噸位的測控船。向國外進口,似乎測控船還沒聽說有哪個國家搞出口的。並且,印度要想建成中國這樣規模的測控網,所需要的測控船肯定比中國多,因為它的國土就比中國小很多,還沒有海外基地,7、8艘規模的測控船隊,對於印度來講,也只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已。

由於印度自身條件所限,因此它不可能建成能滿足載人、甚至高軌道測控要求的測控網來。所以,對於印度來講,搞載人航天,乃至登陸月球,只不過是場賭博游戲而已。

受國土面積所限無法建成完善的航天測控網,是很多小國不能成為航天俱樂部VIP的重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只敢弄它的H2搞發射實驗,歐洲那麼多國家要聯合起來成立歐空局來搞航天的重要原因。

其次,航天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尤其是載人航天,更是牽涉到了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這要求一個國傢具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優秀的科技研發能力,以及強大的經濟和政策支持。而印度除了軟體外包做的有點名堂外,其餘條件一個都占不了,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無法達到能和中國媲美的水平,所以印度根本不具備搞高端航天技術的基礎。

以載人航天最重要的航天醫學工程為例,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便開始做這方面的研究,並且已遴選出我國第一代航天員。雖然載人航天工程立項是在92年,但我們其實從60年代開始便積攢相關的技術以及人才。而印度呢?他們的航天員的確比中國的航天員上天上得早,但那隻不過是借別人的雞下蛋而已,換句話說,跟俄羅斯那位富豪搞的航天私人旅遊差不多。

印度在航天技術方面落後中國的年份應該是相當的大,而且他們並沒有一個適合自身國情的航天發展規劃。對於如何應用航天技術,如何實現產業化,如何實現軍用民用結合,如何正確合理的開發太空資源,印度人的認識幾乎為零。而他們提出的載人航天,登月等計劃,給人的感覺更像是5歲小孩子使性子,跟大人橫一樣,顯得更為沖動和不理智。

印度不是不可以搞航天,它能發射一箭多星,能回收返回式衛星(其實根本算不上什麼無人太空艙,說得跟中國的神舟一號一樣,實際上頂多也就是我國70年代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的水平,而且裡面的載荷可能還沒有我們的實驗衛星實在),說明它還是有些本事的,但它應該量力而行。我認為,印度可以重點從事商業航天發射服務。由於其緯度較低,更適合發射同步軌道衛星,又由於其具備了一箭多星的能力,因此小衛星的商業發射,印度也可以分一杯羹。不過對於層次更高的載人航天,乃至登月和空間探測,我看印度還是休矣!!

Ⅶ 印度航天技術有多牛

在科學界中,全球范圍內能夠實現載人飛船的技術可以說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然而越來越多的國家期待和要求加入這強大的工程之中,但是限於自己的科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的缺乏性,所以想要加入一個航天大國的夢一直是大問題。而印度就是一直想加入該行列的人,印度的航天技術有多牛?



有個問題就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一直在壓縮預算,與全球的同行相比較,印度的成本實在是太低了,對於未來的火星任務來說,預算僅只有7800萬美元,低於典型好萊塢電影的製作和營銷成本,可想而知印度在這方面的資本復出可能是不足的,還是令人擔憂成功性,如果ISRO的預算預測成立,它的第一次人類太空飛行將消耗大約相當於NASA在單一太空天文台上花費的七分之一,即96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成本,我們是不敢想的,低到嚇人,我們也期待印度如何去實現

Ⅷ 人類航天史上最低成本的登月工程,印度「月船二號」真的能成功嗎

我不是很看好它的未來,自從人類發展航天工程開始登月成為了一個國家是否成功的標准,所以個一直在研發各種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希望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大國實力。俄羅斯,美國,蘇聯,中國相繼都有探月探測器成功發射,而在2009年的7月22日,印度的月船2號再次升入天空,引起了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月船1號早在2008年就發射了,但是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後來又在2013年准備發射月船2號,但是由於設備的各種問題一直沒有成功發射,一直到今年7月22日,印度月船2號才成功發射。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這個月球探測器發射能夠受到如此多關注的原因。

雖然成本比較低,但是印度方面表示這一次的月船2號將會軌道探月著陸登月集為一體,它的復雜程度要比中國的嫦娥2號和嫦娥3號還要復雜一些。雖然成本低,但是任務重,不知道月船2號會不會在月球上成功地完成任務?但是其他很多國家的科學家表示,印度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一口吃成胖子。雖然計劃比較美好,但是想要實現這樣的計劃是有一些不符合實際的。

Ⅸ 美國擁有載人登月技術,為什麼幫不了印度

據美國媒體報道,日前印度經過多年努力,於7月22日發射成功的月船2號飛船在經過近2個月的飛行終於靠近了月球,然而就在距離月球2.1公里處時,月船2號突然失去了控制,隨後脫離了預定軌道,並失去了和地面的聯系。在經過了1日的找尋後,月船2號的蹤跡終於重新出現,但其已經墜落到了月球表面,目前仍然和地球無法進行有效聯系,雖然印度仍然在嘗試繼續和月船2號進行聯系,但目前仍然無法恢復對月船2號的控制,可以說印度的此次航天計劃已經宣告失敗。

專家表示,航天工程是一個國家核心的重工業工程,需要本國加大投入研發核心技術,而非全部依靠國外,雖然依靠國外可以一時解決問題,但卻不能徹底提升航天實力,如果印度沒有明白這一點,未來的航天發射的成功率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Ⅹ 印度在載人航天技術又取得哪些成果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7月5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島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進行了「火箭逃逸系統」首次飛行試驗。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不斷向印度政府提交啟動載人航天工程的建議,但目前印度載人航天工程仍然沒有任何正式立項的消息。「火箭逃逸系統」的首次試驗成功意味著印度航天掌握的載人關鍵技術不斷增多,有利於推進載人航天計劃。

與印度航天工程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電烤盤做什麼生意好 瀏覽:984
義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麼 瀏覽:762
用什麼軟體和越南人溝通 瀏覽:114
在越南什麼地方娶老婆靠譜 瀏覽:829
印度東進實力怎麼樣 瀏覽:690
魷魚須炒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 瀏覽:444
印尼語女朋友怎麼說 瀏覽:742
中國聯通怎麼查看密碼 瀏覽:109
三月份英國怎麼穿衣 瀏覽:542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裡 瀏覽:164
印度幣是怎麼算的 瀏覽:633
伊朗簽證為什麼辦不下來 瀏覽:790
英國垂耳兔大概多少錢 瀏覽:295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德國軍隊 瀏覽:932
伊朗人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595
義大利掛面是什麼面做的 瀏覽:18
英國的天氣最低多少度 瀏覽:855
100元在印尼能買什麼 瀏覽:719
怎麼撥打中國電話 瀏覽:515
義大利留學學音樂需要考什麼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