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想取代美國搶佔中國市場做什麼
8月30日報道 台媒稱,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之下,誰能坐收漁翁之利?印度《經濟時報》8月28日援引印度商-務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如果印度此時能把握好時機,加強對中國出口並搶佔美國撤出後的中國商品市場,將有望成為主要受益者。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8月29日綜合報道,印度商-務部在該研究報告中詳細分析了至少100種產品,它們可以取代美國商品撤出後的中國市場。報告中認為,印度可以在中國棉花、玉米、杏仁、小麥、高粱市場中佔有更大市場份額。
據印度《今日商業》報道,若印度對中國出口能搶佔美國在華市場,那麼將有望縮小中印間約63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就在該研究報告公布的前一天,印度商工部部-長普拉布還召開了一個由各出口利益相關方和印度商-務部官員參加的會議,該會議討論到了2025年印度製造出口倍增的戰略計劃。報道說,該報告將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藍圖。
據彭-博-社報道,該份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印度雖然在速凍牛肉和杏仁等20種商品上出口能力很強,但在中國面臨市場准入問題。
報道稱,印度如今至少有80種產品有可能出口到中國,印度當局已指示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制定計劃,在印有明顯優勢的商品上提高產量。
報道表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說,印度商-務部已要求印駐華大使作為推行者,為印度出口商在中國安排相關會議。
不過報道也注意到,對於印度在貿易戰中樂觀的「獲益分」,新加坡大學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帕利特直言,中美貿易戰主要影響之一是重塑全球供應鏈,印度或成為某些生產鏈中的一部分,但現在就說印度將從中美貿易戰中獲益,還為時過早。
哦,中國的市場確實很大。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2. 印度主要向我國出口什麼優勢產品
礦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化工產品是印度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
3. 印度出售中國什麼東西
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商品:大宗商品:鐵礦石、稻米、棉花、糖等; 小宗商品:食品、香料、服飾,比如香薰香料、蠟燭,羊毛羊絨圍巾、手工毯子、草本香皂、草本化妝品、特色工藝品、小葉紫檀等。還有一些抗癌葯,英國發明的,印度有賣的,價格低很多。
4. 中國與印度之間有哪些經濟交流
中國從印度進口鐵礦石、農畜產品;印度從中國進口羊絨、家電、中葯材等。
5. 印度向我國出口的優勢產品主要是什麼
印度軟體外包發達。優勢為英語普及,勞動力豐富,成本價格低,信息技術含量高。
6. 印度想利用什麼機會搶佔中國市場
印度媒體8月28日報道稱,印度商務部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後,美國對華出口商品因受到中國對等高關稅制裁而導致競爭力大降,此時正是印度加強對華出口、搶佔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地盤的絕佳時機。報告還稱,如果印度能成功抓住這一時機,印度和中國63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有望快速扳平。
美國媒體28日也關注了這一消息。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商業工業部已指示駐華使館作為推行者,為印度出口商在中國安排相關會議。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米檀都·帕力特表示,美國對華發動的貿易戰將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全球供應鏈條,這對亟待提升對華出口貿易額的印度來說是重大利好,但現在說印度將從中美貿易戰中受益,還為時尚早。
7. 印度發展經濟與中國相比有什麼優勢
1、人和——人口紅利
印度人多
再過幾年就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國,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2019年6月17日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發現提要》報告稱,印度2027年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報告稱,2019年的中國人口為14.3億,印度為13.7億,分別佔全球人口總數的19%和18%。不過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增加近2.73億從而超過15億,而中國人口規模將降低至11億左右。
從2019年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約50%將集中在9個國家,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金)、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印度尼西亞、埃及和美國。印度不光人口多,而且人口非常年輕,也就是說未來印度還有人口紅利!
2、海權優勢
印度是半島國家,在印度洋地區擁有7516.6公里的海岸線,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168個沿海港口。在印度的印度洋專屬經濟區中,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礦物及其他生物與非生物資源。
印度處於亞太文明和歐洲大西洋文明中間,左右逢源。在國際貿易物流方面,印度處在中間位置,而且跟波斯灣很近,以後買石油就方便了,不會有什麼海峽困局。印度海軍強大,反而會加重我國的馬六甲困局。
「誰控制了印度洋誰就統治了亞洲。印度洋是通向世界七大海域的鑰匙。21世紀世界的命運將在印度洋上見分曉」——「海權之父」馬漢在一個世紀前的警言,一直被印度的歷屆決策者奉為座右銘。
自獨立建國以來,印度逐漸加大對海軍的重視和建設,海軍戰略逐級推進,由成立初期的「近海防禦」到後來的「區域控制」,再到現在的「遠洋延伸」戰略,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印度洋控制戰略」為核心的完整的海軍戰略體系。
3、地理環境
印度面積達,但是沒有什麼沙漠(僅有的西部沙漠還大部分都被劃到了巴基斯坦境內)、戈壁,也沒有我國的青藏高原和美國落基山脈那樣的無人區(不適合居住),印度洋的海風吹來了大量水汽,所以印度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國土的可利用面積非常多。
4、天時
現在我國成了美帝的眼中釘,印度就成了香餑餑了。美聯合印度制衡中國,有點類似當年英國聯合法國制衡德國的味道。
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印度的發展都會得到美國的幫助,這種幫助,我國在改革開放的時候是沒有體驗到的。在蘇聯解體之前,還拉著我國一起研究什麼美洲虎坦克,援助我國燃氣輪機……呵呵,蘇聯解體之後……
5、文化軟實力——文明古國與英語優勢
印度既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悠久的古代文化,而且在被日不落帝國殖民的時候,印度的文化隨著英國人的傳播實現了全球化,現在全球都知道瑜伽。
6、外交優勢
雖然印度一直好戰,但是在國際上,印度還是很受歡迎的,時常跟英美穿一條褲子,還能從俄羅斯買點武器,租用核潛艇啥的,就這面子,除了印度,誰有?
缺啥都能買到,買不到還能租到。
不要小看買來的武器系統,1905年的日俄戰爭,沙俄的武器可都是自己生產的哦,日本的好多武器,軍艦都是從英德買的哦!
在聯合國,雖然不是五常,但是五常是美國人建立的聯合國體系,如果我國與美帝有摩擦了,印度就是拉攏不二選擇。
8. 印度對中國的優勢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印度雖然一般科技發展緩慢,但高科技領域卻發展迅速,在核能技術、空間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領域,印度具有很強的實力。印度為成為有聲有色的軍事大國,長期保持了較高的國防科技投入;印度空間技術發展很快,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間大國;印度是世界上軟體業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近年來其軟體業增長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同期世界軟體業增長率是20%,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正在以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計算機軟體大國的地位躋身於世界信息技術大國之列。印度科技的發展得益於科技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和開發。印度科技人員數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人才質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2000~2001年度,印度擁有254所綜合性大學,2223所職業學院,7926所其他學院。印度信息技術業共有專業技術人員43萬人,在校大學生與人口比例高於我國,印度重點大學培養的學生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科技教育從小抓起 印度的計算機教育從小抓起。印度人的心算速度驚人就與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有關。小學生必須記住的乘法口訣是1×1到22×22。小學生解扇形面積的題目不是計算題,而是證明題,因此他們解數學題的思維方式與電腦程序的方法十分相近。 印度教育部門制定了統一的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大綱,全國2500多所中學開設了電腦課,400多所大學開設了計算機及電腦軟體專業,這使得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媒體教育設施體系。為了有效地實施和落實信息技術教育,印度政府專門制定了《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指南和大綱》,規定小學必須學會使用滑鼠、鍵盤、列印機和掌握光碟機、數據機等的使用方法。初中學生必須學會如何使用教育軟體、電子郵件和利用網路資源的方法。高中學生則要學會利用電腦收縮整理數據、圖形處理、基礎軟體製作等技能。印度現有的電腦培訓中心還為3~14歲的兒童設計了不同的課程,每家公司的項目針對不同的年齡組。這些培訓與學校的正常課程是相輔相成的。對於那些3~8歲的小娃娃們,只是輕松地學著玩。培訓人員認為,兒童應以他們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學習。通過電腦培訓程序使孩子既懂得了電腦,又能幫助他們學好學校的日常課程,決不會給孩子增加負擔。電腦的多媒體效果和動畫畫面,給孩子創造了一種輕鬆快樂的氣氛,他們在游戲中便學會了很多知識。印度的父母以前最希望孩子將來當醫生、律師,而現在,如果你問一位家長,希望孩子將來做什麼,答案毫無疑問是「軟體工程師」
9. 印度這次不得了!幫了中國一個大忙,網友直呼:乾的漂亮。怎麼回事呢
據我了解是由於美國開始在世界上打貿易戰,使國際貿易市場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當美國要求印度增加對華商品關稅,減輕對美國商品關稅後,印度不僅一反常態拒絕了美國的這一要求,還宣布下調了中國等五個亞洲國家的進口關稅。甚至還直接提高了美國的進口關稅,而印度的這一做法,讓我國商品更好的進入印度,
隨著美國的不斷發展,其的野心也是逐漸增加,近年來更是和很多亞洲國家都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就比如越南,就是在近幾年來十分親美的一個國家,美國也是對其進行了不少的軍事援助。此前更是以1美元的象徵意義,將本國的一艘退役軍艦售賣給了越南,以此提高越南與美國的交際關系。
而說到與美國走得比較近的亞洲國家,就不得不提及印度,此前印度想要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時,莫迪還曾向特朗普拋出了價值幾十億的軍火大單,以此表示本國的誠心,而美國也是如期所願的在聯合國會議中表示出了對印度的支持。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印度是幫了中國,減少了中國與印度之間貿易關稅,但同時,中國也將會加大對印度的貿易往來,到時印度本國也將會在此基礎上獲得巨大的利潤,只能說是互利互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