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和亞洲聯軍哪個好

印度和亞洲聯軍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5-05 18:23:57

㈠ 亞洲軍事實力僅次於中國的軍事大國是印度還是日本-

日本不行,日本陸軍跟中國根本沒法比,兩個字:垃圾,所以叫"自衛"隊,中國的陸軍確實厲害,從建軍到現在陸軍一直都是國防部的重點照顧對象,不強才怪。再說空軍,日本雖然擁有大量的美國F系列戰斗機,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日本的戰斗機不允許攜帶空地導彈,日本也不允許擁有空地導彈,所以中國要對付日本空軍,用地面防空火力就足夠了,小日本的飛機只能乾瞪眼打不了。最後就是海軍了,日本海軍艦艇總體上來說要比中國先進,但是日本沒有核潛艇,而常規潛艇對上核潛艇就是一個字:死。所以中國面對日本占據了整個海下控制權,面對一支完全失去海下優勢的艦隊來說,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所以總體來說日本軍事實力遠遜於中國,樓上說的以色列也不對,因為以色列的軍事實力不是僅次於中國,而是超過中國,單論自主研發能力和裝備先進程度,可以說以色列不輸於俄羅斯和美國。最後再說印度,其實印度現在的狀況並不是很好,單論武器裝備印度要領先中國,但是印度缺乏自主研發能力,主流裝備完全靠進口,自已研發的裝備甚至不如巴基斯坦,現在的印度很像台灣,那就是擁有非常先進的裝備,但是卻沒有與之配套的維護維修保障設備與條件,就像台灣曾經一度發生戰斗機爆胎卻沒有可更換的零件,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戰斗機零部件,要是中國,完全可以自主生產出與戰斗機配套的零部件,可以說一旦中印開戰,印度的裝備只要被擊傷基本就可以宣告報廢,而中國卻可以維修好這些裝備並使之重新投入戰斗,孰優孰劣一目瞭然。所以說亞洲軍事實力僅次於中國的軍事大國應該是印度,日本現在還打不過印度,當然有沒有錢打是另外一碼事了。可以說整個亞洲的軍事格局是兩超三強,「兩超」是指以色列和中國,三強是指印度,日本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在中國的幫助之下已經強大起來,只不過被落後的經濟所拖累,看起來似乎巴基斯坦很差勁。其實還有個軍事強國就是伊拉克,只不過被美國人搞掉了,原先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在當時其實是領先於中國的。以上純屬個人見解,請專業人士勿噴

㈡ 印度的軍事實力到底咋樣在亞洲,能與日本,以色列相比嗎

軍事實力不僅僅是賬面實力,還有相關的後方支持,工業現代化程度,戰略儲備,經濟能力,戰略縱深等等……所以樓主看到的世界第四的軍事強國很可能是某些軍事媒體根據各個國家已發布的武器和軍隊配置,推測出來的賬面實力。但是一旦發生軍事沖突,印度是沒有可延續的高科技武器生產和研發能力的。比如印度現在擁有的戰斗機和航母,一旦發生戰損,是不能短期之內補給的。所以印度的持久戰能力和科技化戰爭能力是遠遠達不到世界第四的。
在亞洲,日本的軍事實力可以排在前列的,雖然自衛隊的和軍事設施的配置有限,但是日本的工業是具備在短期之內達到龐大數量的軍隊數量和武器數量的能力的。而以色列常年處在戰爭狀態,其已具備完善的戰略系統以及非常優秀的軍隊。
所以,無論從經濟,武器補給還有軍事素養等方面,印度和第四這個名次還是差了不少。但不容否認的是,印度的人口,國土面積以及出口類型,使得他們具備成為軍事大國的潛質,只是還需時日。

㈢ 軍事實力排前十名的國家有哪些

根據世界各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和核武器力量綜合推測出世界軍事力量排名
第一名:美國
第二名:俄羅斯
第三名:中國
第四名:法國
第五名:英國
第六名:德國
第七名:印度
第八名:朝鮮
第九名:以色列
第十名:巴基斯坦
1.核彈力量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

美國:6600枚;
俄羅斯:6300枚;
法國:500枚;
中國:450枚;
英國:380枚;
印度:70枚;
巴基斯坦:30枚。

除上述7國外,還有幾個國家可能也具備一定的核打擊能力。據估計,以色列可能擁有80~100枚核彈頭,伊朗約有25~30枚,朝鮮有15~20枚。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中國以450枚排行"第四",僅以50枚的差距落後於法國。2.坦克

在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方面:中國以1.9萬輛坦克和3萬輛裝甲車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

美國:2.6萬輛和4.4萬輛;
俄羅斯:2.2萬輛和3.6萬輛;

中國:1.9萬輛和3萬輛;
印度:1.3萬輛和2.1萬輛;
朝鮮:9000輛和1.6萬輛。

3.空中力量
在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方面:中國以1750架戰斗機和1250架直升機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

美國:2800架和3500架;
俄羅斯:2500架和3000架;
中國:1750架和1250架;
印度:1080架和1115架:
朝鮮:553架和410架。

4.海軍
在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方面,中國以315艘大型水面艦艇和85艘潛艇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

美國:281艘和92艘;
俄羅斯:310艘和42艘;
中國:315艘和85艘;
印度:200艘和27艘;
朝鮮:93艘和19艘。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海軍共裝備有12艘大型航空母艦,俄羅斯海軍擁有一艘中型航母。根據俄羅斯最新公布的海軍發展戰略,俄將在今後15年內再建造兩艘新型航母。

5.總兵力

在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方面,中國以230萬總兵力,其中陸軍160萬、海軍40萬、空軍25.5萬排名"第一"。

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四組數字分別表示總兵力和陸、海、空軍人數)

中國:230萬、160萬、40萬、25.5萬;
美國:145萬、51萬、37.9萬、37.6萬;
印度:133萬、110萬、17萬、6.1萬;
俄羅斯:120萬、86萬、19萬、18.8萬;
朝鮮:111萬、95萬、11萬、4.7萬。

中國台灣軍隊總員額為47萬餘人,其中,陸軍24萬餘人,海軍6.8萬餘人(陸戰隊3萬餘人),空軍6.8萬餘人,另有準軍事部隊海岸巡防隊2萬餘人,憲兵2.1萬餘人。裝備各型坦克1600餘輛、裝甲車1700餘輛、1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1700餘門、各型高炮900餘門、地空導彈發射架200餘具、防空導彈1700餘枚、反坦克導彈系統120套、各型飛機889架、各型艦艇623艘(其中大型水面作戰艦只59艘)、潛艇4艘。
補充:從武器性能等方面來說:
1.美國

全球戰略進攻型軍隊,公認的超級大國,其建立在發達的工農業生產上,地緣環境好,國民素質高。憑借二戰和戰後中東-東南亞地區的沖突,在大量國家駐扎精銳部隊,又憑借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左右了歐亞和拉美多國的政局。空間技術一流,具有太空戰實力,海空軍實力優勢明顯,作戰理念先進,情報和網路技術發達。特點是先發制人,深入敵國作戰,把威脅(包括對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中俄實行談判-遏制政策,盡量避免直接作戰,對其他國家,實行非友即敵政策,設法盡量軍事打擊敵對國,此戰略在911後在國內受到更多支持。

海軍和空軍武器質量總體領先全球,數量是西歐和日本的總和。

美國擁有最先進且規模最龐大的戰略轟炸群,戰斗機處於3代向4代機型過渡期。3代機以F16C/D為主,在3代機型中也是性能突出的。空軍偵察,預警系統先進而完善。

海軍是美國最強勢的環節,在航空母艦和核攻擊潛艇數量上,是居絕對優勢地位的,在役的艦載3代機超級大黃蜂的數量也達到1000架以上,從屬於航空母艦戰斗群的一些環節,比如常規潛艇和頻海戰斗艦,美國雖然已經停止使用或發展得比較晚,但是同樣通過利用一些盟友的支持而維系相當的支持力。

美製坦克和輕裝甲武器和歐洲挑戰者和豹2等系列相比,並沒有任何優勢。尤其美製的輕武器耐用性相對弱,這多少給美軍帶來一些美中不足。但美製彈道導彈和陸基防空系統,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絕對一流的。

美國的軟肋:

美國海外經濟利益過於龐大,接觸面過廣,兵力顯得分散,在若乾熱點地區的軍事行動陷入泥潭。另外,事實上由於美國第三產業比重太大,國民相對不重視重工業的生產環節,本土重工業生產是不足的,尤其是機電自動化方面,更無優勢,美國主要武器的許多重要部件生產,都由歐洲企業(日本和韓國也有,但主要是西歐)進行,再到美國組裝。如果美國失去對歐洲的控制力,對它絕對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這點,一些人總稱北大西洋公約會因俄羅斯的轉弱,歐洲軍事實力的提升而破裂,我看就美國的利益而言,絕對不會。

2.俄羅斯

亞歐大陸戰略防禦性軍隊,技術基礎好,但是工農業生產工藝相對落後,國內資源非常豐富,抗制裁和封鎖能力超強,軍人素質一流,且能吃苦耐勞,紀律嚴明,空間技術優勢明顯,但近年落後於美國,中國也逐漸接近其水平。海空軍因為多國的戰略包圍而活動受限制。

但是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的鐵腕手段加上務實的外交,俄羅斯國內局勢近年已經明顯好轉,加上俄羅斯空軍和陸軍的強大實力,還有俄羅斯和美國匹敵的彈道導彈,(包括世界最優秀的戰略導彈潛艇),還有與美國不相上下的核武器庫。
俄羅斯絕對是名副其實的第二。

3.法國

全球型軍隊,微型超級大國,按購買力計演算法國也是歐洲第一經濟大國。重視歐洲防務建設,認為歐盟必須加強獨立的防務建設,並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反對美國過多介入歐洲。工農業非常發達,體系完整。但因為國小人少,加上法國西方直面大西洋,東,北方向地勢坦盪,易攻難守,百年戰爭中面臨英-尼德蘭聯軍和後來的德軍的進攻,總是非常被動,令這個西歐最驕傲的民族蒙上很多歷史上的不光彩。

目前法國是北約內部獨立的軍事大國,海陸空軍隊戰鬥力強而靈活,空間技術在歐洲優勢明顯,可以說代表歐洲高科技精華的歐空局、空客,都是在法國為領導下開展的。(2004-2005年獨力控制非洲一個跟伊拉克實力相當的國家,這點較美國成功),它是除美國與前蘇聯外唯一擁有彈道導彈核潛艇、陸基戰略導彈和戰略轟炸機「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國家。

法國陸軍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坦克之一「勒克萊爾」,但是未經過實戰考驗。是美國以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技術都居世界前列,3代半的陣風戰斗機以投入現役數年,並已經發展出艦載型。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海空武器的戰斗模塊都是獨立研究生產的,性能不比任何美國盟友購買的美製武器遜色。

4.英國

積極參與型的進攻軍隊,英國是個注重現實利益的國家,基本上目前他的軍事行動都是以北約或歐盟為依託的。因為經常是美國發動的戰爭第二大盟友,所以經常被人垢病。但是原因一個,因為美國發動的那些戰爭,事實上對西歐多數國家來說都是有利益的,根本不是什麼樂意當美國哈巴狗的意思。英國戰略資源比較豐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歐各國中最強,20世紀90年代以後英國空間、信息技術、激光制導等高科技發展迅速,總體實力有回升勢頭。

由於自古而今事實上英國本土都不太安定,作為強勢一方的英格蘭政府積累了相當的情報戰,反游擊戰的經驗,加上英國坦克,步兵戰車方面比法國略多。所以陸軍英國相對更強一些。而事實上在海空軍實力兩方面,它和法國都有差距,主要體現在同一級的戰斗機,英國空軍總列裝的晚幾年,一些人總認為英國海軍強於法國海軍,我看同樣不成立,因為英國那兩艘常規動力輕型航空母艦,技術上已經和美法等國的航空母艦,差距太大了。英國也不太明智地放棄了常規潛艇,我認為對於歐洲海區不太深的海域,北海,地中海,波羅的海,北約海軍的對手,俄羅斯核潛艇的優勢是難以體現的。常規潛艇對歐洲國家來說是有用的。

5.日本

地區性軍隊,戰後在美國的重點支持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門類齊全,技術先進,日本多種和軍事有直接關系的產品產量和質量都是世界先進水平,有短期製造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

日本有性能一流的常規潛艇和驅逐艦,也通過從歐美購買了完整的艦載武器系統,海軍戰鬥力是居亞洲首位的,其反潛力量更是世界數一數二。而日本的F15J+F2的戰斗機組合,雖然不是三代機型中算優秀的,但是在亞洲,相對於中國空軍實力接近的SU30+J10組合,日本總是早列裝軍隊幾年。有些人認為中國有彈道導彈和現成的核力量,如果美駐軍退出日本,中日開戰,中國可以短期摧毀日本,問題就是日本已經大規模引進美製愛國者系列防空-攔截導彈多年,而且現在已經獲許生產愛國者3,而中國彈道導彈數量上是有限的,未必能穿透日本的防禦系統。加上日本的防核攻擊工程,是世界一流的。

然而日本比較多的受制約的地方,因為在真正戰略核心科技方面,日本和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劣勢,若一項有戰鬥力的武器需要大量引用歐美技術,造成過高成本,90坦克的失敗,就是那樣的道理。而日本自衛隊近年缺少實戰經驗,也難以對他們的國產武器做出好的評估和提升。日本自身資源貧乏,如果日本繼續沒有海外控制資源的能力,一旦美國等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反面對他們形成資源封鎖,或者中國海軍能達到那能力,他們的那支自衛隊,就真的該考慮有沒有自衛的能力了。

6.德國

歐洲地區性的軍隊,工業生產力非常強,技術尖端,但因美、法的雙重控制體系欠完整,因為國小封閉,抗制裁力很弱,其國民素質一流,文化深厚,戰斗意志和戰術思想聞名世界而富有創造力。

陸軍戰鬥力在歐洲首屈一指。其生產的豹2系列坦克和美洲虎步兵車,已經被多個機構評為世界第一,目前已經被歐洲多個國家的制式坦克,輕武器(尤其是反坦克輕武器)和特種部隊的戰鬥力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德國缺少現成的彈道導彈和核武器,和導彈技術非常相關的衛星發射能力,也相當薄弱。

和英國空軍一樣,德國空軍重型戰斗機採用的是狂風戰斗機,而輕型機則是比較落後的F4向EF2000的過渡期,但是德國空軍的戰斗機數量不如英國,更何況英國是F35計劃的第一合作國。
德國 海軍有世界一流的常規潛艇和水面艦艇,但沒有航空母艦和核潛艇。缺乏遠程打擊的能力。

7.中國大陸

防禦性的大國軍隊,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總量按購買力計算已經是世界第3。國民重視教育,有很強的創造力和靈活性,然而自身發明創造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而常被別國利用,主要高新技術常依靠對國外產權的引進,而任何國家對中國的技術輸出設限重重。

因為人多優質地少,周邊強弱敵對勢力林立,且缺少對海外資源的控制,國內資源現已經超負荷運用,抗制裁封鎖的能力較弱,民性比較溫良,過分依賴和相信聯合國,遵循與鄰為善,缺乏侵略性,但由於人民勤勞堅韌,文化底蘊深厚,在國民生存權受威脅之時,智慧能充分用到戰爭中,國家維系了數千年不倒。
軍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初步具有空間戰和信息戰的能力,但軍隊總體科技水平偏低,中上級軍官中懷疑改革,排資論輩的保守派勢力比較強,對政治學習、外在形式上的榮譽重視程度甚於提高技戰水平。

陸軍,中國擁有在世界上算比較先進的99坦克,但是還剛開始緩慢的列裝少數精銳部隊,主力還是以59改型為主,也有少量的88型坦克,輕武器也有類似的問題,絕大多數士兵沒有機會接觸到中國事實上比較先進的反坦克火箭筒和榴彈發射器。但是中國裝甲力量相對於歐洲國家和日本,有數量上的明顯優勢。2炮部隊的彈道導彈,洲際導彈水平世界前列,因為中國有完善的衛星,航天技術為後盾。核彈頭數量位居第5位。

中國沒有航空母艦,而核潛艇數量居世界第二。但是水面艦艇以及反潛力量,都弱於日本,也明顯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空軍戰斗機通過武裝俄制3代重型戰斗機,自我發展3代輕型戰斗機,大致在綜合質量上和日本空軍持平,保飛率卻比較低,但中國空軍航電和導彈,都以我研發為主,不那麼容易受國際局勢影響。

8.義大利

明顯受制於美國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的軍隊,但一方面,因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令美國在戰後對其重點培養,使其在戰後由弱小而半分裂的弱國成為軍事實力和潛在武器生產力名列世界前列的強國,義大利軍品有精工細作的優點。

義大利擁有以一艘輕型航空母艦為中心的海軍戰斗群, 水面艦隊總體弱於英法而強於德國,但潛艇製造和戰鬥力則遠不如德國。

空軍義大利和德國是完全一致的裝備水準,但是義大利是F35計劃的第2合作夥伴。

陸軍是義大利軍隊的軟肋,裝甲利是美國衛星-宇航研發和實驗在歐洲的頭號合作夥伴。

9.以色列

以攻為守的小國先進軍隊,國家很小,生存環境惡劣,周邊強敵林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不被國際社會支持。國民重視教育,文化底蘊深厚,採用「舉國皆兵」的國防思想,重視軍事而不濫用武力,武器和戰術的創造性非常強,在長期戰爭中屢戰屢勝。

本來按照以色列軍隊近幾十年的戰績,甚至這個袖珍國家軍事可以排得更前,但是以色列面對的主要是不發達的中東國家,基本上有西方海軍控制的地中海,以色列海軍實力不強,但是敵人卻不可能在海洋給他們形成威脅。

而在陸軍和空軍方面,以色列軍都是一流的。F15I和F16I,都是美武器外售國中,通過購買國自己的實用改進的最有效的一個。而梅卡瓦系列坦克也為敵人列裝的俄制坦克製造了無數次恥辱。

10.瑞典

歐洲防禦性的軍隊,非北約成員國,國家規模很小(800W人口,48萬平方公里,面臨蘇聯和德國那樣的強大鄰邦),軍工業非常發達,能自主研製和大規模生產先進武器,主張和平和中立,國民素質非常高,舉國皆兵的國防體系,軍內民主、平等、廉潔,紀律嚴明,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勇猛異常。

瑞典國防軍所採用的飛機、艦艇、裝甲車輛、導彈等,絕大多數在國內研製及生產。例如空軍的新一代戰機JAS-39「鷹獅」,海軍的新一代隱形護衛艦Ys一2000及「哥特蘭」級潛艇,陸軍的「比爾」反坦克導彈、CV一90戰斗車輛系列等。這些武器,在響應的海陸空三大領域,和其他比他們大很多的大國產品,毫不遜色。

由瑞典可以得出一個道理,幍光養晦,形成良好的國際聲譽,是建立在武裝中立前的「絕對武裝」二字,我可能打不過你,但是如果你打我會付出比打我得到的利益大得多的代價。

11.韓國

東北亞重要軍事力量,但受制約於美日,地方狹窄,抗制裁能力很弱,新興發達的工業和技術大國,國民民族意識非常強。

韓國海軍是另外一個擁有宙斯盾和F15的國家,韓國也擁有F16戰斗機的生產能力,,韓國生產機載和艦載導彈,以目前的實力,比日本更好,因為他們得到更多西方國家的技術。
韓國結合自己的國情改進美國M1坦克,那個曾經被中國陸軍打得無還手之力的國家,再也不是昨日阿鬥了。

12.西班牙

類似於義大利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軍隊,曾經被國際孤立,加入北約和歐盟時間較晚,近年海空軍力量在美國和歐盟的支持下發展迅速,非常積極地參加美國和法國主導的對國際熱點地區的控制,擴展勢力范圍很快。

西班牙擁有以輕型航空母艦,宙斯盾系統為依託的海軍,F18戰斗機加戰斧巡航導彈對中小型落後有足夠的震懾力,之所以前幾年和摩洛哥的領土糾紛,他們取得明顯的優勢。

陸軍,他們也擁有不錯的豹2坦克

但是西班牙工業水準還是比義大利弱,那麼他們對武器的改進和維修,可能要稍微弱一些。

13.澳大利亞

進攻性軍隊,人口不多,資源豐富,但是偏偏澳大利亞不甘心安逸生活,追隨美國參與各種大小軍事行動非常積極,幾乎有美軍作戰的地方就少不了澳大利亞的參與。

澳大利亞是美國F18戰斗機最大的海外生產國,和加拿大這些和平主義的國家不同,他們為自己的F18不斷的購買和使用他們自己或歐美各種最先進的巡航導彈和先進航電模塊,不久的將來也將武裝更先進的F35。

澳大利亞擁有南半球最強大的海軍力量,伊戰進攻階段負載封鎖伊領海,掃雷任務的就是他們了,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現在在造的2艘「兩棲」戰艦堪培拉級,事實上完全可以說是航母了,更何況澳海軍導彈采購從不落伍。

澳大利亞是美國自己以外M1A2坦克用於實戰唯一一個。

但當然澳大利亞人口有限,缺少老牌的大型軍工業集團,也是他們軍工自我發展的軟肋。

14.荷蘭

進攻型軍隊,但都是追隨美國或英法等大國,這個國家可以說完全沒有縱深,過去多次敵國入侵他們的領土總迅速淪陷,靠擅長的敵後游擊戰和持久戰維系國家的多次再獨立,他們加入歐盟和北約,積極參與各種軍事行動,打擊歐盟和美國想控制的國家軍事實力,控制海外資源是符合他們利益的。

荷蘭是美國以外F16戰斗機最大生產國,並通過自己的改進把F16MLU提升到F16C/D的戰鬥力,同樣也是唯一使用F16戰斗機取得戰績的歐洲國家。

荷蘭是歐洲海軍比較發達的國家,尤以其兩棲艦、護衛艦和常規潛艇研發和生產,數世界一流水平。

陸軍正規部隊一直是荷蘭相對軟的環節,但是目前它通過購買德國豹2坦克(德國豹2最大進口國),大量購買美製愛國者2-3型導彈,為這個國家不斷在外「招惹是非」提供了實力保證。

15.印度

印度現在軍隊規模非常龐大,人數眾多,而且不乏俄羅斯軍隊里最頂級的軍事裝備,但是這個國家民眾素質比較低,種姓等級制度根深蒂固,官僚腐敗嚴重,工業落後,即使是印度軍隊平時訓練中簡單的故障,都總要叫師傅俄羅斯幫忙修理。而且和中國一樣,印度得到的能和西方主力海陸空力量抗衡的武器,占的比重不大,主要更多還是俄羅斯50-60年代的武器。

有些人看到印度人的面孔會想到剛烈而崇武的穆斯林,但是他們多數是印度教徒,是反感殺生的,英軍在2戰中善戰的所謂印度兵,事實上多數是少數民族錫克人,或是乾脆現在屬於巴基斯坦人的穆斯林。

現在印度軍隊中絕大部分為俄式裝備或仿俄式裝備,尤其是空軍最為明顯,但是印度的工業實力卻使得那些俄羅斯尖端武器(比出售給中國的好)無法體現戰鬥力,印度有航空母艦,但是他們的航空母艦艦載系統都非常舊,加之印度沒有艦載機,那樣的航空母艦是沒有用的,問題要看將來俄羅斯什麼時候為他們提供。反倒是印度海軍有不錯的導彈巡洋艦和彈道導彈潛艇,這點目前是值得一提的。
印度近些年來發展的比較成功的是彈道導彈,但是水準和數量當然和中國軍隊的彈道導彈技術,還差很遠。

16.烏克蘭

東歐防禦性的軍隊,資源豐富,處於戰略地理位置,軍事工業基礎很強,但缺乏有效管理,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長期游移不定,政治上的缺乏主見讓其在軍事思想、技術走向後繼發展上趨向緩慢。加上自我毀滅了所有核武器庫存,部分非常有戰鬥力的常規武器,讓當今烏克蘭離蘇聯時代作為蘇聯一個省級的時候,軍事上衰退了很多。

但蘇聯時代過去常規武器的生產能力,在烏克蘭那部分的生產能力,在烏克蘭還是保留得很好的。 但烏克蘭要恢復真正應該有的軍事戰鬥力,那麼目前政局的不穩定狀態,肯定是不行的。

17.土耳其

中東防禦性的軍隊。土耳其可以說是處在西方與俄羅斯,西方與中東的交點中,他們選擇追隨西方已經很多年了,土耳其軍人人數上在北約國家中僅少於美國,軍人在他們國家地位很高,這個國家凝聚力是非常可以的,
目前土耳其擁有F16生產線,但是他們生產的F16卻沒有象歐洲國家那樣自動升級,也不能象有錢的沙特那樣不段購買新的空軍力量。土海軍實力比較弱小,而陸軍實力卻比較強大,由大量豹2和改進性的M60形成基本適合他們軍人素質和經濟力量的高低組合。
但是土耳其的防空防導彈系統,長期需要西歐和美國的援助。

18.加拿大

有限參與的北約軍隊,加拿大是個非常富裕的國家,其軍事防務和美國是一體的,加拿大海空軍裝備上和澳大利亞接近,但是沒有澳大利亞海空軍的戰斗模塊升級得快。陸軍實力也弱於澳大利亞軍隊。

19.沙特

單看武器裝備的質量,沙特空軍擁有和西歐英法等國接近的陸軍和空軍武器,但是沙特本來人口就太少,加上人口素質不高,他們的軍隊大量來自其他穆斯林國家的雇傭兵,加之911後沙特內部不團結因素已經逐漸增多。

20.巴西

巴西海陸空武器上的實力弱於以上的19國,但本人看巴西面積廣闊,國民素質比較高,經濟相對發達,加上巴西海軍人員和空軍飛行員的素質的確可以。如果某一天美國介入歐亞大陸的戰爭過多而崩潰,可能取而代之的,巴西希望很大。
因為美洲的地緣政治,國民素質等軟因素,的確是太好了。

㈣ 印度,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各國的軍事實力

材料一:美國《國防防務周刊》最新評估全球軍事強國綜合實力最新排名如下: 第一名:美國 第二名:俄羅斯 第三名 中國 第四名:德國 第五名:印度 第六名:英國\日本 第八名:法國 第九名:澳大利亞 第十名:西班牙 第十一名:泰國 第十二名:以色列 第十三名:阿根廷第十四名:巴基斯坦 第十五名 韓國 文章對中國軍力評估說:中國陸軍在戰爭動員機制上,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中國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超過一千萬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優秀兵員。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含美國在內,都不可能想像在中國本土與這支軍隊地面作戰。文章還說,中國具有強勁規模的核武器二期製造生產能力。所謂二期能力是來自美國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論。他是指,在國家處於被大規模侵略的時期,依舊保存有一定的核武器生產製造規模。中國核武基地,多在西南。西北的深處腹地。而這里又是很難被短時間攻陷的地區。材料二:法國前軍官、亞洲軍事顧問專家蒙希普拉蒙迪認為(在海外不斷關於中國軍事定位問題的爭論中,他的看法獲得比較好的認同):以綜合實力全球前7名排名應該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和印度。他分析:論陸軍力量,位置依次為: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論空軍力量前七名: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法國和以色列;論海軍力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印度、法國和中國。材料三:中國資深軍事評論員張召忠認為:1。就核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五位;2。就潛艇兵力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兩位;3.就水面艦艇而言,中國名列前八位;4.就作戰飛機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四位;5。就坦克裝甲車輛和輕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第一位。 總之,從綜合軍事能力上來看,中國在世界上排名近年來大大提升,基本上排在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之後,第五位左右。材料四:日本方面則認為:在常規部隊指數方面,排名依次是: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朝鮮、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日本和法國;在國防開支指數方面,報告將排名順序定為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和沙特。材料五:相關史料顯示:二戰時期,全球五大軍事強國依次是:美國、前蘇聯、德國、日本、英國。讀罷上述材料,大家最關心的是中國的軍事力量,在全球究竟處於什麼位置。除了材料五,中國基本上都是榜上有名的。材料五沒有顯示"中國",只能說:那個時代,中國人真的很悲哀。日本二戰時期組織能力居然會那麼強勁,這難道不值得國人深思么?軍事本來就是個硬道理,落後自然受人欺凌。豈不悲哉?!如今的國家軍力雖然強大了,但與古中國對比,仍存在嚴重之差距: 我們的祖先,全球上軍事始強盛的時候是大秦王朝:凡是目能所及的區域,皆被征服; 接下來是大漢天子:納越南於版圖,周邊的國家沒有人敢和中央叫板;然後是隋,唐:以「天可汗」名號威鎮四海,笑傲中國,可謂榮光太極;而忽必烈和他的父兄子侄們更是鐵蹄橫掃亞歐大陸,國土面積逼近4000萬平方公里!想想現在的美國,若與古中國彼時一拼,亦當相形見絀矣。可惜我古國最白痴當數兩宋:因為疏忽武功,所以立國伊始便被人追著屁股輪流欺負。到了晚清,中國人更是歷盡劫難的血淚歲月。新老帝國主義列強用戰爭割裂了中國的國土,後起的日本也乘火打劫,在甲午戰爭中全殲了北洋水師和中國陸軍主力,粉碎了中國人民族復興的夢想。那個曾用海軍銀兩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的葉赫拉那氏,在甲午戰敗後也不得不嘆息:中國的衰弱受欺,在於無強大水師。不忍卒讀那段沉痛的歷史。如今的中國雖然軍力強大了,但與美俄等老牌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盡管中國目前的軍事力量是處於高度絕密,任何國家,包括情報系統超級發達的美國,都無法准確的評估中國現有的軍事力量。其實中國軍人在"2008.5.12"就已經向世界顯示出超強的凝聚力;日美衛星已經多次被中國強電磁脈沖武器所擊毀;中國的東風-21和094潛艇帶巨浪-2III型洲際導彈,可以打擊美國的任何地方,難道還不能隱約告訴我們答案么?當然,美國在軍事科技,軍事思想和軍費開支等方面仍是世界第一,它依然是世界軍事理論變革的領頭羊,包括其現在其軍事力量正在向外層空間發展,零傷亡目標也逐步接近。論空軍,美國無疑是世界十大空軍國排行榜的榜首,以第一線而言,大約有3,600架左右,包括900架的F-15、2,000架的F-16、140架的A-10密接支持攻擊機、約150架的F-111、和若乾的F-117A,另外尚有使用已五十年的高齡B-52遠程戰略轟炸機50架,新式的遠程戰略轟炸機B1及B2約有20餘架,現研發的F-22原型機若干架,美國空軍除了布置在本土以外空軍,在歐洲德國、英國,亞洲韓國、日本及其屬地關島、賽班島均有駐軍,其空軍的規模均大於海、陸軍!

我們需要在中美軍力上尋找差距!尤其是我們的海軍,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背靠歐亞大陸、瀕臨太平洋的國家來說,海軍戰略在地緣政治、國家安全和經濟護航方面意義是多麼重大啊!筆者深以為:關於中國在全球的軍事力量排行榜,國人需要理性解讀,因為我們在意的是真正的硬體打造和軟體實用,陸軍作用固然強大,空軍力量固然重要,可海軍力量更需要的是鞏固和夯實!未來之中國,存在陸上強國與海上強國兩面夾擊的戰略困境的可能性;解除了陸地方向對中國安全的威脅和軍事壓力;中國需要面向海洋的雄偉戰略。實施海洋戰略,乃世界強國發展的成功戰略,一則印度對我虎視眈眈,一則日本與我仍存在領海主權之爭,一則韓國的動機實難揣測,一則越南侵我南沙國土!更重要的台海統一尚需時日,竊為中國海軍嘆焉!

㈤ 亞洲哪個國家的海軍實力最強

印度不用參加了實力不濟

日本海自
一,驅逐艦部分(46艘驅逐艦)

1,金剛級導彈驅逐艦4艘,排水量9485噸(本排名所有艦艇資料均採用滿載排水量),武器系統為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標准2防空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另外武器還有魚叉和MK46魚雷。改艦裝有宙斯盾系統。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拖曳線列陣聲納

2,高波級導彈驅逐艦4艘,排水量5300噸,32單元Mk41型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海麻雀艦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其他武器還有魚叉和89魚雷(仿製MK46)。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拖曳線列陣聲納

3,村雨級導彈驅逐艦9艘,排水量5100噸,16單元Mk48系統發射海麻雀,16單元Mk41系統發射阿斯洛克,魚叉和89魚雷,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拖曳線列陣聲納

4,朝霧級導彈驅逐艦8艘,排水量4200噸,8聯裝海麻雀,8聯裝阿斯洛克,8聯裝魚叉,6聯裝MK46。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拖曳線列陣聲納

5,旗風級導彈驅逐艦兩艘,排水量4600盾,標准1防空彈,魚叉,阿斯洛克,KM46。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普通聲納

6,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排水量6800噸,海麻雀,阿斯洛克,普通聲納,無反艦導彈3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

7,太刀風級導彈驅逐艦3艘,排水量4800噸,標准一防空導彈,阿斯洛克,無反艦導彈,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

8,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排水量6550噸,魚叉,阿斯洛克,海麻雀,3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

9,初雪級導彈驅逐艦12艘,排水量排水量3700噸,魚叉,阿斯洛克,海麻雀,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

二,護衛艦部分(6艘)

阿武隈級導彈護衛艦6艘,2550噸, 魚叉,阿斯洛克,海麻雀,拖曳陣聲納(擬裝)

三,潛艇部分(常規16艘)

1,親潮級常規動力潛艇8艘,3000噸,20枚89型線導魚雷和「魚叉「反艦導彈,拖曳陣聲納

2,春潮級常規動力潛艇8艘,2850噸,20枚89型線導魚雷和「魚叉「反艦導彈,拖曳陣聲納

四,兩棲攻擊艦部分

大隅級兩棲運輸艦3艘,14000噸

點評:日本海軍的特點可以歸納成三條

第一,艦齡都非常短

第二,非常注意反潛,大部分艦艇都有反潛導彈,有些甚至不裝反艦導彈也要裝反潛導彈,新艦艇幾乎都有拖曳陣聲納

第三,驅護艦只可以說是除美國和俄羅斯以外最強的

特別提醒:不要只注意四支88艦隊,還要注意四支地方艦隊

——————

中國海軍

第一,驅逐艦部分(25艘)

1,現代級導彈驅逐艦2艘,排水量7940噸,48枚SA-N-7艦空導彈.

SS-N-22反艦導彈.TEST-71M533毫米線導反潛魚雷. 1架Ka-27型反潛直升機.中國另購買2艘現代2級驅逐艦,將與明年到貨

2,052C防空驅逐艦2艘。排水量8000噸左右,相控陣雷達,48單元垂直發射系統,發射H9防空導彈,8聯裝YJ12反艦導彈。2架Ka-27型反潛直升機.

3,052B驅逐艦2艘,排水量8000噸左右,8通道SA-N-17防空彈,16聯系裝YJ83反艦導彈,可變深聲納,2架Ka-27型反潛直升機.

4,051B型驅逐艦一艘,排水量6700噸,4座四聯裝YJ-83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也可發射「長纓-1「型(CY-1)反潛導彈,射程18公里.8聯裝「海紅旗「-7(HHQ-7)導彈發射裝置(備彈24枚).2架Ka-27型反潛直升機.

5,052驅逐艦2艘,排水量4800噸,4座四聯裝YJ-83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也可發射「長纓-1「型(CY-1)反潛導彈,射程18公里.8聯裝「海紅旗「-7(HHQ-7)導彈發射裝置(備彈16枚).可變深聲納,2架Z-9型直升機.

6,旅大改導彈驅逐艦4艘,排水量3670噸。1座八聯裝「海紅旗-7「(HHQ-7)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彈16枚);4座四聯裝YJ-83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

7,旅大級導彈驅逐艦12艘,2座三聯裝「海鷹「HY-2型反艦導彈,射程90公里,無防空導彈,其中105號載兩架反潛直升機

第二,護衛艦部分(47艘)

1,054隱身護衛艦兩艘,排水量4500噸左右,HH7防空系統,YJ83反艦導彈,一架Z9直升機

2,江衛II級導彈護衛艦10艘新艦,艦齡全部不超過5年。排水量2250噸,八聯裝「海紅旗-7「(HHQ-7)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YJ-83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1架Z-9A型直升機

3,江衛I級導彈護衛艦4艘,排水量2250噸,1座六聯裝「紅旗-61「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三聯裝YJ-83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

4,江湖級1-4型導彈護衛艦31艘,排水量1700噸(三型和四型1900噸),反艦導彈均為「海鷹「HY-2。其中4型裝備一架Z9直升機。部分艦艇如516艦艇改裝成近岸火力壓制艦

第三,潛艇部分(核攻擊潛艇5艘,常規潛艇38艘,老舊的R級未算在內)

1,漢級攻擊型核潛艇5艘,排水量5500噸,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魚-1型/魚-3型魚雷.改裝後已可以發射潛射導彈。

2,KILO常規潛艇6艘(另有6艘未到貨),排水量3076噸,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備魚雷18枚或36枚水雷;6或8枚SA-N-8「針「式防空導彈.

3,宋「級常規動力潛艇,約有10艘左右已經服役,具體建造情況不詳。排水量2250噸,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YJ-81型潛艦導彈或魚-4型反艦魚雷/魚-5型反潛魚雷;備彈18枚,通常為6枚線導魚雷、6枚聲導魚雷、6枚潛射導彈,或30枚水雷.

4,元級常規潛艇,至少有一艘接近服役,具體性能不詳,但相信性能相當先進

5,明級常規動力潛艇21艘,排水量噸,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備16枚魚-4或魚-1型魚雷或32枚水雷.

第四,登陸艦部分

玉亭級大型登陸艦11艘,排水量4800噸。

玉康級大型登陸艦7艘,排水量4200噸。

因為日本沒有核潛艇所以就不把核潛艇列如其中了

㈥ 韓國【海軍】和印度【海軍】誰強

韓國海軍

㈦ 朝鮮軍事VS印度軍事,哪個強

印度,雖然僅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卻是一個極端信奉軍事實力的國家。盡管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GDP都遠落後於中國,但是印度的軍購規模和數量一點也不比中國差多少,而且由於印度特殊的國際地位,其軍購來源相對多樣化而且技術水平要強於中國。印度除了能毫無阻礙從俄羅斯得到技術水平高於中國的各種武器裝備外,還能夠從歐盟國家、以色列、美國等國家,采購新型武器裝備。雖然絕大多數武器印度自己並不能很好的仿製且來源多樣性未必真有好處,但是這個南亞武器聯合國卻集合了世界各種先進武器之大成,並且還擁有中國夢寐以求的航空母艦。單純從武器技術水準來說,印度海空軍似乎要強於中國,專門針對中國的導彈核武器也「足夠」戰略威懾之用,中國居於世界先進水平的陸軍雖然強大,但要面對南亞地區的高寒和熱帶叢林作戰,這也無形中對中國陸軍的作戰能力打了一定的折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除了戰略核武器之外,在其他作戰能力方面,幾乎和印度難分伯仲。

當然是印度強些了

㈧ 亞洲海軍三強為什麼沒有印度,有航母也比不過韓國嗎

近年來,有關亞洲國家、地區的海軍實力排名的話題異常火熱,但比較統一的看法是中國和日本占前二,而韓國和印度在努力的爭取第三名。而這第三名爭奪戰站韓國的較多一些,筆者也認為韓國的海軍實力是要比現在的印度要強一些的,即使印度有一艘航空母艦。當然,這個排名僅僅算亞洲的國家和地區,把美國第七艦隊、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刨除在外的。

001A型航空母艦

首先,進行整個海軍實力的對比,就要綜合考慮,從艦艇、配套設施、武器火力、戰斗素質以及自主生產能力等等都要包括在內。中國排名第一自不用多說,而日本排名第二也有不少人在質疑,筆者認為永遠不要小瞧日本,即使現在的中國海軍也不能說完勝日本,在某些技術領域甚至不如日本(要說正面干仗中國自然是穩勝利,畢竟量級擺在這)。就說和印度比吧,印度海軍引以為傲的無外乎就是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和一艘國產核潛艇以及一艘租借的阿庫拉級核潛艇,航母暫不說,印度的殲敵者國產核潛艇有多差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而且核潛艇更重要的意義是戰略威懾,但一個國家的海軍僅僅只有戰略威懾是不夠的,印度就是這樣。

而日本海上自衛隊,盡管由於限制這不讓造那不讓造,但並不是說日本造不出來。那幾首所謂的驅逐艦,其實就是輕型航母,2艘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愛宕級驅逐艦,這都是遠超印度的現役艦艇的,再加上裝備的現代化、國產化,還有人員素質、技術儲備等方面,都高印度不止一個級別。

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然後再說印度和韓國,這里就要重點說一下航空母艦的作用了。在海洋世界,航空母艦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說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一點也不為過。美國的海軍為什麼能冠絕全球,橫行世界,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空母艦戰斗群當居首功。但是,就目前來說,除了美國的航母,其他國家航母都是象徵性大於實用性,包括現在的中國(遼寧艦相當於訓練艦,已初步具備作戰能力但還需磨合)。單獨一航母並不是決定性的裝備,不健全的防空和反潛體系,航母就是個大號的海上棺材。

英國原本能動的全部退役,伊麗莎白沒裝彈射器,威爾士親王連飛機都沒有。法國和俄羅斯的航母都處於老化半殘狀態,巴西的可以忽略不計。泰國、西班牙、義大利的小玩具根本不值得計算,作戰能力不如日韓兩棲艦,其艦載機連最差的三代機都打不過。相比較而言,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是要好很多,但也僅此而已,因為印度海軍其他現役艦艇以及本國造船能力實在是太差了(和中日韓相比),戰斗人員素養也非常不高。

世宗大王號驅逐艦

印度的國產航空母艦是比中國001A航母早動工2年的,可現在,我們的001A都開始船塢注水,准備海上測試了,而三哥的國產航空母艦還沒有搞定。雖然韓國沒有航空母艦,也沒有核動力攻擊潛艇,可韓國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造船大國,雖然在一些子系統上採用的國外裝備,但最起碼能夠保證能製造出來,而且不會耽誤服役時間。韓國海軍驅逐艦的主力是3艘萬噸級的宙斯盾驅逐艦KDX-3型,而印度海軍最新的P15A型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也只有3艘服役,但戰力顯然不如KDX-3,還有3艘早已經落伍的P15型德里級驅逐艦和5艘老式拉吉普特級,也不如韓國的6艘KDX-2和3艘KDX-1。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建造上,印度同樣是繼承了德里級驅逐艦上面的毛病,該船在90年代設計,直到2014年才正式交付,再想到印度航母的建造歷史,印度造船的拖延病已是絕症(這和國力、軍費開支、發展規劃、工業基礎等有關)。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在護衛艦等千噸級以上的艦艇方面,印度海軍在質量上的確占優,但數量落後了。3艘國產的什瓦利克級護衛艦、6艘塔爾瓦級護衛艦,國產的P28型護衛艦建造緩慢,剛剛才服役2艘。韓國有6艘FFX-1仁川級護衛艦和7艘老式的蔚山級護衛艦,噸位上是不如印度,韓國第一艘FFX-2型大邱級護衛艦已下水,帶有垂發裝置和區域艦空導彈,在質量方面將彌補仁川級缺乏區域防空能力的缺點。

潛艇方面,除了兩艘核潛艇也再無優勢。印度目前擁有9艘基洛級潛艇和4艘209型潛艇,自行建造的第一艘P75型?魚級潛艇還未服役。而韓國一共有9艘德制209型張保皋級常規潛艇,9艘德制214型常規潛艇,另有更大的KSS-3型待建,完全碾壓印度。

總的來說,印度應該說擁有比韓國海軍更為雄心勃勃的海軍造艦計劃,但奈何薄弱的造船工業和混亂的工期管理。相反韓國的軍艦完全實現了100%自行建造,雖然他們在燃氣輪機、雷達、武器系統等方面全部求助於外援(有好爹),但良好的整合能力,讓他們的造艦速度相當快。再結合印度軍隊人員戰斗素質方面,醜事不斷,什麼自家潛艇發射導彈擊沉自家艦船、印度海軍軍官換妻、印度海軍艦艇到韓國訪問性騷擾韓國妹子等等。可見,印度海軍人員素質可見一斑。

印度閱兵

如果只是說規模和噸位的話,印度肯定排的進前三,但要從質量和戰鬥力來說,他們自己都沒有信心吧,畢竟什麼都靠買,買來了也不好好練,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次,戰鬥力能有多強?

㈨ 印度和中國綜合實力哪個更強

經濟總量印度比不上中國,但人均創造出的價值,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印度遠遠高於中國,這也是印度內功強於中國的主要表現,中國要想在綜合實力上超過,得花上最少20年的時間,而且前提是印度經濟發展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閱讀全文

與印度和亞洲聯軍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電烤盤做什麼生意好 瀏覽:984
義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麼 瀏覽:762
用什麼軟體和越南人溝通 瀏覽:114
在越南什麼地方娶老婆靠譜 瀏覽:829
印度東進實力怎麼樣 瀏覽:690
魷魚須炒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 瀏覽:444
印尼語女朋友怎麼說 瀏覽:742
中國聯通怎麼查看密碼 瀏覽:109
三月份英國怎麼穿衣 瀏覽:542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裡 瀏覽:164
印度幣是怎麼算的 瀏覽:634
伊朗簽證為什麼辦不下來 瀏覽:790
英國垂耳兔大概多少錢 瀏覽:295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德國軍隊 瀏覽:932
伊朗人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595
義大利掛面是什麼面做的 瀏覽:18
英國的天氣最低多少度 瀏覽:855
100元在印尼能買什麼 瀏覽:719
怎麼撥打中國電話 瀏覽:515
義大利留學學音樂需要考什麼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