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在缺水的國家排第幾名
世界排第110位
世界各國和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擁有水資源的數量差別很大。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卻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嚴峻的水資源問題一直是我國可持續發展中一個不能迴避的難點,水資源短缺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成了中國無法迴避的挑戰。
⑵ 全世界有多少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
——土地乾涸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自然環境的惡劣在加速發展之中
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再過30年缺水國將達40~52個,缺水人口將增加8倍多,達28億至33億。淡水嚴重缺少的國家和地區,甚至影響到人們的基本生存。在鄰接撒哈拉沙漠南部乾旱的國家,因為缺水,農田荒廢,幾千萬人掙扎在飢餓死亡線上,每年約有20萬人餓死。目前發展中國家至少3/4的農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獲得安全衛生的飲用水,17億人沒有足夠的飲用水。有的國家已經靠買水過日子。德國從瑞士買水,美國從加拿大買水,阿爾及利亞也從其它國家進口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從1984年起,每年從日本進口雨水2000萬立方米。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噸水就可換得1噸石油。
在世界現有總水量中,海水約佔97%,淡水儲量只佔2.53%。在地球的淡水中,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和永久性凍土底共占淡水總量的97.01%以上;而比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湖泊、河流、淺層地下水等淡水量僅佔全球淡水總量的2.99%,約為104.6萬億立方米。鑒於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等大量淡水目前尚難開發利用,不少國家或地區出現了淡水資源不足和告急。早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每年的淡水消耗量就達到31萬億噸左右。據聯合國1986年公布的數據:世界四個最大用水國分別是:美國,蘇聯,印度和中國。它們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50%左右,灌溉土地面積佔全球的70%,用水量佔全球用水量的45%以上。美國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是四國中最高的,幾乎是蘇聯的2倍,中國和印度的5倍多。在四個國家中。美國的工業及發電用水量也是最高的,約佔用水總量的54%,蘇聯佔45%,中國佔5%,而印度僅佔3%。就灌溉用水來說,印度則為四國之首,它佔用水總量的96%,中國佔93%,蘇聯佔51%,美國只佔33%。然而,這四個最大的用水國都面臨著淡水量日趨匱乏的嚴重問題。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有20個。在最缺水的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國家之首。以聯合國的假設為基礎的人口預測來看,到2050年,利比亞將位居缺水國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國),年人均可用水量僅有31立方米。屆時,人口增長速度不那麼快的馬爾他將變成第四大缺水國,全國人均可用水量將為68立方米
⑶ 世界上有哪些嚴重缺水的國家
1.阿富汗這個國家的人口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就是水危機在這里泛濫的原因。據報道,在.阿富汗只有13%的潔凈水可供使用。其餘的都是污染和不衛生的水,這個國家大部分地區缺水嚴重。2.雖然非洲大陸的大多數國家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但衣索比亞是最嚴重的國家。據報道,只有42%的人能獲得干凈的水,其餘的人只能依靠儲存不衛生的水。
3.不幸的是,大約84%的柬埔寨人沒有獲得干凈和淡水的機會,他們通常依靠儲存雨水生存。不衛生的水是在這個國家解渴的唯一介質,雖然大湄公河流經國家,但它還不足以滿足人民的需要。4.雖然湄公河的主要部分流經寮國,但由於河流水位下降,該國在近期不得不面臨嚴重的水危機。河水的短缺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嚴重,這條河是他們運輸、發電和生產食物的主要來源。
5.資源的枯竭和水資源保護計劃的缺乏使得巴基斯坦處於水資源危機,乾旱條件也導致了水資源短缺。在巴基斯坦,只有50%的清潔水源,很多人因飲用不衛生和不安全的水而面臨許多疾病。6.敘利亞正面臨巨大的水危機,情況也越來越糟。雖然許多非政府組織已經提出了許多計劃和方案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但在過去幾年裡情況並沒有改變。7.尼羅河流經埃及,生活在過去的人們從未面臨過缺水的情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河流被污染了很多,使其變得不衛生起來,人們不得不飲用被污染的水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⑷ 世界上哪些國家最缺水
世界上哪些國家最缺水
淡水,海水,冰,地下水,雨水:地球上有約138.6×108億立方米的水。然而,地球上卻有15億人缺少飲用水。而且,地球上缺少飲用水的人口到2050年有可能達到20億之多。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有20個。
在最缺水的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國家之首。
從以聯合國的假設為基礎的人口預測來看,到2050年,利比亞將位居缺水國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國),年人均可用水量僅有31立方米。
再過50年,人口增長速度不那麼快的馬爾他將變成第四大缺水國,全國人均可用水量將為68立方米。
在1995年,除了馬爾他以外,最缺水的國家有卡達、科威特、利比亞、巴林、新加坡、巴貝多、沙烏地阿拉伯、約旦、葉門、以色列、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蒲隆地、維德角、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肯亞和摩洛哥。
許多專家指出,在21世紀里,水將比石油更寶貴。人們已經發現,主要產油國的水資源並不那麼豐富。這種形勢到2050年不會有什麼改善。不過,石油生產國擁有大量的廉價能源,這可以使他們在海水淡化方面做出努力。
再過50年,在最缺水的國家中,科威特、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和阿爾及利亞將分別成為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第十一和第十五大缺水國。只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摩洛哥將不再是最缺水的國家。但另兩個從前不是最缺水的國家的索馬里和盧安達將成為新的缺水國,將分別為第十七和第十八大缺水國。
據逗平衡與人口地協會說,年人均佔有水量不足1700立方米左右為缺水的前夕,低於1000立方米為逗慢性缺水地。
推薦於 2018-08-28
創聯凈化反滲透純化水_專業廠家_價格公道
值得一看的反滲透純化水相關信息推薦
蘇州市創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優質去廢水處理設備製造商,優質廠家,多年生產經驗。每個產品出廠前均有詳細的檢驗記錄,售後完善,期待您的咨詢!
蘇州市創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廣告
反滲透純凈水設備專業供應商 反滲透純凈水設備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
值得一看的反滲透純凈水相關信息推薦
東莞市春瀚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原鼎一水處理,總部位於中國東莞,公司注冊資金500萬元,是一家專業的水處理系統綜合服務的供應商,標准化工業純水設備製造商。
東莞市鼎一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廣告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2020新款純化水反滲透_迪恩水處理_專業研發團隊
陝西迪恩水處理公司專業研發生產純化水反滲透,反滲透設備,去離子水設備,純水設備,海水淡化設備等。純化水反滲透工藝精湛,操作簡單,品質保障。十年風雨鑄就迪恩品牌。
廣告2020-09-20
中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嗎
世界各國和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擁有水資源的數量差別很大。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 世界淡水資源的65%集中在10個國家裡,而占人口40%的80個國家卻嚴重缺水。如果一個國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國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嚴重缺水國,共有15個。中國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國家之一。 人類對水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全世界1975年用水量為3萬億立方米,2000年為7萬億立方米。有人分析,2030年以後,世界水資源將供不應求;2050年,虧水2300億立方米;2070年,虧水4100億立方米。 我國專家分析,中國2050年總需水量為8000億立方米,比現在增加2400億立方米。
51贊·935瀏覽2017-05-16
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有20個。在最缺水的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國家之首。以聯合國的假設為基礎的人口預測來看,到2050年,利比亞將位居缺水國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國),年人均可用水量僅有31立方米。屆時,人口增長速度不那麼快的馬爾他將變成第四大缺水國,全國人均可用水量將為68立方米。
215贊·8,626瀏覽2017-11-24
世界上13個缺水國家是哪些?
埃及、阿聯酋、阿曼、維德角、蒲隆地、阿爾及利亞、葉門、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巴貝多、新加坡、巴林、利比亞
40贊·1,153瀏覽2016-10-23
全世界哪個區域或國家嚴重缺水?
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有20個,在最缺水的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國家之首,以聯合國的假設為基礎的人口預測來看,到2050年,利比亞將位居缺水國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國),年人均可用水量僅有31立方米。屆時,人口增長速度不那麼快的馬爾他將變成第四大缺水國,全國人均可用水量將為68立方米。
37贊·929瀏覽2019-10-16
全世界缺水情況
6月5日為2003年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水——20億人生命之所系」。有關統計數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20億人面臨缺水,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機將蔓延到全球48個國家,35億人將面臨嚴重缺水。圖為6月1日,印度古吉拉特邦村民正從當地一口巨大的水井裡打水。目前,古吉拉特邦正遭遇十幾年罕見的旱災,赤日炎炎,當地居民的吃水已成問題。印度其他一些地區也遭遇旱災。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8月13日電(記者吳平)一些著名的國際水資源專家13日在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問題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呼籲全世界開展跨領域的合作,以解決全球日趨嚴重的水荒。 全球水資源協作組織主席瑪格麗特·卡特利-卡爾森說,面對日益緊缺的水資源,全球正面臨著人口增長、資金缺乏和觀念陳舊三大方面的挑戰,只有包括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地方組織和私營企業在內的各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榮獲今年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淺野孝說,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水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造成的,因為大量寶貴的水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就被白白浪費了,如嚴重的工業用水浪費現象。他認為,如果能使用有效的技術,工業用水量可以減少40%到90%。 根據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發表的研究報告,目前全世界共有4.5億多人面臨嚴重缺水問題。如不採取行動,25年後全世界嚴重缺水的人口將激增至27億。 參加這次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問題討論會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1000多名水問題專家和政府官員。
198贊·8,509瀏覽2018-04-11
拼多多,水質檢測正品低價,爆款1折起!
根據文中提到的缺水為您推薦
點擊下載了解更多詳情
下載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告
拼多多,水檢測正品低價,爆款1折起!
根據文中提到的缺水為您推薦
點擊下載了解更多詳情
下載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告
郭麒麟在相聲界名氣為何沒有岳雲鵬響亮?
我比較喜歡聽相聲,也算是《歡樂喜劇人》的粉絲吧!他們倆說的相聲我都聽過不少,下面就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52條回答·2,310人在看
此刻!亞馬遜雨林「地獄之火」在燃燒,誰為此負責?
上周三,#PrayForAmazonas 登上 Twitter 最熱門話題,亞馬遜雨林火災一時間成為各界關心的重要話題,各大權威媒體紛紛進行報道。這得益於很多被廣泛傳播的令人觸目驚心的森林大火圖片,盡
3,392人在看·25贊
男人分手後內心反應是什麼樣子的?
久久戀愛學院
超實用的女性情感干貨,你的私人戀愛寶典
關注
83,555播放
怎麼看李思思的主持功底?
提到央視主持人,觀眾們腦海中首先出現的詞彙非端莊莫屬,尤其是女主持。任憑其它衛視的主持人如何新潮,央
55條回答·4,581人在看
天秤座的性格怎麼樣?
天秤座本身是非常敏感的,哪怕是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有所警覺。天秤座人的心態像搖擺的秤子一樣。遇到事情左
29條回答·3,473人在看
地下古城,誰的秘密基地?
1963年的一天,土耳其卡帕多西亞地區內夫謝希爾省一名男子在家中籌劃著如何把家裡整理一番,房子里的一些物品太過陳舊,需要丟掉,房子里的布局也不夠完美,需要重新規劃一下。說干就干,這名男子拿起工具,把他
7,829人在看·40贊
舒淇和馮德倫般配嗎?為什麼突然宣布結婚?
從舒淇的各種微博動向上來看,其實網路上所傳言的她與馮德倫離婚的事件應該是假的,也就是說他們表面上的般
135條回答·7,160人在看
如何分辨男人的曖昧和喜歡?
靈兮情感挽回
全職情感咨詢師,守護你的幸福
關注
108,717播放
白羊座女生和天蠍座男生在一起合適嗎?
他可能對全世界都很酷因為他就寵愛你一個啊天蠍男一旦認真起來還是非常溫柔的,就算對全世界不好但是也會對
63條回答·4,639人在看
如果要搞諜戰片電視劇排行榜,哪幾部作品可以上榜?
我國有很多類型的電視劇,其中諜戰片算是一大類了,這類題材的電視劇多半是喬裝潛伏在敵人內部然後獲取重要
57條回答·26,050人在看
正在載入
評論
⑸ 全球缺水有哪些地區
——土地乾涸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自然環境的惡劣在加速發展之中 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再過30年缺水國將達40~52個,缺水人口將增加8倍多,達28億至33億。淡水嚴重缺少的國家和地區,甚至影響到人們的基本生存。在鄰接撒哈拉沙漠南部乾旱的國家,因為缺水,農田荒廢,幾千萬人掙扎在飢餓死亡線上,每年約有20萬人餓死。目前發展中國家至少3/4的農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獲得安全衛生的飲用水,17億人沒有足夠的飲用水。有的國家已經靠買水過日子。德國從瑞士買水,美國從加拿大買水,阿爾及利亞也從其它國家進口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從1984年起,每年從日本進口雨水2000萬立方米。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噸水就可換得1噸石油。 在世界現有總水量中,海水約佔97%,淡水儲量只佔2.53%。在地球的淡水中,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和永久性凍土底共占淡水總量的97.01%以上;而比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湖泊、河流、淺層地下水等淡水量僅佔全球淡水總量的2.99%,約為104.6萬億立方米。鑒於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等大量淡水目前尚難開發利用,不少國家或地區出現了淡水資源不足和告急。早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每年的淡水消耗量就達到31萬億噸左右。據聯合國1986年公布的數據:世界四個最大用水國分別是:美國,蘇聯,印度和中國。它們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50%左右,灌溉土地面積佔全球的70%,用水量佔全球用水量的45%以上。美國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是四國中最高的,幾乎是蘇聯的2倍,中國和印度的5倍多。在四個國家中。美國的工業及發電用水量也是最高的,約佔用水總量的54%,蘇聯佔45%,中國佔5%,而印度僅佔3%。就灌溉用水來說,印度則為四國之首,它佔用水總量的96%,中國佔93%,蘇聯佔51%,美國只佔33%。然而,這四個最大的用水國都面臨著淡水量日趨匱乏的嚴重問題。
⑹ 中國和印度哪個更缺水
印度大部分河流,全被徹底污染,河面上全是垃圾那種
最大的河流恆河,上面漂浮著垃圾,裡面有各種屍體碎片,腐爛的屍體,牲畜的糞便,工業廢水,生活垃圾廢水。還經常有印度教的人在裡面洗澡……
聽上去就很惡心
而印度這種河流一大把,全都被污染了
中國雖然以前河流污染也挺嚴重,不過現在早就開始環境治理了,而且絕大多數河流,早就很乾凈了。
河流只要干凈,那麼就可以作為水源使用,處理凈化過後甚至可以喝。
至於印度……你覺得恆河那污染成那樣,處理凈化的你敢喝嗎?而且印度政府,從來就沒打算凈化處理河流,所以缺水十分嚴重……
自然印度缺水比中國嚴重得多。
中國的缺水主要是甘肅,寧夏那塊,屬於氣候性缺水,因為那裡天氣乾燥,水少。但是有南水北調,所以情況緩解了很多
印度的缺水,純粹是水質性缺水,就是污染過重導致有水也不能用
⑺ 中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嗎
世界各國和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擁有水資源的數量差別很大。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
世界淡水資源的65%集中在10個國家裡,而占人口40%的80個國家卻嚴重缺水。如果一個國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國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嚴重缺水國,共有15個。中國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國家之一。 人類對水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全世界1975年用水量為3萬億立方米,2000年為7萬億立方米。有人分析,2030年以後,世界水資源將供不應求;2050年,虧水2300億立方米;2070年,虧水4100億立方米。 我國專家分析,中國2050年總需水量為8000億立方米,比現在增加2400億立方米。
⑻ 我國是全世界第幾缺水大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嗎?
在中國,一談到水資源,就會冒出這樣的論點:中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這個論點構成了中國許多水利工程的理論基礎,比如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大西線調水工程等等。
什麼是水資源?如何計算和評價一個地區的水資源?張光斗先生在《我國水資源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和陳志愷合作)一文中,將水資源定義為該地區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的總和。根據這個定義,中國的水資源為二八一○○億立方米,總量佔世界六分之一。但是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佔有量是世界的四分之一,畝均佔有量是世界的四分之三。根據張光斗先生的這個定義,對中國各河流流域、各省市的水資源進行了計算。這個水資源量的計算也就成為國家眾多重要決策的基礎。
為了解釋這個水資源的定義和計算是錯誤的,在這里先提兩個最簡單的問題,請讀者思考。第一個問題是,北京和上海比,哪個城市的水資源多?第二個問題是,江蘇和新疆比,哪個地區的水資源多?
根據上述定義,北京的水資源總量是四十點八億立方米,而上海的水資源總量只有二六點九億立方米,北京的水資源總量比上海多一三點九億立方米,約是上海的一倍半。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為三七五點七立方米,而上海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二○一點二立方米,北京的人均水資源比上海多一七四點五立方米,是上海的一點八七倍。新疆的水資源總量是八八二點八億立方米,而江蘇的水資源總量只有三二五點四億立方米,新疆的水資源總量比江蘇多五五七點四億立方米,約是江蘇的二點七二倍。新疆的人均水資源量為五七七三點七立方米,而江蘇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四八○點九立方米,新疆的人均水資源比江蘇多五二九二點八立方米,是江蘇的十二倍!(劉昌明、何希吾等:《中國二十一世紀水問題方略》,以上資料為一九九六年數據)
人們常在報紙和雜志上看到這樣的數據: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水平的八分之一,是世界水平的三十分之一。但是為什麼不報道,從同樣的水資源計算出發,上海的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水平的十二分之一,是世界水平的四十五分之一?人們知道新疆是乾旱地區,有許多沙漠,而江蘇是水鄉,河流湖泊眾多,怎麼可能江蘇的水資源少,條件差,新疆的水資源反而多,條件反而好?
如果張光斗先生的水資源的定義是正確的話,那麼中國需要的不是南水北調,而是北水南調了,因為南方的上海比北方的北京更缺水,江蘇比新疆更缺水。更沒有從長江通過五條渠道(東線、中線各一條,西線三條)向北方調水的道理,因為不但上海、江蘇人均水資源量少,就是安徽、湖北也在全國水平之下。
「中國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大國」
一反「中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的觀點,黃萬里教授在《增進我國水資源利用的途徑》和《論降雨、川流和水資源的關系》中提出:
「我國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大國,其時空分布也較合適。這可以從水文氣象原理、實測有效雨量和引用川流,及人口實用水量統計幾方面來證明。我國在各地區耕地上無霜期內所利用的有效雨量與引用川流量所合成的水資源總和,在全球為第一,所謂第六位是指剩餘的川流。」
黃萬里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了水資源定義的三大錯誤:第一:只計算地表徑流和地表徑流形成的地下水,而忽略降水的作用;第二:忽略水和熱、光、土壤等條件的空間和時間的組合;第三:忽略客水的作用。
黃萬里教授在《增進我國水資源利用的途徑》一文中通過中國和歐美的對比,給讀者一副清晰的圖像:
「我國東部平原是廣闊的可耕地,在北緯二十度到四十五度之間近海降水量自二千毫米向北遞降至五百毫米。北京處北緯四十度多,年平均降水量有六百毫米左右,對比西歐北緯五十度上下的西歐各國首都,巴黎六百毫米,倫敦、柏林、華沙、莫斯科五五○毫米,大致相近,主要是由於我國大平原的緯度較低之故,而北緯四十度的馬德里也只有四二五毫米,再南上海增至一千毫米,香港、廣州約二千毫米,雨量之多更非歐洲各國可比了。至於東京有一七五○毫米,因它原屬島國;美洲西岸的溫哥華有一○五○毫米,舊金山只有五二五毫米,大陸中部的丹佛只有三百毫米,東岸的紐約則有一○七五毫米,因其瀕臨大海,地近半島之故。印度德里處北緯二十八度,也只有六五○毫米。美國南部的新奧爾良瀕海,北緯三十度,稍北於我廣州,也只有六五○毫米。所以,對比世界各地,我國的水量是豐富的,主要是地理位置,瀕海地緯較低,至於比緯度相近的各地雨量也較多,則另有其他原因。」
筆者居住的德國萊茵——魯爾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之一,人口密度和中國長江三角洲相仿,年降雨量和北京相仿,同屬於半濕潤地區,卻不曾有如北京的缺水情況。雖然北京是中國最「缺水」的地區,北京二○○○年的人均生活用水每人每天三二二升,是德國一二九升的二點五倍。
北京地區的降水量為九十九點九六億立方米,而計算為水資源的只有四十點八億立方米。在中國用水的三大項目(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中,農業是最大一項,就是北京也是如此。降雨對於農作物生長至關重要,一部分被農作物和植物吸收然後蒸騰,這是農業用水的一個大頭,雖然未形成地表徑流,但這也是水資源一部分。
黃萬里教授指出,中國的降水大部分發生在夏季氣溫高、作物盛長的時期,而很少發生在冬季有霜期,作物不生長的時期,這就是水資源年內分布得合適。對比與華北平原同緯度歐美國家,降雨在年內分布比較均勻,冬季降水不少,但在有霜期,農作物不生長。所以在這些國家農作物只有一年一熟。而中國的水、熱、光、土壤條件的結合,可以一年兩熟。所以說,我國水資源不但總量豐富好,而且年內合適的不均勻分布也好。當然黃萬里教授也指出了中國春夏交際之時,降水不足的缺憾。
水資源條件是人類文明產生發展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人類在別的星球上尋找生命,首先是尋找在那裡是否存在水。非洲埃及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那裡是尼羅河三角洲,水資源條件好,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但是按照張光斗先生的水資源定義,那裡的水資源條件是世界上最差的。開羅年的年降雨量只有三毫米,無法形成地表徑流,所以水資源總量為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也為零。但是,埃及文化怎麼能在這個水資源總量為零的地方發展呢?正如黃萬里教授所指出的,依賴的是尼羅河的流水。「尼羅河長約五千公里,其流域面積極廣大,相當於埃及地區和尼羅河三角洲不知要大多少倍。按阿斯旺導出的年流量可以代表開羅下游三角洲的水資源。這些水都是從外地來的,稱客水資源。」
再看北京,當初北京被選作京城,是因為北京的水資源好。北京大學地理系侯仁之教授對此有專門的論述。當初皇帝看中的是靠近永定河的這個有利區位。評價北京水資源條件,不能不談永定河的水資源,不能不談客水資源。現在北京供水的很大一部分依靠密雲水庫。評價北京水資源條件,不能不談潮白河的水資源。沒有永定河,當初北京就不會被選作京城;沒有潮白河,中央政府可能早就遷都別處了。
最後看看上海,上海市政府要把上海建設成世界的經濟金融中心,其基本條件之一就是上海的水資源好。按照張光斗先生的水資源定義,上海水資源條件比北京還差許多,這個世界的經濟金融中心怎麼打造?評價上海的水資源條件,不能不談客水資源,也就是長江、黃浦江等河流的水資源。
政府推卸責任讓百姓怨天
黃萬里教授正確地指出:「當地年降水量是主水資源的指標,它乘以地區的面積就是主要水資源量;而從外地引來的徑流乃是客水資源。其量決定於外地的水文條件,兩者皆不可廢。必須指出的,決定客水大小的仍是外地的年降水量,它總是水文條件的主宰。我國的水資源情況是,不僅主水——年降水量充沛,而且客水也豐富,主要是由於客水的乘雨面積大於主水面積的幾倍。因此,本地降水不夠,盡可引用河水。」
中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嗎?回答是否定的。就是從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來看,中國和德國的情況基本一致。是錯誤的水利理念,錯誤的水資源計算,導致了錯誤的措施,以致造成患水多(洪澇災害),患水少(旱災),患水臟(污染嚴重)的局面。那麼為什麼要高喊「中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呢?這是政府推卸自己的責任,讓老百姓去「怨天」,而不要「怨人」的最後途徑。
-----------------------------------------------
據中國水利部方面的最新資料,全國大中小城市六百多座,缺水城市已有四百多座,其中108座城市特別缺水。在城市之外,廣大的農村,也已開始出現缺水的問題。以北京而論,預計到2010年年水資源一次需求總量為46億立方米以上,但可供給量僅有30多億立方米。
缺水的情況加劇,不僅是因為中國大陸特定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還因為經濟發展、人口增多,開發建設活動擴大,以及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不力。河流的開發利用率已超過30%到40%的國際生態警戒線,生態用水已被大量擠占破壞了河流的自然生態,而不論城鄉,地下水也已經出現嚴重的超采;還有人為的對水資源的破壞,比如山西的採煤,已令當地地表水和地下水運移嚴重破壞,山西成為全國最缺水的省份之一。
再說水體的污染。據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資料,全國已有1/3的水體喪失了直接使用功能,重點流域40%以上的水質沒有達到要求,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近海水域也受到污染,赤潮不斷發生。水污染已經波及農村,不止農產品可能受到污染,全國三億多農村人口飲用水不合格。
另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執法調查,全國七大水系中劣五類水體佔30%左右,這意味著水體已經失去使用功能,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淮河,五類水已佔60%以上。另有專家對180個城市的調查分析,全國地下水已經普遍污染。水污染問題嚴重和加劇,是因為高消耗、高污染行業盲目擴張,污染處理不力,以及執法不嚴。在「有水皆污」的情勢下,水污染的事件,基本上又無日不有。
面對嚴重的缺水,當局採取了兩手治理,一手是加快調水工程,緩解特大城市的缺水情況,比如正在加緊進行的南水北調工程,目前已開展東線和中線工程,其中中線工程為保北京奧運會,預計2008年年高水1.5億立方米進北京。另一手是面對全國性的缺水,試圖實施水量分配,省一級的水量分配,由國務院的跨流域管理機構與省級政府協商制訂,省以下級政府主管部門協商制定。第一個水量分配,已據新實施的「黃河水量調度條例」,由8月起統一調度。
面對嚴重的水污染,當局想出六大措施,即重點治理三河三湖,即淮河、海河、遼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這是重點污染流域;嚴格管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包括關停並轉一批高污染企業;加快建設城鎮水垃圾處理設施;防範水污染事故;改善水環境品質,保證江河必要的生態基流;做好飲用水安全保障。面對水危機,實施這些辦法已是不易,但這些辦法大多隻能緩解,而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面對空前嚴重的水危機,中國大陸當局必須全力治水,以法治水。除了建立國家水權制度,將水資源的使用權、監督權、綜合規劃等以法律形式明確起來;而對水務市場,則要在實施市場化改革,形成一系列供應和調整機制;對水環境的保護,更要在法律程式明確下,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長效防治機制。也就是說,要釜底抽薪,從根本上化解危機。
-----------------------------------------------
1、北京的水荒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北京水資源的形勢十分嚴峻。據專家估算:到2010年,平水年份北京將缺水11.85億立方米,枯水年份將缺水近20億立方米;到2020年,平水年份北京將缺水23.76億立方米,枯水年份將缺水30.9億立方米。
目前,北京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300立方米左右,僅為全國人均佔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佔有量的二十五分之一。北京現在年來水量只有15億立方米左右,超采地下水26億立方米,連年的大量超采地下水已經使北京周邊地區形成了2100平方公里的漏斗區,水位已經降至海平面五六十米以下。可以說,繼續超采地下水已經十分困難。
現在,很多人把南水北調工程看成解決北京缺水難題的良方。但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2020年才能全部竣工,即使到那時北京可分得的水量也不過12億立方米,與缺水30億立方米仍然相差很遠。何況,中線工程流經的河南、河北等省份都是缺水大省,如何分配這些水資源將會大有爭議。
北京凡是能建水庫的地方也已建完,基本無潛力可挖。唯一準備建設的張坊水庫也僅可增加供水1億立方米,抵不上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未來減少的蓄水量。
更為嚴峻的是,科學家們預測,由於受地球溫室效應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至少在未來一兩個世紀內,全球乾旱問題將更加嚴重,中國北方的缺水問題將更趨惡化。
------------------------------------------------
我國淡水的人均佔有量之少,只相當於前蘇聯的1/7、美國的 1/5、世界平均數的1/4,為人均水量最低的國家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西北荒漠地帶實在不亞於非洲沙漠地區因缺水、乾旱而直接威脅生存的衣索比亞等國家。世界目前總的淡水量較之一個世紀前大體相等,只是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然而50多億人口卻是本世紀初期的3倍還要多,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程度還在與日俱增,一方面是人均水資源的擁有量大幅度減少,另一方面人均需求量卻大幅度上升,兩種相悖的大趨勢,使人類對水的憂患已經和石油危機相提並論。
中國的水危機不能不影響到城市。我們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為缺水的陰影籠罩、制約。據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張光斗先生幾年前的估算,北京每年缺水10億多立方米,其中城區缺水7億立方米,郊區缺水3億立方米。這10億立方米只能靠采地下水來補足。北京地下水位連年下降,有的地段已深到30多米。北京有多少眼井?這里抽不出水了再打新井,井愈挖愈深,水愈來愈少,僅僅1983年,在水荒的驅趕下,北京就打了4萬眼井。古都是千瘡百孔的。沒有確切的數據告訴我們,北京如今的地面還能承載多少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但目光所及,四合院在不斷地拆、樓群在不斷地蓋是毫無疑問的。北京的現狀只是華北缺水區的一個縮影。華北缺水區人均水資源量為我國平均數的1/5,世界平均數的1/21。其中山西能源基地、北京、天津、唐山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又只有這個地區平均數的3/5,是最嚴重的缺水區。厄爾尼諾現象一天比一天使人類在困惑中成為熱門話題,中國自然不能例外,我們已經習慣了暖冬,在原先「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幽燕之地,如今一個冬天只有一兩次小雪,然後是苦夏、苦旱。北京的旱情還在發展之中。1993年密雲、官廳兩大水庫來水量銳減,僅5.5億立方米,比1992年少5.2億立方米。1994年旱情依舊,官廳水庫已無水可供北京,只剩下密雲水庫一盆清水了。1993年,北京的地下水位又下降2米,到2000年北京的地下水位將降到70米以下,這是一個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危險的數字!我們的首都將不再擁有堅實的地基。我們飲用水的硬度將大大超過國家標准——由25德國度激增至50德國度。到時候,北京現有的水井大部分將報廢,郊區沒有合格的地下水可以飲用,我們的後人何以為生?我們的未來何以為繼?水,我們缺水。清清的水,長流的水是一種形象的提醒:生命、萬物,這地球上的一切,都因為可以延續而美麗。
中國南方新興城市深圳,這是以奇跡般的經濟起飛而著名於世的一個城市。可是深圳缺水,按最低用水額計算,深圳每天的缺水量仍在10萬立方米以上。深圳有的官員認為,深圳建設中最大的失誤是對水的重視不夠。如深圳這樣對水重視不夠的城市還有多少呢?有一種前景是可怕的,我們卻不能略而不提:沒有穩固的生態平衡的城市,是脆弱的,有崩潰的危險。水,真是太重要了,富裕的、貧窮的,誰都離不開水。
⑼ 全球哪個國缺水
——土地乾涸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自然環境的惡劣在加速發展之中
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再過30年缺水國將達40~52個,缺水人口將增加8倍多,達28億至33億。淡水嚴重缺少的國家和地區,甚至影響到人們的基本生存。在鄰接撒哈拉沙漠南部乾旱的國家,因為缺水,農田荒廢,幾千萬人掙扎在飢餓死亡線上,每年約有20萬人餓死。目前發展中國家至少3/4的農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獲得安全衛生的飲用水,17億人沒有足夠的飲用水。有的國家已經靠買水過日子。德國從瑞士買水,美國從加拿大買水,阿爾及利亞也從其它國家進口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從1984年起,每年從日本進口雨水2000萬立方米。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噸水就可換得1噸石油。
在世界現有總水量中,海水約佔97%,淡水儲量只佔2.53%。在地球的淡水中,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和永久性凍土底共占淡水總量的97.01%以上;而比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湖泊、河流、淺層地下水等淡水量僅佔全球淡水總量的2.99%,約為104.6萬億立方米。鑒於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等大量淡水目前尚難開發利用,不少國家或地區出現了淡水資源不足和告急。早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每年的淡水消耗量就達到31萬億噸左右。據聯合國1986年公布的數據:世界四個最大用水國分別是:美國,蘇聯,印度和中國。它們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50%左右,灌溉土地面積佔全球的70%,用水量佔全球用水量的45%以上。美國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是四國中最高的,幾乎是蘇聯的2倍,中國和印度的5倍多。在四個國家中。美國的工業及發電用水量也是最高的,約佔用水總量的54%,蘇聯佔45%,中國佔5%,而印度僅佔3%。就灌溉用水來說,印度則為四國之首,它佔用水總量的96%,中國佔93%,蘇聯佔51%,美國只佔33%。然而,這四個最大的用水國都面臨著淡水量日趨匱乏的嚴重問題。
目前全國每年缺水量達600億立方米,問題還在於缺水地區面積仍在不斷擴大,中華大地幾乎都在旱魔的籠罩之下。如有長江、淮河橫貫,湖泊眾多,降水豐沛的安徽,在防洪仍為心腹之患的同時,全省很多地方也在日甚一日地喊「渴」。安徽水資源總量為67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4位,全省人均水量1100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一遇乾旱年份,全省因水缺口達170億立方米。同時,安徽省用水量增加很快,預計到2010年全省年缺水100億立方米,即佔全省需水量的30%。安徽水源分布也是貧富不均。淮河以北耕地佔全省49%,但水資源量僅佔全省20%;淮北每畝耕地擁有水資源392立方米,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37.2%、全國的24%。顯然,淮北屬貧水地區。
我國水資源狀況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寡富不均,南方多、北方少,東南多、西北少。
據統計,我國84%水資源集中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而該地區耕地面積僅佔全國的36%;淮河及以北地區水資源只佔全國的19%,但耕地面積卻佔全國64%,水與土資源失調。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際分配相差極大。6~9月的降雨量約佔全年降水總量7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易發洪水,利用困難;而少雨季節或年份,又易缺水,旱澇交替,輪番為害。「旱則赤地千里,河流乾涸;澇則洪水泛濫,一片汪洋。」這一水文特徵及水體污染,更加劇了水資源供求矛盾。
南方(指長江以南)人均水資源量達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資源量只有720立方米。我國北方地區人均水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20。聯合國界定人均水量少於500立方米的屬於極端缺水地區。以此對照,我國北方的缺水程度已是"極端"了。專家認為,人均水資源佔有量1000立方米為人類生存的保障線,而我國已有10個省(區、市)低於這個「生存線」。
專家指出,我國缺水之災不亞於洪水之害。近年來,我國連續遭受乾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來水量減少,水庫蓄水量比上年同期減少11%,3億多畝農田受災,農村先後有3300萬人發生臨時飲水困難,部分城市出現新中國建立以來最為嚴峻的缺水局面。據統計,90年代我國每年受旱面積增加到4億畝。
遼寧的沈陽、鞍山、本溪、撫順、遼陽五個城市每年缺水量達10億立方米。青島、威海、濰坊、煙台等城市,目前近40%的供水缺口無著落。長春、大連、西安、太原等大城市統統被缺水所困擾。
全國最大、最嚴重的地下漏斗出現在華北地區。唐山市地下水位最嚴重的下降達11.9米,形成以市區為中心的300平方公里復合大漏斗,並發生機井吊泵、含水層疏干、地面塌陷報廢等水文地質災害。滄州市是地面下沉速度最快的地區,一些市區地面年下沉達1米多,從而導致鐵路路基、建築物、地下管道等下沉、開裂,堤防和河道行洪出現危機。另據測定,華北地區49個縣市地面裂縫達到400多條。秦皇島市海水倒灌面積有55平方公里。由於地下水位下降,河北每年有4萬多眼機井報廢,一半以上的機井只能出半管水或少半管水,機泵被迫多次更新。
華北
黃淮海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面積佔全國的15%,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均佔全國的1/3,農業產量佔全國的40%。該地區工農業生產,對全國經濟持續發展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自80年代以來,華北地區氣候持續偏旱,缺水形勢日益嚴重。1980年到1989年,京津冀地區和山東半島,10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氣溫偏高0.1—0.6攝氏度。由於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地面蒸發損失加大;同時又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補給量明顯減少。根據海河管理委員會初步分析,1980—1989年海灤河全流域產生的地表徑流量僅154億立方米,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徑流量288億立方米減少了46.5%,約134億立方米。
⑽ 世界上哪些國家缺水
世界上哪些國家最缺水
淡水,海水,冰,地下水,雨水:地球上有約138.6×108億立方米的水。然而,地球上卻有15億人缺少飲用水。而且,地球上缺少飲用水的人口到2050年有可能達到20億之多。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有20個。
在最缺水的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國家之首。
從以聯合國的假設為基礎的人口預測來看,到2050年,利比亞將位居缺水國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國),年人均可用水量僅有31立方米。
再過50年,人口增長速度不那麼快的馬爾他將變成第四大缺水國,全國人均可用水量將為68立方米。
在1995年,除了馬爾他以外,最缺水的國家有卡達、科威特、利比亞、巴林、新加坡、巴貝多、沙烏地阿拉伯、約旦、葉門、以色列、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蒲隆地、維德角、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肯亞和摩洛哥。
許多專家指出,在21世紀里,水將比石油更寶貴。人們已經發現,主要產油國的水資源並不那麼豐富。這種形勢到2050年不會有什麼改善。不過,石油生產國擁有大量的廉價能源,這可以使他們在海水淡化方面做出努力。
再過50年,在最缺水的國家中,科威特、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和阿爾及利亞將分別成為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第十一和第十五大缺水國。只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摩洛哥將不再是最缺水的國家。但另兩個從前不是最缺水的國家的索馬里和盧安達將成為新的缺水國,將分別為第十七和第十八大缺水國。
據逗平衡與人口地協會說,年人均佔有水量不足1700立方米左右為缺水的前夕,低於1000立方米為逗慢性缺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