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工業並不發達,為何印度各大城市的霧霾卻非常嚴重
印度這個國家十分的落後,落後就算了,還喜歡沒有節制的增加人口,印度雖然工業並不發達,但是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是向上發展的,所以印度雖然工業不發達但是還是發展工業的。不過造成印度污染如此嚴重的原因,還是因為印度煤炭質量和農村無節制的焚燒秸稈。
還有印度這幾年發展起來了,當地汽車本身生產標准就達不到國際的要求,還有很多人使用劣質的柴油,排出的廢氣對於大氣污染也很嚴重。所以說,雖然印度不發達,但是由於國家政策的影響,各大城市的污染十分的嚴重。
『貳』 印度經濟如此的落後,為何當地的空氣污染還很嚴重
說到印度各方面體制落後,我們要辯證的看待這一說法:一方面,印度在各方面的體制並不算很落後,印度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免費教學制度,實行民主選舉制度。雖然人口眾多但印度糧食基本上自給自足,這是難能可貴的。雖然印度的工業體系不完善,但軟體業非常發達,制葯和IT產業僅次於美國。
另一方面,落後的地方也有不少。印度各級政府辦事效果低下,辦事人山人海,迄今還沒有實行無紙化辦公。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印度跟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差不多,道路、管道建設嚴重落後,水污染、空氣污染嚴重。勉強還算不錯的是,當年英國殖民者為了剝削印度,留下鐵路線。
盡管,印度存在著工業體系不完善,基礎設施落後,政府辦事效率低下,但硬是通過基建投資保底,用人口紅利、發展高新科技來讓印度經濟保持中速發展。未來印度GDP還會繼續中速增長,不過令人尷尬的是,印度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名是一百名以後了。所以,光看印度GDP增長只能作為參考數據,應該看印度人的社會保障、生活質量有無大幅度的提高。
『叄』 北部氣溶膠20年來最低水平,印度13億人做了什麼
2020年以來,病毒的蔓延可以說導致了全球不少地區的封鎖,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長期對印度一個監測數據顯示,印度北部的機載顆粒物水平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這是印度對13億人的一個嚴格封鎖下產生的「連鎖效應」。該地區的人可以說很難吸收到這樣的「好空氣」。
主要原因是在封鎖之下,全國范圍都減少了工廠的活動,並減少了汽車,公共汽車,卡車和飛機等交通的運行。在僅僅減少了一周的人類活動之後,NASA衛星感測器在印度北部的每年這個時候觀測到的氣溶膠水平處於20年來的最低水平。
其實說到最後,主要問題就是人類需要加大對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個保護,如今在封鎖之下,我們看到了地球的一個好狀態,同時地球的「大清洗」可能還在發生之中,給我們指明了如何保護地球才是最佳的狀態。
當然話說回來,如今的問題是建立在對生命威脅的基礎上才變好了的,當這個事情結束之後,人類要如何保護地球可能還需要更多的人去衡量一下,何況如今基本上是全球停止活動的狀態,地球才達到這種模式的,所以說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問題。
『肆』 焚燒秸稈致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氣惡化,這個行為為何不被禁止
焚燒秸稈致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氣惡化,這個行為為何不被禁止?
隨著新德里空氣質量不斷惡化,市政府發起了一場「反污染之戰」。 新德里市政府決定耗資2億盧比(約合1800萬人民幣)在市中心修建一座空氣凈化塔,預計10個月內完工。
c
由於空氣污染嚴重,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指出,德里等國家首都區醫院醫治呼吸道相關疾病病人增加30%,尤其是兒童和老人受影響最大。德里和鄰近的北方省諾伊達(Noida)政府已下令各級學校,停止戶外活動,直到空氣質量好轉為止。
『伍』 印度首都因空氣污染准備「封城」,當地的空氣污染有多嚴重
印度慶祝排燈節,排燈節是印度教的重要節日。為了迎接排燈節,印度的家家戶戶都會點亮蠟燭或油燈,因為它們象徵著光明、繁榮和幸福,並且還會燃放煙火慶祝節日。雖然印度已經發布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命令,但是為了慶祝節日,仍然有很多地區不管不顧燃放煙花,造成印度空氣污染進一步加重,為了保護市民健康,印度首都准備“封城”。當地的空氣污染使得當地長期籠罩在濃重的霧霾里,首都新德里全市39個空氣質量監測站中,有33個監測點的空氣質量屬於“重度污染”水平 ,全印度每年就有超過110萬人罹患各種呼吸道疾病而死 。
一、當地長期籠罩在濃重的霧霾里
冬季天氣冷,煙塵很容易聚集起來變成霧霾,印度的農民仍然大量焚燒秸稈,城市裡車輛也增加很多,汽車尾氣排放量巨大。使得印度一連幾天的霧霾都散不了。霧霾的時候空氣質量太差,人類吸入太多很容易得呼吸疾病。
『陸』 印度首都德里准備「封城」,原因是什麼
印度為了控制空氣污染。
提到封城,一般都會給人們一種已經發生了不好事情的感覺,尤其是現在受到疫情的影響,封城的名聲已經可以說是讓人望而生畏了。在我國古代戰亂時期,封城一般都是敵軍已經打過來到城樓下,所以封城來確保安全。現在的社會封城的大部分原因肯定是疫情那發展的非常嚴重了,為了不讓疫情進一步擴散從而選擇封城,我國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便有了封城的經歷。
控制空氣污染其實是靠大家一起來進行,只有所有人都注意,盡量的不要干一些會造成空氣污染的事就會變得很好,我國現在正在提倡的綠色出行便是一個很好地處理辦法。
『柒』 印度空氣污染成為世界第一,什麼原因造成的空氣污染
當然,還有就是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畢竟地球只有一個,雖然如今我們並沒有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但是整個地球都是一體的,從每個人做起,才可以讓地球變得更美好!
『捌』 其他國家怎麼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的
「事實上,現在正在發生的,與西方二戰後發生的非常相似。當時,污染的程度也相當高,西方國家的公民們意識到,政府和產業的關系過近,公民必須給予壓力,政府才會採取行動。」
外國人經歷中國式大污染 到北京飛機都是空的
不久前,我去了趟北京、上海和廣州。北京的空氣污染難以置信,上海的空氣簡直是災難性的,廣州的也非常糟糕。那幾天,PM2.5數值都在 100-450之間。但我知道我還算幸運,因為在我去之前,北京的PM 2.5曾達到過可怕的900。一個現代國家,空氣污染能達到這個地步真的令人驚訝。
我管它叫「中國大污染」。
當然,我只去了三個城市。全中國有幾百座城市,有的可能更糟。本質上,中國就像趕上了一場流行病。目前的情況讓上世紀50年代著名的倫敦大霧比起來也不那麼糟了。
西方如何解決空氣污染
那麼,歷史上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有沒有遇到過空氣污染問題?它們是怎麼解決的?
在美國和歐洲,空氣污染在上世紀40-50年代是個巨大的問題,就和今天的中國一樣。重大事件有1954年的倫敦大霧,曾導致大約4000人死亡,美國也發生過幾起,最著名的是洛杉磯。
導致美國政府採取行動的關鍵性事件並不是因為臟空氣致多少人死亡,而是因為一本著名的書:1962年出版的《寂靜的春天》,作者是蕾切爾·卡遜。這本書引起了轟動,導致美國民眾要求政府有所行動。
也正是這個時候,綠色運動開始在美國和歐洲興起。這些環保運動者對立法者和政府施壓,讓他們通過防治污染的法規,並規定特別的日子,在那天都必須減少污染。
在美國,這又催生了1970年的《清潔法》及1990年修訂後的《清潔空氣法》。來自綠色運動的壓力1992年匯集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地球高峰會」。出於許多原因,美國當時沒有在峰會達成的協議上簽字,但美國沒有減少防治污染的努力。
美國之後又通過了一系列更嚴格的反污染法律,目前還正在討論將PM2.5降低至低於每立方米10微克的水平。美國的研究也更多地發現,即使是每立方米10微克這一被認為十分安全的水平,也會對老年人和非常年輕的人的健康產生影響。
美國的一些州則出台了比聯邦政府更嚴格的反污染法,包括在這方面一直領先的加州。加州的政策和法律常常被其他州甚至聯邦政府作為指導。
這一切努力的結果是,美國的空氣污染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被大大降低。目前全美PM2.5的平均水平僅為每立方米10微克。
因此,美國和歐洲的歷史經驗表明,空氣污染完全可以被控制。但是,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即使嚴重侵害到身體健康,也不曾讓西方政府採取行動。
2、美國綠色運動的推動力是一本書,這本書按當時的標准來看十分激進,甚至是顛覆性的。
3、在美國和歐洲,公民的行動再加上非政府組織(NGO)將這些行動組織成大眾綠色運動,才真正推動了政府的改變。
4、綠色運動才是持續對政府施壓、讓其採取更多行動防治污染的力量。私營企業則傾向於抵制,產業反而對政府施壓,讓他們更緩慢地推進或乾脆不要推進污染防治。
5、歷史看起來表明,當污染非常嚴重的時候,往往是政府和私營企業之間存在強有力支持關系的時候。最初打破這種循環,需要公民行動。只有這樣之後,政府才會主動採取措施,但這時仍需要來自公民團體的「鼓勵」。
中國的污染意味著什麼
不用說,「大污染」會對幾億人口的健康產生影響。
我一直很愛中國,我愛那裡的人民和文化。是的,我甚至認為中國做得很好。在這一點上,我在西方人中有些與眾不同。
多數西方人對中國的治理存在一些質疑。但我認為,中國在治理方面做得相當好。中國高效,努力,安全,而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與其他新興國家相比,中國一直是一個榜樣。中國不像俄羅斯,政府內不存在不受控制的犯罪行為,或是與有組織的犯罪存在事實上的夥伴關系。中國不像巴西,不存在大規模的過度監管和反創業偏見。中國不像印度,不存在社會混亂和基礎設施的極度匱乏。
因此,盡管很明顯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其領導人的智慧及其社會的好處也無可否認。中國模式,盡管有不少批評,但效果一直很好,或許甚至好於其它模式。事實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在歷史上最大的國家裡實現所有這些好處是非常令人矚目的。
所有這些在奧運會和世博會的時候都表現了出來。這兩個時候,我都在中國。
兩場盛事的建築規模令人驚嘆。中國工人和志願者的效率和友好也非常出色。是的,當時的空氣是最干凈、最可呼吸的,就像西方人希望的那樣。
盡管有人知道,中國為了保證奧運會時期的空氣清潔做出過多少努力對官方用車進行過限制、引入車牌單雙號限制,等等。盡管以自己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但這些努力說明,中國政府能夠成功地讓連自然元素都為自己服務。
但缺少對空氣的真正控制現在對中國人和外國人來說已變得顯而易見。許多外國人到中國時都會感到中國缺乏對空氣污染的控制。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缺少對製造污染的企業和個人的控制,缺少對企業如何生產產品、排放污染的控制,缺少對法規是否被遵守的控制,甚至整個社會在政府與產業之間的關系相對於個體公民的利益上都缺少正確方向。空氣污染暴露出中國真正的有效治理的程度到底有多深。
中國污染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當然,國外特別是西方媒體已經注意到了中國的空氣污染。國外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報道。
西方人在視頻中看到,紫禁城的大門隱身在污染的空氣之後,天安門廣場上的遊客身影綽綽。在我乘坐的前往北京的飛機里,我第一次看到飛機幾乎是空的。
很多西方人的結論是,盡管中國表面上看起來十分正常且高效,但這場「大污染」卻揭露出深度的治理問題。
中國一直以來苦心建立的高效與智慧形象受到質疑,有人將它與印度畫上了等號,只是公共關系更好。
過去20年左右,社會和政治分析者一直對美國與中國實現增長的方式孰優孰劣有所爭論。美國模式被稱作「華盛頓共識」,代表自由市場和相對不受控制的表達與治理。新的模式就是「北京共識」,代表自由市場和集中控制的表達與治理。
近幾年,認為「北京共識」是實現增長的最佳模式的觀點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即使是美國模式的堅定支持者,也越來越認同「北京共識」是一種可行甚至更好的增長模式,一些發達國家可能也這樣認為。
畢竟,看看最近歐盟的例子。或許,它也需要嘗試一些「北京共識」?或許美國也需要?
中國的「大污染」讓我們看到,「北京共識」存在一些重要的益處,但也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危害健康。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問題。美國有種族問題、犯罪問題、槍支問題等等。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有自己的問題。中國也一樣,但它努力想做得更好,至少表面如此。
中國的「大污染」暴露出治理問題的嚴重性,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一百本書都做不到的。空氣污染就像病毒視頻一樣弄不走。它不必通過微博告訴你,因為每個人自己就可以看到。空氣污染向世界傳達了一個信息:請謹慎考慮「北京共識」。
事實上,現在正在發生的,與西方二戰後發生的非常相似。當時,污染的程度也相當高,西方國家的公民們意識到,政府和產業的關系過近,公民必須給予壓力,政府才會採取行動。
中國事實上在走西方的老路。西方過去的經驗表明,在公民團體的一致行動下,中國才會採取行動,讓產業的利益不再置於公民的利益之上。
「大污染」的表面問題是對中國人的健康有害。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它會傷害對中國治理方式的信任。
『玖』 印度首都空氣污染嚴重將如何治理
據法國媒體10月18日報道,印度環境監測局下令關閉一座煤電站並禁止在新德里使用柴油發電機,其原因是自17日以來市民慶祝排燈節(印度的一種傳統節日),造成空氣質量驟然下降,新德里已成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首都。
此前,在10月初,印度最高法院為了減輕空氣污染已實施一項臨時規定:禁止煙花爆竹在德里銷售。根據美國兩家衛生研究機構今年早些時候所發布的聯合報告,印度糟糕的空氣質量造成每年有一百多萬人過早死亡。
從圖片上看,真的污染很嚴重啊!
『拾』 印度的地形空氣的流通那麼好為什麼污染這么嚴重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把印度首都新德里列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印度環境污染嚴重 百萬印度人活在"毒氣"中
盡管政府一直自豪地宣稱,印度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無煙工業」——以軟體為代表的信息產業和服務業,但實際上,空氣和環境污染問題在印度已經非常嚴重了。就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印度主流媒體紛紛給國內的空氣污染問題曝了光:「人們每天呼吸的空氣簡直就是毒氣!」
據《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等媒體6月4日報道,總部位於金奈的「社區環境監測所」日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2004年到2006年,在全國13個地區進行的長期監測及分析顯示,空氣樣品中至少含有45種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果按美國環保部門制定的標准來比對,其中28種有害物質的含量最高超標竟達3.2萬倍!如果人們長期呼吸這種有毒空氣,患各種癌症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幾率將大增,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口中,有數百萬人面臨「中毒」危險。
而另一家研究機構得出的結論也大同小異。在泰米爾納德邦一個名為「氣筒研究」的項目中,研究人員在當地工業區附近、在不同時間每次收集3升空氣樣本,然後由美國環境學家拉爾森領導的獨立研究小組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空氣中的污染物包括甲苯、丙酮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損害極大,眼睛、皮膚、神經系統等都會遭殃。
記者在印度生活多年,對這里的空氣污染情況深有體會。以首都新德里為例,雖然城市綠化規模比其他城市好得多,工業區也基本上遠離市區,但走在大街上感覺還是不舒服。沒有煤炭和工業廢氣污染,但汽車尾氣已經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目前,印度大街上行駛的基本是小排量汽車,還有些類似「面的」的車。這些車的發動機相對落後,排出的尾氣經常是一股黑煙。印度人堅持認為,汽車是一種代步工具,只管使用不願保養,廢氣問題越來越嚴重。
「三輪蹦蹦車」現在還是印度街頭的計程車主力。這些低檔機動車沒少排放廢氣。一位三輪蹦蹦車司機和記者聊天時說,他們每天掙的錢剛夠養家糊口,所以這些車能對付就對付,不壞在路上絕不會去修,更沒人去想發動機保養、費油和污染環境的問題。
印度空氣質量問題曝光後,媒體評論稱,除了可怕的空氣污染外,還有更可怕的——印度在環境問題上沒有有效的監管機制。「社區環境監測所」公布研究結果時,使用的也是美國環保部門的標准,「印度連個相應的標准都沒有」。「社區環境監測所」主任斯威塔·納拉亞南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染監管機制是印度的當務之急。納拉亞南抱怨說,「2004年一個非政府組織發表了關於空氣污染的報告,印度最高法院有害物質監察委員會也要求中央污染控制委員會制定關於空氣污染的有關標准」,但目前的情況是,「幾年時間過去了,他們什麼都沒有做。」
------------------------------------------------------------
------------------------------------------------------------
開門見山的說,印度目前面臨如此嚴峻的空氣污染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經濟水平還處在比較低的位置,說白了就是沒錢,而且這一趨勢在印度有錢之前只會越來越壞。另外,空氣問題是所有環境污染中被公眾感知最直觀、最深刻的問題,我們往外推演的話,想必印度在水環境、公共衛生等方面也飽受污染之害。土壤方面,與中國不太一樣的是土地私有制度可能恰恰在某種程度上抵禦了污染的侵害。
說完基本觀點,我們來接著具體分析為什麼印度正遭受著這么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首先,印度目前的能源結構主要依賴於煤炭,這不是清潔的、環保的燃料。大量煤炭的燃燒自然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諸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重金屬等。但是燃煤只是最終污染形成的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只能說這樣的能源結構使得印度具備了空氣污染問題的基礎,但最終這個問題是否會變成現實,還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
其次,就是污染治理。客觀的能源稟賦決定了能源結構,但是治不治理、怎麼治理、治理到什麼程度是政府可以做決策的。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方面印度和中國的差距。中國的確在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有人說印度只污染不治理,這句話對也不對。現狀條件下,印度的確在環境治理方面投入非常小,但是未來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環境訴求的提升,可能就不能這么簡單地處理環境問題。印度的現在正是幾十年前的中國。
我要引出這篇回答的主要論點:環境問題根本上是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表現!
英國在工業革命時代不知道燒掉多少煤,能源結構幾乎全部被煤炭主導,那時也沒有清潔能源的概念,更沒有環境問題的意識,所以那時候倫敦被人們稱作『霧都』,一個與此相關的非常有名的環境公害事件就是倫敦煙霧,一周內因空氣污染問題致死幾十人。如今,中國的環境再差,北京的霧霾再大,也不會嚴重到這個水平是不是?
但是我們看現在英國的環境質量怎麼樣呢?為什麼?技術的發展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這些技術誰都有,英國可以用,也沒有禁止中國、印度去用。能源結構的變化當然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能源結構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變,中國連通了俄羅斯的天然氣管道,印度在研究核問題,沒什麼不能的,但為什麼就沒實現呢?你可能已經想到了,因為貴!中國如果把所有的煤電換成風電、光伏、核電之類,現在的電價可能要翻1-2倍,我們暫時不考慮國家能否承擔得起這么高昂的基建投資,對於個人、企業來講,我們准備好了么?誰都知道清潔能源好用,但是為什麼不用?因為我們窮唄!我們都用不起,至於印度。。。
如果我們不改變能源結構,那是不是在燃煤的基礎上加一些治理措施呢?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同樣的問題,錢!以中國目前燃煤電廠的水平,如果進一步做超低排放改造,達到燃氣機組的排放水平或更低,每度電需要增加2-4分的成本,全國每年要發多少電,這將是多大的一筆開支!至於印度。。。印度的燃煤電廠落後中國至少20年,且不說他們要達到燃氣機組的排放水平,即便是達到中國現在的水平,那這20年的差距需要多少錢去彌補?鑒於印度目前的經濟水平,它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也就不足為奇。
寫到這里,我們基本可以收筆,能源結構是資源稟賦,老天安排的我們無能為力。而環境治理雖然理論上我們有的選,但卻深刻地受到經濟水平的制約,你當然可以把錢都砸在環境治理上,但是其他的產業還要不要發展?其他的社會問題還要不要治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暫放一邊,我們每個人早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因為你知道你不得不這么做。
其實發達國家早就描繪出了經濟和環境兩難中的環境治理路線圖,大概的意思就是先污染後治理,何時治理?就在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個差不多的程度上,環境經濟學中有一條神奇的曲線用來描述這種規律,叫做EKC曲線。我的另一個問題的回答里有一些探討。發達國家是在何種情況下實現「越發展,越干凈」的?
而印度,不是不治理,只是時機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