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尼泊爾為什麼不選擇印度

尼泊爾為什麼不選擇印度

發布時間:2022-05-06 14:51:54

Ⅰ 為什麼印度跟尼泊爾也有領土爭端

我們知道印度幾乎和所有鄰國都有領土爭端。近期,我們看到尼泊爾把和印度爭議地區劃入本國地圖,宣稱自己是收復失地,而印方指責尼泊爾單方面改變地區現狀。本文我們來看看印度和尼泊爾的領土爭議問題和背後的歷史原因。

Ⅱ 揭秘:尼泊爾為什麼突然跟印度翻臉全面倒向中國

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西藏隔山相望;東西南三面則被印度包圍。面積14.7萬平方公里,人口2600多萬。從地形上看,國家由北到南,依次為山脈、河谷丘陵和平原草場,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小國。

但打鐵還得自身硬。如果印度的大規模工業化不能見效,其與中國的國力差距將不斷拉大。這種差距懸殊到一定程度,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將不可避免。屆時,縱然印度心有不滿,亦只有徒喚奈何。尼泊爾長期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努力,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Ⅲ 向來以「兩個民族,一個社會」,著稱的印度和尼泊爾,為何突然翻臉

2020年6月,一支印軍嘗試進到爭議地區卡拉帕尼地域,尼泊爾部隊在警示失效的狀況下,向印軍開槍。大戰之後,彼此都有死傷。尼印兩國素來以「2個中華民族,一個社會發展」而出名,現如今彼此忽然撕破臉皮,令全球啞然。

尼泊爾一瞥

尼泊爾坐落於東亞內地北邊,北京首都加德滿都,全國各地佔地面積147181平方千米,與遼寧省面積非常,尼泊爾除北邊以喜馬拉雅山為中尼純天然邊界外,東、西、南三面與印度交界。地形北高南低,全球十大高峰有八座坐落於中尼邊境線,故有「山鷹之國」的美名。

2016年,尼泊爾出口貿易總金額8522.9億盧比,摺合80.14億美金,在其中對印出入口總金額711.4億盧比,從印進口總金額4875.97億盧比,占出口貿易總金額的65.56%。從這組數據信息能夠看得出,尼泊爾在經濟發展比較嚴重依靠印度,貿易往來存有極大貿易逆差,並且印度還能夠根據進口關稅現行政策和操縱換取外匯交易等對策,輕輕鬆鬆把握尼泊爾的支柱行業。

從實際看,印度曾一度揮動經濟發展棒子,導致尼泊爾經濟發展大損。1989年,尼印政冶環境惡化,印度單方關掉尼印邊界,造成 尼泊爾經濟停滯和社會動盪。尼泊爾畫蛇添足,轉口貿易向我國等地域擴展遷移,解決了出口貿易風險性,獲得了一定實際效果,可是,這種對策仍未從源頭上搖擺不定印度在尼泊爾的貿易主宰影響力。尼印矛盾為印度重新啟動經濟制裁造就了標准。

Ⅳ 為什麼在歷史上尼泊爾沒有被雄心勃勃的印度給吞並呢

印度對於這個名字相信都不陌生,作為中國的鄰居曾在古時與中國並稱為四大古國,然而印度的文化出現了斷層,這才導致印度沒有從封建向社會或資本主義轉變成功,如今還實行所謂的等級制度。印度在二戰之前曾是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在印度創辦罪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正是因為東印度公司販賣的鴉片,打開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讓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綜上,即使印度高層非常想要吞並尼泊爾,他也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總的來說還是印度的綜合國力不強,雖然印度在南亞是一個霸主,不過在世界上印度的地位便有點尷尬,看來綜合國力才是硬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

Ⅳ 尼泊爾與印度70餘年的恩怨情仇到底是怎麼樣的

1947年,在獨立運動浪潮下,英國從印度次大陸撤出,將印度主權交給尼赫魯領導的國大黨。作為半島上最大的國家,印度視自己為英國的接班人,以大哥的心態看不起自己的弟弟。

此時,一向被英國視為“獨立國家”的尼泊爾並不平靜。當時,負責尼泊爾朝廷的拉納家族曾在1846年在英國人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提升了王室權力,成為未來100年的實際掌權者。在這期間,他們不僅派遣僱傭軍與英國作戰,還幫助鎮壓了印度的民族起義。

雖然國大黨的斗爭使拉納政權難以為繼,但1950年尼泊爾國王出逃推翻了拉納政權。

1950年10月,尼泊爾國大黨(國大黨和民主國大黨重組)試圖組織暗殺執政的拉納家族。然而,暗殺計劃被拉納政權發現,所有參與者都被逮捕。此外,拉納政權還懷疑論壇王與此事有關。國王知道這件事不好,便無可爭辯。他趁警衛不注意,逃到印度大使館避難。幾天後,他被直升機帶到印度。

國王出逃的第二天,拉納的政權宣布他四歲的孫子將成為國王。不過,與之建交的國家都沒有回應。這使得“脅迫皇帝製造王子”的拉納政權陷入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教盛行的尼泊爾,國王是印度教神毗濕奴的化身。沒有國王在手,拉納政權的政治威信大打折扣。

Ⅵ 尼泊爾為什麼廢除了印度教作為國教

尼泊爾於2006年廢除了,以印度教立國的君主制國家,宣布尼泊爾為世俗國家,我覺得這一舉動他是切合了當今時代的某些潮流,順應了民眾的一些意見,以及考慮到國內的一些因素。

尼泊爾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經濟地區,可以說這個地區經濟發展不起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這種宗教制的國家管理模式,因為他們規定自己的君主還有那種上上世紀類似於君權神授一樣的這種傳統,要求自己國家的居民必須要信仰,印度教宗教,然後國家的君主必須是亞利安文化和印度教的信奉者,禁止改宗國人宗教,在上上世紀英國,法國曾經出現過這種君權神授的時候,只不過他們在第1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就已經打破了君權神授,或者說,讓人民更多地享有了自由發展經濟和商業的權力,他們的經濟才有了改變。

尼泊爾自2001年王室血案發生之後,國內也造成了一定時期的動亂阻礙了一定的經濟發展步伐,但是說到了現在他們現在仍然有了很大的經濟發展,比如說他們的旅遊業發展勢頭很猛,畢竟他們由於沒有發展過太快的現代經濟,自然環境保持還是比較完美的,他們的農業作為第一產業也是發展不錯的,因為他們主要就是農業立國,現在嘗試著在建一些類似於自貿區一樣的經濟特區,但是法律還沒有正式的批准。

Ⅶ 野心勃勃四面樹敵的印度,為何唯獨對尼泊爾沒有想法

在如今的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各國之間的發展路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走的「互利共贏」的合作道路。但也有個別國家,依舊在走侵略擴張的老路,例如印度。

首先,印度作為多民族國家,境內民族多達一百多個,但由於印度的種姓制度,導致這些民族被劃分為不同的種姓,而不同種姓之間所享受的待遇可謂是天差地別,這使得印度時常爆發民族沖突。其次,當初英國殖民者在入侵尼泊爾時,三萬裝備精良的英軍卻被不到一萬多裝備落後的尼泊爾軍擊敗,印度自然忌憚尼泊爾軍的戰鬥力。

二、中國的威懾力。眾所周知,中尼兩國之間有著上千年的交往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高僧玄奘就曾到尼泊爾南部蘭毗尼進行佛教交流,元朝時,尼泊爾著名工藝家阿尼哥也曾來華監造北京白塔寺。

而在近代,中尼兩國的來往仍十分密切,2009年,尼泊爾總理尼帕爾訪華,並與中方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決定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此外,尼泊爾與我國西藏相連,若是尼泊爾被印度入侵,我國豈會坐視不管,要知道「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而中國作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早已今非昔比,印度在這種情況下,若還對尼泊爾有所想法,無疑是痴人說夢。

閱讀全文

與尼泊爾為什麼不選擇印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瀏覽:334
在越南沒有護照怎麼打疫苗 瀏覽:862
越南ip是多少 瀏覽:409
英國人的復數形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173
美國人民怎麼看待伊朗事件 瀏覽:970
怎麼進入越南網 瀏覽:524
伊朗國王最後怎麼樣 瀏覽:956
印度人流量多少 瀏覽:690
刺激戰場印度服怎麼登錄 瀏覽:800
3d印尼龍粉末哪裡有 瀏覽:772
印尼青山工作簡歷怎麼寫 瀏覽:829
中國信必可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470
中國現在發快遞到美國要多久 瀏覽:686
義大利的國旗跟什麼相似 瀏覽:233
匡威與義大利utt哪個好 瀏覽:800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7
伊朗有多少新型冠狀病人 瀏覽:584
伊朗美軍基地有多少 瀏覽:99
伊朗和伊拉克哪個實力 瀏覽:911
美國拒絕伊朗總部說明什麼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