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中國不敢抵抗印度入侵

為什麼中國不敢抵抗印度入侵

發布時間:2022-05-06 17:48:47

Ⅰ 印度越過邊境線,中國為什麼不敢動手

根據這些年各種媒體公開的消息以及衛星地圖分析,中印邊境我國部署的軍力比較少,而印度部署的前進基地很多,印度方面准備幾十年了,印度在邊境部署的軍隊數量壓過我國整個西藏地區的軍隊幾倍了,印度部署的前線機場也很多,大量的戰斗機和高原直升機部署,地勢方面對印度絕對有利,而我國地勢方面受限制太多,目前我國就是抗議,印度的進入就是試探,不斷的推進,不開戰就讓爭議地區成為實際控制區,如果我國在那裡部署對應的軍力的話將牽扯我國大量精力,現在我國處於兩難的狀態,目前很難打起來。

Ⅱ 為什麼中國到現在還不還擊印度的入侵

印度人都撤了半年了
打不起來

今年夏天,中國剛做做准備,還沒有做好,印度人就撤了,一點都不給中國人機會啊。
咱們國內都各種熱議單面列印還是雙面列印了,結果……
而且就打個印度,拉上巴鐵和一幫小夥伴,還用動員?
1962年中印作戰的時候,印度GDP比中國高,人均GDP更高,工業產能也不輸中國,結果中國就邊境部隊就把印度最精銳的幾個旅包了餃子,俘虜,擊斃,擊潰好幾萬人,光俘虜就7000多,自己也犧牲了幾百人。
現在,中國GDP是印度四倍還多,明年估計能到5倍。人均GDP是印度5倍。工業總產值中國佔全球24%,美國第二佔19%,印度貌似不到0.5%。再打起來還有啥可怕的?

Ⅲ 為什麼同是被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的國家.印度容易被征服.而中國始終未曾被征服.其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這個應該從文化和民族及經濟角度來分析。
文化方面,當時的中國雖然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但是儒家文化對於中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有著統一的文化基礎和精神追求。對於西方殖民主義者是難以征服的。印度在當時有著巨大的宗教矛盾,思想分歧比較多,語言也沒有實現統一(印度有大約2000種語言,其中55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有各自文學寶庫的19種完善語言被定為印度的官方語言),相對容易控制。
民族方面,中國雖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一直是漢族是主要構成民族,民族矛盾相對較少。而印度一直以來民族矛盾正如同宗教矛盾一樣尖銳。同時外族對於印度的統治相對中國過於頻繁。這就造成了國家的統一與團結與否。分裂的民族更易被征服。
經濟方面,中國當時封建經濟發展了兩千多年,封建經濟非常成熟,也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資本主義處於萌芽階段。西方殖民主義者更難以入侵瓦解中國的經濟。這種經濟形態更利於軍閥的分據割治。相對而言,印度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自公元前2500年,哈帕拉文明出現,一直到西方殖民主義者控制印度,前後多次外來入侵和內戰。其中公元4世紀的時候印度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才建立。其後又有兩次大的入侵:公元8世紀時阿拉伯人入侵和16世紀突厥貴族入侵建立了莫卧兒帝國。在這期間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同時頻繁的外族統治給印度人民帶來的是麻木和民族意識的消融。

Ⅳ 為什麼印度侵佔了中國那麼多領土也不反擊

兵家講:傷其一千,自損八百!我們如果列印度的話,不太容易!印度的軍力在世界上也是排前十位的!如果說:美國打伊拉克是大人打小孩的話!我們和印度之間則是兩個成人在打!伊拉克最厲害的殺傷性武器就是「飛毛腿」導彈!射程不超過500公里!而印度有核彈射程3000公里!可以打到上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促使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Ⅳ 同樣被侵略,為何印度淪為殖民地二百年而我國沒有呢

十八世紀中期,葡萄牙殖民者逐漸退出印度,而與此同時英國和法國進入印度。

1757年6月23日,英軍與孟加拉王公的戰爭爆發,英軍擊潰孟加拉7萬大軍,史稱“普拉西戰役”。

此戰過後,在英國分化瓦解的策略下,印度再也沒有出現有組織的大規模抵抗,英國在印度的殖民之路迅速推進,數十年間便將整個印度納入其殖民地領域之內。從此開始了在印度長達190多年的殖民統治。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民族氣節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是陸游“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高尚情操;是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凜然不懼;是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壯志!

這些年來,由於趕不上中國的發展速度,印度一直在跟中國較勁,時不時出現邊境上的摩擦。不過印度要想跟中國平起平坐,還是先學學中國人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吧。

Ⅵ 中國對印度軍隊侵入中國領土的態度為什麼這樣軟弱

原因如下。

Ⅶ 中國和印度面對列強的侵略,為何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近代以來,中國和印度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壓迫與掠奪,但在反侵略問題上,兩者的表現卻截然不同。中華民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而印度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1857年的「民族大起義 」。

在英國300年的殖民統治下,印度人表現出了驚人的忍耐力。絕大部分中國人對此表示難以理解,因為印度歷史上從來不是個統一的國家,准確地說只是個「國度」。英國殖民者的到來,才將他們強行捏成一個國家,所以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運動。

因為根本無法團結起來,與其做無謂的犧牲,不如選擇忍受殖民者的剝削,這種心理一直延續至二戰期間,印度人倡導的「不抵抗運動」。

Ⅷ 為何歷史上印度頻繁遭到入侵,而我國卻幾乎沒有

回望印度歷史,基本上是一部被外族入侵的歷史,從雅利安人入侵開始,波斯人、馬其頓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帖木兒蒙古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等都曾入侵過印度,據不完全的統計,印度歷史上有三十多次被外族征服的記錄。相比於中國,印度則實在令人驚嘆,況且即便被入侵,中國能將他們同化。

其實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外乎下面幾個:

1.地理位置

眾所周知,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亞洲廣袤的荒漠腹地,背面是人煙稀少且冬季寒冷的大草原,南面也是也是與海洋相連,西南方向不是廣袤危險的熱帶雨林就是高聳入雲的高大山脈,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幾乎是與世隔絕,試問有誰願意冒著還在路上就失去生命的危險來入侵一個未知的地方?而印度雖然是半島,且北靠青藏高原,但別忘了它西北角的缺口,而且離西亞歐洲都比較近,西亞中亞歐洲人到達印度附近後可以說長驅直入,而且印度的特殊地理位置,新航路開辟時殖民者從歐洲來到達亞洲的第一站就能到印度,入侵它是必然的是。

印度種姓制度


4.其他原因

中國自身的強大,從秦朝的大一統開始中國國力就一直很強,西方也認識到差距;另外西方入侵中國必須跨過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北方的游牧民族也非常的強大,從匈奴到突厥再到蒙古帝國,哪個都是向西擴張。而且受到我國的文化影響,游牧民族在戰術還是武器,在古代的時候都要比西方強大。而印度周邊不具有這樣的條件。

Ⅸ 美國人談中國歷史: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徵服印度

美國學者說,古代中國不征服印度,有很多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國王朝對大規模入侵其他國家不感興趣,除非固有的領土受到威脅,否則更願意與其他國家保持貿易關系。如果入侵南亞次大陸,顯然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第二,中國和印度被喜馬拉雅山脈隔開。從最短的路線到達印度必須經過尼泊爾。但是尼泊爾與中國的關系非常好,還經常將自己的公主嫁給中國皇帝。所以,即使尼泊爾很弱小,中國也不會去征服它。不征服尼泊爾,就沒有徵服印度的跳板。中國還可以選擇沿著絲綢之路到中亞,然後從阿富汗進入印度,但是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古代物流無法保證糧草供給。

第三,古印度雖然沒有統一,但也不是容易被捕食的獵物。當時的孔雀王朝和笈多帝國是非常強大的,是地區上著名的帝國,有著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它們的國力和中國不相上下。中國和這些王國開戰,想取得徹底勝利很困難。而且,這樣的軍事行動將是對中國經濟的拖累。中國必須提高稅收滿足征戰的糧餉。然而,這樣的措施很可能會激怒農民。

因此,在軍事入侵和邊境貿易上,中國不需要做選擇題,很明顯,邊境貿易比軍事入侵有更多的利益。

Ⅹ 中國為什麼不武力驅趕越境的印度軍人

中國之所以現在不把印度入侵的軍人趕出去,原因是中國是禮儀之邦,首先要展現和平的姿態。如果印度執迷不悟,很可能會發生讓印度後悔的事情。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不敢抵抗印度入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中國公民的 瀏覽:156
印度大壩薩爾瑪在哪裡 瀏覽:200
英國進口晶體什麼價格 瀏覽:109
印尼萬隆有什麼高科技 瀏覽:182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瀏覽:334
在越南沒有護照怎麼打疫苗 瀏覽:862
越南ip是多少 瀏覽:409
英國人的復數形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173
美國人民怎麼看待伊朗事件 瀏覽:970
怎麼進入越南網 瀏覽:524
伊朗國王最後怎麼樣 瀏覽:956
印度人流量多少 瀏覽:690
刺激戰場印度服怎麼登錄 瀏覽:800
3d印尼龍粉末哪裡有 瀏覽:772
印尼青山工作簡歷怎麼寫 瀏覽:829
中國信必可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470
中國現在發快遞到美國要多久 瀏覽:686
義大利的國旗跟什麼相似 瀏覽:233
匡威與義大利utt哪個好 瀏覽:800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8